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面积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建筑规划各种面积计算
![建筑规划各种面积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8938b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d.png)
建筑规划各种面积计算建筑规划是指将建筑用地合理分割和布局,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面积大小。
对于建筑规划中的各种面积计算,包括建筑总面积、占地面积、楼面面积、净平面面积等,下面将逐一介绍。
建筑总面积(Gross Floor Area,GFA)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层面积的总和,包括建筑物内外的各种功能区域、走廊、楼梯、电梯间等。
建筑总面积是衡量建筑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一般以平方米为单位进行计算。
占地面积(Site Area)是指建筑物所占用的地面面积,是建筑用地规划的重要参数之一、占地面积通常包括建筑物的主体、附属建筑、围墙等,以及周围的庭院、停车场等。
占地面积是建筑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确定建筑物与周围空间的相对关系。
楼面面积(Gross Floor Area,GFA)是指建筑物各个楼层的建筑面积之和,包括室内各个功能区域、走廊、楼梯、电梯间等。
楼面面积是确定建筑物建筑成本、投资回报率等重要指标的基础,用于衡量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商业价值。
净平面面积(Net Leasable Area,NLA)是指建筑物中可出租或可使用的净可利用面积,排除了公共走道、电梯间、楼梯间等共用部分的面积。
净平面面积是商业建筑物规划中重要的指标之一,用于确定租赁面积、租金计算等。
除了以上常见的面积计算指标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面积计算,例如建筑容积率、绿化率、建筑覆盖率等。
建筑容积率(Floor Area Ratio,FAR)是指建筑总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衡量建筑物在水平方向的利用效率。
建筑容积率越高,表示建筑物利用率越高,通常用于限制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
绿化率是指建筑用地中用于绿化的面积占地面积的比例,衡量建筑物周围绿化环境的程度。
绿化率的设定对于改善建筑物的环境质量、生态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建筑覆盖率是指建筑物占地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衡量建筑物对地面的遮蔽程度。
建筑覆盖率的设定对于保护城市景观、维持地面透光、通风具有重要作用。
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
![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b334a97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f.png)
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是在房地产领域中常被提及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建筑面积指的是房屋内部可供居住和使用的实际面积,包括各个房间、厨房和卫生间等空间的总和。
而土地面积指的是该房屋所占用的土地的总面积,包括建筑物本身的占地面积以及周围的庭院、车库等附属设施所占用的地块。
虽然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
通常情况下,土地面积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规模和建筑面积的大小。
一块较大的土地可以容纳更大面积的建筑物,而一块较小的土地则只能建造较小面积的房屋。
因此,在购买土地时,购房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土地面积以满足建筑面积的要求。
然而,并非所有的土地都可以完全被建筑物所占据,这与建筑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相关法规有关。
在城市规划中,通常会规定一定的建筑用地比例,即土地面积与建筑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如,一块土地的建筑用地比例为1:2,那么建筑面积最多只能占总土地面积的一半。
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保障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另外,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的差异还体现在房屋的建造成本上。
通常情况下,建筑面积越大,所需的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而土地面积较大的房产往往价格较高,这也是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需求量大导致的。
因此,在购买房屋时,购买者需要综合考虑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经济状况和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
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的关系还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着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面积的不断扩大常常会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进而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缺性。
在一些大城市中,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房价居高不下,购房者往往需要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规划出更合理和高效的建筑面积。
因此,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者需要考虑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面积的利用率,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和浪费。
综上所述,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是房地产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制约关系。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8087f402b160b4e767fcf60.png)
绿化率 :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规划用地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代征用地、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停车位等等
建筑பைடு நூலகம்济指标
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筑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巉瞬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檐口高度: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檐口”又被误叫作“沿口”一般说的屋面的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边缘处的屋檐的上边缘,即“上口”,不是突出大屋面的电梯机房、楼梯间的小屋面的檐口。
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各屋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
基地面积:指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该场地的面积称为基地面积;
