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术语和定义
第二章2.2.1基本术语及定义
光滑圆柱面的结合是机械中应用极其广泛的结合。 《公差与配合》国标不仅是确定圆柱面及其他表面或结构的尺寸公 差及其配合的依据,而且也是所有机械产品精度标准的基础。
因此,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标准。
本节主要介绍义 1.尺寸
4.极限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值。
两个极端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上极限尺寸(Dmax,dmax),孔用 Dmax表示,轴用dmax表示;
较小的一个称为下极限尺寸(Dmin、dmin),孔用Dmin表示, 轴用dmin表示。
极限尺寸是控制实际(组成)要素合格的两个极端值,即 下极限尺寸≤实际(组成)要素≤上极限尺寸。
dmin=[25+(−0.033)]mm=24.967mm
上述尺寸中,公称尺寸和极限尺寸是设计给定的。
如前所述,由于几何测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故任何尺寸不可 能也没有必要作为绝对准确的唯一数值。
所以设计时必须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和加工经济性,以公称 尺寸为基数确定其尺寸允许的变化范围,这个变化范围以两个极
限尺寸为界限。
由此可知,公称尺寸不能理解为加工后要获得的最理想的尺寸。
加工完后的零件通过测量获得的实际(组成)要素,若不计形状 误差的影响,实际(组成)要素在两极限尺寸所确定的范围之内,则零 件合格。
所以,极限尺寸是用来控制实际(组成)要素的。
【例2.1】 求图2.2(c)所示的齿轮衬套内孔和如图2.2(b)所 示的中间轴轴径的极限尺寸。
解:按规定图样上不标注极限尺寸,可根据“机械制图”课所学 过的知识,算出极限尺寸。
对孔: Dmax=[25+(+0.021)]mm=25.021mm
Dmin=[25+0]mm= 25mm 对轴: dmax=[25+(−0.020)]mm=24.980mm
基本术语及定义
2.1 2.1.1基本术语及定义有关孔和轴的定义1.孔孔通常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
2.轴轴通常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
从装配关系讲,孔是包容面,轴是被包容面。
从加工过程看,随着余量的切除,孔的尺寸由小变大,轴的尺寸由大变小,如图2-1 所示。
图2-1 孔和轴2.1.2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1.尺寸尺寸是指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通常指两点之间的距离,如直径、半径、宽度、高度、深度、中心距等。
由尺寸的定义可知,尺寸由数值和特定单位组成。
在机械制造中,常以mm作为特定单位,依据GB/T4458.4—1984《机械制图尺寸注法》的规定,图样上的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时,单位省略,只标数值,但若以其他单位表示时,则必须注明单位。
2.基本尺寸(D,d)基本尺寸是指由设计给定的尺寸。
孔用 D 表示,轴用d 表示。
它是由设计者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通过强度、刚度等的计算和结构设计,经过化整而确定的。
基本尺寸一般应采用标准尺寸,执行GB/T2822—1981《标准尺寸》的规定。
基本尺寸的标准化可以缩减定值刀具、量具、夹具的规格数量。
图样上标注的尺寸,通常均为基本尺寸。
)3.实际尺寸(D,da a实际尺寸是指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
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分别用D a和d a表示。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测得的实际尺寸并非被测尺寸的真值。
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按同一图样要求加工的各个零件,其实际尺寸往往不同,即使是同一零件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实际尺寸也往往不一样,如图2-2所示。
图2-2 实际尺寸4.极限尺寸极限尺寸是指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即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其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分别用D max 和d m ax表示,最小极限尺寸分别用D min 和d m in表示。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1. 基本定义类:轨道交通:指以轨道为基础,利用轨道车辆牵引或者牵引和推动的方式运输人员或货物的交通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指在城市内设置轨道交通标准,以轨道车辆作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线路:指轨道车辆运行的道路或线路,由若干个区间组成。
区间:轨道车辆在不同车站之间运行的路段,也称途经区间。
车站:轨道车辆停靠使用的设施,包括进出站口、站台、候车区等。
列车:也称车组,指在一条轨道线路上运行的有顺序的轨道交通车辆。
