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教案6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被压扁的沙子》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被压扁的沙子》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被压扁的沙子》是现代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一篇科普短文。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阐述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与外星生命的关系,提出了“被压扁的沙子”这一独特观点。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这篇短文,让学生了解科幻作品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对科幻作品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生命起源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注重科普知识的普及。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分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阿西莫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科幻作品的表达技巧,培养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幻作品的魅力,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思路。
2.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科幻作品的表达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案例分析:以课文为例,分析科幻作品的表达技巧。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准备相关的科普知识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科幻作品的基本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阿西莫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科幻作品与科学知识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解答疑问。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如: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有哪些?作者是如何阐述地球生命起源的?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了解阿西莫夫短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素养。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互动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阿西莫夫作为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阐述的科学理论,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涉及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0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恐龙和沙子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自然现象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从而引出“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这一主题。
(2)介绍课程主题及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分析(15分钟)(1)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对生字词进行解释和发音。
(2)针对课文中的一些关键段落和句子,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
(3)通过问题解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问题解答与讨论(15分钟)(1)通过小组形式,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于科学理论的问题或看法,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分享彼此的学习收获。
4.练习设计与拓展(15分钟)(1)通过设计一些练习题或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以加深学生对科学理论的理解认识。
(2)通过拓展性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针对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和句子,采用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互动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运用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理论。
3.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丰富学习内容。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设计课堂练习和作业,例如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科学理论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问答或论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一. 教材分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的内容,包括《恐龙无处不在》和《被伊普西龙捕获》两篇短文。
这两篇短文介绍了恐龙的存在与灭绝,以及科学家对恐龙的研究成果。
本节课通过阅读这两篇短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恐龙的知识,对恐龙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恐龙灭绝的原因和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科幻小说和科普文章感兴趣,但阅读理解能力层次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存在与灭绝,掌握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从文章中提取有用信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他们对科普文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理解恐龙的存在与灭绝原因。
2.难点:学会从文章中提取有用信息,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实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你们对恐龙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恐龙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恐龙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恐龙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恐龙的灭绝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_6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说明文是八年级重点学习的一种文体,本册有两单元课文内容均为说明文。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引导学生对于说明文的学习及说明文知识的掌握。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课文分析水平,而且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几篇说明文、也刚刚学习过《大自然的语言》,所以学生对说明文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了解的。
本堂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文本,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实行思考。
2.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实行思考。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恐龙无处不有阿西莫夫恐龙 “板块构造” 理论生物学 地质学六、评测练习:1.找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世界的大冰箱 。
(2)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3)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个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4)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5)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2.下列句子的加点字能否去掉?(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3)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能够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不同科学领域。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_1
四、本课时教学反思:
整体目标达 成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事理说文明文的特点。(难点) 2.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学生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重点) 二、教学过程 主问题一:阅读课文,激发科学精神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两篇短文,谈谈作者说明问题的过程给了你怎样的 启示?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两篇短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他山之石,能够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实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 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 主问题二:细读课文,体会说明语言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以下几句话,你可发现它们与其他语句有什么区别? 并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 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撞击”。 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从现象 到本质,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作业布置】 1.课余时间走进图书馆或利用网络阅读相关“板块构造”“恐龙灭绝”的资料 介绍,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研动态。 【板书设计】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板块构造学说” 《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四、本课时教学反思:
