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合集下载

海洋防灾与减灾

海洋防灾与减灾

3.海洋环境防灾减灾基础题库石油1.海洋石油污染的环境影响有哪些?海洋石油污染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还能降低海滨环境的使用价值、破坏海岸设施,还可能影响局部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降低海洋的自净能力。

2.溢油事故按其溢油量分为大中小三类,其溢油量标准是如何划分的?溢油量大于100吨为大型事故,在10~100吨之间为中型溢油事故,10吨以下为小型溢油事故。

3.英国“托里坎荣”号油船污染事件发生于何时?1967年3月18日。

4.2009年9月15日,受台风影响,空载集装箱船“圣狄”轮在珠海高栏岛长咀附近海域搁浅,事故造成燃油泄漏入海,这艘船来自哪个国家?巴拿马。

5.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发生在何年?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6.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船舶溢油事故发生在哪个水域?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船舶溢油事故就发生在南海水域。

1976年2月16日,“南洋”轮在汕尾附近海域与他船发生碰撞,导致8000吨货油全部溢出。

7.美国康菲公司与中海油合作开发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在何年?2011年6月11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B、C平台附近10日出现油带,其中C平台仍有少量油花溢出。

2011年6月11日16时可以清晰看到一条千米以上的油带浮在海面。

2011年8月24日,康菲石油公司就渤海湾漏油事件在北京召开媒体发布会,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在发布会上向公众道歉,表示将对溢油事件负责。

2011年8月31日,是国家海洋局要求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实现“两个彻底”(即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的最后期限。

8.2011年中海油渤海湾漏油事故,康菲和中海油总计支付了多少赔偿金?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计支付16.83亿元人民币赔偿。

其中,康菲公司出资10.9亿元人民币,赔偿本次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失;中海油和康菲公司分别出资4.8亿元人民币和1.13亿元人民币,承担保护渤海环境的社会责任。

海洋知识判断题 (4)

海洋知识判断题 (4)

海洋知识判断题1.溢油事故按其滥油量分为大、中、小3类,溢油量在10~ 100t的为小型溢油事故(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溢油事故按其滥油量分为大、中、小3类:溢油量小于10t的为小型溢油事故;溢油量在10~ 100t的为中型溢油事故;溢油量大于100的为大型溢油事故。

2.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3.警戒潮位,指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险情或潮灾,须进入戒备或救灾状态的潮位既定值,一般用厘米表示。

警戒潮位分为绿色警戒潮位、蓝色警戒潮位、黄色警戒潮位和红色警戒潮位4个等级(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警戒潮位,指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险情或潮灾,须进入戒备或救灾状态的潮位既定值,一般用厘米表示。

警戒潮位分为蓝色警戒潮位、黄色警戒潮位、橙色警戒潮位和红色警戒潮位4个等级。

蓝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灾害预警部门发布风暴潮蓝色警报的潮位值,当潮位达到这一既定值时,防护区沿岸须进入戒备状态,预防潮灾的发生;黄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灾害预警部门发布风暴潮黄色警报的潮位值,当潮位达到这一既定值时,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轻微的海洋灾害;橙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灾害预警部门发布风暴潮橙:色警报的潮位值,当潮位达到这一既定值时,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较大的海洋灾害:红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灾害预警部门发布风暴潮红色警报的潮位值,当潮位达到这一既定值时,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重大的海洋灾害。

警戒潮位应每5年核定一次。

按照《警戒潮位核定规范》(GB/T 17839- 2011)的要求,各沿海县(县级市、区)应至少设定一套警戒潮位,警戒潮位应每5年核查次,若发现与防潮减灾不相适应的应及时重新核定。

4.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约260次,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海啸约占百分之八十( )。

2006 年中国环境状况

2006 年中国环境状况

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2007年6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了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思路,并就做好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

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对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明确部署。

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并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确定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把节能减排摆上了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环保总局与各省级人民政府和华能等六家电力集团公司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出台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指导意见,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层层分解。

国务院批准召开了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气五条”和水污染防治—1—的“水六条”措施。

国家环保总局将饮水安全作为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集中力量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全国共检查水源地7600多个,取缔和搬迁危及水源安全的污染源1400多个,解决了一批长期危害群众饮水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

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继续推进,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脱硫机组上网电价优惠、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电厂脱硫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污染防治稳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长幅度开始明显回落。

2006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28.2万吨,比上年增长1.0%;二氧化硫排放量2588.8万吨,比上年增长1.5%。

2020年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七)

2020年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七)

2020年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七)1、海峡沿海国对“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管辖权范围包括()A、水域B、水域及其上空C、海床和底土D以上全部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D2、无居民海岛允许单位或个人开发利用,租用期限最长不超过多少年?A 50B、60C、30D 100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A3、我国第一个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是()?A、福建宁德市特别保护区B、大神堂牡蛎礁保护区C、连云港海州湾保护区D乐清西门岛保护区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D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现已有()个缔约国A、93B、166C、87D 152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5、在我国下列港口中哪个是利用天然河口建设的?A、青岛港B、日照港C、上海港D烟台港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C6、船舶的舷窗都是()形的。

A、正方B、三角C、圆D多边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C7、我国第一个日产淡水200立方米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在()A、青岛B、西沙群岛C、南沙群岛D舟山群岛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构建了完& 19世纪末,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了著名的(整的海权理论体系。

A、“陆地论”B、“海洋论”C、“海权论”D “资源论”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C9、航海上进行精度较高的计算时,通常将地球当作(A、圆球体B、椭圆体C、椭球体D不规则几何体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10、轮船上的眩窗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

A、易于制作B、受力均衡C、扩大视野、便于观察D整洁美观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11、海洋浮标系统需要把采集到的数据传给陆地上的接收站,下列不属于常用的方式的是()。

A、卫星通讯B、光纤通讯C、无线电通讯D GMS蜂窝电话数据双向传输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12、在海面平静的情况下应尽快放救生艇抢收救落水人员,放艇时大船的余速不应超过()节。

A、3B、4C、5D 6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13、我国在2012年先后宣布三个省的区域海洋经济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三个省分别是()。

