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 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这个词最初由法国重农主义者米拉波在1763年创造的。

它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16~17世纪的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

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2、重农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为:魁奈、米拉波、杜尔阁等等。

3、古典经济学:又称“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体系。

17世纪下半叶产生于英、法两国。

主要代表为英国的配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法国的魁奈等。

它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

但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4、“纯产品”:它是魁奈经济学的核心。

魁奈认为,真正的财富并非如重商主义所言的货币,而是为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

在农业生产中,所增加的农产品就是纯产品。

它表现为农业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农产品,扣除同期内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后的剩余。

用货币计算,就是生产者出售农产品所得货币量扣除了各种费用(包括生产资料和工资)后的余额。

5、“斯密教条”:斯密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

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该教条的错误在于丢掉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中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

6、李嘉图恶习:李嘉图擅长把复杂的经济现象高度抽象成很少的变量,然后通过对这些变量的解释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作进行诠释。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经济学说史所研究的经济学说,就是人们对自己在生产活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认识。

经济学说史就是研究经济学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经济学说史经历了奴隶制时代的经济学说和封建时代的经济学说。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叶。

主要代表有威廉配第,李嘉图,斯密和魁奈,阿吉尔贝尔和西蒙斯。

19世纪初期至60年代的经济学代表人物:马尔萨斯,穆勒,萨伊、巴师夏、凯里。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领导实现革命性变革表现在:一是科学土确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是在科学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创立了崭新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

三是阐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四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新经济学流派有:边际效用学派、剑桥学派、新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

最早出现经济说产生于古希腊。

思想见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古希腊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

他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

柏拉图的“理想国”设计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

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第二等级是战士,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

他认为人们应实行分工和互助。

亚里士多德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属于家务管理,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

一种是“货殖”,目的是增加货币。

马克思评价:亚里士多德在养痈遗患的价值表现中发现等同关系。

古代罗马从氏族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史称“王政时期”。

古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贾图、瓦罗、西赛罗、和珂鲁麦拉。

瓦罗与西赛罗和维吉尔并列。

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实际上是平均价格。

阿奎那主要著作是《神学大全》,被称为中世纪“神学的泰斗”,主要论及封建农奴制、公平价格、货币、商业、利息等。

《经济学说史》讲义1

《经济学说史》讲义1

绪论一、什么是经济学说史1、经济学辞海:是研究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其特定研究对象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如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分配关系;又如人民币升值、加息的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等等)经济学是一个大概念,有很多分支学科,如: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

(现在还有恋爱经济学、婚姻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具体研究社会怎样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各种产品,并把这些产品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

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部分。

主要讨论四个问题:配置、分配、稳定与增长。

前两个是微观问题,后两个是宏观问题。

(还可分为理论和应用两大类)经济学具有历史的属性,也就是说它是一门历史发展的科学,它有着一个不断继承、批判和发展的演进过程。

因为它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与经济现象是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因此,经济学研究也离不开具体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必然地具有历史的属性。

这种历史属性正是经济学说史这门学科产生的前提,同时它也表明了经济学理论的相对真理性,因为经济学理论永远也摆脱不了它所处历史阶段的影响,不可能找到永恒正确的经济理论。

2、经济学说是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就是人们对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认识,或者说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它有几个明显的特点:①发展变化性:经济学说属于社会意识或上层建筑的范畴。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不断改变,人们对生产关系的认识——经济学说也将不断有所变化。

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出现的时候,必将有一种新的经济学说随之出现,并随之而发展和演变。

因此,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以及同一个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学说。

(学习研究时,特别要注意流派产生的历史条件或时代背景)②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各阶级在特定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因而也就有各种性质不同的、代表不同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经济学说,不可能有代表所有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统一的、超阶级的学说。

(完整word版)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

(完整word版)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家务管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前者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

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2、贸易差额论:这一时期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3、布阿吉尔贝尔的自然秩序思想: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的观点。

