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作家简介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2)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引言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元朝为代表的元曲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剧作家。
其中,袁明、关汉卿、郑光祖和马致远被公认为元曲四大家。
本文将介绍这四位剧作家的生平与代表作,并探讨他们的艺术成就对元曲戏剧发展的影响。
袁明袁明(1256年-1321年),字麟游,浙江绍兴人。
他的父亲是袁去华,是元朝御史,对袁明的艺术修养产生了很大影响。
袁明擅长写作与演奏音乐,尤其在曲调与节奏上有独到之处。
代表作袁明的代表作包括《汉宫秋》、《夜行船》和《虎囚》等。
这些剧作具有情节曲折、结构严谨、词句优美的特点,深受观众喜爱。
特别是《夜行船》,通过对乌龙茶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父母之爱以及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关汉卿关汉卿(1252年-1319年),字汉卿,安徽怀宁人。
他是元曲四大家中年纪最长的一位,也是最早受到皇帝赏识的剧作家。
关汉卿精通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形式,尤其擅长写作快板。
代表作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汉宫秋》和《马丹阳》等。
其中,《窦娥冤》被誉为元曲之冠,以其罗曼蒂克的情节和悲壮的主题而闻名于世。
这部剧作通过对窦娥悲惨遭遇的描写,表达了对读书人真情实感的呼唤和社会不公的批判。
郑光祖郑光祖(1250年-1321年),字光祖,江苏丹阳人。
郑光祖是元曲四大家中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对元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代表作郑光祖的代表作包括《西华山》、《竹枝词》和《寿阳曲》等。
其中,《西华山》是郑光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岳飞忠诚不屈的描述,体现了忠诚与正义的价值观。
此外,《竹枝词》以其抒发真挚感情的词章而广受欢迎。
马致远马致远(1254年-1321年),字致远,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中最重要的喜剧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风格和智慧的幽默感。
代表作马致远的代表作有《汉宫秋》、《淮南游》和《钓鱼台》等。
其中,《汉宫秋》是马致远最具代表性的剧作,通过描绘宫廷的荣华与众生百态,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喧嚣。
关汉卿的简介
关汉卿的简介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
汉族,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杂剧和散曲,成就卓越。
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他在生时就是戏曲界的领袖人物,《录鬼簿》中贾仲明吊词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姓名香四大神物”。
从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明代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到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都把他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著名的杂剧作家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杭州名作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可见关汉卿在当时就已享有崇高的地位。
关汉卿一生创作了60多个杂剧,从民间传说、历史资料和元代现实生活里汲取了许多素材,真实地表现了元代人民反对封建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的斗争。
关汉卿从不写作神仙道化与隐居乐道的题材。
他的严肃的创作态度与批判现实的战斗精神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戏剧艺术家,他的悲剧《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他的喜剧轻松、风趣、幽默,是后代喜剧的楷模。
他的杂剧无论在艺术构思、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许多方面,都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经验。
他的许多杂剧经过改编一直在舞台上演出,为人民所喜爱,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但是,元明清三代只有少数慧眼独具的评论家能正确评价关汉卿。
有的人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贬低他的影响,如朱权说“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太和正音谱·古今群英乐府格势》;明代有的封建文人还肆意篡改他的作品,把《窦娥冤》改成一部“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的庸俗喜剧《金锁记》,磨平原作反抗的棱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00533元代17个作家简介整理
00533 元代 17 个作家简介整理1.元好(hào)问(1190 年 8 月 10 日—1257 年 10 月 12 日),字裕 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金末至大 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 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 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他擅作诗、文、词、曲。
其中以 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 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邓牧(1246—1306),元代思想家。
