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

合集下载

课题结题验收 成果公报

课题结题验收 成果公报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公报研究的实践效果通过三年的研究,本课题取得了以下效果:(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了通过研究,教师发生了以下变化:1.教育观念在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对学生的鼓励多了,批评少了;对犯错误的学生宽容多了,严厉少了;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全面评价学生的多了,仅以分数评价学生的教师少了;教师只会教书,不会教改的少了,师生喜欢探研的多了。

2.教学方式在转变。

通过研究,总结出了“分层递进”、“探究式”、“问题解决”、“开放式”等适合本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些课堂教学方式正在从注重知识和应试能力向注重方法和过程、情感和态度转变。

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多了,教师讲授少了;学生自主多了,教师“管”得活了;师生对话多了,教师一言堂少了;教师启发多了,灌输少了;搞“题海”战术的教师少了,各科考试减少了,课外作业减少了,印发给学生的试卷大大减少了,给学生订购的复习资料少了,学生自己选购的学科教辅资料减少了,学生学习负担减轻了;主动到阅览室、图书室借阅课外或喜欢的书藉的师生增多了,自主学习时间增多了;自主参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科兴趣小组的师生增加了。

3.教师的研究能力在提高。

全校教师通过在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又带着问题在实践中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规律,掌握了教学和科研的方法,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

(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综合素质提高了1.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逐步好转。

(1)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探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前、后学生“在课堂上用探究方式学习”的分别占47%和72%,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以前的课堂问卷调查中,研究后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用探究方式学习”的占47%,而研究前72%的学生主要是靠在课堂上听讲来学习,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2)学习行为由墨守陈规转变为敢于开拓在“实验——猜想——论证”模式下,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听课,不再满足于老师手把手地教,他们要自己去试一试,去猜一猜,他们不仅要知道“这是什么”而且渴望知道“这是为什么”,不仅要知道“怎样解决”,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解决”,他们不满足于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而更想去探索知识的无际海洋。

课堂实践教学成果(3篇)

课堂实践教学成果(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报告将围绕我校某专业在课堂实践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1. 实践教学内容(1)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水平。

(3)实习实训: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中,了解行业现状,提高职业素养。

(4)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践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

(4)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实践教学模式与实施1. 模式设计(1)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导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翻转课堂:将课堂知识传授与课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2. 实施措施(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3)优化实验实训设施:完善实验实训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4)强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四、实践教学成果1. 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公报范文: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

公报范文: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

公报范文: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公报范文: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为了更加贴近实际教学工作,体现数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班级对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进行了总结,特此发布数学教学成果公报,以供全班教师参考。

本学期数学教学总体情况本学期,共开设了54课时的数学课程,班级总人数45人。

全班学生经过集中学习,在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也较为良好。

一、学生掌握情况1. 本学期,班级所有学生均已掌握了初中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具体如下:(1)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符号,并能用符号表示数和算式。

(2)熟练掌握了整数、有理数、实数等数的性质、运算和应用。

(3)掌握了代数式及其展开式、因式分解、等式与方程以及解答问题等内容,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熟悉了几何图形的初步性质,熟悉三角形、四边形、圆、椭圆等图形的基本性质和有关定理,能解决初步的几何问题。

2. 全班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他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做笔记,能准确把握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及时反馈和提出疑问。

同时,他们也能积极思考和探究,大胆发表意见和观点,树立了勇于探究、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组织情况1. 教师注重启发性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知识。

2. 在课堂上,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板书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游戏法等,使课堂具有了生动、活泼、高效的特点。

3.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注重作业的质量和数量的平衡,引导学生把知识点进行反思和总结,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堂评价与反思1. 课堂评价中,班级注重学业和品德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认识、思维、操作、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在课堂教学中,班级教师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问题,帮助他们探索学科的性质和规律。

3. 在学生的课堂表现方面,班级教师注重学生合作、参与、创新的能力,注重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和执行力,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层面上发挥自己的潜力。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课题背景及意义三、课题研究方法与过程四、课题成果及分析五、课题的推广与应用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校本课程课题研究。

