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设计的发展变化及其意义
汽车车身设计及制造工艺新技术分析

汽车车身设计及制造工艺新技术分析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身设计及制造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升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汽车车身设计及制造工艺新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车身设计新技术分析1. 轻量化设计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加剧,轻量化设计技术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轻量化设计通过采用更轻、更坚固的材料来减轻车身重量,达到降低燃油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和镁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成为轻量化设计的主要趋势。
这些新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的特点,能够在保证车身安全性的前提下显著减少整车重量,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2. 智能化设计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设计技术也逐渐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应用。
智能化设计技术通过借助计算机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和自动化生产。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够更精确地预测车身在碰撞、扭曲等情况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为车身设计和工艺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3. 模块化设计技术随着汽车产品线不断丰富和多样化,模块化设计技术成为一种普遍的设计趋势。
模块化设计技术能够将车身结构分割成不同的模块,并且通过标准化和通用化的设计,使得不同车型之间的共用率提高,降低制造成本。
模块化设计技术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二、汽车车身制造工艺新技术分析1. 激光焊接技术传统的汽车车身焊接工艺主要采用点焊和焊锡等方式,而激光焊接技术则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精确的焊接工艺。
激光焊接技术能够快速并且精确地完成焊接工作,焊接接头的质量更加可靠,焊接变形、气泡等缺陷减少,大大提高了车身的质量和稳定性。
与传统焊接相比,激光焊接技术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工人的伤害,是一种环保型的制造工艺。
2. 涂装技术涂装工艺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汽车外观质量和耐久性的关键。
汽车外观设计:汽车设计变革趋势分析

汽车外观设计:汽车设计变革趋势分析
汽车外观设计一直是汽车制造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设计也在不断变化趋势。
以下是一些汽车设计变革趋势的相关参考内容:
1. 更加智能化的汽车设计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汽车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
未来汽车设计将基于各种传感器、口袋计算机、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优化汽车性能。
2. 环保和可持续性的汽车设计
环保和可持续性已成为汽车制造业的重要趋势。
设计师将使用轻量化、低输出和可再生材料来减轻汽车负荷,降低因能源、废气排放带来的环境影响。
3. 更高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汽车的设计将不再是单一的可行性方案,而是涉及更高层次的整体化和动态化。
这意味着设计师们需要更广泛地了解市场上最新的技术和趋势,同时也必须掌握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能力。
4. 更窄的车身和更大的内部空间
未来汽车的设计趋势是向着更窄的车身和更大的内部空间发展。
这种汽车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驾驶员和乘客的行驶需求和舒适需求。
5. 更逼真的虚拟体验
未来汽车设计将还将涉及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汽车驾驶将成为一种更为逼真的虚拟体验。
汽车驾驶者将能够通过虚拟现实与感官技术来感受到汽车行驶过程的全部。
6. 科技的个性化使用
汽车技术将成为汽车设计的大前景,设计师们将通过结合汽车技术和驾驶者的个性化需求来定制汽车设计,这也将成为未来汽车外观设计的一个新趋势。
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1. 前言
汽车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不断地与时俱进
和发展。
其中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
文将围绕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来进行分析与探究。
2. 车身设计的初期阶段
早期的汽车造型设计主要受到了当时的工艺、材料以及技术等
因素的影响。
最初的汽车设计是以实用性为主要设计指导思想的,车身面板单调,流线走向简单,汽车造型与功能完全一致。
3. 现代设计思想的逐渐体现
随着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设计人员开始注重汽车外形的美学
价值,早期汽车车身设计从功能转向了美学,从而引领了利用合
金材料、玻璃钢等新材料的趋势。
4. 消费市场对汽车外观需求的不断增加
随着消费者对外观要求的日益增长,汽车外观设计也逐渐与时
俱进,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汽车外观设计风格,如雾气灯、大包
围尺寸较大、车体的平面感较强等等。
5. 车身设计的个性化风格的盛行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各种汽车品牌努力推出更具科技、美观、实用等特点的汽车,并以此来塑造品牌的形象。
随着技术的发展
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设计人员也已开始走向个性化的设计方向。
6. 结尾
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从早期的工艺和设计角度
出发到现代的市场需求和设计风格等,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必将继续推陈出新。
而我们对汽车造型设计的关注和支持也将不
断推动汽车产业的繁荣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美好的创新和
卓越的体验。
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

