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_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地理特征是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文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差异较大,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人口聚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对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以增进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一、地形地貌分析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地貌的总称。

不同的地球地区由于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

地形地貌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1. 高原地区高原地区一般指海拔较高、地势较平坦的地区。

高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气候条件较稳定,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高原地区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矿、铜矿等,这为该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山地地区山地地区是指地势较高、崎岖不平的地区。

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导致其农业生产和交通发展相对困难。

然而,山地地区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林资源,这促进了其发展水电、旅游等产业。

3. 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是指地处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地区。

沿海地区地势较低,水文条件丰富,具有良好的温湿气候,适合农业、渔业和工业的发展。

此外,沿海地区还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如港口、海鲜等,这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气候特征分析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态。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差异很大,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人口分布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

1. 干燥地区干燥地区一般指水分供给不足的地区。

干燥地区主要分布在世界的内陆地区,由于降水量稀少,水资源匮乏,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然而,干燥地区的草原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

2. 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是指气候温湿度较高,降水充沛的地区。

湿润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因此粮食生产较为丰富。

此外,湿润地区的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渔业和水产养殖等产业。

3. 寒冷地区寒冷地区一般指气温较低的地区。

第33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33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梳理 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
区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通常可分为三 个阶段,即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后期 阶段又往往演变为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梳理 3、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1)特点: 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2)人地关系: 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 ②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③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4、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 (1)特点: ①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 ②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 ③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 (2)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松嫩平原 北纬 43°~48°,地处我国东 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 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 人均耕地面积多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知识梳理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人类活动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类型
主要作物
水田耕作业、水产业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分析:
1、提取信息:“下列叙 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 化特征相符的是” “敬奉妈祖,盛行妈祖 文化 ” 2、调动知识:妈祖主要 是历代船工、海员、旅 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 奉的神祇,所以选项A错 误。 3、提取信息:“农业以 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4、调动知识:材料区域 的气候、地形适宜茶、 竹生长,所以选项B正确
分析:
5、提取信息:“评剧、 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
6、调动知识:评剧是山 东地方剧,秦腔是陕西 地方剧,所以选项C错误。 7、提取信息:“泥草房 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8、调动知识:泥草房多 是北方地区民居,吊脚 楼为西南山区传统民居。 所以选项D错误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3.1亚洲及其主要分区的地理特征名师课件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3.1亚洲及其主要分区的地理特征名师课件

2.东南亚
(1)地理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
②范围:
(2)自然地理环境: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多山岭,地壳不 地形 北高南低,山河
稳定,多火山、 复杂 相间、纵列分布
地震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湿热
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由北向南,上游水流
河流 湍急,水能丰富;下 河流短促,水能
众多 游河谷展宽,泥沙沉
【答案】 (1)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 繁殖地;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 月底以 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 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 泽等)
(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 热 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亚平原, 冷,夏
北亚
中西伯利 季短而 亚高原, 温暖,
东西伯利 温带大
亚山地 陆性气

居民 经济
白色 人种
新西伯 利亚工 业区; 河谷农

2.亚洲气候的特征、成因及类型
【典例1】 (2014·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 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为斑头雁在亚洲地 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黄色 水稻种
东南 亚
河相间,南 高温多雨;热 人 植业和 北纵列分 带季风和热带 种; 热带种
布;马来群 雨林气候 多信 植园农
岛多火山
佛教 业
区域 位置范围 地形
北部喜马
拉雅山
脉,中部
南亚
印度河和
恒河平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难,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1.(4分)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工业基地2.(4分)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A.研发中心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D.整车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3.(4分)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4.(4分)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5.(4分)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需()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读图,完成6~8题.6.(4分)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 B.55m C.60m D.65m7.(4分)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8.(4分)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m B.40m C.65m D.90m如图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9~11题9.(4分)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D.P箭头指示北方10.(4分)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A.坡B.河流C.沟D.原地11.(4分)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二、材料题12.(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位置,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图3(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13.(18分)如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三、选做题.请考生在第14、15、16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4.(10分)【旅游地理】读图,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15.【自然灾害与防治】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溃、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16.【环境保护】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年份湿地斑块数目(块)湿地总面积(hm2)湿地比率(%)197622518889342.99198637213963919.1720051973192309.30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难,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1.(4分)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工业基地【考点】64: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专题】131: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4:利用地理事实;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解答】解:由题,在中国建零部件厂发生在地震之前,A不正确;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成本降低,B正确;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不正确;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主要是供应中国的整车生产,D不正确。

