板支座负筋的长度取值依据
板支座负筋长度怎么取?
板支座负筋长度怎么取?板支座负筋向跨内延伸长度取多少合适呢?目前工程师们普遍一律按净跨1/4取值,而忽略了它的前提条件 , 造成负筋设置长度不够 , 可能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
土木君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是怎么规定这个板负筋延伸长度的。
9.1.4 采用分离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根据负弯矩图确定,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第9.1.6条: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板,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钢筋从混凝土梁边、柱边、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l0/4,砌体墙支座处钢筋伸入板边的长度不宜小于l0/7,其中计算跨度l0对单向板按受力方向考虑,对双向板按短边方向考虑。
可以看出,规范仅仅对于板的非受力钢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取为l0/4(或l0/7),而受力钢筋延伸的长度应根据负弯矩图确定,这就说明统一取为l0/4就不一定靠谱!在16G101-1中只规定了梁支座负筋的跨内延伸长度数值,对板支座负筋长度没作规定。
而在《钢筋混凝土构造手册》第四版中规定,当板的荷载均为均布荷载,相邻跨度相差≤20%,活载不大于恒载的3倍时,板取1/4;当活载大于恒载的3倍时,板应取1/3L。
可以看出,这里不是笼统的都取1/4,而且这里的1/4或1/3都是在荷载、跨度方面有前提条件的。
16G101-1第102页板钢筋构造▼16G101-1第84页梁钢筋构造▼《钢筋混凝土构造手册》中关于板钢筋附图▼为了更容易理解板负筋长度的计算原理,现通过几个具体例子,对连续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弯矩分布进行解析。
(PS:例子数据来源于杨家睦所写《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中间支座负筋的设置长度》)例 1 :一不等跨等荷载(为便于说明 , 假定全部承受均布恒载)四跨连续板的荷载简图和弯矩图如图 1 所示。
从本例子中可以看出不等跨板承受大小相等的恒载时 , 在支座B和D两边的负弯矩长度 , 凡短跨的负弯矩长度均比相邻的较长跨的负弯矩长度长。
板支座负筋计算
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
✓ 方式一: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
✓ 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 度*2
规范不同、 地区不同、 设计院不 同、施工 单位不 同…… 都会导致 分布筋长
支座负筋与 板顶贯通筋 相互替代对 方的分布筋
支座负筋与 板顶贯通筋 相互替代对 方的分布筋;
即不再计算 分布筋;
板支座负筋及负 筋分布筋计算实
例
11G101-1P94
端支 座, 伸至 支座
中间支 座(跨 梁负 筋),
除了端支 座与中间 支座以外, 还有跨板
负筋
左端没有 起步距离
右端板分 布筋起步 距离距梁 边50mm
分布筋起
抗裂构造筋 就是分布筋
分布筋与 另向支座
上端双 侧布置, 下端单 侧布置,
✓ 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取整)+1
计算右图板钢筋
受力筋 负筋 分布筋
1、手工计算右图中的受力 筋、负筋、分布筋,须注 意统一计算方法,如分布 筋根数计算、受力筋伸入 长度计算、负筋锚入长度 计算。
板厚120mm
分布筋采用 Φ6@300
此处 不用 布置 分布
筋
中间 不用 布置 分布
计算图 中蓝颜 色的支 座负筋 长度、 根数以 及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 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
弯折长度的计算方法:板厚-2*保护层
端支座板 负筋长度 的计算
15d
✓ 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板负筋的根数计 算
✓ 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 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
板支座负筋弯折长度
板支座负筋弯折长度板支座是桥梁的重要构件,它起到了连接上下部结构的作用。
在桥梁运行过程中,板支座会承受着很大的水平移动力和垂直荷载,因此板支座的设计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桥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围绕板支座负筋弯折长度这一概念进行分步骤的阐述。
第一步:板支座的构成及作用板支座是一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水平梁,通常采用聚氨酯、丁晴橡胶等高弹性材料。
它是一种支承和传递荷载的设备,可以承受桥梁的重量和行车荷载,并将其转移到桥墩或桥面梁上。
同时板支座还能通过材料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地震造成的冲击荷载和温度变形。
因此板支座的材料质量和设计结构对桥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步:板支座负筋的作用板支座负筋(也称为底筋或底弦)是指板支座中嵌入的钢筋,它们能够增加板支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负筋在荷载作用下会被弯曲,从而产生一定大小的应变和应力。
