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解放无处遁逃的陷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男权社会分工带来的角色认定的结果,其目 的,不是将她揭示为一个独立的个人,而是为 了割断她与超越性的联系,使她成为满足男性 欲望的猎物。枝子自觉地接受了这种客体命 运, “ 女为悦己者容”。正是通过对物品的依 附与对装束的热衷,枝子进行着自我的物化认 同,她从艰难获得的主体性中再次坠入其心造 的囚笼,并梦想着将这囚笼变成幸福天堂。而 实际上,除了更深地沦为客体,更紧地被男权 话语所捆绑,枝子终将一无所获。在男权文化 的惯性轨道上,枝子寂寞的身影可叹又可悲。 与传统女性不同的是,枝子已处身于商业 文化语境中,经济高速发展的物质时代对社会 生活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对女性的冲击犹为剧 烈。由于女性的性别界定是历史造成的,正如 波德里亚在 《 消费社会》中指出的, “ 对身体 的压抑和对女性的剥削被置于同一符号之下, 这一符号要求所有被剥削的范畴自动获得一种 性别界定”
’’ * +, -.%, * %(), & / /00. %((1 * (%23
!"#$
% & ’(()
!"
名作 欣赏
ຫໍສະໝຸດ Baidu
赏阅回响
绝,对她的打击将是致命的。枝子就是在这种 “ 身体化认同”与 “ 物化认同”中,在商业文 化语境与男权文化规范的双重陷阱中不断陷 落。正如陀斯妥耶夫斯基所说, “ 这个幸福表 面的小水泡会像水面上的一样破裂掉”。 商业文化的消费伦理,在物质化时代也深 刻地介入了两性关系中,男人松泽所持有的, 正是典型的消费文化心态。他已丧失了充满激 情的感性冲动,而代之以充满着功利色彩的理 性算计。他与枝子成为亲密朋友,始于枝子成 功地帮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因而他愿意留在家 里与 “ 女老板”亲近感情;当他明了枝子的心 迹后,感到 “ 得罪一位对他有用的女出资人, 怎么说也划不来”,于是便将这场情戏当作 “ 好玩的事情”进行 “ 陪练”,直至他 “ 不想 再继续玩下去”了。在他看来,自己的耐心陪 练已经完成了等价交换。消费伦理的冰冷法则 正在于,交换是以提供的商品对于买主而不是 对于卖主所具有的价值为基础的。枝子却不明 白这一点。当她把自己当作物品,当作最美 的、最珍贵的交换材料交出的时候,她以为自 己有无限的价值。实际上,在男人眼中,她只 是一个合作伙伴、一种快活、一种娱乐、一种 次要的礼物。而对于她而言,他则是其生存的 意义所在。所以,男人的交换只能点到为止, 否则,这种交换就不再是等价交换,他就划不 来了。这种消费文化心态豪夺了人与人情感交 流中最怡悦的精神诗篇,爱情被物质包裹得严 严实实,而蜕变得如此寡情淡义 > 难怪英国学 者赫尔曾痛心疾首地断言: “ 二十世纪人类最 大的悲剧是丧失了 ‘ 爱’的能力……浪漫主义 的、软性的、理想的爱情不仅在文学中早已死 去,在人们的信仰中也仅余灰烬,久已冰
"
鲁迅: 《 关于妇女解放》,见 《 南腔北调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年版。第 %*A 页。
#$
B 法 C 让・波德里亚 《 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 版社 ’((% 年版。第 %*( 页,%*% 页。
%
张京媛主编: 《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 大学出版社 %??’ 年版。第 %?* 页。
本 刊 零 刊、合 订 本
试刊号、创刊号合刊 ’((( 年合订本 ’((% 年合订本 ’((’ 年合订本 ’((’ 年单本 ’((% 年单本 ’((( 年单本 %??? 年单本 %??D 年单本 %??@ 年单本 %??A 年单本 %??* 年单本 %??) 年单本 %??’ 年单本 % —A 期 % —A 期 % 、’ 、+ 、A 期 % 、’ 、A 期 * 、A 期 ) 、+ 期 ) 、A 期 ) 、A 期 %期 *期 ’(E (( 元 +*E (( 元 +*E (( 元 +@E (( 元 每本 AE D( 元 每本 AE D( 元 每本 AE D( 元 每本 AE (( 元 每本 AE (( 元 每本 AE (( 元 每本 AE (( 元 每本 )E D( 元 每本 )E *( 元 每本 )E *( 元
!//012345367 68 "496:; #351040< $60=;
然而无处遁逃的现状未必就真的已濒临绝境, 当枝子拎着一袋垃圾走出厨房时,尽管其玫瑰 色的情感乌托邦瓦解了,但这未尝不意味着她 将扔掉变质的 “ 情感垃圾”,逐渐走出其心造 的囚笼。虽然女性的主体成长需要男性的 “ 帮 助”—— — 并且往往是以挫败的方式,然而只有 历经彻骨的心痛,挥动利刃斩断其不断回眸的 来路与归途,女性才会义无反顾地踏上真正的 解放之途。当更多的女人像枝子一样走出厨 房,最大限度地结合于社会,成长为独立的、 真正意义的人时, “ 回归”才不再是奢望。而 现在,还远未到回归的时候。女性的解放,仍 然在路上 。
!