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一、起源阶段汽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
最初的汽车车身造型非常简单,由一个底盘、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和一个驾驶室组成。
这种车身造型在当时被称为“马车式”,因为它们与传统马车的造型非常相似。
二、早期改进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尝试改进汽车的车身造型。
早期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改变汽车的外形,使其看起来更加流线型。
这种流线型的设计减少了空气阻力,提高了汽车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这一时期的汽车车身造型开始变得更加修长和流畅。
三、现代设计的兴起在20世纪初,汽车设计师开始将艺术元素引入到汽车车身造型中。
他们开始注重汽车的美感和独特性。
这一时期的汽车车身造型充满了曲线和流畅的线条,使汽车看起来更加动感和时尚。
四、战后时期的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行业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革。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注重汽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汽车的车身造型变得更加简洁和实用,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五、多元化的车身造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变化,汽车的车身造型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现代汽车市场上,有轿车、SUV、敞篷车、跑车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车身造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六、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度增加,未来汽车的车身造型可能会朝着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
例如,电动汽车的兴起,使得汽车的车身造型可以更加灵活和创新,以适应电动汽车的特殊需求。
总结: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可以概括为从简单实用到流线型再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从最初的马车式造型到现代的流畅曲线,再到未来可能的环保节能设计,汽车的车身造型不断变化,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科技的进步。
无论是外观美感还是实用功能,汽车的车身造型都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人们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和出行方式。
汽车车身设计技术的进步及其与国外的差距

汽车车身设计技术的进步及其与国外的差距一、十五年来我国汽车车身设计技术的进步1.前期开发(概念设计)(1)认识了前期开发的重要性过去对产品的前期开发重视不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外技术交流的增多,我国对产品的概念设计已有了认识上的提高,并正在工作实践中贯彻执行。
譬如,过去产品开发是从设计任务书开始的,而设计任务书的形式比较草率。
一些产品由于前期工作做的不充分,致使产品开发出来以后带着许多先天不足。
有些产品设计时只顾追求先进,投产时仍不具备条件,保证不了质量,甚至投产后还要下马。
CA141车投产时装卤素前大灯,后来因为寿命低而又被迫改为白炽灯。
现在开发的新产品比较注意先进性与可行性之间的关系。
为了提高灯具的水平,国内相关行业也在提高,注意到与主机厂的同步开发。
目前曰本与德国的公司都在中国设厂,对国内的灯具行业是一个大的推动。
一个产品从孕育方案到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直至体现到可展示的概念车上,要经过几周到一年多的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里,要做市场调查,预测投入市场后的竞争力如何,成本估算时从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企业会不会赢利。
对企业的设备状况,资源的利用情况,新投入多少?对产品的选型要非常慎重,产品的设计指标是否先进。
与国内外同类车型的对比分析,是否达到先进水平,做到知己知彼。
要经过大量试验、测绘、分析,掌握产品的情况。
对于产品的形体要精心布置,现代汽车是一个多学科技术的集合体,就汽车车身而言,涉及到空气动力学、人机学、结构力学、机械工程学、材料学、美学等等。
(2)改进了设计流程过去产品设计主要流程是美术效果图,1:5~1:1油泥模型北京汉阳,主图板,产品图,样板,主模型,提供给工艺制造部门的主要依据是图纸、样板、主模型。
车身曲面的表达是用制表面的方法,手工绘制。
现在的产品设计比过去有很大提高,由计算机的辅助,已不再绘制过去那样1:1主图板了。
已把设计师从繁重的主图板工作中解放出来。
80年代一汽引进了曰本三菱公司的FK驾驶室技术,那时过渡到线图,线图绘制在薄膜板上,可以站着画,画好图可以卷起来,可以复制传递给下道工序。
汽车设计的演变从经典款到现代风格的转变

汽车设计的演变从经典款到现代风格的转变汽车设计是一个和时代紧密相连的艺术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美学的不断追求,汽车设计也经历了从经典款到现代风格的转变。
本文将从外观、内饰与技术等方面介绍汽车设计的演变,并探讨背后的驱动力。
一、外观设计的演变经典款汽车的外观设计通常追求优雅、简洁和流线型。
这些车型常常拥有圆润的造型,曲线流畅,散发着一种浪漫的氛围。
例如二十世纪初的老爷车,它们的车身线条柔和,前脸饰以镀铬装饰物和华丽的车标,回归了一种复古的风尚。
这种经典款的设计风格,向人们展示了过去的典雅与青春。
而现代风格的汽车设计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动感。
现代汽车外观设计更趋向于线条硬朗、棱角分明,同时也更突出动感与运动性。
这些车型常常运用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创造出更具科技感的外观设计。
例如现代一些超级跑车的外观设计,采用大量的碳纤维材料,车身造型低矮而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动感十足的效果。
现代风格的设计崇尚革新与时尚,并更好地契合了现代人们对于快速生活节奏的需求。
二、内饰设计的演变经典款汽车的内饰设计着重体现豪华和舒适。
它们常常采用高档的真皮材料、实木饰板和精致的装饰,细致入微的手工艺打造出高品质的内饰空间。
座椅的设计注重人体工学,舒适性是其关注的重点。
同时,经典款汽车内饰注重细节,如精致的仪表盘设计、古典风格的时钟和一些精巧的装饰品等。
无论是坐在驾驶座上还是乘客座位上,人们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尊贵与风雅的氛围。
现代风格的汽车内饰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科技感。
设计师们运用了更多的功能性材料和智能化科技。
例如,现代车型普遍应用了大尺寸触控屏幕,取代了传统的按键,使得用户体验更加便捷。
同时,材料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舒适性和耐用性是设计的重要考量。
现代内饰设计强调简洁、干净的线条和整体感,营造出一种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氛围。
三、技术与创新的驱动力汽车设计的演变离不开技术与创新的推动。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设计师们可以利用更加先进的工艺和材料来创造出更具独特性的外观和内饰。
汽车造型的演变趋势