这时,负筋的弯曲程度和长度成为板支座设计的重要参数。
板支座负筋弯折长度即指负筋弯曲到一定角度下所产生的长度。
第三步:板支座负筋弯折长度的计算板支座负筋弯折长度的计算一般采用经验公式或试验公式。
经验公式通常基于大量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其准确度较高,但支护结构的情况复杂时计算复杂;试验公式基于实际试验结果,适用范围较广,但计算精度有限。
例如,中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规定,板支座负筋弯折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2.2L0 (σs/40+1)^-1/2其中,L0为负筋的长度,σs为负筋的工作应力。
该公式的计算过程较为简单,但只适用于高强钢筋和高弹性支座材料。
第四步:板支座负筋弯折长度的影响因素板支座负筋弯折长度的大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板支座橡胶的材料性质、负筋的强度和长度、板支座的支座形式和布局、桥梁荷载情况等。
因此,在板支座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定合理的板支座负筋弯折长度,以保证其安全性和经济性。
综上所述,板支座负筋弯折长度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直接关系到板支座和整座桥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板支座负筋的长度取值依据
板支座负筋的长度取值依据双向板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取计算跨度的1/4,这个规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有人说根据双向板的受力分布得到的,但是还是不理解这个1/4具体怎么来的。
问过一些人,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烦请您指点下。
另外,我们处理板支座配筋是按照净跨的1/4来配,有人说是净跨更接近计算跨度,这样是否合理?”板支座负筋延伸长度取计算跨度(或净跨)的1/4,这应该是近似值,究竟取多少值应根据受力分布,一般教科书上有这样的解析。
你设计院一律按净跨1/4来配,不管是设计还是钢筋翻样,简则简矣,可省心很多,钢筋软件不必要求用户输入支座钢筋的长度,可直接根据跨度来判断自动计算,但是否合理是有问号的。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1.4: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根据弯矩图确定。
规范上没规定1/4,要求根据弯矩图确定,1/4应该是经验值或是约定俗成,如用弹性法塑性法等精确的计算方法计算求取,不仅费事,也无必要。
第9.1.6条: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板,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L0/4。
其中计算跨度L0对单向板按受力方向考虑,对双向板按短边方向考虑。
长边与短边长度之小于3.0时,按双向板计算,长边与短边长度之不小于3.0时,按单向板计算。
板面构造钢筋伸入板内长度规范允许按L0/4计算。
人们之所以考虑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梁支座负筋长度取1/3和1/4而产生的联想和惯性思维,平法图集只对梁支座负筋规定了长度取值,对板支座负筋长度没作规定。
板和梁的实际受力状态还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单向板,非受力方向支座也能提供足够支持,从而根据经验,取1/4也是足够的。
规范上讲按弯矩图确定支座负筋长度的做法倒是正确,不过实际操作起来麻烦,所以,一般设计也是按构造规定的1/4取。
并且,一般也不会精确到厘米和毫米级,大都是取整数,所以,是近似或略大于板净跨1/4。
当板的荷载均为均布荷载,相邻跨度相差≤20% ,活载不大于恒载的3倍时,板取1/4;当活载大于恒载的3倍时,板应取1/3L。
[精品]梁支座负筋长度取值
[精品]梁支座负筋长度取值梁支座负筋长度取值在荷载的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板的支座有大小不同的负弯矩,为了承受这部分应力,需在支座上设置相当数量的负筋,称支座负筋。
框架梁支座负筋伸入跨内的长度 03G101-1和11G101-1平法图集上都有规定,如框架梁第一排支座负筋伸入跨内为相邻两跨之大值的净跨的LO/3,第二排为LO/3,非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取值为LO/5,框支梁第二排为LO/3而非LO/4。
08G101-5平法图集规定有所不同:当两相邻跨不等时,LO在大跨内取大跨净跨,在小跨内取大跨净跨与小跨净跨之和的1/2;当小跨净跨值不大于大跨净跨值的1/2时,支座负筋在小跨内贯通。
有遇到有的设计,梁支座负筋长度均按本跨取值,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如果相邻跨度相差不大时是没问题的,当相邻跨度相差大时是有问题的。
11G101-1平法图集对梁支座负筋长度取值又回归到03G101-1。
否定之否定,可谓一波三折。
不同版本的平法图集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规定,标准之不严谨由此可见一斑,说明平法图集的设计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并不深透,也说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依我看,所谓的LO/3与LO/4也是行政规定,要求大家执行。
