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配电实训报告
配电电路实训报告(精选5篇)

配电电路实训报告配电电路实训报告(精选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配电电路实训报告(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配电电路实训报告1在本次的生产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本事和方法为目标。
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仅有在融入团体之中才能限度地发挥作用。
现我对本次实习做如下总结:一、入厂以来的工作资料自从20xx年6月份我被录取到xx电信设备制造公司实习工作至今。
工作的主要资料是组装、接线、制线和调试。
组装、接线和布线主要涉及PR20xxCH-6S高阻直流配电屏、PR20xxCH-6M高阻直流配电屏、PRD100AC交流配电箱、PRS3004综合机架、PRTE500机架等;调试主要进行了SMPS1000、SMPS20xx、SMPS3000、SMPS6300、SMPS0500、SMPS0704等系列模块的静态调试和高压测试等等。
调试过程要严格按照电气调试步骤手册进行,一步步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此外,还做了焊接电路板,制作电线,组装模块和安装空插头的工作,主要涉及分压板、整流板、控制板、温度显示电路板和晶升限位等等。
二、我对技术工作的理解很荣幸成为公司的一员。
xx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每一个员工都有自我的工作岗位,公司需要依其更快更好发展的需要并结合个人的情景来安排工作岗位。
有做技术工作的,有做市场工作的,还有做管理工作的等等众多的工作岗位。
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是不允许的。
同时,也发现公司管理和技术上的某些问题。
此外,我认为整流主板的电路接线原理对于掌握维修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可是很多维修工根本都不懂。
最终,在公司技术和管理上提几点提议:(1)目前,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电气控制柜设备比较陈旧。
从公司长远发展和经济利益研究,我认为应当对电气控制部分的产品在控制方案上加以改善,推出自我的新产品。
工厂供配电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加深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理解,掌握工厂供配电设备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方式,熟悉高低压电器的结构、功能和技术特性,并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构成与布置以及配电负荷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工厂供配电系统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高压电能通过变压器降压,再分配到各个车间或设备,满足生产过程中的用电需求。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实际的高压开关柜和工厂供电知识,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了解。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高压开关柜2. 变压器3. 低压配电柜4. 低压电器(如断路器、接触器等)5. 电能表6. 电流表7. 电压表8. 计算器9. 相关实验手册和参考资料四、实验内容1. 高低压电器认识实验- 观察高压开关柜的结构,了解其组成和工作原理。
- 分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参数和接线方式。
- 认识低压配电柜和低压电器,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工厂供配电系统构成与布置实验- 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构成,包括电源进线、高压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低压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
- 观察实际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布置,了解设备布局和线路走向。
- 学习配电负荷计算方法,掌握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
3. 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实验- 学习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规范,了解安全操作规程。
- 观察供配电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学习故障诊断和排除技巧。
- 进行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模拟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高低压电器认识实验- 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了高低压电器的结构、功能和技术特性。
- 了解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配电柜和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
2. 工厂供配电系统构成与布置实验- 分析了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构成,了解了设备布局和线路走向。
- 掌握了配电负荷计算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计算。
3. 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实验- 学习了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规范,了解了安全操作规程。
工厂供电实习报告

工厂供电实习报告工厂供电实习报告3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厂供电实习报告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厂供电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方针,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加强国情、社情和专业背景的教育,增强劳动观念和创业、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使之成为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
2.通过供电实习,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工业与民用电力用户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工程设计方法和运行管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对工厂供电系统的操作维护和管理能力。
以及对电力工程领域进行一定的了解。
二、实习要求1、通过供电实习,要求学生了解所实习的工厂的电力负荷情况,负荷类别,了解工厂的变配电系统,认识变配电系统的电气设备,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实施情况,了解工厂在节约电能与提高功率因数方面应用新技术的情况。
