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传动实验指导及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参数曲线,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3. 通过实验认识智能化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实验在“JCY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上进行。
本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2-1所示。
图2-1实验台测试控制系统三、实验原理运用“JCY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能完成多类实验项目(表3-1),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验教学改革需要指定实验内容。
表3-1无论选择哪类实验, 其基本内容都是通过对某种机械传动装置或传动方案性能参数曲线的测试, 来分析机械传动的性能特点;实验利用实验台的自动控制测试技术,能自动测试出机械传动的性能参数, 如转速n (r/min)、扭矩M (N.m)、功率N(K.w)。
并按照以下关系自动绘制参数曲线:传功比I=n1/n2扭矩M=9550 N/n (Nm)传功效率η=N2/N1= M1n2/ M2n1四、实验步骤准备阶段(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台使用说明书》;(2)确定实验类型与实验内容;选择实验A(典型机械传动装置性能测试实验) 时, 可从V带传动、同步带传动、套筒滚子链传动、圆柱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中,选择1-2种进行传动性能测试实验;选择实验B(组合传动系统布置优化实验)时, 则要确定选用的典型机械传动装置及其组合布置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山、八和扭矩T1、T2o2、计算输入功率H、输出功率P2、滑动率€、效率η03、绘制滑动率曲线£一P2和效率曲线n—P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IT所示。
1直流电机2主动带轮3、7力传感器4轨道5祛码6灯泡8从动轮9直流发电机10皮带图1-1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祛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 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H、成。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7;(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4(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Z、,相等。
带传动试验报告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二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带传动实验指导书带传动是广泛应用的一种传动,其性能试验为机械设计教学大纲规定的必做的实验之一。
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在传递转矩时带在传动过程中紧边与松边所受到的拉力不同,因此,在带与带轮间会产生弹性滑动。
这种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
当带传动的负载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带与带轮间会产生打滑现象。
通过本实验可以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形象地了解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与有效拉力的关系,掌握带传动的滑动率及效率的测试方法。
一、实验目的1、测定滑动率ε和传动效率η,绘制2T -ε滑动曲线及2T -η效率曲线2、测定带传动的滑动功率。
3、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二、实验原理带传动是靠摩擦力作用而工作的,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磨损、疲劳损坏和打滑。
带的磨损是由于带与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引起,是不可避免的;带的疲劳破坏是由于带传动中交变应力引起,与带传动的载荷大小、运行时间、工作状况、带轮直径等有关,它也是不可避免的;带的打滑是由于载荷超过带的传动能力而产生,是可以避免的。
带在传动运动过程中,主动轮上的线速度大于带的线速度,从动轮上的线速度小于带的线速度的现象称为带的弹性滑动。
弹性滑动通常以滑动系数来衡量,其定义为:112211121D n D n D n v v v -=-=ε这里 v1、v2分别为主、从动轮的转动线速度;1n 、2n 分别为主、从动轮的转速;D1、D2分别为主、从动轮的直径。
一般带传动的滑动系数为(1~2)%。
带传动的效率是指从动轮输出功率P2与主动轮输入功率P1的比值,即222111P T n P T n η==式中,T1、T2分别为主、从动轮的转矩。
因此,只要测得带传动主、从动轮的转速和转矩,就可以获得带传动的转速差、弹性滑动系数和传动效率。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转矩转速传感器来测量两轴的转速和扭矩。
皮带传动实验

皮带传动实验实验五皮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利用计算机的人机交负性能,并使学生可以在软件界面表明文件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展开实验,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