《恐龙无处不在》一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 学说;《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特征等 的介绍,证明了外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的观点。两篇文章都是表明不同 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科学领域的发现能够相互启发,从而发现新 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作业布置】 完成《新支点》作业。 【板书设计】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板块构造学说” 严谨的思维 求实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部编版)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把握文章阐述事理的方法,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色。
3.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1.把握文章阐述事理的方法,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恐龙无处不有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课件播放视频:《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真相》师:我们简单了解了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真相后,内心是否对恐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篇课文,都好像与恐龙有关,到底是不是都是在讲恐龙呢?亦或是想告诉我们什么知识呢?我们带着疑问请先学习《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板书: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阿西莫夫)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了解作者作品,把握文章阐述事理的方法,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色。
3.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学生齐读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课件展示:1.走近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英语:Isaac Asimov,1920年-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
代表作有《新疆域》《基地》等。
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2.知识链接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
“科普”即“科学普及”。
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为基本载体,现今也常以视频等其他形式出现。
主要功能和目的: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展现科学魅力。
3.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
骨骼.(ɡé)鸟臀.目(tún)俯.冲(fǔ)岛屿.(yǔ)深渊.(yuān)流逝.(shì)携.带(xié)两栖.(qī)覆.盖(fù)铱.(yī)潮汐.(xī)抵.达(dǐ)劫.难(jié)排斥.(chì)趋.势(qū)膨胀.(zhànɡ)追溯.(sù)衍.射(yǎn)二氧化硅.(ɡuī)(2)理解词意领域: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恐龙无处不有》,科学家由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有”这一发现推究原因,证实了“板块构造“这一地质学理论的正确性。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被压扁的沙子》,看看它又解释了我们的哪些疑问,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阅读课文,明确对象(阅读文本,圈点勾画回答出示的问题。
)1.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两种理论。
2.“被压扁的沙子”是什么?它的形成和性质。
3.作者支持那种理论学说?(结论是什么)明确说明对象:借助“被压扁的沙子”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由撞击形成的。
三、理清思路,明确顺序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推理证实自己的结论的?(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肯定“撞击说”而否定“火山说”?)明确: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①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②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③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
④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⑤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行文思路: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作出结论。
这篇短文是提出两个假设,通过论证否定了其中的一个。
(板书)四、比较异同,体会特色比较两片短文的异同点:《被压扁的沙子》与前一篇文章《恐龙无处不在》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进行比较) a.说明对象(内容):《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来说明“板块运动”理论;《被压扁的沙子》是从分析“斯石英”的形成及特性,说明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教学设计篇1 【自读要求】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
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使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方法。
4、掌握词语,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重点】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联点和有区别的地方,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顺序的特点。
3、精读一两个段落,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这一语言特点。
(特点:1、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
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
2、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自读程序】1、初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该掌握的词语,不会读的和不理解的词典解决;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同时,老师可相应地介绍作者和一些有关的恐龙及地理知识。
2023年《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觉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另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短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觉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发:不同领域的科学发觉可以相互启发,从而有新的发觉;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及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清短文的行文顺序,学习短文的说明方法、言语特色。
(过程与方法)1.采纳比拟阅读法,比拟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让学生懂得写文章时可依据情况的不同,采纳不同的写作角度,培养学生特长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体会文章言语的精确、平实、生动的特点。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2.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刻探究未知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以及说明的顺序、方法。
2.难点: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觉可以相互启发,从而发觉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导入新课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
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觉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两篇科普短文,看看他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检测生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遗骸(hái)劫难(jié)追溯(sù)两栖(qī) 骨骼(gé) 衍射(yǎn)潮汐(xī) 携带(xié) 地壳(qiào)驮运(tuó) 陨石(yǔn) 熔化(róng)褶皱(zhě) 硅(guī) 铱(yī)鸟臀目恐龙(tún)(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
【导语】《恐龙⽆处不有》是从恐龙化⽯遍布全球的⾓度来谈⼤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
通过这两篇短⽂的⽐较阅读,让学⽣懂得写作⽂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度下笔。
⼩编整理了⼋年级上册语⽂《阿西莫夫短⽂两篇》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标 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
2.了解“板块构造”“⼤灭绝”“撞击说”“⽕⼭说”“斯⽯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章作者的思维⽅式。
能⼒⽬标 1.⽐较分析两⽂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度,把握两⽂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体会本⽂语⾔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法。
德育⽬标 学习作者运⽤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努⼒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 1.把握两篇短⽂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度、多侧⾯的思维⽅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中的补充说明的作⽤和含义。
●教学⽅法 1.⽐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整体感知⽂意;精读课⽂,⽐较分析两篇短⽂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度,深⼊理解⽂章内容;揣摩语⾔,体会作者独特的语⾔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法,引导学⽣留⼼⽣活,思考⾃然和社会,多⾓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 ] ⼀、导语设计 设计(⼀) 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种奇异的爬⾏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体表⾯覆盖着有鳞⽚的⽪肤。
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
《恐龙无处不在》 教案精选6篇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精选 6 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 篇《《恐龙无处不在》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1.明确文章的说明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学习本文准确、周密、简明的语言特色。
2.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思维。