“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来说是最优良”的规律。

4、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

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5、斯密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

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

6、看不见的手:自由竞争,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萨伊的三分法: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所谓“三分法” 。

7、萨伊效用价值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

价值渊源于物品的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共同创造的,因而价值也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和协力的结果。

8、萨伊定律:萨伊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认为“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

产品总是由产品来购买,卖者同时也是买者。

经济学说史考试重点名词解释等

经济学说史考试重点名词解释等

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

2古典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

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

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3重农主义?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

4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

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

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一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5戈森定律?戈森定律是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其内容就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

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

戈森认为: 1.人类为满足欲望和享乐,需不断增加消费次数,而享乐因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享乐为零时,消费就应停止,如再增加,则成为负数,使享乐变为痛苦。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的世界观,他们把流通领域看成是发财致富的源泉,奉行以邻为壑的商业政策,突出了资本增殖的目的,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对货币的起源和性质缺乏深刻认识,也片面夸大了货币的作用。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初,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说体系的出现和数学方法的兴起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出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经济思想。

3、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完成于19世纪30年代初。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

它对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创立和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

4、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主义是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分析,并把资本所得以生产的那些条件、当作生产的永恒自然规律来表述的体系。

5、古典经济学派:17世纪中叶产生,19世纪初完成,它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

但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6、历史学派: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在德国占主流的经济学流派。

它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反对古典经济学派的抽象法和对经济的孤立研究,代表当时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

7、新历史学派: 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基本观点:继续宣扬经济发展阶段论、强调心理因素和伦理道德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法律对经济有重大的制约作用,鼓吹国家的超阶级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

其主要观点和旧历史学派基本一致,不过在运用历史归纳法上更趋于极端,同时更加强调论理道德和法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更加鼓吹阶级调和与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第一章1、经济学说史所研究的经济学说就是人们对自己在生产生活活动中所结成的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关系的认识。

2、经济学说史就是研究经济学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3、经济学说的发展经历了奴隶时代和封建时代的经济学说。

4、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8世纪初叶。

它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英国的亚当.斯密、法国的魁奈等。

5、19世纪初期—19世纪60年代,英、法等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

他们在英国以马尔萨斯、约翰.穆勒为代表,在法国以萨伊、巴师夏为代表,在美国则为凯里为代表。

6、马、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实现的革命性变革表现在:a科学地确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b、在科学价值论基础上创立了崭新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c、阐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d、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7、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出现新经济学流派,分两类,一是大致在相同的时间内,在奥地利、英国和法国出现的边际效用学派和剑桥学派。

二是在德国和美国出现了新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

8、色诺论最早在《经济论》一书中使用‚经济‛一词。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值‛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前者是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时合乎自然的。

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也是违反自然的。

10、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讲到公平这一道德范畴时,还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天才的见解。

11、古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贾图、瓦罗、西赛罗和珂鲁麦拉等人的著作中。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一种是家务管理,即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柏拉图的“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

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他们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裕知识,能够以政治国;第二等级是战士,他们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保卫国家;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专门从事经济活动,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

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瓦罗的《论农业》:被保存下来的研究当时奴隶制庄园经济的重要资料。

他认为农业在一切经济部门中试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

公平价格: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定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

他们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重金主义:注重资本的原始积累。

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学说。

强调一国应使贸易输出超过输入,形成有利的差额,即顺差,才能增加本国的金银财富。

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 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这个词最初由法国重农主义者米拉波在1763年创造的。

它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16~17世纪的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

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2、重农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为:魁奈、米拉波、杜尔阁等等。

3、古典经济学:又称“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体系。

17世纪下半叶产生于英、法两国。

主要代表为英国的配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法国的魁奈等。

它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

但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4、“纯产品”:它是魁奈经济学的核心。

魁奈认为,真正的财富并非如重商主义所言的货币,而是为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

在农业生产中,所增加的农产品就是纯产品。

它表现为农业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农产品,扣除同期内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后的剩余。