张京媛主编: 《 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 大学出版社 %??) 年版。第 ’*% 页。
######################################$
#########################$ ######################################$
名作 欣赏
赏阅回响
!
女性解放:无处遁逃的陷落
—— — 解读 《 厨房》
"唐
欣 ! 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
“ 娜拉走后怎样 > ”鲁迅早已提出的这个 问题,在七十几年后的商业文化语境中被徐坤 再次重提。七十年的光阴阅尽了社会的动荡变 迁,而女性解放的蹒跚步履究竟走出了多远 > 在小说 《 厨房》里,徐坤以反讽的笔调作出深 沉的思考。如果说在刘庆邦的小说 《 鞋》中, 女性是男性作者欲望化想像的客体,女性困境 是由男权中心话语规范造成的;那么在 《 厨 房》里,女性则在男权文化与商业语境的双重 困境中无处遁逃,不断陷落。 女性主义学者克里斯蒂娃曾经深刻指出了 女性生存的 “ 花木兰式境遇”。它指的是女性 在面对男性社会的价值评判时遭遇的两难处 境:要么冒充男性角色进入社会秩序,像花木 兰一样披挂上阵,杀敌立功,请赏封爵;要么 解甲还家,穿我旧时裙,着我旧时裳,待字闺 中,成为人妻。 “ 解甲还家”与娜拉的 “ 回 归” 所指相同,然而,在商业文化语境中, 现代女性真的能够回归吗 > 徐坤以小说中女主 人公的遭际作出了否定的回答。正如杰弗逊所 说: “ 在被质问去表明我们的存在之前,要让 我们进入存在的状态。”徐坤把女性生存定格
冷。”因此,这已不仅仅是枝子个人的悲哀。 杰姆逊曾指出第三世界文化中的寓言性 质, 《 厨房》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徐坤在 “ 讲 述关于一个人和个人经验的故事时最终包含了 对整个集体本身的经验的艰难叙述” ! 。传统 男权话语对女性造成的心理制约与现代商业语 境对爱情的吞噬,使得女性解放在双重意义上 被消解,女性生存在物质时代更加如履薄冰。
!
。这种符号即男权。既然 “ 女
性”和 “ 身体”在男权社会中曾深刻地连接在 一起,共同承受被奴役的状态,那么到了现代 社会,将女性的解放和身体的解放相联系, “ 似乎”也是合乎逻辑的。随着女性的一步步
" “ 。 解放, 她们也越来越被混同于自己的身体”
而在消费社会中,身体已经成为比其他一切物 品都更光彩夺目的物品,身体与物品获得了同 质性。一部分表面上解放了的女性并未获得真 正的解放,而被解放的,仅仅是其拥有的身 体。枝子就误入了这种 “ 身体化认同”的歧 途。厨房的光与影中枝子柔媚的影像,弯腰投 臂中暗自的身体紧张,客厅里她温柔粘稠的眼 神,长久期待的肢体语言,以及最终的顺势投 怀送抱,直至此时,枝子的心情才 “ 总算有了 着落”。正如女性主义学者埃莱娜・西苏在 《 美杜莎的笑声》中指出的那样,枝子 “ 将自 己的想法物质化了;她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 的思想” # 。因此,她将获得自由的身体视为 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男人松泽,以为从此 “ 爱情也有了着落”。身体体现了她全部的价 值, “ 身体化认同”使她最终丧失了自己独立 的主体意识,而一旦这种主动的献祭遭到拒
在了 “ 厨房”,因为它是传统女性世俗命运的 具体体现,并由此反观现代女性的生存。对于 现代女性枝子而言,厨房是其情感的乌托邦, 更是其心造的牢笼,在她将自身价值认同于厨 房时,最终仍未摆脱与厨房一样的客体化命 运,而这种 “ 客体化”,是其自身在男权文化 惯性的轨道上滑行的结果。尽管如此,这种带 有主观性的客体仍不能被男主人公所笑纳。作
