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临床运用浅谈
第四章 《伤寒论》方现代临床应用举隅
(2)甘遂苦寒、性猛有毒。用药剂量应极其慎重。仲景在本 方中每剂用一钱匕,分2次服。汉时一钱匕相对于现代1.5- 1.8g[2]。
则仲景的每次剂量为0.75- 0.9g。可见仲景使用甘遂也是很慎重
的,剂量也不大,体现了其护正气、保胃气的学术思想。现临床 常用量为每次0.6- 1.5g,大剂量也有用至2- 3g者。为安全计,起始
江西中医药2010年12月第12期总41卷第336期
1 病例介绍 患者吴某某,女,40岁,农民。因上腹部胀痛2天于2010年11月10 日14时入院。住院号180379。患者于11月8日午饭后突然出现上 腹部持续性胀满疼痛,无暴饮暴食、饮酒及进食肥腻食物史。 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食物。自服用胃药未缓解,8日晚上仍
大便五日未通。上湿下燥,于此可见。且太阳之湿内入胸膈,与阳明内
热同病。不攻其湿痰,燥热焉除?于是遂书大陷胸汤与之。 制甘遂(一钱五分) 大黄(三钱) 芒硝(二钱)
曹颖甫曰:太阳之传阳明也,上湿而下燥。燥热上熏,上膈津液悉
化粘痰。 承气汤能除下燥,不能去上膈之痰。故有按之不硬之结胸,惟大陷 胸汤为能彻上下而除之。原不定为误下后救逆之方治也。治病者亦观其 通焉可耳。
号痛欲绝。无何,乃饮自己小便一盅,始稍安。已而复作,状乃如前。黎明
家人已延医至矣。遂针中脘,以及各穴,凡七针。行针历五小时,痛始止。 据该医云,腹部坚硬如石,针虽止疼一时,而破坚开结,非药不克奏功。因 拟顺气消导之方。余不欲服,家人再三怂恿,勉进一剂,病不稍减。翌日,
家人仍欲延前医。
余坚辞曰:余腹坚硬如石,决非顺气化痰所能奏效,惟大承气 或可见功,因自拟生军三钱,枳实二钱,厚朴三钱,芒硝五分。 服后,时许,下积物甚多,胸腹稍畅。次日,胸腹仍觉满闷硬疼, 又进二剂,复下陈积数次。元气顿形不支,因改服六君子汤三剂。 后元气稍复,而胸腹满疼,仍自若也。更服大承气二剂,不惟疼 痛丝毫未减,腹中满硬如故,而精神衰惫,大有奄奄欲毙之势。 因念攻既不任,补又不可,先攻后补,攻补兼施,其效犹复如此。 生命至是,盖已绝望矣!
浅谈《伤寒论》中甘草的运用规律
一、甘草的运用——炙甘草
4、祛痰止咳 《伤寒论》治咳喘多用甘草,风寒者,
如麻黄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肺热者,如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寒痰所致者,如小青 龙汤。
一、甘草的运用——炙甘草
5、调和诸药 甘草调和诸药,指调和方剂中各药物间的错杂药
性。所谓辛开苦降的泻心汤类,其用甘草除补中之外, 另一作用是调和辛开药物和苦降药物间的矛盾。另外 有谓泻心汤类中,用生甘草引药至满所,而《伤寒论》 中泻心汤用甘草是炙用,对此存疑。
二、不用甘草
2、正虚急症 甘草味甘性缓,有调补之功,故正虚急时不宜使用,
如四逆汤用治阳虚阴盛之少阴寒化证,方中甘草合姜附温 养阳气,但若大下后复发汗而致阳气暴虚,阴寒内盛,病 势急迫,甘草反为掣肘之药,故治宜四逆汤去甘草之干姜 附子汤回阳救逆;若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则更以干姜附 子汤加葱白而成白通汤或白通加猪胆汁汤破阴回阳,宣通 上下;若胃热脾寒,寒热格拒,治宜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温脾清胃,交通阴阳;若脏寒蛔厥,寒热错杂,治宜乌梅 丸温中清热,安蛔止痛,方中均不用甘草缓和之力。
一、甘草的运用——炙甘草
2、守中缓急 炙甘草归脾、胃经,留守中焦,有缓急和
作为中焦引药的作用。如葛根黄芩黄连汤,葛 根解表,黄芩、黄连入里,用甘草的目的显然 意在固护中焦;又如栀子柏皮汤中用甘草,除 益气补中之外更恐栀子、黄柏皮苦寒过伤脾胃。
一、甘草的运用——炙甘草
2、守中缓急 此外,炙甘草具有中焦引药的作用。如附子不合
甘草汤、桔梗汤中生甘草清热解毒而缓痛。同 篇的半夏散及半夏汤用的是炙甘草,此仅取其缓痛 之功。由此可见,只有清热解毒时才用生甘草,作 他用时均用炙甘草。
一、甘草的运用——炙甘草
1、益气补中 补中焦脾胃之气,有如理中丸、半夏泻心
从临床看《伤寒论》用药
中医药通报 ・ 仲景研究
● 陈瑞 春
关键 词 伤寒 论 用 药法 临床 实践
说 “ 气 《 寒论 》 伤 用药 法度谨 严 , 变化 汤 , 表寒虚证 的桂枝 汤 ; 里热 实证 的 论 》 :伤 寒 …… 心 下 逆 满 , 上
灵 活 , 而不死 , 而 不乱 , 有 规 白虎汤 、 严 活 是 承气汤 等 , 法方 药的 统 冲胸 , 则 头 眩 , 沉 紧 , 苓 桂 枝 其理 起 脉 茯
律 可循 的 。兹 就其 若 干 问题 , 合 结
一
性, 是极其严 密 的。例如 , 一病 白术甘草 汤主之 。 《 匮》 “ 走 有 ”金 有 水
临床实践 , 谈点 粗浅 的体 会 。
者 , 姓 , ,0岁 , 李 男 5 腹泻 经 年 , 复 肠 间 , 反 漉漉 有 声 , 之 痰 饮 ” 谓 。本 病
确 定主证的前提下 , 层层 伸展 , 有顺 皮 , 服后竟无 反应 。前后互 参 , 涩 效 。 比如 , 小 青 龙 汤 的 运 用 而 收 以 有逆 , 随证变方 , 示人 以规矩 。 不止 , 中无 益 , 土 抑 木 , 和 寒 论 , 照原 文 “ 温 培 调 按 伤寒 表不 解 , 心下 有
考》《 、喻嘉言医学之书校诠》 等著作 8 独著《 部, 陈瑞春伤寒论》 伤寒实践论》 和《 。
・ 者掌舷 江西中医学魔 30 6 30 0
若 表 证 突 出 , 中酸 敛 之 五 味 、 其 芍
药, 且往 往用 量 宜轻 。因为 小 青龙
T a i o a h n s  ̄en o r a 9 r d t n lC i e e Me i eJ u l i n
一
作者简介
运用《伤寒论》经方辨治小儿咳喘疾病的临床体会
运用《伤寒论》经方辨治小儿咳喘疾病的临床体会对张仲景之《伤寒论》关于治咳喘之经文、方药及其机理进行分析。
认为治喘大法为发则治标,缓则治本;宣降肺气、祛痰化饮、理气和胃为治疗哮喘的主要治法。
标签:伤寒论;张仲景;哮喘;方剂;经方《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之圣书”。
它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某些杂病的诊治规律,发展并完善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1]。
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
笔者作为一名儿科医师,临床所见小儿外感病发病最高,这与小儿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密不可分。
而咳、喘则是小儿外感病中的常见病证,笔者就将临床应用《伤寒论》经方治疗小儿咳喘的部分体会简述如下。
小儿咳、喘多因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致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甚则肺气郁闭所引起,病位在肺。