列车编组:指车站一侧的列车车辆的有序排列,包括前、中、后部部分车辆的组合。
行车调度:指对每辆列车进行调度控制和管理的过程,确保其按时按序地运行,以达到满足客流需求的目的。
车辆段:指存放、保养、维修等轨道车辆管理的设施。
2. 轨道类:轨道:轨道交通车辆通过的钢轨等装置,由光滑车轮在上方滑动行驶。
道岔:轨道交通车辆行驶时,在铁路中出现的分流道岔。
接触网:指轨道交通车辆通过的电气接触装置,为车辆提供动力和牵引力的途径。
信号系统:指轨道交通车辆行驶过程中,由设备和人员控制并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系统。
列车控制系统:指列车制动、加速、停止等的操作系统。
3. 车辆类:车辆:指轨道交通运行的各种机动车辆,包括城市轨道车辆、动车组、高速铁路列车等。
动力车:指轨道交通车辆中提供动力的车辆,负责带动其他车辆行驶。
拖车车:由动力车带动的车辆,负责搭载乘客或货物,并提供乘客或货物运输服务。
车厢:指轨道交通车辆中纯粹用于搭载乘客和货物的车辆。
4. 设备类:自动扶梯:指用于连接地下车站与地面站台之间的人行道。
电梯: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中为方便行人输入输出而设立的设备。
站台屏蔽门:指用于防止地铁乘客跳落站台、坠入轨道区域,同时还有防止尘土进入轨道、防止非法入侵站台区域等作用。
集便式构造物:指轨道交通站点内为乘客提供轨道交通服务所进行的集便式构造物,包括商业设施、服务设施等。
ISO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2.4 相关方
相关方的概念超越了仅关注顾客的范围,考虑所有有关的相关方是重要的。 识别相关方是理解组织环境的过程的组成部分。有关的相关方是指若其需求和期望未能 满足,将对组织持续性产生重大风险的各方。为降低风险,组织需明确向有关的相关方提供 何种必要的结果。 组织的成功有赖于获取、赢得和保持有关的相关方的支持。
21
2.4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2.体系建立 ➢ 通过周期性改进,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发展的动态系统; ➢ 正式的质量管理体系为策划、实施、监视和改进质量管理活动的绩效提供了框架。质 量管理体系无需复杂化,而是要准确地反映组织的需求。 ➢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不是一件单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过程,随着组织的学习和环境的 变化而逐渐完善,要考虑组织的所有质量活动。 ➢ 组织定期监视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计划的实施及其绩效是重要的。周密考虑的指标有 助于这些监视和评价; ➢ 活动审核是一种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方法,目的是识别风险和确定是否满足要 求。为了有效地进行审核,需要收集有形和无形的证据。基于对所收集的证据的分析, 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知识的增长可能会带来创新,使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达到更高的 水平。
15
2.3 质量管理原则
4.过程方法 ➢ 只有将活动作为相互关联的连贯系统进行运行的过程来理解和管理时,才能更加有效 和高效地得到一致的、可预知的结果。 ➢ 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理解体系是如何产生结果的,能够使组织 优化其体系和绩效。 ➢ 可能获益: • 提高关注关键过程和改进机会的能力; • 通过协调一致的过程体系、得到一致的、可预知的结果; • 通过过程的有效管理、资源的高效利用及跨职能壁垒的减少,获得最佳绩效; • 使组织能够向相关方提供关于其稳定性、有效性和效率方面的信任;
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
3.2.3 订货组装(Assemble To Order,ATO)
1. 定义订货组装,又称为为订单装配或装配生产,是指根据 MTS方式先生产和储存定型的零部件,在接到订单后再根据订单要求装配成各种产品,以缩短产品的交货期,增强市场竞争力。2. 特征(1)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般很长,若接到用户订单后才开始生产产品,则交货期太长,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2)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通常比较大。3. 案例适用于订货组装的产品有电子设备、汽车、精密机床、医疗仪器、计算机等。
exit
3.2.2 订货生产(Make To Order,MTO)
1. 定义订货生产,又称为订单生产或定货生产,是指产品的计划主要根据用户的订单,一般是接到用户的订单后才开始生产产品。计划的对象是最终产品。。2. 特征(1)是具有一些可供选择的产品品种和规格;(2)生产和存储这些产品的费用较大,产品是为专门的用户而生产的;(3)市场需求允许在一定时期后交货;(4)可以减少产品库存量甚至实现“零库存”。。3. 案例适用于订货生产的产品有飞机、船舶等。
exit
3.3 与时间有关的概念(时间基准)(1/2)