2、在实习中,每位学生要服从带队老师的领导,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尊重工人、技术人员的劳动,虚心学习。
3、在实习期间努力学习,实习结束后,提交一份实习报告书。
4、参观变电所时,一定要服从指挥、注意安全,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禁区,更不许摸、动任何按钮,以防发生意外。
三、实习内容了解工厂中小型变电所的位置结构,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电容器室的布置。
了解各开关柜的作用,识别变电所电气设备的外形和名称。
掌握变电所安全操作常识。
了解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及各种有关规章制度。
1、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心(磁芯)。
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
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或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或电流)。
配电实习报告

配电实习报告配电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熟悉和掌握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2、通过万用表的组装实训,进一步熟悉万用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了解电路理论的实际应用,熟悉仪表的装配和调试工艺。
二、实习器材1、电烙铁、焊锡膏、焊锡丝、烙铁架2、MF—47万用表套件3、十字螺丝刀、尖嘴钳、剪刀4、电路实验箱、数字万用表三、实习概要1、元件清单2、安装顺序(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①在焊接前,我们应该前检查我们的万用表的元件清单,清点完后请将材料放回塑料袋,弄清各元件的名称、外形、大小、极性以及了解它们的安装方法。
②电子元器件的引线成形,主要是为了使元件排列整齐美观、满足安装尺寸与印制电路板的配合要求等手工操作中主要用尖嘴钳或镊子将插装焊接的元器件引线加工成形。
③取出28个普通电阻,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出各个电阻阻值并做好标记。
分别将读出来的电阻插到对应的28个电阻的位置上,完成后,用数字万用表分别检测每个电阻的阻值,看是否有电阻读错,将四个二极管也插到上面。
④将V型电刷和后盖等零件放入工具箱中,取出MF—47线路板放在工作台上。
⑤烙铁头应保持清洁,并且镀上一层焊锡,新的烙铁使用前必须先对烙铁头进行处理,再通电加热。
将烙铁沾上焊锡在焊锡膏中来回摩擦,直至烙铁头上镀上一层锡,烙铁使用时间长久,烙铁头表面会产生氧化层及凹凸不平,也需先锉去氧化层,修整后再镀锡,如果烙铁头上挂有很多的锡,可在烙铁架中底座上抹去多余的锡,然后放在烙铁架上。
(2)万用表的安装过程①按照实验原理图将电阻器准确装入规定位置,要求标记向上,字向一致,尽量使电阻器的高低一致,焊完后将露在印制电路板表面多余引脚齐根去。
②然后焊接4个二极管和电容,注意二极管和电容的正负极性。
③根据装配图固定4个支架,晶体管插座,保险丝夹。
④焊接转换开关上交流电压档和直流电压档的公共连线,各档位对应的电阻元件及其对外连线,最后焊接电池架的连线,至此,所有的焊接工作已完成。
供配电实训心得体会.doc

供配电实训心得体会篇一:供配电实训报告工厂供电实训报告课题:某化纤厂总配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实训地点:供配电实训室实训时间:2011.11.14-2011.11.25前言我国的电力工业已居世界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人均电量水平还很低,电力工业分布也不均匀,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电力市场还未完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都有待提高。
为了使我国电力工业赶上世界电力技术的发展水平,丛21世纪一开始,我国就进一步加强在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与管理、电力通信、网络技术、继电保护等领域开展研究,尤其注意完善电力市场,研究电力市场的技术支持系统,促进我们的电力工业不断前进。
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
我们知道,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工业生产应用电能和实现电气化以后,能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但是,工厂的电能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工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发生重大的设备损坏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由此可见,搞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工业企业生产所需电能,一般是由外部电力系统供给,经企业内各级变电所变电压后,分配到各用电设备。
工业企业变电所是企业电力供应的纽约,所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正确计算选择各级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及其他设备是实现安全可靠供电的前提。
进行企业电力负荷计算的目的就是为正确选择企业各级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各种电气设备的型号,规格以及供电网络所用导线型号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1系统设计???????????????3第1章工厂供电的意义和要求?????????6第2章工厂供电的一般原则??????????8第3章设计内容及步骤????????????9第4章负荷计算及功率补偿?????????12第5章变压器的选择????????????20第6章主接线方案的选择??????????21第7章短路计算??????????????26第8章导线、电缆的选择?????????34第9高低压设备的选择???????????36第10变压器的继电保护???????????37第11防雷与接地??????????????42心得体会???????????????47参考文献???????????????48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任务1、实习班级:电气09012、实习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完成了基础理论课和部分专业课教学后的一次模拟真实环境的设计任务。
企业供配电技术实训报告

企业供配电技术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本次实训是在某电力公司供配电技术中心进行的,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员对企业供配电技术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实训包括实地巡视、设备运行监测、故障排除等环节,旨在提升学员在供配电技术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实地巡视实地巡视是供配电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巡视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供配电设备和运行状态。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学员分组前往不同的供配电站点进行巡视工作,并对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和分析。
