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双调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⑴,项废东吴⑵,刘兴西蜀⑶,梦说南柯⑷。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⑸,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⑺,醉了由他⑻。

注释⑴咸阳百二山河三句:指秦汉之际的战争。

百二山河,形容战国时秦国形势的险要,二万兵力可抵得诸侯一百万(见《史记·高帝本纪》).⑵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⑶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⑷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小说《南柯太守传》说:淳于生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⑸韩信功兀的般证果: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兀的般,这般.证果,佛家语,果报的意思。

⑹蒯通言那里是风魔:蒯(kuǎi )通,汉高祖时的著名辩士,本名彻,史家避武帝讳,称他蒯通。

韩信用蒯通计定齐地。

后蒯通说韩信背汉自立,韩信不听.他怕受牵连,就假装风魔。

后韩信为吕后所斩,临刑前叹曰:“悔不听蒯彻之言,死于女子之手."⑹“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

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⑻他:读tuō,协歌戈韵.[2]译文咸阳山河险固可以以二当百,为了两字功名,这里引起过几阵干戈。

项羽兵败身亡东吴,刘邦兵兴西蜀,成败兴亡都是梦里南柯。

韩信功高盖世却落得被杀的结果,蒯通说的是真话哪里是风魔?成事的是萧何,败事的也是萧何。

我且一醉功过是非统统由他。

鉴赏既然刘项兴亡,不过一梦,韩信这样的功臣也落得杀头的结果,那么当前的功名事业毫无值得留恋之处。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否定,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反感,这是封建社会走下坡路时人们惯用的手法。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注释、分析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注释、分析

双调·夜行船·秋思马致远【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②,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③。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④,都做了蓑草牛羊野。

不恁么渔樵无话说⑤。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⑥。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⑦,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折⑧,魏耶,晋耶?【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

无多时好天良夜⑨。

看钱儿硬将心似铁⑩,空辜负锦堂风月⑪。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晓来清镜添白雪⑫,上床与鞋履相别。

休笑鸠巢计拙⑬,葫芦提一向装呆⑭。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

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⑮,鸡鸣时万事无休歇。

争名利何年是彻⑯?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⑰,陶令白莲社⑱。

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⑲,道东篱醉了也⑳。

【作品注释】①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夜行船:曲牌名。

这是套数,有多个曲牌,下面的“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等都是曲牌名。

②如梦蝶:一作“一梦蝶”。

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2]③“急罚盏”句:赶快行令罚酒,直到夜深灯熄。

夜阑,夜深,夜残。

④秦宫汉阙:秦代的宫殿和汉代的陵阙。

⑤恁(nèn):如此,这般。

⑥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

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

唐代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⑦投至:及至,等到。

⑧“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魏呢,还是晋呢?⑨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景。

⑩看钱儿:元代郑廷玉在杂剧《看钱奴》中塑造的一个从贫民变成富翁而为富不仁、爱财如命、悭吝刻薄的人物形象。

一作“富家儿”。

高中语文文言文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⑴,项废东吴⑵,刘兴西蜀⑶,梦说南柯⑷。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⑸,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⑺,醉了由他⑻。

注释⑴咸阳百二山河三句:指秦汉之际的战争。

百二山河,形容战国时秦国形势的险要,二万兵力可抵得诸侯一百万(见《史记·高帝本纪》)。

⑵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⑶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⑷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小说《南柯太守传》说:淳于生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⑸韩信功兀的般证果: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兀的般,这般。

证果,佛家语,果报的意思。

⑹蒯通言那里是风魔:蒯(kuǎi )通,汉高祖时的著名辩士,本名彻,史家避武帝讳,称他蒯通。

韩信用蒯通计定齐地。

后蒯通说韩信背汉自立,韩信不听。

他怕受牵连,就假装风魔。

后韩信为吕后所斩,临刑前叹曰:“悔不听蒯彻之言,死于女子之手。

”⑹“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

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⑻他:读tuō,协歌戈韵。

[2]译文咸阳山河险固可以以二当百,为了两字功名,这里引起过几阵干戈。

项羽兵败身亡东吴,刘邦兵兴西蜀,成败兴亡都是梦里南柯。

韩信功高盖世却落得被杀的结果,蒯通说的是真话哪里是风魔?成事的是萧何,败事的也是萧何。

我且一醉功过是非统统由他。

鉴赏既然刘项兴亡,不过一梦,韩信这样的功臣也落得杀头的结果,那么当前的功名事业毫无值得留恋之处。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否定,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反感,这是封建社会走下坡路时人们惯用的手法。

