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语文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浓浓的人文关怀、层次丰富的自主探究、种类繁多的多元感悟、浩瀚无边的资源开发……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这无疑是重大的进步,然而,语文课堂不管如何变化,语文就是“语文”,语文课要上得有浓浓的语文的味道才好。
语文有很强的综合性,大至天文地理,小至鸟兽鱼虫,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生活就是语文,生活的外延与语文的外延是等同的,语文教学最容易游离于四方,纵观当今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存在这样的一些现象:语文课太“热闹”——不再“咬文嚼字”了,语文成了其他活动的伴娘,“表演”、“资料展示”、“讨论”、“多媒体”充斥课堂,其具体表现如下:(一)、课堂教学过程把握不平衡。
有的过宽,有的过严;有的管得过紧,有的放得太宽;有的课堂任由学生自主,有的依然一言堂;有的难以跳出传统教学的圈子,有的脚步过快学生难以接受。
(二)、课堂气氛太活跃,语文课成了表演课。
例如:有一位老师上《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读书,读通顺之后,接着让学生记住台词,揣摩角色说话时的样子,要求学生把角色“演像”。
课堂上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一次,结果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课堂教学变成了热热闹闹的戏剧表演,脱离了语言文字的土壤。
讲台变成了舞台,
教材变成了闹剧,热闹的背后沉淀下来的究竟是什么?
(三)、拓展过度,语文课成了资料课。
例如:有位老师上《亲爱的爸爸妈妈》,老师先让学生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资料。
有文字的,有图片的。
这样做就把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阅读教学,变成了培养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能力的训练课了。
花大量时间搜集、再花大量时间让学生汇报,这就脱离了文本,在此纷繁的外在干扰下,学生没有时间进入学习和思考,这样没有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课堂生命力的体现。
这种学习手段大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广泛进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宜多用。
(四)、民主放任,语文课成小组讨论。
新课程以尊重为基础,以问题为纽带,组织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活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毋庸置疑,课堂讨论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有些学生果真在参与讨论了吗?学生七嘴八舌,热闹非凡,仔细一听,是“作”而不“合”,是“议”而不“思”,是只“说”不“听”,多数学生各自为阵,学生讨论大多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话题,这样的讨论没有真正的思考、体会、感悟,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
这样,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就成了少数“精英”的对话。
(五)、一味强调直观,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成观看课。
过多地图解课文,影响了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解读文本,形成
思维定势。
什么是“阅读能力”?所谓“阅读能力”就是还原“文字符号”的能力。
多媒体演示的画面,学生看懂了,只是在画面上看懂了,而不是学生读懂的,多媒体的使用,必须要有个“度”,让“课件”为课堂“使用”或“利用”,而不是“重用”或“运用”。
课件代替不了大脑,形式代替不了思考,使用新技术并不代表现代化,也不代表教师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况且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说,教师“还原”出来的形象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形象,而非学生个人的形象,也违背了形象还原中的差异性原理(也就是文学评论中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六)、过于强调语文的综合性,语文课变成了综合科学知识课,忽视了语文独特的语言体验、感悟、积累和运用。
我们是否想过: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学到了哪些语文知识?词句、朗读得到了足够的训练了没有?不要忘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要忘记了你的各种教学设计的初衷是保证语文教学的“文”与“道”、“智力”与“非智力”诸方面。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老师曾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
”他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我也认为,语文课应该姓“语”,就是要紧紧抓住语言文字不放松,就应该着眼于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语言世界,与此同时,构建和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使我们
的语文课堂上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一)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
这是最基本的,要善于选择最适合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方法,即教学的形式(手段、方法)要与教学内容很好地统一起来。
比如对课文中一些优美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教学中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领略其意境之美。
如学习《沁园春.雪》时,我借助多媒体展示北方壮丽的雪景,然后让学生在朗读中结合词句描绘北国的雪景,去领会祖国的壮丽和词人的宽广胸襟。
(二)语文教师要学会“煽情”。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语文老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语文教师要像热爱情人一样热爱你所教的每一篇课文。
其次,备课时要备情感,即不仅要备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教师的情感点,而且要找到联结三个情感点的桥梁。
教师在备课时备情感,才能把遥远的讲得亲切,把枯燥的讲得有趣,才能讲出感染力。
如在上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中,有一个环节是“青春的心愿”,我首先回忆往事,从自己的心愿讲起,营造了一个充满幻想与纯真的意境,然后发下漂亮的彩纸,让他们把自己的心愿写在纸上。
结果这个环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学都把自己的心愿虔诚的书写下来,有些同学还把彩纸叠成心状或者纸船等,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青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引导学生通过辩词析句学会揣摩和品鉴语言。
离开这一点,就无法保证语文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朝气,更无法保证我们的创造性劳动取得丰硕的成果。
如在学习《乡愁》中,我抓住一些重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切入,让学生讨论、赏析,然后明确正是用这些面积小重量轻的叠词,反衬了乡愁之浓郁。
在如一次语段练习中,我抓住了一句话“我消失在惴惴的夜色中。
”进行赏析,我们一般都是讲夜色是茫茫的,为什么在这里用惴惴一词?通过揣摩和品鉴,学生们明确了原来这里是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描写夜色来表现“我”忐忑不安的心情。
(四)要特别注重朗读,通过朗读、背诵让学生积累语感。
读中自有好语感,读中自有语文味,读中自有好成绩。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学法。
如上诗歌《秋天》,《秋天》的教学第一个环节就是品味秋天──借朗读诗歌来品味语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内容配置音乐,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富有创造性的反复朗读之中就能不由自主地进入诗歌的情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变课文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在朗读的过程还可以体味、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感受诗歌语言凝炼、形象且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情致的特点,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之下入情入境,在潜移默化熏陶渐染之中获得审美愉悦,提高审美能力,实现以诗意解读诗意的目标。
教师要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那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充分的预设,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和文言心声的练达。
要做到这
一面就需要教师多读书,不仅熟读教本,还要多读课外杂书,达到“以内养外”的境界。
这样才能在上课中游刃有余、信手拈来,也能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自己的语文课充满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