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的服食文献概述
战国饮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战国时期似乎是一个硝烟四起、民不聊生的年代,似乎那时的人们只想着如何打胜仗,如何能在乱世中存活,日常则像我们石器时代的祖先一样过着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的生活。
然而,战国时期的人们过得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生活,在列国争强、烽烟四起的背后,也会出现一方百姓安居乐业的场面,人们平常的衣食住行也因国别、地域不同而异彩纷呈。
虽然在吃穿的种类上无法与后世相比,但战国时期人们对饮食的讲究与钟爱并不逊于任何时代。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回战国时期,领略一下他们别样的饮食生活。
主食的故事中国有五谷:稻、黍、粟、麦、菽(一说为麻、黍、粟、麦、菽)。
稻即大米,黍为黄米,粟也称稷,即小米,麦分小麦与大麦,菽则指豆,此五谷在战国之前就已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之上,时至今日依然是我国人民的主食。
战国时期,由于铁器与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粟、稻等粮食作物产量也有所增加。
至于数量到底有多少,现在已无法准确估算,但战国时曾有“工商不耕田而足菽粟”这样一句话,意思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不耕田,也有充足的粮食,这些粮食自然是用钱买来的,可见当时菽、粟等粮食已经有余,甚至有一部分用于买卖。
有了足够的原料只是主食故事开始的第一步,粮食要想从农田走到餐桌,还需要经过加工与烹饪。
战国时期对粮食的加工主要是利用圆磨和杵臼进行碾磨,将粟、麦磨成面,把稻、黍脱皮成为米。
楚国人对稻谷的加工制作非常讲究,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更为精细,他们常食用的稻米称为“糈”,是一种加工很细的精米。
当加工完成之后,我们故事的“主角”才开始登场,被送进厨房进行改造与升华。
由于战国时期铁产量较少,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铁制品也比较少,能用于烹饪的器具更是有限,所以古人对主食的烹饪只有煮和蒸两种方式。
煮多用于米和豆类,将米放入水中,煮烂了称为“糜”,稍微浓稠一点才可成为“粥”,更浓稠则成为““。
除了粥之外,羹也是常见的一种主食,羹的原料要比粥稍微复杂,会加上肉或蔬菜甚至调料,加以水煮,一般加入什么原料就叫什么羹,如加入鸡肉就称鸡羹,加入兔肉就称兔羹,加入猪肉就称肉羹。
战国秦汉的房中文献概述
而《 养生方》 、 《 杂疗方》 、 《 胎产书》 和《 杂禁方》 4 种只 有 一 小 部 分 内容 涉及 房 中术 。 《 十问》 、 《 合 阴阳》 和 《 天下至道谈》 为竹简 , 《 养生方》 、 《 杂疗方》 、 《 胎产 书》 为 帛书 , 《 杂禁方》 为木简。 《 十问》 是十组有关房 中术的问答 , 故 帛书整理 小组以“ 十问” 作 为 篇名 。这 十组 问答 分别 是 : 黄帝
《 列仙 传 》 里 的容 成 公 既是 黄帝 师 , 又 见于 周 穆
王, 而 从 黄 帝 时代 到周 穆 王 时 相 去数 千 年 , 寿命 不
帛书《 养生方》 共记载 3 2 篇养生方药 , 因为缺损 较多, 可 辨者 约 1 0 0 条 。所 载方 中有很 多涉 及 房 中养 生 方 药 , 书 中还
音) 、 交合 之 益 、 十 已之征 ( 男 子 的 十种 性 快 感 ) 等。
《 合阴阳》 所述内容完全从男子为主体的角度来写 ,
描 述男 子 的肢体 动作 以及所 观 、 所 闻和所 感 。 《 天子 至 道谈 》 也 是 讲 房 中方 术 和理论 的 , 所 载
内容与《 合 阴阳》 类似 , 但篇 幅更长一些。主要讨论 阴器 为何 先死 ( 早衰 ) 、 三脂 ( 勃 起 的状 态 ) 、 固精 术 、 十动 ( 与《 合 阴阳》 “ 十动” 类似 ) 、 七损八益 ( 交合 的 七种所 损和八种所益 ) 、 十势 ( 相 当于《 合 阴阳》 的
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
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特色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饮食结构与商周一样,仍然是以谷物为主食,以蔬菜、肉类、水产、果类为副食。
主食总的来说,商周时期的粮食作物仍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主食,但是比重有所变化,如商周时期文献中经常提到黍稷,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更多的是粟菽并重。
如: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
(《管子重令》)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
(《墨子尚贤中》)贤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章句上》)粟是小米,自春秋战国以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在汉代还成为口粮的代称,如《盐铁论散不足》: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
过去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是很难煮烂的,食用就很不方便。
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和豆浆,食用起来就很方便。
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同样的道理,过去食用麦子也是采用粒食方法,直接煮成麦饭食用,不易消化。
用石磨将麦子磨成面粉,粒食就改为粉食,可以蒸煮成各种各样的面食,既可口又易于消化,极受民众的欢迎。
小麦又是一种越冬作物,可以和粟等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复种指数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是解决青黄不接之时的重要口粮,于是在汉代就得到政府的重视,大力推广种植。
《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上书汉武帝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
建议汉武帝令大司农使关中益种宿麦,令毋后时。
其后,轻车都尉、农学家汜胜之又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
(1)东汉安帝时也诏长吏案行在所,皆令种宿麦蔬食,务尽地力,其贫者给种饷。
(2)于是,自汉以后小麦就与粟成为黄河流域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作为南方主粮的水稻,虽然早在商周时期的黄河流域已有种植,但面积不大,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一直到春秋时期还是珍贵的食物,《论语阳货》说:食乎稻,衣乎锦,于汝安乎可见只有上层贵族才能食用稻米,其种植自然不广。