字牧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年 十余岁,读《庄》、《列》,悟文法,下笔多仿古作。
《洞霄图志》、 《伯牙琴》。
王实甫(1260 年-1336 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 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
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 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 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 种。
《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 实甫的手笔。
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关汉卿(约 1220 年──1300 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 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
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 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 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 60 多种,今存 18 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 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 40 多首、套数 10 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 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 圣人”。
(《辞海》摘要文字精校版)古诗文常见的作者简介·元明清
元明清代文学家元·白朴白朴(1226-1306以后),元代戏曲作家。
或云初名恒,字仁甫、太素,号兰谷先生,隩州(今山西河曲)人。
父华仕金,为枢密判官。
蒙古灭金,朴终身不仕。
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六种,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三种。
又《流红叶》《箭射双雕》二种,各存曲词一折。
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关汉卿关汉卿,元戏曲作家。
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又有祁州(治今河北安国)、解州(治今山西运城)人诸说。
约生于金末、卒于元。
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
现存《窦娥冤》《拜月亭》《单刀会》等十多种。
其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方面地揭示了金元时代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等多种典型的妇女形象。
关剧大多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词本色而精练。
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
“元曲四大家”之一。
另有散曲作品多种,现存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元·贯云石贯云石(1286-1324),元代散曲作家。
出身维吾尔族贵胄,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
自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
出身武官家庭,自幼武艺超群,后弃武学文。
其散曲以写山林逸乐生活与男女恋情为主,以清俊见长,歌唱起来,响彻云汉。
作品风格基本上属豪放派。
与海盐杨梓交好,或说他曾为海盐腔的创造和传播作出了一定贡献。
还是最早的散曲评论家,在当时散曲界十分活跃,很有影响。
元·马致远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元戏曲作家、散曲家。
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
曾任江浙行省官吏。
其戏曲创作以格调飘洒脱俗,语言典雅清丽著称。
其神仙道化剧在元明杂剧中颇有影响。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其散曲亦受称誉,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
《汉宫秋》最为著名。
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
元·萨都刺萨都刺(约1307—1359后),元文学家。
古代诗人名人关汉卿人物介绍PPT
诗词特点
杂剧特点
人物塑造上,关汉卿重视平民生活,塑造平民角色。不同于传统文人书写 王侯将相,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基于了平民全方位的描写,在其现存的18部 作品中,11部作品是以平民生活为主题,涉及日常生计、婚丧嫁娶,债务 官司等多方面。其中女性角色是关汉卿书写的重点,他共计写了12本作品 是以妇女为主角的“旦本戏”,这些女性形象大多既有中国女性温柔善良 的传统美德,又有同恶势力抗争的坚毅刚烈品格。关汉卿对其抱有讴歌、 赞美和同情的情绪,将其塑造为具有才智、品德和力量的反抗角色,如六 月飞雪的窦娥、抗争改命燕燕和冷静周旋的谭记儿。
诗人生平
晚年生活
八十多岁时,关汉卿自杭州乘船沿古运河北返,经扬州返回祁州,同 行者有杨显之,费君祥等人。因妻早亡,晚年是儿子陪在他身边。在 晚年,关汉卿仍旧未停止元曲创作,据考证其代表作《窦娥冤》就是 在其晚年,甚至是去世前才创作完成的。据考证,关汉卿卒于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到元英宗硕德八剌至治二年 (公元1322年)年间,死后葬在祁州伍仁村。
完结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 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 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 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第四部分