1.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2.介绍初拉力的发生改变对传动的影响。
3.掌握带传动扭矩、转速和转速差的测量方法,测绘出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二、实验台概述图1皮带传动实验台主要结构图1、电机移动底板2、法码3、传感器4、弹性测力杆5、主动电动机6、平皮带7、光电测速装置8、发电机9、电子加载10、机壳11、操纵面板1、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本实验台供机械零件课程开设皮带传动试验用,可进行皮带传动滑差率和效率曲线的测定。
该设备结构简结,外形新颖别致,电动机为直流无级变频,使用一流的变频电路,测距方式为红外线光电测距;皮带轮输出功率和扭矩可以轻易在面板上精确加载,也可以输入至计算机中展开测试分析。
整个试验台采用优质钢材和铝合金材料精心设计制作,具有稳定牢固、重量轻的特点。
该实验台主要由两个直流电机共同组成或其中一个为主动电机5,另一个为从动电机8,并作发电机采用,其电枢绕组两端接通灯泡功率9,主动电机紧固在一个以水平方向移动的底板1上,与发电机由一根平皮带6相连接。
在与滑动底板相连的法码架上加之法码,即可粘住皮带6。
电机锭子未固定可转动,其外壳上装有测力杆,支点压在压力传感器上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转矩。
两电机后端的装有光电测距装置和测距旋钮,夫基输出功率在面板上各自的数码管上表明。
2、主要技术参数直流电板功率为355w调速范围50~1500rpm最小功率输出功率上升率为≤5%初拉力最大值为3kg杠杆测力臂长度l1=l2=120mm(l1l2—电动机中心至测力杆支点的长度)皮带轮直径d1=d2=120mm三、测力计标定值k1=k2=百分表精度为0.01mm测量范围为0~10mm实验台总重量45kg实验台工作原理见到实验指导书。
带传动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册

带传动实验指导书金悦姓名班级学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http://202.117.29.2542012年9月目录§1-1 概述 (1)§1-2 预习报告 (1)§1-3 实验原理...........……………………………………………一、实验系统的组成...........…………………………………………1、实验系统的组成...........…………………………………………2、主要技术参数...........………………………………………………3、实验机结构特点...........………………………………………………(1)机械结构...........………………………………………………(2)电测系统...........………………………………………………二、实验原理及测试方法...........……………………………………1、转速测量...........………………………………………………2、转矩测量...........………………………………………………3、加载原理...........………………………………………………4、电机调速...........………………………………………………§1-4 实验步骤...........………………………………………一、人工记录操作方法...........………………………………………二、与计算机接口操作方法...........………………………………………三、校零与标定...........………………………………………………§1-5 实验任务...........…………………………………………§1-6 实验报告...........…………………………………………§1-1 概述本实验通过对带传动效率的测量,了解机械量的电测量方法,间接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现象,获得对带传动的机理及效率概念更深入的认识。
带传动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1、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2、了解带的初拉力、带速等参数的改变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测绘出弹性滑动曲线;3、掌握转速、扭矩、转速差及带传动效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DCS-Ⅴ型智能带、链传动组合实验台(如图1所示);2、内六角扳手。
三、DCS-Ⅴ型实验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1、实验系统组成图1 DCS-Ⅴ型智能带、链传动图2 实验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实验系统主要包括如下部分:(1)带传动机构(2)主、从动轮转矩传感器(3)主、从动轮转速传感器(4)电测箱(与带传动机构装为一体)(5)个人电脑(6)打印机2、实验机构主要技术参数(1)平皮带轮直径: D1=D2=118mm(2)V型带轮直径: D1=D2=120mm(3)同步齿型带轮直径: P73-5M-15-AF(4)包角:α1=α2=180°(5)滚子链轮节距=12.7;齿数=32(6)直流电机功率: 2台×355W(7)主动电机调速范围: 0~1200转/分(8)额定转矩: T = 2.25N.M(9)实验台尺寸:长×宽×高=1360 ×610 ×950(mm)(10)电源: 220V交流/50Hz3、实验机构结构特点(1)机械结构本实验台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3所示。
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作为负载的发电机。
1、从动直流发电机2、从动带轮3、传动带4、主动带轮5、主动直流电动机6、牵引绳7、滑轮 8、砝码 9、拉簧 10、浮动支座 11、固定支座 12、电测箱 13、拉力传感器图3 实验台机械结构(2)电测系统电测系统装在实验台测控箱内,如图1所示。
测控箱操作部分主要集中在实验台测控箱面操作板上,面板的布置如图 4所示。
