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的音节演化与诗歌形式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研究 2005年第2期

中古的音节演化与诗歌形式变迁

◎[新加坡]石毓智

[摘 要]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体裁嬗变的背后往往具有深刻的语言因素。语言对诗歌体裁演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业已存在的语音特征的发现以及对其韵律特征的自觉运用;另一方面是因为语言的发展而带来的新的韵律特征,诗人们自觉地把它们用在诗歌创作之中而产生新的诗体。魏晋南北朝时期双音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使得双音节成为汉语的基本韵律单位,这是唐代律诗以双音节为基本韵律单位的语言因素,律诗的形成正是这两种语言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随着语音系统的变化,诗歌形式便会产生新的嬗变,轻音的出现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汉语句子的韵律特征,从而影响了宋元以后的诗歌体裁。

[关键词]语言 格律 语音形式 双音化 轻重音

〔中图分类号〕H1-09;I 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5)02-0140-04

作者简介 石毓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语言和文学是密不可分的,除了表现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外,还表现在语言的演化会引起文学形式的变迁上。关于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言技巧的使用这一平面的认识上,更重要的还应该看到语言形式的演化所引起的诗歌体裁的嬗变。一、双音化与律诗形成的关系

语言形式对诗歌体裁演化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业已存在的语言事实的发现和利用,二是语言系统自身的演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学者对声调的确认和分类,为后来律诗的平仄格式准备了条件。关于这一点一些学者已经进行了论述,如郭绍虞等;然而关于第二种因素迄今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单凭声调自身尚无法解释律诗的韵律格式何以如此。王力《汉语诗律学》指出:“依近体诗的规矩,是以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平仄递用。”也就是说,律诗是以一个双音节为一韵律单位。为什么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而不是更多或者更少,这背后有深刻的语

言内部的发展原因。

汉语史上从来就没有一个阶段是单纯单音节词的,双音词一直都有。郭锡良

[1](P150)

的考察显

示,先秦汉语双音词已占20%左右。他同时又指出,双音词的构词法到公元前7世纪开始萌芽,到2世纪渐趋完善。随着语言的发展,双音词的数目不断增加,到中古汉语时获得了强劲的发展趋势。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双音化形成呢?

普遍认为,双音化趋势形成的原因是汉语语音系统的简化。下面是两个有代表性的看法:

但是,汉语语音简单化并不意味着汉语的损失;它在别的方面得到了补偿。补偿在于语法构造方面。轻音的产生使汉语语音增加了新的色彩,同时又是新语法因素在语音上的表现。复音词的大量产生,使汉语有可能不再依赖复杂的语音系统来辨别词义。这种简化是进步

的,有利于语言发展的。

[2]

(P268)

为什么现代汉语词汇有强烈的双音化倾向?同音字多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语音的演变,很多古代不同音的字到现代都成为同音字了,双音化是一种补偿手段。北方话里同音字较多,双音化的倾向也较强。广东、福建等地的方言里同音字比较少一些,双音化的

41

倾向也就差些。[3]

上述看法是有道理的。语音系统的简化会造成同音词的增加,同音词的增加势必影响到词汇的语音形式区别性的降低,最终会影响到交际的有效性。增加词汇的音节数目是一个有效的保存不同词汇的语音区别的手段。正如吕叔湘所指出的,上述假设可以解释南北方言的一些重要差别。

双音化趋势的另外一个动因可能是来自新词语的大量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文化、政治等领域越来越复杂,那么就需要创造更多的新词表达新产生的概念。这样即使在语音系统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同音词也会大量增加。同样的道理,语言为了顺应这一变化,也会增加词汇表现的语音长度。

吕叔湘以南北方言的对比来说明双音化与同音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较仔细看一下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南方方言较之北方的语音系统简化慢,保留了较多的旧有的语音特征,因此语音系统也较为复杂。例如,广州话完整保存了古入声的韵尾,拥有11个调类和59个韵母[4](P25-41);而普通话只有4个调类和39个韵母。相应地,普通话的双音节词在广州话里多是单音节的。

双音化趋势早在两千年之前就开始了,而后一直稳定发展。刚开始的时候,双音化仅仅是词汇或者语音范围内的事情。可是随着这种发展趋势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双音词出现了。我们从12世纪的文献《朱子语类》中选择了现代汉语还活跃着的124个双音节动词,看它们被引入语言的时期:

双音动词从5至12世纪发展的一个考察

复合词百分比5世纪之前76%

5-8世纪4234%

8-12世纪7560%

上表显示,就我们所选定的范围看,绝大部分的双音词是在5世纪到12世纪之间产生的。在所考察的124个双音节动词中,大约34%产生于5至8世纪之间,60%是在8至12世纪之间。5至12世纪出现的双音节动词占全部的94%左右,5世纪之前的仅占6%。虽然这只是一个抽样调查,但它可以从一个方面显示,5至12世纪是双音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可以确定双音化趋势发展的关键时期。汉语有一类名词词缀,它们的重要功能是使一个单音节词根双音化。我们认为,这些语法标记的出现是顺应双音化发展的结果。王力认为[4],名词的前缀“老”和后缀“儿”大约产生于唐代,比如那时的文献已有“老婆”、“老师”和“盖儿”等。名词后缀“子”和“头”的出现则更早,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比如那时已见到“石子”、“种子”等的用法。很明显,这些名词词缀的出现也是在5至10世纪之间。

使一个单音节双音化的方法主要反应在每一个词类的构词法上。汉语有很多方法可以使一个单音词变成双音:(1)在一个单音节的词干上加上词缀,比如上面讨论的名词词缀;(2)在一个单音节的词根上加上另一个单音同义词,如“意”变成“意思”,“注”变成“注释”等;

(3)原来的单音节词为新产生的双音节词所取代,比如“污”变成“弄脏”,“悟”变成“理解”等;(4)单音节词通过重叠而成为双音节的,比如“哥”可以是“哥哥”、“刚”成了“刚刚”等。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双音化趋势在六朝时期开始加强,它不仅影响到语音、词汇和语法,[5]而且还影响到诗文的创作。俞敏《永明运动的表里》[6]一文认为:“永明诗人”的五个主张之一为“同时也不反对两个字一节的字调重复”。又指出:“反而是晚辈一点儿的周颙的两个字一节的利用字调的技巧得到了推广。这不光好懂,而且好安排。”为什么两个字一节利用声调会给人以“好懂”而且“好安排”的感觉,其背后有深刻的语言演化因素。当汉语语音的基本单位由单音节变成双音节时,双音节将给人以节奏感,因此听起来顺。此外,由于大量双音节的增加,大量的概念都是用双音节词表示的,因此以双音节为单位来作诗才比较方便。

二、律诗解体的语言内部因素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每个朝代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体裁应该是最充分反映该时代的语音的韵律

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