长岛县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长岛县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长岛县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目录一、建设背景............................................................................................................ - 1 -1.1信息化现状 .................................................................................................. - 1 -1.2建设必要性 .................................................................................................. - 2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 - 7 -2.1建设总体思路 .............................................................................................. - 7 -2.2建设总体目标 .............................................................................................. - 7 -2.3项目综述 ...................................................................................................... - 8 -三、建设原则............................................................................................................ - 9 -四、建设内容.......................................................................................................... - 11 -4.1建设渔业安全信息救助指挥系统 ............................................................ - 11 -4.2 AIS基站建设 .............................................................................................. - 15 -五、组织保障措施.................................................................................................. - 17 -5.1组织机构 .................................................................................................... - 17 -5.2保障措施 .................................................................................................... - 18 -一、建设背景国家“十五”规划建议中把“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列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中,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之义。

国家海洋局关于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意见-国海发[2000]20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意见-国海发[2000]20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意见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意见(国海发[2000]20号2000年6月27日)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为贯彻实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加强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前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就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布海洋环境公报的重要意义发布海洋环境公报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及资料,对海洋环境现状作出客观评价,并向社会公众公布的一种行政行为。

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这是国家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编制并发布海洋环境公报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海洋环境监督管理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为海洋经济建设服务的具体体现。

通过发布海洋环境公报,可使公众及时了解海洋环境状况以及环境破坏问题给沿海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海洋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事业,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同时,海洋环境公报对各级政府制定海洋环境政策和环境整治措施、确定海洋环境管理目标、减轻海洋灾害、调整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各地人民政府应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布海洋环境公报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公报工作的领导,把各方面工作做好。

二、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海洋环境公报工作要以提高全社会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坚持为海洋管理服务、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宗旨,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做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海洋环境公报的编制和发布工作。

海洋知识竞赛B选择题题

海洋知识竞赛B选择题题

1.530世界首次超级油轮溢油事件在哪一年发生(A) A.1967年 B.1977年C.1978年D.19792.530世界首次超级油轮溢油事件是哪个国家的(B) A中国 B.美国C法国D伊拉克3.全球有多少岛屿(A) A 5万个以上B.6万个以上C.7万个以上D.8万个以上4.世界上最大群岛在哪里(C) A.东太平洋海域 B.大西洋海域C西太平洋海域D北冰洋海域5.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哪个(C)A托克劳群岛 B 太平洋群岛C马来群岛6.世界上最小的群岛在哪里(B)A东太平洋海域B南太平洋C大西洋海域D西太平洋海域7.有“半岛的大陆”之称的洲是哪个洲(A) A欧洲B 南美洲C北美洲D大洋洲8.世界上哪个海最古老(D)A 南海B北海C东海D地中海9.世界最长的海峡是哪个海峡(B)A 马六甲海峡B莫桑比克海峡C 台湾海峡D德雷克海峡10.头戴两项“世界之最”桂冠的海峡是指哪个海峡(A) A德雷克海峡B马六甲海峡 C 莫桑比克海峡D台湾海峡11.被称作“东方十字路口”的海峡是哪个海峡(B) A德雷克海峡B 马六甲海峡C 莫桑比克海峡D台湾海峡12.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是哪个海峡(A)英吉利海峡B B 马六甲海峡 C 莫桑比克海峡D台湾海峡13.世界上超差最大的海湾是哪个海湾(B)A阿拉伯湾B北美洲的芬迪湾C 孟加拉湾 D 墨西哥湾14.有“石油湖”之称的海湾是指哪个海湾(D)A墨西哥湾B孟加拉湾C北美洲的芬迪湾D阿拉伯湾15.海域使用金的最低征收标准是多少(A) A每年每亩不得低于100元B每年每亩不得低于200元C每年每亩不得低于300元D每年每亩不得低于400元16.我国一类、二类海洋倾倒区的组织选划主体是谁(C)A国家海洋教育局B国家海洋研究局C国家海洋局17.溢油事故按其溢油量分为大、中、小三类,其中大型溢油事故的溢油量标准是多少(D) A 大于1000吨B大于10吨C大于1吨 D 大于100吨18.我国《海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从何时开始施行(C) A2003年3月2日B2003年3月2日C2003年3月1日D2003年3月4日19.海洋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作出决定后几日内送达当事人(A) A7日内 B 8日内 C 9日内 D 10日内20.世界上最严重的井喷发生于何时(D) A1979年6月1日清晨B 1979年6月2日清晨 C 1979年6月4日清晨D1979年6月3日清晨21.世界上最严重的井喷发生于何地(A)A墨西哥湾B北美洲的芬迪湾C 孟加拉湾 D 阿拉伯湾22.在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是哪一个(B)A东太平洋海域B黑海海域C大西洋海域D西太平洋海域23.我国首次进行的海洋污染综合性调查是在上世纪什么年代(C) A上世纪50年代B上世纪60年代C上世纪70年代D上世纪80年代24.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是哪一个(A) A澳大利亚大堡礁自然保护区B墨西哥自然保护区C中国自然保护区D加拿大自然保护区25.我国目前与海洋有关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多少个(D)A 22个B 23个C24个D 25个26.联合国将哪一年设为国际海洋年(C) A 1996年B 1997年C 1998年D 1999年27.世界上哪个国家率先实施“深海环境研究计划”(B) A中国B美国C 日本D法国28.哪个部门负责我国的海啸预警报业务(C)A国家海洋教育局B国家海洋研究局C国家海洋局29.我国在哪年加入国际海啸警报系统中心的(A) A 1983年B1984年C1985年D1986年30.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于哪一年(B)A 1978年B 1979年C 1980年D1981年31.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与开发试验”历时几年完成(B) A7年B8年 C 9年D10年32..哪一种污染物对海洋破坏最普遍、最严重(A) A 石油B汞C 汽油D酸33.哪个国家最早向海洋倾废(D)A中国B美国C 日本D法国34.根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07年中国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多少亿元(A)A 88.37亿元 B 78.37亿元C68.37亿元D58.37亿元35.根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我国2007年共发生多少次台风风暴潮过程(A) A 13次 B 14次 C 15次 D 16次36.滨海湿地是指低潮时水深浅于多少米的水域及其沿岸浸湿地带(A) A 6米B 7米C 8米D 9米37.我国盘锦地区和莱州湾海水入侵最远距离分别达多少公里(A) A 68公里和45公里 B 68公里和40公里 C 68公里和50公里 D 68公里和55公里38.莱州湾南部海岸盐渍化范围较大,盐土区向陆地最远达多少(B) A 23公里B 24公里C 25公里D 26公里39.国家海洋局于哪一年启动了海水入侵、盐渍化监测工作(C) A 2005年 B2006年C 2007年D 2008年40.世界海洋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 A每年7月18日B每年7月19日C每年7月20日D每年7月21日41.西太平洋沿海国家中,受台风袭击最多的是哪个国家(B) A美国B中国C日本D法国42.无居民海岛允许单位或个人开发利用,租用期限最长不超过多少年(A)A 50年B60年C70年D80年43.世界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两个国家(B) A 中国、法国 B 中国、日本 C 中国、美国 D 中国、韩国44.在什么时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A)A 2003年5月9日B 2003年5月10日C 2003年5月11日D 2003年5月12日45..根据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我国亿吨级港口数量达到多少个(B)A13个B14个C 15个 D 16个46.根据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我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几年居世界首位(D)A 2年B3年 C 4年D5年47..《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划期是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B)A 2001—2009年B2001—2010年C2001—2011年D2001—2012年48.国家海洋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在哪一年制定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A) A 2002年 B 2003年 C 2004年 D 2005年49.利用海水的单位或个人,在纳水时应当采取防护或有效规避措施,保护幼鱼、幼虾资源。

