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身边教案
《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班会教案
![《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476bf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c.png)
《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对周围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正能量,让身边的人感到幸福。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班级团结和谐。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情绪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让他人感到幸福。
2. 如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提升人际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如何让他人感到幸福。
3. 经验分享法: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同学分享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播放相关视频。
3. 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准备自己的观点和经历,以便在班会上分享。
六、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让学生讨论:在自己的生活中,如何通过言行举止让他人感到幸福。
3. 分析案例:分享一些成功让他人感到幸福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1. 第一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存在对周围人的影响。
2. 第二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如何让他人感到幸福的方法。
3. 第三步: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实例中学习如何传递正能量。
4. 第四步:经验分享,邀请有经验的同学或老师传授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
5. 第五步: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身边的人更幸福。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环节的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如何让他人感到幸福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实践度:课后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幸福生活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幸福生活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de7f3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c.png)
幼儿园小班幸福生活教育教案一、教学主题幼儿园小班幸福生活教育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幸福生活的基本概念。
2、掌握适应身边环境,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帮助别人的行为,促进幸福感的产生。
4、学会用心体验、感受、分享幸福的生活。
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幸福生活的基本概念。
2、启发幼儿发展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帮助别人的行为。
四、教学难点1、让幼儿学会用心体验、感受、分享幸福的生活。
2、帮助幼儿理解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感和自己的努力。
五、教学准备黑板、粘贴纸、绘画工具、画笔、洗手泉水、幸福的图片、音乐及相关教学资料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幸福的音乐”,幸福的音乐旋律响起,幼儿安静聆听,并认真感受。
2、放幸福的图片,比如爱情、友谊、亲情、工作、爱好、成就等,并请幼儿说出图片中的感受和情感。
二、展开1、了解幸福的概念幸福是什么?请幼儿们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幸福?比如吃上一顿自己喜欢的东西、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等等。
2、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幼儿园时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但孩子们也会经历挫折、失落等情绪扰乱,如果孩子们没有好的心态,那对于人生的后续发展将是一道起跑点的负担。
教师向幼儿讲述一些场景,如遇到不太顺利的事情时,带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
3、尊重他人,关心帮助别人的行为教师绘制一张悬挂在教室墙面上的大的纸片,称之为“善行墙”。
在这个“善行墙”上,为孩子们贴上自己对别人的帮助或生活习惯的奖章。
每一个奖章背后是孩子们的点滴努力和实际行动形成的。
4、用心体验、感受、分享幸福的生活幼儿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感觉和体验自己成长步伐的快速前进,如绘画、手工、摄制录像等等。
通过小组或团体活动,学会分享自己的逍遥、乐观和阳光。
引导幼儿认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玩具、人物和动物等等,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体验快乐的时刻。
幼儿园中班幸福感知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中班幸福感知教案 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4d0a6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5.png)
幼儿园中班幸福感知教案幼儿园教案导言1.1 引言在幼儿教育中,幸福感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幸福感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中班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地开展幸福感知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1.2 本课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够:* 了解幸福感的定义和重要性。
* 认识自己内心的感受,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
* 学会与他人共享和合作,体验社交情感的满足感。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幼儿认识到幸福感的重要性,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
*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表达内心的感受,促进幼儿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内容* 幸福感的定义与重要性* 情绪体验的认知与表达* 情感交流与合作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幸福感的定义与重要性(1)活动设计:利用图片、故事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幼儿了解幸福感的概念,并让幼儿表达对于幸福感的认识。
(2)活动实施:通过儿歌、游戏等形式,激发幼儿情感,让他们感受到幸福的快乐,并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幼儿的社交情感。
第二步:情绪体验的认知与表达(1)活动设计:设置情绪表情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内容进行表情和动作的表达,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