可伴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痛、身疼痛等症状,属《伤寒论》之太阳病范畴[2]。
据临床辨证之寒热不同,笔者常选用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进行治疗。
1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第63条言:“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162条言:“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此2条都是论述表邪已解,不能再用桂枝汤发汗,如果患者出现喘促症状,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3]。
其病机为肺主气而司呼吸,邪热壅肺,宣降失司,故见喘逆;肺合皮毛,热壅于肺,热迫津泄,则有汗出。
其“无大热者”,是谓表无大热,而里热壅盛。
因此,本证重点在于肺热壅盛[4]。
该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变辛温发表之法为辛凉宣透之方。
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定喘,石膏辛寒直清里热,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逆,而石膏用量倍重于麻黄,可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辛温发散之力,又能外透肌表;杏仁宣肺降气而治咳喘,协同麻黄更增平喘之效;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浅谈《伤寒论》治喘诸方的辨证运用
黄汤 的喘是 由于 风寒之 邪 , 袭机体 , 阳 团郁 , 阴部 侵 卫 营
滞 , 毛 团 塞 , 气不 宣 而 喘 作 。 皮 肺 2 外 寒 内饮 的 喘 证 用 小 青 龙 汤 原 文 说 : 伤 寒 表 “
热 有 积滞属 于有 形实 热。 白虎 汤为经证 , 承气 汤属腑 大 证 白虎沥 的喘是 阳明经热独盛 的表现 , 所以白虎 汤重用
应 牢 记 五 个 字 :汗 , 、 、 、 。 白 虎坜 与 大 承 气 汤 也 “ 喘 热 渴 咳 ” 见 喘 , 二 方 同 是 出 自阳 明 篇 , 到 阳 明 阶段 是 邪 正 相 争 此 病 最 剧烈 的 时 期 , 性 质 是 里 实 热 证 , 明又 有 经 腑 二 证 之 其 阳 分, 白虎 汤 是 有 热 无 积 滞 属 于 无 形 的实 热 。大承 气 汤 是 有
维普资讯
陕西 中医 2 0 年第 2 02 3卷第 6 期
・
5 5 6
医经 研 读 ・
浅 谈 《 寒 论 》 喘诸 方 的辨证 运 用 伤 治
首都 医科大 学 附属 北京朝 阳医院 中 医科 ( 0 0 0 赵 铁 良 李 京 10 2)
众所周 知 ,伤寒 论 》 《 是祖 国医学 宝库 中的重 要组成
其 它脏 腑 有 关
之 处 的 证 侯 群 。 笔 者 认 为 在 临 床 上 只要 见 到 是 因 为水 饮 停 蓄 所 致 的 咳 喘 之 证 , 管 有 无 表 邪 存 在 , 可 应 用 小 青 不 均 龙汤治疗 。 3 裹 里 同 睛 的 喘 证 用 葛 根 苓 连 溺 原 文 说 太 阳 病 . 枝 证 , 反下 之 , 邀不止 , 促者 , 未解也 , 桂 医 利 脉 表 喘而 汗 出者 , 根 黄 芩 黄 连 汤 主 之 ” 这 段 条 文 讲 的 是 由 于误 葛 下 之 后 , 成 胃 肠 受 伤 , 气 受 损 , 有 中气 受 损 , 正气 造 中 虽 但 不 虚 , 能 抗 邪 , 邪 尚 未 完 全 硝 于 里 , 表 证 仍 在 , 可 仍 外 而 还 见 到 患 者 有 喘 而 且 多汗 , 邪 热 已经 内传 , 响 了大 肠 传 知 影 导 功 能 , 由 于 肺 与 大 肠 相 表 里 . 热 塞 盛 , 燕 于 肺 则 更 里 上 喘 逆 。也 就 是 说 其 病 为 表 里 同 病 , 法 亦 用 表 里 两 解 之 治 法, 葛根 芩 连 汤 治 疗 , 清 利 自止 , 自平 热 喘 4 内有 郁 热 的 喘 证 用 麻 杏 石 甘 溺 、 白虎 汤 、 承气 大 溺 笔 者 认 为 以 上 三 方 之 喘 是 由 于 内 热 所 致 , 引 起 内 但 热 的病 机 各 有 不 同 , 治 疗 的方 药 也 各 异 。麻 杏 石 甘 汤证 故 中 之 喘是 由于 汗 不 得 法 , 误 用 下 法 , 得 邪 热 内传 , 或 使 病 情 较 重 。文 中说 : … 汗 出 而 喘 , 大 热 者 , 与 麻 杏石 … 无 可 甘 汤 …… 无 大 热 者 , 指 表 无 太 热 , 是 内有 大 热 , 是 可 热 邪 迫肺 , 逆 而 喘 。 这 也 正 像 《 经 ・阴 阳 应 象 大 论 } 气 内 所
熟读经典践行临床——浅谈对学习《伤寒论》的几点认识
计, 《 伤寒 论 》 问世 以来 , 历 代 与《 伤寒 论 》 有 关 的著 作 近 3 0 0 0种 , 《 伤寒论》 原名《 伤寒杂病论》 , 是我 国第一部理、 法、 方、 药完备 、 理 自 1 9 5 0年 至今 , 在 国内外 期 刊公 开发 表 的文 章达 1 7 0 0 0余篇 。
灼痛 , 五心 烦 热 , 潮 热 盗汗 , 口咽干 燥 , 或见 手 足蠕 动 。 舌 红少 津 。 用 四君 子汤 加 山药 , 扁豆 等 ; 肝 阴虚 , 治宜 养 阴柔 肝 , 方 用 一贯 煎 脉 弦细 数 。 肾 阴虚 , 证见 : 腰 膝 酸痛 , 眩晕 耳 鸣 , 失 眠 多梦 , 男 子 阳 加 减 ; 肾 阴虚 , 治 宜 滋补 肾 阴 , 降火, 方用 六 味地 黄 丸加 减 。治 疗 强易举 , 遗精 , 妇女经少经闭, 或见崩漏 , 形体消瘦 , 潮热盗汗 , 五 阳虚浮 火 , 应采 用益 火法 , 引 火法 , 即所谓 “ 益火 之 源 以消 阴翳 ” ,
熟读经典践行临床 一 浅谈对学 习《 伤寒论》 的几点认识
杨巧 花
关键词 : 熟读 经典 ; 践行 临床 ; 伤寒 论 中图分 类号 : R 2 2 2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0 7 — 0 1 4 0 — 0 2
1 4 0
内蒙古中医药
在《 蒲辅周 医疗经验》 中云: “ 脾 阴虚 , 手足烦热, 口干不欲饮 , 烦 阴 虚 , 治 宜 滋阴养 心 清热 , 方 用天 王 补心 丹加 减 ; 肺阴虚, 治宜 滋 满, 不思食” 。肝阴虚 , 证见头晕耳鸣, 两 目干涩 , 面部烘热 , 胁肋 养肺 阴清热 , 方用 沙 参 麦冬 汤 加 减 ; 脾 阴虚 , 滋阴健脾, 生津, 方
浅谈《伤寒论》六经咳嗽证治
24中国乡村医药咳嗽在临床上可见于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疾病。
本文借助《伤寒论》中与咳嗽相关之条文,结合经方在咳嗽治疗中的临床运用,对咳嗽的六经证治进行一些阐述。
1 太阳病咳嗽《伤寒论》中太阳病的基础证包括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