汽车造型的演变趋势
汽车造型的演变趋势可以总结如下:
1. 简约风格:近年来,汽车设计趋向简约、流线型的风格。
汽车外部造型更加简洁,去除繁琐的线条和装饰,强调简洁感和流线感,凸显现代感和科技感。
2. 线条流畅:设计师注重打造流线型的汽车造型,通过动感的线条和曲面设计提高整体的美感和运动感。
这种流畅的曲线设计不仅提高了空气动力学性能,还使得汽车更加具有时尚感。
3. 宽大平直设计:许多汽车品牌开始朝着宽大平直的设计风格发展。
车身线条更加简练平直,造型更加大气稳重。
这种设计风格可以给人以可靠感和安全感。
4. 高科技元素: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元素被应用于汽车设计中。
比如,LED大灯、悬浮式中控屏、智能驾驶系统等。
这些科技元素不仅提升了汽车的功能性,也为汽车增添了现代感和科技感。
5. 环保节能: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考虑到环保和节能。
设计师努力把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汽车造型中,比如采用轻量化设计、流线型外观等。
总的来说,汽车造型的演变趋势是朝着简约、流线型、宽大平直、高科技和环保
节能方向发展的。
这些趋势不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时尚和科技的需求,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汽车市场和环境要求。
汽车车身设计介绍

汽车车身设计介绍首先,美观性是汽车车身设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们通常第一眼看到的是汽车的外观,因此汽车的外观设计必须要吸引人的眼球。
车身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汽车的整体比例,包括车身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轮距等。
合理的比例可以让汽车看起来更加稳定和动感,而不是显得笨重或者不协调。
此外,车身的线条和曲面设计也非常重要,可以带给人视觉上的愉悦感和流畅感。
第二,空气动力学性能也是车身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好的车身设计应该能够降低车辆行驶时的空气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
车身设计师通过优化车身前部的进气口和车身后部的气流出口来使空气在车辆周围流动时更加流畅,减少了空气的阻力。
此外,车身下部的空气流线设计也十分关键,以减少车辆下部的气流混乱,减少车辆下部产生的扰流噪音,提高行驶稳定性。
第三,安全性是汽车车身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好的车身设计应该能够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保护乘车人安全。
车身设计师需要考虑车辆前部、侧部和后部的防撞结构设计,以及合理的车身刚度和抗振性能等。
此外,车身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行人保护和防滚翻等特殊安全要求。
最后,实用性也是车身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实用性包括车身设计的空间利用率、乘坐舒适度以及载货能力等。
车身设计师需要优化车身内部空间的布局,以最大化地利用车辆的内部空间。
此外,车身设计师还需要考虑乘坐舒适性,包括座椅设计、噪音隔离等。
对于商用车辆,车身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其载货能力和货物安全等问题。
综上所述,汽车车身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美观性、空气动力学性能、安全性和实用性等多个因素。
好的车身设计不仅可以提升汽车的外观质感,还可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给用户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未来的汽车车身设计必将更加多样化、创新化和个性化。
探究未来汽车车身的发展

探究未来汽车车身的发展现代汽车正日趋于“实用化、绿色化、经济化、视觉化、宜人化”,更加注重人、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性。
而基于汽车造型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其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车身外观更加时尚、自然、唯美,让人、车和自然更加和谐。
人、车和自然形成完美的有机整体,三者间的互动是良性而可持续的。
以新技术、新观念和积极的态度演绎人们在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坚持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构建人、车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个性化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
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三、人性化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
”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
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
未来的车身造型设计将在车身外观设计、人机工程以及室内环境等方面更加注意人性化的发展,更接近于人的情感与个性,使汽车更贴近于自然,更接近人类的生活成为人类的朋友。
四、空间的利用率提高造型灵活性随着各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汽车的保有量将会不断增加,而相应配套的市政设施、停车场空间等却与之发展不相称,这势必要求汽车整车外形尺寸要越小越好,但又不能对乘坐舒适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增大汽车空间的利用率是开拓汽车市场的新的领域。
论述关于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

摘要1885年卡尔·奔驰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20世纪前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开始向多样化的实用性发展。
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汽车车身的造型也从马车型——箱式车身——甲壳虫车身——船形车身——鱼形车身——楔形车身——多用途轿车的演变,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关键词】汽车车身造型美学空气动力学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3)第2章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 (4)2.1马车型汽车 (4)2.2 箱型汽车 (4)2.3甲壳虫型汽车 (5)2.4船形汽车 (5)2.5鱼形汽车 (6)2.6楔形汽车 (6)第3章当代及汽车车身造型特点 (8)3.1 设计合理... . (8)3.2 良好的安全性... (8)第4章未来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趋势... ..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语 (12)第1章绪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
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造,并相继引入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继而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汽车车身不仅起到了容纳旅客和货物,还是保护运送对象免受风沙雪等自然侵袭或人为侵害,减少汽车的空气阻力等作用。
同时,它的造型又是汽车的功能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成为一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生动的综合反映。
在汽车工业百年发展中,其汽车车身造型从马车型——箱式车身——甲壳虫车身——船形车身——鱼形车身——楔形车身——多用途轿车的演变。
汽车设计的趋势