中国历史上的美食与饮食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美食与饮食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美食和饮食文化也有着世界闻名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各个时期的美食和饮食文化都各具特色,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以朝代为线索,带大家一起回顾中国历史上的美食与饮食文化。
1. 夏、商、西周时期:以粗粮为主的简朴饮食在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饮食以粗粮为主,包括大米、小米、黍米等谷物。
人们主要通过煮粥和蒸食糕点的方式来进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还相对简朴,注重尊重自然,追求天地之间的和谐。
2. 春秋战国时期:地域特色凸显,食材与烹饪技艺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地区文化的碰撞,春秋战国时期的美食文化开始显露出多样性。
各个地域的美食特色逐渐形成,例如鲁菜、川菜、粤菜等,独具风味。
同时,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烹饪家,如《孟子》所记录的战国名厨明夷君、《吕氏春秋》中的召陵氏。
他们对烹饪技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菜式和烹饪方法。
3. 秦汉时期:宴会文化的兴盛与美食享受秦汉时期,中国的宴会文化得到了极大发展。
这个时期的宴会规模宏大,菜品繁多,注重美食的享受。
汉代的文献中,留下了丰富的关于美食的记载,如《食经》、《河图洛书》等。
这些文献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宴会菜谱和烹饪技艺,使得中国的美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家名菜的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家名菜相继涌现,为中国美食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江苏菜的创始人陆羽。
陆羽所著的《茶经》,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当时还有许多有名的烹饪大师,如淮南王刘安、南北朝时期的阮籍等,他们的作品和菜谱成为了后世美食文化的重要参考。
5. 唐宋时期:宫廷御膳和民间美食的并存唐宋时期,中国美食文化迎来了一个巅峰时期。
宫廷御膳和民间美食并存,相互影响,构成了充满魅力的食文化景观。
唐代著名的饮食文化作品有《酉阳杂俎》、《食品录》等,宋代的美食文化作品有《续食品录》等。
5.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概述
稷(粟)为“五谷之长”。原因有三: (1)产量高,大约是黍、麦的2倍。(《悯农》) (2)耐储存。 王祯《农书》:“五谷之中,惟粟可耐陈,可历远年。” (3)品种多。 古代黍与稷经常并说。“黍稷”一词,《尚书》凡3见,《 诗经》凡7见。 如《诗经·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 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此外,还有秫、禾、谷(穀)等作物。 秫,俗称高粱,谷物之有粘性者,可以酿酒。 《晋书·陶潜传》:“潜为彭泽令,公田悉令种秫。曰:‘ 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稻,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 ,五十亩种稻。” 又陶渊明《和郭主簿》:“春秫作美酒, 酒熟吾自斟。” 禾,本专指稷,后成为“稻”之专称,粮食作物之通称。 《诗经·七月》:“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tóng lū),禾 麻菽麦。”其中第二个“禾”字即专指稷,而第一个“禾”字 则是泛指,“禾稼”二字包括了后两句所列八种作物(重是早 种晚熟的稻,穋是晚种早熟的稻)。
古代祭祀用全牛,祭毕则剖牛分肉。“半”字就是源于 分割牛体。《说文•牛部》载:“半,物中分也。从八,从 牛。牛为物大,可以分也。”所以“半”的本义就是将牛从 中对分为两半,后引申为把物体从中对分。
祭祀完,分享食用,寓意“分福”。 (3)猪 猪是原始先民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猪的名称较多,如 彘、豕、豚等。“彘”或“豕”指大猪,“豚”指小猪。 “家”字上部从宀(房子) ,下部从豕(猪) ,即有屋有 豕为“家”。由此可见,猪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牛 牛在上古时期主要用于食用和祭祀。春秋中后期到战国时期 ,随着铁犁、牛耕出现,牛被用作耕畜,其肉食作用下降,故 《礼记•王制》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 古代举行盛大的祭祀、盟誓或宴享等典礼时必用牛。在这类 典礼中,作为进献给神、鬼享用的牛、羊、豕等祭品称为“牺 牲”。 “牺牲”二字从牛字旁,由此可见牛在祭品中的重要性 。 《说文》:“牺,宗庙之牲也。”“牲,牛完全也。” 古代祭祀和宴享时牛、羊、豕三牲具备叫做“太牢”;有羊 、豕而无牛叫做“少牢”;只有豕或牛叫做“特牲”。
汉文化资料--三国魏晋南北朝饮食
器具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美食日盛,旧有的食器改制或隐退,新的食器不断出现。
如三忠鼎、鬲、簋、簠、方彝、卣、觥、爵、盉、觚、觯等饮食器已完全消失,而另一些器具却大为兴盛,如壶,春秋时的莲鹤方壶,形体高大,壶盖四周有莲瓣两层,中央立一振翼长鸣之鹤。
壶身上饰有蟠曲龙纹,旁有两镂孔龙形大耳。
圈足下双兽匍匐。
此壶构思精美巧妙,一改商周以来庄重、静态的器具风格。
体现了社会处于巨变中的风貌。
灶具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注意道风、排烟的台式土灶,并有铜炉出现。
周代的一系列礼器这时已逐渐不被人们所重视,所以礼器的体量也逐渐减少,所以这一时期的食器体量比较适宜,更加接近实用,以实用为其首先考虑的功用。
此外,由于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铜器、漆器的大量使用,所以这时器具制作的技术更加先进,器具工艺更加精细,各种图案纹饰更加形象逼真,这就使其具有了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到了汉代,中国饮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在融合了前代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所以这一时期的饮食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品种齐全。
中国饮食的器具这一-时期不仅在数量上大为增加,而且在花色品种上更加丰富多样,一方面是各种饮食器具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全部出现,另一方面是各种食具有了比较固定而专门的用途,并且每一套餐具,都讲求完整搭配。
其次是分工精细。
各种食器定型完备,杯盘碗碟、锅盆盂瓮,品种齐全,功用完备,如饮器,就有盛汤之勺和匙、盂,饮器以大小功用的不同,有盏、杯、盅之别,可见其各司其责、分工明确。
再次是轻巧精致。