《[双调]夜行船-秋思》

《[双调]夜行船-秋思》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

良夜。富家儿更做心似铁,空辜负锦堂 风月。源自帝王、豪杰、富翁的富贵无常。

帝王:秦汉。

豪杰:三国。
富翁:看钱奴。

锦堂:韩琦在相州故乡筑昼锦堂。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梦蝶:《庄子· 齐物论》:“昔者庄周梦

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 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
之梦为胡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
秋 思
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
游。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

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 不辨龙蛇。
山虎溪东林寺组织的白莲社。
争名夺利者的忙碌:三个比喻
秋裴度五朝为相,后见天下事不可为,在洛阳修别墅, 名绿野堂,日与白山居中易高、士刘的禹锡闲饮适酒:赋裴诗度。 、陶潜

自己的志向:审美、享乐、高傲、任性
东汉名士孔融因曾出任北海相,

被称为“孔北海”,他居闲时曾 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吾无忧矣。”

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 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

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

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人生态度:看破红尘,与世无争,自得其乐。
红日—白发

上床与鞋履相别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课件(9页)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课件(9页)

重点词语解析
“夜行船”指夜晚航行的船只,这里 比喻人生旅途中的漂泊不定;“秋思 ”则指秋天引发的深沉思考,代表对 人生、社会的感慨。
整体赏析
主题思想
此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社 会冷暖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
实矛盾的无奈。
艺术特色
马致远在此词中展现了高超的艺术 技巧,如语言简练、意象深远、情 感真挚,使得此词成为元曲中的经 典之作。
通过“百岁光阴如梦蝶”等句,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 无常的感慨
“利名竭,是非绝”等句,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 泊和对纷扰世事的厌倦
主题意义
01
反映了元代文人普遍的苦闷 和无奈,揭示了社会动荡对
个体命运的影响
02
通过感叹人生苦短和世事无 常,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
义和价值
03
曲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3
《双调·夜行船·秋思》艺 术特色
语言特色
01
语言质朴自然
02
表达方式独特
马致远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不事雕琢,用词简练,不追求华丽辞藻 。
马致远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时,常常采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马致远在《双调·夜行船·秋思》中 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生与 死、悲与欢等,通过对比来突出 主题,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方面的深深感慨和思考。
03
幽默诙谐
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中也不乏幽 默诙谐的元素,常常以幽默诙 谐的语言表达对世态人情的讽
刺和批评。
02
《双调·夜行船·秋思》主 题思想
主题概述
感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02
背景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1、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作品原文【双调】折桂令叹世其一:咸阳百二山河⑴,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⑴,刘兴西蜀⑴,梦说南柯⑴。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⑴,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⑴;醉了由他⑴!其二:东篱半世蹉跎⑴,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⑴。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⑴,孟光台我待学他⑴。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⑴,也避风波。

[1]解释⑴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二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⑴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⑴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⑴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生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⑴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兀的般:如此,这般。

证果:佛家语。

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

此指下场,结果。

⑴蒯通:即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名而改。

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

他害怕事发被牵连,就假装疯。

后韩信果被害。

⑴“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

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⑴他:读tuō,协歌戈韵。

⑴东篱:自称。

⑴小宇:小屋。

婆娑:枝叶茂盛貌。

⑴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

少与刘秀同游学。

刘秀即帝位后,屡召不就,隐居富春江,以耕渔为生。

⑴孟光:汉代丑女,三十岁始与梁鸿成婚。

后来一起逃到霸陵山中隐居,孟光举案齐眉以进食。

全世以“举案齐眉”喻夫妻相敬相爱。

台:台盘,盛食物的器皿。

此指孟光的食案。

⑴倒大:大、绝大。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课件(9页)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课件(9页)

