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与实施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与实施策略
记得一篇散文中这样写道:有一种幸福是学会忘记,有一种快乐是共同分享。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忘记了年龄,每天与孩子们一起开心游戏;我们快乐着,因为我们分享着课堂上的点点滴滴,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工作十多年来,我觉得作为教师没有什么比上好一堂课更为幸福了,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集体教学活动尤为重要。组织课堂教学既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也是一门艺术。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更是一个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生命源泉。那么,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做一下介绍。
一、课前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一﹚理顺思路是前提。在主题教学的推进中,三位老师需要协调教授容,哪一个学习点放在前,哪一点放在后都要事先设置好,列出活动安排计划而后方可投入备课。而备课作为课前准备的重中只重,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三位老师要分析本班孩子的已有经验,对孩子的基本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备课时还要注意:一要充分熟悉教材,吃透每一个教学容,挖掘其中的教育点,找准重点、难点。二要制订适切的目标。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使活动目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情感态度、习惯与能力、知识与技能等三个维度,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活动目标既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教具准备是基础。
教具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公开活动的准备,教师一般会运用色彩鲜艳的教具、生动有趣的课件等来展开,孩子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另外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做好课前知识了解和生活体验经验上的准备。教具室会有一些常规的教具:图片、头饰、磁带等。另外生活中的物品:瓶、罐、棒、盒、植物、小动物等都可以拿来当教具,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小型教具。教师一定做到课前有教具,使幼儿接触到直观、形象操作材料,在动手动脑中获得有效的学习。(三)环节设计是关键。
一个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选材好、选点妙,目标适切之外,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关键。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一:开始部分:承担着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作用。如:形象生动的手偶、色彩鲜艳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二:基本部分:基本部分是活动过程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难点,指导幼儿去活动、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首先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根据孩子注意的特点,把最重要的容安排在上课后5分钟~15分钟这个时段;其次要根据孩子思维的特点,考虑教学的容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再次是根据孩子学习的特点,要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孩子亲身参与,亲自体验,操作练习;还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考虑动静交替,又要考虑孩子个性发展的特点,安排的容要有层次性、挑战性,既尊重差异,又关注全体。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震撼。三:结束部分:教师以各种形式(语言小结、情景成果展示等)归纳总结,帮助
幼儿对新知识经验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鼓励、肯定幼儿的活动,使幼儿有成功的满足感,产生再次探索的愿望。
(四)常规培养是后盾。
教师要对孩子的课堂常规有一个统整的要求。一个老师这样教了,另外的老师也尽量随从,如果常规不统一,孩子将无所适从,缺乏正确的意识反应。常规培养非一日之功,日常培养很重要。还可以采用敲铃鼓或弹琴等方式,巧妙组织好课前活动,有利于教师和幼儿都以的心态进入课堂,使整个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
1、静一静学生的情绪状态会非常明显地影响课堂的效果,当学生情绪兴奋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比较安静的方法,以静制动。比如:做手指谣、念儿歌、讲故事、说悄悄话等,让孩子迅速安静下来。
2、动起来在炎热的夏天,天气闷热,小朋友常会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烦躁,为了活跃气氛,可以和孩子们做各种小游戏,让他们以积极的状态上课,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设疑下一节课的容是课前组织活动的重要依据,我会将与课堂有关的音乐、图片、视频等在小朋友注意转换的过程中放给他们听和看,这样,他们就会被这些新鲜的东西吸引过来。
二、课中机智应对,灵活驾驭课堂
﹙一﹚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孩子乐于参与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老师要融入到孩子中去,跟他们交朋友,从而让孩子喜欢我们,也喜欢上我们的活动。如从课堂的导入开始,就可用绘声绘色的语言、亲切的体态语,消除教室里的干扰,及时组织教学。同时,对班里每个孩子都要做到一视,不偏爱某人,也决不放弃一个孩子。对能力偏弱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激励孩子,同样一个“好”字,可以说得平淡如水,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发自心的赞赏,如可以用简短、恰当的语言,“你真会动脑筋”、“你听得真仔细”等外部刺激,激活孩子在的学习动力。
﹙二﹚设计恰当的提问,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学校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很关键,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索,能把活动引向深入。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如难度大较灵活的问题,请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基础性的综合性的问题,请中等能力的孩子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请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回答,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有能力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三﹚采取有效的回应,使幼儿获得主动发展
在课堂中,教师要灵活应对来自孩子的多种信息,并作出有效的回应,这是一个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
首先要对来自孩子的信息作出价值判断,作为老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以现代儿童观为指导,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来捕捉分析来自孩子的信息,然后作出判断,到底该不该回应,要不要拓展。
其次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刚要》指出:教师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表达。教师对儿童可采用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示肯定和赞赏。教师要真正的静下心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那只有深入到儿童中间,发自心的尊重,去理解和接纳儿童。接纳儿童的年龄特点,接纳儿童不同的个性特征,接纳儿童的不同见解,接纳儿童的失误与错误。只有充分了解孩子,掌握孩子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最近发展区,才能发现儿童的需要,满足孩子的需求,从而作出有效的回应。
再次考虑回应的策略:有表扬、设疑、追问、参与等等。表扬,就是对幼儿的回答或行为作出认同、肯定,并加以发扬光大,使幼儿受到鼓励,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设疑,就是用疑问的方式,促进幼儿去思考、探索,使幼儿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如:在探索物体沉与浮的活动中,老师这样设疑:你知道哪些东西是沉的?哪些东西是浮的吗?怎样让沉的东西浮起来?又让浮的东西沉下去呢?一系列的问题,把幼儿的探索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追问,就是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将零星的、不完整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深化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如果没有教师的追问,幼儿的思维是肤浅的,经验是零碎的。参与,也是一种回应的策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有时会表现出没兴趣,有时碰到困难会放弃,这时老师的适时参与能有效地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