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籍选复习
《针灸医籍选》重点
《针灸医籍选》重点单项选择题1.三焦行诸阳,故置一俞曰(原)2.“上守机”是指(守气)3.关于十二原穴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只有六腑有十二原穴)4.“气至而去之者”是指(补泻气调而去针)5.邪中于面则(下阳明)6.“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7.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不能久立,据“合治内腑”原则.当取(巨虚上廉 )8.病在阴之阴者,当刺(阴之荥输)9.根据实者泻其子的原则,肺经实应泻的经是(肾)10.胆瘅应取胆之(募、俞穴)11.“刺骨无伤筋”是指(针至筋而去)12.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可泻(胃中之热)13.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无泻)14.一病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治在(风府)15.据《索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需(针下热)16.据《标幽赋》,眼痒眼疼泻(光明、地五会)17.《难经》春刺井是说(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18.泻南方补北方是针对(肝实肺虚)19.据“辨证求经”原则,下列何穴可治喉中闭塞(照海)20.“沉涩紧而已至”是指(针下气至情况)1.五乱证的针刺宜(徐入徐出)2.《黄帝内经》称腧穴有“365”,是指(与一年365天相应)3.“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用针有徐疾之意)4.“空中之机,清静而微”是指(经气变化)5.刺六变之脉缓,宜(浅内而不留针)6.一病人善太息,口苦,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阳陵泉) 7.“泻则益虚”之义是(用泻法则渐虚衰)8.气乱于肺的治疗取穴应是(手太阴荥、足少阴输)9.婴儿的针刺要求是(浅而疾之)10.手少阴之脉独无腧是指(心经无治疗心脏病的腧穴)11.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无补)12.真邪未合时的治疗宜(刺出其血)13.“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深浅是指(进针深浅)14.有痛而经不病者,如何刺之(缪刺)15.经脉属土,五行属水的腧穴是(阴陵泉)16.根据“虚者补其母”的原则,胃经虚应补的经是(小肠)17.“胁肋疼痛针飞虎”是指(支沟)18.“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是取(多经相交之穴)19.《百证赋》载:面上虫行有验,可取(迎香)20.暴挛痫眩,足不任身,治疗取穴为(天柱)多项选择题1.关于《灵枢・终始》篇:“所谓气至而有效”,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痛不必随针)2.下列哪几项不属补法的操作要领(吸则内针,吸则转针,候呼引针,呼尽去针)3.下列哪几项不属虚实之常(气实形虚,气盛身寒)4.《千金要方》所述施灸顺序,下列哪几项是错误的( 先阴后阳,先下后上,无上下先后)5.下列哪些情况不宜针刺(大醉,大怒,大劳,大渴,新饱)1.振埃法的取穴有(天容,廉泉)2.下列哪些是泻的操作(按而引针,排阳得针)3.浅剌而不留针适合六变的哪些情况(缓,滑)4.“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是指(针剌时不分男女均要专心致志,针刺不分远近均要专心致志,持针调气要专心致志,针刺时不分上下均要专心致志,针刺不分补泻均要专心致志)5.“气至而有效”在脉象上的表现是(针刺后脉象有变化,用针刺补法后脉象转为坚实,用针刺泻法后脉象转为和软)6.转筋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转筋于阳治其阴,转筋于阴治其阳,治不分阴阳)7.下列属于天牖五部的穴位是(人迎,扶突,天府)8.真心痛临床表现为(手足厥冷,旦发夕死,夕发旦死)9.符合气乱于肠胃治疗的是(先取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10.“持针纵舍”要求了解(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温,脉之盛衰滑涩,疾病之虚实,脉行之疾徐)11.经气已至后应注意下列哪些要求(慎守勿失,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深浅在志,手如握虎)12.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的原因是(民之受疾不同,所施之术或异,势之所趋) 13.妇人经事改常,可选取(地机,血海)14.下列哪些操作属于补的操作(静以久留,呼尽内针,推阖其门,候吸引针)15.关于“气至而有效”,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泻后脉大如其故而不坚,补后脉大如其故而益坚)填空题1.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2.徐人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针灸医籍选重点总结
针灸医籍选重点总结概论黄帝内经:①腧穴的数目:人体365穴来源于365天P5②腧穴的含义(别称)P5单or多选③黄帝内经的常识:年代(西汉)4、P11确定疗效的标准:“气调而止”。