用货币计算,就是生产者出售农产品所得货币量扣除了各种费用(包括生产资料和工资)后的余额。

5、“斯密教条”:斯密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

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该教条的错误在于丢掉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中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

6、李嘉图恶习:李嘉图擅长把复杂的经济现象高度抽象成很少的变量,然后通过对这些变量的解释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作进行诠释。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1 .什么是经济学说史?经济学说史就是研究经济学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2.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对象?3.经济学说史?经济思想史?经济分析史政治经济学的区别(研究对象.范围.时期)。

(1)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范围最为广泛,凡是有关处朗哙各今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观点、政策,不论是否己形成—定的理论体系,都可以被列入考察的视野。

(2)经济学说史则把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的对象。

经济学说已是一些包含内在联系的经济概念或范畴的整体,反映人们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较深的认识程度。

经济学说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已产生,因此,经济学说史的考察范围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3)政治经济学说史只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只涉及重商主义及其以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4)经济分析史把经济思想或经济学说中带有分析性的成果作为研究对象,或者说,经济分析史更注意经济概念、范畴及其内涵、外延历史演变的分析。

一般来说,经济分析史以具备一定的经济学说史知识为前提,所以,经济分析史的著作或教材,大多适用于研究生教育。

经济学说史则介绍外国,主要是西方世界自古代希腊、罗马以来的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4.古希腊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5)。

著作:<<居鲁士的教育>> <<居鲁士远征记>> <<雅典的收入>><<经济论>>(该书最早使用“经济”一词)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

著作:<<理想国>> <<法律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著作:<<政治论>> <<伦理学>>5.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观点。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1. 亚当·斯密的“劳动力价值论”: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奠基人之一,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力价值论。

他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

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劳动对价值的决定作用,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卡尔·马克思是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家,他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剩余的价值被资本家占有,这是剥削的本质。

这一理论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剥削关系。

3.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以刺激有效需求。

凯恩斯认为,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不足的有效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降低税收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

他的理论对现代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一个指标。

它的取值范围从0到1,数值越接近1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越高,意味着少数人占有了更大比例的财富和收入,而大多数人的收入较低。

5. 隐形手: 亚当·斯密提出的“隐形手”是一种市场机制,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自由的市场供求关系来实现社会最大福利。

他认为,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然会为社会利益做出贡献,就像是被一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

6.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指的是在一定限制下,最后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当消费者获得的物品或服务越多时,对每一单位的边际效用感受逐渐减少。

这一理论为解释消费者行为和效用最大化提供了基础。

7.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完整word版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

完整word版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生量。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基础。

(4)地租发展的趋势。

地是农产品增加了,才能使衣着、家具、装饰品等手工业发展起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家务管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租有不断上涨的趋势。

来。

相反,农业衰落,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各行各业6、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内在同时,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也就会衰落。

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

(2前者把大自然)价值观。

矛盾?他力地追求货币增殖。

图从经常变动的市场价格背后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第一个寻找“真正的价值矛盾是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或”,取得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2.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实际就是交换价值。

他用个人劳动时间在各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劳动和资本交换规律之间的矛财富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3.个特殊产业部门间分配时所依第二个矛盾是价值规律同等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揭示了盾;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4.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后者的目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5.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之“真正的价有限的,合乎自然的。

值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间的矛盾。

”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并且把自由竞争说成是造成这种正确比例的社会过程。

、西斯蒙第是怎样论述经济危布问题:对外贸易;开采银矿6.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7阿吉尔贝尔在配第之后,机论的必然性的?阐述了对货币的一些独到的见2、贸易差额论:这一时期特点虽然不是有意识地,1.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解,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是,达到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但是事实上把商品的交换价值归结为劳动时间,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从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晚期重商手段的职能,指出了两者的关而提出他的劳动价值理论。