本文旨在介绍一份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以供参考。

二、课题背景及意义本课题名为“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校本课程提高高中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发现高中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不足等。

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研究方法与过程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课题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筹备阶段: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2.研究阶段:按照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进行文献查阅、问卷调查、访谈等活动,收集大量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总结阶段: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数据,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四、课题成果及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通过研究,课题组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包括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等。

2.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课题组构建了一个科学的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维度。

3.校本课程实施策略:课题组提出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以确保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实施。

五、课题的推广与应用为了推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组采取了以下措施:1.发表论文:课题组成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分享研究成果。

2.举办研讨会:课题组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摘要:一、校本课程课题的背景与意义二、校本课程课题的研究方法与过程三、校本课程课题的成果展示与分析四、校本课程课题的反思与建议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校本课程课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校本课程课题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校本课程课题的研究过程与成果,以期为其他学校和个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校本课程课题的研究方法与过程在校本课程课题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期刊、论文等资料,了解国内外校本课程的发展状况、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

2.调查研究:对我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校本课程的现状、需求和问题。

3.实证研究:在学校实地开展校本课程,观察课程实施过程,收集数据,分析效果。

4.合作与交流:与相关专家、学者、同行进行合作与交流,借鉴成功经验,提高研究质量。

三、校本课程课题的成果展示与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2.编写了一套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校本课程教材。

3.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校本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

4.提高了师生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对成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校本课程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校本课程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校本课程课题的反思与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校本课程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1.研究周期较长,需要持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

2.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难度较大,需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合作。

3.校本课程的师资培训和课程建设亟待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校本课程研究。

2.建立校本课程研究联盟,共享研究成果和资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

精选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

精选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

精选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背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只是被灌输知识,缺乏实践与创新的机会。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学校在近年来逐渐推广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通过互动交流、问题解决、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推广过程中,有些教师创新实践,形成了几种较为优秀的教学模式。

目的为了推广这些优秀的教学模式,学校通过筛选、评估、总结等环节,得出一份精选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果公报。

本文将介绍这份成果公报的主要内容。

内容第一章课堂讨论式教学模式课堂讨论式教学模式是在认知心理学、网络教学、构造主义学派等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共同探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二章情景式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实战模拟、场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体验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组,每个组根据任务对所分配的角色进行规划和分工,通过互相协作完成任务。

这种教学模式可提升学生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游戏式教学模式游戏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游戏化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的全新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竞赛或其他游戏形式,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第五章其他教学模式除了上述四种教学模式,还有很多其他的教学模式也值得推广。

例如:案例教学、跨学科教学、逆向教学、讲授实验教学等。

结论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经过精选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课堂讨论式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游戏式教学模式都是非常优秀和可行的教学模式。

构建“学案导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样本

构建“学案导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样本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成果公报课题名称:初中数学探究性“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L-5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负责人:胡斌,中学高级,嘉禾县坦坪中学副校长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欧义兵李国义呼四姣廖锋华胡久善李任梅郑雄辉雷春香郭春华李勇军欧彪一、课题研究的意义我校作为嘉禾县一所数学科偏弱的农村普通初中,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课堂教学还是运用传统的“教案”进行教学,这就忽视了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指导,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被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探究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使得广大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较弱。

严重阻碍着我校数学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决定对《初中数学探究性“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数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组老师的研究和探索,来带动和更新全体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良好学习方式,提高我校数学教学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所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即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如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一定的学习材料,通过学习主体的“意义建构”而获得,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学生能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即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不是靠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从教师提供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施瓦布的“探究学习”理论。

学科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报告

学科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报告

“学科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报告山阳城区二中(原山阳县城区中学,2010年7月更名),位于县城城中路,经历两次大的改制,办学规模略有缩小,占地1.68万m2,建筑面积8780m2,设有教学班22个,在校学生1300多人,是全县初中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属商洛市标准化初级中学。

十一五期间,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学校的正确决策下,汇集社会力量,凝聚职工智慧,把握发展机遇,争取发展资金,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全面改建扩建校园,优化设施。

实施了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新建成标准化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体音美专用训练室、史地生标本展室、学生制作展室,校荣誉展室等一大批功能部室。

