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形态学检验
微生物学实验一 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显微技术是微生物检验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1. 结构光学显微镜是由光学放大系统和机械装置两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一般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光源等;机械系统一般包括镜筒、物镜转换器、镜台、镜臂和底座等(图1-1)。
图1-1 光学显微镜结构图标本的放大主要由物镜完成,物镜放大倍数越大,它的焦距越短。
焦距越小,物镜的透镜和玻片间距离(工作距离)也小。
油镜的工作距离很短,使用时需格外注意。
目镜只起放大作用,不能提高分辨率,标准目镜的放大倍数是十倍。
聚光镜能使光线照射标本后进入物镜,形成一个大角度的锥形光柱,因而对提高物镜分辨率是很重要的。
聚光镜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光的明暗,可变光栏可以调节入射光束的大小。
显微镜用光源,自然光和灯光都可以,以灯光较好,因光色和强度都容易控制。
一般的显微镜可用普通的灯光,质量高的显微镜要用显微镜灯,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有些需要很强照明,如暗视野照明、摄影等,常常使用卤素灯作为光源。
2. 原理显微镜的放大效能(分辨率)是由所用光波长短和物镜数值口径决定,缩短使用的光波波长或增加数值口径可以提高分辨率,可见光的光波幅度比较窄,紫外光波长短可以提高分辨率,但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
所以利用减小光波长来提高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是有限的,提高数值口径是提高分辨率的理想措施。
要增加数值口径,可以提高介质折射率,当空气为介质时折射率为1,而香柏油的折射率为1.51,和载片玻璃的折射率(1.52)相近,这样光线可以不发生折射而直接通过载片、香柏油进入物镜,从而提高分辨率。
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而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分辨率越高。
3. 使用方法1)低倍镜观察先将低倍物镜的位置固定好,然后放置标本片,转动反光镜,调好光线,将物镜提高,向下调至看到标本,再用细调对准焦距进行观察。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2.葡萄糖代谢类型鉴别试验 (O-F试验)
原理: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必须有分子氧参 加的,称为氧化型;能进行无氧降解的为发酵型;不分解 葡萄糖的细菌为产碱型。发酵型细菌无论在有氧或无氧环 境中都能分解葡萄糖,而氧化型细菌在无氧环境中则不能 分解葡萄糖。本试验又称氧化发酵(O/F或Hugh-Leifson, HL)试验,可用于区别细菌的代谢类型。
(2)用毛细滴管将菌液滴于洁净的玻片上,缓慢倾斜玻 片任菌液流开,始之成为均匀薄膜,将玻片置37℃温箱内, 任其自然干燥,切勿用火焰固定。
(3)在干燥标本片上滴加鞭毛染色液1~2滴,使覆盖于 薄膜上,作用1~2min后轻轻用水冲,干后镜检观察。
3.结果 菌体染成红色(或深紫色),鞭毛染成淡红色(或
方法:将待试菌接种于ONPG肉汤中,35℃水浴或孵箱孵 育18~24h,观察结果。
结果:呈现亮黄色为阳性,无色为阴性。
应用:可用于迟缓发酵乳糖细菌的快速鉴定,本法 对于迅速及迟缓分解乳糖的细菌均可短时间内呈现阳 性。埃希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哈夫尼 亚菌属、沙雷菌属和肠杆菌属等均为试验阳性,而沙 门菌属、变形杆菌属和普罗威登斯菌属等为阴性。
结果:红色者为阳性,黄色或类似铜色为阴性
应用:主要用于大肠埃希菌和产气肠杆菌的鉴别。 本试验常与MR试验一起使用,一般情况下,前者为阳 性的细菌,后者常为阴性,反之亦然。
6.胆汁七叶苷水解试验
原理:在10%~40%胆汁存在下,测定细菌水解七叶苷的能力。 七叶苷被细菌分解生成的七叶素,七叶素与培养基中的枸橼酸铁的 二价铁离子发生反应形成黑色化合物。
三、生化反应
酶系统 对底物的分解能力 代谢产物
微生物学检验常用的技术方法

微生物学检验常用的技术方法随着现代医学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已深入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准确、快速检验和鉴定临床标本中的微生物,并对引起感染的微生物进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形态学检查细菌形态学检查是细菌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基础。
根据其形态、结构和染色反应性,为进一步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1、显微镜检查由于细菌个体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的放大才能看到。
一般形态和结构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的超微结构则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常用显微镜有如下几种。
1.普通光学显微镜采用自然光或灯光为光源,其波长约为0.4μm。
显微镜的分辨率为波长的二分之一,即0.2μm,而肉眼可见的最小形象为0.2mm。
故用油(浸)镜放大1000倍,能将0.2μm的微粒放大成肉眼可见的0.2mm。