(2)活动实施: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形式,让幼儿模仿不同情绪的表现,培养幼儿对于情绪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第三步:情感交流与合作(1)活动设计:利用团体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鼓励幼儿与他人共享和合作,培养幼儿的社交情感和团队意识。
(2)活动实施:以互助合作的形式,进行一系列团队竞赛或合作游戏,让幼儿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树立积极的社交情感态度。
三、教学方法3.1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向幼儿介绍幸福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 情景再现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不同情绪,并进行情感的表达与交流。
《我们真幸福》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我们真幸福》综合实践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e6aa5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5.png)
《我们真幸福》综合实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幸福的内涵,学会发现和珍惜生活中的幸福。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探究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发现幸福,感受幸福,珍惜幸福。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幸福的内涵,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相关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播放《我们真幸福》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幸福的氛围。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幸福是什么?请用词语或句子表达出来。
第二环节:主题活动一——发现幸福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觉得幸福的事情。
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本组的幸福故事。
第三环节:主题活动二——感受幸福1.教师播放关于幸福的短片,让学生感受幸福的力量。
2.学生分组讨论,谈论自己对幸福的感悟。
3.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本组的感悟。
第四环节:主题活动三——传递幸福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幸福传递给身边的人?2.学生分组讨论,制定传递幸福的计划。
3.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的计划。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
2.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幸福的作文,题目自拟。
2.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完成一幅关于幸福的画作,共同感受幸福。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深刻理解幸福的内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发现幸福、感受幸福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情感的内化,以及如何在传递幸福时克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教学过程补充: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播放《我们真幸福》歌曲,引导学生聆听。
教师:“同学们,这首歌曲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谁来说说?”学生A:“我听到了快乐和幸福。
幸福伴随我身边教案
![幸福伴随我身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39a91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1.png)
幸福伴随我身边教案教案标题:幸福伴随我身边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幸福的概念,并认识到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
2. 培养学生珍惜幸福的态度,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创造幸福。
3. 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幸福的含义和特征。
2. 幸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 幸福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 幸福的定义和特征的相关资料。
2. 幸福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个人日记本或纸张。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幸福的含义,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
2. 展示幸福的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感受幸福的氛围。
探究(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幸福的特征,如快乐、满足、安心等,并与他们之前的讨论进行比较。
2. 给学生分发学生个人日记本或纸张,要求他们写下三个自己认为能带来幸福的事物或经历,并解释为什么。
3. 学生完成后,鼓励他们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日记,并讨论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幸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鼓励他们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能带来幸福的事物或活动。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活动,设计一份海报或宣传册,展示它们如何带来幸福。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海报或宣传册,并进行全班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幸福的特征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创造幸福,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理解幸福的短文,并描述一件在日常生活中带给他们幸福的事物或经历。
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对学生完成的个人日记和海报进行评估,看是否理解幸福的特征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 对学生写的短文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准确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描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和创造幸福,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幸福经历。
幸福心理教案感知幸福在身边
![幸福心理教案感知幸福在身边](https://img.taocdn.com/s3/m/5ee3002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c.png)