3.3.1 提前期(Lead Time,LT)定义:提前期是指某一工作的工作时间周期,即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的时间。说明:提前期的概念主要是针对“需求”而提出的。如要采购部门在某日向生产部门提供某种采购物料,则采购部门应该在需要的日期之前就下达采购订单,否则,不可能即时提供给生产部门,这个提前的时间段就是提前期。提前期的分类生产准备提前期:是从生产计划开始到生产准备完成(可以投入生产)所需的时间;采购提前期:是采购订单下达到物料完工入库的全部时间;生产加工提前期:是生产加工投入开始(生产准备完成)至生产完工入库的全部时间,装配提前期:是装配投入开始至装配完工的全部时间;累计提前期:是采购、加工、装配提前期的总和;总提前期:是指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包括产品设计提前期、生产准备提前期、采购提前期以及加工、装配、试车、检测、发运等提前期的总和。
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系列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和发布。
ISO9000系列标准旨在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和提高,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
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是由以下标准构成:•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2018 质量管理体系——向卓越进阶其中,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是整个ISO9000系列标准的基础和核心标准,定义了基本概念、术语和原则。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2015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简介本部分介绍了ISO9000系列标准的主要原则和作用,以及其应用的范围和目标。
2. 概念和术语本部分定义了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等。
3. 原则本部分阐述了质量管理的七个原则,包括顾客导向、领导力、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和基于事实的决策,这些原则是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指导。
4. 结构本部分描述了ISO9000系列标准的结构和体系,包括标准的分类和间关系,以及各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5.本部分对ISO9000系列标准的基础和术语进行了,并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作用。
ISO9000系列标准是全球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可以帮助组织实现高水平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获得顾客的信赖和认可。
在实践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操作和实施,不断完善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3.4 基本量【VIM 1.4】 【在给定量制中约定选取的一组不能用其他量表示的量】 基本量是针对给定的量制而言,不同的量制,有各自的基本
量,在不同量制中,可能存在基本量的名字、符号、定义相同的 情况
基本量是约定选取的,认为不能定义或不需要定义。 基本量是相互独立的,不能表示为其他基本量的幂的乘积。 在【国际量制】中,七个基本量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 、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
个别概念(3.2.2) 只对应一个单独客体的概念
一般概念(3.2.3) 对应于具有共性的多个客体的概念
名称(3.4.2) 个别概念 的词语指称
术语(3.4.3) 在特定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词语指称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通用】【 计量】术语及定义
二、JJF 1001-2011修订情况
数量 章节
3 量和单位 4 测量 5 测量结果 6 测量仪器 7 测量仪器的特性 8 测量标准 9 法制计量和计量管理
9.16 预检查
9.32 计量鉴定证书
9.22 自愿检定
9.34 禁用标记
9.23 仲裁检定
9.35 封印标记
9.24 测量仪器的禁用 9.36 型式批准标记
三、JJF 1001-2011常用术语
3 量和单位(32) 3.1 量【VIM 1.1】
【现象、物体或物质的特性,其大小可用一个数和一个参照 对象表示。】
不同时期对尺、升、斤(两)定义不同。(见GB 3120)
三、JJF 1001-2011常用术语
3 量和单位(32)
3.2 量制【VIM 1.3】(续3) 十八世纪后半期,力学、热学、光学、电学成为物理学的基
础学科,建立了以长度、质量和时间为基本量的力学量制,约定 厘米克秒为基本单位,就形成了CGS单位制;约定米千克秒为基 本单位,形成了MKS单位制等等。在以长度、质量和时间为基本 量,包括力学量和电磁学量在内的量制中,由于推导导出单位的 次序和采用的定义方程式的不同,出现过绝对静电单位制(CGSE) 和绝对电磁单位制(CGSM)。
功能安全的基本定义与术语(价值上万的培训资料)
二、设备和装置
