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定理证明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证明题定理

初中数学证明题定理

初中数学证明题定理线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两点决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5.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垂线段最短)平行公理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简: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三角形1.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4.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1.边角边(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角边角(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角角边(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边边边(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 斜边、直角边(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判定1.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4.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5.等腰三角形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等边三角形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1.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多边形1.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3.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菱形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判定1.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等腰梯形性质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1.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4.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中位线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相似三角形判定1.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内心,外心1.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是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2.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外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正多边形和圆1.依次连结各等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n(n≥3):2.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1点的定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角的定理: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直线定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2平行定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证明两直线平行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推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4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边角边定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定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定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5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6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7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8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a^2+b^2=c^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9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10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1矩形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2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3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14定理: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15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16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17相似三角形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3.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相似直角三角形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8定理1: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定理2: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9定理:过不共线的三个点,可以作且只可以作一个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评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2:弦的垂直平分弦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评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定理3: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2.经过圆的半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3.圆的切线垂直经过切点的半径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是三角形的内心5.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6.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7.如果四边形两组对边的和相等,那么它必有内切圆8.两圆的两条外公切线的长相等;两圆的两条内公切线的长也相等20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16种证明方法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16种证明方法

勾股定理的16种证明方法【证法1】(课本的证明)做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斜边长为c,再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 、b 、c 的正方形,把它们像上图那样拼成两个正方形.从图上可以看到,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a + b,所以面积相等. 即abc ab b a 214214222⨯+=⨯++, 整理得 222c b a =+.【证法2】(邹元治证明) 以a 、b 为直角边,以c 为斜边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b 21. 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 、E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B 、F 、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 、G 、D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 Rt ΔHAE ≌ Rt ΔEBF, ∴ ∠AHE = ∠BEF .∵ ∠AEH + ∠AHE = 90º, ∴ ∠AEH + ∠BEF = 90º. ∴ ∠HEF = 180º―90º= 90º.∴ 四边形EFGH 是一个边长为c 的 正方形. 它的面积等于c 2.∵ Rt ΔGDH ≌ Rt ΔHAE, ∴ ∠HGD = ∠EHA .∵ ∠HGD + ∠GHD = 90º, ∴ ∠EHA + ∠GHD = 90º. 又∵ ∠GHE = 90º,∴ ∠DHA = 90º+ 90º= 180º.∴ ABCD 是一个边长为a + b 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2b a +. ∴()22214c ab b a +⨯=+. ∴ 222c b a =+.【证法3】(赵爽证明)以a 、b 为直角边(b>a ), 以c 为斜D 边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b 21. 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 Rt ΔDAH ≌ Rt ΔABE, ∴ ∠HDA = ∠EAB .∵ ∠HAD + ∠HAD = 90º, ∴ ∠EAB + ∠HAD = 90º,∴ ABCD 是一个边长为c 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c 2. ∵ EF = FG =GH =HE = b ―a , ∠HEF = 90º.∴ EFGH 是一个边长为b ―a 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2a b -.∴ ()22214c a b ab =-+⨯.∴ 222c b a =+. 【证法4】(1876年美国总统Garfield 证明)以a 、b 为直角边,以c 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b 21. 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 、E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Rt ΔEAD ≌ Rt ΔCBE, ∴ ∠ADE = ∠BEC .∵ ∠AED + ∠ADE = 90º,∴ ∠AED + ∠BEC = 90º.∴ ∠DEC = 180º―90º= 90º. ∴ ΔDEC 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等于221c .又∵ ∠DAE = 90º, ∠EBC = 90º,∴ AD ∥BC .∴ ABCD 是一个直角梯形,它的面积等于()221b a +.∴ ()222121221c ab b a +⨯=+. ∴ 222c b a =+.【证法5】(梅文鼎证明)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斜边长为c . 把它们拼成如图那样的一个多边形,使D 、E 、F 在一条直线上. 过C 作AC 的延长线交DF 于点P . ∵ D 、E 、F 在一条直线上, 且Rt ΔGEF ≌ Rt ΔEBD, ∴ ∠EGF = ∠BED,C∵ ∠EGF + ∠GEF = 90°, ∴ ∠BED + ∠GEF = 90°, ∴ ∠BEG =180º―90º= 90º. 又∵ AB = BE = EG = GA = c,∴ ABEG 是一个边长为c 的正方形. ∴ ∠ABC + ∠CBE = 90º. ∵ Rt ΔABC ≌ Rt ΔEBD, ∴ ∠ABC = ∠EBD .∴ ∠EBD + ∠CBE = 90º. 即 ∠CBD= 90º.又∵ ∠BDE = 90º,∠BCP = 90º,BC = BD = a .∴ BDPC 是一个边长为a 的正方形. 同理,HPFG 是一个边长为b 的正方形. 设多边形GHCBE 的面积为S,则,21222ab S b a ⨯+=+ abS c 2122⨯+=,∴ 222c b a =+.【证法6】(项明达证明)做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b>a ) ,斜边长为c . 再做一个边长为c 的正方形. 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的多边形,使E 、A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过点Q 作QP ∥BC,交AC 于点P . 过点B 作BM ⊥PQ,垂足为M;再过点F 作FN ⊥PQ,垂足为N .∵ ∠BCA = 90º,QP ∥BC, ∴ ∠MPC = 90º, ∵ BM ⊥PQ, ∴ ∠BMP = 90º,∴ BCPM 是一个矩形,即∠MBC = 90º. ∵ ∠QBM + ∠MBA = ∠QBA = 90º,∠ABC + ∠MBA = ∠MBC = 90º, ∴ ∠QBM = ∠ABC,又∵ ∠BMP = 90º,∠BCA = 90º,BQ = BA = c, ∴ Rt ΔBMQ ≌ Rt ΔBCA .同理可证Rt ΔQNF ≌ Rt ΔAEF . 从而将问题转化为【证法4】(梅文鼎证明).【证法7】(欧几里得证明)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 、b 、c 的正方形,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H 、C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结 BF 、CD . 过C 作CL ⊥DE,交AB 于点M,交DE 于点L . ∵ AF = AC,AB = AD,∠FAB = ∠GAD, ∴ ΔFAB ≌ ΔGAD,∵ ΔFAB 的面积等于221a,ΔGAD 的面积等于矩形ADLM 的面积的一半,∴ 矩形ADLM 的面积 =2a .同理可证,矩形MLEB 的面积 =2b .∵ 正方形ADEB 的面积= 矩形ADLM 的面积 + 矩形MLEB 的面积 ∴ 222b a c += ,即 222c b a =+. 【证法8】(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证明)如图,在Rt ΔABC 中,设直角边AC 、BC 的长度分别为a 、b,斜边AB 的长为c,过点C 作CD ⊥AB,垂足是D .在ΔADC 和ΔACB 中,∵ ∠ADC = ∠ACB = 90º,∠CAD = ∠BAC, ∴ ΔADC ∽ ΔACB .AD ∶AC = AC ∶AB, 即 AB AD AC •=2.同理可证,ΔCDB ∽ ΔACB,从而有 AB BD BC •=2. ∴ ()222AB AB DB AD BC AC =•+=+,即 222c b a =+. 【证法9】(杨作玫证明)做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b>a ),斜边长为c . 再做一个边长为c 的正方形. 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的多边形. 过A 作AF ⊥AC,AF 交GT 于F,AF 交DT 于R . 过B 作BP ⊥AF,垂足为P . 过D 作DE 与CB 的延长线垂直,垂足为E,DE 交AF 于H .∵ ∠BAD = 90º,∠PAC = 90º, ∴ ∠DAH = ∠BAC .又∵ ∠DHA = 90º,∠BCA = 90º, AD = AB = c,∴ Rt ΔDHA ≌ Rt ΔBCA .K∴ DH = BC = a,AH = AC = b . 由作法可知, PBCA 是一个矩形, 所以 Rt ΔAPB ≌ Rt ΔBCA . 即PB = CA = b,AP= a,从而PH = b ―a .∵ Rt ΔDGT ≌ Rt ΔBCA , Rt ΔDHA ≌ Rt ΔBCA . ∴ Rt ΔDGT ≌ Rt ΔDHA .∴ DH = DG = a,∠GDT = ∠HDA . 