图4 测控箱操作面板在实验台控制柜背面备有电源及信号接口板,微机 RS232 接口、主、被动轮转矩放大、调零旋钮等,其布置情况如图5所示。
带传动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带传动的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带传动实验台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学习测量转矩、转速、转速差等参数的方法。
4. 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5. 研究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带传动是一种利用柔性传动带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方式。
它主要由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和支承装置组成。
传动带通过紧绷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轮,实现机械传动。
三、实验设备1. 带传动实验台2. 带传动系统3. 加力传感器4. 计时器5. 数据采集器6. 计算机四、实验步骤1. 观察实验台结构,了解各部分功能。
2. 将实验台连接好,确保各部分连接牢固。
3. 启动实验台,观察传动带运行情况。
4. 使用加力传感器,逐渐增加负载,观察传动带的变化。
5. 使用计时器测量传动带在单位时间内的转速。
6. 使用数据采集器采集转矩、转速、转速差等参数。
7.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负载的增加,传动带的转速逐渐降低,转矩逐渐增大。
2. 实验观察到,当负载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传动带开始出现弹性滑动现象。
3. 当负载继续增加,传动带发生打滑现象,传动效率下降。
4. 实验发现,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有显著影响。
适当增加预紧力可以提高传动带的传动效率,降低打滑现象。
六、实验结论1. 带传动是一种有效的动力传递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等优点。
2. 带传动实验台能够有效地模拟实际传动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为研究带传动性能提供实验依据。
3. 通过实验,掌握了测量转矩、转速、转速差等参数的方法,了解了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4. 为今后设计、使用和维护带传动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传动带出现打滑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2. 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有何影响?如何确定合适的预紧力?3. 带传动实验台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局限性?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带传动原理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带传动实验台的使用方法,为今后学习和研究带传动系统奠定了基础。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前言实验是机械设计课程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验不仅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机械设计实验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按照《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了此实验指导书,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带传动效率实验、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减速器拆装实验3项实验。
实验一 带传动效率实验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一、实验目的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和转速之间的关系。
测定传动效率和滑动率与所传递的载荷和转速之间的关系,绘制带传动的效率曲线和滑动曲线。
二、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带传动原理是张紧在至少两轮上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轮接触面间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与动力。
带传动的效率,当主动轮与从动轮直径相等,即传动比i=1时,可按下式求得1122n T n T ==主动轮的功率从动轮的功率η式中:T 1 ——输入力矩,N·m ;T 2 ——输出力矩,N·m ; n 1 ——输入转速,r/min ; n 2 ——输出转速,r/min 。
由于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使带的两边弹性形变不等引起带与轮面的微量相对滑动称为弹性滑动。
带传动在工作中的滑动程度用滑动系数ε表示,它是随负载的大小而变化的。
可按下式求得121n n n -=ε 式中: n 1 ——输入转速,r/min ; n 2 ——输入转速,r/min 。
滑动曲线就是表示带在不同负载时滑动的程度的曲线,可分别以主动轮转速和负荷档位为横坐标,以滑动系数ε为纵坐标来绘制。
三、实验条件1.柜式带传动效率测试分析实验台。
2.笔、草稿纸(此项自带)。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根据实验要求加初拉力(调整张紧螺丝)。