(一)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学习本文准确、周密、简明的语言特色)(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思维。
(一)导入1、恐龙的相关画面,并解说: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最重的可达 90 吨(目前的大象只有 6 吨),曾以900~1200 属类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可在 6500 万年前,恐龙却灭绝了,只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种各样恐龙的化石,那么这些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板书课题及作者)2、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请你谈谈读过题目后有什么样的结论?预设:生:是说恐龙遍布世界各地师:南极也有?生: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师:在什么时候发现的,具体说说。
读第二自然段。
师: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在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你的第一个想法是怎样的?真实本能的自然的想到了什么?生 1:是翼龙,会飞,飞到南极。
生 4:大陆发生了灾难。
恐龙迁移而去。
比如火山。
师:为何每块大陆都有?结合我们学过的科学知识。
生:是大陆在漂移。
把恐龙带走的。
师:你们有很多说法,你们觉得哪个理由更有说服力?师:看来还是大陆漂移猜想更有说服力。
(二)初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多媒体依次显示下列问题:1.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2.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讨论:并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回答这两个问题(三)研读课文理清说明的顺序1.思考:看看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的。
八年级语文: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教案6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教案6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
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
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显瓢砸皇薄?nb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
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题《恐龙无处不有》执教教师-学时1学时年级八年级一、教学目标1.通过关联词填空,梳理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作者事理推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热情以及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恐龙无处不在》是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学习本单元,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题,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恐龙无处不在》此文意在通过“恐龙无处不有”这一现象,说明地壳运动这一科学事实。
读本文,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作者所说的“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联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基本科学原则。
本文展现出科学思考方法的强大力量,富有理趣和思想之美。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这种“趣”和“美”,帮助他们理清作者推论的过程,激发他们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八上的第五单元,学生学习了事物说明文,了解了事物说明文的阅读路径即:核心问题:这篇文章的说明中心是什么?下位问题:(1)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围绕说明对象介绍了哪些特征?(2)作者是如何介绍这些特征的?(3)文章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这些材料之间有怎样的联系?(4)作者有怎样的情感倾向? 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学习说明文打好了基础。
八下第二单元的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对于这类文体,学生初读课文,往往会感到实证、假设、结论等纷至沓来,一时难以应付,理解上有困难。
事理说明文的事理比较抽象,要理清说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作者推导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
这也是学习事理说明文的重点、难点。
四、问题链设计核心问题:作者说明的事理是什么?下位问题:(1)作者要探究的现象是什么?(2)基于这一现象作者提出了哪些实证?(3)针对结论作者提出了哪些质疑?对此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假设?(4)作者对这个假设如何阐释的?引入的要素有哪些?提供了什么实证?(5)作者如何进行推理的?结论是什么?(6)作者例举这个事例试图阐释的科学事理是什么?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在地球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物种是我们人类,其实在我们人类之前有另外一个物种统治了地球长达1.6亿年,那就是恐龙。
被压扁的沙子(精选4篇)
被压扁的沙子(精选4篇)被压扁的沙子篇1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挨次。
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增加同学的科学意识,培育同学多角度看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科普文章的精确、生动的语言。
课时支配两课时。
课前预备同学:o查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词语。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思索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可查阅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收集整理关于恐龙的学问。
老师:o制作课件。
《侏罗纪公园》片段、光碟《中国冰川》中大陆漂移示意图。
预备多媒体教学平台。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恐龙无处不在》教学步骤激趣导入(放映《侏罗纪公园》片段)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肯定会被那奇怪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所震撼。
那么你们知道恐龙这个世界上最浩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 500万年前灭亡了呢?恐龙的化石会告知我们一些什么隐秘呢?请看美国闻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板书课题及)■整体感知同学阅读,检查预习。
遗骸(hai2):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蜍(chan2chu2):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很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
褶皱(zhe3zhou4):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追溯(su4):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地走。
比方探究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神话传奇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比方事物没有一争论: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明确:谈恐龙的灭亡,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研读探究请同学快速阅读一遍课文。
(小组争论)问题提得不正确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按什么挨次说明的?如何得出结论的?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力量强著称。
你能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明确:发觉问题:南极发觉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全部陆地好像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裂成四部分一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设计《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课文,这两篇短文分别是《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
这两篇文章都属于科普说明文,它们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这两篇短文共同体现了作者阿西莫夫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
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这两篇文章有助于学生学习科普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语言特点。
例如,《恐龙无处不有》采用了逻辑顺序,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现象入手,分析推理得出大陆漂移假说,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逻辑推理过程。
《被压扁的沙子》中,作者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如“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通过具体的数据比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研究中的证据分析。
从人文主题上看,这两篇文章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学生可以从阿西莫夫的研究中感受到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未知世界不断探索的勇气。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 学生能够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如“褶皱(zhězhòu)”“两栖(qī)”等,并能准确理解和运用。
2.了解科普说明文的特点,掌握文中运用的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 能够梳理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理解其逻辑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恐龙无处不有》时,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相关信息,以及这些信息与板块构造理论之间的联系。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如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还有哪些”,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课外资料进行探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鼓励学生关注科学领域的新发现。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程教案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恐龙无处不有》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如今统治地球的是人类,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百万年。
