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猫》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猫》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猫》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猫》的主旨,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并运用文中的描写手法和叙事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培养他们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

教学重点:文章中对猫的描写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学生对动物情感的理解和同情心的培养。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猫的深厚情感,引导他们与个人经历相联系。

激发学生在写作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描写手法和叙事技巧。

作者简介:夏丏尊: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以其清新的文风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著称。

《猫》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教学准备:《猫》课文PPT课件,包含夏丏尊的生平简介、作品特点和相关文学背景。

猫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猫的各种行为和特点。

学生作业本、笔、角色扮演卡片、小组讨论记录表、“我与动物”故事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夏丏尊的照片和简介,简要介绍其生平和文学成就。

2. 通过猫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猫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文学习(20分钟)1. 作者介绍:详细介绍夏丏尊的生平和《猫》的创作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背景。

2. 朗读课文:请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情感表达。

3. 生字新词:解释文中的重要词汇,如“依偎”、“蜷伏”等,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4.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讨论作者对猫的描写和情感。

深入探讨(15分钟)1. 描写手法: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如使用细节描写、拟人等,举例说明如何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2. 主题思考:讨论文章的主题,如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性的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主题在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互动活动(20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文中的一个场景或猫的行为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说课稿

《猫》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位置: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它位于课本的48页一50页。

2、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各作家笔下的动物,让学生具体感受各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猫》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进行描写,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共有4个自然段,分两个部分来写,前1—3自然段主要写猫的古怪性格,而第4自然段则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

整篇课文作者以对猫的喜爱之情贯穿全文,把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刻画的栩栩如生。

3、编排目的: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具体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4、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等词语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目标: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可爱,感受作者与动物之间的那份和谐美好。

5、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也正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以及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来描写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说学情小学四年级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加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理清层次的训练,重视培养观察,分析事物和连段成篇的能力。

三、说教法根据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对此,我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老舍笔下的猫写了哪些方面,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猫的性格。

借此,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与猫的那份和谐与美好。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情境教学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能够更加设身处地的感受到猫的古怪性格和可爱形象。

四、说学法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猫》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猫》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谈话)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

在这篇文章里,老舍先生把猫写活了,这篇文章就叫《猫》。

[板书课题:猫]我也喜欢猫,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猫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看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自主讨论)二、作者简介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其作品多取材于下层居民的生活,讲究情节的波澜起伏,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等。

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文学成就是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三、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主识字,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

性(xìnɡ)格(ɡé)凭借(pínɡ)贪心(tān)职位(zhí)稿纸(ɡǎo)梅花(méi)跌倒(diē)开辟(pì)撞击(zhuànɡ)毒蛇(shé)古怪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变化多端生气勃勃(2)理解词义。

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开辟:打开通道,开拓、发展。

本课指小猫扩大活动范围,找到了玩耍的好地方。

变化多端:变化多样。

表现猫的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生机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中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7课《猫》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7课《猫》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猫》中作者对猫的基本描绘。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它们有哪些独特的性格特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猫的具体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是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来描绘猫的形象,以及这些描绘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猫的行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课文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其关注自然、关爱动物,并付诸实践。
举例解释: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教师可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会运用;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组织材料、展开叙述,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关爱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的观点较为分散,缺乏针对性。这说明我在引导讨论时,可能需要更加明确主题,帮助同学们聚焦问题,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阅读课文《猫》,理解文章主题及结构;
2.学习生字词:柔和、机灵、淘气、懒洋洋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掌握作者对猫的描绘,如“猫的性格古怪”、“猫喜欢玩耍”等;
5.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爱动物;
6.结合课文,讨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猫》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及关爱动物的态度;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优秀说课稿13《猫》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猫》一文是部编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描写栩栩如生。

2.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纬度的有机整合,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技能目标:①学会认读本课“虑、职”等8个生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跌倒、变化多端、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和方法目标: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4.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