又∵ ∠DGT = 90º,∠DHF = 90º,∠GDH = ∠GDT + ∠TDH = ∠HDA+ ∠TDH = 90º, ∴ DGFH 是一个边长为a 的正方形.∴ GF = FH = a . TF ⊥AF,TF = GT ―GF = b ―a .∴ TFPB 是一个直角梯形,上底TF=b ―a,下底BP= b,高FP=a +(b ―a ). 用数字表示面积的编号(如图),则以c 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543212S S S S S c ++++= ①∵()[]()[]a b a a b b S S S -+•-+=++21438 = ab b 212-, 985S S S +=,∴824321S ab b S S --=+= 812S S b -- . ②把②代入①,得98812212S S S S b S S c ++--++== 922S S b ++ = 22a b +.∴ 222c b a =+.【证法10】(李锐证明)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 、b (b>a ),斜边的长为c . 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 、b 、c 的正方形,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 、E 、G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用数字表示面积的编号(如图).∵ ∠TBE = ∠ABH = 90º,∴ ∠TBH = ∠ABE .又∵ ∠BTH = ∠BEA = 90º,BT = BE = b, ∴ Rt ΔHBT ≌ Rt ΔABE .∴ HT = AE = a . ∴ GH = GT ―HT = b ―a . 又∵ ∠GHF + ∠BHT = 90º,∠DBC + ∠BHT = ∠TBH + ∠BHT = 90º,∴ ∠GHF = ∠DBC.R∵ DB = EB ―ED = b ―a, ∠HGF = ∠BDC = 90º,∴ Rt ΔHGF ≌ Rt ΔBDC . 即 27S S =.过Q 作QM ⊥AG,垂足是M . 由∠BAQ = ∠BEA = 90º,可知 ∠ABE = ∠QAM,而AB = AQ = c,所以Rt ΔABE ≌ Rt ΔQAM . 又Rt ΔHBT ≌ Rt ΔABE . 所以Rt ΔHBT ≌ Rt ΔQAM . 即 58S S =.由Rt ΔABE ≌ Rt ΔQAM,又得QM = AE = a,∠AQM = ∠BAE . ∵ ∠AQM + ∠FQM = 90º,∠BAE + ∠CAR = 90º,∠AQM = ∠BAE, ∴ ∠FQM = ∠CAR .又∵ ∠QMF = ∠ARC = 90º,QM = AR = a,∴ Rt ΔQMF ≌ Rt ΔARC . 即64S S =.∵ 543212S S S S S c ++++=,612S S a +=,8732S S S b ++=,又∵ 27S S =,58S S =,64S S =,∴8736122S S S S S b a ++++=+ =52341S S S S S ++++=2c , 即 222c b a =+.【证法11】(利用切割线定理证明)在Rt ΔABC 中,设直角边BC = a,AC = b,斜边AB = c . 如图,以B 为圆心a 为半径作圆,交AB 及AB 的延长线分别于D 、E,则BD = BE = BC = a . 因为∠BCA = 90º,点C 在⊙B 上,所以AC 是⊙B 的切线. 由切割线定理,得AD AE AC •=2=()()BD AB BE AB -+=()()a c a c -+= 22a c -,即222a cb -=,∴ 222c b a =+.【证法12】(利用多列米定理证明)在Rt ΔABC 中,设直角边BC = a,AC = b,斜边AB = c (如图). 过点A 作AD ∥CB,过点B 作BD ∥CA,则ACBD为矩形,矩形ACBD 内接于一个圆. 根据多列米定理,圆内接四边形对角线的乘积等于两对边乘积之和,有BD AC BC AD DC AB •+•=•, ∵ AB = DC = c,AD = BC = a, AC = BD = b,∴ 222AC BC AB +=,即 222b a c +=,∴ 222c b a =+.【证法13】(作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证明)在Rt ΔABC 中,设直角边BC = a,AC = b,斜边AB = c . 作Rt ΔABC 的内切圆⊙O,切点分别为D 、E 、F (如图),设⊙O 的半径为r .∵ AE = AF,BF = BD,CD = CE,∴ ()()()BF AF CD BD CE AE AB BC AC +-+++=-+= CD CE += r + r = 2r,即 r c b a 2=-+, ∴ c r b a +=+2.∴ ()()222c r b a +=+,即 ()222242c rc r ab b a ++=++,∵ab S ABC 21=∆,∴ ABC S ab ∆=42, 又∵ AO C BO CAO B ABC S S S S ∆∆∆∆++= = brar cr 212121++ = ()r c b a ++21= ()r c c r ++221= rc r +2,∴()ABC S rc r ∆=+442, ∴ ()ab rc r242=+,∴ 22222c ab ab b a +=++, ∴ 222c b a =+.【证法14】(利用反证法证明)如图,在Rt ΔABC 中,设直角边AC 、BC 的长度分别为a 、b,斜边AB 的长为c,过点C 作CD ⊥AB,垂足是D .假设222c b a ≠+,即假设 222AB BC AC ≠+,则由AB AB AB •=2=()BD AD AB +=BD AB AD AB •+•可知 AD AB AC •≠2,或者 BD AB BC •≠2. 即 AD :AC ≠AC :AB,或者 BD :BC ≠BC :AB .在ΔADC 和ΔACB 中,∵ ∠A = ∠A,∴ 若 AD :AC ≠AC :AB,则∠ADC ≠∠ACB . 在ΔCDB 和ΔACB 中, ∵ ∠B = ∠B, ∴ 若BD :BC ≠BC :AB,则 ∠CDB ≠∠ACB . 又∵ ∠ACB = 90º,∴ ∠ADC ≠90º,∠CDB ≠90º.这与作法CD ⊥AB 矛盾. 所以,222AB BC AC ≠+的假设不能成立.∴ 222c b a =+.【证法15】(辛卜松证明)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 、b,斜边的长为c . 作边长是a+b 的正方形ABCD . 把正方形ABCD 划分成上方左图所示的几个部分,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ab b a b a2222++=+;把正方形ABCD 划分成上方右图所示的几个部分,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2214c ab b a +⨯=+ =22c ab +.∴ 22222c ab ab b a +=++,∴ 222c b a =+.【证法16】(陈杰证明)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 、b (b>a ),斜边的长为c . 做两个边长分别为a 、b 的正方形(b>a ),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E 、H 、M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用数字表示面积的编号(如图).在EH = b 上截取ED = a,连结DA 、DC,则 AD = c .∵ EM = EH + HM = b + a , ED = a, ∴ DM = EM ―ED = ()a b +―a = b . 又∵ ∠CMD = 90º,CM = a, ∠AED = 90º, AE = b, ∴ Rt ΔAED ≌ Rt ΔDMC . ∴ ∠EAD = ∠MDC,DC = AD = c .∵ ∠ADE + ∠ADC+ ∠MDC =180º,∠ADE + ∠MDC = ∠ADE + ∠EAD = 90º, ∴ ∠ADC = 90º.∴ 作AB ∥DC,CB ∥DA,则ABCD 是一个边长为c 的正方形. ∵ ∠BAF + ∠FAD = ∠DAE + ∠FAD = 90º,D D∴ ∠BAF=∠DAE .连结FB,在ΔABF 和ΔADE 中,∵ AB =AD = c,AE = AF = b,∠BAF=∠DAE, ∴ ΔABF ≌ ΔADE .∴ ∠AFB = ∠AED = 90º,BF = DE = a . ∴ 点B 、F 、G 、H 在一条直线上. 在Rt ΔABF 和Rt ΔBCG 中, ∵ AB = BC = c,BF = CG = a, ∴ Rt ΔABF ≌ Rt ΔBCG .∵ 54322S S S S c +++=, 6212S S S b ++=, 732S S a +=,76451S S S S S +===,∴6217322S S S S S b a ++++=+ =()76132S S S S S ++++=5432S S S S +++=2c ∴ 222c b a =+.。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1.代数定理-同号两数相乘为正,异号两数相乘为负。

