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呼吁变法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
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
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 临内忧(揭竿斩木)外 患(瓜分豆剖)
第六课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背景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 1895年春
人物 内容
影响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轰动京沪、拉开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序幕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公车上书” 失败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作了哪些准备
活动呢?
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宣传变法
维新运动期间全国各地学会
维新派在各地创办的报刊
觉醒,投身于爱国斗争之中,致力于救国方案的探索;忧国忧 民、敢为天下先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巩固训练
戊戌变法—导学训练完成课堂在线
请同学们认真作答哟!
课后作业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法律制度是治安天 下的武器,变通是 天下不变的道理
问题思考:学会和报刊主要宣 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
响?
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
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使维新
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为百日维新奠定基础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 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 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第6课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办 C.强学会成立 D.戊戌政变
2.康梁组织“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D) A.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马关条约》的签订
第6课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 知道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影响,了解维 新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活动。
2. 掌握戊戌变法的时间、主要代表人物、内容 及结果。
3. 理解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的 消息传到北京后,群 情激愤。
经过: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 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 求拒和、迁都、变法。
➢ 创办报刊:
Hale Waihona Puke 上海天津长沙澳门
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 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严复
天津
百日维新
背景: 德国强占胶州湾 时间: 1898年 开始: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宣布实行变法 史称: 戊戌变法
改革内容及影响:
类别
主要内容
裁撤冗官冗员 政治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3.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的原因是( A ) 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的统治稳固 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
影响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 分子参与政权
类别
主要内容
影响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 经济 业,发展农、工、商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
八年级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戊戌变法是中国晚清时期维新变法运动的一部分,发生于1901年的戊戌年,因此得名。
本文将介绍戊戌变法的知识点,包括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
一、背景1.1 甲午战争的惨败:1894年到1895年,中国和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割让台湾,赔款近百亿两白银。
1.2 国际压力的增加:在甲午战争后,各国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的侵略,并对中国的文化进行解构和批判。
这个时期被称为“百日维新”,文化大革命,秉承自立自强的精神,提出理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倾向。
1.3 倭寇的肆虐:自甲午战争以来,一些不明身份的倭寇纷纷侵扰,给民众社会带来很大的安全威胁。
二、内容2.1 组建新军:戊戌变法的重要举措是组建了新式军队以应对严峻的国家危机,现代性和航海的发展与持续,新的工业黄金时代的到来,对于机械化发展的发明与运用都为组建新军队提供了技术上的必要条件.2.2 实行科举:在戊戌变法期间,科举制度得到了一些调整,不论贫富都有机会参加考试。
2.3 推行宪政:虽然戊戌变法的宪法没有得到实施,但在理念上逐渐接受了相应的现代价值观念,宪政会议也在中国其他领导人的带领下继续开会,推动了宪政的发展。
2.4 推进工业发展:广州,天津,上海等城市建立了许多新的工厂和工业企业来支持现代化的国家建设三、影响3.1 振兴国家、推动科技发展:戊戌变法试图进行一次全面的变革,而新政不仅为社会稳定的维持提供了基础条件,而且也激活了社会发展的多项因素,包括消极经济和文化现象的淘汰、创新思想的更新、城市化的推进、文化复兴等。
3.2 促进文化交流和知识更新:戊戌变法期间,中国人开始获得海外信息和知识。
一些学者和学生开始到国外留学回来后带着新知识,推动科技和文化的进步,使中国在许多方面逐渐赶上西方。
3.3 逐步推进宪政:戊戌变法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实践过程中的宪政意识,帮助了中国形成了逐渐向前的宪政概念,并为未来的宪政进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 (28张) PPT课件 图文
强学会
国闻报
南学会 实务学堂
时务报
万木草堂
戊戌变法 时期学会、 学堂、报 馆分布示 意图
问题思考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 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变法通议》·梁启超
梁启超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
变法图强。 ——《国闻报》
严复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 什么影响?
观点: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 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影响:使维新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维新派的这一系列宣传活动在 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什么作用?
冲击了封建社会腐朽沉闷的思想 文化,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潮流,激 发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调动 了人们探索救国之道的积极性,为随 后进行的戊戌变法做了有力的铺垫。
学以致用
4.强学会属于:
C
A.地主阶级政治团体
B.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C.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D.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组织 5.维新派的主要阶级力量是:
D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6.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
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D 这
(维新派)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顽 固 派 代 表 维 新 派
n 参与变法的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 杨深秀以及康广仁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西太后弄权政变 六君子人头落地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而今中国未 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 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
第6课 戊戌变法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 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 军队
有利于西方 科学技术的 传播
提高军队战斗力
作为一次由皇帝亲自支持、发动的维新 变法,又得到那么多读书人的支持, 最后能否获得成功呢?