汽车设计的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设计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以下是一些汽车设计的趋势:
1. 电动化:随着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关注日益加深,电动汽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
电动汽车的设计注重使用高效能源和减少尾气排放,以提高环保性能。
2.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设计注重安全性和舒适性。
未来的汽车设计可能更加注重乘客空间和舒适性,而不再受限于驾驶员的位置和操控件的布局。
3. 互联互通:智能化和互联互通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能够通过网络与其他汽车、交通设施和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汽车设计将更加注重界面设计和信息交流。
4. 轻量化:为了提高燃油效率和行驶性能,汽车设计越来越注重轻量化。
使用更加轻量的材料和构造设计,以减少车重,提高燃油效率和行驶性能。
5.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随着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汽车设计可以更好地融合虚拟和现实世界,提供更优质的驾驶体验和娱乐功能。
6. 简约和线条流畅:现代汽车设计越来越注重简约和线条流畅的外观设计。
简洁而大胆的外观和内饰设计成为了许多汽车制造商追求的目标。
7. 可持续发展:随着越来越多人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汽车设计也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
循环利用材料、能源和资源的设计理念被应用在汽车设计中,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未来的汽车设计将更注重环保、安全、智能和舒适性,以满足人们对个性化、便利和绿色出行的需求。
汽车设计风格演变史

汽车设计风格演变史汽车设计风格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发展。
本文将以历史的角度,探讨汽车设计风格的演变史。
一、早期汽车设计风格的形成在汽车产业刚刚起步的时期,汽车设计风格主要受到马车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汽车外观设计简单朴实,注重实用性,追求功能性而非美观。
车身多为木质结构,线条简洁,没有太多装饰,主要以满足行驶需求为主。
二、20世纪初的艺术时期随着20世纪的到来,艺术运动的兴起也影响了汽车设计风格。
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风格的影响使得汽车设计开始注重线条和比例的美感。
这个时期的汽车设计风格更加注重对称和流线型的外观,车身开始采用金属材料,使得整体造型更加坚固和稳定。
三、20世纪中叶的经济繁荣时期20世纪中叶,经济的繁荣使得汽车成为大众消费品。
这个时期的汽车设计风格开始追求奢华和个性化,车身造型更加流线型,线条更加柔和,车身采用镀铬和不锈钢等材料,增加了车辆的豪华感。
同时,汽车设计也开始注重内饰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各种仪表盘和控制按钮的布局更加合理。
四、20世纪末的现代主义风格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汽车设计风格逐渐朝着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
这个时期的汽车设计更加注重创新和科技感,采用更多的复合材料和高科技元素,使得汽车外观更加时尚和未来感。
同时,电子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汽车内部设备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五、当代汽车设计的多元化进入21世纪,汽车设计风格变得更加多元化。
不同汽车品牌和车型之间的设计风格差异明显,注重个性化和品牌特色的表达。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影响了汽车设计,使得车身材料更加环保,外观更加简洁和流线型。
总结:汽车设计风格的演变史是一个不断追求美感和功能性的过程。
从早期的简约实用到现代的科技感和个性化,汽车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变化。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汽车设计风格也将继续演变,为人们提供更加美观和实用的汽车。
汽车设计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汽车设计的创新与发展趋势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代表,其设计的创新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汽车设计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外观设计、内饰设计和智能科技等方面来探讨汽车设计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一、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汽车设计中最为直观也是最容易被消费者所关注的一个方面。
随着人们对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汽车外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已成为设计师们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设计元素如流线型车身、大胆的前脸设计等依然受到喜爱,但现代的汽车设计已经不局限于此。
首先,造型简洁纯粹的设计风格正逐渐流行起来。
通过简化元素和线条,突出汽车的纯粹形态,使其更加简约、大气。
同时,使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手段,使整车的造型更加流畅、动感,展现出未来科技感。
其次,环保和可持续性设计理念将越来越重要。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汽车设计也应积极响应。
通过采用可降解材料、减少汽车重量、提高燃油效率等手段,使汽车外观设计具有更高的环保性。
最后,智能化是外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设计中的智能化元素也越来越多。
例如,智能感应式车门、激光投影头灯等,这些创新的设计使得汽车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更加智能便捷。
二、内饰设计汽车的内饰设计对于用户的舒适感和体验至关重要。
随着人们对汽车内饰的需求不断提升,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创新和研发。
首先,舒适度和个性化定制是内饰设计的重点。
舒适的座椅、合理的空间布局等,都需要考虑用户的体验感。
同时,个性化定制的趋势也在不断增强,消费者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定制内饰,使其更符合个人化需求。
其次,科技元素的融入使内饰设计更加智能化。
例如,触摸屏、语音助手等科技元素已经成为现代汽车内饰设计的常见元素。
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使用便利性和操控体验。
此外,材料的多样性也是内饰设计的重要趋势。
传统的内饰材料如皮革和木材仍然受到追捧,但现代的设计也在不断引入新型材料,如碳纤维、仿真合金等,既提高了内饰的质感,又减轻了整车重量。
简述汽车外形的发展过程