在春秋战国时代体量适宜的基础上向着更进一步,向前轻巧精致的方向发展,使其更加生活化,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进步,这一时期的食器变得更加精致,从史书记载看,当时的食器非常讲究“雕文雕漆”。
此外,这一时期的食器还表现为其制作材料完备。
一方面是青铜器逐渐减少,而被漆器、瓷器所取代。
到了东汉,瓷器不断成熟,玻璃质的盘、碗大量出现;另一方面,随着青铜器的逐渐隐退,战国时出现的铁已被较为广泛地运用到了饮食器具的制作,铁釜、铁刀等炊具已普遍使用。
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饮食特点
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饮食特点
出现了“五味调羹”、“素食”、酒等食物。
具讲究;始兴筵席;饮食与政治生活非常密切;一日两餐制:朝食9点、午后4时左右
;注意饮食疗法;筷子普及;羊肉备受青睐(挂羊头卖狗肉);外来食物出现(如石榴、大蒜、葡萄酒),此外,加工食物如豆腐、腊八粥、元宵、烧饼等都已经出现了。
;李子誉
;苏菜或淮扬菜开始成形;讲究食德;饮酒之风盛行;保健食品出现;僧尼开始吃素;饮食专著出现;大量食品传世:馒头、面条(不托)、饺子、馄饨,此外,近日名酒如古井贡酒和泸州老窖也在此时期开始大量出产。
炀帝特别喜欢吃蟹;温室栽培蔬菜;缒饼流行;酒文化异彩纷呈;出现合食制,但分食制仍为主流;盛行工作餐(即公家供餐,又称“廊下餐”,高宗李治始、代宗李豫始废);食疗专著出现(孙思邈《千金食治》完稿流传);茶学专著《茶经》出现;不得食用鲤鱼;新出现的食品:李白的八宝白藕饭,西瓜(原产非洲,早在5000、6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开始种植,传入我国在五代时期)。
+色情,食欲肉欲横流;兔肉、蛙肉、蛇肉流行;名人雅士以饮食为美事,如黄庭坚、朱熹、苏轼等皆有饮食诗词传世。
朱元璋为消除元朝的一切影响,将元朝爱喝的果茶一并清楚,主张喝茶时不放任何佐料,只用白开水冲泡茶叶;葡萄酒风靡全国;面食空前齐全;主要食物:涮羊肉、面筋、醍醐、酥酪、马奶酒等。
薯(地瓜、红薯)、花生、烟草等;八大菜系开始形成;官场始现“四菜一汤”;重视鹅肉,将有无鹅肉作为筵席档次标准。
再倒两壶酒来。
再如: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汉代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汉代饮食文化研究综述1. 研究背景和目标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阶段。
汉代饮食文化研究旨在深入探索汉代人的饮食习惯、食材选择、餐饮方式等方面,了解其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关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标是全面、详细、深入地阐述汉代饮食文化的特点和演变,并探讨其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影响因素,为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考古遗址的调研和发掘、以及对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综合和评述。
首先,通过广泛搜集和阅读相关的史书、文献、文章、调查报告等文献资料,对汉代饮食文化的历史背景、食材特点、菜肴制作技艺等进行分析和总结。
其次,结合考古遗址的调研和发掘成果,对汉代人的饮食习惯、用餐方式等进行研究,借助出土的陶器、餐具等遗物,分析汉代饮食文化的具体表现。
最后,对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和评述,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确保本次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研究发现3.1 饮食习惯概括起来,汉代人的饮食习惯以粮食为主,主要包括米饭、面食、杂粮等,辅以肉类、蔬菜、水果等。
其中,五谷杂粮的食用量逐渐增加,豆类食品开始流行。
酒也成为汉代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饮品。
3.2 食材选择汉代人偏爱新鲜、自然的食材,尤其注重食材的原产地和品质。
除了主食的粮食之外,肉类特别受到重视,尤其是猪肉、牛羊肉等。
此外,蔬菜、野味、水果等也常常作为饭菜的配料。
3.3 餐饮方式在汉代,餐饮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饭菜种类和用餐方式。
常见的用餐方式有正餐、饭食、夜市等,不同时段的用餐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
餐具方面,玉器、铜器等贵重材质的餐具开始流行,象牙、木器和陶器等也是常见的餐具材料。
4. 研究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在汉代,饮食习惯、食材选择和餐饮方式相对较为丰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们对美食的需求和追求也逐渐增加。
秦朝的饮食文化
秦朝的饮食文化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它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所突破,其独特而丰富的饮食文化也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着重介绍秦朝的饮食习俗、饮食特点以及饮食的演变。
一、饮食习俗和礼仪在秦朝的社会中,饮食具有一定的礼仪和习俗。
首先,宴会被视为一种社交活动的重要形式,举办宴会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事情。
在宴会上,主人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布置和用餐。
其次,宴会上的座次是严格区分的,官职高的人坐在主席席位上,而官职低的人则坐在下首。
此外,宴会进行时,各种菜肴的顺序也有规定,例如先上各种冷菜,然后上热菜,最后上汤。
这些规矩和礼仪都体现了秦朝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高雅品味和礼仪观念。
二、饮食特点秦朝的饮食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物多样化秦朝饮食以主食、蔬果肉类为主,食物种类丰富多样。
主食以稻米、小麦、大麦为主,加上豆类制品,如豆腐、豆饼等。
此外,蔬菜水果的种类也较为丰富,例如黄瓜、菜花、南瓜等。
肉类方面,有牛肉、羊肉、鸡肉等各种各样的选择。
秦朝人民能够享受到这样多样化的食物,可见他们生活的富饶和物产丰富。
2.讲究烹饪技巧秦朝人民对于烹饪技巧极为讲究,擅长调味烹调。
他们常采用炒、煎、烤等技巧,以及腌制、糖醋等不同的烹调方法,使得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在这个时代,食客们也开始对菜肴的颜色、味道和口感有了更高的要求,并在烹饪过程中注重食材相互搭配的合理性。
3.粮食的主导地位在秦朝,粮食的地位不可替代。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粮食都是人们最主要的食物来源。
由于粮食丰富,人们普遍有了较高的饮食要求和消费需求,食物的供给和种类也有了更大的改善。
三、饮食的演变在秦朝,饮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演变。
