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第【1】篇〗教材介绍:课文讲述"诺曼底"号轮船被撞遇难,全船的人一片恐慌,船长哈尔威镇静地指挥船员救援、运送争先恐后逃生的人,使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最终所有的乘客和船员都脱险了,只有船长哈尔威沉入了大海,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7-8单元教案。
哈尔威船长坚定、果敢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精神令人钦佩。
作为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第七单元危急时刻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它除了让我们感受到海难的残酷外,也给我们一个思考:灾难中的生命的尊严与意义。
让我们震撼的是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船长用生命诠释了作为人的意义:尊重他人生命,优先保护弱势群体。
在他的临危不惧、沉着机智、舍己为人、忠于职守高大形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作者雨果,十九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他的创作始终贯穿的是人道主义,相信"仁爱感化"、"善心战胜恶"。
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生字词,在阅读过程中检查、复习。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沉着果敢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4.了解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叙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文中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的具体表现,体会船长的精神品质。
突破方法:努力启发、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读中感悟,自主地获得新知!教学过程:如何让学生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情景,领悟文章的内涵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创新学习的开端。
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本课教学为五个环节: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整体感知、畅谈印象--质疑探究、突破难点--深化认识、升华情感。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2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2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3“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的课文。
这篇课文以1912年发生的“诺曼底号”撞船事故为背景,讲述了船长哈尔威在事故中英勇救人的感人事迹。
课文通过哈尔威船长的言行,展现了他的勇敢、智慧和责任心,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有一定的把握。
但在理解文中细节、感受人物情感以及领悟文章主旨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提取有用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勇敢、智慧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2.难点: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勇敢、智慧和责任心,领悟文章主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采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的英勇事迹,培养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诺曼底号”撞船事故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提取有用信息,了解事故经过;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哈尔威船长的言行,感受他的勇敢、智慧和责任心;4.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之情;5.朗读展示: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诺曼底号遇难记人物:哈尔威船长事件:撞船事故品质:勇敢、智慧、责任心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能否把握人物形象;3.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感悟,是否能够感受他的勇敢、智慧和责任心;4.学生朗读展示的表现,是否能够体会人物情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描述海难事故的叙事文章。
文章记叙了“诺曼底”号轮船在航行中不幸触礁,沉没的过程,以及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镇定自若,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的感人故事,赞扬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坚定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但是对于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同时,学生对于船长的勇敢和责任感还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培养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船长的勇敢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的意思。
2.教学难点:理解船长的勇敢和责任感,以及课文中的情感描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诺曼底号”号轮船触礁沉没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精讲细读:引导学生通过问题驱动法,深入理解课文,理解船长的勇敢和责任感。
4.情感体验:通过情境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船长的勇敢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5.课堂小结: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诺曼底号遇难记》哈尔威船长勇敢责任感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批改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对重点词汇和句子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3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讲述了1870年法国诺曼底号船遇险时,哈尔威船长为了乘客和船员的生命安全,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最后与轮船一同沉入大海的感人事迹。
课文通过描绘哈尔威船长的英勇形象,展现了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品质,同时也体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但在细节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把握以及写作手法等方面还需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本课中所涉及的海洋知识、船舶知识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补充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理解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阅读理解、写作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的英雄事迹,感受其崇高品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心理活动和英勇行为,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启发引导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轮船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轮船,激发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形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哈尔威船长的英勇行为和崇高品质。
4.讲解课文: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勇敢和无私,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
6.拓展延伸:讲解有关海洋知识、船舶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四年级语文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四年级语文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需要学生掌握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
本课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法国作家雨果创作的短篇小说,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本篇课文有详有略、详略分明,运用了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