(3)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产生经济危机。

系。

货币理论。

布阿吉尔贝尔否认货2.若生产超过了收入,2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重工主义:、简述重商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即生产超币是财富,甚至主张保存商品交过了消费,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观点。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的世界观,他们把流通领域看成是发财致富的源泉,奉行以邻为壑的商业政策,突出了资本增殖的目的,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对货币的起源和性质缺乏深刻认识,也片面夸大了货币的作用。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初,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说体系的出现和数学方法的兴起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出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经济思想。

3、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完成于19世纪30年代初。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

它对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创立和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

4、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主义是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分析,并把资本所得以生产的那些条件、当作生产的永恒自然规律来表述的体系。

5、古典经济学派:17世纪中叶产生,19世纪初完成,它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

但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6、历史学派: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在德国占主流的经济学流派。

它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反对古典经济学派的抽象法和对经济的孤立研究,代表当时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

7、新历史学派: 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基本观点:继续宣扬经济发展阶段论、强调心理因素和伦理道德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法律对经济有重大的制约作用,鼓吹国家的超阶级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

其主要观点和旧历史学派基本一致,不过在运用历史归纳法上更趋于极端,同时更加强调论理道德和法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更加鼓吹阶级调和与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
一部分论述与奴隶经济制度有关的问题,诸如 奴隶主的经济任务,财产的经营与管理,奴隶 的管理与训练,管家人的挑选和培养等; 另一部分涉及生产力问题,例如论述农业的重 要性、农业耕作技术问题。
30
色诺芬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只有农业发展,奴 隶制的经济才能发展。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 的职业。 对手工业抱着鄙视的态度。 认为商业的存在是必要,因为它使人们获得具有 使用价值的东西。 色诺芬依据市场上出现的现象和生活经验,了解 到商品价格的波动依存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也 意识到由供求变动而产生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到社 会劳动的分配。
37
3、亚里士多德。
(1) Aristotle (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思想 家。 亚里士多德青年时代曾在雅典柏拉图的“阿卡德米 亚”学园中学习,前后想在他的著 作中得到最高发展——《政治学》 和《伦理学》 在《政治学》中提出了同柏拉图不 同的理想国家组织。在《伦理学》 中指出,交换的各种物品原是不等 的,但在交换中必须是一种均等关 系。他发现在商品的价值表现中存 在着等同关系。
第三个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时期(19世纪70年 代~20世纪30年代) 1.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确立时期. 以“边际革命”为标志.
(英国的W.S.杰文斯(1871)、奥地利的C.门 格尔(1871)和法国的L.瓦尔拉斯(1874):主观 价值论)
2.第二次折中:(英)马歇尔综合(新古典经 济学).1890年<经济学原理>. “均衡价格论”:萨伊“生产费用价值论” (客观)+“边际效用价值论”(主观)
小插曲
关于经济学家的生平与思想的写作方法有两 种:钟摆与图腾
激进派
极左
自由派
保守派
极右
马克思
凯恩斯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一种是家务管理,即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公平价格: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定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

他们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重金主义:注重资本的原始积累。

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学说。

强调一国应使贸易输出超过输入,形成有利的差额,即顺差,才能增加本国的金银财富。

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配第的价值论和地租论: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

配第把地租归结为农业工人生产的全部剩余产品,即全部农产品中扣除工资和种子等生产费用以后余下的由剩余劳动体现的剩余产品。

休谟的货币数量论:一切东西的价格取决于商品与货币之间的比例,任何一方的重大变化都能引起同样的结果——价格的起伏。

商品增加,价格就便宜;货币增加,商品就涨价。

反之,商品减少或货币减少也都具有相反的倾向。

诺思和马西的利息论:正如土地所有者出租他的土地一样,这些资本所有者常常出借他们的资金;像出租土地得到的地租一样,他们从中得到叫作利息的东西,所谓利息不过是资本的租金罢了。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1. 公平价格公平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将交换双方耗费的相等的劳动作为商品交换的平等基础的中世纪教会学者关于价值和交换法则的一种解释。