气调是是否有效的标准原文1 医经选1.1 《内经·灵枢》选1.1.1 九针十二原第一(节选)P17②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
(名词解释)②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上守机。
速迟的含义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填空P18顺口的)③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选择)④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对于这句话如何让理解?针刺补泻的操作方法(问答)结合解释和按语回答⑤持针之道包括哪些方面?(多选)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⑥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这句话指什么?P20(选择)1.1.3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节选)①P23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
邪是指风邪(选择?填空?)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
②P25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
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选择)一些脉象针刺的要求③P26歧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解释)歧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填空?选择?)④针染于巷(名词解释)1.1.4 根结第五(节选)①P29岐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
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
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
针灸医籍选试题
《九针十二原》一、填空题1.粗守,上守。
神乎神,_____________.2.刺之微,_________ ,粗守,上守。
3.凡用针者,虚则,满则,宛陈则,邪胜则。
4.方刺之时,必在,及与,神属勿去__________ .5.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出于,四关主治,五脏有疾,当取之。
6.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 ________ ,欲以微针,_________,__________,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7.未睹其______,恶知其______。
8.机之动,_____________。
空中之机,_____________。
9.往者为_________,来者为________,明知________,正行无间。
10.逆而______之,恶得无________。
追而_______之,恶的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道毕矣。
11.刺之要,__________,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12.所言节者,___________也,非_________也。
13.刺诸热者___________;刺诸寒者____________.14.刺之而气不至,_________.刺之而气至_______,__________.15.针陷脉则_________,针中脉则_______,针太深则_________。
二、单选题1.“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A.进针快慢 B.出针快慢 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快慢 E.留针时间的长短2.“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是指()A.进针要轻 B.经气变化 C.出针要轻D.病人针感小 E.施术手法轻3.“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 是指()A.应及时补泻 B.应及时出针 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 E.应轻补轻泻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持针之道”的要求()A.正指直刺 B.坚者为宝 C.神在秋毫D.必先诊脉 E.无针左右5.“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之” 是指()A.仅根据脉的变化针刺 B.针刺先于诊脉 C.据脉判定治内还是治外D.针前一定要诊脉 E.针前要诊脉,判定气血的虚实三、多选题1.下列哪些选项属“小针之要” ()A.粗守形 B.上守神 C.上守机D.粗守关 E.不可挂以发2.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针刺要求()A.知机之道,叩之不发 B.不必知经气往来 C.不必观察穴下气血变化D.必须了解补泻时机 E.必须了解进出针时机3.“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说的()A.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泻 B.气虚要补,气盛要泻C.