-分配率:a×(b+c)=a×b+a×c。

-同底数幂相除,指数相减:(a^m)÷(a^n)=a^(m-n)。

-幂的乘法:(a^m)×(a^n)=a^(m+n)。

2.平方根公式-设a≥0,则√a×√a=a。

-若a≥0,则√(a^2)=a。

3.线性方程- 设a ≠ 0,方程 ax + b = 0 的解是 x = -b/a。

- 形如 ax + b = cx + d 的一次方程,有唯一解 x = (d - b)/(a -c)。

4.角度定理-外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的两个不相邻内角的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同位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截线分成两个内交角和两个外交角,则这两个内交角互为同位角,两个外交角互为同位角。

5.平行线和三角形定理-同位角、内错角定理:当两条直线被一条截线分成两个内交角和两个外交角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截割定理: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截断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等腰三角形定理: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中,两个对应的内角也相等。

6.几何定理-直角三角形定理: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些角是直角,则它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边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各直角边的平方和。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

-相似三角形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定理: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7.百分数与比例-百分数换分数: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百分数除以100即可得到对应的分数。

-百分数的四则运算: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先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最后再转化为百分数。

-比例:设a:b=c:d,称a和b为比例的两个项,c和d为比例的两个对应项。

初中数学定理及推论的证明

初中数学定理及推论的证明

初中数学定理及推论的证明证明一:等腰三角形的定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等长,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假设三角形ABC的两条边AB和AC等长,即AB=AC。

由等量减法原理,我们可以得到:AB-AC=0。

再根据减法交换律,我们可以得到:AC-AB=0。

根据减法结合律,上述两式可以合并为:AC-AB+AB-AC=0。

通过合并同类项,我们可以得到:AC-AC+AB-AB=0。

根据零元素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0+0=0。

根据加法恒等性质,上述两式可以合并为:0=0。

根据等式传递律,我们可以得到:AC-AB=AB-AC。

根据相反数的性质,上式可以变为:AC+(-AB)=AB+(-AC)。

根据加法逆元的定义,我们可以将上式简化为:AC-AB=AB-AC=0。

由于AC-AB=0,所以AC=AB。

这就证明了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证明:假设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证明内角和定理: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90度。

所以∠A+∠B+∠C=90度。

2.将三角形ABC划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A和∠B。

3.根据直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我们可以得到∠A+∠B=90度。

4.将上述结果代入第一步的等式中,我们可以得到90度+∠C=90度。

5.根据加法逆元的定义,我们可以将上述结果简化为∠C=0度。

6.根据零元素的性质,0度+0度+0度=0度。

结合第一步的等式,我们可以得到∠A+∠B+∠C=0度。

因此,三角形ABC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证明三:略以上是初中数学中的两个重要定理及其证明。

这些证明基于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方法,从已知条件推导出结论。

这些证明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加深对数学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这些定理的证明也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初中数学定理大全完整版

初中数学定理大全完整版

初中数学定理大全完整版一、形状定理1、平行线定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2、垂直线定理:任意两条垂直(直角)线的交点到两条线的距离是一样的;3、平面角定理:两个线段相交时,连接交点和两条线段两端点的角之和为180°;4、直线交角定理: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它们的夹角等于二者的夹角之和。

1、三角形垂直定理:三角形的最长边总是位于与其最短边所成的夹角的对角线上;2、三角形最佳定理:三角形的任意边之和大于另外两边的和;3、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任意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4、海伦定理(三角形面积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其他两条边乘以两边之间的距离除以2;5、正三角形三边定理:正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7、三角形平行线定理:在任意三角形内,任何一条对角线上的对应边都是平行的。

三、图论定理1、桥接定理:在一个有环的图中,如果删去一条边便使得图变成连通图,则这条边称为桥;2、塔定理:有向图中,任何两个节点都有一条路径相连;3、欧拉定理:一个有向图G中,如果所有顶点的度之和等于该图边数的两倍,则称G是欧拉图,而且图G必然是可以从一个顶点出发,遍历所有边,而只经过每条边一次,而能最终回到原点的图。

四、坐标定理1、点斜式定理:求点斜式的方法是先除以斜率(斜率为小数时,先乘以分子的倒数,然后在除以分母),得出的结果等于两个点之间的横坐标差和纵坐标差的比例;2、两点式定理: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则把这两点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可解出直线方程;3、三角形独特性定理:平面上存在唯一一个拥有三个顶点的三角形,它将这三顶点分割为三条等长线段;4、极坐标定理:极坐标下,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对数值来表示,它表示该点,绕原点运行某一方向的角距离,以及该角所指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初中数学中的几何证明定理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较为常见和重要的:1.垂线定理: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且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那么相交的两条直线分成的两对相邻角互为互补角。

证明:假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且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那么∠AOC和∠BOD构成一对互补角,同时∠AOD和∠BOC构成一对互补角。

2.同位角定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截线相交,那么相交的各对同位角相等。

证明:假设平行线AB与CD被平行于它们的条横截线EF相交于点O,那么∠AEO和∠COF,∠FEO和∠DOF互相等。

3.对顶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AB和CD相交,那么由相交而分成的四个角中的相邻角互为对顶角。

证明:假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那么∠AOB和∠COD、∠BOC和∠AOD互为对顶角。

4.垂直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AB和CD相交,那么由相交而分成的四个角中的互为相对角的两对角中,有一对互为垂直角。

证明:假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那么∠AOC和∠BOC互为相对角,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那么∠AOC和∠BOC互为垂直角。

5.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的和等于180°。

证明:假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A、B、C,以AB为边作一个封闭的三角形ABC,再以BC为边作一个封闭的三角形ACB。

根据同位角定理,∠BAC+∠BCE=∠ACB+∠ACD,即∠BAC+∠ACB+∠BCE=∠ACB+∠ACD+∠BCE,因此∠BAC+∠ACB+∠BCE=∠ACB+∠ACB,即∠BAC+∠ACB+∠ACB=180°。

6.线段的三等分定理:对于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C,如果AC与CB 的长度相等,那么AC与CB将线段AB分为三个相等的部分。