戊戌变法的失败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 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 权,戊戌变法失败。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政变发生后,有人劝谭嗣同逃往日本,谭嗣同说:“各 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牺牲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选自《戊戌变 法史》)
谭嗣同能 逃却不逃,愚 蠢,死得不值
得。
谭嗣同甘愿 为变法流血牺牲 以唤起民族的觉 醒,很值得。他 是个顶天立地的 大丈夫。
(3)概括材料三中所反映的戊戌变法的内容。
兴办商务;重用人才;鼓励发明创造。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中国人民在艰难探索近代化道路的 认识上有何进步?
从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到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 制度。
谢谢指导!
民族危 机空前 严重
2.公车上书的经过
时间 1895年春 地点 北京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
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目的 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 失败 意义: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假如你是当时 在京参加考试举人, 你会冒着“士人不 得干政”的禁令在 上书上签字吗?
如果你来给皇 帝上书,你将如何 来挽救危亡呢?
旁 康有为一再上书,要求变法。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 白:话: ”,出席“问话”的有李鸿章,荣禄,翁同龢等五位大臣.
荣: (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 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
第6课-戊戌变法
2.公车上书的经过
时间 1895年春 地点 北京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
各省1300多名考试的举人 目的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 失败。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组织学会
强学会
创办报刊
《时务报》 《国闻报》
强学会 《国闻报》
《时务报》
宣传思想
只有变法才能救中国
二.百日维新
1. 光绪帝同意变法
•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 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 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不仅表 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 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
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
①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 之君; ② 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③ 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2. 百日维新的内容 1898.6.11-1898.9.21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除“旧”布“新”)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 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政治方面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文化方面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方面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3. 戊戌变法的失败
(一)公车上书
1.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马关条约》
刺激列 强侵略
大大加深 了中国的 半殖民地 化程度
民族危 机空前 严重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 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 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 二亿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 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 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 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 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 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 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 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
第6课 戊戌变法
荣 禄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 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光绪帝(1871--1908) 1875年即位,年号光 绪。1889年亲政。
谭 嗣 同
林 旭
杨 锐
戊 戌 六 君 子
杨 深 秀
刘 光 第
仁康 广
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为什么“无力回天”?
资产阶级的 软弱性
三、影响
1.性质: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2.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3.最重要: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5.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 向了革命。
课堂小结:
一、背景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二、过程
序幕 公车上书
酝酿和开展 创办政治团体、 报刊、学堂
一、背景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 加剧,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
梁 启 超
康 有 为
一、背景
二、过程 (一)公车上书
(一)公车上书 —变法序幕
· 时间:
1895年 举国震惊。
· 起因: 《马关条约》的签订, · 领导人: 康有为、梁启超 · 内容: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
求变法
· 结果:
失败
· 影响: 1、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高 潮 戊戌变法也 叫百日维新
结局 (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
三、影响 (1、性质 2、意义 3、思想启蒙 4、 加快了 5、教训)
试一试
填写出戊戌变法中的四位历史人物:
康有为 再次上书。 为走救国之路, ______
光绪帝 下诏变法。 不作亡国之君,______ 慈禧 发动政变。 反对变法维新,______ 谭嗣同 慷慨就义。 以血唤醒民众,______
第6课 戊戌变法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上书
派维 新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1873—1929)
光绪皇帝(1875—1908年在位)
“公车上书”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 一、下诏鼓天下之气; 二、迁都定天下之本; 三、练兵强天下之势; 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康有为指出前三项还只是权益应敌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 发动政变,史称“戊戌政变” 慈 禧 太 后 1、囚禁光绪帝于瀛台
2、搜捕维新人士
3、废除变法措施 (京师大学堂保留)
戊戌变法的悲剧说明: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资 产阶级维新派(改革派)无法挽救民族危亡,更无法 使中国走向富强。
“戊戌六君子”被杀
谭嗣同殉难图
政治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 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撤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京师大学堂门额
文化 教育 军事
维新派变法的目的: 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亡,使国家富强。 京师大学旧址
四、变法失败 ——戊戌政变
三、变法高潮
“若不及时图治,数 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 立国。……即无强敌之逼, 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不甘作亡国之君”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维新变法开始标志——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1898年6月11日)
三、变法高潮 ——戊戌变法(1898)
【主要内容】 类别 主要内容 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背景: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 一步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 (1840—1842) (1856—1860) (19世纪60到90 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6课 戊戌变法
第6课戊戌变法【教材分析】《戊戌变法》这一课,主要介绍近代中国戊戌变法从准备、变法到失败的艰难历程。
教材重点叙述了变法过程中的几个典型事件,突出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艰难探索。
【知识梳理】戊戌变法(1898年)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
2、序幕: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4、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5、戊戌变法: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实行变法。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历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百日维新”。