本文讲述的故事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很受学生的喜欢。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是通过文中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的具体表现,体会船长舍己救人、视死如归、镇定自若、忠于职守的高贵精神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通过语境识字、字源字理识字等方式,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字,会写"行驶、凌晨"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他什么品质。
4.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篇文章有一定量的环境描写,把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结合起来理解整篇文章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难点:这是一篇外国小说,对于没有阅读量的四年级的农村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能找出文中的语言描写,但要根据语言体会其中的人物品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学情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理解故事的情节不成问题,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伟大情操呢?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具有对船长品质的情感认同,但苦于没有危急时刻的生活体验而难以真正理解船长的行为的特点,选择时机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第【1】篇〗《“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设计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诺曼底”号遇难记》。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从以下八个方面展开的。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危机时刻第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
主人公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然而至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以身殉职的事。
“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力”,文章感人肺腑。
依据本课的自身特点及它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2、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重点词句的研读,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3)、了解文章抓住场面描写和人物语言动作叙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灾难的可怕,领会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发生的危急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会选择和轮船一起沉入大海。
二、说学情学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本文文字浅显,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课堂上通过激趣引导是可以保持住这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1、故事导入。
2、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
三、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新课程标准,我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富有个性化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依据目标自学,点拨训练”的要求,结合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和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对学情的预测,该课的设计体现出以下特色。
自读质疑→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悟中积累。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1870年法国诺曼底号轮船在海上遇难,哈尔威船长在面对灾难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最后与轮船一同沉入海底的感人故事。
这篇课文体现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的精神品质,对于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态度,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他们在情感态度方面可能还没有完全形成,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进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并将这种精神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轮船的照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轮船的了解,进而引入本课《“诺曼底号”遇难记》。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情况,同时感受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
4.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哈尔威船长精神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5.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想象自己处在哈尔威船长的位置上,会如何选择和应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诺曼底号遇险记》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诺曼底号遇险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险记》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讲述了1856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时,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战舰在广东沿海遇到台风,船员和乘客在危难之际,英勇斗争,最终战胜困难,安全登陆的故事。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历史,感受英法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事件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法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增强民族自豪感。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句理解和写作手法等方面需要进行指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历史背景,认识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英法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写作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启发引导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含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第【1】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雨果在法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作品的价值。
2、认识生命的意义、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对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课前准备:(一)教师:1、收集有关“雨果”及其代表作的资料,确定向学生介绍的内容。
2、反复阅读课文,能很好地读出课文第十六段后“简短有力的对话”的语调、语气。
3、准备好投影仪,写好投影片。
4、准备好课堂研究的话题。
(二)学生:1、借助工具书,熟悉课文中的字词,编好字词练习,朗读课文。
2、借助图书室、网络等查阅“雨果”的相关资料,摘抄在本子上,课上交流。
3、根据教师提供的研究话题,自行选择,并学会与同学共同研究。
五、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作者“雨果”,根据学生准备的资料,有选择的投影出来,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补充。
此时,教师要通过询问获得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作适当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雨果”及其作品的地位,进而导入课文的学习,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二)学生默读课文(时间3分钟),了解全文情节,准备复述。
(三)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可以采取“接龙”的形式(即有人说得不够清楚,可以由会说的接替),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达到全面感知。
(四)分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动的语段读给同组的同学听,并交流感悟。
(时间10分钟)(五)小组推荐同学来朗读,要读出语调、语气,并分析处理的理由。
教师根据同学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生命的意义”这一角度来思考阅读的感悟,特别是重点阅读第十六段后的“简短有力的对话”和文章结束对船长的描写,结合“探究·练习一”,引导学生讨论“对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2、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3、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2、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3、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教学设想:1、激趣。