首先,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和物流改善,使得各地的食材更加方便运输,人们的饮食范围也得到了扩展。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朝食品供应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例如,出现了市场经济,人们可以通过市场购买到自己想要的食物,而不再局限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
秦汉时期的饮食总结归纳
秦汉时期的饮食总结归纳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饮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还成为了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对秦汉时期的饮食进行总结归纳,探究当时的食材、烹饪技巧以及饮食习俗。
一、食材多样丰富秦汉时期的饮食以五谷为主,并且各类食材的使用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谷类包括大米、小麦、粟米等,种植技术得到了提升,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
此外,肉类、鱼虾、蔬菜、水果等也成为了人们常见的食材。
由于农业的发展和交通的便捷,人们获得了更多新鲜的食材供应,饮食具备了更多的变化空间。
二、独特的烹饪技巧秦汉时期的烹饪技巧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了烹煮、炒炸、蒸煮等传统方式,还发展出了一些特殊的技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蒸”和“烧”的技法。
蒸食在秦汉时期成为了一种主要的烹饪方式,通过用蒸锅蒸熟食材,使其保持原汁原味的特点。
而烧食则是将食材烧炼而成,让食材更加鲜嫩可口。
这些独特的烹饪技巧使得秦汉时期的饮食更具特色和口味。
三、饮食习俗的演变在秦汉时期,饮食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求,还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交和文化交流的方式。
宴会在这个时期变得越来越普遍,且格外讲究礼仪和规矩。
酒宴成为了人们交际社交的重要场合,人们以酒为媒介,表达友谊和感受。
此外,在饮食习俗方面,秦汉时期崇尚素食,尤其是在一些宗教和道家的影响下,养生、护身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四、饮食文化的传承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许多饮食习惯和菜肴传承至今。
比如,麻婆豆腐、葱爆羊肉等菜品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并且至今仍是受人喜爱的美食。
此外,饭店、酒楼等餐饮场所也在秦汉时期开始兴起,为后世的饮食产业奠定了基础。
饮食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菜品和餐饮场所,还体现在烹饪技巧、餐具和饮食礼仪等方面。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不仅食材多样丰富,烹饪技巧独特,而且饮食习俗的变迁有力地推动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这段历史时期对于后世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
秦汉衣食住行研究报告
秦汉衣食住行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衣食住行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秦汉时期的衣食住行,探索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
2. 衣2.1 衣物材质秦汉时期的衣物材质主要包括丝绸、麻布和皮革。
丝绸是当时最主要的材料,它的生产相对发达,丝绸制品的种类多样。
麻布在农民和底层阶级中较为普遍,它的生产成本较低,适合大众消费。
皮革则多用于制作靴子、鞋子和披风等。
2.2 服饰风格秦汉时期的服饰风格注重粗犷和豪华。
男性主要穿着长袍、上衣和裤子,其中贵族阶层还会穿着华丽的锦袍。
女性则以长袍和裙子为主,衣服上常常绣有各种花纹和图案,以展示身份和地位。
3. 食3.1 饮食习惯秦汉时期的饮食以五谷为主,包括大米、小米、黍子、粟米和豆类。
此外,肉类也很普遍,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和禽类。
人们还喜欢吃鱼虾等海鲜,以及各种蔬菜和水果。
饮食品味丰富多样。
3.2 餐桌礼仪在秦汉时期,餐桌礼仪非常重要。
人们注重饮食的仪式感,例如:用特制的瓷器和银器作为餐具;在宴会上,主人会安排座次,贵宾坐在主位上;食物的烹调和摆盘也注重精细,有时还进行艺术性的创作。
4. 住4.1 住房类型在秦汉时期,人们的住房主要分为宫殿、寺庙、官僚宅邸、农民房屋和民居。
宫殿和寺庙是当时统治者和祭祀活动的场所,规模较大、豪华奢侈。
官僚宅邸则是官员们的住所,它们通常由多个建筑组成,样式各异。
农民房屋主要采用木结构,简单朴素。
民居则由普通市民居住,规模较小。
4.2 住房布局住房的布局在秦汉时期也有一定的规范。
一般来说,官僚宅邸的布局常常以中轴线为对称,房间的设计注重空间的分割和功能的划分。
而民居的布局则相对简单,一般包括厅堂、厨房和卧室。
5. 行5.1 交通方式秦汉时期的交通方式主要包括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
陆路交通以步行为主,人们徒步旅行或骑马出行。
水路交通则主要依赖船只,人们经常通过长江和黄河进行运输或航行。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简介
中国古代饮食简介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绵延不断。
历代都有所发明、创新,并兼收并蓄外国及国内各民族的饮食文化。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记•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管子》中也有:“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
《孟子》中也说:“食色,性也。
”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将饮食与生存、发展、享受融为一体,中国饮食文化散发着浓郁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魅力,中国人的吃不单单是吃食物本身,更是在吃文化、吃科学、吃艺术。
中国饮食之考究,烹饪技术之高明早已是举世闻名,其饮食种类之繁多、吃法之多样亦令人叹为观止,林语堂曾形容中国人“是地球上唯一无所不吃的动物”。
孙中山也曾赞叹中国烹调之妙足表明文明进化之深。
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动植物种类,中国人对新食物始终保持浓厚兴趣,中国发达的烹饪技术也使得许多在西方人看来不可食用的东西,经中国厨师的手艺而变得美味可口。
同时,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多最好的食谱,并在古代优秀的诗文作品中有许多关于饮食的记述与描写。