简述汽车外形的发展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外形也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从最初的简单设计到如今的多样化外观,汽车外形的变化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提高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在汽车诞生的早期,汽车外形主要以马车为蓝本,采用木质车架和皮革车身。
这种外形简单朴实,没有太多装饰和曲线,更注重实用性和耐用性。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汽车开始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汽车外形也逐渐开始变得多样化。
20世纪初,汽车设计师开始借鉴飞机和船只的外形设计,使汽车外形更加流线型。
这种流线型设计减小了汽车与空气的阻力,提高了汽车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同时,流线型设计也为汽车注入了动感和科技感,使其更加时尚和吸引人。
在20世纪中叶,汽车外形开始追求更大的空间和舒适性。
汽车尺寸逐渐增大,车身更加宽敞,以满足乘客的需求。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开始采用更多的曲线和圆润的造型,使其外观更加优雅和动感。
这种设计风格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了很多汽车品牌的经典外观。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汽车外形也开始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性能。
现代汽车外形设计追求更加流线型和空气动力学,以减小空气阻力和提高燃油效率。
同时,采用轻量化材料和设计,减轻汽车重量,降低能耗。
此外,还有一些新能源汽车采用了独特的外形设计,如电动汽车的前脸没有进气口,使其更加符合环保形象。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汽车外形还受到文化和时尚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设计风格。
例如,欧洲汽车设计注重豪华和精致,强调细节和工艺;日本汽车设计注重简洁和实用,强调功能性和可靠性;美国汽车设计注重力量和豪放,强调个性和自由。
这些不同的设计风格为汽车外形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汽车外形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实用到多样化的变化。
从最初的马车外形到如今的流线型设计,汽车外形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汽车外形也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性能。
汽车车身设计

汽车车身设计汽车车身设计指汽车外观与内饰的设计与布局。
它不仅关乎汽车的颜值与品质,也关系到驾乘舒适性、空间利用率与成本控制等方面。
一个成功的车身设计可以显著提升品牌形象,增加产品的消费诱惑力,并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它体现了汽车企业的产品理念与工艺水平,是影响客户选购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外观设计决定了汽车的整体风格与美学效果。
通过车头灯、车格、侧面线条与车尾设计,可以呈现出运动型、稳重型或前卫科技型等不同的设计风格。
同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还可以快速提高品牌知名度与产品认知度。
一款优美大胆的车身外观设计,可以成为企业营销的有力武器。
其次,内饰设计关系到驾乘者的使用体验。
高品质的材料与人性化的布局可以营造轻松舒适的驾乘环境,这有效地提高了驾驶的愉悦度与使用寿命。
同时,细致周到的细节设计,如质感材质、氛围灯光与手机无线充电等,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产品的高端质感与科技感。
这会增强用户的品牌认同度与忠诚度。
再者,驾驭空间的设计实践了人车融合的理念。
合理布局的座椅、方向盘与中控系统等,不仅确保了操控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也兼顾了驾驶姿势的舒适性与使用的易学性。
这有助于驾驶员长时间高质量地与驾驶环境进行互动,从而提高驾驶的易用性与信任感。
然后,车身设计也关系到整车的成本与制造工艺。
简洁的外观线条与内饰布局,采用易加工与模块化的部件,这可以显著降低设计与生产难度,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同时,设计需兼顾电子设备、传感器与网络模块的安装与布线,这需要更高的整车设计与工艺能力。
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车身设计,需要汽车企业具备比较先进的研发实力与生产技术。
最后,未来汽车的车身设计将呈现智能化与个性化特征。
客制化的内外饰、ROID驾驶舱与显示屏更替等可以实现个人化定制。
而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车内空间布局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车身设计将不再局限于通过人工驾驶实现人车互动,更加注重通过车载系统为人提供智能服务与增强现实体验。
这需要设计师具有跨界的视野与思维。
汽车车身结构的发展与趋势