证明:利用数学归纳法,首先取一点D在线段AB上,并且AD的长度为BD的两倍,那么根据线段的加法性质,我们有AB=AD+BD=AD+AD=2AD。

初中数学定理最全整理归纳

初中数学定理最全整理归纳

初中数学定理大全初中数学点、线、角的定理点的定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点的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角的定理: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角的定理: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直线定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定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几何平行定理平行定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证明两直线平行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推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初中数学定理:三角形内角定理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边角边定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定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定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定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角的平分线定理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对称定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直角三角形定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2+b^2=c^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平行四边形定理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定理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定理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定理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中心对称定理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相似三角形定理相似三角形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相似直角三角形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三角函数定理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初中数学圆的定理1.2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个圆经过两点也可以作无数个圆,且圆心都在连结这两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定理:过不共线的三个点,可以作且只可以作一个圆推论:三角形的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垂心1.3垂径定理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圆是周对称图形,任一条通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评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2:弦的垂直平分弦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评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4弧、弦和弦心距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1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圆没有公共点,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相离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切点定理:经过圆的半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定理:圆的切线垂直经过切点的半径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圆有两个公共点,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相交,这条直线叫这个圆的割线,这两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只能由相离、相切和相交三种2.2三角形的内切圆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各边所在的直线,都和一个圆相切,这个多边形叫做圆的外切多边形,这个圆叫做多边形的内切圆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是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一内角评分线和其余两内角的外角评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旁心。

初中数学证明题定理

初中数学证明题定理

线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两点决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5.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最短(简:垂线段最短)平行公理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简: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三角形1.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1.边角边(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角边角(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角边(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边边边(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斜边、直角边(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判定1.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 ,并且垂直于底边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4.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5.等腰三角形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1.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多边形1.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 n-2 )180°3.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菱形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判定1.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等腰梯形性质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1.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4.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中位线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相似三角形判定1.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内心,外心1.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是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2.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外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正多边形和圆1.依次连结各等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 n 边形 n(n≥3):2.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 n 边形。

初中勾股定理证明公式

初中勾股定理证明公式

初中勾股定理证明公式勾股定理,这可是初中数学里的一个超级大明星!对于咱们初中生来说,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几何难题的大门。

先来说说勾股定理到底是啥。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用公式表示就是 a² + b² = c²,其中 a、b 是两条直角边,c 是斜边。

那怎么来证明这个定理呢?方法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赵爽弦图法。

想象一下,有一个边长为 c 的正方形,把它切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 a 和 b 。

然后把这四个三角形重新拼一下,就会得到一个以斜边 c 为边长的小正方形,再加上中间一个边长为 (b - a) 的小正方形。

通过计算面积,就能证明勾股定理啦。

还有总统证法,这个名字是不是很特别?这是美国第 20 任总统加菲尔德想出来的。

我记得有一次上课,老师讲勾股定理的时候,有个同学怎么都理解不了。

老师就拿了教室的一块地砖,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在上面,然后让我们一起想象把这个三角形放大,放大到整个教室那么大,甚至整个操场那么大,问我们这个定理还成不成立。

这一下子,那个同学好像突然开窍了,眼睛都亮了起来。

咱们再来说说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假如你要盖房子,工人师傅就得根据勾股定理来确定墙角是不是直角。

还有测量大树的高度、河流的宽度等等,都能用到它。

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勾股定理更是大显身手。

比如说知道两条边求第三条边,或者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不过要小心哦,可别把数据搞错了,不然就得不出正确答案啦。

其实啊,学习勾股定理不仅仅是为了做题和考试,更是为了培养咱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积累,最后就能搭出漂亮的“知识大楼”。

总之,勾股定理就像是我们数学世界里的一个得力小助手,帮助我们解决了好多难题,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希望同学们都能和勾股定理成为好朋友,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1做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再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b、c的形,把它们像上图那样拼成两个形.从图上可以看到,这两个形的边长都是a + b,所以面积相等. 即a的平方加b的平方,加4乘以二分之一ab等于c的平方,加4乘以二分之一ab,整理得a的平方加b的平方等于c的平方。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2以a、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那么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二分之一ab.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下图形状,使A、E、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B、F、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G、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RtΔHAE ≌ RtΔEBF,∴ ∠AHE = ∠BEF.∵ ∠AEH + ∠AHE = 90º,∴ ∠AEH + ∠BEF = 90º.∴ ∠HEF = 180º―90º= 90º.∴四边形EFGH是一个边长为c的形. 它的面积等于c2.∵ RtΔGDH ≌ RtΔHAE,∴ ∠HGD = ∠EHA.∵ ∠HGD + ∠GHD = 90º,∴ ∠EHA + ∠GHD = 90º.又∵ ∠GHE = 90º,∴ ∠DHA = 90º+ 90º= 180º.∴ ABCD是一个边长为a + b的形,它的面积等于a+b的平方。

∴a加b的平方等于4乘二分之一ab,加上c的平方。

.∴a的平方加b的平方等于c的平方。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3以a、b为直角边〔b>a〕,以c为斜边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那么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二分之一ab。

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下图形状。

∵ RtΔDAH ≌ RtΔABE,∴ ∠HDA = ∠EAB.∵ ∠HAD + ∠HAD = 90º,∴ ∠EAB + ∠HAD = 90º,∴ ABCD是一个边长为c的形,它的面积等于c2.∵ EF = FG =GH =HE = b―a ,∠HEF = 90º.∴ EFGH是一个边长为b―a的形,它的面积等于b减a的平方。

