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思考题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
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
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
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
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
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
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
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着。
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思考题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
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
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
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
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
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
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
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
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说法是正确的。
C1.下述()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应该相同A()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必须不同B()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可以不同(C)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中都不能含有水分子(D一般来说,)。
,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 2.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 A))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增大,减小,大得多(B(A)增大,减小,小得多)增大,减小,差不多(DC)减小,减小,差不多()中比在水中较易溶解是因为( D1mol/L的HCl3.氯化银在)络合效应D(C)同离子效应(B)盐效应((A)酸效应(A )的溶液中的溶解度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4.CaF沉淀在2)难以判断D)小(B)相等(CA()大()D 5.如果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就可能形成()混晶D ()机械吸留(C)包藏(A)表面吸附(B)B 6.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吸附共沉淀B ((A)混晶共沉淀)后沉淀(D(C)包藏共沉淀2+BaSO时,生成的SO沉淀BaKCl中含有NaCl、、CaCl等杂质,用H7.若BaCl4222)离子。
最容易吸附(C 4+2+++HD)Ca)((A)Na (B)KC ()D 8.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浓、热、快、搅、陈)稀、热、快、搅、陈 (B) (A稀、热、慢、搅、陈)稀、冷、慢、搅、陈 (D) (C,化学因素OMgP,称量形式为MgNHMgO,沉淀形式为PO·6HO9.待测组分为724242)等于(A2.210D)((B)0.724 C)1.105 ()(A0.362)C 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rO.关于以10K42的量越少越好KCrO(A)指示剂42)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B————SCN,但不能测定I(C)本法可测定Cl或和Br)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D-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含量时,要求介质在Mohr法测定ClpH=6.5~10.011. (D )会沉淀AgO(B)形成(A)AgCl沉淀不完全2- 沉淀不生成AgCrO(DC)AgCl吸附Cl)(42-时,下列错误的是CNS标准溶液滴定Cl12.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D (标准溶液AgNO(A)滴定前加入过量定量的3沉淀滤去AgCl(B)滴定前将)滴定前加入硝基苯,并振摇C(析出O)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D2溶液23.36mL0.1000mol/LAgNOKIO,将其还原成碘化物后用13.有纯的0.5000g3x)B x应是(恰能滴到计量点,则7D)B()3 5 ((A)22-2+)时,沉淀首先吸附(沉淀SOC 14.在下列杂质离子存在下,以Ba 43-2+- 3+NO (D(C)Ba))(A Fe (B)Cl+=)(AgCl的浓度为(B )。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

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思考题1、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就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得。
沉淀形式就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得沉淀物质,称量形式就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得物质。
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
故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就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得称量形式却就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得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得溶解度。
沉淀剂过量得程度,应根据沉淀剂得性质来确定。
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
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得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得因素有哪些?它们就是怎样发生影响得?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得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答:影响沉淀溶解度得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与结构等。
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得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得离子强度使沉淀得溶解度增加;酸效应就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得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得影响来影响沉淀得溶解度。
若沉淀就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就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得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
除沉淀就是难溶酸外,其她沉淀得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得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就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得离子形成配合物,就是沉淀得溶解度增大得现象。
因为溶解就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得溶解度岁温度得升高而增大。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1、往AgCI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B、还原性C、浓度D、溶解度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4、称取硅酸盐试样I.OOOOg,在105 C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 ,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A、97.93 %B、96.07 %C、3.93 %D、2.07 %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定性滤纸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生成配合物8、已知BaSO 4 的溶度积Ksp=1.1 X10-16,将O.1mol/L 的BaCl2 溶液和0.01moI/L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则该硅酸盐中的H2SO4A、无沉淀析岀B、有沉淀析岀C、析岀沉淀后又溶解D、不一定9 、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A、热、稀、搅、慢、陈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10 、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A、颗粒要粗大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 4,换算因数是()A、0.1710 B 、0.4116 C 、0.5220 D 、0.6201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 为称量式测定FeO ,换算因数正确的是()A、B、C、 D 、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
重量分析法答案

第9章 重量分析法参考答案9.1 单项选择题:9.1.1 B 9.1.2 A 9.1.3 C 9.1.4 D 9.1.5 B 9.1.6 D 9.1.7 C 9.1.8 C 9.1.9 C 9.1.10 C 9.1.11 A 9.1.12 B 9.1.13 B 9.1.14 B 9.1.15 C 9.1.16 A 9.1.17 A 9.1.18 C 9.1.19 B 9.1.20 D 9.1.21 A 9.1.22 A 9.1.23 A 9.1.24 B 9.1.25 C9.2 填空题:9.2.1 减小;增大;增大;增大 9.2.2 Ba 9.2.326KK PtCl M M α;34233Fe O Fe OM M α 9.2.4 0.1183 9.2.5 0.3621 9.2.6 ①偏低;②偏低 9.2.7 副9.2.8 小;过滤及洗涤;纯净;称量形式 9.2.9 大;小;小;小;大;大 9.2.10 晶核的;晶核的 9.2.11 小;无定型;增多 9.2.12 小;大;晶型9.2.13 大于;无定型;小于;晶型9.2.14 共沉淀;后沉淀9.2.15 表面吸附;吸留及包夹;混晶及固溶体9.2.16 稀;慢;搅拌;热;陈化9.2.17 浓;热;加电解质;不陈化9.2.18 洗涤;陈化9.2.19 陈化;重结晶9.2.20 a、选择适当的分析步骤;b、选择适当的沉淀剂;c、改变杂质的存在形式;d、改善沉淀条件;e、重结晶。
9.3 简答题:9.3.1 答:①过饱和溶液中的构晶离子自发形成晶核的过程。
②过饱和度较大时均相成核为主,生成大量的晶核,只能形成小颗粒的无定型沉淀。
9.3.2答:晶型沉淀:稀、慢、搅、热、陈化。
无定型沉淀:浓、热、加电解质及不陈化。
9.3.3答:陈化:沉淀生成后,让初生的沉淀与溶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使之形成稳定沉淀的过程。
作用:①使小晶粒消失,使大晶粒不断成长,使亚稳态转化为稳定态。
第三章--重量分析法