3)应用软件 application software 由机器制造商完成的、面向应用的软件。通常包括逻辑 序列、范围、表达式,它们控制着相应输入、输出计算 和结果,以满足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SRP/CS)的要 求。[ISO13849] 4)嵌入式软件 embedded software 固件 firmware 件 system software 系统软
一、安全术语
9)风险评定 risk evaluation 以风险分析为基础,判断是否已达到减小风险的目标。 [ISO13849] 10)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定在内的全过程。[ISO13849] 11)安全 safety 不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
一、安全术语
残余风险 允许风险 EUC风险
二、设备和装置
10)全可变语言(FVL) full variability language (FVL) 能 够实现多样功能和应用的一种语言。[ISO13849] 示例 C、C++、汇编语言。
注1:改自IEC 61511-1:2003中的定义3.2.80.1.3。 注2:使用FVL的典型系统示例:嵌入式系统。 注3:在机械领域,FVL通常用在嵌入式软件中,很少用在应用软 件中。
一、安全术语
3)危险情况 hazardous situation 人暴露于危险的环境。 4)危险事件 hazardous event 导致伤害的危险情况。 5)风险 risk 出现伤害的概率及该伤害严重性的组合。
一、安全术语
6)允许风险 tolerable risk 根据当今社会的水准,在给定的范围内能够接受的风险。 7)残余风险 residual risk 采取防护措施以后仍存在的风险。 8)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 机器限制的确定,危险的识别和风险的评估的组合。 [ISO13849]
尺寸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 孔用EI:EI=Dmin-D;轴用ei:ei=dmin-d。
Page 6
2. 尺寸偏差与公差(二)
【例2-1】已知孔的基本尺寸为ϕ50,最大极限尺寸ϕ 50.008,最小极限 尺寸ϕ 49.992,求孔的上、下偏差,并校核当零件的实际尺寸为ϕ 50.002 时是否合格。
Page 9
2. 尺寸偏差与公差(五)
• 5. 尺寸公差带图解(简称公差带图)
公差与配合示意图
Page 10
2. 尺寸偏差与公差(六)
• (1)零线
▪ 公差带图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
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零线 表示基本尺寸,零线以上为正偏 差,零线以下为负偏差。
• (2)公差带
▪ 公差带是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
解 ES=Dmax-D=50.008-50=+0.008 EI=Dmin-D=49.992-50=-0.008 实际偏差 =50.002-50=+0.002 因为 -0.008< +0.002 < +0.008,所以,零件合格。
Page 7
2. 尺寸偏差与公差(三)
• 4.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即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的绝对值,或 上偏差减去下偏差之代数差的绝对值。公差是绝对值,因此没有正、负,也没有零公差 。 孔公差(TD ) TD=│Dmax-Dmin│或│ES-EI│ 轴公差(Td ) Td=│dmax-dmin│或│es-ei│
• 2) 基本尺寸(孔D、轴d)
▪ 基本尺寸是指设计给定的尺寸,是根据使用要求,经过强度、刚度
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在信息科学领域中,有一些基本术语与定义与信息分类和编码相关,下面是其中一些常见的:1. 信息: 信息是指用于传递或表示特定含义或概念的数据。
它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数据,例如文本、图像、声音等。
2. 信源: 信源指产生和发送信息的实体或设备。
它可以是人、计算机、传感器等。
3. 信宿: 信宿指接收和接收信息的实体或设备。
它可以是人、计算机、设备等。
4. 信道: 信道是信息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传输的物理或逻辑路径。
它可以是电缆、光纤、无线信号等。
5. 编码: 编码是将信息转换为特定的表示形式或格式的过程。
它可以是将文字转换为二进制形式、将图像压缩、音频压缩等。
6. 解码: 解码是将编码后的数据转换回原始形式或格式的过程。
它是编码的逆过程,将二进制转换为文字、恢复压缩图像或音频等。
7. 信息论: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数据传输、编码和解码等相关概念的数学理论和模型。
它由克劳德·香农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
8. 熵: 熵是信息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表示信息的不确定度或随机性。
较高的熵表示信息更随机或不确定,较低的熵表示信息更有序或确定。
9. 数据: 数据是原始的、未加工的数字或符号,通常需要经过处理才能转化为有用的信息。
10. 编码器: 编码器是将信息转换为特定编码形式的设备或程序。
它负责将输入的信息转换成特定的编码格式。
11. 解码器: 解码器是将已编码信息还原为原始形式的设备或程序。
它负责将编码后的数据转换回原始信息形式。
12. 压缩: 压缩是指通过特定算法或方法减少数据量的过程。