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用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的观察。
2.暗视野显微镜它通常用于观察非染色微生物的形态和运动。
在普通显微镜中安装暗场集中器后,光线无法从中间直接穿透,视野变暗。
当试样从聚光器边缘接收到斜射光时,它可能会散射。
因此,可以在暗场背景下观察到细菌或螺旋体等明亮的微生物。
3.相衬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利用相差板的光珊作用,改变直射光的光位相和振幅,将光相的差异转换为光强度差。
在相差显微镜下,当光线透过不染色标本时,由于标本不同部位的密度不一致而引起光相的差异,可观察到微生物形态、内部结构和运动方式等。
4.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相同。
主要区别在于光源、滤光片和集中器。
目前,大多数实验仪器使用落光装置。
高压汞灯通常用作光源,可以发出紫外线或蓝紫光。
滤波器有两种:激励滤波器和吸收滤波器。
除了普通的亮场集中器外,还可以使用蓝光荧光显微镜可用暗视野聚光器,以加强荧光与背景的对比。
微生物学的检验方法都有哪些

微生物学的检验方法都有哪些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和渗透,比如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医学检验当中。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研究水平如今已经上升到细胞、分子、甚至基因,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推动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微生物学检验在医学研究、治疗、诊断当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接下来的内容就将向您微生物学的检验方法有哪些?对微生物做形态学检查是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地对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
其主要是根据细菌的形态、结构、染色反应等特性来判断细菌的状态,从而为接下来的鉴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一、显微镜检查我们都知道,细菌的体积是很小,仅通过肉眼是没有办法看到的,必须借助其它放大倍数比较大的设备(比如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一般形态和结构,如果想要观察细菌的内部结构,则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
显微镜有很多种类,以下为常用的显微镜:1.普通光学显微镜普通的光学显微镜采用自然光或灯光作为光源,光源的波长在0.4微米左右,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波长的一般,也就是0.2微米。
但是人体肉眼能见的最小物质为0.2毫米,和显微镜的分辨率相差了很多,所以需要用油(浸)镜将目标物放大1000倍,这样才能比较清晰地进行观察。
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一般可用作观察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2.暗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顾名思义就是在视野呈现暗色的显微镜,其原理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安一个暗视野聚光器,这样就使光线不能从中间直接透过。
目标物接收到从聚光器边缘射出的光之后可以发生散射,就能在视野较暗的情况下观察光亮的微生物,形成一个明显的反差,观察结果会更清晰。
暗视野显微镜一般用作观察不染色微生物形态和运动,比如细菌、螺旋体等。
3.相差显微镜相差显微镜主要是利用相差板的光栅作用,最光的相位和振幅进行改变。
这样一来,当光线透过不染色标本时,密度不同的部位就会呈现不一样的结果。
相差显微镜一般可用于微生物形态、运动和内部结构的观察。
临床医学检验知识速记--(真菌)微生物学

临床医学检验知识速记--(真菌)微生物学真菌(fungus)是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无光合色素,细胞壁含几丁质和纤维素的,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壁:不含肽聚糖,含几丁质及纤维素临床分类(按致病部位):浅部真菌、深部真菌形态学分类: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在鉴定上起重要作用(一)形态与结构1、单细胞真菌:圆形或卵圆形,包括酵母型和类酵母型真菌。
酵母型真菌以芽生方式繁殖,芽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个体,不产生菌丝,其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
类酵母型真菌也以芽生方式繁殖,菌落与酵母型真菌相似,但它产生的芽体不从母细胞上脱落,而是延伸入培养基内形成假菌丝。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新生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
2、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两种基本结构组成(1)菌丝:在环境适宜情况下由孢子萌发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
按照功能分为:①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②气生菌丝:露出培养基向空气中生长;③生殖菌丝按照结构分为:①有隔菌丝:多数致病性真菌;②无隔菌丝。