带传动实验

带传动实验实验二带传动实验1.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2.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3.掌握改变初拉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4.绘制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二、实验设备及原理图2-1实验台结构简图1—从颤抖直流电机2—从动带轮3—传动带4—主动拎轮5—主动直流电机6—牵引绳7—滑轮8—砝码9—拉簧10—浮动支座11—固定支座12—底座13—拉力传感器实验台由机械装置、电子系统、操作控制等三部分共同组成。
(一)机械装置1.主动部分包含50w直流电动机5(原动机)、其主轴上的主动拎轮4及拎的阻尼力装置。
主动电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翻转滑槽),与除雪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共同组成拎传动初拉力构成机构,发生改变砝码大小,即可精确地确认拎传动的初拉力f0。
2.从动部分包括50w从动直流电机1(发电机)、和装在主轴上的从动带轮2。
发电机的输出与负载部分相连,对于发电机,每按一下“加载”键,即在电枢回路上并上一个负载电阻,按数次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相当于机械加载。
3.两台电机均为装设车轴,当传达载荷时,促进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主动电机力矩)、t2(从颤抖电机力矩)逼使拉钩促进作用于拉力传感器13,传感器输入的电信号正比于tl、t2,因而可以做为测量t1、t2的完整讯号。
两台电机的输出功率传感器分别加装在拎轮背后的环形槽中,由此可以赢得必须的输出功率信号。
(二)电子系统图2-2实验台电子系统框图(三)操作部分操作方式部分主要分散在机台负面的面板上,面板的布置例如图2—3右图。
载荷指示转矩ⅱ从动轮转矩变频电源图2—3面板布置图在机台背面存有微机rs-232USB、主动轮转矩i及从动轮转矩ii调零旋钮等,其布置情况例如图2—4右图。
图2—4背面布置图1—电源插座2一主动力矩压缩倍数调节3—中剧端子4—从动调零电位器5—主动调零电位器6—rs-232接口三、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一)人工记录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台,并使各机件处在较完整状态;2)将传动带上装在主动拎轮和从动带轮上;3)加之砝码1,并使产生所需初拉力f0;4)将电机变频旋钮逆时针方向转回到底。
实验一带传动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机械工程系编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机械基础实验室2011年9月目录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 (2)实验二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 (16)实验三减速器拆装实验 (19)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摆线针轮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2、通过组合机械传动装置测试系统,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参数曲线,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3、通过实验认识智能化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结构及原理本实验在“JCY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上进行。
该实验台以新型实验台的概念设计,可替代传统的单一实验台(如“带传动实验台”、“齿轮传动实验台”)进行有关典型机械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及其它新型传动等基本实验,更可进行多级组合传动,如“带—齿轮传动”、“链—齿轮传动”、“齿轮—链传动”、“带—链传动”等。
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由种类齐全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动力输出装置、加载装置和控制及测试软件、工控机等组成,其工作原理系统图如下:实验台由变频电机作为驱动,转矩转速传感器测量机械传动装置的输入与输出转矩和转速,磁粉加载器进行转矩加载,全过程采用程控调节或手动调节,同步采样输入输出端的扭矩、转速及功率。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1所示。
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电器控制柜8-台座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外型如图2所示。
带传动传动效率测试实验指导

实验三带传动传动效率测试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载荷之间的关系。
2.比较预紧力大小对带传动承栽能力的影响。
3.比较分析平带、V带和圆带传动的承载能力。
4.测定并绘制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观察带传动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动画仿真,了解带传动所传递载荷与弹性滑差率及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