第一节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兴起、发展一、史前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追溯数十万年前,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洞穴中有烧石、烧骨等遗迹,证明当时的北京猿人已经能使用火。
河套人遗迹中也发现了使用热石片烤食物的迹象。
其他考古发现证实了中国开始养猪,至少有5600年历史。
在古代,已掌握煮和蒸两种烹饪方法,也能酿酒。
商代时期开始耕种小麦、大麦、小米、大米等谷类和野菜,并将野生的牛、马、羊、猪驯化,开始实行人畜分居、牲畜圈养。
商代也具备了人类进入饮食文明时代的三个条件,即烹饪用的陶器、切割食料的铜刀,以及来自海水的盐。
二、西周(约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770年)西周时期在饮食文化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诗经》和《周礼》中记录了许多与食物相关的文字和诗句。
比如关于谷物栽培的有“黍、稷、稻、粱,农夫之庆”等;关于蔬菜的有“七月烹葵及菽。
秦汉时期的饮食【精品】
秦汉时期的饮食主食中华民族素以擅长种植五谷而著称于世。
以五谷为主。
辅之以鱼肉、蔬菜的饮食习惯,由来已久。
随着秦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生活也有所改善。
秦汉人一日两餐或三餐,主食是五谷②。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区的食粮不尽相同。
一般说来,南方以水稻为主;黄河中、下游地区以麦为主,其次是粟、黍、菽;关中地区以黍、粟为主,后来,麦子渐增,而食用大麻,则为天下之冠。
粮食加工工具也有了改进,桓谭说:“庖牺之制臼,万民以济。
及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
又复设机关,用驴、驘、牛、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
”③汉献帝时,雍州刺史张既曾令陇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水碓以安民④。
粮食加工工具的革新,有助于人们主食水平的提高。
主食的制作方法和品种很多,大别之,有饼、饭、粥三种。
饼的制作方法有三:一是蒸。
颜师古注《急就篇》说:“溲面而蒸熟之,则为饼。
”这是一种用水掺和面,不经发酵,捏成饼状,放入釜甑中蒸熟而成的饼。
二是烤。
至迟到东汉中、后期,出现了一种“胡饼”,汉灵帝及王公大巨等皆喜食之。
胡饼是一种撒有胡麻的烤饼。
三是煮。
《四民月令》说:“距立秋,无食煮饼。
”饭,即用麦、粟、黍、稻等制作的干饭,亦称“糒”或“糗”,多为一般平民之食;贵族官吏食之者,则被目为俭约,如“公孙弘为丞相,食脱粟之饭”①。
有的在饭中加入干果等以调味,如有加枣而称之为“枣糒”者。
粥,是在麦、粟、黍、稻、菽等食粮中掺水煮成,有把麦等磨碎做粥的,也有不磨碎做粥的。
由于畜牧业的发展,肉食品较前有所增多。
肉食、禽、鱼及蔬菜、瓜果家养畜类有马、牛、羊、猪、狗等。
马、牛多用于生产、运输和战争,一般很少食用,多食用羊、猪、狗等。
野生的鹿、豲(獾)、黄鼠鼬(黄鼠狼)、兔、鼠等也是人们猎食的对象。
人们不仅吃畜类的肢体,也嗜食其“杂碎”。
在河西发现的一支汉简上记载着:头六十,肝五十,肺六十,蹄二十,舌二十,胃一百,心三十,肠四十,等等。
对畜类的大、小与肥、瘦,也很有讲究,一般以小、瘦者为佳。
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
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秦汉时期的人们在饮食上有着什么样的特色呢?具体有哪些饮食文化呢?下面就不妨和一起来了解下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希望对各位有帮助!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特色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饮食结构与商周一样,仍然是以谷物为主食,以蔬菜、肉类、水产、果类为副食。
主食总的来说,商周时期的粮食作物仍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主食,但是比重有所变化,如商周时期文献中经常提到黍稷,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更多的是“粟菽”并重。
如:“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
”(《管子;重令》) “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
”(《墨子;尚贤中》)“贤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章句上》)粟是小米,自春秋战国以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在汉代还成为口粮的代称,如《盐铁论;散不足》:“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
过去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是很难煮烂的,食用就很不方便。
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和豆浆,食用起来就很方便。
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同样的道理,过去食用麦子也是采用粒食方法,直接煮成麦饭食用,不易消化。
用石磨将麦子磨成面粉,粒食就改为粉食,可以蒸煮成各种各样的面食,既可口又易于消化,极受民众的欢迎。
小麦又是一种越冬作物,可以和粟等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复种指数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是解决青黄不接之时的重要口粮,于是在汉代就得到政府的重视,大力推广种植。
《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上书汉武帝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
”建议汉武帝令大司农“使关中益种宿麦,令毋后时。
”其后,轻车都尉、农学家汜胜之又“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
中国饮食文化—秦汉时期饮食文化
NO.1 面食替代粒食
【秦汉】
石磨已遍布各地,而用小麦磨 出的面粉又白又细,最好吃。小麦 开始身价倍增,一跃成为各阶层人 士刮目相看的粮食。人们改“粒食” 为“面食”。
NO.2 两餐变为三餐
【一日三餐】 无论哪个阶层,也无论是 两餐还是三餐,人们吃饭时依 旧采用传统的“分餐制”。
第一顿饭为早餐,一般安排在天色微明之后,时 称“寒具”。第二顿饭是午饭,时称“中饭”或“过 中”,一般在正午时刻。第三顿饭则为晚餐,又叫 “晡bū食”,大约在下午三点至五点之间。
NO.2 两餐变为三餐
【举案齐眉】
梁鸿和孟光是一对恩爱的夫 妻,二人多年来一直相敬如宾。 尤其是妻子孟光,每到吃饭时 都恭恭敬敬地走到丈夫跟前, 低着头将食案高举齐眉,请丈 夫用餐。可以想象,如果那时 候不是分餐制而是合餐制,孟 光是不可能天天这么做的。孟 光被后世视为贤妻的典型。
NO.3 三大菜系趋形成
据资料,烧饼为汉武帝的托孤大臣金 日磾(di)创制。