相关资料
相关资料
人物评价
元代《析津志》作者熊自德: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 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 明代《太和正音谱》作者朱权: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 之才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中国戏曲史研究先师王国维:元 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其年代及造诣论之,宁称关、白、 马、郑为妥也。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 元人第一。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txt37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
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古今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中文名:冯梦龙别名: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国籍:明朝出生地:南直隶苏州府吴县长洲(今苏州)出生日期: 1574年逝世日期: 1646年职业:作家代表作品:三言,新列国志,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目录生平冯梦龙“三言”以外的戏剧成就冯梦龙“三言”以外的其他作品《冯梦龙集》简介名言主要成就“三言”《智囊》“三言”由来与出处“三言”的主要内容与文学特色“三言”的版本与流传冯梦龙的文学思想冯梦龙与明代哲学思潮三言二拍的海外传播冯梦龙与侯慧卿的感情戏剧生平冯梦龙“三言”以外的戏剧成就冯梦龙“三言”以外的其他作品《冯梦龙集》简介名言主要成就“三言”《智囊》“三言”由来与出处“三言”的主要内容与文学特色“三言”的版本与流传冯梦龙的文学思想冯梦龙与明代哲学思潮三言二拍的海外传播冯梦龙与侯慧卿的感情戏剧展开三言二拍编辑本段生平冯梦龙出生于明后期万历二年(1574年),卒于1646年。
他生下时在世界的西方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与之遥相呼应,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也出现了许多离经叛道的思想家、艺术家。
李卓吾、汤显祖、袁宏道等等一大批文人,以他们惊世骇俗的见解,鲜明的个性特色,卓绝的艺术成就,写下了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璀璨的篇章。
关汉卿简介
13
后世影响:
1958年,关汉卿曾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 中外展开了关汉卿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同年 6月28日晚,国内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 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 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 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关汉卿的剧作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 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 抗斗争。
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12
后世对关汉卿的评价:
熊自得曰:“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 为一时之冠。”
朱权曰:“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观其词语,乃可上可 下之才。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故卓以前列。”
2
作品简介:
他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一生致力于戏剧创 作。今见于著录的杂剧67本,存18本。
著名的有《窦娥冤》、《救风尘》、 《望 江亭》、《单刀会》、《拜月亭》、《鲁斋郎》 等,是他的代表作。
除杂剧外,也作散曲,今存小令57首,套曲 14套,多反映他的个人生活与性格特征,成就不 及杂剧。有今人吴晓玲等编校的《关汉卿戏曲 集》。
8
三、语言色彩和叙述风格
关汉卿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 戏剧语言抨击社会,讥讽时政,风格比 较激切直白而少蕴涵,高声的呐喊和沉 痛的控诉随处可见。 而莎士比亚的语言则精致华丽得多。
9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色:
▪ 1、从人物的形象塑造看,他在杂剧里 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 形象,为元杂剧的人物画廊增添了色彩。
昭雪 。莎士比亚的悲剧结局,全以英雄人物的
马致远简介及作品
马致远简介及作品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大都现今北京人。
因《天净沙·秋思》而被马致远称为秋思之祖已选入7年级上人教版语文15课古代诗歌四首之一。
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
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从他的散曲作品中,可以知道,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荣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
四大家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
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合作的。
以《汉宫秋》最著名。
散曲有《东篱乐府》。
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
马致远故居马致远著有杂剧十五种,现存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
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