8-36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主要海洋灾害情况(全国与各省级指标,方便2005-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8-36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主要海洋灾害情况(全国与各省级指标,方便2005-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8
137
132.76
8
5
65.79
69
2.06
35
132
1.73
63.18
1
132
95
100.23
32
57
84.97
68
0.65
32
38
8.03
0.17
128
152
206.05
25
56
192.24
68
0.02
33
96
0.55
0.02
1
13.22
163
161
88.37
30
18
87.15
82
0.06
2007 海 浪 2007 海 冰 2007 2006 2006 合 计 2006 风暴潮 2006 赤 潮 2006 海 浪 2006 海 冰 2006 溢 油 2006 2005 2005 合 计 2005 风暴潮 2005 赤 潮 2005 海 浪 2005 溢 油 2005
33
23
0.06
1
0.06
100
24
136.14
9
6
135.78
56
35
18
0.12
0.24
115
121
163.48
26
153.96
46
43
121
6.30
3.22
138
68
154.95
24
9
126.29
73
20.15
41
59
6.96
1.55
114
76
62.07
22

福建省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福建省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福建省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董剑希;李涛;侯京明【摘要】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福建省7个有代表性验潮站的近700站次台风风暴潮过程,利用建立的风暴潮评价指标,对福建省风暴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风暴潮主要出现在7月至10月,其中以8月最多,9月次之;风暴潮灾害主要发生8月和9月,以9月居多.各级风暴潮中,增水为50~100 em的风暴潮次数约占70%,沿海各区域中,风暴潮频发区和严重区为闽江口,风暴潮次数明显偏多、偏强;风暴潮灾害频发区为闽江口,风暴潮灾害严重区则依次为闽江口和宁德区域.1954-2008年间,风暴潮发生次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风暴潮灾害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期刊名称】《海洋通报》【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9页(P331-339)【关键词】风暴潮;风暴潮灾害;时空分布;历史趋势【作者】董剑希;李涛;侯京明【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6风暴潮是来自海上的一种巨大的自然灾害现象(冯士筰,2000),是导致全球生命财产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夏秋之时,东南沿海频繁遭受台风风暴潮袭击(叶琳等,2002),其中尤以浙江、福建和广东省为重,每年均有发生并且成灾率较高,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目前风暴潮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以风暴潮数值模型研究为多,于福江等建立了一个覆盖东海的两重嵌套网格高分辨率台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于福江等,2002),利用Kalman滤波资料同化技术将海洋站水位观测资料融入二维线性风暴潮模式优化预报结果(于福江等,2002),冯兴如研究了波至辐射应力对桑美风暴潮的影响(Feng et al,2011)。

1989-2010年中国海洋灾害-江苏

1989-2010年中国海洋灾害-江苏

198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无1990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北方海域遭受两次台风影响,局部出现高潮位:上海、江苏两地受北上的第5、15号台风影响,局部出现较大风暴潮增水,特别是第5号台风早在6月份就影响长江口以北,上海黄埔公园站和江苏省连云港站出现超过警戒水位的高潮位,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受第15号台风影响,上海、江苏沿岸均出现1米以上较大增水,加上暴雨的作用,上海市区部分街道积水严重。

对重点开发区,加强防止海岸侵蚀的工作:随着风暴潮灾害的频繁发生,某些重点经济开发区海岸受到海水严重侵蚀,并有加剧的趋势,如:山东省羊角沟一带、江苏省北部、上海市、天津市塘沽等地区。

对这些地区的海岸防护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采取各种办法和手段对付这种侵蚀,逐步使防止海岸侵蚀的工作得到落实。

1991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一九九二年中国海洋灾害预测预计1992年海洋灾害将比1990年轻,与1991年持平或略偏重。

1992年台风风暴潮灾约3~4次。

影响严重岸段仍在广东、海南、广西,特别是粤东地区可能出现较大风暴潮灾,其次为福建、江浙、上海沿海。

1992年8、9月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沿海的天文潮位较高,特别在大潮期,沿岸许多站的预报高潮位均接近或超过当地警戒水位,此时若受台风影响极易成灾。

1992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由天文大潮和第16号强热带风暴共同作用引起了92特大风暴潮,8月27日20时风暴中心位于22.0°N,125.5°E,距台湾省480公里,30日14时登陆台湾花莲,中心气压978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30米/秒,31日06时登陆福建长乐县(中心气压978百帕,最大风速25米/秒)。

该风暴从生成至登陆台湾、福建一直未达到台风强度,但是风暴的尺度特别大,6级以上大风影响范围南北纵跨近2000公里。

31日20时,风暴减弱为低气压后沿华东中部缓慢北上,9月1日14时其中心位于苏北,此时因受到高空位于我国东北到日本海的高压坝阻挡,使得黄海北部、渤海中南部出现8~9级,阵风10级的偏东大风。