6、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思想、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
7、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重点、难点讲解】一、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知识链接:1、公车上书〈1〉经过: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邀请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2〉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1)时间 1898年6-9月(2)内容:a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官吏,打击封建官僚,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B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文化:兴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第6课_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1)时间: 1898年
有利于具 维新思想 的人参与 政治
打击了封建 官僚制度
(2)标志: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政治方面:广开言路,裁撤冗官, 有利于民族 精简机构。 资本主义的
发展
(3)内容
经济方面:提倡办实业,奖励 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有利于增强国
家军事实力
军事方面: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 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囚禁光绪的瀛台
瀛台,地处北京南海中,三面临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后,将光绪帝幽 禁在这里,后来光绪帝死于此。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
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谭 嗣 同
林 旭
刘光第
杨锐
杨深秀
康广仁
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狱中题壁
强学会 《时务报》 《国闻报》 《知新报》 时务学堂 粤学会 《湘报》 南学会 保国会
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经过
序 幕 酝酿和发展 高 潮
公车上书
创办新学堂 著书讲学 创办报刊 建立政治团体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翁同龢[hé ]
1830~1904 字叔平、瓶生 号声 江苏常熟人
荣禄
1836~1903 字仲华 号略园 瓜尔佳氏 满洲正白旗人
袁世凯(袁项城)
1859.9.16~1916.6.6 字慰亭 号容庵 河南项城人
第6课 戊戌变法
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
D、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 原因是( )
A
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 权 C、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巩固
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
“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C)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
B过《马关条约》 割占台湾 。
2、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是要变法图强 。
五、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2.维新派的软弱与妥协
3.没有发动群众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 六、教训 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 (启示): 改良道路行不通。
课堂总结练习: 填写出戊戌维新中的四位历史人物: 为走救国之路,______ 康有为 再次上书,
光绪帝 下诏变法。 不作亡国之君,______
为首的“后党”的斗争 C、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D、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斗争
康有为在一次上书中说,局势“ 譬犹地雷四 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割台之后, 两载遂有胶州……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 安旦夕而不可得矣……故当今日而思图存,舍变法 外,更无他巧”。 1、上述材料中“割台”指什么事?
自学提纲(阅读<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什么? 3、公车上书的领导人是谁? 4、公车上书的影响是什么?
一、公车上书
(1)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
时间 (2 )
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领导人 (3 )
(4)影响
部编八上历史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次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 运动
内 忧 外 患
甲 午 洋 中 务 日 运 战 动 学习外国 争
先进技术
戊 戌 变 法
制度变革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自主预习
1.兴起--公车上书的时间、背景、领导 人、内容、在位皇帝、影响。 2.发展--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还 进行过哪些维新活动? 3.高潮--百日维新的时间、目的、内容。 4.失败--戊戌变法的结果、影响及教训。
2.阴险而狡诈的慈禧太后集团,从新政一开始, 就加紧布置,准备反扑。 第一:“明定国是”诏书颁布后四天,慈禧太后 就迫使光绪皇帝,罢免支持变法的帝党首领翁同 龢的一切职务,并驱逐回籍,给光绪和变法以沉 重打击。
第二:同一天,慈禧太后又迫使光绪皇帝下令, 授任新职,须经其同意。这样牢牢抓住朝廷用人 大权,是光绪皇帝无法重用维新派和支持变法的 帝党官员。
二、戊戌变法的发展
强学会 上海强学会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时务报》
南学会 讲述宣传西方政治学说、经济、地理、历 农学会 史等西学,传播变法思想,训练变法人才, 兴儒会 使变法很快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社会上要 励学斋 求变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蜀学会
《国闻报》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
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袁世凯的出卖
四、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政变 囚禁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
光绪帝 慈禧太后
瀛台
“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 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四、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政变
戊戌六君子
政变之后,除京师大学 堂保留下来之外,其余各 种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袁世凯的出卖;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本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 培养人才;科举 科学技术的传播;伤害守旧 文化 考试废除八股文; 的封建文人 创办报刊 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 提高军队作战力。由于皇帝 没有军权,措施少而空洞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变法的结局:变法最终失败。 戊戌变法持续了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 新”。
为变法而 牺牲的第一 人——谭嗣同
学习重 点
百日维新及其影响。
学习难 点
如何让学生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 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导学预 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基训 第6课预习自测题目
课堂检 查
1、检查完成情况;用红笔进行批改并帮助对方 纠正错误,实现兵教兵。 2、结合自己所作出的正确答案和对方帮助改正 过的答案,进行快速记忆。 3、督促学生对基础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 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_____和______ ,邀请各省参 加科举考试的巨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 议和,请求_____ 。史称“______ ”。从此,____ 运动揭开了序幕。 二 、______ 年6月到9月,_______(人物)按照维新 派的意图,颁布“明定国是”,宣布变法,发布了一 系列变法令。这次变法被称为“_______”,又因这次 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______”。
三、戊戌变法主要内容: 1、政治上:_____ 2、经济上:______ 3、军事上:______ 4、文化教育:_______(写在预习笔记上)
四、戊戌变法的影响: 1、性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_____ 派发动和领导的救亡图存 的爱国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特点: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 3、目的:试图在不改变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挽救民族危亡,发 展 ________ 。 4、作用:是近代史上的第一次___潮流。在社会上起到________ 作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
合作研讨
1、公车上书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 上书是 否达到了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2、戊戌变法是什么性质的运动?戊戌变法为 什么会失败?