3. 幸福感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幸福感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幸福感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幸福感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幸福感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幸福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幸福的概念,认识到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与个人的心态和生活态度密切相关。
(2)幸福的来源:分析幸福的来源,包括家庭、朋友、学习、工作等方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幸福。
(3)幸福的心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用阳光的眼光看待生活,提高心理素质。
八、重点题型整理
1. 判断题:
(1)幸福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错误)
(2)幸福感与个人的心态和生活态度密切相关。(正确)
(3)幸福感的来源仅限于家庭和朋友。(错误)
(4)幸福感无法通过实际行动去创造和传递。(错误)
2. 选择题:
(1)幸福感的定义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个人心态 B.生活满意度 C.积极情绪 D.物质财富)
答案:D
(2)以下哪个不是幸福感的来源?(A.家庭 B.朋友 C.学习 D.竞争)
答案:D
(3)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A.提高学习成绩 B.改善人际关系 C.提高幸福感受 D.增强身体健康)
答案:C
(4)以下哪个行为不属于传递幸福?(A.帮助他人 B.关爱家人 C.打击他人 D.分享快乐)
答案:C
强调幸福感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幸福感。
《幸福在哪里 》教案
![《幸福在哪里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6c0b1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6.png)
《幸福在哪里》教案《幸福在哪里》教案1教学目标:导同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来学习9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弄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
指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讲故事。
教育同学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感悟幸福的真正含义。
教具准备:1、《幸福在哪里》歌曲磁带。
2、扮演头饰。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幸福在哪里”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谈谈歌曲中唱的幸福在哪里呢?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那么真正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幸福的__,幸福在哪里?它告诉了我们答案。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局部,弄懂“幸福在哪里”问题是怎样出现的。
课文中的三个牧童也和咱们一样要寻找“幸福在哪里”的答案,那么是什么事情引出的这个问题呢?生汇报:三个牧童清理泉眼,砌了一口泉井,智慧孩子赞扬他们须知了好事,并引导他们自身去找幸福,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3 、讨论:三个牧童为什么那么做?学习课文第二局部,弄懂三个牧童寻找的幸福答案。
个牧童分头支寻找幸福的答案,他们找到了吗?答案是什么?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局部。
个牧童是怎样找到幸福的?个小朋友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出自身理解的批注。
合课文内容读读从中他们都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学习第三局部,提示幸福的真正含义。
智慧孩子肯定三个小朋友领悟了幸福的真正含义,领悟是什么意思?齐读课文第三局部,领悟幸福的真正含义。
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来读一读自身对“幸福”有怎样的理解,让同学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课文扮演: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寻找到了自身的幸福都非常高兴,文中的三个牧童寻找到了幸福也非常高兴,我们怀着幸福、高兴的心情把这个童话故事扮演出来好吗?(同学分组扮演)《幸福在哪里》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
2、搜集处理信息,丰富学习资源,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幸福在里》班会课教案
![《幸福在里》班会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b3ef5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1.png)
《幸福在里》班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认识到幸福不仅仅来源于外在物质,更多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幸福,珍惜身边的一切。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内心的成长,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幸福的内在含义。
2. 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幸福,培养积极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幸福。
2. 如何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人物的幸福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幸福。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幸福故事的视频或图片。
2. 准备班会课相关讲义和材料。
3. 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准备分享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
六、教学内容:1. 学业幸福: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业成就是一种幸福,通过努力学习,取得成绩,提升自我价值。
2. 家庭幸福: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是一种幸福,学会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光。
3. 友情幸福:强调友情的力量,通过分享和帮助,感受到友情的幸福。
4. 自我成长幸福: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成长,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幸福。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幸福的小视频,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觉得幸福的事情,可以是学业、家庭、友情或自我成长的经历。
3. 分析与分享: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幸福故事,让全班同学一起感受和思考。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人士的幸福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幸福来源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5. 情境模拟: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幸福,如家庭温暖场景、友情支持场景等。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写下一段话,总结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幸福。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关于幸福就在身边的主题班会教案