5.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带传动转矩、转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本实验台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
1.电动机移动底板2.砝码及砝码架3.力传感器4.转矩力测杆5.电动机6.试验带7.光电测速装置8.发电机9.负载灯泡组10.机座11.操纵面板图1 CQP-C带传动实验台主要结构图1.试验带6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
主动带轮装在直流伺服电动机5的主轴前端,该电动机为特制的两端外壳由滚动轴承支承的直流伺服电动机,滚动轴承座固定在移动底板1上,整个电动机可相对两端滚动轴承座转动,移动底板1能相对机座10在水平方向滑移。
从动带轮装在发电机8的主轴前端,该发电机为特制的两端外壳由滚动轴承支承的直流伺服发电机,滚动轴承座固定在机座10上,整个发电机也可相对两端滚动轴承座转动。
2.砝码及砝码架2通过尼龙绳与移动底板1相连,用于张紧试验带,增加或减少砝码,即可增大或减少试验带的初拉力。
3.发电机8的输出电路中并联有8个40W灯泡9,组成实验台加载系统,该加载系统可通过计算机软件主界面上的加载按钮控制,也可用实验台面板上触摸按钮6、7(见图2)进行手动控制并显示。
4.实验台面板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带传动实验台面板布置图1. 电源开关2. 电动机转速调节3.电动机转矩力显示4. 发电机转矩力显示5. 加载显示6. 卸载按钮7. 加载按钮8.发电机转速显示9. 电动机转速显示5.主动带轮的驱动转矩T1和从动带轮的负载转矩T2均是通过电机外壳的反力矩来测定的。
当电动机5启动和发电机8加负载后,由于定子与转子间磁场的相互作用,电动机的外壳(定子)将向转子回转的反向(逆时针)翻转,而发电动机的外壳将向转子回转的同向(顺时针)翻转。
机械带传动实验指导书

实验带传动弹性滑动和效率测试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中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
2.比较预紧力对带传动承载能力的影响。
3.测定滑动率与所传递的载荷和带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绘制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4.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设计原理,掌握带传动转矩、转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台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图1 带传动实验台主要结构1、电机移动底板2、法码3、传感器4、弹性测力杆5、主动电动机6、平带7、光电测速装置8、发电机9、负载灯泡10、机壳11、操纵面板1.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由于弹性滑动率ε、打滑现象的出现及带传动的效率η都与带传递的载荷大小有密切关系,本实验台用灯泡作负载。
实验台组成如图1所示。
皮带轮转速和扭矩及加载参数可直接在面板上准确读取,通过RS-232接口将所测参数输出到计算机中进行测试分析,也可脱机(不需计算机)运行,人工记录进行测试分析。
该实验台主要由两个直流电机组成或其中一个为主动电机5,另一个为从动电机8作发电机使用,其电枢绕组两端接上灯泡负载9,主动电机固定在一个以水平方向移动的底板1上,与发电机由一根平皮带6连接。
在与滑动底板相连的法码架上加上法码,即可拉紧皮带6。
电机锭子未固定可转动,其外壳上装有测力杆,支点压在压力传感器上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转矩。
两电机后端装光电测速装置和测速转盘,转速在面板各自的数码管上显示。
2.电气装置工作原理图2 带传动实验台面板布置1、电流开关2、转速调节3、电动机扭矩4、发电机扭矩5、负载功率6、电动机转速7、发电机转速8、加载装置3.带轮转速的测量主、从动轮分别固定在电动机、发电机主轴前端,两个主轴的后端分别装有转盘,转盘上有一小孔,转盘一侧固定光电传感器,并使传感器的测头正对小孔,主轴转动时,可在实验台面板窗口直接读出数码管显示的主轴转速(即带轮转速)。
4.转矩的测量主动轮的驱动转矩T1和从动轮的负载转矩T2均是通过电机外壳的反力矩来测定的。
传动的认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不同类型传动的原理和特点;3. 了解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 提高对传动系统故障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传动系统是指将动力传递到工作机械的一种机械装置,它由动力源、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传动系统按照传递动力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电气传动和气动传动等。
三、实验内容1. 机械传动(1)实验目的: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不同类型机械传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实验设备:齿轮减速器、皮带轮、链条传动装置等。
(3)实验步骤:a. 观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了解齿轮的齿形、模数、压力角等参数;b. 观察皮带轮的结构,了解皮带轮的直径、宽度等参数;c. 观察链条传动装置的结构,了解链条的型号、节距等参数;d. 比较不同类型机械传动的优缺点,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范围。
2. 液压传动(1)实验目的:了解液压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
(2)实验设备:液压实验台、液压泵、液压缸、阀门、压力表等。