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同步练习题

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同步练习题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同步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 小强在观察如图后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②亚洲位于非洲的西南方向③西经60°经线穿越亚洲西部④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 . 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面积最大的大洲②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③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④亚洲没有地中海气候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读“亚洲的位置范围图”和“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3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A.非洲B.欧洲C.北美洲D.亚洲4 . 据图可知,亚洲的半球位置是,绝大部分位于()半球和半球.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5 . 据图可知,亚洲的海陆位置,正确的是()A.北临印度洋B.东临大洋洲C.南临印度洋D.西临大西洋6 . 据图可知,亚洲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A.北部约达60°N B.东部约到170°WC.南部达11°N D.西部约到26°W7 . 据图可知,亚洲主要河流注射大多为()A.向心状从四周流向中部B.自北向南流C.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D.自西向东流8 . 据图可知,中国的长江和黄河注入()A.印度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太平洋9 . 从亚洲河流流向可以判断,亚洲的地势特征为()A.东高西低B.北高南低C.四周高中间低D.中部高四周低10 . 亚洲的河流源远流长,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下列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是()A.黄河B.恒河C.湄公河D.鄂毕河11 . 地处东南亚“交通咽喉”的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太平洋和大西洋B.太平洋和印度洋C.大西洋和印度洋D.红海和地中海12 . 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A.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B.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C.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专题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专题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110ºE 120ºE 130ºE 53ºN
135ºE
30ºN
23º26′N 20ºN
4ºN
90 °E
A
CB
D
E
F
东 经 90 度N

尔 泰 山
A
45天 山°B 盆 地C吐 鲁 番
青 阿藏 尔高 金原 山E
D 35°
雅 鲁 藏 布 江
喜 马 拉 雅 山
F
25° S
90 °E
80°E
100 °E
A B
新加坡 马来群岛

雅加达 爪哇岛
100°
120°
克什米尔 喜马拉雅山脉
恒河平原
孟买
德 干


班加罗尔
加尔各答
30°N 20°N 10°N
70°E
80°E
90°E
哈萨克斯坦
巴尔喀什湖

咸海

土库曼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50°N 40°N
50°E
60°E
70°E
80°E
直布罗陀海峡
20°
撒哈拉沙漠
波兰
法国
40°N 直布罗陀海峡 地 中 海
俄 罗 斯
黑海
60°N 50°N 40°N
波罗的海
北冰洋
180°
30°
东欧平原 乌
莫斯科 拉 西西伯利亚 尔 平原 山 鄂叶 毕尼 河塞 河
中西伯利亚 高原
勒 拿 河
贝加尔湖
东西伯利亚 山地
鄂霍次克海
60°
140°
50ºN
40ºN 73ºE
80ºE 90ºE 100ºE
第四讲 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地貌特征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地貌特征主要包括地形、地貌起源、地壳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在地形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地球表面的起伏和高低变化。

地球上有山地、平原、盆地、丘陵等不同的地形类型,每种地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对区域的发展和环境影响也不同。

地貌起源是指地形的形成过程,包括地壳构造运动、风化侵蚀等地质力学过程。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不断产生地质变动的现象,包括地壳运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了解地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变化,为地理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气候环境是区域地理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气候要素。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对植被生长、动植物分布、人类生活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气候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不同地区进行生产和生活,也有助于预防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系统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生态系统是指某一地区内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等。

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生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文地理是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口、城市、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人口是地域发展和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和结构差异对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的规模和结构不同对地区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文化是地区的精神支柱,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差异对于地域认同和社会融合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对地区的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总结起来,地貌特征、气候环境、生态系统、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是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表形态和地质变化、长期气候状况、生态环境条件和人文发展状态,以便更好地促进地区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

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第2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第2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第二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1.举例说明区域的组成要素,理解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综合思维)2.把握区域的环境特征,理解区域的整体性。

(综合思维)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区域的差异性,学会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区域认知)4.结合区域要素的流动实例,掌握区域间的关联性及影响。

(人地协调观)1.区域要素有哪些?区域整体性有哪些表现?2.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区域关联是怎样实现的?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一、区域整体性1.区域要素(1)分类①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②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等。

(2)表现:可以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

2.区域整体性表现(1)区域要素相互影响影响表现举例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捕鱼、采矿、风能发电间接影响区域的文化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教材思考]1.教材图1.8中可以看到哪些区域要素?提示: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文化、建筑、农业等。

2.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哪些区域要素有关?提示: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关的区域要素有文化、建筑等。

将区域要素影响与典型案例连线。

[特别提醒]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是区域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果。

区域环境要素的发展变化也会导致区域环境特征的整体变化。

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2.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3.区域关联的影响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2)区域整体性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3)区域人文要素具有关联性,而自然要素则没有。