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风 暴 潮 和 海 浪 灾 害 损 失 严 重 。风 暴 潮
灾害 ( 含近 岸 台风 浪 )造成 直 接经济 损失 为 2 71 亿元 。死亡 、失踪3 7 。是2 0 年主 1 .1 2人 06
要海洋 灾害 。全年共发生2 次风暴潮 ,较上年 8
增 加8 。 次
海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 亿元 ,死 .4
类引发或 协 同引发 的赤潮仍维 持在 较高水 平 , 赤潮 多发 区主要集 中在渤 海湾 、长江 1 : 3外和浙 江中南部海域。海洋外来物种入侵 现象严 重。
年我 国海域 共发 现赤潮 9 次 ,较 上年 增加 1 3 1
次 。其 中渤海1 次 ,黄海2 ,东海6 次 ,南 1 次 3
维普资讯
《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
《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 2 0 年 ,我 国 0 6 2 0 年 为我 国海洋灾 害的重 灾年 ,共 发 06 生风 暴 潮 、海浪 、海 冰 、赤潮 和 海啸 等灾 害 性海洋过 程 1 9 ,与上年基 本持平 ;造成 直 次 7 接经济 损失2 84 亿元 ,较上年减少约 1 4 1 .5 亿 1
的潜 在的地 震海啸源地 ( 两次近海地 震海啸均 属 于该 区域 ),一旦发 生强烈地 震引发海啸 , 我 国沿海将会 受到严重影 响。
■ 中国海洋学会组织专家研讨
《 中国海平面公报 》
“ 海水西送”工程
据 《中 国 海 洋报 》报 道 ,1 2 月 4 日 , 中 国 海 洋 学 会 组 织 国 内海 洋 、生 态 、环 境 、水 利 、工 程 等 多 领 域 的 2 0 多 名院 士 、专家 ,共 同就将 渤 海水 引入 西部 缺水 地 区的设想 进行 了研讨 。 多数 与会 专家认 为 。工程 本身就 是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汇总表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汇总表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汇总与灾害相关得各类数据就是进行灾害预测、灾情评估、灾后救援等工作得基础,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与部门对灾害数据库得建设非常重视,纷纷启动数据库建设项目,组织专门机构与人员开展灾害数据库建设工作。

据统计,网上可检索到得灾害数据库就有40个,国外组织机构建设与维护得灾害数据库有26个,中国有14个(刘耀龙等,2008)。

国外尤其就是发达国家特别重视灾害数据库建设及灾害数据信息共享,已建成得灾害数据库一般都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

表1列出了15个国外主要得灾害数据库,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欧盟(EU)、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比利时等国际组织与国家组织建设得各类灾害数据库(含全球性得或本国内得)。

美国对灾害数据库得建设贡献甚大,不仅建成了全球性得综合灾害数据库,还建成了包括海啸、地震等在内得各类专题灾害数据库。

国外尤其就是发达国家得灾害数据库在建设时就考虑到了数据共享得需要,在数量、可访问性到记录灾害种类(复合灾害群)、检索条件及查询结果等得设计上均有利于灾害信息在本国及国际范围得流通与共享,灾害数据库建设较为规范,灾害数据信息共享程度高。

不统一,数据来源得可靠性与广泛性有待商榷,数据管理范式,包括灾害特征类、字段名称、对应数据类型等规范得确定、典型得关系数据库结构应用与国际同类数据库不一致,互访与接轨中存在明显得不协调,难以实现有效共享。

并且,已建成并在网上发布得这些灾害数据库一般就是依托某个项目进行,数据得后续更新与维护不及时,甚至某些数据库中得数据截止某个时间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表2列出了国内8个主要灾害数据库得基本情况,其中大部分在线发布得数据已不再更新。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周怀东曾建议,我国应建立一个地震灾害得数据库,对灾后环境安全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称“数据库得建立对今后发生类似灾害时得预警预报很有帮助”。

200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07-09-2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6年,全国各级水利部门按照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水利,水利事业呈现出发展氛围好、政策力度大、协调性增加、区域特色鲜明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2006年,我国大江大河水势基本平稳,但受台风影响,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暴雨频繁,一些中小河流发生了超过保证水位或历史最高水位的洪水。

西南地区东北部以及东北、华北、西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其中重庆遭遇百年一遇特大伏旱,四川东部发生了1951年以来最严重伏旱。

面对频繁、并发、严重的水旱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总和水利部周密部署,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受灾地区领导靠前指挥,广大军民团结一致,奋起抗灾,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 2006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0.8mm,折合降水总量为57840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4.9%。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08.8mm,比常年值偏少5.9%;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46.7mm,比常年值偏少4.5%。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仅有7个省(自治区),其中福建和广东分别偏多27.9%和19.2%;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重庆、湖北、内蒙古的偏少程度超过20%,河北、天津、山东、四川偏少15%~20%。

地表水资源量 2006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4358亿m3,折合径流深257.2mm,比常年值偏少8.8%。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0.8%,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8.4%。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福建和广东分别增加37.6%和21.2%;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北京偏少60%以上,山东、湖北、陕西、山西、天津、重庆、甘肃偏少50%~30%,河南、四川、内蒙古、海南、贵州、辽宁、云南偏少30%~20%。

2006年全国自然灾害大盘点

2006年全国自然灾害大盘点

塌 房 屋 数 量 占 全 年 总 量 的 比 例 超 过 80%, 的 死 亡 人 口 、紧 急 转 移 安 置 人 口 、倒 塌 房
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 屋和直接经济损失四项重要灾情指标合
直接经济损失等占全年总量的比例也在 计占全国合计超过或接近全国总量的一
70%以 上 ( 主 要 灾 情 指 标 月 度 变 化 见 图 半, 2006 年全国近六成的死亡人口、 超 过
- 13.5% - 22.9% 1.9%
34.9%
( 单位: 万人、人、千公顷、万间、亿元)
四、区域分布
部水平; 但从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 产总值比重情况看, 西部最高, 中部次之,
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较为突出, 死 亡人口、转移安置人口和倒塌房屋较多,
对 比 2006 年 东 、中 、西 三 大 区 域 灾 害 东 部 最 低 , 中 、西 部 地 区 均 高 于 全 国 平 均 西 南 、西 北 、华 北 地 区 的 部 分 省 份 因 持 续
821.4 174.5 147.3 92.2 189.5 343.0 155.0 226.4 193.3
3007.4 1962.4 2045.3 1942.2 1637.2 1884.2 1602.3 2042.1 2528.1
+5.9% +17.7% +29.0% 23.8%
47477.8 7014.5 189.7 1873.7
积和绝收面积达 20737.9 千公顷 和 2295.4 千 公 顷 , 分 别 占 农 作
物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总量的 50.4%和 42.4%; 因台风、洪涝、滑
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 1374.3 亿元, 占因灾直接经
济损失总量的 54.4%( 主要灾情指标见图 1) 。