数据压缩可以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需求。
13. 无损压缩: 无损压缩是一种压缩方法,其中在解压缩后能够精确还原原始数据,不会丢失任何信息。
14. 有损压缩: 有损压缩是一种压缩方法,其中在解压缩后会丢失一定量的信息,通常用于音频、图像和视频压缩。
15. 编码标准: 编码标准是一组规范和协议,用于确保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能够正确地编码和解码信息,以实现互操作性。
标准化一般术语跟其定义
标准化一般术语及其定义1.一致(Consensus)"指有关方面的代表对标准中实质问题的普遍接受(没有强烈的反对意见)"。
该术语及定义,是针对标准定义中制定标准或审定标准时各有关方面的代表来说的。
如生产方与使用方,对标准中规定的内容通过反复讨论协商一致,标准才被各方面同意或认可,这样有利于标准的实施。
因为我国标准有些是技术法规,要强制执行,因此强调协商一致于全局有利,特别是主要方面的代表认可。
2.品种控制(variety control)"为满足广泛的需要,对产品的尺寸、特性或型式择优选取。
" 品种控制是合理发展品种规格的有效手段。
是防止和克服品种规格盲目发展造成混乱的有效途径。
通过品种控制使品种规格达到以最尽可能少的数目满足尽可能多的需要的目的。
3.适用性(fitness for purpose)"产品、过程或服务工作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目的或规定用途的能力。
"适用性的定义实质是指产品或服务对其预定用途的适合程度。
标准化的重要效益之一就是改进物品或服务对其预定用途的适合程度,即适用性。
4.性能特性(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指与产品使用直接有关钓适合用途的特性,它与制造特点无关。
"性能特性是指产品适合用途的特性,不管该产品是用什么工艺生产出来的。
5.互换性(interchangeability)"某一产品(包括零件、部件、构件)与另一产品在尺寸、功能上能够彼此互相替换的性能。
" 一个产品(或零件)取代另一产品(或零件)以满足其有关要求的适合程度。
如插头插座中的互换性,录音磁带的互换性。
互换性的功能方面叫做"功能互换性",尺寸方面叫做"尺寸互换性"。
6.通用性(generalization)"在互换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大同一对象(包括产品零件、部件、构件)的使用范围。
产品单位基本术语 -回复
产品单位基本术语-回复什么是产品单位基本术语?产品单位基本术语是指在产品开发、销售、生产和供应链领域中常用的一些术语和概念。
这些术语和概念是为了使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沟通,从而达到更高效的合作和交流。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产品单位基本术语的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第一部分:产品开发术语1. 产品定义:产品定义是指明确产品的关键特征和功能的过程。
这包括对产品需求、设计和规格的描述,以及定义产品的核心价值主张。
2. 产品策略:产品策略是指为了实现公司的长期目标而制定的关于产品定位、定价、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计划和决策。
3.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指的是产品从开始开发到退市的整个过程。
它可以被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开发、推广、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
4. 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指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的过程。
这包括产品设计、功能改进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部分:产品销售术语1. 销售渠道:销售渠道是指将产品从生产商传递给最终用户的路径。
这可以包括批发商、零售商、经销商和在线市场等不同的中间环节。
2. 销售预测:销售预测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等因素对产品销售量进行预估的过程。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策略。
3. 销售额:销售额是指特定时期内产品销售的总价值。
它通常用于衡量销售绩效和进行财务分析。
4. 销售额目标:销售额目标是指设定的特定时间段内所期望达到的销售额。
这对于销售团队来说是一个激励和指导性的指标。
第三部分:产品生产术语1. 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企业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
它通常取决于设备能力、人力资源和工厂运作效率等方面。
2. 产能规划:产能规划是指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制定的关于生产能力的计划和决策。
这包括合理的生产量规划、工作人员调配和设备配置等方面。
3.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数量与理论最大产量之间的比率。