例谈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

例谈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

确 定地 理 区域
的三 角形 半 岛加 一 “ 布 袋 ” 来 确 定 , 其前 提 是 平 时 学 习 小 ) 但
花需要充足的光照 , 主要 分 布 在 降水 少 、 天 多 、 照好 的 晴 光
德 干高 原 西北 部 ;喜 湿 的黄 麻 主要 分 布 在水 分 充 足 的 恒河 三 角洲 ; 树 既 喜 湿 , 茶 又要 地 面 不 积 水 , 主要 种 植 在 布 拉 马 1自然 特 征 。 根据 等 高线 判 断 南 亚 的地 形 : 高线 密 普 特 拉 河 两岸 山坡 上 。这 种 因地 制 宜 的农 业 布 局 使农 业 生 . ① 等 集 、 拔 高 的 北 部 为 山地 ( 马 拉 雅 山 )中部 海 拔低 于 2 0 产 的收效很好 , 海 喜 , 0 印度的黄麻和茶叶产量都居世界首位 。 ②工
为 例来 谈 区域 地 理 的综 合 分 析方 法 。

地 势起 伏 不 大 , 故耕 地 面 积广 。 印度 是亚 洲 耕地 面 积 最 大 的
国家 , 业 是 南 亚 的经 济 基础 。 农 仔 细 阅读 给定 的 南 亚地 区图 . 据 经 纬度 位 置 ( 回归 根 北 南 亚农 作 物 的 种类 和 分 布与 其 自然 条 件 关 系 密切 。较 线 、OE等 经 纬 线 ) 相 对 位 置 ( 于 亚 洲 南 部 , 临 印 度 耐 旱 的 小麦 、 蔗 主 要分 布 在 降水 相 对少 的恒 河 平 原地 区 : 8o 、 位 南 甘 洋 ) 确定 地 理 区域 , 可 以根 据 区域 轮 廓 形 状 ( 来 也 向南 凸 出 喜 湿 的 水 稻 主 要 分 布 在 湿 润 的东 北 部 及 半 岛 沿 海 地 区 : 棉
归 线 以南 的热 带 . 以热 带 季风 气 候 为主 , 部 山地 有 高 山 故 北 气候。 西北 部 印度 河 平 原有 部 分 沙 漠气 候 。 概 括 起来 . 区域地 理综 合分 析 主要包 括 以下 内容 :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2009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地理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与方法1、自然地理特征:⑴位置、范围⑵地形特征⑶气候特征⑷水文特征⑸植被⑹土壤2、人文地理特征:⑴人口与居民⑵经济特征①农业生产特征②工业生产特征中国自然地理1.中国地形特点及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2.中国地形类型特征及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3. 主要地形:第二节中国的气候57、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9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0.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分析:11.湿地的直接利用功能有:第四节中国的自然资源12、基本特征13、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1)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14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2)水能资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

15.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原因:16.长芦盐场形成原因:中国人文地理第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17、中国的人口⑴人口分布:⑵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是:⑶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的地区分状况:第三节中国的农业和工业18、中国的农业19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20.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东北区(黑、吉、辽)21、自然条件分析(1)(2)(3(4)(5)二、黄河中下游区(陕、晋、豫、鲁、京、津)22、自然条件分析:(1)(2)(3)六、青藏区(藏、青)23、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

专题 世界区域地理

专题   世界区域地理

专题一世界地理二、重要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例1](2010·浙江高考)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考点定位]本题以南美洲区域图为背景,通过考查航天发射基地建设条件、湿地成因、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区位条件等基础内容和基本能力,达到考查对世界区域特征分析和原因探究的目的。

本题综合性较强,对知识迁移和大跨度应用有较高要求。

[解析] 第(1)题,分析该题有利条件注意从①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人口分布等角度分析。

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阴雨天气较多,对航天发射不利。

第(2)题,湿地的形成跟当地的地势、气候等因素相关。

②③两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较多。

由图示等高线分布特点看出,②地位于沿河地带,地势低平,河流落差小;③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滩涂较多。

第(3)题,④地位于巴西热带雨林区,大面积砍伐森林会加剧气候变暖,并引起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多等问题。

21[答案](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因素:天气多变。

(2)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

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

(3)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主要国家的经济特征[例2](2010·重庆高考)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学院是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基本任务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图甲是A 国孔子学院(堂)分布图,图乙是A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示意图。

(1)图甲中,孔子学院(堂)集中分布在A国的地区。

分析形成该分布特点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2)A国孔子学院(堂)拟在图乙所示区域的某条河流举办活动以弘扬中国文化,概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第十九章第33讲中国宏观热点区域学案(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第十九章第33讲中国宏观热点区域学案(鲁教版)