光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
情感表达
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 人和友人的思念和温情。
诗歌赏析
意境描绘
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情感 沉淀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情感传递
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感经历,触发读者对逝去时 光和珍贵情感的共鸣。
语言艺术
马致远运用丰富的表情、意象和比喻手法,使 诗歌生动而具有感染力。
文学价值
《双调·夜行船·秋思》是马致远的代表作之一, 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诗歌意境
《双调·夜行船·秋思》通过对美丽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怀旧、幽寂和温馨的意 境。
结论和要点
1 马致远的背景
马致远是明代杂剧作家和词人,对文学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双调·夜行船·秋思》主题
本诗歌表达了对美丽秋天和逝去时光的思念和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情。
3 诗歌结构和意境
通过结构和描绘意境,马致远将读者带入一个感性、怀旧又温馨的世界。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 思》ppt课件(9页)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马致远的诗作《双调·夜行船·秋思》。通过课件,你将了解 到诗人的背景、诗歌的主题、结构以及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诗人简介
马致远
明代杂剧作家、曲剧作家、词人 和杂剧艺人。他是明代戏曲艺术 家中最重要的一位,被誉为"明代 小剧王"。
文学创作
马致远在戏曲、曲艺等方面有重 要贡献,他的杂剧作品影响了后 来的文艺创作,并且表达了对社 会的批评和对人性的思考。
代表作品
马致远的著名作品包括《虏寇脱 狍》、《单刀会》等,他在戏曲 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 特的表现手法。

2马致远《双调寿阳曲·一阵风》题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2马致远《双调寿阳曲·一阵风》题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一阵风》题解【双调】寿阳曲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①。

纱窗外蓦然闻杜宇②,一声声唤回春去③。

【题解】时风时雨,满城的落花飞絮为之卷起、摧落;杜鹃声起,〃不如归去〃的啼叫,又似要把春天召唤回去。

此首小令写暮春景物,记述了作者在暮春之际的感受,也流露出惜春、伤春的淡淡怅惘之情。

语言明快自然,有宋人小词的韵致。

【注释】①飞絮——指暮春三月漫天飘飞的柳絮。

②蓦(mb)然——忽然。

闻杜宇,听见杜鹃鸟的叫声。

杜宇,即杜鹃鸟。

相传杜鹃为蜀主望帝杜宇死后所化,啼声悲切,总像在说"不如归去"。

③"一声声〃句——承上句,意谓听到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的叫声,就好像要把春天召唤走了一样。

【作者简介】马致远(1250?—1322?),元代前期杂剧作家、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名不详,以字行(一说字千里),号东篱。

大都(今北京)人。

年轻时热衷功名,曾任江浙省务提举,但在经历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人间荣辱都参破〃后,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

马致远早年就开始杂剧创作活动。

一生所作杂剧,据《录鬼簿》记载有13种,现存《汉宫秋》、《岳阳楼》、《任风子》、《陈接高卧》、《荐福碑》、《青衫泪》、《黄粱梦》(与他人合撰,马作第一折)等7种,以及《刘阮误入桃源洞》第四折的残曲。

马致远在散曲上的成就,为元代之冠,有"曲状元〃之称。

今人辑录有《东篱乐府》1卷,共收小令104首,套数17首。

其曲作,题材丰富多样,形象鲜明生动,意境开阔深远,文字清新凝炼,声韵和谐优美,风格兼有豪放和清逸的特点,对散曲艺术的发展和提高有一定推动作用。

古曲《【双调】清江引》(作者马致远)原文全文

古曲《【双调】清江引》(作者马致远)原文全文

【双调】清江引
马致远[元代]
野兴
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

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

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

绿蓑衣紫罗袍谁是主,两件儿都无济,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山禽晓来窗外啼,唤起山翁睡。

恰道不如归,又叫行不得。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天之美禄谁不喜?偏则说刘伶醉,毕卓缚瓮边,李白沉江底。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楚霸王火烧了秦宫室,盖世英雄气。

阴陵迷路时,船渡乌江际。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

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

争甚么半张名和纸!
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

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

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快活闲住处。

关于作者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双调·折桂令·叹世》马致远)教案

(《双调·折桂令·叹世》马致远)教案

《双调·折桂令·叹世》(马致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识,理解《双调·折桂令·叹世》的创作背景,把握作品的韵律特点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元曲的基本知识。

2. 《双调·折桂令·叹世》的韵律特点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古代诗词的韵律知识。

2. 作品中的典故和寓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预习《双调·折桂令·叹世》及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元曲的基本知识。

1.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作者马致远的生平事迹。

2. 作品欣赏2.1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双调·折桂令·叹世》。

2.2 学生分享对作品的感受,讨论作品的韵律特点。

3. 作品解析3.1 教师分析作品的韵律特点,讲解古代诗词的韵律知识。

3.2 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典故和寓意,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小结4.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韵律特点和艺术特色。