巡视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了设备的安全性、运行稳定性以及潜在的故障隐患。
2. 设备运行监测通过设备运行监测,可以对企业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以及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在实训中,我们学员使用了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对不同的供配电设备进行了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设备运行情况,预测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3. 故障排除企业供配电系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故障,例如设备老化、人为疏忽等。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学员模拟了一些常见的故障情况,并学习了相应的排除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体验了故障排除的过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维修技巧,增强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解决故障的能力。
三、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学员对企业供配电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我们对企业供配电设备的种类、工作原理和运行流程有了具体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案设计和操作技巧。
其次,我们通过实地巡视和设备运行监测,培养了我们对设备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最后,我们通过故障排除环节,学习了解决设备故障和维护的一些基本技巧。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也认识到了供配电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安全,只有掌握了供配电技术,才能保障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通过本次企业供配电技术实训,我们不仅获得了实际操作经验,还提升了自己在供配电技术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
工厂供配电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长,供配电系统作为工厂生产的基础设施,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
为了提高我自身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认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我参加了本次工厂供配电实训。
现将实训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2. 掌握工厂供配电设备的使用、操作和维护方法;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增强安全意识,确保供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实训内容1. 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实训期间,我首先了解了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电源、变压器、低压配电柜、配电线路、用电设备等。
通过学习,我对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2. 供配电设备的使用与操作实训过程中,我亲自动手操作了多种供配电设备,如配电柜、变压器、断路器等。
在操作过程中,我掌握了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设备参数。
3. 供配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为了确保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我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进行了深入学习。
实训期间,我学会了如何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如何处理常见故障,以及如何进行定期保养。
4. 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在实训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因此,我重点学习了安全操作规程,了解了常见的安全事故及其预防措施。
四、实训心得体会1. 提高了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认识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设备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亲自动手操作了多种供配电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遇到问题时,我学会了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增强了安全意识在实训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和常见的安全事故预防措施,我增强了安全意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保障。
工厂配电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工厂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于近期在XX工厂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配电实习。
通过实习,我对工厂配电系统的构成、运行原理以及维护保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1. 配电系统构成在实习期间,我首先了解了工厂配电系统的构成。
工厂配电系统主要由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电缆、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等组成。
高压配电室负责将电力从电网引入工厂,经过变压器降压后,送入低压配电室。
低压配电室再将电力分配到各个车间、办公室等场所。
2. 配电系统运行原理通过实习,我掌握了工厂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
电力从电网引入工厂后,首先经过高压配电室的主变压器降压,再通过低压配电室的主配电盘分配到各个车间、办公室等场所。
在配电过程中,开关设备负责控制电路的通断,保护设备则负责在电路发生故障时,及时切断故障电路,保护整个系统。