汽车车身结构的发展与趋势汽车车身结构的发展与趋势可以追溯到汽车诞生之初。
起初,汽车车身主要由铁质构成,主要是为了保护乘客和机械部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安全和舒适性的不断追求,汽车车身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汽车制造行业一直在努力改进车身的设计和制造,以提高安全性、降低重量、增加节能性和提供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以下是汽车车身结构发展的几个重要趋势:1. 材料选择: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汽车车身结构的材料选择也在不断演变。
传统的钢铁材料被高强度钢、铝合金和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所取代。
这些新材料既能够提供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又能减轻车身重量,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尾气排放。
2. 结构设计:传统的车身结构多采用钢铁框架结构,但这种结构比较笨重,容易受到外界冲击的影响。
新的车身设计更加注重刚性和抗撞性能,采用多种材料的复合结构以提高整体强度。
同时,结构设计还考虑了车身的最佳空气动力学形状,以减少空气阻力和噪音。
3. 安全性能:安全性一直是汽车车身结构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新的车身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能够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包括乘员保护、碰撞防护和车辆稳定性控制等方面。
例如,高强度钢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抗冲击能力,碳纤维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耐疲劳性能。
4. 可持续性: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增加,汽车制造商开始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和生产工艺。
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等。
此外,一些汽车制造商还开始研发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和降低尾气排放。
5. 个性化设计: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汽车车身设计也越来越注重独特性和个性化。
例如,采用流线型设计的车身外形可以提高空气动力学性能,独特的车身造型和色彩可以突出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个性。
总之,汽车车身结构的发展与趋势在不断演变。
从材料选择到结构设计,从安全性能到可持续性,从个性化设计到新能源技术,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一直在不断追求创新和改进。
简述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

简述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不断变化,汽车车身造型也经历了多次演变,从最初的简单方正到如今的流线型设计。
本文将以简述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为主题,对汽车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进行探讨。
1. 早期汽车车身造型早期的汽车车身造型以实用性和功能性为主要考虑因素。
最早的汽车车身造型较为简单,主要由四个轮子、发动机和座位构成,外形呈现出方正的箱子状。
这种车身造型的设计主要考虑到汽车的基本功能,即提供载人和运输货物的功能。
2. 流线型设计的出现随着20世纪20年代飞机工业的发展,流线型设计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汽车设计领域。
流线型设计的出现使得汽车的外形更加动感和优雅。
流线型设计的主要特点是车身呈现出平滑的曲线,减少空气阻力,提高了汽车的稳定性和燃油效率。
3. 空气动力学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开始在汽车设计中得到应用。
空气动力学的应用使得汽车车身的设计更加科学和精细。
通过对车身的曲线和线条进行优化,可以减少风阻,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4. 创新材料的运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材料的应用也为汽车车身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使用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和铝合金等,可以降低汽车车身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性能。
同时,新型材料的应用也为汽车车身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使得汽车的外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5. 电动汽车的兴起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出现,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的兴起也对汽车车身造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动汽车通常具有较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低重心设计,以提高电池续航里程和稳定性。
6. 智能化设计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设计也开始在汽车车身设计中得到应用。
智能化设计可以使得汽车实现自动驾驶、智能感应和互联网连接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智能化设计也对汽车车身的造型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将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装置隐藏在车身中,以实现无缝的整体设计。
汽车外观设计技术的未来趋势与创新

汽车外观设计技术的未来趋势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汽车外观设计的不断追求,汽车外观设计技术正日益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汽车外观设计技术的未来趋势与创新。
一、多元化设计当前,汽车外观设计趋向于多元化。
传统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外观的需求,因此设计师们开始尝试柔和的曲线设计、创新的平面设计等。
未来,汽车外观设计将更加多元化,设计师们将充分运用各种元素和材质,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外观效果。
二、智能化设计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设计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外观设计的重要方向。
智能化设计包括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感应系统等,这些系统将使汽车外观看起来更加科技感和未来感。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化设计将在汽车外观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环保节能设计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保节能设计已经成为汽车外观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未来,汽车外观设计将越来越注重降低能耗和减少废气排放。
设计师们将运用可再生材料、轻量化设计等技术,来实现汽车外观设计的环保节能化。
四、自动化设计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革新,自动化设计也开始成为汽车外观设计的趋势之一。
未来,汽车外观设计将更加注重车身造型的优化,以适应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
自动化设计将使汽车外观更加流线型,提高车辆的风阻系数,减少能耗。
五、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一直是汽车外观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
未来,随着人们对驾驶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人性化设计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通过人性化设计,汽车外观将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更舒适的驾驶环境。
六、虚拟现实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外观设计中的应用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虚拟现实设计可以通过模拟驾驶场景、车辆外观场景等,将消费者带入汽车设计的世界中,提供更加真实的体验。
未来,虚拟现实设计将越来越受到设计师们的重视。
总结起来,汽车外观设计技术的未来趋势与创新可以归纳为多元化设计、智能化设计、环保节能设计、自动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和虚拟现实设计。
汽车车身设计的发展变化及其意义