5.学习方法(1)“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串始终。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6.教学课时:二课时二、说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文作者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的方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读—悟—说—议—读—写”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谁养过猫,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最好能讲一下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有趣的小故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教案
最后,我对课堂总结环节进行了反思。虽然我尽力概括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但仍有学生反馈表示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为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课堂小结的互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总结中来,以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的把握: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作者对猫的深厚情感,需要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分析来引导学生理解。
-写作技巧的内化:学生可能会模仿课文的写作技巧,但难点在于如何将这些技巧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文化背景的融入:如何将作者的文化背景和课文内容相结合,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文化价值。
举例解释:
-在解释“惩戒”一词时,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描述,说明猫并非真的在惩罚人,而是通过某种行为来表达它的不满或需求。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猫》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与宠物相互陪伴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纽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6.课后习题:思考作者为何喜爱猫,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尝试仿写一篇以小动物为主题的作文。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猫》这篇课文,使学生能够领悟作者对猫的细腻描绘和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提升言辞魅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中作者对猫的描绘和情感表达。猫在这里不仅是宠物,更是作者情感的寄托。这种描绘手法是散文中常见的一种,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品的主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猫》 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猫》 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猫》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猫》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通过描述作者与一只猫的相识、相处过程,表现了猫的古怪、温柔可亲、贪玩好吃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揭示了猫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情趣。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对于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情感方面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于动物的认知多来源于生活经验,对于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动物的特点还需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动物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动物的特点。

2.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情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动物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的猫的特点,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包括猫的外貌、性格等特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范文三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范文三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范文三篇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小宠物,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范文一1、《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

2、引导学生通过充分阅读体会猫的特点,感受猫的可爱,学习作者在语言和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特别方式。

学情分析: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学生对猫比较熟悉,绝大多数学生见过,有的学生还养过猫。

在教学中激趣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

在读中整体感知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理解和朗读重点词句,了解作者是抓住猫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2、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探究,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涵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语:大家都知道著名作家老舍吧他的作品言语朴实,语句优美,常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篇他写的文章。

2、揭示题目:猫3、学生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条理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①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段。

2、指名读,交流。

① 课文从“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两个方面写猫的。

(板书)② 分段:第一段:1 3节,第二段:第4节(一)概括第一段段意。

1、分节朗读,划出表述这一段内容的句子。

(第一句)师:这句话是这一段中的总起句。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16课《猫》教案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16课《猫》教案
3. 句子分析:分析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如:拟人句、比喻句等,学习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
4. 段落结构: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猫的特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文章中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所学描绘动物特点”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章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具体的实例和修辞手法描绘动物特点。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描绘动物特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分析和段落结构。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描绘动物特点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模仿文章的写作风格,描绘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16课《猫》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教案完整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教案完整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书写和组词。

1.3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2.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书写和组词。

1.3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2.1理解猫的性格特点。

2.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猫的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描述猫的外貌、性格等。

2.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3)全班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味。

3.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生字词的识记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猫有什么特点?(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5.感悟作者情感(1)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喜欢猫?(3)学生分享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6.小组合作学习(1)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

(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

7.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8.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小组合作学习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猫》,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写作能力。

部编版7年级语文《猫》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部编版7年级语文《猫》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部编版7年级语文《猫》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16 猫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导入新课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能说说自己所喜爱的动物以及和他们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吗?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资料助读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

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

1949年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

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60岁。

2.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污涩( sè) 诅骂( zǔ) 红绫( líng )怂恿( sǒng yǒng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猫》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猫》中角色的人物形象的感知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小说《猫》的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猫》中的人物角色和情感走向。

三、教学准备
1.备课教师:了解教案内容,准备教学PPT、故事书籍等;
2.学生:准备《猫》的教材,熟悉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猫》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故事
•介绍《猫》的故事情节并请学生根据情节进行阅读。

第三步: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猫》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第四步:情感表达
•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达角色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此次课中,通过《猫》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下一步可以通过更多的角色扮演和情感交流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以上是针对《猫》这篇文学作品的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带给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体验。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猫》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猫》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猫》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猫》是四年级下册的课文之一,内容生动有趣,能引发学生对猫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通过深入探讨《猫》这篇课文,可以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与课文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护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语言点。

2.难点:通过课文内容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利用图片或短视频展示各种品种的猫,拉近学生与猫的距离。

2. 导入•介绍课题《猫》,引发学生对猫的关注。

•提出问题:你有没有养过猫?你对猫有什么看法?3. 学习•教师朗读课文《猫》,让学生聆听和理解猫的特点。

•学生自主阅读《猫》,明确课文的中心思想。

4. 拓展•分组讨论:猫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交流猫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5. 练习•班级分角色表演《猫》课文,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反思猫对人类的意义。