2. 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是将货币看做价值符号,并按照价值符号的流通规律认定商品价格决定于流通中的货币量,即“流通中的货币与市场上的商品之间的比例决定着物价的贵贱”。

3. 纯产品纯产品是扣除用于耕作的劳动费用和其他必须支出后多余的土地生产物,它构成国家的收入和获得或购买地产的土地所有者的收入。

4. 水、钻石悖论水、钻石悖论指有些东西使用价值很大而交换价值很小,有的东西具有使用价值却没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只有极小的使用价值却忽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二者之间的联系的理论。

5. 斯密教条斯密教条指构成一国全部劳动年产物的一切商品价格,必然由工资、地租、利润三部分构成,而且作为劳动工资、土地地租或资本利润,在国内不同居民间分配。

6. 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指在国家法律维持的正常秩序中,由于人们都在不伤害、不破坏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自然形成作为总体的社会利益的增进从而对资本主义市场与市场经济的自行调节机制。

7. 三分法三分法是指萨伊将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消费三部分。

8. 三位一体公式三位一体公式是以萨伊的价值论和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其中生产三要素在生产中共同创造产品的效用,其所有者得到相应的报酬,从而使得社会各阶级的收入都有了自己独立的源泉,即土地——地租,资本——利息,劳动——工资。

9、萨伊定律意思是说,每个生产者之所以愿意从事生产活动,若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该产品的消费慾望,就是为了想将其所生产的物品与他人换取物品或服务。

简答:1、早晚期重商主义异同相同: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都把货币看做财富的主要或唯一形态。

不同: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尽量少买或不买,从而实际强调了“多卖少买”,通过尽量少买或不买,可以将货币积累起来,国家因此可以致富;反之国家财富会流失,国家会趋于贫困。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经济学说:又名经济学、经济理论。

始于奴隶社会,是社会生产关系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和表现,即理论、成文、系统的对经济问题的认识。

经济思想:始于原始社会,是社会生产关系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和表现,指对经济问题的认识(零星或系统、成文或不成文、理性或感性等)。

经济学说史:研究经济学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重商主义: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古典经济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尚未充分发展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产业资本家)利益的一种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庸俗经济学:一种专门描述其经济表面现象抹杀其本质联系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一种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时期流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抽象法:抽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即:把复杂的现象转化成简单的模型,从复杂到简单;从大量个别材料与事实中得出一般的、共性的东西,从个别到一般。

力图考察现象的本质和寻找各个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次西方经济理论革命-古典革命表现:古典经济学开始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从主张国家干预到主张自由、放任的竞争。

历史背景:到17世纪初,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引起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主体,流通变为生产的一个要素。

由此就导致了重商主义的逐渐瓦解和新的经济科学的产生,即以资本主义生产为研究对象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第二次西方经济理论革命-边际革命表现:将心理分析与数学分析引入经济学研究,将客观价值论引入主观价值观,使西方经济学发生了重大变革。

第三次西方经济理论革命-凯恩斯革命表现:从市场调节转向国家干预、从微量分析转向客观分析。

第一次西方经济理论大综合-穆勒第二次西方经济理论大综合-马歇尔第三次西方经济理论大综合-萨缪尔森萨缪尔森将新古典理论同凯恩斯理论综合在一起,被称为西方西方经济理论的第三次大综合。

经济学说史word版

经济学说史word版

经济学说史第一章绪论一、经济学说史☐概念:经济学说史是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的一门学科。

☐经济学说:人们对生产关系的认识。

☐特征: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特点奴隶主阶级、封建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二、经济学概述(一)经济学术语在西方的演变(1)经济学的诞生过程。

1.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原意是家计管理。

2.1615年出现了以“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为名称的第一本书,即法国重商主义者(1575—1621)孟克列钦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3.17~19世纪末,政治经济学逐渐被用作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科学的名称。

(2)经济学的成熟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

4.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 1835年9月1日--1882年8月13)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

