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项目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光照 强光直射对菌丝、菌核、子实体生 长均不利,菌核生长在地表下,因此,无 需光照,子实体只需弱散射光。 • 酸碱度 喜偏酸性环境,pH值3~7范围内, 菌丝能正常生长,最适pH值为3~5。 • 刺激物 茯苓菌核的形成,必须有土壤刺激、 黑暗刺激、温差刺激,否则不易形成正常 和坚实的菌核
3.生活史
• 茯苓是中医常用的八大中药之一,具有利 尿、渗湿、补脾、安神等功能。 • 茯苓营养丰富,味甘滋补,我国清代将其 制成一种宫廷副食品,名为“茯苓糕”, 广传民间,至今仍较普遍。
分布
• 茯苓分布于世界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 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南、湖北、 江西、安徽、云南、贵州、四川、江苏、 浙江、福建以及广东、广西等省(区)都 有出产。其中以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 别山区茯苓尤为闻名。
二、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 化学成分
• 主要含β-茯苓聚糖,约占干重的9.3%,和 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土牧酸、三萜羧酸、 齿孔酸、松苓酸等.亦含脂肪酸,如辛酸、 十一酸、月桂酸、十二酸、和棕榈酸. • 此外, 尚含麦角甾醇、树胶、甲壳质、 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右旋葡萄 糖、腺嘌呤、组胺酸、胆碱、β-茯苓聚糖 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2)备料
• 于头年秋冬(阴历9-12月份),砍伐马尾 松,砍后剃枝并依松木大小将树皮相间纵 削3-10条,削面宽3cm,深入木质部 0.5cm,削好的松木就地架起,使其充分干 燥,然后锯成65cm-80cm长的木段,置 通风透光处备用。约至6月份把木段排入窖 内,每窖排三到数段,粗细搭配,分层放 置,准备接种。
3.接种
• (1)菌丝引接种 选晴天,将窖内中、 细木段的上端削尖,然后将栽培种瓶或袋 倒插在尖端。接种后及时覆土3cm。也可 把栽培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 段上端锯口处,加盖1层木片及树叶,覆土。
• (2)肉引接种 据木段粗细采取上二下 三或上一下二分层放置。接种时用干净刀 剖开冬种,将苓肉面紧贴木段,苓皮朝外, 边接边剖。接种量另据地区、气候等条件 而定,一般50kg木段用250g-l000g种苓。
栽培种的培养
• 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为松木块66%,松木 屑10%,麦麸或细糠21%,葡萄糖2%,石 膏粉1%,尿素0.4%,过磷酸钙1%,加水适 量,调pH5~6。配制方法同上。将原种中 的菌丝接到装有栽培种配料的广口瓶中, 约30天左右菌丝长满全瓶。 1瓶斜面纯 种可接5~8瓶原种,1瓶原种可接60瓶栽培 种,l瓶栽培种可接2~3窖茯苓
5.采收
当茯苓外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挖,如色黄白则 未成熟,如发黑则已过熟。选晴天采挖, 刷去泥沙,堆在室内分层排好,底层及面 上各加一层稻草,使之发汗,每隔3天翻动 1次。
茯苓子实体 左图为在菌丝上生长的子实体, 右图为在菌核上生长的子实体
• 孢子 是在子实层担子上产生的担孢子, 担子棍棒形,长约19~22um×5~7um, 上着生四个小梗,每个小梗上各生一个 孢子,孢子长方形或近椭圆形,光滑无 色,大小为7.5~8.2um×3~3.5um。
2.生活条件
• 营养 兼性寄生真菌,主要营养物质 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碳水 化合物和氮源也都是茯苓需要的营养, 其菌丝既能靠侵害活的树根,又能吸 取死树的营养而生存。喜欢寄生于松 树的根部,依靠其菌丝在树根和树干 中蔓延生长,分解、吸收松木养分和 水分作为营养来源。
病虫 害防 治
准备培养料
伐树
剔枝
商 品
加 工
采 收
锯筒 码晒
(一)菌种选择
• 菌种分为高温型 中温型 低温型 广温型四种
(二)菌种制备
• 母种的培养 • 培养基的配制 多采用马铃薯一琼脂培养基。 其配方是:马铃薯250克,蔗糖50克,琼脂 20克,尿素3克,水1000毫升。按常规方法 配制,调节PH值到6~7,分装于试管内, 包扎,灭菌,使其成斜面培养基。
原种的培养
• 母纯种培养成功后,不能直接用于生产,还要扩大繁殖培 养原种。原种的培养基配方 小松木块55%,松木屑20%, 米糠或麦麸20%,蔗糖4%,石膏粉1%,加适量水,调 节pH值为5~6。 • 配制方法 先将木屑、米糠、石膏粉拌匀;另将蔗糖加水 溶化,放入松木块煮沸30分钟,待松木块充分吸收糖液后, 捞出;再将木屑、米糠、石膏粉等调匀倒入糖液中,拌匀; 然后加入松木块,拌匀,以握之手指缝不出水为度。然后 分装于500毫升广口瓶中,灭菌,冷却后即可接种 • 接种方法 在无菌的条件下,从母种中挑取黄豆粒大小的 母菌种放入广口瓶原种中央,在温度25~30℃恒温下培 养20~30天,菌丝即长满全瓶,即为原种。
纯菌种的分离与接种
• 选择新鲜、皮薄、肉白、质紧、有香味的 成熟茯苓菌核作菌种。先用清水洗净,然 后移入接种箱内,用75%的酒精冲洗,再 用蒸馏水或冷开水冲洗数次,用滤纸吸干, 用小刀切开,挑起中央白色茯苓肉一小块, 放到培养基斜面上,然后放入25~30℃恒 温箱或培养箱中培养5~7天,待白色菌丝 长满斜面时,即为纯种