!//012345367 68 "496:; #351040< $60=;
者无情地揭示出现代女性在男权文化与商业语 境的双重挤压下,无处遁逃的残酷事实。 关于女性的解放,鲁迅曾撰文指出: “ 一 切女子,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 为所有好名目,就都是空话。” ! 然而,经济 解放也只是女性解放的重要步骤之一。现代社 会中,获得经济解放的女性在社会上和心理上 还没有处在与男人同等的境遇。在某种程度 上,她们在男性世界仍然会感到不安,仍倾向 于保留隐退的要求。这种隐退,以她们惯于在 心里寻找内部庇护作为象征。因此,她们永远 在回首顾盼自己已经走了多远,而这中断了她 们的行程。比如 《 厨房》里的枝子。 “ 枝子” 与 “ 松泽”的名字本身便具有了反讽色彩,暗 指女主人公对男性的依附心理。现代女性枝子 的自我客体化,是通过双重认同完成的,即 “ 物化认同”与 “ 身体化认同”。前者是传统 男权话语规范的心理因袭,后者则是商业社会 消费伦理导致的后果。这双重认同使枝子偏离 了女性自我解放的泥泞之路,却又滑入险恶的 深渊。 “ 厨房是一个女人的出发点和停泊地。” 徐坤开篇便以 “ 厨房”作为自己的叙事据点, 试图反思男权话语规范对于现代女性的心理制 约。因为厨房即家庭的象征,而家庭则是男权 社会统治秩序确立的枢纽。这种确立秩序的过 程是从两方面完成的:首先是将女性 “ 排除 于”社会主体生活之外,使之成为政治、经 济、文化生活的槛外人;其次再将女性以符合 统治原则的方式 “ 纳入”,如使女性成为传宗
(*)+ , -.
!"
!"#$
% & ’(()
名作 欣赏
赏阅回响
接代的工具,具有妻、母等职能。通过上述秩 序赋予女性的角色分工,看起来最天经地义, 却也因此而最充满意识形态欺骗性。所以, “ 女人并不知道厨房为何生来就属于阴性。她 没有去想。时候到了,她便像从前她的母亲那 样,自然而然走进了厨房”。男权文化的心理 因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女性会自觉地走 进规范的 “ 囚牢”,去实现自我 “ 监禁”。而 在现代社会,已经艰难获得主体独立性的枝 子,也在逃脱后自动落网,的确发人深思。枝 子的 “ 物化认同”,从她重新走进厨房时便开 始了。 “ 优雅闪亮”的瓷器, “ 透明瓦蓝”的 火苗,油亮亮沾着水珠儿的卷心菜……枝子将 美妙的面纱抛到了单调乏味的厨房生活上,一 切最平凡的物品似乎都笼罩着诗意的光辉。她 愿意 “ 一天天无数次地悠闲地呆在自家的厨房 里头,摸摸这,碰碰那”,她还愿意 “ 将做一 顿饭的时间无限地延长,每天要去菜市场挑选 最为时鲜的蔬菜,回来再将它们的每一片叶子 和茎杆儿都认真地洗摘”……通过占有这些物 品来实现自我,厨房乃至家庭,便成为枝子的 社会价值和最真实自我的体现。然而我们不禁 要问,难道这真的就是她诗意栖居的所在吗 4 她用自己的独立自由换来的,难道不是一笔虚 假的财富吗 4 对物的依附性,最终只是使她将 自己与所占有的这些物品等同起来,并与它们 一起归属于男性主人,成为后者拥有的众多财 富之一。如果说承担单调重复的生活,处于物 的实在性之中,是传统女性面临男权社会的义 务,那么现代女性自动地将飞翔的双翼收起, 落进男权规范的囚笼,去认同于实在的物品, 正是女性解放面临的最大悲哀。不仅仅如此, 枝子还进一步将自身价值等同于她的服饰装扮 上:围裙的花色式样,晚装的款式质地,淡妆 的精心描画……渐欲迷人眼的打扮暗合了社会 习俗 “ 以貌取女”的倾向。传统社会中,女性 的打扮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服从男权既 定秩序的女性,会表现出一种谨小慎微和优美 动人的风度,因为她是通过其装束得到人们的 评价、尊重与渴望的。她的内在价值因而等同 于其外在装束。然而以貌取女的根本目的,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