为提升学校品位,营造文化氛围,校园内悬挂大量名人名言,建文化长廊、科技长廊和专题报栏。

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博学成才”的校训,按照“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教学思路;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认真落实“同课异构”,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追求“教”的创造性、互动性、多样性和“学”的自主性、探究性、有效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培养思维为核心,能力养成为重点,实现学生习惯养成,行为方式,学习方法转变、思维品质和探究精神的飞跃。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主要解决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曾全面学习推广了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这种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一直统治着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它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的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导致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更不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学生道德的修养,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能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培养,都已成为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课题结题验收 成果公报

课题结题验收 成果公报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公报研究的实践效果通过三年的研究,本课题取得了以下效果:(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了通过研究,教师发生了以下变化:1.教育观念在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对学生的鼓励多了,批评少了;对犯错误的学生宽容多了,严厉少了;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全面评价学生的多了,仅以分数评价学生的教师少了;教师只会教书,不会教改的少了,师生喜欢探研的多了。

2.教学方式在转变。

通过研究,总结出了“分层递进”、“探究式”、“问题解决”、“开放式”等适合本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些课堂教学方式正在从注重知识和应试能力向注重方法和过程、情感和态度转变。

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多了,教师讲授少了;学生自主多了,教师“管”得活了;师生对话多了,教师一言堂少了;教师启发多了,灌输少了;搞“题海”战术的教师少了,各科考试减少了,课外作业减少了,印发给学生的试卷大大减少了,给学生订购的复习资料少了,学生自己选购的学科教辅资料减少了,学生学习负担减轻了;主动到阅览室、图书室借阅课外或喜欢的书藉的师生增多了,自主学习时间增多了;自主参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科兴趣小组的师生增加了。

3.教师的研究能力在提高。

全校教师通过在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又带着问题在实践中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规律,掌握了教学和科研的方法,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

(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综合素质提高了1.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逐步好转。

(1)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探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前、后学生“在课堂上用探究方式学习”的分别占47%和72%,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以前的课堂问卷调查中,研究后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用探究方式学习”的占47%,而研究前72%的学生主要是靠在课堂上听讲来学习,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2)学习行为由墨守陈规转变为敢于开拓在“实验——猜想——论证”模式下,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听课,不再满足于老师手把手地教,他们要自己去试一试,去猜一猜,他们不仅要知道“这是什么”而且渴望知道“这是为什么”,不仅要知道“怎样解决”,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解决”,他们不满足于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而更想去探索知识的无际海洋。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一、课题名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二、研究目的:通过深入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理论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 实践研究:通过开展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等方法,探索不同教学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并总结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

四、研究成果:1. 理论成果: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框架。

2. 实践成果:通过实践研究,发现了不同教学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探索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和策略。

五、成果应用和推广:1. 学校应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的教学实践中,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推广应用:将研究成果与其他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进行共享,为他们提供有关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促进整个教育领域的发展。

六、研究团队成员:1. 项目负责人:XXX,职称,XXX学校教师。

2. 团队成员:XXX,职称,XXX学校教师;XXX,职称,XXX学校教师。

七、研究经费和周期:1. 研究经费:本课题的研究经费由学校提供,总计XX万元。

2. 研究周期: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XX年,从20XX年X月开始,到20XX年X月结束。

八、结论和展望: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了多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这些成果将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也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出贡献。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最新版)目录一、引言1.1 背景介绍1.2 课题目标二、课题研究过程2.1 研究方法2.2 研究步骤2.3 研究成果三、课题成果应用3.1 成果转化3.2 成果推广四、结论4.1 课题总结4.2 展望未来正文一、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求,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2 课题目标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过程2.1 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2.2 研究步骤(1)收集国内外关于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2)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3)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校本课程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和优化校本课程的建议。

2.3 研究成果通过对校本课程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校本课程应遵循学生为本、学校为主体、社会为依托的原则;(2)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课程目标的明确性、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课程实施的有效性;(3)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应发挥主体作用;(4)建立健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三、课题成果应用3.1 成果转化根据研究成果,学校可对现有校本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课程质量和实施效果。