第33讲 中国宏观热点区域[考纲呈现]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

【核心素养解读】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我国或某区域的地理特征及形成原因。

2.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认识我国或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知识体系导学】热点一 中国自然区域【必备知识落实】一、中国的地形1.特征地势 ,呈 分布。

2.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 —阴山、昆仑山—b 、南岭。

(2)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c —太行山—d —雪峰山长白山—ef(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g 、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的山脉:h 、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 。

3.主要地形区分布(1)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高原、C 云贵高原、D 黄土高原。

(2)四大盆地:E 四川盆地、F 盆地、G 塔里木盆地、H 盆地。

(3)三大平原:L 平原、M 华北平原、N 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 丘陵、东南丘陵。

4.地形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①影响 :海拔越高,气温 ;②影响 :西高东低的地势利于海上湿润气流进入内地形成降水;暖湿气流的迎风坡易形成 雨;③影响 :东西走向的山脉冬季阻挡南下的冷气流,夏季阻挡北上的暖气流,使山脉两侧气候产生差异。

(2)对河流的影响:①制约河流 :西高东低使大河东流入海,沟通东西;②影响河流的 :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带,大河形成巨大落差,水能巨大;坡度缓则水流平稳,坡度陡则水流快,易形成峡谷急流。

二、中国的气候1.气候类型A ,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D 高原山地气候,E 。

2.气候特征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 ;气候的大陆性显著。

3.气温(1) 气温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 、 地形以及 的影响夏季:除 外,南北普遍高温, 最热的地方是(2)温度带——根据 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如何学好区域地理

如何学好区域地理

如何学好区域地理学好区域地理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方法和专业知识,下面我将介绍如何学好区域地理。

其次,要熟悉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GIS是一种集成了空间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展示等功能的技术系统,对于区域地理的研究和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GIS技术有助于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提高对地理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要重视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

区域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的具体区域,因此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来深入了解不同地域的地理特征和环境。

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真实情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对地理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第四,要结合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

区域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结合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进行研究。

因此,学习区域地理的同学应该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地理现象和问题。

最后,要关注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区域地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学科,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等问题,区域地理研究也在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和内容。

学习区域地理的同学应该关注国内外区域地理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趋势,加强自己的实践和研究能力。

总的来说,学好区域地理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地理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还需要关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以及跨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才能够在区域地理研究领域取得成果。

希望以上介绍对学习区域地理有所帮助。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在当今社会,区域的发展和规划对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旨在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合理的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基础,它通过对区域内各种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的调查和研究,揭示区域的特征、问题和发展潜力。

在进行区域分析时,首先要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进行了解。

例如,一个地区的地形是山地还是平原,气候是湿润还是干旱,这些自然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

经济因素也是区域分析的重要内容。

包括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劳动力资源等。

比如,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地区,可能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则更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社会因素如人口分布、文化传统、教育水平等也会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人口密集的地区往往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地区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环境因素在区域分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状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区域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完成区域分析之后,就可以进行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根据区域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区域未来发展的目标、战略和具体的规划方案。

区域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综合性原则等。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确保区域的发展不会以牺牲未来为代价。

