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四套题题《教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模拟练习
一:判断题
1.“儿童是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着他来运行”,这是儿童中心论的观点。(√)P127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提示我们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得必须以他们个人的间接经验为基础。( )
3.中世纪的“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P14 4.《学记》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P26
5.教育与政治之间是彼此制约的。(√)P41
6.皮亚杰所提出的“运算”与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意义接近。( )P119
7.卢梭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P126
8.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 )P178
9.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P204
10.通过拨款方式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说明了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P41
11.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由遗传、环境和教育诸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P61 12.在陶冶教育法中,陶冶的方式主要有人格、环境、艺术、内容的陶冶四种。( )P221 13.活动课程能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P138
14.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经验与知识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 )P138
15.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教学必须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P174 16.终结性评价往往是一种非正式评价。( )P250
17.教师评价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评价与班主任工作评价两个方面。(√)P251-255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直接与教育相关的法律。( )P246
19.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决定的。(√)P103 20.对教学经验的不断反思,它称为“反思性教学”。(√)P117
21.课程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P150
22.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属于教育中的显性课程。( )P142
23.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P204
24.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自我形成的过程。( )P205
25.课程组织按前后内容上是否重复分为: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P150
26.在陶冶教育法中,陶冶的方式主要有人格、环境、艺术、内容的陶冶四种。( )P221 27.果断纪律理论是行为改变取向模式的代表。(√)P240
28.人际互动模式注重教师行为对学生情意方面的影响。(√)P24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的地位。(√)P245
30.教师评价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评价与班主任工作评价两个方面。(√)P251-255
二:单选题
1.就学人口比例、小学人学率、中学入学率、大学入学率、文盲比例等属于(A)。P53 A、压力指标 B、状态指标 C、响应指标 D、信息指标
2.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的规律(B)。P60
A、以刺激性的语言责难学生
B、布置过多、过难的作业
C、体罚学生
D、满堂灌的课堂教学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表达的是人才培养的(B)。P104
A、间接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主体性
4.以下不属于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是(B)。P59-61
A、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B、发展速度的持续递进性
C、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指教师工作具有(C)。P105
A、长期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
6.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个别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是运用了课程的理论(C)。P148
A、目标理论
B、过程理论
C、纵向理论
D、横向理论
7.综合课程的优点是(AB)。P140
A、是人类知识发展的内在要求
B、培养学生完整的世界观
C、有利于学习系统的知识
D、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8.关于隐性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P143
A、隐性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非公开的方式呈现
B、隐性课程往往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非学术性经验
C、隐性课程的实施往往表现出非计划性、非预期性
D、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无法进行研究的
9.“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C)规律。P168
A、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
B、知情意统一
C、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D、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10.编制课程的过程模式是由(D)提出。P146
A、杰克逊
B、杜威
C、克伯屈
D、斯滕豪斯
11.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B)。P173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12.“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发展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是(C)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P176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情意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3.卢梭的教育著作是(B)。P23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14.作为一门学科规范教育学,通常以赫尔巴特的(C)为标志。P23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儿》15.一门学科的基本实事与基本概念属于(B)。P170
A、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
C、基本能力
D、基本素质
16.杜威最主要的教育代表作是(B)。P24
A、《普通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教育目的》
D、《大教学论》1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下列哪位教育家首先提出来的(A)。P25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朱熹
18.关于终结性评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250
A、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即时的反馈性评价
B、是为确定学生达成整个教学目标的程度而作的评价
19、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等级,供升学、评比、鉴定之用
D、往往是一种正式的外部评价,且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