4.2 学生回顾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和意见。

5. 作业布置5.1 学生抄写《双调·折桂令·叹世》,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课堂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元曲的其他代表作品,进行比较学习。

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元曲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七、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双调·折桂令·叹世》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八、作品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元曲,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赏析

““ ”马致远《双调 夜行船秋思》赏析秋思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

秋季无夏日的炎热,无冬季的凛冽,只余一派天高 气爽,风轻云淡。

赏秋是中国文人的传统,赏秋之高洁,赏秋之晴朗,赏秋之悲凉。

无数文 人墨客为一秋而倾倒,为后人留下了传唱千古的佳作,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 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

马致远《夜行船 秋思》 包孕弘深、独具一格,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牢骚 里,浓缩了他在创作生涯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蹉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 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

马致远有富豪公子的身世,又有怀才不遇的心情,少时轻狂潇洒迷恋功名事业而不遂,中年过着“酒中仙” 风月主”的浪漫生活,晚年归于“林间旧友” 尘外客”的闲适心 境,其自号“东篱”盖取效陶潜、慕山林之意。

马致远善悲秋,同时代人周德清赞誉它为“秋 思之祖”,其两首作品《越调天净沙 秋思》和《双调夜行船 秋思》尤为人称道。

尤其《双 调夜行船 秋思》是一首套曲,被誉为“万中无一”。

马致远的《秋思》从思想内容上扩大了散曲的表现范围,并充分利用元曲语言俚俗明快、句 式节奏自由的特点,从表现艺术上提高了散曲的境界。

全曲由七支曲子组成。

首曲有“百岁 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之语,不写秋景,但迟暮之悲、忆旧之情处处关合“秋”字, 实是从人生的晚景虚写自然的秋意。

庄周梦蝶不知其虚实,烘托了百年一梦的迷茫,嗟往事 难回首,今日明朝便是花开花谢,表现了对时光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和对光阴虚度的悔恨。

末 句“急罚盏夜阑灯灭”利用虚词的省略造成意思的含混,又从及时行乐的老话中翻出新意: 一是赶快罚酒直到夜深灯息,即“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意;一是赶快罚酒却已夜阑 灯灭,也就是即使急急行乐,犹恐不能及时之意。

第一曲以景动情、以情入思为下曲的古今 之谈留下了引子。

第二、三支曲子从兴亡之悲谈到贪财之愚,慨叹所谓名标青史、功业不朽、富贵久长的虚幻, 以证明及时行乐的实在。

双调折桂令叹世

双调折桂令叹世

双调折桂令叹世
《双调·折桂令]叹世》(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见《太平乐府》卷一、《乐府群珠》卷三。

马致远的[蟾宫曲]《叹世》小令共二首,此为第二首,作者借对楚汉分争的历史的歌咏,以“叹世”发泄了不满现实的牢骚。

起笔由秦都“咸阳”的山河险固写起,在对历史的嘲弄中流露出虚无主义的情调。

接着把项羽战死垓下(地属东吴)的失败和刘邦由西蜀以定三秦的成功两相对比,如此胜败相形,却以“梦说南柯”四字给以总评,其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得以进一步表现。

写过刘邦、项羽胜败的徒劳,“韩信”二句又写到“汉兴三杰”之一的韩信,他在灭项兴刘的战争中曾屡建奇功,受封齐王,后因人告其谋反,被贬为淮阴侯,继而为吕后所杀。

如此奇功,却落得了这样的(兀的般)结果(证果);其幕下士蒯通假装疯魔,历数韩信“十罪三愚”,实为其评功摆好。

然而,即使蒯通所言为真,又有何用?功臣受诛的事实再次证明历史的虚无。

其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句成语,由韩信事引出,由历史的虚无说到世道人情的反复无常。

最后用“醉了由他”一句,表明其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
度。

很明显,曲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说,不过是发泄牢骚的一种手段,自我麻醉更表现了对现实的愤激。

2马致远《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花村外》题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2马致远《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花村外》题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花村外》题解【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①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②。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③,锦屏风又添铺翠④。

【题解】原作共八首,一首咏一景,总题《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原为宋代画家宋迪描绘湖南潇、湘二水美丽风光的八幅优秀之作,后代诗词曲家,纷纷以诗词曲题之,马致远此八首小令较出名。

本书选四首。

这支曲描写了山村雨后的优美景色。

花村草店、雨收天霁,点出山市晴岚,景物十分明丽有致。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诗意盎然,是这支曲中的名句。