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
本文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
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表达。
可以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4、活动。
学生收集并交流航天资料,办手抄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
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为了这一天,多少航天人付出了心血!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做为中国第一位飞天宇航员,杨利伟倍感光荣和自豪;肩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杨利伟深感责任重大。
杨利伟的出征意义非常,记录下他飞天前的出征经过,也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二、展示杨利伟出征时的一幅照片,播发介绍杨利伟的短片三、整体感知课文1、读课文,了解内容,积累词语。
(1)快速默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重点语句。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以下问题,随后师生交流。
(1)理清课文结构。
(2)第一、二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3)第二部分重点写的是什么?3、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课文是怎样描写送行的.场面的?(点面结合)(2)送行场面是什么气氛?(热烈而庄重)(3)用了哪些方法描写杨利伟?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勇敢、自信)(4)杨利伟行军礼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请用第一人称描述出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1870年法国诺曼底号轮船在哈德逊河上触礁沉没的事故,以及船长哈尔威在危机时刻的英勇行为。
课文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展示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精神风貌,教育学生学习船长的优秀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叙述性文本的把握和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的英雄气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动员”“秩序井然”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借助资料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精神风貌,学习船长的优秀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动员”“秩序井然”等词语造句。
2.教学难点:感受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精神风貌,学习船长的优秀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手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哈尔威船长的英雄气概。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体会哈尔威船长的英雄气概。
3.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会用“动员”“秩序井然”等词语造句。
4.分析课文:分组讨论,分析课文情节,理解哈尔威船长在危机时刻的英勇行为。
5.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哈尔威船长的英雄气概,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1852年发生的“诺曼底号”撞船事件,以及船长哈尔威在灾难中英勇救人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课文传达了忠诚、勇敢、牺牲和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本文具有以下特点:1.真实的背景:课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丰富的情感:课文通过描绘哈尔威船长的英勇举动,展现了忠诚、勇敢、牺牲等美好情感,对学生具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3.生动的描写:课文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事故现场,感受到灾难的紧迫感。
4.结构紧凑:课文结构紧凑,情节连贯,有利于学生抓住故事主线,理解课文内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哈尔威船长英勇举动的过程中,可能对忠诚、勇敢、牺牲等抽象情感的理解有所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些美好情感,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历史背景,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哈尔威船长的英勇品质,培养忠诚、勇敢、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哈尔威船长的英勇举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感悟忠诚、勇敢、牺牲等美好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哈尔威船长的英勇举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第七单元23《“诺曼底号”遇难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第七单元 23《“诺曼底号”遇难记》一. 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讲述了1870年法国诺曼底号轮船在哈德逊河上触礁沉没的事故,以及船长哈尔威在危急关头,坚守职责,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
本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思考。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如“轮船”、“触礁”等有所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船长哈尔威坚守职责、舍己救人的精神可能还难以深刻理解,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专业术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船长哈尔威坚守职责、舍己救人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专业术语。
2.难点:理解船长哈尔威坚守职责、舍己救人的精神,并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解释一些专业术语。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轮船触礁事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共同寻找答案。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解释一些专业术语。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船长哈尔威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共2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共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讲述了1852年,英国诺曼底号邮轮在哈德逊河上触礁沉没的事故。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详细描述了事故发生的过程以及船长哈尔威在危急关头,镇定自若,指挥乘客和船员脱险的英雄壮举。
课文语言流畅,情节紧凑,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感受英雄主义精神,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历史故事感兴趣。
但是,对于19世纪的历史背景、船舶知识以及英文词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感受英雄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历史背景,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故事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英雄主义精神,学会珍惜生命,勇于面对困难。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感受英雄主义精神。
2.教学难点:对19世纪历史背景的理解,船舶知识的掌握,英文词汇的解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画出关键词语,感受英雄主义精神。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船舶知识,解析英文词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强调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说课稿

《“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一、说教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诺曼底”号邮船被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大轮船“玛丽”号撞破,情况十分危急。
在一片混乱中,船长哈尔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由于他机智、果断,结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