![关于幸福就在身边的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85b8b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1.png)
关于幸福就在身边的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幸福就在身边,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现有资源,感恩生活。
4. 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同学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二、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幸福的定义和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幸福的意义。
2. 主体部分:a) 分享身边的幸福故事:邀请同学讲述自己或他人身边的幸福瞬间。
b) 分析幸福来源:讨论幸福来源于哪些方面,如家庭、友谊、学习等。
c) 探索幸福秘诀:分享获取幸福的方法和心得,如积极思考、感恩等。
d) 心理健康教育:介绍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如调整心态、倾诉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身边的幸福故事。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讲解幸福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幸福的意义。
3. 主体环节:a) 同学分享幸福故事:邀请几位同学讲述自己或他人身边的幸福瞬间。
b)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幸福来源,分享获取幸福的方法和心得。
c) 教师总结:教师点评同学分享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幸福的重要性。
d)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介绍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组织相关活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以改进教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幸福主题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资源1. 幸福故事素材:收集各类幸福故事,用于课堂分享。
2. 心理健康教育资料:整理心理健康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参考。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课件,辅助教学。
4. 班级氛围营造:利用班级氛围,营造积极、温馨的学习环境。
六、教学活动1. 幸福之旅:邀请同学分享自己曾经经历的一次幸福之旅,可以是家庭出游、朋友聚会或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2. 幸福瞬间:让同学们带来照片或物品,介绍这些照片或物品背后的幸福故事。
3. 幸福感悟:组织一次小组讨论,让同学们分享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
幼儿园幸福教育课程设计教案
![幼儿园幸福教育课程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a4f05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b.png)
幼儿园幸福教育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幸福”这个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懂得珍惜生命、感恩生命,认识幸福来自哪里;3.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让幼儿学会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事;4.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5.在游戏中学习,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初步认识幸福2.探究幸福的来源,学会感恩3.体验幸福,表达幸福三、教学流程1.引入(10分钟)老师会呈现一个幸福的场景,例如:一家人围在一起共进晚餐,一只小猫咪在阳光下悠闲地打盹,幼儿可以通过这个场景启发出幸福的感触,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表达。
2.学习(25分钟)老师和幼儿一起学习“幸福”这个概念,聆听故事等实例演示如何感恩。
让幼儿围绕“感恩”的主题展开思考,体验感恩的感觉,从而产生“想要回馈”的心理。
① 教师会讲解“幸福”这个概念,让幼儿了解幸福的含义,并创设出“幸福手链”的游戏,让幼儿通过关卡,收集基础教育中感受到的幸福元素,一起串成幸福手链。
② 探究幸福的来源,学会感恩感恩的伙伴,让同学之间互相致谢。
③ 体验幸福,让幼儿通过参观亲子游戏室、赏花园林等途径感受到幸福,从而明白幸福就在身边,学会珍惜、感恩和分享。
3.展示(10分钟)让幼儿分享感恩故事,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幸福的含义,让他们在分享中感受到幸福。
4.练习(20分钟)为了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感恩”和“幸福”的含义,让他们在游戏和交流中更好的实践。
① 分组游戏:让幼儿分成小组,围成圈子,通过互相致谢、分享经历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② 制作感恩信: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感恩信,写下对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感激之情,从而让幼儿更深刻地感受体验到幸福。
5.总结(10分钟)教师会让同学分享自己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了解幸福的渠道和感恩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更多的感恩、回馈和关爱,培养幸福之心。
四、教师评估1.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参与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交流能力是否提升,以及是否能准确表达他们对“感恩”与“幸福”的理解来评估。
《幸福的我们》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幸福的我们》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e23d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3.png)
《幸福的我们》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幸福是什么,如何获得幸福;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提升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幸福的概念及体验;2.生活中的幸福来源;3.制作幸福的小礼物。
三、教学步骤1.导入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幸福感受,如吃到自己最爱的水果、玩具等,提问幼儿:“幸福是什么?你们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幸福?”通过回答引导幼儿认识到幸福的概念和体验。
2.学习观看《幸福的我们》短片,了解幸福的来源,如开心的心情、好朋友、关心、爱护等,引导幼儿产生对幸福的向往,并进一步了解幸福的内涵和外在表现。
3.实践组织幼儿制作幸福小礼物,如亲手画一幅画、制作一张贺卡等,并鼓励幼儿将小礼物送给亲人、朋友等,分享幸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总结引导幼儿回顾学习内容,通过询问、讨论、展示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学习收获和成长,同时提醒幼儿如何保持幸福感受,并在生活中传递幸福。
四、教学重点1.幸福的概念及体验;2.生活中的幸福来源;3.制作幸福的小礼物。