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结课论文汽车车身设计的发展变化及其意义引言当我们看到一辆汽车时,第一时间就会注意到它的外形。
往往外形帅气、漂亮,线条流畅的汽车能最先抓住大众的眼睛。
汽车设计中车身造型设计属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范畴,它有别于工程技术设计的“硬设计”,其目的是使汽车能尽量完美地体现他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充分满足人们实用和审美两方面的需求,属于设计中的软设计。
汽车造型设计应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审美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产品达到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的高度统一,人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成为表达人类感情的“符号”。
汽车造型设计是科学的理智和艺术的感情为一体的创造性设计。
而在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对汽车的车身设计也越来越看重。
正文汽车的汽车自诞生至今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和楔形汽车。
马车型汽车时代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沿用了马车的形式,因此称为“无马的马车”,英文名“Sedan”就是指欧洲贵族乘用的一种豪华马车。
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了著名的T型车,最初是一种带布篷的小客车,成为马车型汽车的代表。
汽车的马车型时代,由于汽车没有自己的造型风格,所以也可以说是汽车造型的史前时代。
箱型汽车1986年,法国人本哈特和拉瓦索生产了世界上首辆封闭式汽车,也箱形汽车的开端。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不同于马车型的汽车,其外型特点很箱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因此被称为“箱型汽车”。
箱型汽车重视了人体工程学,内部空间大,乘坐舒适,有活动房屋的美称。
但是,空气阻力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为汽车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甲壳虫型汽车箱型汽车时代后期,人们开始认识到空气阻力的重要性。
汽车的空气阻力除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有关外,还和汽车的纵部面形状有关,越呈流线型汽车的正面阻力和后面涡流越小,因此,促使人们致力于流线型车身的设计。
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气流牌轿车首先采用流线型车身,是流线型汽车的先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结课论文
汽车车身设计的发展变化
及其意义
引言
当我们看到一辆汽车时,第一时间就会注意到它的外形。
往往外形帅气、漂亮,线条流畅的汽车能最先抓住大众的眼睛。
汽车设计中车身造型设计属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范畴,它有别于工程技术设计的“硬设计”,其目的是使汽车能尽量完美地体现他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充分满足人们实用和审美两方面的需求,属于设计中的软设计。
汽车造型设计应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审美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产品达到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的高度统一,人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成为表达人类感情的“符号”。
汽车造型设计是科学的理智和艺术的感情为一体的创造性设计。
而在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对汽车的车身设计也越来越看重。
正文
汽车的汽车自诞生至今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和楔形汽车。
马车型汽车时代
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沿用了马车的形式,因此称为“无马的马车”,英文名“Sedan”就是指欧洲贵族乘用的一种豪华马车。
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了著名的T型车,最初是一种带布篷的小客车,成为马车型汽车的代表。
汽车的马车型时代,由于汽车没有自己的造型风格,所以也可以说是汽车造型的史前时代。
箱型汽车
1986年,法国人本哈特和拉瓦索生产了世界上首辆封闭式汽车,也箱形汽车的开端。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不同于马车型的汽车,其外型特点很箱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因此被称为“箱型汽车”。
箱型汽车重视了人体工程学,内部空间大,乘坐舒适,有活动房屋的美称。
但是,空气阻力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为汽车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甲壳虫型汽车
箱型汽车时代后期,人们开始认识到空气阻力的重要性。
汽车的空气阻力除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有关外,还和汽车的纵部面形状有关,越呈流线型汽车的正面阻力和后面涡流越小,因此,促使人们致力于流线型车身的设计。
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气流牌轿车首先采用流线型车身,是流线型汽车的先锋。
1937年,的多设计天才费尔南德·保时捷开始设计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
但甲壳虫形汽车也有缺点,一是乘员活动空间狭小,二是对横风的不稳定性。
船型汽车
船型汽车采用了使汽车车室置于两轴之间的设计方法,从外型上看,整车像一只小船,称为船形汽车。
福特公司1949年制造的福特V8型汽车就是船形汽车的代表。
船形汽车无论从外形上还是从性能上来看都优于甲壳虫型汽车,并且较好地解决了甲壳虫型汽车对横风不稳定的问题。
但是由于车的尾部过长,形成了阶梯状,高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影响了车速的提高。