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写一篇关于自己家猫的小故事。

六、教学反思此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猫》这篇课文,引发学生对猫的思考和关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从课文中汲取知识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猫》优质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单元第二课,详细内容为: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文章结构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2.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猫的性格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对猫性格的细腻描绘。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结构的分析、猫性格特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猫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猫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停顿等,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朗读、书写,并运用到句子中。

4. 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结构,讲解猫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家养的宠物,分享与宠物之间的趣事。

6. 例题讲解:针对猫的性格特点,设计例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解答。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猫2. 生字词:狡猾、懒洋洋、敏捷、温柔、可爱……3. 文章结构:总分总4. 猫的性格特点:狡猾、敏捷、温柔、可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猫的短文。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例文:我家的猫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猫的性格特点和文章结构。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加强,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选择一种进行观察、描述,并写一篇短文,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猫》,使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猫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猫》的大意。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语句。

2.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猫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课文《猫》的课文板书。

2.课文录音机或电子设备。

3.图片资料或小动画,展示猫的生活习性。

4.相关词汇卡片,帮助学生记忆生词。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引入话题:你家养过猫吗?你知道猫的生活习性吗?•准备好课件和相关资料,为学生呈现更直观的世界。

2. 学习课文《猫》1.让学生朗读课文,并画出课文中关键词。

2.学生理解课文,讨论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辅导学生理解生词和生词搭配。

3. 活动展示1.展示猫的生活习性的图片或小动画,让学生更直观了解猫的特点。

2.学生根据展示内容口头描述猫的生活习性。

4. 课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猫相关的习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复习课文重点。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作业,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自主搜索有关猫的资料,并写一篇有关猫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猫》的学习,让学生对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展示,增加了学生对猫的印象。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在理解课文时有些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解释。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方案,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猫》这篇课文,增加对猫的了解和兴趣。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猫》(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猫》(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猫》(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猫》中的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语的意思。

2.学习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价值观念。

3.了解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一切,体会分享和友爱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猫》的内容和主题。

2.学习生字词语的意思。

3.领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隐含的意义和情感。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语境填空和造句。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谈论学生家中养的宠物或者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猫》这篇课文。

2. 学习新课1.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

2.解释生字词语,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4.完成课文理解题和生字词语填空题。

3. 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关于猫的文章或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2.为学生展示猫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猫的生活习性。

3.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宠物猫的文章,可以描述自己家中的猫或朋友家的猫。

4.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日记,描述一天中与猫相处的经历。

要求使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语。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着《猫》这篇课文展开,通过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使之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 《猫》 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 《猫》 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案一. 教材分析《猫》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3课,主要讲述了一只猫的日常生活和性格特点。

通过对猫的观察和描绘,使学生了解猫的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情趣,适合学生朗读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述性文字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猫的性格特点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理解猫的性格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视频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图片或图书资料,展示不同种类的猫。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猫的图片或图书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问:“你们见过猫吗?猫是什么样子的?猫有哪些习性?”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课件或视频资料,学生跟随课文内容一起朗读。

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巩固。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并提问:“课文中的猫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知道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供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猫的其他习性和特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猫》是当代作家郑振铎于1925年创作的⼀篇散⽂。

此⽂通过叙述了⼀个发⽣在⼀家⼈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真切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情感。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我家养了好⼏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

有⼀次,从隔壁要了⼀只新⽣的猫来。

花⽩的⽑,很活泼,如带着泥⼟的⽩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滚来滚去。

三妹常常取了⼀条红带,或⼀根绳⼦,在它⾯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扑过去抢。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上感着⽣命的新鲜与快乐。

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也污涩了,终⽇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

三妹想着种种⽅法逗它,它都不理会。

我们都很替它忧郁。

三妹特地买了⼀个很⼩很⼩的铜铃,⽤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

有⼀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猫死了!” 我⼼⾥也感着⼀缕的酸⾟,可怜这两⽉来相伴的⼩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只来给你。