2006年5-6月国内环境事件

2006年5-6月国内环境事件

23 06 - 04
24
06
25 06 - 07
26 06 - 07
27
06
28 06 - 10
29 06 - 12
30 06 - 12
31 06 - 15
32
06
33
06
34
06
35 06 - 17
36 06 - 19
37 06 - 19
38 06 - 21
39 06 - 21
40 06 - 22
北京 福建厦门 河南卢氏县 山东青岛
贵阳 重庆 兰州 新疆喀什 福建长乐市 四川绵阳
续表 3 黑龙关镇工厂对当地环境污染严重
18 万 T 污水每天直泄滹沱河,污染指数达 37 民治社区自来水被污染 信江遭遇油污染
一排水涵管挡板断裂,30 多万 m3 灰水泄入北盘江,并流向红水河,导致 15 万人饮水困难 西港区油污染
! 收稿日期:2006-07-20 作 者 简 介 :李 生 才 ,博 士 ,副 教 授 ,从 事 安 全 与 环 境 工 程 研 究 。
140
2006 年 8 月
李生才,等:2006 年 5—6 月国内环境事件
Aug,2006
17
05
18
05
19
06
20 06 - 02
21 06 - 02
22 06 - 03
第 6 卷第 4 期 2006 年 8 月
安全与环境学报 JOurnaI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VOI . 6 NO . 4 Aug,2006
文 章 编 号 :1009-6094(2006)04-0140-05
2006 年 5—6 月国内环境事件!

中国赤潮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多发年份的R_S预测

中国赤潮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多发年份的R_S预测

第29卷 第1期 海 洋 通 报 V ol. 29, No. 1 2010年02月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Feb. 2010收稿日期:2008-10-23;修订日期:2009-06-29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地理学与城市环境》(J50402);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062358101)作者简介:张丽旭(1974-),男,河南禹州人,硕士,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海洋环境监测相关研究。

电子邮箱:zhanglixu123@中国赤潮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多发年份的R/S 预测张丽旭1,赵敏2,蒋晓山1(1. 国家海洋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 200137;2.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 200234)摘 要:根据1989-200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中公布的中国赤潮发生频率的数据资料,建立近18 a 来中国赤潮发生频率的时间序列,采用平均差值法、最小二乘法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法这3种趋势分析方法,统计检验了其长期变化趋势。

并基于分形理论利用重标极差分析 (R/S 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计算了Hurst 指数,建立了)(/)(i S i R 与i 的关系模型,对中国赤潮多发年份进行了预测分析。

结果表明,近18 a 来中国赤潮发生频率变化的趋势值分别为bA V = 0.143 56,bLS = 0.128 75和bAR (1) = 0.128 61,均为正值,赤潮发生频率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赤潮多发年份的变化呈现分布式布朗运动的特征,)(/)(i S i R 与i 之间存在Hi a i S i R )()(/)(×=的函数关系,具有可预测性。

根据预测2007年和2008年仍然是赤潮的多发年份,这与实际统计结果一致。

基于目前赤潮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的现状,利用赤潮发生频率的时间序列自身进行赤潮多发年的预测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赤潮;趋势分析;R/S 预测中图分类号:X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32 (2010)01-0072-06The change trend of happened frequency and the R/S forecast of frequentlyhappened year for red tide in ChinaZHANG Li-xu 1, ZHAO Min 2, JIANG Xiao-shan 1(1. East China Sea Monitoring Center,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200137, China;2. Urba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enter,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200234, China)Abstract: Basing on date of the happened frequency of red tide from the Bulletin of Marine Disaster in China in recent 18 years (from 1989 to 2006), the time sequence of happening frequency of red tide in China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long-term variation trend was tested by using three statistical methods which include the average difference method,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and self-regression slope AR (1) process. The Hurst exponent was calcula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function model between )(/)(i S i R and i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Rescaled Range Analysis method on Fractal Theory, and the prediction analysis of frequently happened year of red tide disaster in China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 trends value of the happened frequency of red tide in China were bA V=0.14356, bLS=0.12875, and bAR (1) =0.12861, respectively. That’s mean, the happened frequency of red tide has significant increased in recent 18 years. The change of the frequently happened year of red tide presented the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 characteristic, and the relationship function between )(/)(i S i R and i was H i a i S i R )()(/)(×=, and the frequently happened year can be predicated. 2007, 2008 were the frequently happened year of red tide based on prediction, and this was the same with the statistical result. Since the status about happening mechanism of red tide is not clear, it can be a more effective way to forecast the frequently happened year of red tide by using time sequence of the happened frequency for red tide. Keywords: red tide; trend analysis; R/S forecast赤潮是严重的海洋灾害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近岸海域赤潮频繁发生,其发生频率和规模均有增加的态势。