数学初中三年中学数学必备定理

数学初中三年中学数学必备定理

数学初中三年中学数学必备定理1.点、线、角基本事实: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直线定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直线定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几何平行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三角形内角定理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4.全等三角形判定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边角边定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定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定理(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边边定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斜边、直角边定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5.角的平分线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6.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1做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再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b、c的正方形,把它们像上图那样拼成两个正方形.从图上可以看到,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a+b,所以面积相等.即a的平方加b 的平方,加4乘以二分之一ab等于c的平方,加4乘以二分之一ab,整理得a 的平方加b的平方等于c的平方。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2以a、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二分之一ab.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E、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B、F、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G、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RtΔHAE≌RtΔEBF,∴∠AHE=∠BEF.∵∠AEH+∠AHE=90o,∴∠AEH+∠BEF=90o.∴∠HEF=180o―90o=90o.∴四边形EFGH是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c2.∵RtΔGDH≌RtΔHAE,∴∠HGD=∠EHA.∵∠HGD+∠GH D=90o,∴∠EHA+∠GHD=90o.又∵∠GHE=90o,∴∠DHA=90o+90o=180o.∴ABCD是一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a+b的平方。

∴a加b的平方等于4乘二分之一ab,加上c的平方。

.∴a的平方加b的平方等于c的平方。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3以a、b为直角边(b>a),以c为斜边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二分之一ab。

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

∵RtΔDAH≌RtΔABE,∴∠HDA=∠EAB.∵∠HAD+∠HAD=90o,∴∠EAB+∠HAD=90o,∴ABCD是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c2.∵EF=FG=GH=HE=b―a,∠HEF=90o.∴EFGH是一个边长为b―a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b减a的平方。

∴4乘二分之一ab加上,b减a的平方等于c的平方。

∴a^2+b^2=c^2(说明a^2为a的平方)。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精编版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精编版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精编版一、直线垂直定理定理: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乘积为-1证明:设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2的斜率为k2、由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L1与L2的斜率乘积为-1,即k1×k2=-1二、垂直平分线定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垂直平分一条线段,那么它必过这条线段的中点。

证明:设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即将线段AB分成等长的线段AC和CB。

假设直线L不过线段AB的中点D,那么必然存在一点E在线段AB的另一侧,使得直线LE与线段AB垂直,这与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的前提相矛盾,所以直线L必过线段AB的中点D。

三、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定理:三角形中,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边的距离成比例。

证明:设三角形ABC的角A的平分线交边BC于点D,AD是直线BC的角A平分线。

利用三角形相似性可以得到以下等式:AD/BD=AC/BCAD/CD=AB/BC将两个等式相加得到(AD/BD)+(AD/CD)=(AC/BC)+(AB/BC),化简后可得到AD/BD+CD=AC/BC+AB/BC,再进一步整理得到AD/(BD+CD)=AC/BC,即AD和BC上的点到边的距离成比例。

四、三角形相似条件定理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证明:设△ABC和△DEF是两个具有对应相等角A,B,C和D,E,F的三角形。

根据角度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可知∠A+∠B+∠C=∠D+∠E+∠F=180°。

再根据第三个内角为180°的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得知∠C=∠F。

因此,这两个三角形具有两对相等角,所以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定义,△ABC和△DEF相似。

五、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证明:设△AB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AB=AC。

假设∠A≠∠B,那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必存在一个角∠C使得∠A+∠B+∠C=180°。

初中数学 如何使用勾股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

初中数学 如何使用勾股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

初中数学如何使用勾股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
要使用勾股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需要使用比例关系和勾股定理来比较两个三角形的边长。

以下是使用勾股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的一般步骤:
步骤1:确定两个三角形的相应边。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两个三角形的相应边。

在两个三角形中,相应的边是指两个三角形中相同位置的边,例如,两个三角形的底边、高度、斜边等等。

步骤2:计算两个三角形的相应边的长度。

使用勾股定理,我们可以计算出两个三角形的相应边的长度。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测量三角形的两个已知边的长度,然后使用勾股定理计算第三条边的长度,以此类推。

通过计算出两个三角形的相应边的长度,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的边长比例。

步骤3:比较两个三角形的边长比例。

比较两个三角形的相应边的长度比例。

如果相应边的长度比例相同,则可以推断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如果相应边的长度比例不同,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步骤4:比较两个三角形的角度。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长比例相同,我们还需要比较这两个三角形的角度是否相同。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长比例相同,并且它们的角度也相同,则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如果它们的角度不同,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总结起来,使用勾股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并通过比较边长比例和角度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在使用勾股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时,我们需要确定两个三角形的相应边,计算出相应边的长度比例,比较这些比例是否相同,并比较相应角度是否相同。

如果这些条件都满足,则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十种过程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十种过程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十种过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勾股定理,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是几何学中最基础的定理之一。

它表明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两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十种常用的证明过程。

一、几何证明法1.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构造辅助线,将直角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的定义证明斜边的平方等于直角两边的平方和。

2.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构造辅助线,形成四边形,再利用四边形的性质推导出勾股定理。

二、代数证明法1. 利用代数方法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度表示成a,b,c,利用勾股定理的定义列出等式a^2 + b^2 = c^2,再进行变形推导得到结论。

2. 利用向量法,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表示成二维向量,用向量的性质证明直角三角形满足勾股定理。