NO.8 新生食品增多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 传统的元宵节。在这天, 几乎家家户户都吃元宵。
NO.8 新生食品增多
【烧饼】
在古代,饼是各种面食制成的食品的 统称。它分为蒸饼、白饼、烧饼、汤饼、 髓饼、鸡鸭子饼、截饼和豚皮饼八大品种。 其中,蒸饼指馒头,白饼指汉饼,而烧饼 则是饼面上粘有芝麻的那种饼。
5 秦汉时期饮食文化
教学目标
掌握秦汉时期饮食文化特点 掌握筷子的不同时期的称谓 了解秦汉时期传世美食及由来
【引言】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 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 家—秦。公元前207年,秦王子 婴向刘邦投降,秦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最终夺 得天下,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 公元220年,汉献帝被迫让位, 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
古代饮食发展史
古代饮食发展史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
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注重色、香、味、意、形的中国菜特点;在与外域的友好交流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并深深影响着东亚地区的饮食文化。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古代饮食发展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饮食发展史一、先秦时期四大菜系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南北两地各自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差异渐显,北方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南方,占有“鱼米之乡”的楚人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再与南夷特色相结合,形成了苏菜的雏形。
而在西部,李冰治水后的“天府之国”吸引了大量移民,与古蜀国的饮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川菜的雏形。
相比之下,粤菜的出现相对较晚,汉高祖被册封为越南王时,利用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建立了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里饮食比较发达,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二、秦汉的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形成时期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整个中华民族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此间我们与外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引进了繁多的食物品种。
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石榴、葡萄、胡桃、西瓜等水果,黄瓜、菠菜、胡萝卜、芹菜、扁豆、大葱等蔬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豆腐也在此时被端上饭桌,据史料《本草纲目》的记载是刘姓嫡亲淮南王刘安首创。
另外,我现在常用的酱油、豉、醋等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东汉的豆豉应经开始大量产生,人工酿造的食醋也是在汉代产生的,当时称为“酢”。
酱油则称之为清酱。
餐饮礼仪也随之建立起来了,比如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
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汉朝的饮食文化与饮食习惯
汉朝的饮食文化与饮食习惯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其饮食文化与饮食习惯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汉朝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菜肴和烹饪技巧,还对后世的饮食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饮食文化的内涵在汉朝,饮食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体现了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汉朝时期,饮食具备了讲究季节、地域和调味的特点,尊重食材的原汁原味,追求口感的丰富多样。
1. 尊重食材:汉朝人尊重食材的原汁原味,对食材的选择和处理非常讲究。
他们注重饮食的养生之道,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以最为新鲜、纯真的食材来烹制菜肴。
同时,也重视食物的颜色、香味、形状和口感的搭配。
2. 强调季节和地域:饮食在汉代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人们会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食材,并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加以处理。
另外,地域的差异也对汉朝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影响,人们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特色烹制食物,呈现出不同地方的饮食特色。
3. 注重调味:汉朝人对于烹饪中的调味品非常重视,他们熟练掌握了使用各种调料和调味料的技巧。
辣椒、花椒、豆瓣酱、酱油等成为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为菜肴增添了浓郁的味道和风味。
二、饮食习惯的特点1. 粗细搭配:在饮食习惯方面,汉朝人注重粗细搭配。
他们认为,粗食滋阴养胃,细食饱口益气。
因此,饭菜中的搭配上,既有大块食材如肉类、鱼类,也有细粮如米、面食。
这样的搭配不仅有利于营养的均衡摄取,也能满足人们对于口感的需求。
2. 尊重食物:汉朝人讲究将食物吃个干净,不浪费粮食。
他们认为食物是来之不易的,应当珍惜每一份食物。
因此,他们往往会面对饭菜时,尽量将其吃完,不剩下任何碎末,同时也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3. 少吃多餐:汉朝时期,人们主张少食多餐,认为多次进食有利于健康和消化。
汉朝人通常分为早、中、晚三餐,每餐的时间间隔较短,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保持体内的能量平衡。
秦汉时期,官员出差都要吃什么?一套沿用千年的传食制度