五、教学方法1.提问引导法:引导幼儿思考、观察、发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2.表演短片法:用短片展示幸福的场景和体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3.实践操作法:通过亲身动手制作小礼物,让幼儿体验幸福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理解幸福;六、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随堂测试、观察评估等多种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评估:1.随堂测试:对幼儿进行简答题的评估,如“什么是幸福?它又是怎样的感觉?”;2.观察评估:对幼儿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进行观察,如动手制作小礼物的合作情况、创意程度等。
七、教学反思1.教学环节设计全面,使幼儿对幸福有了深入了解;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让幼儿体验到了幸福的实际操作过程;3.适时通过随堂测试、观察评估等方式对幼儿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关于幸福就在身边的主题班会教案
![关于幸福就在身边的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d0a4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3.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关于幸福就在身边的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认识到幸福就在身边。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学会珍惜和感恩。
3. 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重点:1. 幸福含义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幸福就在身边。
2. 如何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幸福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幸福的含义。
2. 讲解:教师简要讲解幸福的含义,强调幸福就在身边,关键是我们是否懂得发现和珍惜。
3.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一些关于幸福就在身边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幸福瞬间,以及如何珍惜和感恩。
5.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幸福就在身边,要学会发现、珍惜和感恩。
三、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在班会上的收获,让家人了解幸福的重要性。
2. 学生写一篇关于“幸福就在身边”的感悟日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幸福瞬间,以及如何珍惜和感恩。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幸福含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是否能够认识到幸福就在身边,并学会珍惜和感恩。
3. 学生情感素养的提升,以及班级凝聚力的增强。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班会上的表现如何,是否存在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幸福瞬间”摄影比赛,让学生用镜头记录身边的幸福时刻。
2. 开展“幸福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感人故事。
3. 进行“幸福传递”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幸福,如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
七、家长沟通与协作1. 教师通过、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幸福的我们幼儿园教案
![幸福的我们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0c79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c.png)
幸福的我们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幼儿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懂得感恩和珍惜。
2.让幼儿体验和了解幸福的含义,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品德。
3.帮助幼儿建立友谊,培养沟通能力和社交技能。
4.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锻炼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教学内容和方法第一课:我的世界教学内容•自我介绍和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认识其他小朋友,发现他们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教学方法•“我的身体”游戏:老师先介绍自己的身体部位,比如头,手,脚等,然后请每一个小朋友说出自己的不同身体部位。
•“我是谁”游戏:小朋友在游戏中轮流介绍自己,说出自己的名字,爱好,喜欢做什么等等,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彼此。
第二课:幸福的含义教学内容•介绍幸福的含义和来源。
•通过故事和游戏体验幸福的感觉,让幼儿懂得感恩和珍惜。
教学方法•“幸福的图画”活动:让小朋友画出自己认为的幸福场景,然后分享给大家,并解释自己画的原因和感受。
•“幸福的狗狗”故事:通过故事中的狗狗,在失去幸福之后重新寻找,让小朋友明白幸福来自内心,并且需要付出努力去追寻。
第三课:友谊和沟通教学内容•认识好朋友,学习如何与朋友相处。
•学习良好的沟通方式,如倾听和表达。
教学方法•“小伙伴互动”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游戏和互动中让小朋友培养和发展友谊和沟通技能。
•“我们说大话”活动:让小朋友集中精力倾听别人的话,并且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第四课:创意和运动教学内容通过创意和运动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教学方法•“幸福的蚂蚁”活动:通过游戏和动画带领小朋友锻炼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自己动手做”活动:让小朋友自己动手,做出自己的创意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结通过教学活动,我们让幼儿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体验和了解幸福的含义,建立友谊,培养沟通能力和社交技能,同时提供了足够的机会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锻炼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幸福是什么》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幸福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0b8506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d.png)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幸福是什么》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幸福;2.培养孩子对幸福的渴望和向往;3.培养孩子发现自己身边的幸福。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幸福?1.幸福的定义:问孩子们知不知道幸福是什么?请孩子们自由表达,然后给出自己的定义——幸福是心灵的平静和喜悦感,是无形的财富。
2.幸福的象征:问孩子们如果让他们描绘一幅幸福的画面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们在纸上画下来,再请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画。
最后,老师再向孩子们介绍一下幸福的象征,如彩虹、太阳、花、草等。
教学内容二:我们幸福与否?1.寻找幸福:告诉孩子们,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需要认真去寻找就能找到。
然后带领孩子们出门,在周围的环境中找到幸福的点滴,如花草、小动物、阳光、流水等,并特别强调自己的家庭与身边的朋友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在。