3. 配电系统维护保养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工厂配电系统的维护保养知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检查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2)检查电缆绝缘层,发现破损及时更换;(3)检查配电室通风、散热情况,确保设备在良好的环境中运行;(4)对配电系统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提高安全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在配电系统中,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期间,我与同事共同完成了多项任务,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总结本次工厂配电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电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将始终保持敬业精神,为保障工厂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工厂供电系统的电气设计是现代化工厂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内容之一。
作为从事工厂供电工作的人员,有必要了解工厂供电设计的有关知识,以便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
本设计主要介绍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规范、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方法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最后介绍工厂供电系统的电气设计实例,将前面各章讲述内容相互结合、综合应用于0.4kV 车间的设计中。
工厂供电工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搞好电能的节约,必须达到下列基本要求:●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即连续供电的要求。
●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经济应使供电系统的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
1.1 工厂供电系统电气设计1.1.1 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原则按照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设计方案须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2)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期结合,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3)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以满足供电的要求。
1.1.2.配电线路设计工厂配电线路设计分厂区配电线路设计和车间配电线路设计。
厂区配电线路设计,包括厂区高压供配电线路设计及车间外部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
其设计内容包括:配电线路路径及线路结构型式(架空线路还是电缆线路)的确定;线路的导线或电缆及其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的选择,架空线路杆位的确定及电杆与绝缘子、金具的选择,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的设计等。
最后需编制设计说明书、设备材料清单及工程概预算、绘制厂区配电线路系统图和平面图、电杆总装图及其他施工图纸。
车间配电线路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车间配电线路布线方案的确定;线路导线及其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的选择等。
最后编制设计说明书、设备材料清单及工程概预算、绘制车间配电线路系统图和平面图及其他施工图纸。
1.1.3 车间配电线路设计的内容车间配电线路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车间配电线路布线方案的确定;线路导线及其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的选择等。
最后编制设计说明书、设备材料清单及工程概预算、绘制车间配电线路系统图和平面图及其他施工图纸。
1.2 车间配电系统接线方案设计1.2.1 常用的工厂低压线路的基本接线方式工厂低压线路有放射式、树干式和环形等几种基本接线方式。
1. 放射式图1.1为低压放射式接线。
它的特点是:发生故障时互不影响,供电可靠性较高,但在一般情况下,其有色金属消耗较多,采用开关设备也较多,且系统灵活性较差。
这种线路多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车间,特别适用于对大型设备的供电。
2. 树干式图1.2为低压树干式接线。
树干式接线的特点正好与放射式相反,其系统灵活性好,采用开关设备少,有色金属消耗也少;但干线发生故障时,影响范围大,所以供电可靠性较低。
低压树干式接线在工厂的机械加工车间、机修车间和工具车间中应用相当普遍,因为它比较适用于供电容量小,且分布较均匀的用电设备组,如机床、小型加热炉等,见图1.2(a)。
图1.2(b)为变压器-干线式。
这种接线省去了整套低压配电装置,使变电所结构简化,投资降低。
图1.3为一种变形的树干式接线,即链式接线。
链式接线的特点与树干式接线相同,适用于用电设备距供电点较远而彼此相距很近,容量很小的次要用电设备。
但链式相连的用电设备,一般不宜超过5台,总容量不超过10kW。
3.环形供电图1.4为一台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环形接线。
一个工厂内所有车间变电所的低压侧,可以通过低压联络线互相接成环形。
环形接线供电可靠性高,任一段线路发生故障或检修时,都不至于造成供电中断,或者只是暂时中断供电,只要完成切换电源的操作,就能恢复供电。
环形供电可使电能损耗和电压损耗减少,既能节约电能,又容易保证电压质量。
但其保护装置及其整体配合相当复杂,如配合不当,易发生误动作,扩大故障范围。
实际上,低压环形接线通常采取“开口”运行方式6~10kV(a)母线放射式配电的树干式 (b)为变压器-干线式树干式图1.1低压放射式接线图 1.2 低压树干式接线图1.3 低压链式接线图1.4低压环形接线在工厂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往往是几种接线方式的有机组合,依具体情况而定。
不过在正常环境的车间或建筑内,当大部分用电设备容量不大且无特殊要求时,宜采用树干式配电,这主要是因为树干式配电较放射式配电经济且有成熟的运行经验。
实践证明,低压树干式配电在一般正常情况下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1.2.2 金工车间配电系统接线方案本次设计的是机械厂金工车间的配电系统,根据设计任务要求,综合以上各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并结合金工车间的实际平面图,我们选择母线放射式配电的树干式接线,金工车间通过7台配电箱给35台设备供电。
1.3 动力配电箱的负荷分配方案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并结合金工车间的实际平面图,按照设备的摆放位置,根据就近原则,选择7台配电箱供电。
车间配电箱的负荷分配方案如表1-1所示。
表1-1车间配电箱的负荷分配方案表1.2.3车间配电系统主接线图1-2 配电系统主接线第2章 金工车间负荷计算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
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
计算负荷确定过大,将增加供电设备的容量,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计算负荷确定过小,设计出的供电系统的线路和电气设备承受不了实际的负荷电流,使电能损耗增大,使用寿命降低,甚至影响到系统正常可靠的运行。