最后一句说远山经雨洗后更加翠绿,更进一步展示出晴岚的清新景色。

【注释】①山市——山村市镇。

岚,山中的雾气。

②霁(j∣) - 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③一竿残照—远望太阳下山,离地只有一根竹竿那么高。

④锦屏风一言山市周围的群山包围,就好像四面围上了锦绣的屏风。

又添铺翠,言雨后天晴,锦屏风上似乎又添了一层翠色,更加鲜亮美丽。

【作者简介】马致远(1250?—1322?),元代前期杂剧作家、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名不详,以字行(一说字千里),号东篱。

大都(今北京)人。

年轻时热衷功名,曾任江浙省务提举,但在经历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人间荣辱都参破〃后,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

马致远早年就开始杂剧创作活动。

一生所作杂剧,据《录鬼簿》记载有13种,现存《汉宫秋》、《岳阳楼》、《任风子》、《陈接高卧》、《荐福碑》、《青衫泪》、《黄粱梦》(与他人合撰,马作第一折)等7种,以及《刘阮误入桃源洞》第四折的残曲。

马致远在散曲上的成就,为元代之冠,有"曲状元〃之称。

今人辑录有《东篱乐府》1卷,共收小令104首,套数17首。

其曲作,题材丰富多样,形象鲜明生动,意境开阔深远,文字清新凝炼,声韵和谐优美,风格兼有豪放和清逸的特点,对散曲艺术的发展和提高有一定推动作用。

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注释、译文

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注释、译文

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注释、译文【原文】《【双调】蟾宫曲·叹世》元·马致远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注释】咸阳:秦国的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百二山河:形容战国时秦国地形险要,二万秦军可抵挡诸侯百万大军。

项:项羽(前 232—前202),名籍。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在推翻秦政权的斗争中,起过决定性的作用。

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彭城,在今江苏徐州,为古东吴之地。

后为刘邦击败,被困垓下(今安徽灵璧南),自刎乌江。

故曰“项废东吴”。

刘:指刘邦(前256—前195),西汉王朝的创建者,曾经率领军队攻占咸阳,推翻秦的统治。

秦亡后,项羽分封诸侯,不愿刘邦在关中立足,乃立他为汉王。

后战胜项羽,统一天下。

故云“刘兴西蜀”。

梦说南柯: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叙述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国王妻以公主,任命他做南柯太守,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才知道是一场大梦。

这是感叹刘、项的兴废也不过一场幻梦罢了。

韩信:汉朝的大将。

在推翻秦政权和楚汉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击灭项羽于垓下,使刘邦能够统一全国。

但却被吕后杀害。

兀的:元曲中口语,即“这”。

也作“兀底”、“兀得”。

证果:果报,结果。

蒯通:即蒯彻,汉初的谋士。

曾劝韩信背汉,“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韩信不听,乃佯狂为巫。

萧何:汉初大臣。

曾经向刘邦推荐韩信为大将,说韩信是“国士无双”。

汉政权建立以后,又觉得韩信“军权太重”,要“剪除此人”,方才放心。

【大意】咸阳山河险固,两万兵马可以抵挡诸侯的百万大军,为了“功名”二字,这里发生过多少战争。

项羽兵败身亡东吴,刘邦兵兴西蜀,成败兴亡都是梦里南柯。

韩信功高盖世却落得被杀的结果,蒯通说的是真话哪里是疯魔?成事的是萧何,败事的也是萧何,我且一醉,功过是非统统由他去。

高中语文文言文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⑴,项废东吴⑵,刘兴西蜀⑶,梦说南柯⑷。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⑸,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⑺,醉了由他⑻。

注释⑴咸阳百二山河三句:指秦汉之际的战争。

百二山河,形容战国时秦国形势的险要,二万兵力可抵得诸侯一百万(见《史记·高帝本纪》)。

⑵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⑶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⑷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小说《南柯太守传》说:淳于生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⑸韩信功兀的般证果: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兀的般,这般。