前者主要针对外感风寒表实证,其症状以“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为代表,前贤称为“麻黄八症”。
由于此证缘由风寒束表,卫阳受遏,营阴郁滞,肺失宣降,故也可导致肺气上逆之咳嗽,治宜麻黄汤解表散寒,宣肺平喘。
表寒一散,肺之宣降一复,则咳嗽自止。
后者主要针对外感风寒表虚证,可见“发热、恶风、汗出、头痛、鼻鸣干呕”等症状,其与麻黄汤证之鉴别要点在于有汗与否。
若出现“喘家作”,即咳喘的桂枝汤兼症,可加厚朴、杏子以增强疗效。
此外,《伤寒论》太阳病第40条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由于饮邪流动不居,随三焦气机升降出入,停于身体不同部位,可引起多种症状,故本条或然证众多。
咳嗽作为其中之一,为饮停心下,水寒射肺,肺气上逆所致。
故治疗当以小青龙汤温肺化饮。
对于小青龙汤治疗咳嗽的认识、临床运用及体会,许多医家也有论述。
刘渡舟在《伤寒论临证指要》[1]中说:“小青龙汤治肺寒金冷,津凝气阻之证,所以咳嗽必然多痰,咯痰较爽。
因系寒性水饮,故其痰清稀不稠,形如泡沫,落地则顷刻化水,然亦有咳出之痰,明亮晶莹,形同鸡蛋清状,痰冷如凉粉,触舌觉凉而为辨也。
”傅元谋[2]认为在《伤寒论》第40条小青龙汤的5个加减变化中,其中有4个去麻黄,故在小青龙汤中麻黄非主要药物,且小青龙汤主症为“咳”“喘”,针对的是以里饮为主而外寒次之的咳喘证,应用时更重视水饮的辨证而轻于外邪,往往去麻黄并加附片、薏苡仁以加强化痰除湿之力,用于治疗痰湿类咳嗽时效如桴鼓。
对于年高体弱、婴幼儿童,特别是心肾功能虚衰的作者单位:310053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在读(张震);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杨珺超)通信作者:杨珺超,浅谈《伤寒论》六经咳嗽证治张 震 杨珺超患者,当慎用,恐有拔肾气,动冲气,耗阴动阳之弊;对于一般患者,使用本方也只是喘咳急性发作时的急救之法,不可久服,一旦疾病缓减,就应当改用苓桂剂温化寒饮以善后。
(完整word版)《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
《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2014-12-12 09:52:57 伤寒之要+《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骨刺消痛汤.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膝关节病汇总伤寒之要天地混沌,本是一气,动而分阴阳,阴阳三分,遂有六经(经字应该是病字,从俗,下同),阳经在上当下行,阴经在下当上行,阴阳相交,身体安泰。
阳经不降即为病,阴经不升即为病。
故太阳不降,麻桂以开之,令其降;阳明不降,白虎、承气以清降之,少阳不降,小柴胡汤以降之,(柴胡不是升药,观本经即知)此三阳病之大要。
太阴不升,理中辈;少阴不升,四逆辈,厥阴不升,乌梅丸,当归四逆汤等,此三阴病之大要。
总其要,阴病在一个升字,阳病在一个降字,明乎升降两字,可知伤寒论之要义矣,以此观伤寒,自有居高临下之势,否则徒研方证,流散无穷矣。
《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之一。
作为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思想,道家思想和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
从历史发展分析,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体系的建立和道教的创立有共同之处,两者都汲取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先秦道家思想、古代巫术、神仙方士等的实践活动,都曾经为中国传统医学和道教的萌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养料。
春秋时期《老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道家主要经典的产生,此后的《管子》、《庄子》、《列子》、《淮南子》等著作进一步继承和阐发了道家思想,强调“道常无为而无所不为”、“道法自然”、“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观点,一直为后世所推崇。
道家学说,其义精深,其奥无穷,除了在哲学和政治上发挥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以外,对于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先秦两汉道家与医药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表现在道家著作中含有医药成分,而且表现于当时的医药著作里也具有道家思想,诸如托名道家人物,援道入医,提倡恬淡养生,追求长生乃至不死等。
现今所知的汉代医药著作,大致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提及的医著;二是《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方技”著作;三是《后汉书?方术列传》中述及的方技书;四是流传至今的、据汉学者考证为汉代的医药著作;五是1973年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医学帛书、竹简。
论《伤寒论》脾胃病类方及其药对应用
气血 , 主治太 阴病 阴阳两虚之腹 中痛 (0 12条)桂枝加大黄汤 ;
为祖方加大黄化瘀 通络导 滞 , 主治太 阴病 之大实痛 , 如腹 痛 剧烈 , 拒按 , 伴有便秘等 证( 7 16条 ) 。葛根汤为祖方 加麻 黄、 葛根 以增加解 表兼 有 止利 , 主治太 阳与 阳明病 合病 下利证 (2条) 3 。葛根加半夏汤即为葛根汤加半夏 以降逆止 呕 , 主治
黄并用 , ……然 只认定麻黄散寒发汗 , 石膏泄热止汗 , 相为制 还相为用” 。其 三 , 相互协 同。方中石膏 为制辛温 发散之 麻
同于麻黄汤中解表发汗之麻 黄, 亦不 同于 白虎汤治大热大汗
之石膏。故 此证 汗 出不 忌麻 黄, 大热不 忌石膏 , 无 这正 是治
黄而设 , 从作 用 上来 说是 相反 的 , 石膏 辛寒 , 与温互 相 敌 寒 对, 但辛与辛却又是一致 , 石膏对麻 黄一 方面起制约作用 , 则
也表现在方中药物 的用量 上。麻 杏甘石 汤清肺平 喘中 以清 肺热 为主。故方 中石膏用至半斤 , 而麻黄仅用 四两 。石膏用
证准确 , 其疗效均非常好 , 者认 为其关 键在 于方 中麻 黄与 笔
石膏这一主要 配伍 : 其一 , 两药 针对 主要病 机而用 。本方证 系热壅、 闭于肺所致 , 治宜 清肺 、 宣肺 , 使肺 热 清、 郁热 散 , 则 喘咳 自平。故方 中既用麻 黄宣肺 , 散郁 闭之卫 阳, 发 又要 用 石膏清泄肺 中之郁 热 。其 二 , 者相 制 为用 。方 中石 膏 辛 两 寒、 麻黄辛温 , 者相伍 , 两 相制 为用 , 能清肺 又能宣肺 。麻 既 黄得石膏发汗力减 弱 , 而又引石 膏入肺 , 加其 清透肺 中郁 增 热之功 , 正如周岩在《 本草思 辨录》 中所说 : 仲景方石 膏 、 “ 麻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