哈尔威船长在危难之时,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本篇课文有详有略、详略分明,运用了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
本文讲述的故事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很受学生的喜欢。
二、说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脉估”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知课文内容和船长的英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按照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叙述的内容,体会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
教学难点:四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经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体会人物语言和环境描写来体会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并学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前我准备组织学生观看《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等影片,感受海上灾难的残酷性,了解人们面对灾难的不同表现。
本篇课文我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三、说教学流程(一)质疑课题,定标导向目标是学习的导向,是思维的起点,是教学的指南,它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
有了目标,学生就能直奔教材重点,自主寻找答案。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但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意识。
因此,我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作为实施“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策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
上课开始,我是这样安排的:1.质疑课题。
(出示课题)我们今天学习一篇关于海难的文章。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第【1】篇〗《“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诺曼底”号遇难记》。
一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危急时刻”这个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作品语言生动、情节感人,通过“诺曼底”号轮船遇险过程中哈尔威船长只会救援工作最后以身殉职的故事,表现船长临危不惧、沉着果敢、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
全文犹如一曲生命的赞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
二学情分析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对于小说体裁还不太熟悉,但对小说的课文很感兴趣,理解故事的情节不成问题,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伟大情操呢?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具有对船长品质的情感认同,但苦于没有危急时刻的生活体验而难以真正理解船长的行为的特点,选择时机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个情景中,从而带来能力与心理品质的和谐,保证语文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能力目标:在自读质疑、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悟中积累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感悟大作家的语言魅力,感受人物高大形象,从而感动于哈尔威船长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难点:1、学生不了解海上航船规则及船长的职责,导致对课文理解有困难。
2、学生没有沉船危急时分的体验与感受,体会起来比较困难。
五教法学法教法依据本教材编排本单元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同时还能感受到人物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叙述了船长哈尔威在“诺曼底号”邮船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的猛烈撞击后,镇定自若,果断地指挥救援,全船六十一人,六十人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的岗位上随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作者热烈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课文按“遇险—自救—殉职”的思路展开情节,“遇险”是起因,“殉职”是结局,着力描写哈尔威船长怎样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自救,表现了船长高尚的“忘我”精神。
文章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弥、脉”等12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字,正确读写“凌晨、行驶”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是教学的重点,后一个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语文教学要遵循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品悟法。
“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
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让学生在朗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遇险时的危急、人们的惊恐、船长的镇定果断。
2.入景体验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触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来助读,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入深度的学习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课教学中,我通过音频、图像等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当时的情形,从而入情入境,理解课文,获得情感。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体会小说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2,学习小说中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引导学生按照"阅读提示"中的要求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认识作者(课前请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资料,准备"作者简介")学生自主交流有关作者的背景资料。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按要求自学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由发言的同学完成板书三、学习写法1,默读课文思考:A、小说主要交代了哪些情节B、你认为哪个情节写得最好为什么2,交流A,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简要介绍小说的结构组成。
("诺曼底"号雾海夜航——开端,"诺曼底"号被撞——发展,哈尔威船长组织救援——高潮,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结局)B,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C,重点分析哈尔威船长组织救援这一情节①海难发生后,起初"诺曼底"号上是一幅怎样的景象(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2)文中是怎么写的`(读句子并赏析)②面对这危急的情势,船长是如何应对的③小说在描写船长的'言行举止时,有一段对话描写得很精彩,那就是他和机械师,大副的对话。
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朗读。
④在船长的沉着指挥下,船上后来是一幅怎样的景象⑤学生自己简要概括一下如何进行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教师引导,归纳。
四,课堂练笔以《下课十分钟》为题写片断〖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第【2】篇〗一、说教材: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词;2、通过学文,感受并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船长的伟大人格。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泰坦尼克号》电影片段看了这个片段之后,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知道这艘漂亮的船的名字吗?(板书:泰坦尼克号)了解关于它的故事吗?2、《泰坦尼克号》主要描述了泰坦尼克号遇难的全过程,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文章所描述的事故就与泰坦尼克号的事故相近,是什么文章啊?齐读课题。
那么,今天我们就拿泰坦尼克号遭遇与诺曼底号的遭遇比较看看。
二、对比学文1、出示幻灯片:(关于泰坦尼克号的大小等一些基本资料)请同学们与课文对照一下,看这两艘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学生自由读出了第一、二两段的相关语句,并做出比较。
2、很好,我们继续看录像(泰坦尼克撞冰山片段)好,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对照刚看的录像比较一下电影中与课文中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自由说。