3.2 成果推广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报告,向其他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推广,促进校本课程的普及和发展。

四、结论4.1 课题总结本课题通过对校本课程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开发和实施策略,为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4.2 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样本

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样本

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样本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和方式,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档旨在分享一项关于“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的成果公报样本,介绍该成果对教学实践的影响和启示。

一、研究背景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积极发挥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

为此,探索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当下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三个方面:一是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二是尝试改进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互动和主动参与度;三是分析改进后的教学效果和优缺点。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收集数据,对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反馈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研究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2)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听课,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3)缺乏实践环节,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2. 改进教学模式(1)打破传统的师生界限,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

(2)采用互动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模拟等方法启发学生。

(3)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课程,增加实践环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改进效果(1)学生对课堂教学更有兴趣和参与度。

(2)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研究结论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教学模式改进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如学生对新模式的接受度和适应性不同等,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调整。

六、启示通过该课题研究,我们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精选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

精选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

精选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精选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推进学生学业发展,我校积极开展了“精选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

经过数月精心研究和实践探索,现将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如下:一、研究背景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拥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尤为关键。

精选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精彩讲解为核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题研究方案1.确定课程目标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是教师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

因此,我们在研究开始阶段明确了以下几个目标:(1)提高教师的课堂表达能力和教学技能,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2)探索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广度和深度;(3)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学习的氛围中感受快乐学习的乐趣。

2.组织研究团队本课题研究团队由校外专家和学校教学骨干教师组成,既保证了研究团队在学理方面的优势,又有教学现场经验的支撑。

3.实行研究计划课题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工作为重点,系统、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三、研究成果1.探索教学营造的多元化策略在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方面,本课题研究发现,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可以精准锁定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教与学的双赢效果。

2.建立完整的课堂教学体系本课题研究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社会适应力和生命质量等方面入手,形成了覆盖面广、全面系统、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体系。

这样的体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3.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掌握知识,还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双向讨论、游戏模拟、实验探究、个案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所学知识内化,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度。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成果(3篇)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成果(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课堂教学改革,我校于2021年秋季学期开展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参与以及专家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活动内容1. 教师教学实践(1)教师备课:教师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2)课堂教学: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 学生参与(1)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课堂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课后实践: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专家指导(1)教学观摩:专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摩,提出意见和建议。

(2)教学研讨:专家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3)教学评价:专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为教师提供改进方向。

四、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教师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观点,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改革取得成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成果公报

成果公报

《新课程理念下互动式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成果公报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生物教研组一、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新课程实施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研究通过对文献研究,比较新课程与传统课程中师生互动的不同要求,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互动方式的内涵,提炼、概括出与实施新课程相匹配、相一致的师生互动方式的要素和特征。

2.本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存在问题的现状研究通过观测和调查,对本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方式所呈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改善现状的方式和途径。

3.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呈现的案例研究分析选择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有效性较高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从中呈现的特征和规律,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4.促进教师对课堂管理进行变革的研究针对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更新观念,变革管理行为,为师生互动的方式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研究方法1.研究法通过对各种渠道的有关文献的研究,了解相关的理论、研究的进展情况等内容,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清晰地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方法、路线等。

2.实验研究法通过对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在生物科教学中具体实验、探索的教学组织新模式,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组织形式。

3.案例比较研究法在高中新课程的不同模块之间,不同的具体案例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在同年段不同班级、同类群体之间进行横向对比,探究有科学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新理论。

4.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形成研究成果的验证证据。

5.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反思、评价分析,寻找得失原因,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修改、补充。

6.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教学互动方法和原则。

二、研究结论及分析历时近一年,我们通过对新课程理下互动式课堂教学教学策略的研究,从目标、特性、原则、途径、方法要求等角度进行调查、体验、探讨、总结、归纳,初步构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且能有效落实高中生物教学“4122策略”理论体系。

公报范本——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

公报范本——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

公报范本——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一、前言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将学科教学质量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数学教学的成果也成为了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我们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推动了数学教学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此撰写数学教学成果公报,向学校、广大师生展示学科发展成果。