在人类出现之前,曾有一种爬行动物统治过地球,这种爬行动物是什么呢?(恐龙)然而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
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个谜。
如今在不同的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呢?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对此,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分别做出了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篇短文。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简介作者,师生互补阿西莫夫一生充满了传奇,著作量惊人,写了至少400本书。
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在美国仍很畅销。
他被称为“永远的科幻教父”。
“阿迷”们遍布全世界。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请同学们默读第一篇《恐龙无处不在》,并思考:1、在南极及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化石,作者首先想到了什么?2、恐龙能在今天的南极地区生存吗?为什么?作者经过分析思考得出了什么答案?明确:1、恐龙化石无处不有2、不能。
因为南极地区非常寒冷,而恐龙不适应寒冷的气候。
恐龙的生活环境需要的温度是32度左右。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知道作者写的意图。
)由此,引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更形成了一种理论——“板快构造”理论。
刚才同学们看书时应该发现文中6—8段对“板快构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有没有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把他阐述出来?明确: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第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 教学设计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教学创意】情境导入,跨学科教学,大单元教学。
板块引领,一课多练。
【教学思路】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通过情境导入、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让事理说明文变得有趣味性,从趣味中激发学生爱学习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通过课文信息的筛选读懂事理说明文。
2.学会梳理课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
3.体会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筛选课文信息,读懂事理说明文。
2.体会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1.梳理思路,理清说明顺序。
2.激发学生爱好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创设情景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一张人物图片导入,讲故事,认识一个人——魏格纳1910年的一天,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无意间落到了墙上的世界地图……“为什么地图上的美洲和欧洲、非洲海岸线如此吻合,难道这几块大陆曾经是相连的吗?”他大胆设想:这两块大陆早先是一个整体,后来因破裂、漂移而分开。
1912年,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
【设计意图】通过查找资料讲述魏格纳的故事,对照地图,用地理知识讲解板块构造。
二、检查预习,养成习惯学生交流预习所得(可从作者、文体知识方面交流)作者介绍: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T992),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
三、猜想标题,明确对象创设情境:学校组织参观地质博物馆,在展馆中有篇文章《恐龙无处不有》,有同学说,这篇文章放在这里不适合,有同学说:很合适,也有同学说,如果能换个标题就更好了。
你是怎么认为的?【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优秀教案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所说明的事理、顺序。
2.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3.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4.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5.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1.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2.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1.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件《恐龙无处不有》【课文导入】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叠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课堂环节导航】一、出示目标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所说明的事理、顺序。
2.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3.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二、资料链接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
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
本课两篇短文就是依据一些科学发现进行科学推理的科学小品文。
三、预习反馈1.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
2.写一写字形。
四、初读感知(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_6
《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及教材分析:《被压扁的沙子》选自2019新课标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美国科普、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第二篇说明短文。
这是一篇简单的事理性说明文,通过科学的发现从而引出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的两种对立的学说,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进而把焦点聚集在斯石时英的发现和形成上,通过层层推理论证最终得出撞击说的准确。
学习本文旨在让学生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理解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把握逻辑推理的说明顺序,学会概括总结事物的特征以及培养学生科学质疑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经过初一的学习,初二学生的思维水平,质疑水平以及表达水平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带有有科学幻想性的文章,充满了对现实世界的注重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因为科学性的文章能够协助学生解决生活中未知的现象,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惊喜好快乐。
既能够启发心智,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学生认知发展分析:通过前三课事理性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已在头脑中建构了学习事理性说明文的框架结构,即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来理解说明内容。
所以学生应该能够基本好的理解把握本文的说明内容和思路。
三、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相关恐龙灭绝的两种观点。
2、清晰地说明思路和说明顺序。
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培养科学发现、科学联系、科学求证的精神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默读、思考、梳理明确恐龙灭绝原因的两种对立学说的各自理论依据支撑2、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及短文中以斯石英为焦点的理论求证3、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揭开事实真相的重要作用难点:1、把握层次清晰的说明思路2、学习严谨恰当的逻辑说明顺序3、通过学习能从不同角度层面获得不同的有益启示五、教学准备:1、文章篇幅较短但某些概念术语太专业,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网上检索对诸如斯石英、核磁共震、X射线等实行充分地了解预习2、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来共同学习世界顶尖级的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所撰写的一篇说明性文章《被压扁的沙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教案6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
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
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显瓢砸皇薄?nb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
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
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
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四、说明顺序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五、说明方法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
首先是举例子。
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
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
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
“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
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六、严密准确的语言“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七、比较阅读教学建议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
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
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返《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
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
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一)明确目标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讨论明确: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
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
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
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 (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
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