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导引常见问题解答(大学期末复习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
本章常见问题
1.简述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主要区别
文学理论着重研究文学的本质、范畴,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属于基础理论研究;文学批评则更关注理论的变化和对文学实践活动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应用学科。
2.文学批评的艺术思维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1)出入有度的情感距离。在评论文学作品这种审美形式时,评论家也需要体验、感悟、想象,也必然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流露。但同时它也需要心理距离,需要对情感加以理智的控制。而这种情感距离与其他人文科学中所持的客观态度是不一样的。
(2)思维方式上的求异性。这首先表现在它所关注的对象是具体的不可重复的文学作品,而不是一般现象。第二,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独到的认识,而不是某种共识,它对研究对象的发现、评价同时也意味着对自我的发现和评价。换句话说,它融入了自我的因素,体现的是一种个性化的风格。
(3)强烈的形式感。这里的形式是与素材相对应的。文学评论也关注作品的素材,但它更关注作品的形式。因为作品的形式集中地体现了人们的创造,更能引起读者的愉悦。这是文学批评与其他人文科学不同之处。
3.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
文学批评要求抽象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结合。它是以理性活动方式对感性活动成果的研究,以逻辑思维方式对艺术思维成果的研究。在文学批评的全过程中,既要把握理性思维的基本性质,又要融合艺术思维的若干成分,形成跨越、沟通、结合两种思维的文学批评思维。
4.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
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批评的理论化,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第一章文学批评的历史
1.简述刘勰提出的批评的“六观”。
一观位体,即对作品从主题思想到表现形式作总的观察,包括体裁的选择;二观置辞,分析作品的语言技巧;三观通变,分析作家在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继承和创新;四观奇正,分析作品在表现方法上的恰当与否;五观事义,考察作家在引经据典上的处理;六观宫商,分析作品的音律。
2.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如何体现中西文论的融合的。
王国维的“境界”说一方面在这一传统术语中注入西方美学的内涵,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同时又从中国古代文论中寻找契合点,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把中西文学理论批评对这一问题的表述自然地揉合在一起。王国维这种追求,展示了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新趋势。
3.为什么说欧州文艺复兴构成了近代欧州文学批评的起点?
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随着印刷术的运用使作品得以更为广泛的传播,从而为阅读提供了方便,二是大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在其内部强制使用占统治地位的语言;三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空前繁荣,带动了文学评论的发展。有褒扬作品之美的评论,也有挑剔作品不足的评论,还有一些评论家则开始对作品作历史的、地理的思考。
4.柏拉图为什么拒绝诗人进入他的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这些诗人的作品培育人性中低劣部分,摧残了理性部分。
5.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的最大特点是标举文学的解放,他们蔑视各种陈规旧律,主张文学要回到自然而不是回到古典,强调诗人个性的伸张。诗人的想象和情感成为批评的指归,独特和创新被封为时尚。
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功能
1.简述文学批评与作家的关系。
文学批评的任务之一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指出所评作家作品的优点、缺点,指出其与此前的或同时的作家作品的相同和相异之处,确认其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和在某一时期文学的横断面上的位置,发现、认定正在形成或进展中的文学思潮并判定其性质,分析其在文学发展中的正面或负面作用。
2.文学批评对读者的作用
读者阅读一般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由于时间、精力、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评论家予以提示和指导,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和把握作品。文学批评对读者的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通过对作品的结构技巧、文笔情趣等因素作精当的分析,以帮助读者充分感受作品的艺术价值。其次,由于文学作品形象性的特点,作品的旨趣、意蕴往往深藏其中,而不是一目了然的。批评家的作用就在于挖掘作品的蕴涵,向读者揭示作品的意义
3.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的阐释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阐释,即评论家以作品解释者的身份出现,分析、揭示作品中所展示和蕴含的形式和意义,尤其是作品中所萌芽的新的倾向,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而作者本人却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从而鼓励和支持作家作有益的探索。这种阐释可以是对作家作品的及时评论和对话,也可以是对文学史上优秀作品的再度发现和重新评价。如对作家作品作跟踪研究,通过对某一作家的系列作品作整体分析,帮助作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社会历史批评
1.社会-历史批评的真实性的含义。
真实性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
2.简述社会-历史批评对作品的社会意义的要求。
首先,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文学作品通过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具体描绘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风尚,使读者获得较为丰富生动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第二,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值得赞美的,什么是恶的,应该抛弃的,以影响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强改造世界的勇气和力量,激发他们追求真理的欲望。第三,社会-历史批评也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有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不过文学作品的这种审美作用只是作为一种媒介最终要达到的是教育读者的目的。
3.简述社会-历史批评的三个操作层面在具体运用中的关系。
社会-历史批评的这些操作层面在具体的文学评论中往往是联在一起的。在分析作品的历史内容中可以窥视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由此显示出作品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当然,在具体的评论中也可能有所侧重。
4.标举“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作家是否可以脱离社会?为什么?
不能,因为对众人的麻木状态的痛心疾首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态度,且作家内心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悲楚。
5.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简言之,文学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下面三方面的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