秦汉时期,官员出差都要吃什么?一套沿用千年的传食制度秦汉时期,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秦汉朝廷所控制的疆域也前所未有的辽阔。
这就出现了一个必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加强对各地区的控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交通网络,让消息能够即时的传递,邮传制度在秦汉时期也随着巩固统治的需要而得以发展和完善。
邮传制度的完善,对传食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秦汉的传食制度,说的就在古代驿站为执行公务的官员们所提供的交通、食宿等等一系列保障的一种制度。
传食制度和邮传制度不同,但又相辅相成。
《秦律·传食律》的颁布和实施就说明了在大秦时期,传食制度就有了比较完备的水平。
古代驿站:盂城驿传舍传舍是传食制度的正式机构。
在史籍中记载的传舍就有二十处,传舍并不是直接负责邮驿的事情,虽然古籍中有记载“传舍以邮行”,那也只是传舍代行的邮驿之事。
传舍的负责人叫做“传舍啬夫”,下面还有负责具体事物的厩佐、徒、厩御等等。
供给人的饮食传舍中会有“厨”,专门负责给来往的官员们提供饮食。
在秦汉时期,北方人主要吃的东西是粟、黍、菽,而南方人则是以水稻为主。
在传舍中,供给给官员们的主要食物就有粟、据米、鸡、菜羹、韭葱、盐。
在《传食律》的记载中,主食多是粹米、糖米,配餐则是酱、盐、菜羹。
不仅如此,在接待高级官员以及外国使节的时候,会有酒类、肉类食品也更加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秦汉时期酱类的使用量是非常大的。
酱类一般可以是以豆类为主制作的,这也是秦汉时期最主要的消费品。
古代竹简张家山汉简《传食律》中还规定了官员以及随行人员的饮食标准。
像供给给丞相、御史大夫之类的高级官员,他们的标准时一日三餐,主食有半斗细米,四分之一升的酱,还有二十分之一升的盐,以及一些简单的菜羹。
随行人员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虽然有米,但是比起主要官员来说,他们的米要次一点,盐是一样多的,但是却没有酱。
在接待来往人员中,不同地位的人,受到接待的待遇也是不同的。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1.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
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
主要烹调方法:?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煲:用泥裹后烧; ?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白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
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
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当时早田作业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称谷子,长时期占主导地位,为五谷之长,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黄梁。
黍,是大黄粘米仅次于稷,又称粟,是脱粒的黍。
麦,大麦。
菽,是豆类,当时主要是黄豆,黑豆。
麻,即麻子。
菽和麻都是百姓穷人吃的,麻又叫苴。
南方还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后中原才开始引种稻子,属细粮,较珍贵。
菰米,是一种水生植物茭白的种子,黑色,叫雕胡饭,特别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里揉来脱粒。
7(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于马粮),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也叫炉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古本,其余为后人以别本附之而成今本n”。《黄帝 九鼎神丹经诀》卷八明化石序中,在提到八公三十 六水法时说:“昔太极真人以此神经及水石法授东 海青童君,君授金楼先生,先生授八公,八公授淮南 王刘安,安升天之日授左吴。”n≈据此,三十六水法在 淮南王之前很久便流传了。 ⑩《九鼎丹经》一卷,全称《黄帝九鼎神丹经》。 成书于西汉末东汉初,撰人不详。其书叙述玄女向 黄帝传授还丹至道情况。 《抱朴子・金丹》曾引《黄帝九鼎神丹经》部分文 字,叙述黄帝九鼎神丹之神效,并介绍了三本丹经 的传授情况:“昔左元放(按:左慈)于天柱山中精 思,而神人授之金丹仙经,会汉末乱,不遑合作,而 避地来渡江东,志欲投名山以修斯道。余从祖仙公 (按:即葛玄,是葛洪的伯祖),又从元放受之。凡受 《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 卷。余师郑君者(按:指郑隐,乃葛玄弟子),则余从 祖仙公之弟子也,又于从祖受之,而家贫无用买 药。余亲事之,洒扫积久,乃于马迹山中立坛盟受 之,并诸口诀诀之不书者(按:原文如此)。江东先 无此书,书出于左元放,元放以授余从祖,从祖以授 郑君,郑君以授余,故他道士了无知者也。”印1这三 本书的传承顺序是:仙人_左慈一葛玄_+郑隐。葛 洪。陈国符先生指出,今《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有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二十卷,其第一卷即《黄帝九 鼎神丹经》原文,卷二以下为唐人所撰,并根据用韵 等情况考证出《黄帝九鼎神丹经》于西汉末东汉初 出世,其后东汉末左慈、张陵(张道陵)皆得之,左慈 往江东,此书始流传于江东n啦92一。 ⑩《太清丹经》三卷,全称《太清金液神气经》。 西汉王褒(清虚真人)撰。 葛洪在《抱朴子・金丹》中说,自己曾从老师处 受三本丹经,即“《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一 卷、《金液丹经》一卷”[2F1。笔者以为,其《太清丹经》 三卷即《道藏》中《太清金液神气经》祖本。今《道 藏》洞神部众术类有《太清金液神气经》三卷,卷上 录有大篇幅的清虚真人歌诀,陈国符先生根据韵脚 考证认为,“《太清金液神气经》卷上大概于西汉出 世”u邛00,原撰者为清虚真人,后世增益而成今本《太 清金液神气经》。但陈国符先生未将此书与葛洪所 提到的《太清丹经》联系在一起。清虚真人即西汉 王褒,与刘向同朝为官,皆因精通神仙方术而得皇 帝器重。据《清虚真人王君内传》(弟子南岳夫人魏 华存撰):“华存师清虚真人王君,讳褒字子登,范阳
一2n一
万方数据