第三章 重量分析法一、内容提要本章阐述了挥发法、萃取法、沉淀法这三种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离条件, 并重点讨论沉淀法及其相应的计算。
重量分析法简称重量法, 是称取一定重量的试样, 用适当的方法将被测组分与试样中的其它组分分离后, 转化成一定的称量形式, 称重, 从而求得该组分含量的方法。
分析结果准确度高, 因此常用重量分析法来校对其它方法的可靠程度。
在药物分析中, 某些组分的含量测定、挥发性物质的干燥失重、灼烧残渣及中药灰分的测定等都可以应用重量分析法。
按不同的分离方法, 重量分析法可分为沉淀重量法、挥发重量法、萃取重量法及电解重量法。
其中沉淀重量法是重量分析的经典方法。
沉淀重量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是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沉淀剂, 将被测组分以难溶化合物的形式沉淀, 再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或灼烧, 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 然后进行称量, 根据称量形式的质量计算被测组分的量。
因此, 提高沉淀重量法准确度的关键在于沉淀的完全度和沉淀的纯度, 两者都与实验条件有直接关系。
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得到易于过滤、洗涤的沉淀, 从而获得理想的测定结果。
对于任一沉淀反应, 设A 为被测组分, D 为称量形式, 其计量关系一般可表示如下: aA + bBcC dD被测组分 沉淀剂 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根据反应式, 可得换算因数(化学因数) , 其中MA 和MD 分别为被测组分A 和称量形式D 的摩尔质量。
在定量分析中, 分析结果通常以待测组分的百分含量表示, 一般计算式为:其中F 为换算因数, mA 为称量形式的质量;W 为试样量。
本章的难点是沉淀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沉淀的纯度及其影响因素和沉淀的形成与沉淀条件。
%100%⨯⨯=Wm F x A二、习题(一)判断题()1. 若想获得大颗粒的晶形沉淀, 应设法降低生成沉淀物的浓度, 适当增大沉淀的溶解度。
()2. 晶形沉淀的条件是在缓慢搅拌下, 加入沉淀剂于热而浓的待测组分溶液中, 沉淀完毕需陈化。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思考题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
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
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
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BaSO4,2+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
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
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
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
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
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计算下列换算因数:
(1) 从Mg
2P
2
O
7
的质量计算MgSO
4
·7H
2
O的质量;
(2) 从(NH
4)
3
PO
4
·12MoO
3
的质量计算P和P
2
O
5
的质量;
(3) 从Cu(C
2H
3
O
2
)
2
·3Cu(AsO
2
)
2
的质量计算As
2
O
3
和CuO的质量;
(4) 从丁二酮肟镍Ni(C
4H
8
N
2
O
2
)
2
的质量计算Ni的质量;
(5) 从8-羟基喹啉铝(C
9H
6
NO)
3
Al的质量计算Al
2
O
3
的质量。
以过量的AgNO
3
处理0.3500g的不纯KCl试样,得到,求该试样中KCl的质量分数。
欲获得0.3g Mg
2P
2
O
7
沉淀,应称取镁质量分数为%的合金试样多少克?
今有纯的CaO和BaO的混合物2.212g,转化为混合硫酸盐后重5.023g,计算原混合物中CaO和BaO的质量分数。
有纯的AgCl和AgBr混合试样质量为0.8132g,在Cl
2
气流中加热,使AgBr转化为AgCl,则原试样的质量减轻了0.1450g,计算原试样中氯的质量分数。
铸铁试样1.000g,放置电炉中,通氧燃烧,使其中的碳生成CO
2
,用碱石棉吸收后者增重0.0825g。
求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
取磷肥2.500g,萃取其中有效P
2O
5
,制成250mL试液,吸取试液,加入HNO
3
,
加H
2O稀释至100mL,加喹钼柠酮试剂,将其中H
3
PO
4
沉淀为磷钼酸喹啉。
沉淀分
离后洗涤至中性,然后加mol·L-1NaOH溶液,使沉淀完全溶解。
过量的NaOH
以酚酞作指示剂用mol·L-1HCl溶液回滴,用去。
计算磷肥中有效P
2O
5
的质量分
数。
称取0.4817g硅酸盐试样,将它作适当处理后,获得0.2630g不纯的SiO
2
(含有
Fe
2O
3
,Al
2
O
3
等杂质)。
将不纯的SiO
2
用H
2
SO
4
-HF处理,使SiO
2
转化为SiF
4
而除
去。
残渣经灼烧后,其质量为0.0013g。
计算试样中纯SiO
2的含量。
若不经H
2
SO
4
-HF处理,杂质造成的误差有多大?
某混合物仅含NaCl和NaBr。
称取该混合物0.3177g,以mol·L-1 AgNO
3
液滴定,用去.求混合物的组成。
将12.34L的空气试样通过H
2O
2
溶液,使其中的SO
2
转化为H
2
SO
4
,以·L-
1Ba(ClO
4)
2
溶液滴定至终点。
计算空气试样中SO
2
的质量和1L空气试样中SO
2
的
质量。
某化学家欲测量一个大水桶的容积,但手边没有可用以测量大体积液体的适当量具,他把420gNaCl放入桶中,用水充满水桶,混匀溶液后,取所得溶液,以溶液滴定,达终点时用去.该水桶的容积是多少?
mol·L-1 Ag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