它可以衡量企业的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情况。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1. 公差呀,就好比给零件打造的一个合适“小窝”,让它们能刚刚好待在那里!比如说,螺丝和螺母,公差合适才能完美配合嘛!2. 配合,不就是两个零件之间的“默契”嘛!像钥匙和锁,它们的配合多重要啊!3. 公差范围,就像是给零件活动的一个特定“区域”,可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哦!比如齿轮的转动,公差范围得把握好呀!4. 基本术语啊,那可是我们理解公差与配合的“钥匙”呢!像学习语言的单词一样重要!5. 上偏差,就像是给零件向上的一个“小限制”,可不能太过分啦!例如一个轴的尺寸上限。
6. 下偏差,这就是给零件向下的“底线”呀,不能突破哟!好比一个孔的最小尺寸。
7. 公差带,不就是零件的“舒适区”嘛!像给它们划定的一个特定范围。
8. 间隙配合,就好像两个人跳舞时的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比如轴和孔之间有一点空隙。
9. 过盈配合,那简直就是“紧紧相拥”呀!像两个紧紧嵌套的部件。
10. 过渡配合,这不就是一种“中间状态”嘛!有时候松一点有时候紧一点,就像天气有时晴有时阴。
11. 公称尺寸,这可是个重要的“标准”呢!就像我们买衣服的尺码一样。
12. 实际尺寸,那就是零件真正的“大小”啦!好比你量身高得到的数值。
13. 极限尺寸,这就是尺寸的“边界”呀,不能越界哦!像比赛的终点线一样。
14. 尺寸公差,不就是对尺寸的一种“管束”嘛!让它乖乖的在范围内。
15. 配合公差,这可是衡量配合好坏的“尺子”呢!像判断一场比赛精彩程度的标准。
16. 基孔制,就像是以孔为中心的“规则”呀!大部分情况都好用呢。
17. 基轴制,那就是围绕轴制定的“准则”嘛!也有它独特的用处。
18. 公差等级,这不就是给公差划分的“级别”嘛!越高要求越严格呀。
19. 形位公差,那可是对形状和位置的“严格要求”呢!像对一个舞蹈动作的精准把控。
20. 表面粗糙度,就像是零件表面的“粗糙程度指标”呀!越光滑要求越高呢。
我的观点结论: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真的超级重要,它们是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基础呀,只有搞清楚这些,才能让各种零件完美配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基本术语及定义
2.1基本术语及定义2.1.1有关孔和轴的定义1.孔孔通常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
2.轴轴通常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
从装配关系讲,孔是包容面,轴是被包容面。
从加工过程看,随着余量的切除,孔的尺寸由小变大,轴的尺寸由大变小,如图 2-1所示。
图2-1孔和轴2.1.2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1.尺寸尺寸是指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通常指两点之间的距离,如直径、半径、宽度、高度、深度、中心距等。
由尺寸的定义可知,尺寸由数值和特定单位组成。
在机械制造中,常以 mm作为特定单位,依据GB/T4458.4 — 1984《机械制图尺寸注法》的规定,图样上的尺寸以毫米(mm )为单位时,单位省略,只标数值,但若以其他单位表示时,则必须注明单位。
2.基本尺寸(D, d)基本尺寸是指由设计给定的尺寸。
孔用 D表示,轴用d表示。
它是由设计者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通过强度、刚度等的计算和结构设计,经过化整而确定的。
基本尺寸一般应采用标准尺寸,执行 GB/T2822 —1981《标准尺寸》的规定。
基本尺寸的标准化可以缩减定值刀具、量具、夹具的规格数量。
图样上标注的尺寸,通常均为基本尺寸。
3.实际尺寸(D a, d a>实际尺寸是指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
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分别用D a和d a表示。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测得的实际尺寸并非被测尺寸的真值。
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按同一图样要求加工的各个零件,其实际尺寸往往不同,即使是同一零件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实际尺寸也往往不一样,如图2-2所示。
4.极限尺寸极限尺寸是指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即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其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分别用D max和d max表示,最小极限尺寸分别用D min和d min表示。
了解基础的医学术语和概念
了解基础的医学术语和概念在现代医学领域中,掌握基本的医学术语和概念对于专业人士和普通公众都非常重要。
医学术语和概念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帮助人们理解疾病、诊断、治疗以及健康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基础的医学术语和概念,旨在提供对医学基础知识的初步了解。