(3)实验步骤:a. 观察液压实验台的结构,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和连接方式;b. 观察液压泵、液压缸、阀门等液压元件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c. 进行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观察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d. 分析液压系统的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3. 电气传动(1)实验目的:了解电气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和变频调速技术。
(2)实验设备:电机、变频器、控制器、电流表、电压表等。
(3)实验步骤:a. 观察电动机的结构,了解电动机的类型和额定参数;b. 学习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如正反转、调速等;c. 学习变频调速技术,观察变频器的工作过程;d. 分析电动机的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4. 气动传动(1)实验目的:了解气动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
带传动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带传动实训,使我对带传动的基本原理、结构、安装与调整、工作特性及维护保养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环境本次实训在机械工程系的带传动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多种带传动装置、检测仪器和工具。
三、实训原理带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它利用皮带与轮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
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普通V带传动、同步带传动和多头带传动等。
四、实训过程1. 实习动员及安全教育实训前,实验室负责人进行了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强调了实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实习过程的安全。
2. 带传动装置的识别与拆装(1)识别带传动装置:通过观察和了解,识别带传动装置的各个部件,如主动轮、从动轮、张紧轮、皮带等。
(2)拆装带传动装置: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带传动装置的拆装步骤,并亲自进行拆装操作。
3. 带传动装置的安装与调整(1)安装带传动装置: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将带传动装置安装到设备上。
(2)调整张紧力:根据设备要求,调整张紧轮的松紧程度,确保皮带与轮之间的摩擦力适当。
4. 带传动装置的工作特性测试(1)测试带传动装置的传动效率:通过测量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计算传动效率。
(2)测试带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对带传动装置进行承载试验,观察其工作情况。
5. 带传动装置的维护保养了解带传动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包括清洁、润滑、检查和更换等。
五、实训结果1. 成功拆装、安装带传动装置,掌握了拆装步骤和操作技巧。
2. 熟悉了带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了传动效率、承载能力等性能指标。
3. 掌握了带传动装置的维护保养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带传动的基本原理、结构、安装与调整、工作特性及维护保养等方面有了全面的了解。
2. 实践操作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在实训过程中,发现了自身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机械设计》实验一(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与效率曲线测定)pdf

验证性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与效率曲线测定实验简介:带传动在工作中,滑动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本实验可以观察带传动的打滑现象,绘出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从而加深对带传动工作原理的特点的认识,并初步学会实验技能。
适用课程:机械设计实验目的:A验证带传动滑动率曲线及效率曲线;B观察带传动的打滑现象;C了解实验台高效节能的电封闭加载原理;D 了解常用机械量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面向专业:机械类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课内必做)计划学时: 2学时实验分组: 2人/组实验照片:《机械设计》课程实验实验一 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与效率曲线测定带传动在工作中,滑动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本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是:观察带传动的打滑现象,绘出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从而加深对带传动工作原理的特点的认识,并初步学会实验技能。