针下之气变化迅速,需仔细体会 D.邪气来不容易察觉E.邪气去不容易察觉4.下列哪些选项属“补”法要求()A.必持内之 B.若行若按 C.如蚊虻止D.去如弦绝 E.令左属右5.下列哪些选项属“泻”法操作()A.若行若按 B.若妄之 C.按而引针 D.排阳得针 E.令左属右6.关于“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徐疾指的是经气运行的快慢 B.徐疾指的是针刺速度的快慢 C.实和虚指的是补泻D.徐进针而疾出针为补 E.疾进针而徐出针为泻7.下列哪些选项属“持针之道” () A.正指直刺 B.无针左右 C.神在秋毫 D.属意病者 E.审视血脉8.“方刺之时”的要求()A.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B.神属勿去 C.知病存亡D.正指直刺 E.无针左右四、判断题1.“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指实证不可用补法,虚证不可用泻法。
针灸医籍选试题
《九针十二原》一、填空题1.粗守,上守。
神乎神,_____________.2.刺之微,_________ ,粗守,上守。
3.凡用针者,虚则,满则,宛陈则,邪胜则。
4.方刺之时,必在,及与,神属勿去__________ .5.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出于,四关主治,五脏有疾,当取之。
6.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 ________ ,欲以微针,_________,__________,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7.未睹其______,恶知其______。
8.机之动,_____________。
空中之机,_____________。
9.往者为_________,来者为________,明知________,正行无间。
10.逆而______之,恶得无________。
追而_______之,恶的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道毕矣。
11.刺之要,__________,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12.所言节者,___________也,非_________也。
13.刺诸热者___________;刺诸寒者____________.14.刺之而气不至,_________.刺之而气至_______,__________.15.针陷脉则_________,针中脉则_______,针太深则_________。
二、单选题1.“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A.进针快慢 B.出针快慢 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快慢 E.留针时间的长短2.“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是指()A.进针要轻 B.经气变化 C.出针要轻D.病人针感小 E.施术手法轻3.“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 是指()A.应及时补泻 B.应及时出针 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 E.应轻补轻泻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持针之道”的要求()A.正指直刺 B.坚者为宝 C.神在秋毫D.必先诊脉 E.无针左右5.“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之” 是指()A.仅根据脉的变化针刺 B.针刺先于诊脉 C.据脉判定治内还是治外D.针前一定要诊脉 E.针前要诊脉,判定气血的虚实三、多选题1.下列哪些选项属“小针之要” ()A.粗守形 B.上守神 C.上守机D.粗守关 E.不可挂以发2.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针刺要求()A.知机之道,叩之不发 B.不必知经气往来 C.不必观察穴下气血变化D.必须了解补泻时机 E.必须了解进出针时机3.“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说的()A.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泻 B.气虚要补,气盛要泻C.针下之气变化迅速,需仔细体会 D.邪气来不容易察觉E.邪气去不容易察觉4.下列哪些选项属“补”法要求()A.必持内之 B.若行若按 C.如蚊虻止D.去如弦绝 E.令左属右5.下列哪些选项属“泻”法操作()A.若行若按 B.若妄之 C.按而引针 D.排阳得针 E.令左属右6.关于“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徐疾指的是经气运行的快慢 B.徐疾指的是针刺速度的快慢 C.实和虚指的是补泻D.徐进针而疾出针为补 E.疾进针而徐出针为泻7.下列哪些选项属“持针之道” () A.正指直刺 B.无针左右 C.神在秋毫 D.属意病者 E.审视血脉8.“方刺之时”的要求()A.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B.神属勿去 C.知病存亡D.正指直刺 E.无针左右四、判断题1.“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指实证不可用补法,虚证不可用泻法。
针灸医籍选 考试重点
1.简述“粗守形,上守神”与“粗守关,上手机”得内涵。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粗守形,上守神。
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