一、常见医学术语1. 疾病:指身体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不健康状态,包括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2. 诊断: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确定患者所患疾病或问题。
3. 治疗:使用药物、手术或其他方法来治愈或缓解疾病。
4. 预防:通过预防接触致病因素、加强免疫力、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防止发生某种疾病。
5. 症状: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体验或现象,如头痛、发热等。
6. 体征:医生通过观察和检查患者身体外部的可见异常来判断其健康状态,如测量体温、脉搏等。
7. 病因:导致某种疾病发生的原因或诱发因素,可以是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8. 发病机制:指某种疾病在人体内产生的具体过程和路径,包括遗传、免疫、代谢等方面的变化。
9. 并发症:指本身存在某种疾病时所引发的其他不良反应或并发的重要情况,可能会对治愈造成困难。
二、常见医学概念1. 免疫系统:人体内一组与免除肿块及各式抵挡有害细菌入侵有关紧密协调运行系统。
它包含了淋巴器官(淋巴结、脾脏等)和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等),起到抵御外来病原体侵袭的作用。
2. 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携带人类所有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3. 代谢:指生物体内不断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包括能量转换和有机物合成与分解,以维持生命活动。
4. 高血压:指血压长期保持在正常值以上的一组疾病,可导致心脏、脑血管及肾脏等重要器官损伤。
5. 心律失常:指心脏电气活动规律性紊乱,如心率过快、过缓或心跳节奏不规则等情况。
6. 中风:也称脑卒中,是由于大脑供血中断或出血引起的急性脑部损伤。
常见症状包括突发面部麻木、肢体无力或语言障碍等。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是食品行业中经常使用的专业术语,它们对食品的定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食品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1. 生产:将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制成成品的过程。
2. 原料:食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包括植物、动物或人工合成的原材料。
3. 添加剂:为了改善食品品质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4. 食品卫生: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措施和规定。
5. 营养成分:指食品中所含的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营养的各种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6. 质量:指食品的各种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特性的总体表现。
7. 检验:对食品进行各种检测和评估,以确定其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8. 保质期:指食品在储存条件下保持其质量稳定的期限。
这些基本术语的定义对于食品生产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有助于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 1 -。
§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四)
钦州市技工学校教案§1—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复习:公差带的两个要素:大小和位置。
)(提问引入新课:孔与轴的装配中,轴一定小于孔吗?)四、配合的述语及其定义1、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公差带之间的不同关系,决定了孔、轴结合的松紧程度,也就是决定了孔、轴的配合性质。
(画公差图解释。
)2、间隙与过盈间隙: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为正值时是间隙。
一般用X表示,其数值前应标“+”号。
过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为负值时是过盈。
一般用Y表示,其数值前应标“-”号。
(画公差图解释。
)3、配合的类型(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分为三类: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
)1)间隙配合(1)定义:总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
(2)特点: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画图1-13说明。