三、三角函数证明法1. 利用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关系,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和角度联系起来,通过三角函数的计算推导出勾股定理。

2. 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将角度和边长关系转换成三角函数的等式,再通过化简和运算得到勾股定理。

五、解析几何证明法1. 利用直角三角形在坐标平面上的表示,用坐标的差和平方和表达斜边和直角两边之间的关系,进行运算保证两边相等。

2. 利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利用两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和直线的斜率关系,推导出勾股定理成立的条件。

七、数学归纳法证明法1. 从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出发,比如3-4-5直角三角形,验证勾股定理成立。

然后假设勾股定理对于n=1的情况成立,推导出n=k+1的情况也成立,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定理的普遍性。

2. 从勾股数列的性质入手,证明勾股定理的普遍性。

十、几何变换证明法1. 利用几何变换,比如平移、旋转等,将直角三角形变换成其他几何形状,再通过形状不变性证明勾股定理。

2. 利用相似性和对称性的变换,将直角三角形转化成其他几何形状,结合几何形状的性质证明勾股定理的成立。

初中数学定理证明(完整版)

初中数学定理证明(完整版)

初中数学定理证明初中数学定理证明第一篇:初中数学定理证明初中数学定理证明数学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雨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几何语言:∵o是∠aob的角平分线pe⊥oa,pf⊥ob点p在o上∴pe=pf判定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几何语言:∵pe⊥oa,pf⊥obpe=pf∴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几何语言:∵ab=a∴∠b=∠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几何语言:∵ab=a,bd=d∴∠1=∠2,ad⊥b∵ab=a,∠1=∠2∴ad⊥b,bd=d∵ab=a,ad⊥b∴∠1=∠2,bd=d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等于60°几何语言:∵ab=a=b∴∠a=∠b=∠=6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几何语言:∵∠b=∠∴ab=a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几何语言:∵∠a=∠b=∠∴ab=a=b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几何语言:∵ab=a,∠a=60°∴ab=a=b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几何语言:∵∠=90°,∠b=30°∴b=ab或者ab=2b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几何语言:∵mn⊥ab于,ab=b,点p为mn上任一点∴pa=pb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几何语言:∵pa=pb∴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定理1关于某条之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若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逆定理若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b2=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有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定理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180°推论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几何语言:∵四边形abd是平行四边形∴ad‖b,ab‖d∠a=∠,∠b=∠dao=o,bo=do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判定定理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几何语言:∵ad‖b,ab‖d∴四边形ab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几何语言:∵∠a=∠,∠b=∠d∴四边形ab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几何语言:∵ad=b,ab=d∴四边形ab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几何语言:∵ao=o,bo=do∴四边形ab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5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几何语言:∵ad‖b,ad=b∴四边形abd是平行四边形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几何语言:∵四边形abd是矩形∴a=bd∠a=∠b=∠=∠d=90°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几何语言:∵△ab为直角三角形,ao=o∴bo=a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几何语言:∵∠a=∠b=∠=90°∴四边形abd是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几何语言:∵a=bd∴四边形abd是矩形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几何语言:∵四边形abd是菱形∴ab=b=d=ada⊥bd,a平分∠dab和∠db,bd平分∠ab和∠ad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几何语言:∵ab=b=d=ad∴四边形abd是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几何语言:∵a⊥bd,ao=o,bo=do∴四边形abd是菱形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梯形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几何语言:∵四边形abd是等腰梯形∴∠a=∠b,∠=∠d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几何语言:∵∠a=∠b,∠=∠d∴四边形abd是等腰梯形三角形、梯形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几何语言:∵ef是三角形的中位线∴ef=ab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几何语言:∵ef是梯形的中位线∴ef=比例线段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d,那么ad=b2、合比性质3、等比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几何语言:∵l‖p‖a推论平行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与三角形的第三边垂直于弦的直径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几何语言:∵o⊥ab,o过圆心推论1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几何语言:∵o⊥ab,a=b,ab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弦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几何语言:∵a=b,o过圆心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几何语言:推论2圆的两条平分弦所夹的弧相等几何语言:∵ab‖d圆心角、虎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也相等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虎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推论2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角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几何语言:∵四边形abd是⊙o的内接四边形∴∠a+∠=180°,∠b+∠adb=180°,∠b=∠ade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几何语言:∵l⊥oa,点a在⊙o上∴直线l是⊙o的切线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半径几何语言:∵oa是⊙o的半径,直线l切⊙o于点a∴l⊥oa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径必经过切点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切线长定理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几何语言:∵弦pb、pd切⊙o于a、两点∴pa=p,∠apo=∠po弦切角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几何语言:∵∠bn所夹的是,∠a所对的是∴∠bn=∠a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几何语言:∵∠bn所夹的是,∠am所对的是,=∴∠bn=∠am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焦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几何语言:∵弦ab、d交于点p∴pa·pb=p·pd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几何语言:∵ab是直径,d⊥ab于点p∴p2=pa·pb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焦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几何语言:∵pt切⊙o于点t,pba是⊙o的割线∴pt2=pa·pb推论从圆外一点因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焦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几何语言:∵pba、pd是⊙o的割线∴pt2=pa·pb。

初中数学会用到的所有证明定理都在这里!

初中数学会用到的所有证明定理都在这里!