机之动,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
不知机道,叩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与之,针道毕矣。
粗守形:粗守,技术低劣得医生。
形,指针刺一些表面得内容,如腧穴,刺法等。
上守神:上,上工,技术高明得医生。
神,精神气血得内在变化,即正气。
粗守关,上守机:关,四肢关节得腧穴。
机,经气至得动静时机。
粗守关,即守四肢之关节也。
上守机,察气至之动静也。
2.简述针灸医生临床操作得基本要求。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本段提示了针刺得正确方法,必须持针有力,正指直刺,不要左右偏斜。
同时,强调医者在施行针刺时,精神要高度集中,密切观察病人得血脉虚实,两目、眉间及面部得神色变化。
如此,才能治之有效而不发生危险。
3.简述五脏受邪发病得内容。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
形寒寒饮则伤肺。
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
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肋下,则伤肝。
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
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4.简述病之六变得内容。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就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
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
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
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
针灸医籍选重点总结
概论黄帝内经:①腧穴的数目:人体365穴来源于365天P5②腧穴的含义(别称)P5单or多选③黄帝内经的常识:年代(西汉)4、P11确定疗效的标准:“气调而止”。
气调是是否有效的标准原文1 医经选1.1 《内经·灵枢》选1.1.1 九针十二原第一(节选)P17②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
(名词解释)②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上守机。
速迟的含义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填空P18顺口的)③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选择)④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对于这句话如何让理解?针刺补泻的操作方法(问答)结合解释和按语回答⑤持针之道包括哪些方面?(多选)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⑥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这句话指什么?P20(选择)1.1.3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节选)①P23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
邪是指风邪(选择?填空?)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
②P25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
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选择)一些脉象针刺的要求③P26歧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解释)歧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填空?选择?)④针染于巷(名词解释)1.1.4 根结第五(节选)①P29岐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
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
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
《针灸医籍选》重点.docx
节《针灸医籍选》重点艿蒅单项选择题螅1.三焦行诸阳,故置一俞曰(原)聿2.“上守机”是指(守气)莈3.关于十二原穴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只有六腑有十二原穴)羄4 .“气至而去之者”是指(补泻气调而去针)薆5.邪中于面则(下阳明)肁6.“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 ,“欲端以正”是指(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螀7 .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不能久立,据“合治内腑”原则.当取(巨虚上廉)薈8.病在阴之阴者,当刺(阴之荥输)肂9.根据实者泻其子的原则,肺经实应泻的经是(肾)膂10.胆瘅应取胆之(募、俞穴)衿11.“刺骨无伤筋”是指(针至筋而去)肇12.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可泻(胃中之热)螂13.