菌丝的形态大小不一(螺旋状/球拍状/鹿角状)、菌丝间有无分隔、形状特征(绒毛状/絮状/粉末状) → 鉴别真菌(2)孢子:由生殖菌丝产生的一种繁殖体,是真菌的繁殖结构。
有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类①有性孢子: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2个细胞融合经减数分裂形成。
包括: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子孢子,多为非致病性真菌所产生。
②无性孢子:菌丝上的细胞分化或出芽生成,不经两性细胞的配合。
病原性真菌大多形成无性孢子。
可分为三种a. 分生孢子:又可分为大分生孢子(其大小、细胞数和颜色是鉴定的重要依据)、小分生孢子(真菌都能产生,诊断意义不大)b. 孢子囊孢子c. 叶状孢子:又可分为芽生孢子(一般芽生孢子生长到一定大小仍不与母体脱离,则形成假菌丝)、厚膜孢子(是真菌的一种休眠形态)、关节孢子真菌种类不同,孢子形状大小也不同→ 鉴别真菌3、二相性真菌:少数真菌在营养、温度、理化因素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可发生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种形态的可逆转化,称为双向性真菌。
临床微生物检验知识点

临床微生物检验知识点1.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形态、生长要求、代谢特性等。
2.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熟悉常规培养基的选择和制备,掌握不同微生物的适宜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氧气需求等。
3.微生物鉴定:根据微生物的形态和特性进行初步鉴定,如形态学特征、革兰氏染色、厌氧性检测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生物化学试纸、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鉴定。
4.耐药性检测:对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了解其对各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这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感染。
6.检验流程和规范:了解微生物检验的标本采集、处理和保存的基本要求,掌握各类检验方法的操作步骤,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抗生素治疗和微生物学监测:了解抗生素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以及微生物的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和监测方法。
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是临床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目标之一8.感染控制:了解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等。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环境和医务人员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感染防控。
9.病原微生物的定量检测:对一些病原微生物,如HIV、肺结核菌等,需要进行定量检测。
这有助于预测疾病进展、评估治疗效果和制定治疗方案。
10.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临床微生物检验也不断发展,新的方法和技术被广泛应用,如实时荧光PCR、质谱技术、核酸杂交等。
了解这些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可以提高检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总结起来,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知识点涉及微生物学基础、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验、诊断、标本采集处理、抗生素治疗和感染控制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形态学检查

实验室意外紧急处理办法
1.皮肤破损:去除异物,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洗净后2% 碘酊或 红汞涂抹。 皮肤破损:去除异物,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洗净后 碘酊或2%红汞涂抹 红汞涂抹。 皮肤破损 2.烧伤:局部涂凡士林,2%鞣酸或 苦味酸。 烧伤:局部涂凡士林, 鞣酸或 苦味酸。 鞣酸或2%苦味酸 烧伤 3.化学药品腐蚀伤:若强酸则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洗涤 化学药品腐蚀伤:若强酸则先用大量清水冲洗, 化学药品腐蚀伤 中和;若强碱则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 硼酸洗涤中和 硼酸洗涤中和( 中和;若强碱则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2%硼酸洗涤中和(若伤处为眼部 加用橄榄油或者液体石蜡1~2滴滴眼)。 滴滴眼)。 加用橄榄油或者液体石蜡 滴滴眼 4.菌液入口:立即吐入消毒容器内,1:1000高锰酸钾或 双氧水漱口, 菌液入口:立即吐入消毒容器内, : 高锰酸钾或3%双氧水漱口 菌液入口 高锰酸钾或 双氧水漱口, 根据菌种服用抗菌药物。 根据菌种服用抗菌药物。 5.菌液污染台面:2%~3%来苏尔或 菌液污染台面: 来苏尔或0.1%新洁尔灭覆盖 分钟后抹去,皮肤 新洁尔灭覆盖30分钟后抹去 菌液污染台面 来苏尔或 新洁尔灭覆盖 分钟后抹去, 手指沾染活菌应用上述液体浸泡3分后肥皂和清水洗净。 手指沾染活菌应用上述液体浸泡 分后肥皂和清水洗净。 分后肥皂和清水洗净 6.火警:勿慌,立即关闭电闸和煤气闸。若酒精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起火 火警:勿慌,立即关闭电闸和煤气闸。 火警 切不可用水扑救,可用沙土等物扑灭。 切不可用水扑救,可用沙土等物扑灭。