海洋工程环境课件参考文献

海洋工程环境课件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陈学雷.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许肖梅,海洋技术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栾维新.中国海洋产业高技术化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4]李杰,别义勋,张智善,海洋开发技术——人类生存的新领域[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郑贵斌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研究[Ml.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6]金庆焕,海底矿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美]D.G.格罗夫斯,L.M亨特.海洋世界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8]王颖.中国海洋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9]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10]冯士笮、李风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唐逸民.海洋学(第二版)[Ml.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范时清.海洋地质科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13]侍茂荣、高郭平、鲍献文.海洋调查方法[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14]赵济,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5]樊栓狮.天煞气水合物储存与运输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6]槠同金,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刘昭蜀,赵焕庭,范时清,等.南海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8]孙湘平,中国近海区域海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19]Lloyd's Register of Shipp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a Floating Offshore Installa-tion at a Fixed Location[M]. London,1999.[20]杨殿荣.海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1]宁津生,陈军,晁定波.数字地球与测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2]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吕炳全,孙志国,海洋环境与地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24]杨树锋.地球科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25]赵其庚.海洋环流及海气耦合系统的数值模拟[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26]严恺,海港工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27]邓舜扬,海洋防污与防腐蚀[M].扎京:海洋出版社,1987.[28]C E.贾斯克,等.海洋工程中的金属腐蚀疲劳[M].吴荫顺、杨德钧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29]夏兰廷,黄桂桥,张三平,等.金属材料的海洋腐蚀与防护[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30]A.W.皮博迪,R.L.比安切蒂.管线腐蚀控制(原著第二版)[M].吴建华、许立坤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1]张正斌,陈镇东,刘莲生,等.海洋化学原理和应用——中国近海的海洋化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32]胡中为,萧耐园.天文学教程(上册,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3]松岛岩,低合金耐蚀钢——开发、发展及研究[M].靳裕康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34]徐启阳,杨坤涛,王新兵,等,蓝绿激光雷达海洋探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35]N.G.杰尔洛夫.海洋光学[M].赵俊生、吴曙初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36]藤野正隆,多部田茂,北浑大辅,曾非.超大型浮体海洋物理瑕境飞影警;明寸梭封[J].日本造船学会论文集,1998,No. 183.[37]孙意卿,海洋工程环境条件及其载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38]吴时国,喻普之.海底构造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9]汪国平.船舶涂料与涂装技术(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0]张相庭.工程抗风设计计算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41]聂武,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分析[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42]张相庭.工程结构风载荷理论和抗风计算手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43]黄本才.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44]丰鉴章,李元智,孙书敏,等.海岸工程中的海浪推算方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45]罗伯特.E.兰德尔.海洋工程基础[M].杨裰、包丛喜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46]何生厚、洪学福.浅海固定式平台设计与研究[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47][美]R.D.白莱文斯,流体诱发振动[M].吴恕三,王觉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48]许富祥.海浪预报知识讲座[J].海洋预报;2003,20(1).[49]金伟良.工程载荷组合理论与应用[Ml.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0]天津大学永文力学教研室.海洋石油工程环境水文分析计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51]张相庭,横风向漩涡脱落共振响应分析及在规范上的应用[J].建筑科学,2000,16(6).[52]刘岳元,冯铁城,刘应中,水动力学基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53]李玉成,藤斌.波浪对海上建筑物的作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54]陈家辉.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55]高冬光.桥涵水文(第三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56]俞聿修,随机波浪及其工程应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57]苎艳蓉,海洋工程波浪力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58]高庆华,苏桂武,张业成,等,中国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Ml.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59]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办公室.海洋水文气象调查技术规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60]陈宗镛,甘子钧,金庆祥.海洋潮汐[M].北京:海洋出版社,1979.[61]林珲,闾国年,宋志尧.东中国海潮波系统与海岸演变模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2]国家海洋局.200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63]郭禹.航海学[M].大连:大莲海事大学出版社,2005.[64]陈宗镛,等.海洋科学概论[Ml.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65]翟盘茂,李晓燕,任福民.厄尔尼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66]张方俭.我国的海冰[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67]张方俭,周玲,我国海冰的可能最大厚度[J].自然灾害学报,1995,4(3).[68]方华灿,许发彦,陈国明.渤海平台构件疲劳分析的新方法[J].石油学报,1997,18(4).[69]李玉珊.渤海固定结构冰力计算中的问题[Jl.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99,11(1).[70]欧进萍,段忠东,王刚,海冰作用下平台结构自激振动的参数分析与响应的数值计算[Jl.工程力学,2001,18(5).[71]段梦兰,吴永宁,高照杰,海冰环境中海洋石油钢结构的破坏分析[J].石油学报,1999,20(3).[72]张明元,严德成,孟广琳.海冰弯曲强度的研究[J].海洋科学,1993(5).[73]曲月霞.海冰与近海结构物作用的物理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1.[74]隋吉学,孟广琳,李志军,等,环渤海海冰弯曲强度影响因素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1996,15(1).[75]孙希天.极端海况锦州J220-2平台的风险评估[D].申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5.[76]李志军,辽东湾海冰现场调查研究[J].海洋预报,1999,16(3).[77]高照杰,段梦兰,李啸,等,滩、浅海固定设施冰载荷的研究[J].石油学报,2001,22(5).。

中国海域赤潮发生趋势的年际变化_张青田

中国海域赤潮发生趋势的年际变化_张青田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6002( 2013) 05-0098-05
Review on the Annual Variation of Red Tides in China Sea ZHANG Qing-tian1,2 1.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Resources and Chemistry,Tianjin 300457,China 2. 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457,China Abstract: The annual variation of red tide ( i. e. harmful algal bloom,HAB) in China coast was reviewed,and the occurrence trend of red tide in the 21st century became the main part. We hope this review would help the people to analyze and control the HAB in China.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HAB in China was becoming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and it generally increased in its frequency and scale,and in number of HAB species. The frequency and scale of HAB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were almost two times of that in the second five decades last century. Among the four China seas,East Sea became the most serious zone beyond South Sea,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e last century. And the scale of HAB increased obviously in Bohai Sea,too. Most HAB often occurred in May and June,and its occurrence months had an increasing trend. This trend demanded longer monitoring and increasing monitoring frequency. On the other hand,the decrease in frequency and scale of HAB in some years also gave us the confidence to control the HAB. Key words: red tide; harmful algal bloom; annual change; China Sea

(完整word版)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完整word版)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199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来源:国家海洋局更新时间: 1996-11—26一、一九九六年海洋灾害概况(一)风暴潮灾害(二)海浪灾害(三)海冰灾害(四)赤潮灾害(五)溢油灾害二、一九九六年海洋灾害特点三、一九九七年海洋灾害预测四、对策与建议一、一九九六年海洋灾害概况1996年7至9月,我国沿海先后发生6次;台风风暴潮,其中3次给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四省和广西自治区造成严重风暴潮灾害,是历年来遭受风暴潮灾害较为严重,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一年.温带风暴潮发生次数增多,天津市部分低洼地区有少量上水.中国海及邻近洋区4米以上灾害性巨浪出现天数比常年偏少,但由巨浪适成的灾害比常年严重,其它恶性事故时有发生。