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一、背景介绍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元代戏曲的代表作品。
元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形式,对后世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元曲四大家更是元曲创作的巅峰之作,为后世流传至今。
二、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1. 关汉卿关汉卿是元代戏曲作家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位,他的作品包括评话、散曲、杂剧等多种形式。
关汉卿的作品主题广泛,既涵盖了历史传奇,又包括了生活故事。
他善于抒发人民疾苦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其中,关汉卿最为著名的作品是《窦娥冤》。
这部戏剧以其激烈的情感、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女子惨绝人寰的遭遇,成为中国戏曲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2. 白朴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中最富有才华的一位,他的作品以描绘现实生活场景和人物为主。
白朴的作品形式多样,包括快板、杂剧、散曲等等。
他的作品以生动形象、巧妙构思和细腻描写闻名。
白朴最著名的作品是《西华山》,该作品描写了一个善良的女子和一个邪恶的男子之间的纠葛,以及女子为了正义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人性关怀,被誉为元曲中的佳作。
3. 郑光祖郑光祖是元代戏曲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包括散曲、杂剧、黄鹤楼等多种形式。
郑光祖的作品以描写爱情和男女关系为主题,以叙述大家闺秀的生活为素材。
他的作品富有浪漫、细腻的风格,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郑光祖最著名的作品是《张生买马》,该作品描写了一个男子追求爱情的故事,充满了情感张力和细腻的描写。
4. 郑之珍郑之珍是元曲四大家中唯一的女性作家。
她的作品以散曲和传奇为主,经常以女性视角描述情感和家庭生活。
郑之珍的作品风格独特,以丰富的情感描写、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音乐语言著称。
她最著名的作品是《莺莺传》,该作品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逆境中坚强求生的故事,以及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元曲中最重要的女性创作之一。
三、结语元曲四大家的作品体现了元代戏曲的精髓,同时也对后世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曲四大名家
元曲四大名家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一起了解一下吧!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救风尘》,白朴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一、关汉卿人物简介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人物生平有关关汉卿生平的资料缺乏,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窥见其大略。
据元代后期戏曲家钟嗣成《录鬼簿》的记载,“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太医院尹”别本《录鬼簿》作“太医院户”。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查《金史》或《元史》均未见“太医院尹”的官名,而“医户”却是元代户籍之一,属太医院管辖。
因此,关汉卿很可能是属元代太医院的一个医生。
《拜月亭》中,他有一段临床诊病的描写,宛若医人声口,可以作为助证。
元末朱经《青楼集·序》载:“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弄风月,流连光景。
”杜散人即杜善夫,是由金入元的作家,白兰谷即白朴,金亡(1234)时才8岁,估计关汉卿的年代同他们接近,也是由金入元的作家,关汉卿今存〔大德歌〕10首,“大德”是元成宗的年号 (1297~1307),上距金亡已70年左右。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引言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流派,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郑光祖四位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他们的作品在元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介绍这四位大家及其代表作,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元曲艺术的精髓。
关汉卿和其代表作《窦娥冤》关汉卿(公元前1241年-?)是元朝著名戏曲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他的代表作品是《窦娥冤》。
《窦娥冤》是源于唐代文学作品《窦娥冤》的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被誉为中国古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窦娥被冤杀、冤魂入梦为主要线索,通过展示窦娥和她的情人包拯英勇无畏、为民除害的精神和坎坷的遭遇,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悲剧。
关汉卿通过细腻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思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郑光祖和其代表作《汉宫秋》郑光祖(1236年-1306年),字子鱼,元代著名戏曲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是《汉宫秋》。
《汉宫秋》是一部以汉宫宫廷的纷争和爱情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以叙事诗的形式抒发情感,揭示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