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无泻)罿14 .一病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治在(风府)羇15.据《索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需(针下热)蒇16.据《标幽赋》,眼痒眼疼泻(光明、地五会)蒃17.《难经》春刺井是说(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肁18.泻南方补北方是针对(肝实肺虚)荿19.据“辨证求经”原则,下列何穴可治喉中闭塞(照海)袆20.“沉涩紧而已至”是指(针下气至情况)芃1.五乱证的针刺宜(徐入徐出)肂2.《黄帝内经》称腧穴有“ 365”,是指(与一年365 天相应)蒈3.“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用针有徐疾之意)莅4.“空中之机,清静而微”是指(经气变化)羃5.刺六变之脉缓,宜(浅内而不留针)袀6.一病人善太息,口苦,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阳陵泉)袀7.“泻则益虚”之义是(用泻法则渐虚衰)螅8.气乱于肺的治疗取穴应是(手太阴荥、足少阴输)螄9.婴儿的针刺要求是(浅而疾之)羁10.手少阴之脉独无腧是指(心经无治疗心脏病的腧穴)羈11.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无补)蒈12.真邪未合时的治疗宜(刺出其血)蒄13.“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 ,深浅是指(进针深浅)羂14.有痛而经不病者,如何刺之(缪刺)肇15.经脉属土,五行属水的腧穴是(阴陵泉)袈16.根据“虚者补其母”的原则,胃经虚应补的经是(小肠)芅17.“胁肋疼痛针飞虎”是指(支沟)螀18.“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是取(多经相交之穴)葿19.《百证赋》载:面上虫行有验,可取(迎香)羅芇20.暴挛痫眩,足不任身,治疗取穴为(天柱)袁多项选择题薈1.关于《灵枢? 终始》篇:“所谓气至而有效” ,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痛不必随针)螆2 .下列哪几项不属补法的操作要领(吸则内针,吸则转针,候呼引针,呼尽去针)螅3.下列哪几项不属虚实之常(气实形虚,气盛身寒)袂4.《千金要方》所述施灸顺序,下列哪几项是错误的(先阴后阳,先下后上,无上下先后)羀5.下列哪些情况不宜针刺(大醉,大怒,大劳,大渴,新饱)膆1.振埃法的取穴有(天容,廉泉)蒆2.下列哪些是泻的操作(按而引针,排阳得针)蚀3 .浅剌而不留针适合六变的哪些情况(缓,滑)肈4.“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 是指(针剌时不分男女均要专心致志,针刺不分远近均要专心致志,持针调气要专心致志,针刺时不分上下均要专心致志,针刺不分补泻均要专心致志)薅5.“气至而有效” 在脉象上的表现是(针刺后脉象有变化,用针刺补法后脉象转为坚实,用针刺泻法后脉象转为和软)羂6.转筋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转筋于阳治其阴,转筋于阴治其阳,治不分阴阳)螁7.下列属于天牖五部的穴位是(人迎,扶突,天府)膇8.真心痛临床表现为(手足厥冷,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羄9.符合气乱于肠胃治疗的是(先取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蚂10.“持针纵舍”要求了解(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温,脉之盛衰滑涩,疾病之虚实,脉行之疾徐)袃11.经气已至后应注意下列哪些要求(慎守勿失,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深浅在志,手如握虎)蕿12.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的原因是(民之受疾不同,所施之术或异,势之所趋)蚈13.妇人经事改常,可选取(地机,血海)蒃14.下列哪些操作属于补的操作(静以久留,呼尽内针,推阖其门,候吸引针)蚀15 .关于“气至而有效” ,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泻后脉大如其故而不坚,补后脉大如其故而益坚)蚇膇填空题膃1 .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蚁2.徐人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针灸医籍选复习总结
针灸医籍选复习总结⼀、黄帝内经阳明=害蜚、少阳=枢持、太阳=关枢、少阴=枢儒、厥阴=害肩、太阴=关蛰腧⽳理论的建⽴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提到腧⽳是⼈体防御和感受疾病部位,也是针刺治疗的部位,⽔俞57⽳、热俞59⽳,365⽳。
提到腧⽳定位⽅法:⾻度分⼨法、⾃然标志法、“以痛为输”法、⾻度分⼨法与“以痛为输”法结合。
针灸作⽤有四:清热、温寒、补虚、泻实;有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有⼆:通经脉,调⾎⽓九针⼗⼆原:【⽤针基本原则、九针的选⽤、强调脉诊和⼗⼆原⽳的重要性etc】1、针灸作⽤:余欲勿使被毒药,⽆⽤砭⽯,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营其逆顺出⼊之会。
2、针刺治疗基本原则:麤守形,上守神;麤守关,上守机【守神、守机】3、针刺治疗掌握⽓⾄的时机:机之动,不离其空(腧⽳)。
空中之机(⽓⾎变化),清静⽽微。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