1995年11月至1996年3月,渤、黄海的冰情较常年偏轻。

沿海发现赤潮4起,船舶溢油事故3起,海上石油平台油污染事件7起。

(一)风暴潮灾害l.台风风暴潮灾害本年度7至9月期间,我国沿海先后发生了6次台风风暴潮过程,是近几年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较少的年份。

其中,8月1日发生在福建和浙江省、8月18日发生在海南省海口市以及9月9日发生在“两广”的风暴潮都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1)闽、浙沿海发生严重风暴潮灾害福建、浙江两省沿海在今年8号台风风暴潮影响期间(7月31日~8月1日),共有12个验潮站出现100厘米以上的增水,有3个站增水在200厘米以上,梅花站最大增水225厘米,以上验潮站最高潮位均超过当地警戒水位,有7个验潮站(坎门、沙埕、三沙、平潭、崇武、厦门、东山)的最高潮位破历史最高记录(详见附表2),其中,平潭验潮站出现了千年一遇的特高潮位。

又恰逢这一带沿海区域的天文大潮期,造成福建、浙江两省沿海严重的风暴潮灾害,上海市和江苏省沿海地区也程度不同地受灾.福建省沿海7月27日还受到7号台风风暴潮的袭击,在短短6天(7月27日~8月1日)时间里连续两次遭受灾害性风暴潮袭击,造成福建省沿海严重的风暴潮灾害.据统计,全省有52个县(市)、448个乡镇受灾,90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死亡55人,损坏房屋25万间,倒塌房屋5万间,损坏海堤65公里,渠道决口296公里,受淹农田687万亩,养殖损失20.0万亩,损坏船只1353艘,损坏桥涵259座,毁坏公路573.7公里,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来源:国家海洋局更新时间:2007-01-262006年,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有效开展了防灾减灾工作。

在对2006年海洋灾害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国家海洋局编制了《200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现予以发布。

国家海洋局局长:2007年1月北京目录·1. 概况·2.风暴潮灾害·3.海浪灾害·4. 海冰灾害·5. 赤潮灾害·6. 海啸灾害1.概况2006年,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有效开展了防灾减灾工作。

在对2006年海洋灾害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国家海洋局编制了《200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现予以发布。

1. 概况2006年为我国海洋灾害的重灾年,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灾害性海洋过程共发生179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8.45亿元,死亡(含失踪)492人(见表1)。

风暴潮灾害(含近岸台风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17.11亿元,死亡(含失踪)327人,为2006年的主要海洋灾害;海浪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34亿元,死亡(含失踪)165人;海啸事件未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表1 2006年主要灾害性海洋过程损失统计自1989年以来,历年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统计见图1和图2。

图1 1989~2006年海洋灾害经济损失图2 1989~2006年海洋灾害死亡(含失踪)人数2.风暴潮灾害2006年我国沿海共发生9次台风风暴潮过程,其中4次造成灾害。

本年度台风风暴潮灾害的特点是:发生时间早(5月),灾害时间集中(7、8月),受灾地段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和广东省沿海,灾害损失严重(见表2)。

2006年我国沿海共发生19次温带风暴潮过程,其中1次造成灾害。

表2 2006年风暴潮灾害(含近岸浪灾害)损失统计2.1台风风暴潮灾害“珍珠”(Chanchu)、“碧利斯”(Bilis)、“派比安”(Prapiroon)、“桑美”(Saomai)等4次台风风暴潮过程给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沿海省(自治区)造成严重损失。

●“珍珠”风暴潮台风“珍珠”(0601)于5月18日凌晨2时15分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和饶平县交界地区登陆。

受“珍珠”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广东省海洋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12.3亿元。

沿海最大增水出现在广东海门,达181厘米,超过当地警戒潮位8厘米;另外还有5个验潮站最大增水超过100厘米。

广东省受灾人口778.12万人,紧急转移32.7万人。

农田受淹21.19万公顷,水产养殖损失94.49千公顷,堤防损毁1,675处,144.89公里,沉没损毁渔船1,518艘。

●“碧利斯”风暴潮强热带风暴“碧利斯”(0604)于7月14日12时50分在福建省霞浦县北壁镇登陆,受“碧利斯”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福建、浙江两省直接经济损失57.55亿元。

沿海增水超过100厘米的验潮站有12个,最大增水发生在浙江海门,达182厘米。

浙江、福建两省有13个验潮站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福建琯头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108厘米(图3)。

福建省57个县市、591个乡镇受灾,5个县级城区受淹,受灾人口402.81万人,紧急转移51.9万人。

农田受灾面积175.97千公顷、成灾82.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0.62亿元。

图3 “碧利斯”风暴潮分布图浙江省受灾人口107.7万人,紧急转移26.8万人,22542艘船只回港避风。

农田受灾面积34.61千公顷,堤防决口153处、4.7公里,损坏堤防267处、48.2公里,损毁护岸505处,冲毁塘坝58座,水产养殖损失4.6千公顷,船只损毁354艘,沿海养殖与渔船损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93亿元。

●“派比安”风暴潮台风“派比安”(0606)于8月3日19时20分,在广东省阳西县和电白县交界处沿海登陆。

受“派比安”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广东和广西两省直接经济损失77.06亿元。

沿岸增水超过100厘米的验潮站有6个,最大增水发生在广东北津,达220厘米。

广东省61个县市的473.49万人受灾,紧急转移28.18万人,农田受淹33.9万公顷,沉没损毁船只508艘,损毁房屋2.4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70.02亿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受灾人口167.75万人,死亡1人,海洋水产养殖损失5.7千公顷,损毁海堤35.735公里,直接经济损失7.037亿元。

●“桑美”风暴潮超强台风“桑美”(0608)于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

“桑美”是近50年来登陆我国强度最强的台风,登陆时适逢天文大潮期,造成了浙江、福建沿海的特大风暴潮灾害,福建、浙江两省共损失70.17亿元,死亡230人,失踪96人。