)(3)最大间隙: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而与其配合的轴为最小尺寸时,配合处于最松状态,此时的间隙为最大间隙。
用X max表示。
X max=D max-d min=ES-ei(4)最小间隙:孔为最小极限尺寸而与其配合的轴为最大尺寸时,配合处于最紧状态,此时的间隙为最小间隙。
用X min表示。
X min=D min-X max=EI-es(5)极限间隙: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统称为极限间隙。
它们表示间隙配合中允许间隙变动的两个界限值。
孔轴装配后的实际间隙在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之间。
提问:间隙配合中,当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时,最小间隙为多少?2(6)零间隙:当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时的间隙。
(7)判断间隙配合的方法a、据公差带的位置关系判断,即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位置之上为间隙配合。
b、所极限偏差值判断,即当EI≥es时为间隙配合。
(1-45min)例1-6(说明如何判断为间隙配合。
)2)过盈配合(1)定义:总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基本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土地复垦
对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本规程土地复垦所涉及的对象仅限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损毁土地,且不包含土地复垦义务人灭失的历史遗留损毁土地。
3.2土地复垦率
复垦责任范围内复垦的土地面积与损毁的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3.3生产项目
报具有相应审批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采矿权许可证的开采矿产资源、挖沙采石、烧制砖瓦等项目。
3.4建设项目
依法由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的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
3.5项目区
生产建设项目的项目范围构成的区域。
生产项目的项目区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范围拐点坐标围成的区域;建设项目的项目区指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占地范围构成的区域。
3.6复垦区
生产建设项目已损毁和拟损毁的土地及永久性建设用地共同构成的区域,包括生产建设项目范围内与范围外损毁土地及永久性建设用地。
3.7土地复垦责任范围
复垦区中已损毁和拟损毁的土地及土地复垦方案涉及的生产年限结束后不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共同构成的区域。
3.8露天开采
将矿藏上的覆盖物(包括岩石、土壤等)剥离后开采显露矿层的采掘方式。
3.9地下开采
通过挖掘井巷进入地下开采矿石的采掘方式。
3.10土地损毁
人类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地原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的过程,包括土地挖损、塌陷、压占和污染等。
3.11土地挖损
因采矿、挖沙、取土等生产建设活动致使原地表形态、土壤结构、地表生物等直接摧毁,土地原有功能丧失的过程。
3.12土地塌陷
因地下采矿导致地表沉降、变形,造成土地原有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过程。
3.13土地压占
因堆放采矿剥离物、废石、矿渣、粉煤灰、表土、施工材料等,造成土地原有功能丧失的过程。
3.14土地污染
因生产建设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造成土壤原有理化性状恶化,致使土地生产力降低、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
3.15永久性建设用地
依法征收并用于建设工业场地、公路和铁路等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及相关用途的土地。
3.16临时用地
生产建设项目勘查和建设施工需要临时使用、在勘查或者施工完毕后不再需要使用的国有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包括因临时使用建筑或其他设施而使用的土地。
3.17表土
本规程表土是指能够进行剥离的、有利于快速恢复地力和植物生长的表层土壤或岩石风化物。
不限于耕地的耕作层,园地、林地、草地的腐殖质层,其剥离厚度根据原土层厚度、复垦土地利用方向及土方需要量等确定。
3.18生态恢复
修复或重建因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生态系统,使其达到系统自维持状态的过程。
3.19土地复垦单元
复垦方向、措施、标准基本一致的待复垦土地单元。
3.20类比分析法
根据已有损毁土地的损毁程度,复垦方向、措施、标准和效果,以及资金投入等情况,来分析或预测拟进行的生产建设项目可选用的复垦方向、措施以及标准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