至于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正确性等问题反而被人们所忽略了。
并且,把不成熟的“研究成果”用于工程实践我认为也是很不严肃的。
怪不得学术界工程界对此也颇有微词。
平法图集对第一排第二排饼筋长度作了硬性规定,却对第三排及以上支座负筋长度取值没作规定,要求设计注明,但设计一般不会去标注。
这样就引起混乱,有的根据第二排取值,有的按LO/5取值,都有其理由,而理由似乎又都不充分。
平法发明者陈青来对此也曾作出过不同的解释。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2.3支座负弯矩受拉钢筋在向跨内延伸时,可根据弯矩图在适当部位截断,不宜在受拉区截断。
第9.2.3,当需要截断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当V不大于0.7ftbh0,梁端作用剪力较小,时~就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不小于20d处截断~且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2la,2当V大于0.70.7ftbh0,梁端作用剪力较大,时~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不小于且不小于20 d处截断~且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2la与之和h0之和。
主梁上板负筋长度
主梁上板负筋长度摘要:1.主梁上板负筋的概念和作用2.板负筋长度的计算方法3.不同情况下板负筋长度的取值规定4.板负筋长度计算的实用建议正文:在建筑设计中,主梁上的板负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板负筋的作用是承受梁的负弯矩,从而平衡梁端的应力,保证梁的稳定。
因此,合理计算和设置板负筋的长度至关重要。
板负筋长度的计算方法主要依据梁的净跨长度和负弯矩的大小。
根据我国建筑设计规范,板负筋长度的取值有以下规定:1.框架梁第一排支座负筋伸入跨内为相邻两跨之大值的净跨的1/3,第二排为1/3,非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取值为1/5。
2.对于板负筋的延伸长度,第一排取梁净跨长度的1/3,第二排和第三排取梁净跨长度的1/4。
3.板负筋的长度计算还需要考虑梁的宽度、板的厚度、钢筋的直径和保护层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板负筋长度的计算可能会受到一些具体条件的影响,例如梁的形状、荷载分布等。
因此,在进行板负筋长度的计算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板负筋长度的计算是一个复杂但重要的工作。
只有准确计算出板负筋的长度,才能确保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同时也要考虑到具体情况的影响,以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
对于板负筋长度的计算,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1.熟悉并掌握相关规范和标准,如我国的03g系列规范。
2.根据梁的净跨长度、负弯矩大小、梁的宽度和板的厚度等因素,按照规范进行板负筋长度的计算。
3.在计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板负筋的延伸长度和搭接长度的计算。
4.对于复杂情况的梁,可以考虑采用专业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板负筋长度的计算。
5.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板负筋的设置和长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确保板负筋长度的准确计算,从而保证梁的安全稳定。
板端支座负筋构造及计算
板负筋计算
3.板负筋的根数计算,见图3。
图3 板端负筋根数计算图
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根数=((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
例:计算图4所示板号端b支座负筋工程量.(其中板的保护层 厚度15mm,梁的保护层厚度25mm)
图4 板LB1钢筋图
分析: (1) ②号支座负筋: 长度=净长+一端支座锚固+一端弯折 (2)一端支座锚固=支座宽度-梁的保护层+15d= 300 -25+15d=300-25+120=395(mm) (3)一端弯折=板厚-2 ×板的保护层= 120-30 =90(mm)
第一部分
板端支座负筋构造及计算
板支座负筋可分为:端支座负筋和中间支座 负筋两种情况。下图中红色钢筋为端支座负 筋。
板负筋计算
端支座板负筋长度的计算, 见图2。
图2 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图
边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其中:锚入长度取:1)支座宽度-保护层+15d(通常算法) 2) 0.4La+15×d 弯折长度=板厚-2 ×保护层
(4)根数=(钢筋布置范围长度-起步距离)/间距+1
解:钢筋计算过程:
钢筋计算过程表钢筋种类 名称计Fra bibliotek过程结果
②号支座负 长度 筋 根数
800-150+395+90=1135(mm)
(6000-300-2×50)/100+1=57
1135mm 57
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支座负筋长度计算是指计算支撑结构悬挑应力及抗震性能时使用的一种计算方式。
包括以下内容:
1. 负筋长度计算的目的:支座负筋长度计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计算结构的支承模式,检测结构荷载的应力分布情况,从而保证结构的机械性能和安全性能。