• (3)木引接种 将选作种用的木段挖出 锯成2节,一般窖用木引l-2节。接种时把 木引和木段头对头接拢即可。气温高的地 区4月上旬进行,气温低则可于5月上旬一6 月接种。接菌后3-5d菌丝萌发生长,蔓延 开要10d,接种后3-4个月可结苓。
4.管理
• 接种后,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如有被雨水冲刷 使筒木外露要及时培土。 • 接种后7天,检查菌种成活情况,没有成活的要及 时补种,经常清除苓场的杂草,灌木,并做好防 蚁工作,还要防止禽兽践踏。 • 结苓期间要做好苓窖培土工作,茯苓长到一定程 度,场上就会出现裂缝,应及时培土,覆土要做 到少量多次,一次覆土过厚,会使窖内温度降低, 使茯苓生长速度减慢。用来覆土的 土壤要干净, 不能有含杂菌的肥土
药用价值
1、利尿作用 2、镇静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5、抗肿瘤、抗癌作用 6、免疫增强作用 7、其他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 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三、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菌丝体 有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之分。 双核菌丝呈淡灰色绒毛状,有锁状联合, 在PDA培养基上,,在平板上早期可形成同 心环纹菌落。在自然界中茯苓菌丝常生长 在松科植物的死亡根部或附近土壤中,菌 丝直径约2~5um。
(三)栽培方法
茯苓的栽培方法很多,有段木栽培、松树桩 栽培、活树栽培、松枝栽培、松毛栽培、 代用料栽培等,下面主要介绍段木栽培方 法。
(1)选苓场
背风向阳、土质偏沙、中性及微酸性、排水 良好、海拔200m-900m的山坡,坡高15 ° -30° 。清除草根、树根、石块等杂物,然 后顺坡挖窖,窖深60cm一80cm,长和宽 据木段多少及长短而定,一般长90cm,窖 间距为20cm-30cm。苓场四周开好排水 沟。
• 接种后要经常检查每一窖茯苓的生长状况,发现 杂菌污染的窖要及时清理,重新接种。防止人畜 进窖场践踏。 • 要及时除草排水,防止窖场被水淹,下大雨要及 时将积水疏通排掉。 • 发现窖项干裂要及时浇水、培土。 • 病虫害要及时防治。主要有腐烂病,不好防治, 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要注意消毒,保持清洁。 一旦发现窖内有腐烂病要及时清理,防止传染周 围窖内的段木。另外,白蚁蛀食窖内的段木,一 旦发现要彻底清除,否则造成减产
• 菌核 是一种休眠的菌丝组织,形状大小 不一,小的约几十克,大的有几十千克, 其形状有近似球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 新鲜时较软,干燥后外部坚硬,粗糙多皱, 呈黄褐色至褐色,老熟后黑褐色,内部疏 松,白色或淡棕色茯苓肉。
• 子实体 大小不一,由菌核或菌丝体 发育而来,平卧于菌核表面或菌丝体 表面,形如蜂巢,无柄,幼为白色, 老后呈黄白色或褐色,大小不等,厚 3mm~20mm。子实体孔管密集呈蜂 巢状,管的长度2mm~3mm,管壁薄, 管孔直径0.5mm~2mm,孔口呈多角 形,至不规则形。老时变成齿状。孔 内壁表面发育着子实层。
温度 • 菌丝生长温度为18 ℃ -35℃,以25 ℃ -30℃生长最快且健壮,35℃以上菌丝 易衰老,10℃以下生长十分缓慢,0℃以 下处于休眠状态。 • 菌核的形成白天必须有高温(32℃36℃),夜间必须低于26℃以下,才有利 于松木的分解和茯苓聚糖的积累。温差 大,茯苓产量高;温差小,菌丝分解力 弱,菌核不能长大,而产量低。昼夜温 差大有利于木材的分解和菌核的形成
四、栽培技术
依据茯苓生长比较喜温的特点,一般在 清明前后至夏至期间均可栽培。长江以南 地区每年可栽两季,除了春栽外还可夏伐秋 栽。长江以北地区当播种后连续三个月超 过20 ℃的均可栽培一季
茯苓栽培工艺流程图
菌种制备
母种 原种 栽培种
准备栽培场
选场 挖 场 晒 挖窖排厢
场
接 菌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植入 诱引
田间 管理
• 子实体则在24 ℃ -26℃时发育最迅速, 并能产生大量孢子;20℃以下,子实体生 长受限制,孢子不能散发。 • 湿度 对水分的要求是,以寄主(树根或 木段)的含水量在50%-60%、土壤含水 量以25%-30%时为最好。 • 空气 好氧性真菌,生长时,必须要有充 足的氧气。栽培时应选用含70%沙砾的酸 性土壤,小窖后要浅覆土,使茯苓菌丝生 长过程中有足够的空气。
项目计划
1.生产面积:
Click to add title
2.预计年产值: 2
3
3.生产方式
4
4.
茯苓
概述 • 主要的化学成分 及药用价值 • 生物学特性 • 栽培技术
•
一、概述
• 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 , 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 菌科,卧孔菌属,别名松腴 。它是一种典 型的木腐菌,其菌丝在地下扭结成较大的 菌核,较小的状如拳,较大的如葡萄柚, 重达1—2kg。
市场概况
• 湖北省罗田、英山等县有栽培茯苓的经验,产量 约占全国的50%以上。大别山区各县及云南姚安、 楚雄等县所出产的茯苓质量最好。 • 我国茯苓的年总产估计至少为5000t。1990年,广 东省的内销与出口总量为765t。 • 据商业部报道,广东省正常年份的需求量为1600t。 由于信息失灵及产、供、销脱节,我国茯苓的生 产及商品价格波幅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