《 伤寒论 》 是我国第一部理法_ 药 比较完善的医学 著作 。 方 清代 医家陈修园谓其 :字字 皆法 ” “ 此方不 能 以治 此病 , “ 、非 非此药不可以名此方” 。笔者现就 临床运用《 伤寒论 》 的验 方
案, 介绍如下 。 1 桂枝汤治疗外感过汗营卫不和 余邪未尽证 李某 , ,5岁 ,0 6年 9 6日初诊 。汗 出恶 风 1 男 5 20 月 月
维普资讯
2 0 年第 2 卷第 儿 期 07 9
湖北 中医杂志
・4 ・ 5
伤 寒 论 临床 运 用 方
黄 标 文
( 广东省梅县人民医院, 广东 梅县
关键 词 : 寒 论 ; 方 运 用 ; 案 伤 经 验 中图分类号:2 9 R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0 0 0 (0 71 - 0 4 -0 10 - 7 42 0 ) 1 0 5 2
粥1 , 碗 休息 2 小时 , 日 1 , 服 2 。药尽 诸症 消失 , 每 剂 连 剂
未再复急性发 作
曾某 , , 2 ,0 6年 l 男 5 岁 20 0月 8日初诊 。反复 咳嗽 气
按: 患者 因外 感过 用抗感 冒 药物 导 到发 汗 过 多 , 伤 损 营卫 , 营卫不 和 , 邪未 清 。前 医 谓 气 虚 给予 补 气 , 使 余 致 外邪难 解 , 伤 营 卫 , 使 病 情 缠绵 难 愈 。《 寒 论 》 3 重 故 伤 I 条云 ;太 阳病 , “ 头痛 , 发热 , 出 , 风者 , 枝汤 主之 。 汗 恶 桂 ”
( 另炖兑服 ) 1g上好糯米黄酒 10@ 每 E 1 各 0, 5n , l 剂。先用 清
水 50 煎 存 10 , 加糯 米黄酒 10 , 至 2 0 , 0 ml 5 ml再 5 ml煎 5mi后 入阿胶烊化 , 温服。服完 3剂 , 心悸 、 气短 等症 明显减轻 , 心 电图期前收缩明 显减少 。9剂毕 , 诸症 消失 , 电图恢复 正 心
浅谈《伤寒论》便秘的论治
中医药通报2020年2月第19卷第1期TCMJ,Vol.19,No.1,Feb2020浅谈《伤寒论》便秘的论治●许永智1周红娟2杨晓媛1蔡而玮1▲摘要便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张仲景对其病因病机及理法方药有非常全面系统的剖析。
笔者结合学习《伤寒论》中经方所得体会,选取几组具有代表性的便秘治疗方,包括三大承气汤、麻子仁丸、大小柴胡汤、蜜煎导方、猪胆汁方、大陷胸汤、抵当汤、桂枝汤及真武汤,对诸方进行简要论述,以期对临床合理使用经方以及提高辨治便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伤寒论;便秘;方药证治便秘(Constipation)是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欲大便而艰涩不顺或不尽,大便干结,排便时间延长的一种病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常见症状[1]。
《伤寒论》中与“便秘”相关词的经文达78条,关于治便秘方剂达21首,用药精简,不超过10味,除去蜜煎方后,共用34种药物,多以脾经为主,以辛苦寒温之品居多[2],仲景称其为“脾约”“不更衣”“大便难”“阴结”“阳结”等。
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是胃热炽盛腑气不通,肠燥津亏失于濡润,气血亏虚推动无力,表邪未解肠胃不畅,阴寒内滞大肠传输不利[3]。
并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提出了泻热、润肠、补虚、导滞、散结、宣肺、温中的不同治法,创立了三大承气汤、麻子仁丸、大小柴胡汤、蜜煎导方、猪胆汁方、大陷胸汤、抵当汤、桂枝汤及真武汤等著名方药。
本文选取《伤寒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条文和方药,浅谈仲景对便秘的诊治思路和遣方用药的特点。
1三大承气汤证1.1大承气汤证《伤寒论》第238条:“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
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该方主治胃腑燥热内结、腑气不畅为病机的病症。
原方着重用于痞满燥实坚俱备的阳明腑实重症。
如《金镜内台方议》所述:“仲景所用大承气者,二十五证,虽曰各异,然即下泄之法也,其法虽多,不出大满大热大实,其脉沉实滑者之所当用也。
《伤寒论》少阳病治法临证浅谈
四、 对顽 固性 失 眠的治疗
胡汤去生姜加麦芽、 花粉、 葛根 等治疗 , 服药后热退 诸证悉除而痊愈。几年来 , 临床上每遇外感不解而
缠 绵不 已者 , 既与小 柴胡汤 而奏 效 。
二、 对产后 发热 的治疗
徐某 , , 女 2 7岁 ,06年 6月来诊。 自述 : 20 由于 婚 事不 遂 心 , 怒 郁 闷 , 悸 神 志 烦 乱 , 不 能 寐 , 恼 心 夜
“ 和解少 阳” 。笔者从 临床实 践 提 出对少 阳病 的“ 和
解法 ” 应认 真进行 辨析讨 论 。
一
淋 巴细 胞 05 肝 功能 检查 正 常 。西 医诊 断 为胆 囊 .6, 炎、 胆道 感染 。 中医 辨证 : 阳病 兼 阳明 里热 证 , 少 治 则: 清利 肝胆 、 热通 便 。方 用 大 柴 胡 汤加 味 , 物 泻 药 组成 : 胡 1 , 夏 1 , 芩 1 , 柴 5g半 0g黄 0g 大黄 1 ( 0g 后 下 )茵 陈 5 , 钱 草 5 , , 0g金 0g 白芍 2 。服 药 1剂 0g 后, 大便 日3次 , 泻后 热退 , 疼痛 减轻 , 3剂后 巩膜 服
呆, 全身 无力 , 出 , 汗 大便 秘 结 。查体 : 温 3. ℃ , 体 79
胸部 透视 心 肺 无 异 常 , 白细 胞 1 . 2 4×1 L 0/ 。妇 科 诊 断为 产褥期 感 染 。应 用 多种 抗 菌 素 效果 不 明显 ,
《 伤寒论 》 6 23条 指 出 : 少 阳之 为 病 , “ 口苦 , 咽 干, 目眩也 ” 6条 指 出 :伤 寒 五 六 日, 。9 “ 中风 , 来 往
者, 必荡 涤 以为利 。其 于不 外 不 内, 半表 半 里 , 非 既 发汗之所 宜 , 又非 吐 下之 所 对 , 当和解 则 可 以 , 是 小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5首经方浅析
35
[
4]匡萃璋«金匮 要 略 »阴 阳 毒 病 证 探 析 [
J]
江西中医学院学
报,
2007,
19(
2):
3
G
5
[
5]付滨,王宝娟,高常柏“阴阳毒”考略[
J]
天津中医药,
2007,
24(
2):
130
G
132
(收稿日期:
2019
G
10
G
09)
« 伤寒论 » 上热下寒证 5 首经方浅析
的治法调换.«
医宗金鉴»
对此也有异议,
认为可能是在传抄
阴阳毒在东汉时期究竟属于何病,已不可考,也无法用现
过程中存在错讹,
笔者比较赞同传抄错讹之说.