” 隔了⼏天,⼆妹从虹⼝舅舅家⾥回来,她道,舅舅那⾥有三四只⼩猫,很有趣,正要送给⼈家。

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只来。

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只浑⾝*的⼩猫同来。

⽴刻三妹⼀部分的注意,⼜被这只*⼩猫吸引去了。

这只⼩猫较第⼀只更有趣、更活泼。

它在园中乱跑,⼜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它似乎太活泼了,⼀点也不怕⽣⼈,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跑到街上,在那⾥晒太阳。

我们都很为它提⼼吊胆,⼀天都要“⼩猫呢?⼩猫呢?”查问得好⼏次。

每次总要寻找了⼀回,⽅才寻到。

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

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

隐⾝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13 猫【教学⽬标】1.认识“虑、职”等6个⽣字,读准多⾳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

能正确读写“⽆忧⽆虑、呼唤”等词语。

2.默读课⽂,能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看出作者⾮常喜欢猫。

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

3.体会⽂章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平实、⼝语化的表达,并能照样⼦写⼀段话。

4.阅读不同⽂章中写猫的⽚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能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看出作者⾮常喜欢猫。

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

难点:体会⽂章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平实、⼝语化的表达,并能照样⼦写⼀段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设疑导⼊师:动物历来受⼈们喜爱。

作家笔下的动物更是特⾊鲜明,栩栩如⽣。

这节课我们就来⼀起⾛进⽼舍笔下的猫。

⼆、师⽣查记,解决⽣字词1.课件出⽰⽣字,学⽣朗读,教师相机正⾳,引导学⽣读准字⾳。

⽣字:忧虑贪职屏蹭稿腔解闷蛇遭殃盆勃2.教师指导学⽣进⾏⽣字书写,容易写错的字:“虑”的偏旁是“⾌”,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

3.学习本课词语(课件展⽰)。

三、再读课⽂,整体感知1.在学会⽣字词的基础上再轻声朗读课⽂,思考:①⽼舍先⽣从哪两⽅⾯来写猫的?②给课⽂分段。

2.指名读,交流。

①课⽂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满⽉的⼩猫更好玩”两个⽅⾯写猫的。

②分段:第⼀段:1-5节第⼆段:第6节第⼆课时教学过程⼀、发现特点,⾃读⾃悟1.⾃由读课⽂第⼀段,画出表⽰这⼀段主要意思的句⼦或段落。

指名学⽣回答(第⼀段)。

2.根据段落特点,⾃主学习,归纳段意。

3.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句。

交流出⽰板书:⽼实贪玩尽职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兴时温柔可亲不⾼兴时⼀声不吭猫胆⼩勇猛⼆、细读品味,体会喜爱之情1.默读第2⾃然段,⽤“——”画出体现作者感情的有关语句。

2.齐读句⼦,体会⽼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3.⾃主学习后⾯内容,圈画相关语句,组内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教学目标1.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观看小猫游戏视频。

很多同学喜欢小猫,下面观看视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相信你你一定会更加喜欢小猫的。

这真是一只贪玩的小猫。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作家郑振铎的小说《猫》,看看细微的事物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启示。

一、自学指导预习交流【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生难字词铎duó忧郁yù怂恿sǒng yǒng蜷伏quán惩戒chéng 污涩sè红绫líng 悲楚chǔ妄下断语wàng怅然chàng冤枉yuān辩诉biàn2.词义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忧郁:忧伤愁闷。

毫无生意: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若有若无:好像有,也好像没有。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畏罪潜逃:犯罪后怕受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3.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

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4.背景链接《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

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影响。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1. 自由读课文。

2. 想一想课文分几层?概括层意?(1-2)第一部分:第一只猫很可爱可病死了。

(3-13)第二部分: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

(14-34)第三部分: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3.概括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

三、合作探究文本研读【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文本研读(一)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学生自由填写,合作完成表格。

(二)细读课文,品味重点句子,体会三只猫的不同命运。

1.找出描写第一只猫外形和“我”们得态度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含义。

(1)花白的毛,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品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小猫讨人喜爱的样子。

“滚来滚去”与“白雪球”相照应,更显出小猫活泼可爱。

(2)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品析:直接抒发愉悦之情。

对小猫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2.找出描写第二只猫性情和“我”们的态度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含义。

(1)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品析:“乱跑”“爬树”“扑过去捉蝴蝶”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写出第二只猫的活泼可爱,也为下文“它被过路人捉去”做了铺垫。