二、成果概述通过教研团队的不断努力,我们在数学教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学生综合表现优异数学教研团队针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动探索、研究,特别是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和探索,通过相对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掌握能力。

在中考中,数学科目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优秀率达到了95%以上。

2.2 创新教学模式团队在数学教学引导、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更新等方面进行探索,构建了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与学的转换。

这种模式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探究、实践,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效果。

不仅如此,还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使教学与实践完美结合,形成了“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研究、教师的认知与学生的实践”的良性互动模式。

2.3 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团队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涉及自主研发的教学软件、优化教学行为的研究、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探索,这些课题研究成果大大地提升了团队的教育科研水平,推动了教育科研成果的落地与应用。

三、突出成果团队特别注重数学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教学改革,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实践性,取得了以下显著成果:3.1 突出的教学成果以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中心,实现了“数学课程一体化”教学,即以练习为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汇总、应用,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质,达到了从基础提升、综合提升到数学素养提升的目的。

3.2 强化的教研成果教研团队通过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教学理论创新、实践和基地教学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公报范本——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

公报范本——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

公报范本——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背景介绍本公报是基于数学教学成果编写的模板,旨在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范本,方便编写自己的教学成果公报。

研究目的为了提升数学教育的质量,本研究通过总结数学教学实践经验,探索一套可行的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不同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并收集学生的反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估。

研究成果经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2.在课堂上加强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3.在课后进行练习和巩固,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研究的实验和调查,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希望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1.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2.加强课堂互动交流和独立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3.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和巩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本研究结论不仅适用于数学教学,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参考文献1.庄荣华. 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 5: 34-37.2.王小明. 基于互动交流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 56-59.3.李明. 数学课后习题巩固的重要性[J]. 数学教育研究, 2012, 2: 45-47.作者介绍本研究由数学教育工作者XXX完成,经过多次实验和调查,得出了以上结论。

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成果公报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教学模式。

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其显著特征是教师和学生两者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交互在一起,共同参与课堂中的教和学。

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是由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一体。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尽如人意。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落后,课堂上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致使课堂教学华而不实、热而乏效,教学效果低微,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活动,特别淡化了学生的经历、体验、认识和运用探究的过程,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缺乏积极探索的精神和不断创造的能力,严重影响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

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成长的学生,只习惯于被动接受,缺乏创新精神,面对突飞猛进的知识增长与更新,面对日新月异、变化多端的社会生活,就不能变通地学习,主动地建构,不敢“别出心裁”地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导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缺失。

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构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将为有效教学指明方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在实践中,有利于教师角色转换、教学方式转变和专业素质发展,有利于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

通过研究使课堂充满激情,让教师养成有效的反思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我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次论证,我们确立了“关于构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能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之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新型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2、主体教育理论
教育要培养主体性的人。

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

要求教师的教学行理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老师”。

通过双向互动,体现以人为本,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

3、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即可概括为:积极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混合编组和小组自评。

为使合作学习能产生最佳效果,其中的重要原则包括人人参与,即鼓励每个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每个人承担个人职责,并定期更换角色,以便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责任;学生需面对面坐在一起进行合作,以便于开展互动;为了提高小组活动的效果要进行反思,以改进自己的行为表现等。

可见,在这些主要原则下,教学目标不仅有学业目标即让学生通过小组团队的分工合作,互相依赖、鼓励,共同实现学业上的成功,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愿望,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而且还有合作技能目标即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表达沟通和分享能力、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及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主体参与式”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实践合作学习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习者参与到教学中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满足;“主体参与式”教学提倡分组活动的形式,这种形式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智慧经验在合作中得到共享。

4、创造性教学理论
创造性教学是本世纪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体系,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现能力。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它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操作获得知识,注意帮助学生扩大思维范围,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能力,优化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主体性教学,它主张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上给学生充分活动和思考的时间。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问题解决式教学。

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动态性教学。

它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形成结论、了解规律、发现真理,其教学程序往往是“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由继承到创新,同中求异,异中求新,新中求优,是一个不断前进和不断深入的动态过程。

文章仅作为参考使用,请依据实情需要另行修改编辑(2020年2月22日星期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