(2)中效消毒剂 不能杀灭芽胞,但能杀灭繁殖体、真菌和大多病 不能杀灭芽胞,但能杀灭繁殖体、 毒,如喉镜,麻醉器材碘酊、乙醇等。 如喉镜,麻醉器材碘酊、乙醇等。
(3)低效消毒剂
能杀灭大多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灭芽胞, 能杀灭大多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灭芽胞,结核杆
《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培养与鉴定

《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培养与鉴定病原菌的鉴定是将一个未知菌株按其生物学特征,经过与所有已知菌种进行比较后到一个已知菌种的分析过程。
根据感染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首先要明确被鉴定菌种已获得纯培养。
然后确定革兰氏染色性、形态,再按科、属、种逐步鉴定下来。
应该利用已具备的条件,尽可能地缩小鉴定范围,这是在作实验设计时必须想到的,要用最小数量的试验方法作出鉴定。
基于鉴定菌的特点,选用合适的鉴定体系,力求方法学简单,反应判断明确,价廉的方法。
血清学鉴定由于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给细菌学鉴定提供了快速诊断方法。
对培养困难的病原菌,可考虑应用基因水平的鉴定技术。
最后还要提示,对检测人员应把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每一鉴定步骤。
【球菌】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又称化脓性球菌。
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及淋病奈瑟菌等,根据革兰氏染色可将其分为两类,均无鞭毛和芽孢,少数可形成荚膜。
本实验要求了解化脓性球菌的形态特征及染色性、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奈瑟球菌的检验程序和主要的鉴定方法;肺炎链球菌Op—tochin敏感试验。
一、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的细菌常堆聚成葡萄串状。
能引起皮肤粘膜、多种组织器官的化脓性炎症,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
有的菌株还可引起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等,又是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
近年来,耐药性菌株逐年增多。
临床上首先要与其他革兰氏阳性球菌鉴别,然后再作属内种的鉴定及致病性的检测。
[材料]1.菌种:葡萄球菌培养物。
2.培养基:血琼脂平板,普通琼脂平板,甘露醇发酵管,氧化、发酵(OF)管,甲苯胺蓝核酸琼脂。
3.试剂:兔血浆、3%H2O2、致敏胶乳/红细胞制剂。
4.其他:革兰氏染液、玻片、一次性卡片。
[方法]1.形态学观察:取普通琼脂平板上葡萄球菌培养物少许,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可见到葡萄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一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二 二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 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四 酶类试验
27
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类别 生化试验
原理
培养基/试剂 阳性结果
应用
碳 糖(醇)发酵试 各种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苷)类 含糖、醇、 溴甲酚紫变黄 肠杆菌科细菌的鉴
水
验
的酶,分解糖类的能力不同,产酸、产
实验1 细菌形态学检查
【实验目的】
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悬滴法、压滴法及结果判读 。 3.熟悉细菌染色基本原理;掌握革兰染色法、
抗酸染色法。
2
【实验器材】 1.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变形杆菌、耻垢分枝杆菌。 2.培养基 普通琼脂平板、肉汤培养基、罗
氏培养基。 3.试剂 无菌生理盐水、凡士林、结晶紫、
16
4. 半固体穿刺接种法:由培养基中央刺到距管底约半厘米处,然后
沿穿刺线退出接种针。
用途:检验细菌的运动性或观察细菌的生化反应。
17
四、细菌的培养方法
1. 需氧培养法:将已接种的表皮葡萄 球菌的琼脂平板、斜面或液体培养 基置35℃培养箱培养18-24h,观察细 菌生长情况。
18
2. 二氧化碳培养法(烛缸法):取有磨口 标本缸或玻璃干燥器,在盖及磨口处涂 以凡士林,将接种细菌的培养基放入缸 中,点燃缸内蜡烛,加盖密封,当蜡烛 燃烧时会消耗缸内氧气并产生CO2,浓度 约为5%左右,将烛缸置35℃培养箱。
11