该剧表现了女性在权力体系中的悲惨遭遇和爱情的痛苦,以及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郑光祖通过描绘精细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深刻的文化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力。
白朴和其代表作《西华山》白朴(1253年-1324年),元代著名戏曲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是《西华山》。
《西华山》是一部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与生死的无常。
该剧通过描绘多个时间和空间的交织,展现了人与神的冲突和宿命的力量。
白朴以精湛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佛教的智慧融入剧作中,给观众带来了沉思和启示。
马致远和其代表作《汉宫秋》马致远(1254年-1321年),字子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是《拜月亭》。
《拜月亭》是一部以历史传说为题材的戏曲作品,表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以及爱情的坚守。
中国著名戏剧及作家介绍
1窦娥冤内容简介《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
窦天章因为欠蔡婆婆高利贷,无钱归还,将小女端云给蔡家当童养媳。
蔡婆婆给窦天章盘缠赴京赶考。
窦娥与丈夫生活不久后,丈夫暴病去世,窦娥与婆婆二人守寡在家。
一日,蔡婆婆向赛卢医讨债时,险被无钱归还的赛卢医杀害,巧被路过的张驴儿与其父撞破此事。
张驴儿借口救命之恩,在蔡婆婆家住,贪图窦娥美貌,要求与其父一同入赘蔡家。
窦娥守节不肯,张驴儿就下毒计,从赛卢医处买得砒霜,下到窦娥为蔡婆婆做的羊肚汤中,欲要毒死蔡婆婆,胁迫窦娥改嫁。
正巧蔡婆婆作呕,吃不下,反毒死了自家老子。
张驴儿要挟不成,诬告窦娥。
贪官欲屈打成招,窦娥不招。
而后要挟要打蔡婆婆,窦娥只好招认。
处死前,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飘雪,大旱三年以证明其冤屈。
皆应验。
窦天章科举得中,三年后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舞台上常演的有《斩娥》一折。
2 关汉卿介绍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同时也是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3西厢记内容介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
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
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越剧*何英*西厢记尚书之长子郑恒。
书生张生碰巧遇到到殿外玩耍的小姐与红娘。
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
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
著名戏曲家汤显祖是谁
著名戏曲家汤显祖是谁汤显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是我国历史上的戏剧大师,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希望对你有帮助。
著名戏曲家汤显祖汤显祖(1550—1616),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
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
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一名《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历代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汤显祖的生平简介汤显祖出生在书香世家,祖父汤懋昭被推为“词坛名将”,父亲汤尚贤创建“汤氏家塾”,伯父汤尚志从事戏曲,母亲熟读诗书。
汤显祖5岁进家塾,12岁写诗,21岁中举人。
他的仕途本可以一帆风顺,但明代科举制度腐败,考试变成了幕后交易。
汤显祖拒绝宰相的笼络,名落孙山。
34岁,汤显祖中了进士,步入满是荆棘的仕途。
万历十一年,王世贞赴南京后地位显赫,许多人投其门下。
汤显祖与王氏同在南都,又为王氏之弟下属,却因文学思想和旨趣与王氏不同而不相来往。
汤显祖为揭露复古派的面貌,细读王氏的诗文,指出其中剽窃汉唐史诗的字句,明确自己重创新反对复古的信念。
在南京任太常寺博士时,闲寂无聊,他常与本地的诗文家、戏曲家切磋唱和、研究学问。
万历十九年,汤显祖对当时的政治提出意见,被放逐。
后内迁至遂昌。
在遂昌,他减少科条、建立射堂、修建书院,使贫瘠之地逐渐兴旺起来。
后因为擅放囚犯被政敌中伤,汤显祖不堪忍受税使扰民,主动递了辞呈。
汤显祖一生蔑视权贵,晚年淡泊贫困,醉心佛学。
其所处时代,文学思想斗争激烈。
关汉卿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关汉卿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
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妻子万氏蒙古人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它统治的一条措施就是把全国人分为四等,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被列在第三等汉人和第四等南人中,地位最低。
同时又按职业把全国人分为十等,知识分子的地位只比乞丐高,称“九儒十丐”。
元政府对知识分子的打击使一 大批知识分子不再去求功名,专于与市井艺术相结合,便有了元杂剧的兴起,而被称为“杂剧班头”的关汉卿,其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他的妻子万贞儿。
作为我国古代戏剧的伟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所作杂剧共有六十多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共计十五种,其中以《窦娥冤》的成就最高。
《窦娥冤》是以年轻的寡妇窦娥被流氓欺压,并且很冤枉地被地方官处死的故事展开 的,按照关汉卿原来的构思,以为窦娥太可怜了,剧情一路悲悲切切地发展下去,太过于凄枪,因想安插一些“先苦后甜”的情节,以喜剧结尾。
万贞儿从来是关汉卿戏曲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在看了《窦娥冤》的初稿后,说道:“自古戏曲都脱不了‘先离后合’,‘苦尽甘 来’的老套,《窦娥冤》何妨以悲剧结尾,不落前入窠臼,也许更能给人巨大的震撼力。