代病名与之相套,临床运用时应尽量做到谨守病机,辨证
正如前文所述,阳毒和阴毒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无表
论治,凡是血分有热的病证均可选用升麻鳖甲汤.如果
证,而唐代以前治疗表证多用麻黄、桂枝,因此,可以推测
参考文献
[
1]王振国 敦 煌 曲 子 词 中 的 “咏 伤 寒 ”词 [
J]
中 医 文 献 杂 志,
1995(
2):
5
G
7
[
2]宋耀鸿 阴阳 毒 病 证 治 之 浅 见 [
J]
四 川 中 医,
2001,
19(
5):
10
G
11
[
3]尤在 泾 金 匮 要 略 心 典 [M ]
北 京:中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王一迪 ,唐尊昊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从《伤寒论》的研究方法谈经方的临床运用(陈瑞春)--笔记
记从《伤寒论》的研究方法谈经方的临床运用(陈瑞春)--笔记2017-06-26 龚鹏岐黄龚鹏说起陈瑞春陈老不得不提两位,一位是上海青年名中医高格非师兄(最早了解到陈老是从师兄那里了解到的),一位是我的恩师江西省中医院胡珂老师(在老师的影响下我对陈老尤为喜爱)。
格非师兄,80后,本科期间跟师于陈老,江中本科毕业后直奔上海行医,陈老对师兄说“你不负中医,中医定不负你”,来到上海几乎没坐过冷板凳,按师兄的话说“他的中医之根在江中,起初能在上海迅速打开局面靠的就是陈老的诊疗思路”,刘英锋老师曾经评价格非师兄“他学陈老学的很像,他对中医的热爱异于常人”,依靠疗效和口碑赢得了大量忠实患者,如今坐诊于上海的同仁堂等医馆,尽管一周上9个半天的门诊,诊费200,依旧供不应求。
胡珂老师,我的导师,老师说他在四五十岁时因全国优才班机会有幸师承陈老,跟师期间发现陈老的疗效令人满意甚至惊讶,借鉴后验证于临床亦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而且疗效较自己以前大大增加,尽管跟师时间并不长但对陈老甚是佩服,因而精研陈老著作,广泛借鉴陈老诊疗思路,水平大涨。
如今我老师在省中消化科病人算最多一位,加班托点看完病人是常态,口碑颇佳。
从《伤何研究伤寒论1用经典指导临床,临床必须回归经典,把中医学术统一到经典著作上来(1)《伤寒》、《金匮》、《温热论》等温病学著作(2)李东垣、吴鞠通、叶天士等人都是学伤寒而有所发挥者。
(3)虽然叶天士是温病派,但《临证指南医案》用温药很多,他对附子应用十分自如。
(4)吴又可达原饮是小柴胡汤加减而成,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是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变方。
2研究《伤寒论》的方法,要在《伤寒》、《金匮》的方药上尊重仲景原意,在临床上去求证,而且要注意原方的整体性。
(1)《伤寒论》方是有固定的病机和方规:麻黄汤-发汗;桂枝汤-调和营卫;五苓散-化气利水;真武汤-温阳利水。
(2)中风偏瘫、口里流涎、语言骞塞-先用温胆汤吃上半年,吃到口涎没有、说话清楚,再加活血化瘀、补气的药,才会有用。
《伤寒》经方浅议
内蒙古 中医药
《 伤寒》 经方浅议
杜 镭 李 晓杰 郝新 洁
关 R 2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6 07 (0 Oo— l2 0 10— 9 92 1 )2 0 1—2
经 方不但 以卓 越 的功效 流 传 于世 ,而 且一 直 指导 着 临床 , 为 厥 之证 , 有 肢冷 脉 微 , “ 上撞 心 , 中疼 热 ” 上热 证和 “ 亦 以 气 心 的 下 的下寒证 互 看 , 更要 注 意显 而易 见 的“ 吐蛔 ” 一症 , 此为 临床上 解决 了许多 疑难 问题 。 虽然 疾病 复 杂多 变 , 型种 类繁 多 , 之 利不 止” 证 与脏 临证 当细辨之 。 但是只要病机吻合 , 辨证论治 , 方药对症 , 不论是常见病 , 还是疑 厥 阴脏 寒吐蛔 而厥 , 厥 的独 阴无 阳相 悖 , 难杂病 , 收效 。 文就 伤寒 论 几个 经典 方 剂进行 发微 , 经 均可 本 以期 临床应 用乌梅 丸 。 当以气 机 的升 降失 调 为依据 , 机特点 其病 方更 广阔 的临床应 用 。 必 以寒 热错 杂 的虚证 肢厥 为见 证 , 证方 可用 之 。因乌梅 丸寒热 临 1 乌梅 丸 互 用 能和其 阴 阳 , 并进 能调 其升 降 , 苦辛 补泻兼 施能 固其虚 实。 故 厥 阴主方 乌 梅丸 , 泄 木 安土 之 法 , 中君药 乌 梅 酸敛 肝 泻 用之则 显其 效 , 有 其 风, 佐苦辛甘之黄连 , 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 , 可以升降胃气 , 调 2 半 夏泻 心汤 六 经有 少 阳小柴 胡 枢机 之剂 ,三 焦则 有泻 心类 方枢 机之剂 。 和 中焦 。 以参归 补 虚安 中 , 体构 成 泄 风 木之 有 余 , 中土之 不 总 安 足 。使风 木得静 , 中土得 安 , 胃得 和 。则扶 土抑 木 , 到源 流并 半夏泻 心汤 则是 三焦 枢 机之 剂 中 的要 剂 。半 夏泻 心汤 由半夏 , 脾 达 二 治, 治已防变之效果 , 确有“ 见肝之病 , 知肝传脾 , 当先实脾” 之意。 黄( 黄连。黄苓) 人参 , 干姜 , 灸草 , 大枣七味药组成。方中半夏为 此 乃泄肝 安 胃一 大法 也 。 梅丸 的应 用 木土不 和是 治验 的 主要类 君, 乌 和胃降逆止呕。 二黄苦寒泄热, 干姜半夏辛温散寒 , 寒热并用, 型, 以肝脾 不和 , 胃不 和为 主 。辨证 要 紧扣 肝 风 同夹寒 热 , 虚 辛开苦降 , 肝 乘 佐参草枣补益脾胃, 共达到调和中焦脾胃升降之功。 因 内扰脾 胃 , 疗勿 忘重 用 酸 收 和调 理寒 热 比例 , 治 此乃 临证 取效 的 其配 伍精 当 , 专 力宏 , 效 临床 上 多用 于 各种 消 化 系统 等疾 病 的治 关键。 乌梅 丸本来 是治 疗蛔 虫症 、 物 既有 酸甘化 阴配 伍 , 药 又有辛 疗 。 应用 其方 时重 点掌握 寒 热虚 实 四点上 。①虚 : 在 脾气虚 , 胃阳 甘 温 阳、 酸苦泄 热 、 辛 顺其 升 降等 方 法 。这可 谓寒 热并 用 , 苦 刚柔 弱 , 乏力 , 见 便溏 , 泻 。 实 : 机 升降失 常见 胃脘 痞满 , 泄 ② 气 腹胀 。 ③ 共 济 , 血兼顾 , 正祛 邪集 于一 身 。 气 扶 寒 : 阳不 足见 恶食 生冷 , 腹痛 冷痛 。 热 : 胃运纳不健 , 胃 脘 ④ 脾 食积 在 治疗 消化 系 统疾 病 , 如 慢 性 胃炎 、 例 胃溃 疡 、 胃黏 膜脱 垂 、 化热 上蒸 见 口舌 生 疮 , 口干 口苦 , 红 苔黄 , 等 。凡见 以上 四 舌 脉数 胃肠神 经官 能症 、 性胆 囊 炎等 疾病 时 , 果病 程 绵长 , 体 消 点 即可大 胆使 用半 夏泻 心汤 。 慢 如 有形 瘦 、 郁 闷、 精神 体倦 乏力 、 四肢发 凉 、 烦 口苦 、 心 食欲 差 、 头晕 耳 鸣 、 用药 加减 情况 : 辨寒 热 。 ①先 伤寒 论上 以规定 了剂量 , 在具体 恶心 呕 吐等症 状 时 , 以抓 住 其 阴 阳错 杂 的病 机 , 乌梅 丸加 吴 应 用 时 , 拘泥 , 临床病 例 的寒热 多少 是不 同的 。 可 用 不必 加 如果 是热 多 茱萸 、 瓦楞 子 、 煅 橘络 等 治 疗 , 对 病 症 的寒 热 虚实 俱 存 、 下 寒 少 , 连 用量 宜 大 , 姜夏 参 草 用量 要适 当减少 , 之 , 来针 上 则苓 而 反 则后 内外 均病等 具体 情况 。 疗 高血 压病 , 些 老年病 人 , 治 对一 如果长 期 者加量 , 减量 。 关 于痞 。 前者 ② 半夏 泻心 汤对 胃动力 是双相 调节作 精神 紧张 、 多愁善 感 , 了常见 的 头晕 耳 鸣症 状外 , 出 现颜 面潮 用 , 者 , 除 还 不足 增强 之 , 张力 过高 , 又可 缓 和之 。