一、 实验目的1. 验证带传动滑动率曲线及效率曲线;2. 观察带传动的打滑现象;3. 了解实验台高效节能的电封闭加载原理;4. 了解常用机械量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二、 实验设备带传动的滑动率与效率测定试验台图1-1是试验台的结构简图,它有两台直流电机,电机1和电机2。
在试验中,我们将用电机1通过进行试验的皮带拖着电机2发电来给皮带加上负载。
具体的加载原理和方法,下面一节再详细介绍。
电机1的定子用轴承固定在支架上,并加以平衡,可以自由摆动,称为悬支电机。
这样结构是为了便于通过固联在定子上的力臂和放在它旁边的磅秤,测量电机工作时转子上的转矩。
因为按电动机工作的电机,定子上由反作用力产生的转矩,大小与转子转矩相等(摩擦力忽略不计),方向与转子产生转矩相反。
这台电机试验时按电动机工作,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所以磅秤放在它的左侧。
转矩T1可由下式计算:11T P L =× (4)式中:P1——磅秤的读数(kg) L ——为力臂长度,L=400mm右边的电机2也用相同的方法支承在它的支架上,因为这台电机在试验中按发电机工作,发电机定子上的转矩的大小和方向均与转子转矩相同,现在转子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所以磅秤放在它的右边。
带传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 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 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带传动是一种利用柔性带作为传动介质的机械传动方式。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
当主动轮转动时,通过带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轮,从而实现两轮的同步转动。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带传动试验台2. 直流电机3. 主动带轮4. 从动轮5. 力传感器6. 转速表7. 预紧力计四、实验步骤1. 观察实验台的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 将直流电机与主动带轮连接,将力传感器安装在主动轮轴上。
3. 将从动轮与直流发电机连接,并在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接入负载。
4. 调整预紧力计,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5. 启动直流电机,观察转速表,记录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
6. 改变负载,观察转速表,记录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
7. 改变预紧力,观察转速表,记录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
8. 测量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矩,记录数据。
9. 计算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滑动率、效率,绘制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当改变负载时,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都会发生变化。
随着负载的增加,转速逐渐降低。
2. 当改变预紧力时,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也会发生变化。
随着预紧力的增加,转速逐渐升高。
3. 通过测量转矩,我们可以计算出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根据实验数据,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带传动的能量损失所导致的。
4. 通过计算滑动率和效率,我们可以分析带传动的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当预紧力较小时,滑动率和能量损失较大;当预紧力较大时,滑动率和能量损失较小。
六、实验结论1. 带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行平稳等优点。
2. 通过改变负载和预紧力,可以调节带传动的转速和传动能力。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篇一: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1、n2和扭矩T1、T2。
2、计算输入功率P1、输出功率P2、滑动率?、效率?。
3、绘制滑动率曲线?—P2和效率曲线?—P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1、n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T1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T2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带传动实验指导书

前言一次实验,不仅能让我们将文字上的概念转化为实际的现象去观察,而且它还是一个很好的将文字叙述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训练过程。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实验的重要性并不只在于得到要观察的结果,它还包含学习将文字叙述尽可能准确地转化为操作的能力,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学生双方的配合:我们力图清晰、准确地描述整个操作过程,而对于您,则要求事先认真阅读我们的指导书,并按照我们的要求做。
当您的实验结束后,请您根据自己的体会给我们提出批评和建议。