”关汉卿听取了这一意见。
便也赢得清代王国维的赞词:“关汉卿的《窦娥冤》与纪群祥的《赵氏孤儿》列入世界悲剧之中,亦无愧色。
”万贞儿当时告诫丈夫:“戏曲力求通俗易懂, 不可咬文嚼字而自炫才华,更要运用活的语言,扣紧观众的心弦。
元曲四大家介绍
元曲四大家简介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白朴: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汉族,祖籍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
《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悟桐雨》,郑光祖: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平事迹不详。
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与关汉、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
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关汉卿: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种,现存16种,另有五种是否为他所作,无走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西方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马致远: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戏剧家戏剧艺术的杰出创作者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戏剧家戏剧艺术的杰出创作者戏剧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许多杰出的戏剧家为中国的戏剧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下是中国历史上的十位戏剧家,他们是戏剧艺术的杰出创作者。
第一位是汉朝的扬雄。
扬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戏剧家,他是中国古代戏剧批评的奠基人之一。
他主张在戏剧中注重情节、形象和语言的和谐统一,对于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位是元朝的郑光祖。
郑光祖是元代文学家和戏剧家,他是元曲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戏剧作品以描写生活百态和人物性格为特点,注重情节的处理和语言的表现力,对于元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位是明代的汤显祖。
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剧作家和文学家,他的戏剧作品以《牡丹亭》为代表,该剧是中国古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在戏剧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开创了中国戏剧文化的新局面。
第四位是明代的关汉卿。
关汉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剧作家,他的戏剧作品以描写英雄人物和历史故事为主题,深受观众的喜爱。
他的作品尤以《窦娥冤》和《汉宫秋》最为出名,这些作品不仅在情节上扣人心弦,也对于剧本的结构和语言有着独特的创新。
第五位是清代的曹禺。
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戏剧作品以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为主题,对于现实主义戏剧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等,这些作品不仅在情节上引人入胜,也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具有深刻的见解。
第六位是现代戏剧家的骆宾王。
骆宾王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话剧作家,他的戏剧作品以关注乡土生活和农民命运为主题,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他的作品《荞麦秧》、《酒绿灯红》等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第七位是当代戏剧家的蒋大为。
蒋大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话剧作家,他的戏剧作品以关注社会变革和人性命运为主题,对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关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作品《黑社会的悲剧》、《日瓦戈医生》等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中国历史上戏曲家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戏曲家有哪些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戏曲家,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刻苦努力,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戏曲家。
1. 关汉卿关汉卿是元代时期的著名戏曲家,他被认为是中国戏剧史上的泰斗之一。
他的《窦娥冤》、《汉宫秋》、《大德武尊》、《汉淫妇》等剧目至今仍被广泛演出,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的经典之作。
2. 马致远马致远是明代时期的戏曲家,以他的《汉宫秋》、《汉武大帝》、《汉宣帝》、《西厢记》等著名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3. 片玉仙片玉仙是清代时期的著名戏曲家,她的代表作品有《牡丹亭》、《长生殿》等。
片玉仙的作品继承了元杂剧的传统,但又在剧情、角色和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深得观众的喜爱。
4. 白朴白朴是清代时期的戏曲家,以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锁麟囊》、《珍珠塔》等著名剧目名闻一时。