因地制宜原则强调根据区域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适合的发展策略。

综合性原则则要求在规划中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实现协调发展。

区域规划的内容通常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B
C
D
F
由于该地区资源贫乏,但海运方便, 应该依托海洋发展经济,发展海滨、 海岛旅游,海水养殖、海洋渔业, 临港工业或者进出口加工业,同时 注意保护海洋环境和防御台风等 自然灾害。
一、区域地理的考查方式
学业水平考试是通过概括区域特
添加标题
征、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问题和
添加标题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来考查地理学科特
以及长江三峡工程:移民问题、生态问题
(淹没、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地质灾害、泥沙
淤积、三峡景观、水生生物、蚊虫孳生)等。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添加标题
自然: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人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流域内水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植被的破坏。
添加标题
如西北的荒漠化:
添加标题
如华北平原的盐碱化:
流失严重、生
态环境脆弱
怎么办?
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整治: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营造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 修建水库,控制洪水;中下游加固大堤,疏浚 河道;退耕还湖,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等。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再如长江中下游的洪涝整治: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如黄淮海平原的鱼塘—台田;珠江三 角洲的基塘农业;南方低山丘陵、横断山 区的立体农业;云贵高原的特色农业;西 北内陆的生态农业等等。
07
添加标题
为什么——地理事物的联系和差异
通常要分析影响##的地理因素。如##与##的相互关系;##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的开发优势;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与##地区发展的差异等问题。 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主导自然条件是水。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比相连,)形成了绿色走廓。 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本册整合提升pptx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本册整合提升pptx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
B.视野开阔,交通不便
C.千沟万壑,土层深厚
D.人口稠密,历史悠久
3.推测枣树的生长习性主要是
A.喜光,耐干旱
B.喜湿,耐洪涝
C.喜酸,耐贫瘠
D.喜雾,耐阴凉
() ()
【答案】1.D 2.B 3.A [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秦腔应是陕西的地方剧种。在四幅图中, D项图显示的窑洞、树木,应为陕西的标志性地理事物。第2题,“表演 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体现当地视野开阔,但交通不便,人们相隔很远 可以相见,想走到一起却很不方便,便大声呼喊,以传递信息,久而久 之,便产生了秦腔这一地方剧种。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地处我国半湿 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这里的植 被形成了与当地自然地理特征相一致的“喜光,耐干旱”的特点。
C.①④
D.②④
()
() ④较高
【答案】4.C 5.B [解析]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 地区之后,中、西部地区的就业岗位有所增加,农民工增量较大,故甲 地区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大量劳动力跟随产业转 移迁出本地,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农民工增速慢,对应表格 中的乙地区。东北地区由于近年来国家各种农业补贴较多,农民收入提 高,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相对减少。此外,东北地区由于重工业的污染 导致部分人口前往海南等南方地区发展,人口减少,农民工增量较少,
2.9
4.9
0.2
1.1
4.甲、乙、丙地区分别是
A.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
B.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C.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
D.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
5.与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农民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

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地理位置差异
自然条件差异
发展水平差异
文化习俗差异
1. 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
自然要素: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野生动物的季节性迁移,属于自然要素的区域流动。 人文要素:人口迁移、产业转移、区域贸易、文化交流等属于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
区域差异促使区域关联【案例3】
北京:北京市一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一、区域整体性 1.区域要素:分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1)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2)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 3)区域要素可以通过景观直接、间接地反映出来; 2. 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1)相互影响 ① 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
文化
人文
因素
人口
经济
韩国的河回村位于洛东江一处曲流的凸岸,背倚青山,面向河 流。村落中的房屋没有固定的朝向,主要是因为村民信奉五行, 房屋主人按照个人生辰和周边自然环境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选择房屋的朝向。2012 年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图中可以看到哪些区域要素? 2.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哪些区域要素有关?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要素比较
长江三角洲
经纬度
30°N附近
位置
海陆位置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松嫩平原
43°N~48°N 地处东北地区中部
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 共性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
土地
差异
地形 耕地 土壤
热量丰富,降水多,水热组合好 平原
比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少 较肥沃的水稻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33 区域特征和区域发展阶段分析方法 [目标定位] 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经济、人口、城市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对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也有对其成因的解释。

应掌握区域特征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

一、区域特征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

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

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

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区域地理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例2下表是“我国两个不同地区的相关资(1)试对A地形单元气候农田类型作物熟制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粮食作物(2)A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从土壤方面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保持和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看,B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区域特征对比例3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08年粮食产量突破600亿斤,是继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黑龙江省之外的又一个粮食总产超600亿斤的产粮大省,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与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一不同区域发展阶段的特点以美国东北部为例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典例导入1.下图1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2是“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图1(1)简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

(2)说出该地区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及其区域发展特征。

(3)乙地许多农民通过征地变成了市民,住上了楼房,但有些人仍喜欢养鸡、种菜,甚至在小区的草坪上种植蔬菜。

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些?(4)该地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现已出现“民工荒”等问题。

你认为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在哪里?考点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特点典例导入2. 区域的发展由初期开发到成长壮大,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工业区不断地向外扩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相对协调走向日趋紧张、企业老化、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升高,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使区域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

为此,需要通过转型、调整,以寻求新的发展,使区域经济获得再生。

据此回答(1)~(2)题。

(1)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B.不协调→协调C.协调→不协调→协调D.协调→不协调(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 B.B-C-A C.C-A-B D.B-A-C疑难剖析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特点(3)转型阶段(4)再生阶段2.区域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变化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下降迅速;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区域发展前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步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在区域经济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之后,先进科技就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方法技巧: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

1.横向即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2.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所示:1. (2013高考题山东卷)(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

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

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 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

(6分)(2) 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

(6分)2.(2013高考题四川卷)(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8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图8(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6分)(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6分)(3)分析A城成为该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

(8分)材料二 2012年7月甲国决定修建沟通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的水闸式运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