2.分享幸福:告诉孩子们,分享是幸福的源泉。
让孩子自由地分享与自己有关的幸福事情,例如:和妈妈一起做饭、和同学玩得开心、拥有自己的小可爱等。
听完每一个孩子的分享之后,鼓励其他孩子为分享者鼓掌和鼓励,让幸福的感觉扩散开来。
教学内容三:我们如何获得幸福?1.感恩父母:告诉孩子们,我们的父母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幸福,让我们好好感恩。
向孩子们介绍一下父母的辛勤付出,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感激之情。
2.分享友谊:告诉孩子们,友情是幸福的一部分。
让孩子们想一些能和朋友分享幸福的方式,例如:和朋友分享自己的零食、小礼物、玩具等,并引导孩子们说出与朋友们相处的感受和喜悦之情。
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对幸福的介绍和分析,引导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幸福,培养孩子们对幸福的渴望和向往。
2.实际体验法:通过带领孩子们出门,寻找周围的幸福点滴,并让孩子们与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幸福体验,让幸福的感觉扩散开来。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让孩子们画画和分享的方式,让孩子们主动地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以及寻找到的幸福点滴。
教学评价通过对孩子们的观察、记录孩子们的言行举止和现场展示效果,综合评价孩子们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和孩子们,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幸福的寻找和分享。
幸福在身边教案
![幸福在身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c81345cc17552707220872.png)
城北中心校电子备课教案年级五学科心理健康课题幸福在身边课时 3 备课人高静萍学校赵伊东校教学目标通过给学生教授3课时的幸福课,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们的心理更加健康,促进开朗性格的养成,以改变农村小学由于闭塞导致的学生心理可能存在问题的现状。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广义的幸福,理解幸福是人由内而外的感受,不用特定的外部条件。
每个人有不同的幸福感受与经历。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广义的幸福,理解幸福是人由内而外的感受,不用特定的外部条件。
每个人有不同的幸福感受与经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说一说议一议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提问学生关于“幸福是什么?”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初步情况。
2.通过野花作为引子,说明我们身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
(探究学习)——3.以小故事的形式将几种生活进行比较,每一种生活都有它自己的烦恼与痛苦,比较哪一种更幸福。
再点出幸福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4.学生反馈,让学生回答平日里快乐的时刻和事情,比如在河边抓到鱼,吃到父母做的好菜等。
5.将学生平日里的这些情况下的心情进行研究,与之前所讲的幸福来源于心灵相呼应,使他们了解到幸福就在身边。
第二课时(导入)——1. 以几个关于乐观心态与感恩的小故事作为课堂开场,说明积极心理与感恩的结果;2. 提出积极心理的感念,列举学生们所受到的家庭与外界的关怀。
(探究学习)——3. 讲解什么是积极心理,积极心理的作用及给我们带来的帮助,遇到问题如何思考才是积极心理的运用。
4. 讲解我们为什么要感恩,让学生懂得家人、家乡以及外界人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家人和爱心人士所付出的艰辛和劳苦,更要让他们了解到祖国与人民对他们的期望。
5. 让学生回答自己长大后的想法与感恩的方式。
第三课时1. 先鼓励自愿上台展示,若无自愿者,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展示。
2. 每人(组)展示过后,学生提问,教师评价。
评价以鼓励赞赏为主。
3. 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将绘画、文章等作品交由支教团队进行义卖,收集被允许的作品。
初中幸福心理教案
![初中幸福心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a6bd9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9.png)
初中幸福心理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概念,认识到幸福是一种心态,与物质条件无关。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抗挫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会调整情绪,体验幸福。
教学内容:1. 幸福的定义与内涵2. 幸福与物质条件的关系3. 积极心态的培养4. 情绪调节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你们觉得幸福与什么有关?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幸福是一种心态,与物质条件无关。
二、正文(15分钟)1. 教师讲解幸福的定义与内涵,让学生认识到幸福是一种感受,与个人价值观、心态密切相关。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幸福与物质条件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幸福并非取决于外界环境,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3. 教师讲解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如乐观、自信、感恩等,并引导学生实践这些方法。
4. 教师介绍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倾诉等,并引导学生尝试这些方法。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分享一些关于幸福心理的实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积极心态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通过积极心态和情绪调节来获得幸福的。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予点评。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调整心态,体验幸福。
2. 学生分享游戏中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幸福就在身边,要学会珍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幸福心理的关键要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教师布置作业: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幸福心理的感悟文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幸福心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方法调整心态,提高幸福感。
3. 学生对情绪调节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幸福优秀教案
![幸福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3128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5.png)
幸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幸福的概念和意义。
2. 探索不同文化和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幸福的概念和意义,探索不同文化和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
2. 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幸福的视频或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幸福?