三、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
细菌接种的基本程序: ➢ 灭菌接种环(杀灭接种环沾染的细菌,以免污染标本) ➢ 沾取标本 ➢ 接种 ➢ 灭菌接种环(杀灭接种环沾染的细菌,以免污染环境)
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方法和诊断

五、鲎试验(Limulus test, LT)
鲎试验是利用鲎试剂能与微量内毒素反应形成固态 凝胶来检测内毒素的试验。 鲎试剂是鲎血液中的变形细胞溶解物(Limulus amebocytes lysate,LAT),为白色粉末,易溶于 水和生理盐水中。鲎试剂中含C因子、B因子、凝固 酶原和凝固蛋白原等几种参与级联酶反应的成分。 在一定条件下,微量的内毒素即能激活鲎试剂溶液 中的C因子,活化C因子激活B因子,活化B因子使凝 固酶原转变为凝固酶,凝固酶使凝固蛋白原转变成 凝固蛋白,最终导致凝胶的形成。
培养基的种类—按用途分类
(3)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底物 和指示剂,即为鉴别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用来 作细菌的生化试验,以便鉴定细菌,因此这类 培养基是临床细菌检验常的培养基。如糖发酵 培养基、克氏双糖铁培养基(KIA)、动力-吲 哚-尿素(MIU)培养基等。
培养基的种类—按用途分类
(4)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 或抗生素,以抑制某些细菌种类生长,有助于需要 的细菌种类生长。此类培养基主要用于从含菌种类 (主要是正常菌群)较多的标本(如粪便)中分离 培养专性病原菌。如胆盐培养基、SS琼脂、麦康凯 琼脂、中国兰琼脂、伊红-美兰琼脂用于从粪便中 分离培养志贺菌和沙门菌;庆大霉素琼脂、碱性琼 脂用于从粪便中分离培养霍乱弧菌。 (5)特殊培养基:包括培养细菌L型的培养基,培 养厌氧菌的厌氧培养基。这类培养基用于培养营养 要求和生长条件较特殊的细菌。
细菌L型检查
(一)培养基:培养细菌L型的培养基需 具有丰富的营养和高渗生长条件。培养基 常以心脑浸液及牛肉浸液为基础,加入 1~2%蛋白胨、5%NaCl(使致高渗), pH7.6~7.8、1%琼脂,高压蒸汽灭菌后制 备成固体培养基,必要时高压蒸汽灭菌后 待至60℃左右加入20%无菌马、羊或人血 浆,制备成固体培养基。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二、染色标本
· 细菌标本经染色后,除能清楚看到细菌的形态、大小、 排列方式外,还可根据染色反应将细菌进行分类,因 此染色标本的检查在细菌的初步鉴定中应用最广,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一)常用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复合染料。 ·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革兰染色、抗酸染色、
荧光染色。
革兰染色
三、生化反应
(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
原理:不同种类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苷)类的酶, 因而对各种糖(醇、苷)类的代谢能力也有所不同,即使能分 解某种糖(醇、苷)类,其代谢产物可因菌种而异。检查细菌 对培养基中所含糖(醇、苷)降解后产酸或产酸产气的能力, 可用以鉴定细菌种类。
方法:将待试菌接种于葡萄糖磷酸盐蛋白胨水中, 35℃孵育48~96h后,于5ml培养基中滴加5~6滴甲基红指示 剂,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呈现红色者为阳性,桔黄色为阴性,桔 红色为弱阳性。
应用:常用于肠杆菌科内某些种属的鉴别,如大肠 埃希菌和产气肠杆菌,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肠 杆菌属和哈夫尼亚菌属为阴性,而沙门菌属、志贺菌 属、枸橼酸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等为阳性。
3
革兰阳性菌细胞内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结
晶紫和碘牢固的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被乙醇脱色;而革
兰阴性菌细胞内含极少量的核糖核酸镁盐,吸附染料量少,形
成的复合物分子也较小,故易被乙醇脱色。
2. 染色方法
1 标本涂片、干燥和固定。 2 染色:在已固定细菌涂片上滴加结晶紫染液数滴, 室温作用1min,用细流水轻轻冲洗,甩去积水。再滴 加碘液数滴,室温作用1min,冲洗。滴加95%酒精数滴, 轻轻摇动玻片几秒钟,使均匀脱色,然后斜持玻片, 使脱掉的染料随酒精流去,再滴加酒精,直到流下的 酒精无色为止(约需30s),立即用细流水将酒精冲掉。 再滴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约30s后用细流水冲洗。 3 标本染色后,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滴香柏油后 用油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
吴茂红
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抗生素合理运用。
但由于积习甚深,可以说该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以往,在检验科中,微生物专业应该是最为滞后的部门。
随着抗生素合理运用工作的不断深入,临床微生物专业和业者,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临床微生物不受重视的原因1.临床抱怨
检验报告时间长,2-3天或更长
阴性报告多
阳性报告和临床不相符
2.检验人员抱怨
标本少,收费低
不合格标本多
人员少,受培训机会低,新知识获取少
设备简陋,鉴定手段少
如何解决问题?