如腹胀 较 重者 , 它 可 红、 口干 、 红 的上热症 状 , 舌 以及 四肢 发凉 、 寒 、 畏 脉沉 迟等 下寒 症 适 量 加 一点 辛 香 行 气 , 醒脾 胃气 的药 物 , 丁香 , 如 木香 , 厚朴 , 砂 状 , 者互 相交错 , 时可 用 乌梅 丸 , 干 姜 、 椒 , 用吴 茱 仁 。 关于 甘草 , 的作 用 。甘草 , 两 此 去掉 川 而加 ③ 大枣 大枣 , 为甘味 入脾 胃 , 般认 能 萸 、 姜 , 吴 茱萸 汤 ( 生 取 由吴 茱 萸 、 参 、 姜 、 枣组 成 ) 意 , 人 生 大 之 治 补虚 和 胃。有壅滞 之 弊 , 似于 心下 痞 不宜 , 以用量 偏小 , 错 所 这是 疗 胃中虚寒 , 满 闷 , 足 逆冷 。如 果 失 眠多 梦 , 取 肉桂代 替 误 的。草枣 在半 夏泻 心汤 中除 了能发 挥补 脾 和 胃的作用 , 另 胸膈 手 则 还有 桂枝 , 泰丸 ( 用交 由黄 连 、 肉桂组 成 ) 意 , 通心 肾 , 疗失 眠 。 之 交 治 治 方 面重要 的作 用 。那就 是 “ 和诸 药 ” 即调和 药剂 , 减弱药 汤 的苦 疗 窦性心 动过缓 , 导阻 滞等 心率 缓 慢 症状 时 , 病 程长 , 传 如果 有精 味 , 胃能 受药 , 者能 受药 。 草枣 用量不 可太小 。半夏泻 心 使 使患 故 神忧郁、 头晕、 闷、 胸 头面烘热 、 出汗 口苦等上热症状 , 又有四肢厥 汤是 一剂作 用 于 中焦 , 通 上下 两焦 之 枢机 之剂 。消化 系疾病 日 疏 冷 、 寒等 心 阳虚 的症 状 , 时 可用 乌 梅 丸 , 生地 、 畏 此 加 白芍 、 珀 、 久 , 热错 杂者 十之 八九 , 味 简单 , 琥 寒 虽药 但效宏 。不可 小视 。 茯 神等药 物 , 以清心 安神 , 血 化瘀 。心 力 衰竭 的治 疗 , 活 如果 出现 3 柴胡 桂枝 干姜汤 阴阳错杂 的征 象 , 如 出现精 神 抑郁 、 例 头晕 、 红盗 汗 、 颧 心悸 、 少 尿 从方 药组成 看 , 证 属半 表半 里 的上 热下 寒证 。从病 位分 本方 水肿、 畏寒 等 症状 时 , 以 用乌 梅 丸 、 脉饮 ( 可 生 由人 参 、 冬 、 味 析 , 方 属半表 半里 阴症 , 六 经提 纲看 从 临床治 验看 , 皆属 麦 五 本 从 本方 子 组成 )再加 鹿角 霜 、 蚧 等药 物 , 方 中川 椒 改为 椒 目, , 蛤 将原 以增 厥 阴病 范 畴 , 因此 此 方 多归 属 为厥 阴 病类 方 中, 临床应 用 以条 文 强 利水 功效 。 年期 综合 征 , 躁 、 更 有烦 头晕 、 心悸 、 心烦 热 、 五 便溏 、 所 述症状 运用 本方 , 泛应 用 于 胃肠道 , 冒, 炎 , 广 感 肝 冠心病 , 内分 畏 寒 肢冷 等寒 热错 杂 的 表 现时 , 可 以选用 乌 梅 丸 , 够调 理 阴 泌 , 病 , 性 肾病 , 列腺 炎 等 。 也 能 妇科 慢 前 阳 , 益气血 , 到异病 同治 的效 果 。 补 达 应 用指 征 : 本方 属 于 治疗 柴 胡 体 质 的寒热 错 杂剂 , 时 的 ① 这 乌梅丸是 仲 景治厥 阴病厥 热 胜 复 , 热错 杂 之 主方 。盖厥 阴 “ 是指 肝胆 郁 热 ,寒 ” 指脾脏 的虚寒 。 以临床 即可见 口苦 , 寒 热” “ 是 所 为 阴尽 阳生 之脏 , 阳气 不 复时则 热 。 阴气 内盛 时则厥 , 发热厥 逆 口干 , 故 口中粘 腻 或 口臭 等 热象 , 又可 见肠 鸣或便 秘 或便 溏 或腹 胀 是厥 阴病 的特点 之 一 , 因此 , 乌 梅 丸 必见 寒 热错 杂 的虚证 肢 等太 阴脾 虚的寒 象 。 溏 , 于大便 次数 增多 , 物时更甚 。便 投用 便 见 食冷 厥 。辨肢厥 一证 , 梅丸应 用 关键 。 床所 见 , 热虚 实均 可引 秘需 与 阳明病 的便秘 相 区别 , 大便 多 E未解 , 腹 中无所苦 , 是乌 临 寒 虽 t 但 舌 起肢厥, 而肢厥一证的机理, 根据《 灵枢 ・ 逆顺肥瘦》 篇所说:手之 苔未 见 黄厚 或 燥干 之 象 , 胀需 与 用厚 朴 的半 夏 厚朴 汤 , “ 腹 厚朴 生 虽胀 却 觉饥 而 不影 响 进食 , 而有 失 胀 三 阴 , 脏走 手 ; 之 三 阳 , 手 走 头 ; 之三 阳 , 头 走足 ; 从 手 从 足 从 足之 姜半 夏 甘草 人 参汤 相 区别 , 三 阴 , 走腹 ” 从足 。可 见 , 阳十 二经 脉 均在 四肢末 端交 接 , “ 阴 若 阴 气 , 胀并 不 因失 气 而 明显缓 解 。 腹诊 , 软 , 部有振 水音 , 腹 ② 腹 心下 阳相贯 , 环无 端 ” 阴 阳气相 顺 接 , 四 肢温 和 ; “ 阳气 不相 脐旁 或脐 下或脐 上有 悸 动 。③ 与半 夏泻 心汤 同属 于寒 热错杂 剂 , 如 , 则 若 阴 顺接 , 厥 。 者 , 足 逆冷 者是 也 ” 景用 心 良苦 , 乌梅 半夏 泻 心 汤 以呕 , 便为 厥
学习《伤寒论》的浅谈
学习《伤寒论》的浅谈我从1998年开始自学《伤寒论》,到现在21年了,仍然时不时的翻阅《伤寒论》的各种注本。
从去年开始,我也给我的学生讲《伤寒论》。
在讲《伤寒论》的过程中,我又阅读了一些学习《伤寒论》的资料。
我结合自己学习《伤寒论》的心得,谈一谈该如何自学《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特色的一部临床医学著作。
古往今来,有不少学中医者对《黄帝内经》有非议,如日本的一些医学家,中国民国时期的陆渊雷等,都认为《黄帝内经》的价值不大。
但是对《伤寒论》有非议的中医学者不多,因为《伤寒论》是一部可以用来指导临床,也可以在临床中验证疗效的医学著作。
这是因为《伤寒论》的张仲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临床医生。
张仲景写作《伤寒论》,主要是记述其临床治病的经验。
所以这本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们如何评价张仲景呢?作为中医的“医圣”,张仲景历来都被神化了。
张仲景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就如孔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一样,被抬得很高。
客观地说,张仲景值得被如此看重,因为他开了中医循证治病的先河。
但是说到张仲景和《伤寒论》记述的诸方的疗效,历代的中医学者的评价就未必客观了。
我个人认为,张仲景和《伤寒论》中的经方的疗效被后世学中医者神化了。
任何人、任何事被抬上神坛后,都有很多夸张不真实的部分。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有崇古的传统,这导致我们高估了古人。
据说方曾经说过,他认为张仲景的临床效率不如一个普通的现代医师。
这句话可能会让很多中医爱好者生气,但我个人认为是正确的。
在《伤寒论》的序言中,张仲景自己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如果这段话属实,那么当时的传染性疾病对张仲景的家族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张仲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医,身体虚弱的时候医术很高。
我不相信在自己宗族那么多人死于传染病的情况下,他没有参与治疗。
那么多亲人死于伤寒,说明张仲景治疗这种病的有效率不高。
浅谈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经方对阳虚感冒的治疗
浅谈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经方对阳虚感冒的治疗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摘要:《伤寒论》为医家张仲景所著。
长期实践证明,麻黄附子细辛汤是阳虚感冒的良方。