——弄懂腧⽳的⽓机变化可避免虚虚实实4、针刺补泻治则:凡⽤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虚者⽤补法,实者⽤泻法,有瘀⾎者⽤刺⾎法】5、针刺补泻操作⽅法:泻⽈,必持内之,放⽽出,排阳得针,邪⽓得泄。
补⽈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若按,如蚊虻⽌,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故⽌。
【泻法为快进针,慢出针,摇⼤针孔,以轻为主;补法为慢进针,快出针,按闭针孔,以重为主。
】6、⽤针必先诊脉:凡将⽤针,必先诊脉。
否则会出现重竭(实其外补阳⽓)、逆厥(实其内补阴)。
7、⼗⼆原⽳是脏腑⽓⾎汇聚之处:⼗⼆原出于四关(肘膝关节以下),四关主治五脏。
五脏有疾,当取之⼗⼆原。
8、九针⽤处:镵针——刺破⽪肤;员针——以泻分⽓,按摩;提针——⽳位推压;锋针——三棱针刺络放⾎;铍针——破痈取脓;员利针——剥离组织粘连治暴痹,实性疼痛;毫针——治虚性疼痛;长针——治慢性疼痛;⼤针——泻⽔,主治关节有⽔⽓9、徐⽽疾则实,疾⽽徐则虚:脉诊探测⾎⽓,与针刺速度快慢⽆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医籍选复习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1毒药:与甘药相对,指古代药性俊猛、祛邪力强的药物的称谓。
(课本)古代对一般药物的统称。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将药物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
2六变:指脏腑病变反映在脉象上所出现的缓急大小滑涩六种变化。
3甘药:指性味甘温的药物,脾属土而喜甘,用甘药可补益脾气,脾旺则五脏之气俱盛,故适合于阴阳形气俱不足的患者。
4形气:形,形体外貌。
气,功能表现。
即形体与神气。
(另一种解释)形,形体、气,脉气、血脉。
指患者的形体的强弱、胖瘦及气血的衰盛。
5刺有三变:指三种不同的刺法,刺营、卫、寒痹。
6终始:比《内径》更早的古代文献篇名。
“明知终始五脏为纪”指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有始有终的,要了解这一点应以五脏为纲纪。
7补阴泻阳:补其内在的正气,泻其外来的邪气。
8劂心痛:五脏气机逆乱犯心导致的心痛。
真心痛:邪气直犯于心,内有淤血积块闭塞心脉表现为手足厥冷,心痛剧烈,病势危急,后果严重,针刺效果不理想。
9泻必用方:泻法必须在气盛时使用。
10补必用员:补法必使气行,并使气至病所。
11刚柔之事:阴阳相配,刚柔相济。
12阴病行阳,阳病行阴:脏腑经络之气可以阴阳互通,维持平衡,在病理上也会互相影响,在治疗上,募穴在腹部,可以阴引阳,治疗腑病,俞穴在背部,阳引阴治脏病。
13送坚付濡:逐其坚实,补其濡弱。
14以急随缓:以使其坚急的方法治疗弛缓的病症。
15消息气血:调理气血,消减或增长气血。
16随师而将息之: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摄。
17隔日一报:隔一天刺一次。
18以意消息:根据患者胖瘦进行调整。
19交正而识本经:交正,指十二经的阴阳表里相配,凡正经属阴经,属里属脏者,其交经必是阳经,属表属腑。
正经属阳经,属表属腑者,其交经必是阴经,属里属脏。
取本经俞穴治本经之病,称本经取穴,也正经取穴,兼用与本经相合之经的俞穴则称交经配穴。
20泻络远针:浅刺络脉出血,多用于血瘀气滞。
远道刺法。
21留吸母而坚长:留针取热,吸气时出针,用补母法治疗后,患者精神充沛,气血旺盛。
22针刺操作的关键是守神、守机,神乎神,客在门,前一神字为形容词,意思是神奇的,微妙的;后一个是名词,指神气(即人体精神气血)。
客有客居的意思,门是神气出入的门户,即俞穴。
形容神秘莫测的神气出入,客居在俞穴门户,比喻神气游行聚集于门户的状态。
原文是指不明白神气迅速的变化,又怎能把握疾病的本原呢怎能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呢重点讨论神气与俞穴的关系,神气的变化特征和把握气机的重要性,只有上工才能体会,觉察到精气的变化迅速微妙。
23“深居静处。
以收其精必其神,令志在针”针刺对医者治前的要求:有安静地医疗环境;避免外邪侵袭;医者思想高度集中,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24如何治疗“天牖五部”:阳迎头痛为阳邪逆于阳经头痛胸满,取人迎;暴瘖气鞭为阳经气逆,取扶突穴;暴聋气蒙为手少阳气逆,取天牖穴;暴孪痫眩为足太阳经气逆,取天柱;暴瘅内逆为手太阴气逆,取天府穴。
25“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论述针刺要领和补泻原则:必诊断正确,掌握病症虚实,脉诊及形气内外关系,并严格掌握针刺时机,应用熟练的手法,做到“至其当发,间不容演”,还强调了医生应集中精神,专心致志,谨侯经气的得失,才能达到治神的目的。
26为什么六腑多置一原穴:由于阳经的脉气比较长,放故在“输”穴后,另设一“原”穴,即三焦为气之所始终,阳气之根,气化所在,六腑也有气化作用,三焦之气通于六腑,共成一气,因此。
27“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春夏气候温热,阳气偏盛,要通过针刺引导人体阴气,其针刺的方法是先针刺到肝肾所主的筋骨深层,得气后再提针,使阴气达到阳分。
秋冬寒凉,阴气盛,针刺引导阳气,先浅刺到心肺所主的阳分,得气后再推针深入,引导阳气到阴分。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春夏阳气在上浅取之,秋冬阳气在下深取之。
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①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②至阴用事,无阳气以养其阴,故取一阳以养于阴,免成孤阴。