2. 支座负筋长度计算的基本原理:根据结构支撑系统的负荷特性,以及支撑杆件受力状态,使用分析方法,获取支撑杆件的受力情况以及支座负筋的长度。
3. 负筋长度计算的五个步骤:
(1)确定支撑杆件的基本尺寸及负荷特性;
(2)根据结构和杆件几何特性,确定支撑杆件的轴向受力方向;
(3)计算支撑杆件的受力情况;
(4)计算支撑杆件的负筋形式;
(5)计算支座负筋长度。
4.计算结果:计算得出的支座负筋长度可作为其它传统理论分析依据,以评估
结构受力以及抗震性能。
5.应用举例:如在设计大空间桁架结构时,当结构高度较大时,应根据支座负
筋长度计算,确定支撑桁架的安排,以保证结构具有较高的抗拉性能和抗震安全性。
板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板支座负筋长度计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板支座负筋。
板支座负筋是混凝土承受受拉力作用时所产生的裂缝中的钢筋,起到承载混凝土裂缝力的作用。
在计算板支座负筋长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弯矩大小:板支座负筋长度是由混凝土受到的弯矩大小决定的。
弯矩大小与荷载大小、支座尺寸、板厚等因素有关。
在计算板支座负筋长度时,需要确定混凝土受到的最大弯矩。
2.钢筋截面积:板支座负筋长度也受到钢筋截面积的影响。
钢筋截面积越大,承载能力越大,板支座负筋长度也就越短。
3.钢筋的屈服强度:板支座负筋长度还与钢筋的屈服强度有关。
钢筋的屈服强度越高,其承载能力越大,板支座负筋长度也就越短。
根据以上几个因素,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计算板支座负筋长度:步骤1:确定混凝土受到的最大弯矩。
可以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利用弯矩公式计算得出。
步骤2:选择合适的钢筋直径。
通常情况下,板支座负筋采用的是直径为8mm的圆钢筋。
但具体选择钢筋直径时,需要考虑弯矩大小、承载能力和屈服强度等因素。
步骤3:根据截面中钢筋的数量和直径,计算钢筋的截面积。
例如,如果采用直径为8mm的圆钢筋,每排放置3根钢筋,则钢筋的截面积=3 * π * (8/2)^2步骤4:根据钢筋的屈服强度,计算板支座负筋的屈服强度。
钢筋的屈服强度可以通过查询材料手册或实验测试得出。
步骤5:根据混凝土受到的最大弯矩和钢筋的截面积,计算板支座负筋的长度。
板支座负筋长度=最大弯矩/(钢筋截面积*钢筋的屈服强度)。
在计算板支座负筋长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以上计算方法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板支座。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支座间距较大或受到边缘约束时,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修正。
2.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板支座负筋的布置和间距。
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板支座负筋的布置应均匀,并保证相邻筋的最小间距。
3.在计算板支座负筋长度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板支座的设计荷载、支座尺寸和板厚等。
根据具体情况,还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调整。
板端支座负筋弯折长度
板端支座负筋弯折长度
【最新版】
目录
1.板端支座负筋的概念及作用
2.板端支座负筋的计算方法
3.板端支座负筋的弯折长度规定
4.板端支座负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正文
一、板端支座负筋的概念及作用
板端支座负筋是指在混凝土板结构中,位于支座处的负筋。
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和支撑混凝土板,并将板内的荷载传递到支座上,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板端支座负筋的计算方法
板端支座负筋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负筋长度的计算:负筋长度的计算应根据梁的抗震等级、支座的宽度以及负筋的直径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负筋长度的计算公式为:负筋长度 = 支座宽度×(负筋直径×π)/ 8。
2.负筋的弯折长度计算:负筋在板内弯折的长度应根据板厚和保护层的厚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负筋弯折长度的计算公式为:负筋弯折长度= 板厚 - 保护层厚度。
三、板端支座负筋的弯折长度规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板端支座负筋在板内的弯折长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当板厚小于等于 200mm 时,负筋弯折长度不应小于板厚的 1/4;
2.当板厚大于 200mm 时,负筋弯折长度不应小于板厚的 1/6。
四、板端支座负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混凝土板结构设计中,板端支座负筋的计算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负筋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结构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综上所述,板端支座负筋的计算方法和弯折长度规定对于混凝土板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梁的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梁的支座负筋长度计算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支座负筋长度是一项重要的计算,用于确定梁的支座在负荷下的变形和承载性能。