通过学习本文将从阳虚感冒的病因病机、麻黄附子细辛汤分析及医案论述麻黄附子细辛汤对阳虚感冒的治疗。
关键词: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阳虚感冒感冒一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云:“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浊稠黏”, 明确定义了感冒即为感受外邪。
感冒作为病名开始于明代,《医方考》“外感风寒,俗称感冒。
感冒者,受邪浮浅之名也”,指出了感冒是由机体感受外邪所致的外感疾病,并指出其并未浅,未达五脏六腑。
现在认为感冒是指机体感受外邪或时行疫毒, 引起肺卫功能失调, 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1]。
普通感冒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等;流行性感冒,则具的流行性、传染性,就如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轻型的就是普通的感冒,重的转变为重症肺炎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临床综合征,是严重影响生命健康的肺系疾病。
类似于我们现代医学当中常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引发的鼻塞、流涕、咽痛、头痛、发热等,但又不完全相同。
通过对阳虚感冒的病因病机、麻黄附子细辛汤经方以及临床医案经验做出阐述,对于临床治疗阳虚型感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阳虚型感冒病因病机感冒病因大多为风、寒、湿、热为主的六淫邪气、时行疫毒所致。
其病机为肺卫失和。
而阳虚感冒的发病虽与外感邪气发病有关,但外感六淫客于机体是否发病,主要还是取决于阳气的盛衰所决定。
正如《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说明了阳气人体的重要性,而阴阳调和的让机体实现自我自愈情况[2]。
《灵枢》曰:肾足少阴之脉,起于足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隔,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浅谈《伤寒论》中温阳方在妇科中的应用
浅谈《伤寒论》中温阳方在妇科中的应用《伤寒论》是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经典医学著作,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经方书籍。
其中温阳方是《伤寒论》中的一个重要治疗方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妇科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温阳方主要由桂枝、干姜、大枣等药物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
在妇科中,温阳方主要应用于寒邪侵袭引起的经期不调、痛经和月经量少等症状的治疗。
经期不调是指女性经期长短不规律,比如提前、推迟、间距过长或间距过短等。
《伤寒论》温阳方中的药物可以温暖冷凉的子宫,帮助调节子宫功能,达到治疗经期不调的目的。
临床研究表明,温阳方对于治疗经期不调的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地改善女性的生理周期,减轻相关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痛经是很多女性经期时常见的不适症状,也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
痛经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没有明确妇科病变的情况下,经期出现的周期性腹痛;继发性痛经则是因为患有其他妇科疾病导致的经期疼痛。
《伤寒论》温阳方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舒缓子宫肌肉的作用,从而减轻痛经的症状。
临床研究也显示,温阳方对于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明显减轻腹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经期出血量明显减少,甚至只有少量的出血。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寒邪侵袭导致子宫血液循环不畅,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等原因造成的。
《伤寒论》温阳方中的药物可以通过温肾阳、引下血疏的作用,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改善子宫内膜发育,从而增加月经量。
临床研究发现,温阳方在治疗月经量少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明显增加月经量,恢复正常的生理周期。
需要注意的是,温阳方在妇科中的应用应量力而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体质虚弱、阳气不足等情况严重的患者,应慎用温阳方。
由于温阳方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因此在患者感冒或有感冒症状时不宜使用。
《伤寒论》中的温阳方在妇科中的应用是经过临床实践检验过的,具有良好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浅谈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素有众方之祖的称誉。
其方配伍严谨,用法精当,疗效确切。
不仅适用于外感热病,也适用于内伤杂病,同时对中医临床各科诊治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
若能正确掌握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则如仲景在自序中所言"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也"。
本文就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祈望同道斧正。
一、抓住主证是关键
《伤寒论》每一方剂的组成,都是以六经辨证施治思想为指导的,都建立在"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基础上。
因此要想准确有效地运用其方,首先必须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
因主证反映了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在,故而对疾病的病因、病性、病机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仲景在《伤寒论》中作了很好的示范,论中首先以六经辨证为纲,把疾病划分为六个阶段,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兼夹等关系。
六经提纲证即是对疾病六个阶段的高度概括。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接下来《伤寒论》又将每经病作逐层分解,最后判定具体的方证。