图4 “桑美”风暴潮分布沿海增水超过100厘米的验潮站有6个,最大增水发生在浙江鳌江,达401厘米。

6个验潮站的最高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图4),浙江瑞安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62厘米。

浙江省台州、温州、丽水等地受灾人口345.6万人,死亡2人,农田受淹103.2千公顷,堤防决口674处、81.1公里,损坏堤防5,180处、396.4公里,损毁护岸1,833处,冲毁塘坝678座,海洋水产养殖损失10.6千公顷、水产品2万吨(图5),渔船沉没1003艘(其中小船899艘),受损1153艘,养殖和渔船损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3亿元。

图5 浙江省南麂岛被损毁的深海养殖网箱福建全省有14个县市、16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45.52万人,其中228人死亡、96人失踪,农作物受灾68.8千公顷,成灾44.2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3.87亿元。

2.2温带风暴潮2006年共发生19次温带风暴潮过程,其中4月17日的温带风暴潮造成大连市海洋水产养殖损失5,160吨,直接经济损失310万元。

3.海浪灾害2006年我国近海海域发生波高4米以上的海浪过程38次,其中冷空气与气旋浪过程23次,台风浪过程15次。

海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4亿元,死亡(含失踪)165人。

3.1台风浪灾害2006年我国近海海域共发生波高4米以上台风浪过程15次,其中4次造成严重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统计在风暴潮灾害中(见表2)。

●“珍珠”台风浪受“珍珠”台风影响,5月13日~18日南海中部、北部海面形成9米~12米的台风浪。

国家海洋局南海19号海洋观测浮标(21.29°N,114°E)实测最大波高7.9米;遮浪海洋监测站实测最大波高7.5米;南澳海洋监测站实测最大波高5.0米。

受“珍珠”台风浪影响,广东省沿海部分海堤与渔船损毁严重(见图6),海洋水产养殖损失惨重。

图6 “珍珠”台风浪造成海堤损毁、港内的渔船碰撞● “杰拉华”台风浪“杰拉华”热带风暴于6月27日~29日在南海形成4米~6米的台风浪。

● “艾云尼”台风浪的台风浪,青岛市沿海也受到本次台风浪过程的影响。

● “碧利斯”台风浪“碧利斯” 强热带风暴于7月12日~16日在台湾省以东洋面、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和黄海形成6米~8米的台风浪(见图7)。

图7 浙江省玉环县遭受“碧利斯”台风浪的袭击● “格美”台风浪“格美”台风于7月23日~25日在台湾省以东洋面、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形成6米~8米的台风浪。

● “派比安”台风浪“派比安”台风于8月1日~4日在南海形成6米~8米的台风浪。

● “桑美”台风浪米的台风浪(见图8)。

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预报台洞头浮标实测最大波高5.3米;东海18号浮标(27.5°N,122.53°E)实测最大波高8.6米(见图9)。

图8 “桑美”台风在南麂岛引起的狂涛巨浪图9 国家海洋局东海18号浮标记录到的“桑美”台风浪过程受“桑美”台风浪影响,在福建省沙埕港避风渔船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沉没船只多达952艘,损坏1,139艘(见图10)。

图10 “桑美”台风浪造成福建沙埕港重大损失● “宝霞”台风浪“宝霞”热带风暴于8月8日~10日在台湾省以东洋面、台湾海峡和南海东北部海面形成4米~6米的台风浪。

● “悟空”台风浪“悟空”热带风暴于8月16日~19日在东海、黄海海面形成4米~6米的台风浪。

● “珊珊”台风浪“珊珊”强台风于9月15日~19日在台湾省以东洋面、台湾海峡、东海和黄海海面形成8米~10米的台风浪。

● “象神”台风浪“象神”超强台风于9月28日~10月1日在南海形成10米~12米的台风浪。

● “西马仑”台风浪“西马仑”超强台风于10月29日~11月4日在南海形成6米~12米的台风浪。

● “飞燕”台风浪“飞燕”超强台风于11月11日~14日在南海形成6米~9米的台风浪。

● “榴莲”台风浪“榴莲”热带风暴于12月1日~4日在南海形成6米~8米的台风浪。

● “尤特”台风浪“尤特”台风于12月10日~14日在南海形成6米~10米的台风浪。

13日20时西沙海洋监测站实测波高7.0米。

12月13日“琼海05098”号渔船在西沙浪花礁附近被大浪击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1人失踪。

“尤特”台风浪造成海南省直接经济损失620.4万元。

3.2冷空气与气旋浪灾害2006年,我国近海共发生55次因冷空气与气旋浪造成的海浪灾害,死亡165人,直接经济损失1.34亿元(见表3)。

表3 2006年冷空气与气旋浪引起的海浪灾害统计4.海冰灾害4.1海冰冰情2005/2006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冰情为常年偏轻(2.5级),局部地区出现严重冰情。

2006年2月上旬辽东湾、渤海湾和黄海北部的浮冰外缘线达到最大(见图11):辽东湾最大浮冰外缘线77海里,一般冰厚10厘米~20厘米,最大冰厚40厘米;渤海湾最大浮冰外缘线14海里,一般冰厚5厘米~10厘米,最大冰厚25厘米;黄海北部最大浮冰外缘线26海里,一般冰厚10厘米~15厘米,最大冰厚30厘米。

2006年1月上旬莱州湾浮冰外缘线达到最大,约20海里,一般冰厚5厘米~10厘米,最大冰厚25厘米。

图11 2月8日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分布的卫星图片4.2海冰灾情2005/2006年冬季莱州湾海域的冰情为近2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年,特别是2005年12月份的冰情为历史同期罕见。

莱州湾近海一般冰厚10厘~20厘米,最大冰厚40厘米,岸边堆积冰冰厚高达1米。

在此期间,莱州湾沿岸多个港口处于瘫痪状态,冰情给海上交通运输、海岸工程和沿海水产养殖等行业造成严重危害和较大经济损失。

2005年12月15日~22日山东省莱州市芙蓉岛外海有20艘渔船被海冰包围(见图12),53名船员被困,当地渔业、公安和渔政等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使遇险渔船和船员安全获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