证果,佛家语,果报的意思。

⑹蒯通言那里是风魔:蒯(kuǎi )通,汉高祖时的著名辩士,本名彻,史家避武帝讳,称他蒯通。

韩信用蒯通计定齐地。

后蒯通说韩信背汉自立,韩信不听。

他怕受牵连,就假装风魔。

后韩信为吕后所斩,临刑前叹曰:“悔不听蒯彻之言,死于女子之手。

”⑹“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

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⑻他:读tuō,协歌戈韵。

[2]译文咸阳山河险固可以以二当百,为了两字功名,这里引起过几阵干戈。

项羽兵败身亡东吴,刘邦兵兴西蜀,成败兴亡都是梦里南柯。

韩信功高盖世却落得被杀的结果,蒯通说的是真话哪里是风魔?成事的是萧何,败事的也是萧何。

我且一醉功过是非统统由他。

鉴赏既然刘项兴亡,不过一梦,韩信这样的功臣也落得杀头的结果,那么当前的功名事业毫无值得留恋之处。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否定,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反感,这是封建社会走下坡路时人们惯用的手法。

古诗词马致远《双调落梅风蔷薇露》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马致远《双调落梅风蔷薇露》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小令),完成各题。

双调·落梅风·蔷薇露
(元)马致远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户。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23.题目里的“双调”是______,“落梅风”是______。

24.“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小令。

23.宫调曲牌
24.①选取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典型景物:蔷薇之上挂着晶莹露水,新荷圆叶之上滚着明亮雨珠,菊花傲霜盛开,腊梅开在凄冷的月夜。

②蔷薇沾露、荷叶带雨、菊花覆霜,本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均景中含情,带上了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

③表达了主人公思念、孤独、愁苦和爱恨交织的情感。

马致远《双调

马致远《双调

1.【双调 ?拔不停】
马致远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绿水青山任自然,旧时王谢堂前燕,再不复海棠庭院。

(1)谈谈你对曲中“堂前燕”的理解。

(2)本曲“龙楼凤阁”与“绿水青山”形成鲜亮对照,这表现了作者如何的感情?请作简要剖析。

8.( 1)依据自己的累积,认识“堂前燕”的典故是从前
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飞入到了平常百姓家,感触沧海
桑田,人生多变。

这里作者将借此表达自己不再沉迷政界,喜爱轻松安逸的隐居生活。

(2)“龙凤阁”表面指的是帝王的宫殿楼阁,实质上指的是政界的生活。

“绿水青山”指的是自然美景即作者要隐
居的地方。

二者的对照表现了作者的喜恶,可见作者对官
场的憎恶,对自然生活的神往。

答案:
(1)曲中的“堂前燕”引自刘禹锡的《乌衣巷》诗句,此处是作者自比(或自况)( 1 分)。

本来借居“龙楼凤阁”之下,翱翔在“海棠庭院”之中,此刻,要“飞入平常百
姓家”了,立誓“再不复海棠庭院”( 1 分),宣布他以隐退的方式与政界做完全分裂( 1 分)
(2)“龙楼凤阁”指政界,“绿水青山”指隐居的地方
(1分)。

隐居生活的称心自由激烈反衬出政界生活的不自由、不得志( 1 分)。

在激烈的对照中展现了作者对政界生活的憎恶之情( 1 分)。

译文:
在朝廷二十年的时间,帝王的宫殿、楼阁都曾见过。

美好
的河山随意赏识,从前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不再会回到原处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双调•拔不断】
马致远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绿水青山任自然,旧时王谢堂前燕,再不复海棠庭院。

(1)说说你对曲中“堂前燕”的理解。

(2)本曲“龙楼凤阁”与“绿水青山”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8. (1)根据自己的积累,了解“堂前燕”的典故是以前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飞入到了寻常百姓家,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这里作者将借此表达自己不再迷恋官场,喜欢轻松闲适的隐居生活。

(2)“龙凤阁”表面指的是帝王的宫殿楼阁,实际上指的是官场的生活。

“绿水青山”指的是自然美景即作者要隐
居的地方。

两者的对比体现了作者的喜恶,可见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答案:
(1)曲中的“堂前燕”引自刘禹锡的《乌衣巷》诗句,此处是作者自比(或自况)(1分)。

原来寄居“龙楼凤阁”之下,飞翔在“海棠庭院”之中,现在,要“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发誓“再不复海棠庭院”(1分),宣告他以隐退的方式与官场做彻底决裂(1分)
(2)“龙楼凤阁”指官场,“绿水青山”指隐居的地方(1分)。

隐居生活的快意自由强烈反衬出官场生活的不自由、不得志(1分)。

在强烈的对比中显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1分)。

译文:
在朝廷二十年的时间,帝王的宫殿、楼阁都曾见过。

美好
的河山任意欣赏,以前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再也不会回到原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