5.1890年A.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1842~1924)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

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既被用于理论经济学,也被用于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说流派的标准:⏹理论观点上基本一致⏹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政策主张上基本一致☐经济学思潮的划分标准:对经济活动的基本指导原则为标准三、为什么学习、研究经济学说史☐回顾:历史上新的经济学说的创立总是立足于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展望:判断经济学说发展的趋向、推动理论发展。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第一节概述一、西欧重商主义的产生6.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17世纪下半叶开始瓦解7.“重商主义”源自斯密的“富国论”一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一种是家务管理,即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柏拉图的“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

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他们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裕知识,能够以政治国;第二等级是战士,他们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保卫国家;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专门从事经济活动,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

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瓦罗的《论农业》:被保存下来的研究当时奴隶制庄园经济的重要资料。

他认为农业在一切经济部门中试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

公平价格: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定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

他们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重金主义:注重资本的原始积累。

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学说。

强调一国应使贸易输出超过输入,形成有利的差额,即顺差,才能增加本国的金银财富。

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配第的价值论和地租论: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

配第把地租归结为农业工人生产的全部剩余产品,即全部农产品中扣除工资和种子等生产费用以后余下的由剩余劳动体现的剩余产品。

休谟的货币数量论:一切东西的价格取决于商品与货币之间的比例,任何一方的重大变化都能引起同样的结果——价格的起伏。

商品增加,价格就便宜;货币增加,商品就涨价。

反之,商品减少或货币减少也都具有相反的倾向。

诺思和马西的利息论:正如土地所有者出租他的土地一样,这些资本所有者常常出借他们的资金;像出租土地得到的地租一样,他们从中得到叫作利息的东西,所谓利息不过是资本的租金罢了。

既然借债人为所借货币支付的利息,是所借货币能够带来的利润的一部分,那么,这个利息总是要由这个利润决定。

比例价格:不仅能使生产不亏本,还能继续经营而且盈利的价格。

坎蒂隆的价值观:任何东西的内在价值都可以用在它的生产中所使用的土地的数量以及劳动的数量来度量。

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来说是最优良”的规律。

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

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阶级划分: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的阶级,其中包括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及其丛书人员,国王、官吏和教会;这个阶级以地租和租税的形态从农业阶级取得“纯产品”;不生产阶级,不结果实的阶级,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资本划分:年预付,每年预付的资本;原预付,几年预付一次的资本。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斯密):前者为特定物品的效用,后者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劳动价值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斯密的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

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

货币论:这种物品是最初的交换媒介物或解决交换困难的“共同衡量标准”。

货币是交易的媒介,又是价值的尺度。

金银价值对其他货物价值的比例取决于一定数量上金银上市所需要的劳动量对一定数量他种货物上市所需要的劳动量的比例。

看不见的手:自由竞争,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国家与国家之间具有各自的优势。

其中有的是自然固有的,如气候、土质、矿藏以及其他自然条件;有的是后来获得的,如劳动熟练程度,技术水平等。

两种优势都可以使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生产上,节约劳动时间,造成成本优势,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价格优势。

绝对优势是形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根本依据,但相对价格优势也是不应忽视的。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李嘉图):使用价值无法用任何已知的标准加以衡量,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估计,固然,一件商品必须是有效用才有价值,但它生产上耗费的劳动时间才是衡量它的价值的真正尺度。

交换价值是由实在价值来调节的,因而是由耗费的劳动量来调节的。

价值理论的两大矛盾: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就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货币数量论:一国所有的货币都处在流通中,以致商品的价格完全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多少来决定。

相对工资论:一国的产品要以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名义分配给三个主要社会阶级,产品的三个阶级间分配比例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是不同的。