如有以发热、汗出、恶风为主的桂枝汤主证;以恶寒、无汗、身痛、气喘为主的麻黄汤主证;以口苦、喜呕、胁痛胸满、往来寒热为主的小柴胡汤主证;以烦渴、汗出、高热、脉大为主的白虎汤主证;以不大便、腹满痛、潮热谵语为主的大承气汤主证;以吐利腹满、饮食不振、自利益甚为主的理中汤主证;以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为主的四逆汤主证;以消渴、气上撞心、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主的乌梅丸主证。
可见六经方证的主证,是辨证的关键。
它反映了疾病的基本规律,是最可靠的临床辨证依据。
只有抓住主证,才符合辨证的思维方法,才能进一步认清兼证和变证,分清辨证的层次,从而使辨证的程序井然有序。
二、抓主证,也要注意兼证
兼证是在主证的前提下出现,它附于主证而存在,但又补充了主证证候的不足。
凡在主证基础上而见新的证候的,就叫做兼证。
举例而言,如桂枝汤的主证为发热、汗出、恶风。
若兼见气喘,或者兼见项背强几几等,便是桂枝汤的兼证。
兼证同主证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但是必须指出,如果属于六经提纲证的主证,而出现另一经兼证的,则往往属于合病与并病的范畴,就不能按兼证来看待。
兼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离不开本经发病的范围。
如桂枝汤兼证的喘和项背的强几几,都与中风表不解有关。
因此,它和合病并病的实质不同。
我们既要抓主证也要顾及兼证,治疗上在主药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病情的变化,加入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减去与病情不适宜的药物。
例如,太阳中风证兼里阳受伤而汗出不止,用桂枝汤加附子温经固表;太阳中风证兼胸阳受损而脉促胸满者,则于桂枝汤中去芍药以除其阴柔有碍通阳之弊。
临证中必须做到知常达变,方能尽辨证之能事。
三、掌握病性,方随证变
伤寒病变化多端,要及时掌握病情,方随证变。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启示我们,看到证变就须随证改变方药,而且还要求医者能预计到病人服药后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
如一老年患者,发病6天,头不痛而重,恶寒骨楚无汗,高热,口渴喜少量热饮,面色苍白,微气急,便秘,尿赤,舌暗红边有齿痕,苔厚白腻满布,舌面湿润,脉弦数。
西医诊断:大叶性肺炎。
中医辨证分析:素体湿盛,新感寒湿,内外合邪,袭于太阳之经。
诊断为太阳寒湿证。
以麻黄加术汤加味:麻黄、桂枝、苍术、枳实、陈皮、半夏、茯苓杏仁、瓜蒌、生姜。
药后热退神爽,但舌苔厚腻满布,仍润滑。
热病重舌,知其病情还会有反复,果然第二天下午体温复升至40.2℃,恶寒,皮肤灼热无汗,烦躁,咳嗽,胁痛,呕吐,脉滑弦带数,苔白腻转微黄,大便未通,但腹部柔软无压痛。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病已传至少阳,但太阳之病仍在,为太少并病,治宜太少两解,方用柴胡麻黄汤。
服药后全身微微有汗,到午夜体温退至39℃,第3天早晨退至37.6℃,大便通畅,质软量多,呼吸平静,咳嗽消失,胸痛轻微,略有恶心,苔黄腻,但已转薄,脉弦细滑,已不甚数,太阳已罢,转属少阳,小柴胡汤加味调治而愈。
四、把握病机,一方治多病
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病证不同,若病机、病性相同,或方剂中药物相伍能作用于某一病的病机病性者,都可考虑一方治多病。
若方的作用机理与病机病性相符,但尚有某些兼症与方的作用机理有一定出入,仍可以该方为主随症加减。
如半夏泻心汤原本论治伤寒误下而致的心下痞。
其病机乃是误下伤中,邪热乘虚内陷,以致脾胃升降机能失职,寒热之邪干于中焦。
药物配伍具有苦辛合化、寒热并用、消补兼施等相反相成作用。
故凡因脾胃升降失职,寒热虚实夹杂的胃痛、呕恶、反胃、腹泻、失眠等均可酌情选用。
又如白虎汤可治中暑、消渴、热痹。
病虽不同,但如果有阳明经热的病理存在,都可以考虑应用。
再如有人根据小柴胡汤证的特点,将小柴胡汤用于治疗发作性的癫痫和儿童多动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五、结合辨病,一病有多方
准确地辨病与辨证,进而合理选方用药,这在仲景著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伤寒论》根据六经病的划分来确定疾病的大体范围,《金匮要略》则是根据类似的病因病机及相似或相关联的症状来对疾病归类。
我们可通过这两种方法进行辨病,在此基础上辨证,确定具体的病因病机,然后才选方用药。
如辨病属奔豚者,进而应辨证确定其属肝郁化热上冲,抑或心阳不足寒气上逆,或心阳受损水气内停,然后才相应选用奔豚汤,或桂枝加桂汤,或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六、重视经方配伍特点及服用方法
根据经方的药物组成、配伍、功用等特点,可以将其更灵活地运用于临床,而掌握经方的这些特点及经方中各种药物用量的比例则是用方的前提。
同样几味药组成的方剂,由于药量的增减,常使方剂的组方用意(君臣佐使)发生变化,其主治与功效也就随之而异。
如桂枝汤倍用芍药,名桂枝加芍药汤,其功效由原来的辛温解表转为酸甘辛合化健脾和中,主证也由太阳表虚转为太阴腹痛。
又如半夏泻心汤重用甘草名甘草泻心汤,主治痞证胃气大虚,心烦不安;加重生姜名生姜泻心汤,主治痞证胁下有水气,干呕肠鸣。
此外,汤方的服用方法在《伤寒论》中是十分重视的,如论中汤方后规定的"分温×服"寓意甚深,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能使药力相继。
这不仅对外感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危重病人的救治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吾师俞长荣教授曾治一患者,因经期不慎冲水,突发寒战,继即沉沉入睡,人事不省,手足厥逆,脉沉细欲绝。
当即针人中及十宣穴出些黯血,针时知痛,针后又入寐。
此因阴寒太盛,阳气大衰,气血凝滞之故。
急用大剂四逆汤温经散寒,挽扶元气,嘱药分4次服,每半小时灌服一次。
服全剂未毕,果然四肢转温,脉回,清醒如初。
此方;重剂缓服"使药力相继,缓缓振奋阳气而驱散阴寒之意。
七、多方合用,更新治法
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病证,有时需要多个经方合用。
在病情比较复杂,表现症状较多的时候,应辨明疾病所属范围、病因病机、轻重缓急;既要重视疾病的主要方面,又要注意到疾病的次要方面,有时又要注意到与此主要方面并列的另一主要方面。
对此仲景提出了"并病"、"合病"等概念。
在论治时常有必要主次兼顾或兼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证。
如太阳病桂枝证兼少阴阳虚,或兼内有停饮水气上逆,可用桂枝真武合方;少阳病兼见心中懊憹,用小柴胡合栀子豉汤;阳明发黄,用大柴胡合茵陈蒿汤;太阴少阴合病,下利腹痛,肢厥脉细,用理中合四逆汤;太阳腑证小便不利而发黄,用五苓散合茵陈蒿汤等。
有时也可并三方为一方使用。
如吾师曾治一老妇持续高热(体温39~40℃)4天,曾用复方氨基比林肌注,热略退又复升,继用青霉素肌注两天,热仍不退,伴头痛微恶寒,咳嗽咯白粘痰,恶心呕吐,口干,便秘,小便短赤,脉浮细弦,舌苔微黄厚。
诊为寒邪外受,入里化热,气机怫郁,三焦壅滞,表里不相宣通。
拟栀子豉汤、小陷胸汤、小柴胡汤(去参、枣)三方并一方。
只服1剂,热退,其它伴随症均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