本文将介绍支座负筋长度的计算方法,并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首先,支座负筋长度的计算是建立在对支座梁的整体力学行为和变形特性的研究基础之上的。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确定梁的材料特性,包括弹性模量、截面尺寸以及受力状态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梁的支座形式,例如单支座、悬臂支座或固定支座等。
其次,支座负筋长度计算的关键在于确定梁的应变状态。
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梁的截面分析,以及施加于梁上的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来确定梁的应变分布。
根据应变分布,可以计算出支座负筋长度,并据此评估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承载性能。
支座负筋长度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等效拉应力的概念。
该方法通过将支座负筋所受的压力等效为同样大小的拉应力,从而得到支座负筋长度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一般会采取一些保守的设计假设。
比如,假设支座负筋的截面积与梁的截面积相同,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增大。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支座负筋的数量或者采用更高的强度材料来提高支座负筋的承载能力。
在完成支座负筋长度的计算后,还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优化。
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加载试验等方法进行验证,以确保支座负筋长度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同时,如果计算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或者不满足设计要求,可以考虑采取一些优化措施,如调整支座形式、增加支座负筋的数量或者改变材料等。
总之,支座负筋长度的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且需要经过验证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梁的支座在负荷下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和承载能力,为建筑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板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
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板面筋
长度=净长+左+右(支座内锚固)
11G101-1P92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配筋构造
图5.1
注: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LaE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hc-保护层+15*d
二、板底筋计算
四、板温度筋计算
符号说明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Labe
抗震基本锚固长度
Lab
基本锚固长度
LaE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
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11E
纵向钢筋抗震受拉钢筋绑扎长度
11
非抗震绑扎长度
C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d
钢筋直径
hb
为梁节点高度
Lw
钢筋弯折长度
Hn
为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Ln
梁跨净长
hc
在计算柱钢筋时:为柱截面长边(圆柱为截面直径),在计算梁钢筋时: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图5.2
注: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LaE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hc-保护层+15*d
钢筋部位
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温度筋
长度=板净跨长-2*负筋伸入
板内尺寸+2*11
11G101-1P94单双向板配筋示意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构造
注:分布筋自身及与受力主筋、构造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50;当分布筋兼作抗温度筋时,其自身及与受力主筋、构造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1