要正确判断地租率、利润率和工资率,不能根据某一阶级所获得的绝对产品量,而应根据所得的相对产品量,也就是根据这种产品所必需的劳动量。

政治经济学(西斯蒙第):把物质福利看做研究对象,特别是从政府的事业来看,“政治经济”就是表明对国家财产的管理。

内在价值和相对价值:前者是生产品和取得这种产品的劳动之间的比例,后者是生产品与需要这种产品的人们的需求之间的比例。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同资本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同收入交换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

再生产理论:不是生产决定收入,而是收入决定生产,收入通过消费决定了生产。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这种制度是由实业家掌握权力和财产,并使一切人都得到最大限度自由和保证社会得到最大安宁的社会制度。

实业家:包括工人、农民,也包括工业资本家、农场主、商人和银行家,他们占社会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没有他们,社会其他阶级就不可能生存下去。

分配原则:消费品的分配采取“各按其能”、“各按其劳”的原则。

傅立叶的危机论:“在文明的经济制度下,一切都是恶性循环”。

当1825年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他指出这种危机是“生产过剩所引起的危机”。

他虽然没有找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但他看到了危机的实质,这无疑是一个贡献。

分配论:使每个人都能按照他的三种手段——劳动、资本和才能而获得满意的报酬。

因此在产品的分配中,首先要扣除维持全体成员生存所需要的部分,其余则按比例分配,其中“资本占4/12,劳动占5/12,才能占3/12”。

欧文的分配论: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实行产品的按需分配,因而他也被称为空想共产主义者。

马尔萨斯的人口规律:1、人口必然地位生活资料多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利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3、这些抑制码和哪些遏止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其即如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

马克思的人口规律: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

有效需求不足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

萨伊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

把政经学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被后来西方经济学家采用的所谓“三分法”。

效用价值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

价值渊源于物品的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共同创造的,因而价值也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和协力的结果。

萨伊定律:萨伊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认为“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

产品总是由产品来购买,卖者同时也是买者。

一种产品一经产出,从那时起,就给价值与他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

萨伊的销售理论曾被西方经济学家看作是对政治经济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它称为“萨伊定律”。

西尼尔的价值论:就是生产成本论。

他认为,“所谓生产成本,我们说的是生产所必要的劳动与节制的总和”,商品价值就是由这种生产成本决定的,它包括劳动得到工资,节制带来利润。

节制论:节制是资本家牺牲了目前的享受,把可以自由使用的那一部分资本,不是用于非生产性的使用,或者是宁愿有计划地从事收益在于将来,而不是在于当前的生产。

他认为“所谓生产升本,我们说的是生产所必要的劳动与节制的总和”,商品价值就是由这种生产成本决定的,它包括劳动得到工资,节制带来利润。

约翰穆勒的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具有不同性质。

“财富生产的法则和条件具有自然真理的性质。

它们是不以人的抑制为转移的。

不论人类生产什么,都必须按照外界物品构成人类身心结构固有性质所决定的方式和条件来生产。

”“财富的分配要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决定这种分配的规律则是依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见和感情而形成的。

这在不用的年代和国家内是很不相同的。

”工资基金论:短期的工资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也就是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取决于维持雇佣劳动生活的资本的数量,即工资基金和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人数的比例。

最低工资的规定,不能超过平均工资水平。

由于工资基金的数量是一定的,因而总会有一部分失业工人存在。

除了增加用于雇佣劳动的总基金数量以外,工资率是不能上升的。

凯里的再生产费用价值论:在一切发展的社会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改良,降低了再生产的费用。

再生产同一种产品所需费用的减少,已经不再是价值的标准,而价值则是由在生产费用决定的。

在生产费用包括人类在控制自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等生产资料,以及耗费的劳动。

在生产费用也就是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组成。

巴师夏的服务价值论:“价值就是两项交换的劳务之间的比例关系。

”“世界上第一次有价值观念是这样一种情况:某人对他兄弟说,‘你替我做这事,我帮你做那事’。

他们两人都同意了,因为这时人们第一次可以说:两项交换的劳务价值相等。

”货币拜物教: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是一种独立的东西。

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本身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