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分析影响大豆落花落荚的关键因素,结合生产状况,提出防止大豆落花落荚的主要技术对策,以指导大豆生产,提高大豆生产水平。

关键词大豆;落花落荚;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涡阳县是淮北地区大豆主产区之一,是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大豆生产在涡阳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大批农民外出务工,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大豆种植和管理粗放,一些关键技术不能及时落实到大豆生产当中去,致使一些地方大豆落花落荚的现象较为严重,给涡阳县大豆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为准确掌握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制订防止大豆落花落荚的技术对策,就影响大豆落花落荚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指导大豆生产。

1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分析

田间调查表明,影响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较多,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植水平。大豆生产中,如果播种量过大,田间群体量大,植株拥挤,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发生落花落荚。二是大豆品种。部分品种光合速率低,农民不能科学进行选种,生产中这部分品种新陈代谢弱,容易发生大量落花落荚[1]。三是田间水分、营养。大豆花荚期出现缺氮、磷等,发生干旱,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严重不足,容易发生花荚大量脱落。

2 防止大豆落花落荚的主要技术对策

2.1 科学选择品种

应选用适合当地气象条件的抗病性、适应性强、产量潜力高中晚熟的大豆品种,如中黄13、皖豆14、徐豆14、徐豆16、荚豆23、临豆10号等品种。

2.2 合理密植

生产实践表明:合理密植对减少大豆落花落荚至关重要,密度在15.0万~18.0万株/hm2落花落荚较轻,密度高于27.0万株/hm2以上落花落荚较为严重。

2.3 科学施肥

2.3.1 施足基肥。种肥:用26~40 g钼酸铵配成0.5~1.0 kg的溶液进行均匀拌种,晾干后播种。基肥:尿素45~60 kg/hm2、过磷酸钙495~630 kg/hm2、氯化钾120~150 kg/hm2全部作基肥施用。

2.3.2 科学追肥。幼苗期至初花期,针对底肥不足或地力较低的地块,用硫酸钾112.5~150.0 kg/hm2开沟施于耕层内[2]。开花期若田间大豆不能及时封行,初花期可用硫酸铵150 kg/hm2或尿素75 kg/hm2开沟条施,也可以在露水干后撒施化肥,为促进肥料发挥肥效,可在施肥后灌溉。大豆生长过程中,为保证大豆健壮生长,注意氮肥的施用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花荚脱落。

2.3.3 根外喷肥。为了增加大豆的荚粒数,降低大豆瘪粒率,提高粒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花荚期分别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硼砂7.500、22.500、3.750、0.375 kg/hm2对水750 kg/hm2进行叶面喷肥叶在,喷肥一般在晴天的16:00后或阴天进行。

硼在促进大豆花器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为防止花而不实,增荚增粒,减少花荚脱落,在结荚始期、大豆花期用0.2%~0.3%硼砂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同时可使大豆增产约10%,若将0.3%磷酸二氢钾溶液与0.2%~0.3%硼砂水溶液混合喷施,增产效果更好。

2.4 化学调控

亚硫酸氢钠、多效唑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调控剂。尤其是多效唑,在大豆生产中科学使用,有助于塑造理想株型、增加分枝、提高产量。在高产田块,为延长叶片功能期,塑造理想的大豆株型,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大豆生长,降低花、荚的脱落量,可在初花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50~600 g/hm2对水750 kg/hm2喷施。另外,用壮饱灵450 mL/hm2对水225~300 kg/hm2在初花期、结荚期进行叶面喷施,可有效增加植株的茎粗,缩短植株节间长度,控制植株徒长,增强抗倒性和根瘤菌的固氮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大豆产量。大豆壮饱灵也可与酸性或中性农药、微肥同时使用,以调控大豆生长[4]。

2.5 防旱排涝

开花期到结荚期大豆生长旺盛,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而此时涡阳县常发生伏旱,易使大豆因缺水而发生大量落花落荚[5]。因此,当田间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25%时,隔5~7 d灌水1次,连续灌2~3次。但注意田间不能发生淹水,以免造成大豆落花落荚[6]。

3 参考文献

[1] 康军科,王可珍,文定军,等.大豆落花落荚及荚而不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陕西农业科学,2007(4):100-101.

[2] 张忠俊,任凤清,孙修敏.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1):9.

[3] 徐邦会,周殿革,姜晓峰.大豆落花落荚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大豆科技.2011(1):57-59.

[4] 马春雷.大豆落花落荚的预防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28.

[5] 侯国立,戚成正,苏衍国.芸豆落花落荚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6(6):43.

[6] 吴锦芬.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