他的作品注重情节的悬念和转折,又有深刻的思想和社会寓意,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5. 董仲舒董仲舒是明代时期的戏曲家,他的《汉武大帝》、《穆桂英挂帅》等剧目曾被传唱千古。
他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主,又充满了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他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代表之一。
以上只是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戏曲家,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化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至今仍被广泛传唱和演出。
他们的创作和贡献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戏曲家孔尚任是谁
戏曲家孔尚任是谁孔尚任是我国清朝诗人和戏曲作家,是著名的孔子的后代。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戏曲家孔尚任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戏曲家孔尚任的简介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
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
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孔尚任的生平简介孔尚任出身孔门望族,是孔子的六十四代孙。
孔尚任继承了祖先的儒家传统思想,自幼潜心文学,并在弱冠之年参加岁考,可惜名落孙山。
但是,孔尚任依旧向往官场,通过捐官的方式,纳了与一个“例监”。
潜心文学的孔尚任对南明兴亡颇感兴趣,在学习与当官期间,亲自下田野,从亲友、民间、诸家记载中采取轶闻与史实,读书著述,最终汇成一部《桃花扇》。
这是一本记载了南明兴亡的传奇作品。
在孔尚任的而立之年,他的人生转折出现了。
1684年,康熙南巡曲阜祭孔。
孔尚任御前讲经,丝丝入扣,深入人心。
他还巧解了康熙“拜师不拜王”的尴尬,颇得康熙的赏识,被授予国子监博士,从而进京赴官。
从此,孔尚任便怀着儒家的政治思想,真正走上了仕途。
孔尚任还写了一篇《出山异数记》,以表对康熙皇帝垂青的感谢。
此后,孔尚任的戏曲创作作品层出不穷,在民间流传甚广,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意义,为我国古代戏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孔尚任在官场,免不了牵扯进尔虞我诈的纷争。
孔尚任因《桃花扇》的内容牵扯进了清朝“疑案”。
孔尚任郁郁寡欢,辞官回乡。
虽辞官在家,孔尚任依旧心系朝廷,在倾尽心血,终成《桃花扇》的九个月后,与世长辞。
孔尚任的戏曲特点孔尚任人生经历大起大落,在此之中,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沉着、宁静的心。
他从容不迫的心境造就了他典丽沉着、真朴高老的创作特点。
例如在《拱极台楼上忆颜修来》中,孔尚任见湖烟、岸草、孤琴,情感真实直接,他用朴实的诗句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悼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尚任,清代著名戏曲家、诗人,字季重,号东塘、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第64代孙。曾参与淮扬一带治水,在此期间,搜集南明历史资料,考察史可法生平事迹。经十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八年完成名剧《桃花扇》,名噪京城,与洪NFDA57交称“南洪北孔”。该剧以南明名士侯朝宗与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表现了南明王朝灭亡的悲剧。除杂剧《桃花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孔尚任还与顾彩合作,编有杂剧《小忽雷》。另有诗文集《石门山集》、《湖海集》、《长留集》等,近人汇集为《孔尚任诗文集》。他的作品风格清丽,情致缠绵。
【文学欣赏·名著名家】
《古代戏曲作家简介》
●关汉卿(约1210-1300)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大都(今北京市)人,曾任太医院尹,元代剧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元曲四大家之首,世界文化名人。他自称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有着铮铮铁骨。亲身参与戏剧舞台实践活动。时人评价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身智、蕴藉风流,一时之冠”。(《析津志》)他共写过六十多种杂剧,现仍存在十余种,重要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蝴蝶梦》、《单刀会》、《鲁斋郎》、《拜月亭》、《调风月》等。其中《窦娥冤》被王国维称作“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他的杂剧无论在艺术构思、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许多方面,都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经验。
●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北京市)人。元杂剧著名作家。生平事迹不详。近人推断,王实甫可能是一个仕途失意的文人,熟悉当时勾栏歌妓生活。其活动年代可能与关汉卿相去不远。主要创作活动当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王实甫是一位文采风流、才华四溢的剧作家,其所作杂剧,名目可考者共13种,还有少量散曲流传。《西厢记》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杰出的作品之一。
●汤显祖
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明代杰出戏剧家,江西临川人。出身书香门第,早期同东林党人顾宪成、高攀龙等交往甚笃,也曾卷入斗争之中。汤显祖三十四岁时考中进士并入仕,后退居临川沙井巷清远楼玉敬堂,从事戏曲诗文写作,有诗赋二千多首,《牡丹亭》其他的代表作之一,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梦》,合称“临川四梦”,在明代传奇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