(2)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品析:写出全家人对小猫的态度和情感。

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

爱猫之情渗透在细致的描写之中。

3. 找出“我”们对第三只猫的态度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含义。

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

品析:与前两只猫形成对比,“若有若无”写出了猫在我家没有地位,我们不喜欢它。

由于第三只猫不活泼大家都不喜欢它,连最喜欢猫的三妹也对它不太感兴趣。

这就注定了它悲惨的结局。

4.找出认定猫吃鸟后我的态度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含义。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解析:越认定是它干的就越觉得像是它干的:“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人的心理反映描写得非常好,这更激起了“我”的愤怒,导致了棒打猫的发生,而且打了都不解恨。

(三)分析三只猫死亡或丢失后,“我”的不同态度。

(找出原文再谈一谈你的体会。

)1.第一只猫死亡后“我”的心情怎样?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把小猫说成“小侣”可见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和它死去的忧郁与辛酸之情。

2.第二只猫丢失后“我”的心情怎样?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咒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了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怅然”“愤恨”“诅骂”表现“我”对小猫亡失的悲愤、失落之情。

可以看出“我”对小猫的留恋。

3. 第三只猫死后“我”又有怎样的感情?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作者认为第三只猫的亡失与自己的武断有关,因为家人冤枉了它而又无补救的机会,“我”感到深深的自责,因而痛苦更深。

深层研读对比,体会主旨。

1.找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两句话。

思考:这两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形之后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第二只猫死后“我”写到:“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因为曾经拥有的“新鲜与快乐”无端地失落而下定决心不想再让自己品尝失去美好事物的痛楚。

表达了“我”因为守护不住生命内心十分痛心与惋惜。

第三只猫死后“我”写到:“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全家人误解、冤苦、害死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在心中留下了负罪感,觉得永远愧它。

抒发了绝然的情绪,内心的痛悔之意完全被深化了。

2.品味“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最后一句既呼应前面“好久不养猫”,而且以沉重决断的语气表现了一家人无尽的悔恨。

揭示主旨:弱小者总是不幸的!所以对待弱小者要实事求是,不存有偏见和私心,要宽容。

3.郑振铎的《猫》写了作者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其中第三次养猫是重点,那作者为什么不单写第三次养猫的经历,而要先写前两次呢?说明理由:第三只猫是详写,用前两次来为第三次做铺垫。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也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理由一定要充分,要言之有理。

艺术特色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猫是本文记叙的中心。

文章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

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猫的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三个故事又按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

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抓住特征细致描写,描写逼真传神。

作者写了三只猫,三只猫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性格。

第一只猫活泼天真,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它不仅乱跑,还会爬树,会扑蝴蝶,会捉老鼠。

它不怕生人,常跑到街上晒太阳。

第三只猫懒惰、忧郁,不喜欢“玩游”,常常“蜷伏”,还钻到火炉底下,跳上桌子凝望鸟笼。

对三只猫的描写都抓住了其最明显的特征,且描写逼真。

3.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是第三只猫是只流浪猫,与前两只猫都是主人因喜爱而要来的形成鲜明的对比;二是第三只猫形态和前两只猫形成对比;三是第三只猫懒惰的性情,与前两只猫的活泼形成对比。

将大家对第三只猫的冷淡的感情与对前两只猫的喜欢对比。

由于有前两只猫作对比,第三只猫的命运被衬托得更加悲惨,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深切的同情,就更加突出“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课堂小结文章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自责,进而也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即做事不能主观臆断,那样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如果冤枉了别人,而对方又难以辩解,那会给自己留下更大的痛苦。

布置作业1.摘抄文中你印象深的语句。

2.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动物,你和它之间的故事。

可以适当穿插议论抒情的语句。

(不少于200字)板书设计猫郑振铎第一次养猫:难过、酸辛第二次养猫:怅然、愤恨第三次养猫:受伤、愧疚教学反思《猫》以平常的题材表现出独到的见解、深刻的思想。

记叙的是作者三次养猫的故事,三次养猫情趣不同,情感也在不断变化:快乐而辛酸;快乐而愤恨;可怜而悔恨。

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

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七年级的学生仍较多地沿袭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正是本课加强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

但本文蕴含的世态人情较深奥,七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应该让学生多诵读、多体会、多谈自己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