2. 讲解幸福的概念和意义
讲解幸福的定义和特征。
介绍不同文化和哲学对幸福的理解。
3. 小组讨论
分成小组讨论不同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4. 个人体验
让学生写下自己认为最幸福的时刻或事情。
请一些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
5. 课堂总结
总结幸福的概念和意义。
强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对幸福的重要性。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幸福的概念和意义,探索了不同文化和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并培养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是幸福的孩子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是幸福的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1b74706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b.png)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是幸福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幸福概念和幸福的维度。
2.认识正面情感的重要性,了解如何建立正面情感。
3.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
4.学习认知技能,明确自己的优点及特长,发扬长处。
5.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二、教学重点:1.幸福概念和幸福的维度。
2.正面情感的重要性,如何建立正面情感。
3.友谊的重要性,如何与他人交往。
4.认知技能,如何发扬自己的长处。
5.健康的重要性,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三、教学步骤:1.导入:1.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态。
2.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开心的事情,并分享给大家听。
2.知识讲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幸福状态及其维度。
2.让学生了解正面情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建立正面情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
4.让学生了解认知技能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优点及特长,发扬长处。
5.教师向学生灌输健康观念,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3.案例分析:1.通过教材提供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幸福和正面情感对人们的影响。
2.引导学生围绕友谊话题进行组内讨论,并让学生从中体会友情的重要性。
3.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案例,学习如何认知自己的长处。
4.引导学生分析不良健康行为对身体的危害,并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4.小结:1.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知识。
2.触发学生思考,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你最近有没有保持积极的心态?你与朋友相处得怎么样?你认为自己有哪些长处?你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继续思考离开课堂的问题,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尝试发现身边的幸福因素,并写下来与他人分享。
3.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健康的作文,写出自己对健康的看法和做法。
【教后反思】全球正在成为一个重心转移的时代,而中国的权力和经济日益崛起。
不仅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勇于改革也令人瞩目。
随着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必须面对现代教育的挑战。
幸福在哪里的音乐教案
![幸福在哪里的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d283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6a.png)
幸福在哪里的音乐教案篇一:《幸福在哪里》课时教案《幸福在哪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略)二、重点难点(略)三、教法学法(略)四、教具学具(略)五、教学进程(一)、课前热身(交流、导读、检查)1、让学生知道老师的姓(告诉学生老师和大家崇拜的舍身炸碉堡的一位战斗英雄同姓,让学生猜)。
2、认识班委成员(熟悉人和职务,认准喊起立者)。
3、知道喜欢发言、课文读得好的学生。
4、导引学生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检查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课前交流师:同学们认识老师了吗?生:认识(齐声)!师:嗯,很好。
怎么称呼?生:董老师(齐声)!师:和老师打声招呼。
生:董老师好!(导引让学生齐声:可以说声音再洪亮些,也可以说再精神点)师:嗯,很热情,但不够尊重。
怎样说才显得尊重?生:董老师你好!师:再尊重点。
生:董老师您好!师:嗯,谢谢同学们!师:同学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能不能说说你自己觉得最美好最快乐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吗?(相机导引,提供回忆时境。
比如说逢年过节、亲人聚会、收到赠送礼物、接到祝福话语、学习有了进步、受到表扬夸奖、完成了一件事,帮别人做了好事等等)。
生:举手发言(5-6个为宜,教师做精要评价,如:你真快乐、你懂得快乐、你会表达快乐、你的快乐也感染了老师、你的童年真美好等)。