因此正确确定计算负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负荷情况复杂,影响计算负荷的因素很多,虽然各类负荷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准确确定计算负荷却十分困难。
实际上,负荷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与设备的性能、生产的组织以及能源供应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负荷计算也只能力求接近实际。
2.1 负荷计算的目的计算负荷,是通过统计计算求出的、用来按发热条件选择供电系统中的各元件的负荷值。
按计算负荷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如以计算负荷持续运行,其发热温度不致超出允许值,因而也不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由于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
而截面在16mm2及以上的导体的τ约为10min 以上,故载流导体约经30min 后可达到稳定温升值。
因此计算负荷通常取半小时最大负荷。
本设计用半小时最大负荷30P 来表示有功计算负荷,用30P 、30S 和30I 分别表示无功计算负荷、视在计算负荷和计算电流。
2.2 负荷计算的方法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主要是简便实用的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
用需要系数法来确定计算负荷,其特点是简单方便,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而且长期以来已积累了各种设备的需要系数,因此是世界各国均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
但是,把需要系数看作与一组设备中设备的多少及容量是否相差悬殊等都无关的固定值,这就考虑不全面。
实际上只有当设备台数较多、总容量足够大、没有特大型用电设备时,表中的需要系数的值才较符合实际。
所以,需要系数法普遍应用于求全厂和大型车间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而在确定设备台数较少,且容量差别悬殊的分支干线或支线的计算负荷时,采用另一种方法——二项式系数法。
我国建筑行业标准JGJ/T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也规定:“用电设备台数较少,各台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宜采用二项式法”。
综上所诉,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的特点,我们采取的是二项式系数法。
用二项式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时,既要考虑用电设备组的平均负荷,又要考虑几台最大用电设备引起的附加负荷。
还需指出:二项式系数值与用电设备类别和工作状态关系极大,因此在计算时首先要正确判明用电设备的类别和工作状态,否则将造成错误。
例如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电动机,应属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因为金属切削就是冷加工,而机修不可能是大批生产。
又如压塑机、拉丝机和锻锤等,应属热加工机床。
再如起重机、行车、电葫芦、卷扬机等,实际上属于吊车类。
二项式系数法的基本公式1.单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30e x P bP cP =+ϕtan 3030P Q =3030/cos S P ϕ==)3/(3030N U S I =式中,b 、c 为二项式系数;e bP 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其中e P 是用电设备组的设备总容量;x cP 为用电设备组中x 台容量最大的设备投入运行时增加的附加负荷,其中x P 是x 台最大容量的设备总容量。
二项式系数b 、c 及最大容量的设备台数x 和ϕcos 、ϕtan 等值,见教材《工厂供电技术》附表6。
注意:按二项式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时,如果设备总台数少于教材《工厂供电技术》附附表6中规定的最大容量设备台数的2倍时,则其最大容量设备台数x 也应相应减少。
建议取2/n x =,并按“四舍五入”取整规则。
例如,某机床电动机组有7台电动机,而附表6中规定5=x ,但这里1027=<=x n ,建议取42/7≈=x 来计算,即取其中4台最大容量电动机容量来计算x P 。
只有1~2台设备时,则可认为30eP P =。
对于单台电动机,则30/N P P η=,这里N P 为电动机额定容量,η为电动机效率。
在设备台数较少时,cos ϕ也宜适当取大。
2.多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采用二项式系数法确定多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时,同样要考虑各组用电设备的最 大负荷不同时出现的因素。
具体计算方法是,在各组用电设备中取其中一组最大的附加负荷,再加上各组平均负荷,即m ax30)()(x i e cP bP P +∑=m axm ax 30tan )()tan (ϕϕx i e cP bP Q +∑=式中,ie bP )(∑为各组有功平均负荷之和;ie bP )tan (ϕ∑为各组无功平均负荷之和;max)(x cP 为各组中最大的一个有功附加负荷;max tan ϕ为max)(x cP 的那一组设备的正切值。
总的视在计算负荷为30S =总的计算电流为)3/(3030N U S I =2.金工车间的负荷计算2.3.1各台设备的计算负荷以普通车床C616为例:单台容量为Pe = 4.13kW ,功率因素0.85COS ϕ≈,效率0.86η≈308.6I A ==≈其他设备的计算方法同上,各台设备的计算负荷如表2-1所示表2-1(A)2.3.2 配电箱的负荷计算以第1号配电箱A1为例:配电箱A1上接有接有普通车床4台,共16.52kW 。
由教材《工厂供电技术》附表6查得14.0=b ,0.5c =,5=x ,5.0cos =ϕ,73.1tan =ϕ其设备总容量为:4.13416.52e P kW =⨯=x 台最大容量的设备容量为:2(4.13 4.13)8.26x P P kW kW ==+=其计算负荷为:300.1416.520.58.26 6.4428e x P bP cP kW =+=⨯+⨯=()30 6.4428 1.7311.14var Q k =⨯=3012.8S kV A ===⋅3019.5I A ==其余配电箱也按照上面的方法计算,各配电箱的计算负荷见表2-2:2.3.3整个车间的负荷计算1.各设备组的负荷计算(1) 机床组 查教材《工厂供电技术》附表6, 得0.14,0.5,5,cos 0.5,tan 1.73b c x φ=====,则 ()10.1416.52 3.3128e bP kW kW =⨯= ()10.4 4.132 1.1564x cP kW kW =⨯⨯= 2.车间干线的负荷计算比较以上三组的附加负荷x cP 可知,机床组()1x cP 最大,因此,总的计算负荷为30max ()() 2.3128 2.38567.36260.772 6.19645.4684 3.277819.08455.8596e i x P bP cP kW=∑+=+++++++=30max max(tan )()tan 36.7756 1.7319.084 1.7396.637vare i x Q bP cP k φφ=∑+=⨯+⨯=30111.62S kV A ==⋅30169.58I A A ===表2-2((kva )(kV·第3章 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的选择本章首先介绍配电线路的选择;然后讲述低压开关设备的选择;最后讲述配电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