第一章带传动实验§1-1 概述本实验通过对带传动效率的测量,了解机械量的电测量方法,间接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现象,获得对带传动的机理及效率概念更深入的认识。
在进行实验前请您认真阅读预习报告,并回答其中的问题。
§1-2 预习报告1.请回答带是如何进行传动的,弹性滑动指的是什么?打滑又是什么?如何区分这两个概念,区分它们的原则是什么?2.您知道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吗?您了解几种将机械量转化为电量的传感器?您知道其转化原理吗?3.如果要您测量效率,您会怎么测?a)功率之比b)功之比4.上面的测量方法各需要测哪几个参数,请您写下来功率之比:功之比:5.如果让您准备一套测试系统,您知道需要哪些设备吗?以上这些问题您了解多少?如果有不太清楚的地方,请到您的教科书及实验指导书中查阅。
§1-3 实验原理1.效率测量的原理图1-1为实验结构图。
实验通过测量两台电机的功率,来测出带传动的效率。
5为主动电机,1为从动电机,是一发电机,传动中的载荷由它提供。
两电机的主轴之间由一根平带带动。
1.从动直流电机6.牵引绳 11.固定支座2.从动带轮 7.滑轮 12.面板3.传动带 8.砝码 13.拉力传感器4.主动带轮 9.拉簧5.主动直流电机 10.浮动支座图1-1 实验台结构图2.转矩的测量原理力矩属于机械量,也称为非电量。
非电量的测试主要采用电测量的方法,它的关键环节是要有一个把被测的非电量变换成电量的转换装置——213467895101112微调13传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传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在不同负载的情况下,手工抄录主动轮转速、主动轮转矩、被动轮转速、被动轮转矩,然后根据此数据计算并绘出弹性滑动曲线和传动效率曲线。
(2)、随着带传动负载逐级增加,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输出滑动曲线、效率曲线和所有实验数据。
二、实验内容和设备
1、实验系统的组成
图1
2、主要技术参数:直流电机功率50W 、主动电机调速范围0~1800转/分、额定转矩T=2450g ·cm 、电源220V/50Hz
3、实验机结构特点 (1)机械部分
本实验台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2所示。
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为负载的发电机。
1、从动直流发电机
2、从动带轮
3、传动带
4、主动带轮
5、主动直流发电机
1、从动直流发电机
2、从动带轮
3、传动带
4、主动带轮
5、主动直流发电机
6、牵引绳
7、滑轮
8、砝码9、拉簧
10、浮动支座11、固定支座
12、电测箱13、拉力传感器
图2 14、标定杆
原动机是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发电机由每按一下“加载”就并上一个负载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既发电机的负载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T2迫使拉钩作用于拉力传感器,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正比于T1、T2的原始信号。
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传动预拉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地预定带传动的预拉力F0。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环槽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
(2)电测系统
电测系统装在实验台电测箱内,如图1所示。
附设单片机,承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记忆、自动显示等功能。
实时显示带传动过程中主动轮转速、转矩和从动轮转速、转矩值。
通过微机接口外接PC机,显示并打印输出带传动的滑动曲线ε—T2及效率曲线η—T2及相关数据。
电测箱操作部分主要集中在箱体正面的面板,面板的布置如图3所示。
图3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1)设置预拉力,如需试验不同预拉力F0对传动性能的影响,可通过改变砝码8的大小来改变预拉力F0。
(2)打开计算机,运行带传动实验系统,选择端口,然后用鼠标点击采集“数据采集”菜单,等待数据输入。
(3)将实验台粗调电位器逆时针转到底,使开关断开,细调电位器也逆时针旋到底。
打开实验机电源,按“清零”键,几秒钟后,数码管显示“0”,自动校零完成。
(4)顺时针转动粗调电位器,开关接通并使主动轮转速稳定在工作转速(一
般取1200—1300r/m左右),按下“加载”键再调整主动轮转速(用细调电位器),使其仍保持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待转速稳定(一般需2—3个显示周期)后,再按“加载”键,以此往复,直至实验机面板上的八个发光管指示灯全亮为止。
此时,实验台面板上四组数码管将全部显示“8888”,表明所采数据已全部送至计算机。
(5)当实验机全部显“8888”时,计算机屏幕将显示所采集的全部八组主、被动轮的转速和转矩。
此时应将电机粗、细调电位器逆时针转到底,使“开关”断开。
(6)移动鼠标,选择“数据分析”功能,屏幕将显示本次实验的曲线和数据。
(7)移动鼠标至“打印”功能,打印机将打印实验曲线和数据。
(8)实验过程中如需调出本次数据,只须将鼠标点击“数据采集”功能,同时,按下实验台上的“送数”键,数据即被送至计算机。
(9)一次实验结束后如需继续实验,应“关断”粗调电位器,将细调电位器逆时针旋到底,并按下实验机的“清零”,进行“自动校零”。
同时将计算机屏幕中的“数据采集”菜单选中,重复上述4—7项即可。
(10)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台电机调速电位器开关关断,关闭实验机电源,用鼠标点击“退出”。
(11)实验结果示例:
1、数据记录
2、实测曲线(η—T2及ε—T2)
六、实验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