“维新派”: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 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 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 代表人物:
梁启超 康有为 严复
谭 嗣 同
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①改革政治
③翻译外国书籍 A.①②③ C.①②④
②兴办新式学
④建设海军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想一想
材料一: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照昆仑。 ——《狱中题壁》 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 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 材料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 哉快哉!” 请回答:1.上面的诗句和话是谁说的? 2.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选一选
1.颁布“明定国是”诏的皇帝是( )。 A.慈禧太后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宣统皇帝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严复译述的《海国图志》,把( )介绍到 中国。 A.西方先进科技 B.西方进化论学说 C.世界各国地理历史 D.民主和科学
新课导 入
洋务运动的失败促使中国的一部分先进的知识 分子认识到要救中国于危难之中,不仅要学习西 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 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于是他们就掀起一场“维 新变法运动“
学习目 标
1.了解“公车上书”的有关史实;知道严 复的主要思想,并了解其对近代思想发 展的积极影响。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 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4.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A.1895年 B.1897年 C.1898年 5.某地因废祠堂改学堂,废八股改策论而受
)。 D.1901年
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
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帝 6.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 C.光绪帝 D.雍正
梁启超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比较系统 地学习了中国古代典籍。1890年梁启超拜 康有为为师,求学于万木草堂,受康有为 的影响锐意维新。1895年,梁启超遂协助 康有为组织了“公车上书”。此后两年, 他办报纸、写文章,宣传维新变法。在 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他与康有为一 起成为活动主将而载入史册,变法失败后, 梁启超逃亡日本。流亡期间,梁启超宣传 保皇立宪,主张改革,反对革命。辛亥革 梁启超(1873-1929)命后回国,参与组织和策划了反对袁世凯 字卓如,号任公,又 复辟的护国战争。1920年,梁启超潜心于 号饮冰室主人,广东 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组织共学社、 讲学 新会人,是中国资产 牡、受聘南开大学,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 阶级启蒙思想家,政 究院,担任京师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馆长。 治活动家、教育家、 在学术研究方面特别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 研究更是取得了非凡成就。1929年1月29月 学术大师。 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有 何区别?
洋务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工业
维新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启蒙思想 家——严复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 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 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1879年,严复等被 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积极倡导西学的启 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 法以自强保种。
警世洪钟《天演论》 短暂的百日维新
公车上书
背景: 时间:1895年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
康有为 (1858—1927) 清末资产阶级 改良派领袖, 后为保皇派首 领。
康有为(1859—1927),广东南海县人。 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到过严格的封 建教育。1879年,康有为开始接触西方资本 主义文化,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的道路。 1891年,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 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1895年, 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未果。7月,和梁 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7年,再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4月, 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6月16 日,光绪帝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百日维 新的措施基本上都是康梁所策划。变法失败 后,康有为逃亡日本,设立保皇会,鼓吹 “开明专制”,反对革命。1913年,回国宣 传尊孔复辟。1917年伙同张勋复辟失败。 1927年病死于青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 家有哪些体会或收获?
议一议
1. 任何一次变法或改革的出现,总是社会发展的 需要。 2. 改革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3. 任何变法或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伴随 着激烈斗争,甚至出现挫折失败,为此要付出沉重代 4. 要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勇于学习先进文化。 5.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
作用: 推动了维 新运动的 发展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变法的背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变法的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 法。
变法主要内容: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项目 内容 作用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触犯 守旧贵族的利益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 展 开放言论;取消 多余的衙门和无 政治 用的官职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