初中数学会用到的所有证明定理都在这里!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

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5、配方法:就是把一个代数式设法构造成平方式,然后再进行所需要的变化。

配方法是初中代数中重要的变形技巧,配方法在分解因式、解方程、讨论二次函数等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初中数学竞赛经典几何定理

初中数学竞赛经典几何定理

AB2 = BD2 + AD2
= BD2 +( AC - CD)2
= BD2 + AC2 + CD2 - 2 AC ⋅ CD
= BC2 + AC2 - 2AC ⋅ CD
= a2 + b2 - 2ab ⋅ cosC

c2 = a2 + b2 - 2ab ⋅ cosC
那么(*)式得证,则同理其余两式亦得证.
OP2
=
ìïïïïïíïïïïïîRRR222
- PA⋅ PB ( 当P在圆内) ( 当P在圆上) + PA⋅ PB ( 当P在圆外)
证明
作 OK ^ AB 于 K,连 OB,则由垂径定理知 BK = AK ,当 P 在圆内时,
R2 - OP2 = BO2 - OP2 = BK 2 - PK 2
= (BK - PK )( AK + PK )
BD ⋅ AE ⋅ CF =1 AD CE BF
时,可延长 DE 交 BC 的延长线于 F’,那么由 Menelaus
定理
BD AD

AE CE

CF BF
' '
=
1
可知
CF = CF ' BF BF '
CF CF '
=
BF BF '
CF CF '
=
BF BF '
=
BF - CF BF '- CF
(中线长公式) (角平分线长公式)
(圆幂定理)
7. 共边比例定理 如图1,△XAB 和△YAB 具有公共边 AB,△XYA 和△XYB 具有公共边 XY,XY 交 AB 于

初中数学所有证明定理都在这里

初中数学所有证明定理都在这里

一、选择题的解法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

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汇编直线、线段、射线七上p128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两点决定一条直线)七上p132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七上p142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七下p44.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七下p65.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垂线段最短)平行线的判断七下p13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七下p13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简: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七下p14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七下p14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七下p155.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七下p20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七下p641.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角的关系七下p73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已知:Rt ABC,∠C=90°求证:∠A+∠B=90°证明:∵∠C=90°,∠A+∠B+∠C=180°∴∠A+∠B=90°七下p75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4.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八上p3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八上p9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八上p11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八上p1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八上p75. 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八上p14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判定八上p20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八上p21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上p50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2.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已知:ABC中,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求证:AD平分BC,AD⊥BC.证明:∵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平分BC,AD⊥BC.(三线合一)八上p50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八上p544.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判定八上p52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八上p54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八上p543.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定八上p331.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八上p332.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旋转八上p30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八上p32 八上p32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八上p33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八上p324.若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九上p645.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九上p646. 若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九上p57 p627.平移或旋转前后的图形是不变的.中心对称是旋转的特殊形式。

八下p65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八下p7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八上p55①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八下p95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n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七下p821.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七下p83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七下p823.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七下p83abABCD4.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平行四边形性质八下p84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八下p84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已知:直线a∥b,线段AB∥CD.求证:AB=CD.证明:∵a∥b, AB∥CD,∴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AB=CD八下p85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判定八下p83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八下p87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八下p87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八下p87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八下p885.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八下p94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判定八下p95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八下p96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八下p963.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八下p98菱形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abs21证明:菱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设菱形对角线长为x,y则S菱形=4×1/2×(x/2×y/2)==1/2×xy所以菱形的面积等于其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八下p99菱形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八下p100正方形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判定八下p1001.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菱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八下p107等腰梯形性质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判定八下p1081.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已知:梯形ABCD中,AD∥BC,AC=BD.D DE AC BC E AD BCACED AC=DE,ACB=DEB BD=AC BD=DEDBC=DEB DBC=ACB AC=BD,BC=CB ABC DCB AB=DC ABCD ∴∴∠∠∴∴∠∠∴∠∠∴∆≅∆∴∴过点作∥交延长线与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梯形是等腰梯形 求证: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

证明:①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EF ,其中E 是AB 中点。

求证:F 是CD 中点 证明:连接AC 交EF 于点G ∵AD ∥BC ∥EF ∴△AEG ∽△ABC ∵E 是AB 中点∴12AE AG AB AC == ∴12CG AC = 同理可证12CF CG CD AC ==∴F 是CD 中点.②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证法参照上题) 八下p89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21b a l +=,S=Lh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EF 是梯形的中位线,设AD=a,BC=b,EF=l,梯形高为h 。

求证:)(21b a l += S=Lh证明:连接AF 交BC 延长线与G 点ABCD DF=CF AD BCG=DAG,D=DCG ADF GCF AD=CG=,ABG 1EF BG,EF=BG21()21=BG 212ABG EF a AF FG EF l a b S S hS Lh∆∴∴∠∠∠∠∴∆≅∆∴=∴∆∴∴=+=⨯∴=梯形是中位线是的中位线1k OB OA AC OE OD ED ===1k OC OA AC OF OD FD ===1kAC BA BC OA FD ED EF OD ∴==== 九下p36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 ad=bc 相似三角形判定 九下p42 1.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九下p462.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九下p44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九下p434.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九下p475.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已知:RT △ABC 和RT △DEF ,AC 与DF 为斜边,AB :DE=AC :DF 求证:RT △ABCRT △DEF证明:由勾股定理得:BC=22AC -ABEF=22-EF DE设AB :DE=AC :DF=k∴AB:AC=DE:DF=k(AB:AC )²=(DE:DF )²=k²∴AB²=k²AC²,DE²=k²DF²∴BC=222-k AC AC =21-k ACEF=222-k DF DF =21-k DF∴BC:EF=21-k AC :21-k DF=AC:DF=AB :DE∴三边对应成比例∴RT △ABC RT △DEF相似三角形性质 九下p52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九下p59-604.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殊形式。

位似比等于相似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