三、导入师: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几位同学的快乐美好生活,此时此刻,老师已被同学们的快乐幸福所感染了!为了表示感谢,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歌,喜欢听吗?生:喜欢!师:不过,老师要个要求,要仔细听,听完后用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起个歌名,好吗?生:好!师:电脑播放何洁演唱的《幸福在哪里》,仔细听,做沉浸在幸福之中状,并导引学生用手击拍,一起律动起来。
师:好了,老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完全被这优美的歌声感染了,不但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和幸福的神情。
而且情不自禁的用手击拍,和着音乐律动了起来。
那么,你想给它起个怎样的歌名?(眼睛紧紧盯着全班学生,做期待状;必要时相机导引:如你听到第一句是-----;这首歌先问后答,怎样问?)生:幸福在哪里。
幼儿园户外幸福来我家教案
![幼儿园户外幸福来我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fefc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e.png)
幼儿园户外幸福来我家教案户外活动的教案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户外活动,幼儿可以接触大自然,锻炼身体,开阔眼界,增强探索精神。
本教案将介绍一节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教案,旨在帮助幼儿感受户外的乐趣,并且融入幼儿园户外活动项目。
活动名称:幸福来我家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兴趣。
2.提升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1.室外场地:选择能够容纳幼儿团体活动的宽敞场地,如操场或花园等。
2.准备工具:笔记本、颜色铅笔、放大镜等。
3.材料:纸张、水彩颜料、画笔、幸福图片或照片等。
活动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踏上户外旅程,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大自然。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户外活动,并提问:你觉得户外的活动让你感到幸福吗?2.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或照片向幼儿展示幸福的表现,如和家人一起吃饭、玩耍、看书等。
简要解释幸福的含义,并告诉幼儿户外活动也能给我们带来幸福。
3.活动体验(40分钟):a.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幼儿组成。
每组给一套画纸、颜料和画笔。
b.鼓励发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如树木、花草、昆虫等。
让幼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鼓励他们积极发现和描述有关幸福的事物。
c.绘制幸福:鼓励幼儿将他们观察到的幸福事物绘制在画纸上,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自由绘制一些带有幸福元素的场景。
d.分享展示:鼓励每组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并用口语表达出自己绘制的幸福场景。
4.总结(10分钟):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回忆并总结他们在活动中发现到的幸福事物。
通过让幼儿分享自己绘制的幸福场景,增加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温馨提醒(5分钟):提醒幼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孩子,更多地与他们一起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让幼儿感受更多的幸福。
活动延伸:1.家长互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家中的幸福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广义得幸福,理解幸福就是人由内而外得感受,不用特
定得外部条件。每个人有不同得幸福感受与经历。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说一说 议一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提问学生关于“幸福就是什么?”得问题,了解学生得初步情况。
2、通过野花作为引子,说明我们身边有许多美好得事物。 (探究学习)——
5.让学生回答自己长大后得想法与感恩得方式。
第三课时
1.先鼓励自愿上台展示,若无自愿者,按一定得顺序依次展示。
2、 每人(组)展示过后,学生提问,教师评价。评价以鼓励赞赏为主。
3、 询问学生就是否愿意将绘画、文章等作品交由支教团队进行义卖,收集被允许得作品。
作业设计
让学生在课后思考自己最幸福得时刻、事情或画面,用自己得方式将其演绎出来。可以用绘画、文字、朗诵、舞蹈、唱歌等等各种形式予以表现这一幸福,允许不超过3人得团队合作。
板书设计
幸福在身边幸福就是什么讲故事 Nhomakorabea述自己得幸福
课后反思
学习了本节课学生们懂得了什么就是幸福,幸福很简单就在我们身边,也知道了以后要感恩父母、感恩祖国。
3、以小故事得形式将几种生活进行比较,每一种生活都有它自己得烦恼与痛苦,比较哪一种更幸福。再点出幸福来自于自己得内心。
4、学生反馈,让学生回答平日里快乐得时刻与事情,比如在河边抓到鱼,吃到父母做得好菜等。
5、将学生平日里得这些情况下得心情进行研究,与之前所讲得幸福来源于心灵相呼应,使她们了解到幸福就在身边。
第二课时
(导入)——
1.以几个关于乐观心态与感恩得小故事作为课堂开场,说明积极心理与感恩得结果;
2、 提出积极心理得感念,列举学生们所受到得家庭与外界得关怀。 (探究学习)——
3、 讲解什么就是积极心理,积极心理得作用及给我们带来得帮助,遇到问题如何思考才就是积极心理得运用。
4、 讲解我们为什么要感恩,让学生懂得家人、家乡以及外界人们对她们得关心与爱护,以及家人与爱心人士所付出得艰辛与劳苦,更要让她们了解到祖国与人民对她们得期望。
城北中心校电子备课教案
年级
五
学科
心理健康
课题
幸福在身边
课时
3
备课人
高静萍
学校
赵伊东校
教学目标
通过给学生教授3课时得幸福课,培养学生们正确得价值观与人生观,使学生们得心理更加健康,促进开朗性格得养成,以改变农村小学由于闭塞导致得学生心理可能存在问题得现状。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广义得幸福,理解幸福就是人由内而外得感受,不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