板钢筋计算之板负筋 (支座筋)
支座负筋支座负筋分为单标注支座负筋和双标注支座负筋。
(1)双标注支座负筋长度L=左长度+右长度+左弯折+ 右弯折其中:“左弯折、右弯折”的算法有如下两种可供选择:“板厚–2*保护层”或“板厚–保护层”。
下面举例计算双标注支座负筋的长度;工程名称培训工程,第2标准层,3自然层,板砼强度为20,板厚为120mm,保护层为20mm,非抗震。
计算图中右下角的双标注支座钢筋(6、7轴之间),该支座梁宽度是250mm,,左右长度各是1200m。
钢筋的数据为A10-150.如下图:支座负筋的长度L=左长度+右长度+支座宽度+左弯折+右弯折=1200+1200+250+(120-40)*2=2650+80+80=2810(2)单标注支座负筋单标注负筋,即负筋的左右长度有一端标注为0值的钢筋。
长度L=左长度(或右长度)+左弯折+ 右弯折其中“左弯折、右弯折”的算法有如下两种可供选择:“板厚–2*保护层”或“板厚–保护层”。
单标注支座负筋标注长度位置,有四个选项:A:支座内边线,即单标注支座负筋标注长度位置为支座内边线;B:支座轴线,即单标注支座负筋标注长度位置为支座轴线;C:支座中心线,即单标注支座负筋标注长度位置为支座中心线;D:支座外边线,即单标注支座负筋标注长度位置为支座外边线;单标注负筋锚入支座的长度,有四个选项:A:la ,钢筋的锚固长度;B:0.4 la +15*d,钢筋的锚固长度的0.4倍+钢筋直径的15倍;C:支座宽-支座保护层+板厚-2*保护层;D:伸过支座中心线+板厚-2*保护层;下面举例计算单标注支座负筋的长度;工程名称培训工程,第2标准层,3自然层,板砼强度为20,板厚为120mm,保护层为20mm,非抗震。
计算图中右下角的单标注支座钢筋,该支座梁宽度是300mm,,左长度各是1200m。
钢筋的数据为A10-150.如下图:则该单边支座负筋的长度L=左长度+左弯折+ 右弯折=1200+(120-20*2)+ 支座宽-支座保护层+板厚-2*保护层=1200+80+(300-30+120-40)=1200+80+270+80=80+1470+80=1470+160=1630 钢筋根数的算法与板底通长钢筋一致,不在详讲!5、支座负筋的分布筋分布筋长度计算,一般有三个选择A:和负筋搭接计算;B:按照轴线长度计算,即按照布置负筋的轴线长度进行计算;C:按照负筋布置长度计算,即按照负筋布置的长度进行计算;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一般是150,可以修改分布筋根数计算,有两种选择A:根数向上取整加1,即不管余数为多小(非0),向上进位再加1。
板钢筋计算长度
板钢筋计算公式一、普通板底筋计算(一)、底筋长度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x2+弯钩x2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 (框梁支座宽/2, 5d) +弯钩x2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 (墙支座宽/2, 5d)+弯钩x2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 (圈梁支座宽/2, 5d) +弯钩x2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 (120,板厚)+弯钩x2(二)、底筋根数情况一:底筋根数=(净跨・50mmx2)/板筋间距+1情况二: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x2)/板筋间距+1情况三: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x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面筋计算(一)、端支座负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钩+板净尺寸+弯折长度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E(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x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 (板净长)+ (板厚•保护层x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 (板净长)+ (板厚•保护层)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x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 (板净长)+(板厚•保护层x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 (板净长)+(板厚•保护层)2、板端负筋根数情况一:负筋根数=(净跨・50mmx2)/板筋间距+1情况二: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X2)/板筋间距+1情况三: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X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x2+150mmx2+弯钩x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x2+150mmx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x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净尺寸/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二负筋板净尺寸/分布筋间距+1 (向上取整)(三)、中间支座负筋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弯折长度x2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x2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 (板厚•保护层x2) x2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 (板厚•保护层)x2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mmx2)/板筋间距+1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x2)/板筋间距+1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x2+左梁角筋1/2直径(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x2+150mmx2+ 弯钩x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x2+150mmx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x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根数=布筋围/间距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围1/分布筋间距)+ (布筋围2/ 分布筋间距)情况二:根数=布筋围/间距+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围1/分布筋间距+1) + (布筋围2/分布筋间距+1)三、温度筋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梁支座负筋锚固长度
梁支座负筋锚固长度
梁支座负筋锚固长度是指在梁与支座之间所设置的锚固装置长度。
负筋锚固的作用是保证梁与支座之间的连接安全,防止梁在荷载作用下脱离支座。
负筋锚固长度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梁的受力情况:根据梁的受力分析,确定梁的最大弯矩、剪力和轴力等参数,从而确定负筋锚固所需的承载能力。
2. 材料的选择:根据使用的锚固材料的特性来确定锚固长度,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 锚固方式:负筋锚固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粘结锚固、机械锚固等,不同的锚固方式对锚固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具体的负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需要根据梁支座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负筋锚固长度应该能够满足梁与支座的受力要求,同时考虑锚固材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工程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选择。
支座负筋锚固长度
支座负筋锚固长度
支座负筋锚固长度是结构安装工程中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也是构成安全、可
靠等评估因素的必要条件。
它包括多种参数,如锚具直径、负筋直径、锚固长度等,主要决定支座负筋的抗压能劆。
锚固长度是支座负筋锚固效果的重要参数,与负筋安装位置、板材厚度等有关。
若负筋固置长度不合理,负筋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尤其对轻质体材用负筋,会影响其受力能力。
因此,选择合理的锚固长度对于确保支座负筋的安装安全性、有效性至关重要。
锚固长度的选择最好根据支座负筋的锚具形式、负筋类型以及承载板材的强度
参数进行综合考虑,常见的计算方法是:
一、负筋为钣金负筋时:窗口中准则锚固长度L= 4D,设计锚固长度L'=4.5D
或5D;门窗框负筋:L'=6.5D或7D;
二、负筋为铸铁负筋时:L'=5D或5.5D;
三、负筋为橡胶负筋时:L'=2.5D或3D;
四、负筋为钢管负筋时:L'=2.5D或3.5D;
同时,支座负筋锚固长度一般不应低于12mm,最低不得低于6mm,防止负筋拓
宽现象的发生,确保锚固截面的完整性和连接的可靠性。
总之,支座负筋锚固长度的正确选择对构筑安全可靠的结构至关重要,正确选
择负筋类型、计算合理的锚固长度、进行恰当的安装工作是保证支座负筋力学性能的基本措施。
板支座负筋的长度取值依据
板支座负筋的长度取值依据双向板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取计算跨度的1/4,这个规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有人说根据双向板的受力分布得到的,但是还是不理解这个1/4具体怎么来的。
问过一些人,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烦请您指点下。
另外,我们处理板支座配筋是按照净跨的1/4来配,有人说是净跨更接近计算跨度,这样是否合理?”板支座负筋延伸长度取计算跨度(或净跨)的1/4,这应该是近似值,究竟取多少值应根据受力分布,一般教科书上有这样的解析。
你设计院一律按净跨1/4来配,不管是设计还是钢筋翻样,简则简矣,可省心很多,钢筋软件不必要求用户输入支座钢筋的长度,可直接根据跨度来判断自动计算,但是否合理是有问号的。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 9.1.4: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根据弯矩图确定。
规范上没规定1/4,要求根据弯矩图确定,1/4应该是经验值或是约定俗成,如用弹性法塑性法等精确的计算方法计算求取,不仅费事,也无必要。