加强与临床沟通
加强形态学检验,采取分级报告制度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增加人员
添置必要器材
改善实验室环境
临床微生物形态学作用评判送检标本质量
分级报告
后续鉴定培养重要依据
提高报告的时效性:可根据不同的标本和不同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报告时间和规定,与临床科室达成一定的约定,以提高报告的时效。
应分两种报告形式:
a.危重感染报告:
b.常规报告:
1.革兰染色:危重报告30-60分钟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染色反应、是细菌或真菌、细菌形态。
有无细胞内吞嗜现象,有无菌丝。
2.抗酸染色:报告抗酸染色阳性或阴性;菌量以加号表示。
常规报告24h,危重报告1h-2h。
痰培养:24小时初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痰标本是否合格,优势细菌,金葡菌、铜绿假单孢菌等特征明显细菌的鉴定结果。
尿培养:可在24小时报告初始结果,包括菌落计数和可能细菌种类,如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分泌物:24h初始报告:有无细菌生长;革兰阳性或阴性细菌或特征明显的细菌名称;根据涂片结果推测致病菌。
血液和无菌体液培养的报告:
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第一级:培养液直接涂片结果;
第二级:初步药敏结果和平皿菌落涂片结果;
第三级:正式细菌鉴定和药敏报告。
一、G染色细菌形态
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菌落
链球菌
G阴性杆菌
弧菌
二、培养前涂片G染色
1.下呼吸道感染标本(痰标本)
痰标本是临床微生物最常见的标本之一,由于口腔中存在大量正常菌群,因此,判
断标本是否合格格外重要。
痰涂片染色有常规的G染色和抗酸染色。
摘自《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当标本中细菌种类超过3种以上,未见到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作为不合格标本;如见
到数量不等的白血胞或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或两者同在,含1-2种不同细菌,可考虑继续培养,结果可根据病情再作分析;当涂
片中见到1-3种细菌,少量的扁平上皮细胞,少量或较多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均可按合格
标本继续培养。
不合格标本(低倍)
合格痰标本
合格痰标本(低倍镜)
合格痰标本(吞噬)
白细胞上覆盖杂菌
肺炎链球菌
镜检的描述性报告:如镜检见到排列成葡萄状的革兰阳性球菌,可报告“找到革兰阳性球菌,形似葡萄球菌”;如见到瓜子仁形成矛头状端相背,成双排列,具有明显荚膜的革兰阳性球菌时,可报告“找到革兰阳性球菌,形似肺炎链球菌”;如见到不易识别的细菌时则报告“找到革兰×性×形细菌”;如发现其他有意义病原微生物存在时,应主动描述性报告观察结果,并与临床联系和追踪进一步检查。
荚膜
矛头状
肺炎链球菌肚脐样之菌落
肺炎链球菌肚脐样之菌落
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痰涂片G染色镜下见
菌落灰白色、圆形、光滑、半透明
卫
星
现
象
金葡菌金葡菌
X、V因子需求试验
卡他莫拉菌
卡他莫拉菌菌落
痰涂片卡他莫拉菌(白细胞吞噬)
有荚膜G阴性杆菌
奴卡菌
涂片镜检:组织液、渗出液或脓液标本直接涂片,如有色素颗粒,用玻片将其压碎涂片。
见革兰阳性(有时不定)、纤细的菌丝体和长杆菌,抗酸染色弱阳性,可初步定为奴卡菌。
脑脊液和痰液中发现抗酸阳性长杆菌,须与结核杆菌区别。
星形奴卡菌革兰染色形态(卷发样)
星形奴卡菌抗酸染色形态
星形奴卡菌菌落形态
菌落皱褶、颗粒状,呈黄色或橙色
星形奴卡菌在血平板上菌落形态,2d
星形奴卡菌在巧克力平板上菌落形态,2d
真菌酵母及酵母样真菌
念珠菌
隐球菌
霉菌(丝状真菌)
念珠菌
念珠菌在环境中和人体内均可寄生存在
正常人皮肤、口腔、肠道、肛门、阴道中可分离出本菌
显微镜下表现为芽孢和假菌丝
假菌丝一般与致病相关
寄生时一般表现为孢子相
念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