相同在:周围一片漆黑,都撞到了侧舷……不同在:一个是撞冰山,一个是撞“玛莉”号……许多都能引读文中语句。
(板书:两船相撞、冰山相撞、遇难)3、我们再来看,播放影片(撞船后混乱的场面)这是泰坦尼克号上的场面,那么不知道“诺曼底”号上的情况怎样呢?指名学生读相关语句,相机指导朗读。
4、继续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船长及其手下的指挥调度)(板书:船长指挥)这时候,哈尔威船长和他的手下们又是怎样做的呢?你从哪里知道的?(三人的对话中)。
这三个人当时是怎么说话的呢?你能表现出来吗?四人小组表演读对话后班上表演读(男女生读、自愿读)说说他们的对话能让所有人安静下来吗?(评读、相机指导朗读)5、从对话当中你感受到一些什么?你看出船长什么呢?我们先做一个游戏吧!(出示课件)游戏规则:每个学生拿出自制的带线小球分四人小组放进一矿泉水瓶内,把小球当作自己,当老师叫预备开始时学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小组成员全部逃生。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852年英国诺曼底号邮轮在哈德逊河上触礁沉没的故事,重点介绍了船长哈尔威在灾难发生时,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指挥乘客和船员们安全撤离,最终与船一同沉入水底的英雄事迹。
课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张,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本文还通过描绘不同人物在灾难中的表现,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船长的冷静、售票员的慌张、乘客的恐慌等。
此外,本文还涉及了一些安全知识,如遇险时的自救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简单的课文。
但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生僻词汇、复杂句子以及人物性格的把握方面仍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船的相关知识、灾难应对方法等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安全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体会人物性格;学习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遇险时保持冷静、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情节;认识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体会人物性格;学习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道具等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诺曼底”号邮船被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大轮船“玛丽”号撞破,情况十分危急。
在一片混乱中,船长哈尔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由于他机智、果断,结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
哈尔威船长在危难之时,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本篇课文有详有略、详略分明,运用了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
本文讲述的故事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很受学生的喜欢。
二、说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脉估”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知课文内容和船长的英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按照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叙述的内容,体会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
教学难点:四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经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体会人物语言和环境描写来体会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并学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前我准备组织学生观看《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等影片,感受海上灾难的残酷性,了解人们面对灾难的不同表现。
本篇课文我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三、说教学流程
(一)质疑课题,定标导向
目标是学习的导向,是思维的起点,是教学的指南,它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
有了目标,学生就能直奔教材重点,自主寻找答案。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但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意识。
因此,我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作为实施“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策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
上课开始,我是这样安排的:
1.质疑课题。
(出示课题)我们今天学习一篇关于海难的文章。
(齐读课题)
你能从课题提出几个问题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2.定标导向。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稍加整理,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出示。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能否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独立自主学习。
这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自学提示”主动地感知、理解和分析教材的学习活动。
独立自学要有三个保证。
一是时间保证。
二是参与保证。
三是辅导保证。
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必须经历由扶到放的过程。
帮助学生设立自学提示是教师扶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学提示,就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反复多读几遍,努力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边读边思考,在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批注,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读完想一想: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了一件什么事?试着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1)把自己学到的生字新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2)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认读生字词。
(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4.整体感知:说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了一件什么事?试着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5.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合作交流,导学释疑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学生自学存疑,是思维活动深化的体现,是深入学习的起点。
讨论交流的合作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导学”阶段就是在学生自学完毕后,教师按照学生自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归类,抓
住关键问题,调整教学方案,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再学习,再认识,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1.梳理学生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2.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课文。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诺曼底号”被撞后,船上的场面怎样?
(2)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做的?
(3)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下达并强调开枪打死哪些胆敢冲在女人前面的男人?
(4)船长有没有逃生的机会?他为什么要随着轮船一起沉没而不想逃出来呢?
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在交流中,适时组织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
(四)检测目标,拓展延伸
1.说说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地方最值得你钦佩。
2.假如你是被救人中的一员,你在哈尔威船长的悼念会上,你会怎么说?
3.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来。
可以写哈尔威船长让自己敬佩之处,也可以谈一谈自己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一件事,说说当时的感受。
四、说板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
指挥救人:镇定自若
船长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壮烈殉职: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