中医文献杂志 襄平人也,安国侯(按:王陵)七世之孙,君以汉元帝 建昭三年九月二十七日诞焉”【14I。 ⑧《金液丹经》一卷,亦称《太清神丹经》,全称 《太清金液神丹经》。著者不详,成书于西汉末东汉 初。 《金液丹经》一卷,是葛洪从郑隐处所继承的三 本丹书之一,即道藏本《太清金液神丹经》。《道藏》 洞神部众术类有《太清金液神丹经》三卷,卷上前面 一部分为“正一天师张道陵序”,卷中题为“长生阴 真人撰”。陈国符先生在《中国外丹黄白法经诀出 世朝代表》一文中认为,该书“卷上、卷中第一至第 四页”为古经原文,自“郑君日”以后,为后人掺人之 本,并根据用韵情况,认为古经是西汉末东汉初出 世,原著者不详n骝弘292。据《神仙传》记载,汉时齐国 临淄人马鸣生(一作马明生,本姓和)曾从其师处 “受《太清神丹经》三卷”而为地仙,鸣生复传书于弟 子阴长生n卵79。2舯。阴长生传下来的《太清神丹经》, 即《抱朴子・金丹》中提到的《金液丹经》。在葛洪的 《抱朴子》和《神仙传》中,以“太清”为名的丹经书只 有两本,一是《太清丹经》,一是《太清神丹经》,但二 者非一本书,前者是道藏本《太清金液神气经》的祖 本,后者是道藏本《太清金液神丹经》(《金液丹经》) 的祖本。古人亦有此认识,如唐・王松年《仙苑编 珠》说马明生所受书为“太清金液丹经116,,明・李贤 《明一统志》卷三十《南阳府・仙释》“阴长生”条亦说 马明生授阴长生为“太清金液神丹”n 71,可为佐证。 《金液丹经》在东汉末年传到左慈和张陵之手,左慈 那本辗转传给葛洪了。 ⑩《灵宝经》三卷,著者不详,成书不晚于东汉 末,亦称《灵宝五符经》、《仙隐灵宝方》。包括《正 机》、《平衡》和《飞龟授秩》各一卷。 《抱朴子・辨问》载:“《灵宝经》有《正机》、《平 衡》、《飞龟授袂》凡三篇,皆仙术也o”[21229((抱朴子・遐 览》著录三书则称为:《正机经》一卷、《平衡经》一 卷、《飞龟振经》一卷[21333。今本《神仙传》卷一《华子 期传》云:“华子期,淮南人也。师禄(用)里先生,受 《仙隐灵宝方》,一日伊洛飞龟秩,二日伯禹正机,三 日平衡方。”[151265这个《仙隐灵宝方》也是《灵宝经》。 陈国符先生对《灵宝经》的来龙去脉考证甚详, 称葛洪所说的《灵宝经》为古本灵宝经,“古之《灵宝 经》,见东晋葛洪《抱朴子》,即今之《五符经》(《灵宝 五符经》之简称)”110]63。认为今道藏本《太上灵宝五 符经序》(书名衍一“序”字),即葛洪所说的古本《灵 宝经》,该书在道藏中归入五符经系统,而道藏中 “今之《灵宝经》,东晋末叶葛巢甫(葛洪从孙)所 造。至宋文明二帝时,陆修静更增修,立成仪轨。 于是《灵宝》之教,大行于世。”uo]66后出的《灵宝经》反 倒成了《灵宝经》的正宗。今道藏本《太上灵宝五符 经序》卷上前半部分的序,为汉末天师张陵所撰,可 见古本《灵宝经》成书不晚于汉末[10]64。 其他服食文献 ⑩《五十二病方》,⑩《养生方》,⑩《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三 书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1973年底,马王堆三 号汉墓出土了14种15本医书(其中两本内容重 复)。1985年,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吸收了学术界 十几年的研究成果,编成《马王堆汉墓帛书(肆)》一 书,由文物出版社印行,此后周一谋n羽、马继兴、魏启 鹏等先生都有考释本问世。三书除了治病内容外, 亦有相当多的服药养生内容。 ⑩《万物》,是1977年于安徽阜阳汉墓中出土的 医方书n9。20],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 年),墓主为汝阴侯夏侯灶(夏侯婴之子)。《万物》简 破损严重,所载方药内容涉及约110种药物,有一些 是服食方药。 ⑩《神农本草经》三卷,简称《本草经》、《本经》, 三卷,是中国药物学的奠基性著作。一般认为成书 于东汉Ⅲ,,而托名于神农(炎帝),实际著者不详。单 行本早佚,清以来有多家辑佚本。《神农本草经》虽 为医家之本草书,但所言药物服食养生内容甚多, 书中所谓服之“轻身”、“飞行千里”、“通神明”、“通 神”、“神仙”、“神仙不死”、“不老”、“不饥”者皆是, 因此该书可视为服食文献。书中收录先秦以来沿 用已久的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另《抱朴 子内篇・仙药》中曾提及一本叫《神农四经》的书,也 是采用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有学者认为即是《神 农本草经》,亦有人持不同意见。 ⑩《周易参同契》,东汉道士魏伯阳著,王明先 生认为撰著时间约当东汉顺帝至桓帝之间 (126—167年)[221243。古单行本已佚,现存世为其注 本,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外丹理论著作,被誉为“万 古丹经王”。因文辞古奥晦涩,后世注者见仁见 智。朱越利先生认为,“《周易参同契》既包括内丹、 外丹,也包括房中术”∞l。但晋葛洪n5瑚5和当代学者 王明先生口21241都认为该书只是修炼金丹而已。 待考的服食文献 除此而外,尚有一些服食派著作,仍有待考证
④《黄帝杂子芝菌》十八卷,⑤《黄帝杂子十九 家方》二十一卷,⑥《泰壹杂子十五家方》二十二 卷,⑦《泰壹杂子黄冶》三十一卷,⑧《神农杂子技 道》二十三卷,以上5书著录于《汉书・艺文志・方技 略》之神仙类u””,作者不详,早已亡佚。诸书前冠 以黄帝、泰壹、神农者,皆为托名。泰壹,也称泰一、 太一、太乙,是方士们崇拜的最高天神,书托为太 一,盖以自重耳。五书中皆有“杂子”一词,该词的 含义,古今学者鲜有论及,唯段逸山先生主编的《医 古文》中曾注释“杂子道”日“神仙家修真养性以求 长生的方法”吲,据此说,则“杂子”是神仙家养生之 义。《黄帝杂子芝菌》,讲服食芝菌之法。《黄帝杂子 十九家方》,托名黄帝,荟萃十九家服食法。《泰壹杂 子十五家方》,托名泰壹,荟萃十五家服食法。《泰壹 杂子黄冶》,讲黄白之术。《神农杂子技道》,陈国符 先生在《中国外丹黄白术考论略稿》一文中将之归 入服食书目,但随后又说了一句两可之语:“中国各 种方术,渊源甚古,其书籍《汉书・艺文志》多见著 录,盖非徒服食而已”1101399。这本书实际是一本神仙 家综合性方术书,服食乃其中一项内容,一如《淮南 中篇》。 《抱朴子》著录的服食文献 ⑨《三十六水经》一卷,著者不详,成书当不晚 于西汉初期。亦称《三十六水法》。这是现存最早 的一部炼丹学专著。 《抱朴子・遐览》首先著录《三十六水经》一卷, 陈国符先生认为是汉代作品,即今《道藏》洞神部众 术类《三十六水法》一卷[2川。孟乃昌先生则认为, 《三十六水经》至迟为东汉著作,乃今《道藏》中《三 十六水法》之祖本,今本《三十六水法》的59个药方, 可分为两个系统,而方中有“纳华池中”之语者,当
初期。
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高后八年(公元 前180年),齐国医生阳庆将自己珍藏的一批医书授 给弟子淳于意(仓公),《药论》乃其一口田96。后来淳 于意诊病时曾引用过《药论》中的话,云“《论》日‘中 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Ⅵ平8“,这里所说的《论》就是 《药论》。这是一部临床用药书,类似后世的本草, 内容涉及服食石药的问题,属于服食派作品。 ③《淮南中篇》八卷,西汉淮南王刘安撰,书虽 佚,但有佚文存世。亦名《枕中鸿宝苑秘书》、《鸿宝 经》、《淮南鸿宝万毕》、《鸿宝枕中书》、《枕中鸿宝》、 《淮南万毕经》、《淮南王万毕术》、《鸿宝万毕经》。 淮南王刘安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 为《内书/-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 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5。《淮南中篇》 在《汉书・刘向传》中称为《枕中鸿宝苑秘书》…坩28。 该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很多别名:《抱朴子・遐览》 著录为《鸿宝经》一卷,同篇又云《淮南鸿宝万 毕》口口地337;《抱朴子・论仙》则日“夫作金皆在神仙集 中,淮南王抄出,以作《鸿宝枕中书》”社Ⅲ;《抱朴 子・黄白》引桓谭说“汉黄门郎程伟,好黄白术…… 按《枕中鸿宝》,作金不成”[21285;《隋书・经籍志》著录 为《淮南万毕经》一卷吲;《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 “《淮南王万毕术》一卷””,;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 著录为“《鸿宝万毕经》六卷”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