第9.1.6条: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板,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L0/4。
其中计算跨度L0对单向板按受力方向考虑,对双向板按短边方向考虑。
长边与短边长度之小于3.0时,按双向板计算,长边与短边长度之不小于3.0时,按单向板计算。
板面构造钢筋伸入板内长度规范允许按L0/4计算。
人们之所以考虑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梁支座负筋长度取1/3和1/4而产生的联想和惯性思维,平法图集只对梁支座负筋规定了长度取值,对板支座负筋长度没作规定。
板和梁的实际受力状态还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单向板,非受力方向支座也能提供足够支持,从而根据经验,取1/4也是足够的。
规范上讲按弯矩图确定支座负筋长度的做法倒是正确,不过实际操作起来麻烦,所以,一般设计也是按构造规定的1/4取。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长度确定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居住物业是指具备居住功能、供人们生活居住的建筑,包括住宅小区、单体住宅楼、公寓、别墅、度假村等;当然也包括与之相配套的共用设施、设备和公共场地。
物权法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物业,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它管理者进行管理。
下面一起看下为大家整理的物业管理制度文章。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的长度如何确定
支座筋泛指支座处的所有筋,细分为支座元宝筋(起弯筋),支座下筋(纵向底部筋),支座箍筋(支座端加密箍筋)等。
扁担筋指板在支座处的负筋(板扁担),以及贯通梁在支座处的上部筋(梁扁担),形状如扁担而已。
非通长筋,多指负筋或板的分布筋,区别于受力筋"通长设置"而已。
三者除都是钢筋外,没有其它关系。
我的理解:都是在支座部位,但构造、作用和形状不同,所指的范围也不同。
参考03101的框架梁的纵向钢筋构造,应该可以理解。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板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取计算跨度的这个规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有人说根据双向板的受力分布得到的,但是还是不理解这个具体怎么来的。
问过一些人,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烦请您指点下。
另外,我们处理板支座配筋是按照净跨的来配,有人说是净跨更接近计算跨度,这样是否合理?”
板支座负筋延伸长度取计算跨度(或净跨)的,这应该是近似值,究竟取多少值应根据受力分布,一般教科书上有这样的解析。
你设计院一律按净跨来配,不管是设计还是钢筋翻样,简则简矣,可省心很多,钢筋软件不必要求用户输入支座钢筋的长度,可直接根据跨度来判断自动计算,但是否合理是有问号的。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1.4: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根据弯矩图确定。
规范上没规定,要求根据弯矩图确定,应该是经验值或是约定俗成,如用弹性法塑性法等精确的计算方法计算求取,不仅费事,也无必要。
第9.1.6条:
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板,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
其中计算跨度L0对单向板按受力方向考虑,对双向板按短边方向考虑。
长边与短边xx之小于
3.0时,按双向板计算,长边与短边长度之不小于
3.0时,按单向板计算。
板面构造钢筋伸入板内长度规范允许按计算。
人们之所以考虑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梁支座负筋长度取和而产生的联想和惯性思维,平法图集只对梁支座负筋规定了长度取值,对板支座负筋长度没作规定。
板和梁的实际受力状态还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单向板,非受力方向支座也能提供足够支持,从而根据经验,取也是足够的。
规范上讲按弯矩图确定支座负筋长度的做法倒是正确,不过实际操作起来麻烦,所以,一般设计也是按构造规定的取。
并且,一般也不会精确到厘米和毫米级,大都是取整数,所以,是近似或略大于板净跨。
当板的荷载均为均布荷载,相邻跨度相差≤20% ,活载不大于恒载的3倍时,板取;当活载大于恒载的3倍时,板应取。
而不是笼统的都取,并且,取值不只是根据本跨净跨,而是根据相邻两跨。
我们不能忽略它的前提条件,须根据具体情况。
平法图集对板支座负筋不作规定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否则,板支座负筋伸入板内长度统一取取多省事啊。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力也无绝对精确值,由于材料的离散性和荷载的不均匀性,设计其实是一种模糊计算。
概念设计和经验值是重要的,让设计更趋合理。
其实没有必要死教条。
有些支座负筋的设计非常零乱繁琐,没有进行必要的归类整合,相同板跨仅支座略有不同就配置不同长度的支座负筋,有些小跨度板也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形式,这很不合理,翻样和施工都不胜其烦,有些干脆全部修改成双层双向或双层双向加支座负筋。
另外,板支座负筋在板内的弯折,其弯折长度为板厚减保护层,当支座负筋为光圆钢筋时,板内弯折不需要增加180弯钩,但在支座内须设置180度弯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