鱼型汽车
为了克服船型汽车的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作用这一缺陷,人们又开发出像鱼的脊背的鱼型汽车。
195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牌轿车开创了鱼型汽车的时代。
它基本上保留了船型汽车的长处。
但是它也并非完美无缺。
汽车后窗倾斜大,面积大,降低了车身的强度,车内温度高。
汽车高速行驶时易产生很大的升力,升力使汽车与地面附着力减小,使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操纵稳定性降低。
楔型汽车
经过大量的探求和实验后,设计师找到了一种新型车——楔形。
这种车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方倾斜,车身后部就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车型能有效克服升力。
第一次按楔型设计的汽车是1963年的司蒂倍克·啊本提轿车。
楔型造型主要在赛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如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法拉利跑车,就是典型的楔型造型。
纵观历史,在时代的不断推陈出新下,汽车正一代一代的演变。
在现在这个最求个性化的时代里,个性化这一话题将会越来越多被提及,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的更新颖的车型迎合大众需求。
【摘要】:由于空气动力学是影响车身造型的最重要因素,根据节约能源、减小风阻系数和提高空气动力性能等原理而推出的楔形造型,后来也一度十分盛行,亦即:长头短尾,车头前端低矮,线条前低后高,尾部保持丰满并向上翘起的造型风格。
【关键字】:空气动力学,楔形造型
近年来,因为棱角分明的外形很难大幅度地降低风阻系数,故汽车外部造型逐步突破棱角分明而趋向圆滑,尤其重视完美的局部造型以及加装各种导流板。
事实上,这种圆滑、飘逸型的造型风格已博得广大消费者的理解和喜爱,并成为今天的车身造型主流。
当然,某些高级轿车依然保持较稳重的造型风格,如维持传统式样的散热器面罩,但为了进一步降低空气阻力,其外部造型也逐渐趋向圆滑、明快。
比如,过去高级轿车的车身采用那种暗淡的色彩去衬托闪闪发亮的华美镀铬装饰条,而今天则采用鲜明淡雅的色彩去衬托棱线清晰、颜色灰暗、造型含蓄的塑料饰件。
随着空气动力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欧美、日本厂商已将其新车型的风阻系数降低到0.30以下,甚至降低到0.25左右,因此,不难预计,下一代的车身造型将会更加光顺、圆滑、动感。
今天的车身外部造型设计,在国外专业人员中被称作“流线形设计”。
按照造型师们的新理念,汽车外形的连续完整性不应再依靠挺拔的棱角去表现,而是要由各种曲面光滑的连接以及微妙的光学效果与视觉效果显示出来。
根据这种理念设计出来的车型,其显著的优点就是可获得0.20甚至更低的风阻系数。
众所周知:普通汽车在换档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和燃料大部分都消耗在克服空气阻力上(约占汽车总阻力65%),而具有”连续流动”曲面光滑的外部造型的轿车就可采用功率较小的发动机而达到较高的行驶速度,从而节约燃油消耗。
这种车身造型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弯曲的大弧面,其模型制作要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
【摘要】:力求精致、考究、装备齐全,内饰设计从强调“舒适”到重视驾乘的“愉快”、“享受”是近年来车身内部设计的特点。
【关键词】:车身内部设计,舒适,愉快
大量采用柔性的内饰设计,内饰装备和覆盖物的造型都比较圆滑,恰好与外形发展的趋势相呼应。
面料和座椅软垫一体化成型的座椅,整体模塑成型的仪表板和复合材料饰板给人以精致、明快的感觉,而内饰面料触感柔软则给人以和谐、舒坦的视觉效果。
总之,软化的内饰不仅是舒适的需要,而且也是安全的需要。
座椅可说是保证乘员舒适性的最重要的装备。
座椅的设计和布置首先要保证乘客的坐姿
符合人体工程学。
然而,一个座椅要满足各种体形的人,就得能够对座椅从各个方位进行调节。
愈是讲究的座椅,调节机构就愈复杂。
现代汽车座椅的调节方式有10种之多,例如,座垫的升降调节、靠背角度与腰部支撑的调节、头枕的角度与高度的调节、座椅左右侧支撑与靠背左右侧支撑的调节、整个座椅的前后移动与回转的调节等等。
为了使座椅适合各种身材的人,就要按照人体工程学和数理统计原理对座椅的调节方式和调节范围进行精确的计算并设计,同时保证车身内部空间的尺寸尽可能紧凑。
按照现代车身内部设计的趋势,讲求“愉快感”比“舒适感”更为强烈。
因为在车身内部所采用的音响设备、电视、无线电话以及小型冰箱等设备其实与乘客舒适性的几项常规评价指标毫不相干。
随着旅游的兴旺发达,“娱乐型”汽车的概念应运而生。
显然,消费者已不只满足于“舒适”地坐在汽车内,他们希望所购的汽车不但能容纳长度较大的滑雪板,而且还可作为“移动的野营帐篷”等等。
消费者的意愿给车身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设计想象,如日本新一代本田“市民”厢式车就是一个较成功的例子,其总长只有4106mm,但其车厢内部空间却比较大,该车的座椅经过精心设计,在后排座椅折叠的情况下,足以容纳各种旅行用具及物品,此外座椅还可移动和摊平,拼成卧铺。
这款汽车不但性能优良,而且既实用又经济,加上价格较低,已成为日本新生代喜爱的畅销车。
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开始进入先富裕的寻常百姓家庭。
年青一代都市白领逐渐成为车市的新生力量。
这一代城市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基础好,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同时比他们的上代更加自信、务实。
根据新浪网的一项调查(如表1)表明,传统的“黑色的、大型的、三厢的、配置齐全、价格高”的汽车将不再统一天下,而“时尚的、小型的、两厢的、基本配置、性价比高”等设计因素成为新的设计潮流。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购买人群对车型要求的变化,还包括社会环境对汽车造型的影响。
在能源紧张的今天,尤其是油价不断的上涨,国际燃油紧张的状况下,消费者也在关注着汽车燃油经济型。
一般来说两厢车车身重量要比三厢车轻,所以两厢车的油耗也相对比三厢车的油耗较低。
随着我国车市的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的空间越来越拥挤,人们在开车的同时又在对停车空间苦恼。
两厢车对于人们来说相对停靠会更加方便。
参考文献:论文《汽车造型发展史》武汉理工大学作者:张旭
论文《中式汽车造型的设计文化之研究》河海大学作者:严波
《汽车与配件》(2005年第27期)作者:汪卫东
《当代汽车车身设计浅析》科技信息刘君
《汽车史话-汽车发展史》电子工业出版社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