28灸法:因人、因病、因时、因部位而施灸1.因人:①丁壮倍多于方数;②老人羸弱可复减半;③新生儿不过七壮,炷如雀屎大。
2.因病:总的灸治原则“外气务生,内气务熟”①阳病少灸“诸阴阳风者,身热脉大…间日一报之”;②阴病多灸“诸沉结寒冷病,莫若灸之宜熟”;③小病小灸“小弱炷乃小作之”④大病大灸“病重者,皆当三报之”“重者九报”⑤外证少灸“风劳沉重,九部尽病”,不过五十壮;⑥里证多灸“攻脏腑成心腹疹”,宜百壮;二、因人、因病、因时、因部位而施灸⑦缓证缓灸“凡阴阳濡风口喎僻者”,不过三十壮,三日一报;⑧急证急灸“大凡卒暴得风,或中时气,凡百所苦…皆须急灸疗”;⑨虚证多灸腹背“凡诸虚疾,水谷沉结流漓”,灸腹背宜多,但不可太过(“不可过百壮”);⑩实证多灸五体“卒暴百病,鬼魅所着”“灸头面四肢宜多”,但不可太过(“其多不过五十”);11.热证可灸,灸量酌减“温病随所着而灸之”,不过大熟之数;12.寒证当灸,灸量酌增“风寒结痼,水谷不消,宜当熟之”。
3.因时:正午以后灸之为佳;4.因部:①头部“不得满百”②脊背“太过熟大害人”;③臂足“灸宜少”④腹部“宜当熟之”29头不可多灸的道理:1.头为诸阳之会,多灸无益,恐气血妄行;2.头部肌肉单薄,故不胜灸,多灸伤髓;3.头为百脉之宗,阴血不耐多灸,多灸伤阴。
4.头为首阳,交会穴多。
外气务生,内气务熟:外气内气,指病气在外部在内部。
生熟,指灸的程度。
凡灸的壮数少、艾柱小者为生,凡灸的壮数多、艾柱大者为熟。
30刺营刺卫:①“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
营分病以寒热并作,呼吸急迫,血上下妄行为主,故祛瘀;卫分病以气郁作痛,其无定处,鼓作响为主,重在梳理气机。
②“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
刺卫应横刺则不伤荣,刺荣则应摄按皮肤使浅表的卫气离散而深刺至荣则不伤卫。
③“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
”当补时,卧针浅取其卫气而致气于虚处,当泻时,直刺深刺至营,得气后引向浅处,而泻其邪气。
(针下得气后,由浅向深插,从卫取气,引气入内,扶正,为补法。
由深向浅抽提,从营引气,借助营气,托邪外出,为泻法。
)31泻南补北:即泻火补水,是运用五行生克理论选穴补泻的方法,南代表心火,北代表肾水,即泻心经补肾精以治肝实,肺虚的方法。
火为木之子,泻火可令母虚,达到泻肝目的,金为水之母,补水令母实,达到补肺的目的,该法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补充。
32刺婴儿:因婴儿肉嫩血气少弱,要用毫针浅刺不留针,宁每日两次,也不要深刺久留。
33“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一、指虚证取本经母穴,如肝虚取其合穴曲泉,实证去本经子穴,如肝实取其溁穴行间。
二、指虚证可以取其母经的母穴,如肝虚取肾经合穴,实证取其子经的子穴,如肝实取心经溁穴。
34针刺补泻的操作和取得针刺效应的关键在于得气:一、提插捻转补泻,气至而向内推针为补,得气后摇大针孔向上,提为泻法。
二、双手协调针刺,左手配合按压弹爪针刺部位,对宣导气行和侯气有重要作用,在定穴及进针、侯气、催气、得气、补泻、出针等行针过程中,如能充分运用左右双手的协调配合,不但可以探明穴位的准确位置,还能促使经气的聚散,感知穴位处得皮肉,筋脉骨分部和气血循行等情况,并能减轻或免除进出针的不适感,而稳定俞穴部位和针身,以保证各种手法的有效施行。
35虚实寒热证用灸法的机理:以火补者,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补法:不吹其火,火力缓慢温和以使真气聚而不散泻法:疾吹其火,火力较猛,以起祛散邪气的作用。
36明确数法奇正的内涵,了解针灸的起源:1.内容:数—技术;法—法规;奇—奇穴;正—经穴。
2.奇穴的数目及用法:数目—79个;用法—灸、刺。
3.起源:羲、农之后。
原文1余欲勿使被,无用,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2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
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3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
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即。
4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
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侯。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5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者,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6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7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
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8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
9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
10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纳热。
11三焦者,原气之别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藏六腑。
12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