建筑密度: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226fd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d.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1. 总建筑面积(Total Gross Area):总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个楼层的建筑面积之和,包括地下室、地面层和各个楼层。
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表示。
2. 建筑底层面积(Building Footprint Area):建筑底层面积是建筑物地面层的建筑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表示。
计算建筑底层面积时,可以采用建筑物外墙面积的计算公式。
3. 建筑净面积(Net Usable Area):建筑净面积是指建筑物可被使用的实际面积,即扣除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走廊、楼梯等非使用空间后的面积。
建筑净面积通常用于租赁和销售的计算,以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4. 使用面积(Floor Area):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各个楼层中能够使用的实际面积。
使用面积通常由建筑净面积减去建筑内墙、柱子和其他结构元素的面积计算而得。
5. 建筑高度(Building Height):建筑高度是指建筑物自然地基或标准地面上最高点的高度。
建筑高度通常以米(m)为单位表示。
6. 停车位面积(Parking Area):停车位面积是指用于停放车辆的区域面积。
计算停车位面积时通常以每个停车位所需的最小空间尺寸为基准,然后乘以停车位总数来得到总面积。
7. 绿化面积(Green Area):绿化面积是指用于种植植物、布置景观的区域面积。
计算绿化面积时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包括花坛、绿化带、草地等。
8. 建筑用地面积(Land Area):建筑用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的地面面积,即建筑物占地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可以通过测量外墙围合的区域来计算得到。
9. 容积率(Floor Area Ratio):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之比。
容积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建筑物的密度和开发程度,也是城乡规划的一个重要指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通过准确计算建筑面积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建筑物。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算方法和公式,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居住用地规模所有计算公式
![居住用地规模所有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c77b05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2.png)
居住用地规模所有计算公式
居住用地规模的计算公式通常是根据当地的规划法规和土地使
用政策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居住用地规模的计算会考虑到建筑物
的占地面积、绿化率、容积率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
1. 建筑物的占地面积计算公式:
建筑物的占地面积 = 建筑物基地面积 + 其他附属设施占地面积。
2. 绿化率计算公式:
绿化率 = 绿地面积 / 用地面积× 100%。
其中,绿地面积包括建筑物周围的绿化区域、公共花园等绿
地面积,用地面积为建筑物所占用的地面面积。
3. 容积率计算公式:
容积率 = 建筑物总建筑面积 / 用地面积。
其中,建筑物总建筑面积包括地上和地下建筑面积,用地面
积为建筑物所占用的地面面积。
除了以上的基本计算公式外,不同地区的规划法规可能还会对
居住用地规模的计算有更为具体的要求,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居住
建筑(如别墅、高层住宅、小区等)会有相应的规定和计算方法。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周边道路、交通设施、停车场
等因素对居住用地规模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具体计算时需要综合考
虑多个因素。
总的来说,居住用地规模的计算公式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规划要求和政策来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
表2-1占地与建筑面积
![表2-1占地与建筑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001b75a810a6f524cdbf85a4.png)
表2-1占地与建筑面积(时点)校办
指标解释:
1.占地面积:指学校具有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面积。
不包括农场、林场的占地面积。
绿化用地面积:指学校占地面积中集中用于种植花草、树木以及天然林的土地面积。
运动场地面积:是指学校专门用于室外体育运动并有相应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
非学校产权:指由社会力量提供的土地面积,包括独立使用和共享使用两类。
其中,独立使用,指学校独立享用社会力量提供的土地面积;共同使用,指本校与其他单位共享社会力量提供的土地面积。
2.总建筑面积:指学校在建设用地范围内,拥有产权,已交付使用的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不包括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和临时搭用的棚舍建筑面积)及非产权建筑面积的总和。
含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幼儿园、医院等。
非学校产权:指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提供给学校使用的建筑面积(包括学校租用或借用一年及以上的建筑面积)。
其中,独立使用面积,指学校独立使用的社会力量提供的建筑面积;共同使用面积,指学校与其他机构共享的社会力量提供的建筑面积。
非学校产权的学生公寓只填报独立使用建筑面积。
土地分摊是以占地面积法分摊还是建筑面积分摊
![土地分摊是以占地面积法分摊还是建筑面积分摊](https://img.taocdn.com/s3/m/f29817664afe04a1b171de5a.png)
土地分摊是以占地面积法分摊还是建筑面积分摊
土地分摊是以占地面积法分摊还是建筑面积分摊
分摊方法一:占地面积法
占地面积法,指按已动工开发成本对象占地面积占开发用地总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即按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面积占土地使用权总面积的比例计算分摊.
(一)按独立占地的每栋建筑物占地面积占该项目占地总面积的比例计算分摊土地成本:每栋可转让建筑物分摊的土地成本=每栋可转让建筑物占地面积÷可转让建筑物占地总面积×土地总成本
(二)对于同一建筑物中包含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应当首先确定该建筑物占地的总土地成本,然后根据该建筑物中某一类型房地产建筑面积占该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分摊土地成本:
分摊方法二:建筑面积法
建筑面积法,是指按已动工开发成本对象建筑面积占开发用地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即按照房地产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分摊.
(一)一次性开发的,按某一成本对象建筑面积占全部成本对象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根据本期开发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本期开发项目的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二)分期开发的,首先按期内成本对象建筑面积占开发用地计划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然后再按某一成本对象建筑面积占期内成本对象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
(三)同一清算单位发生的扣除项目金额,原则上应按建筑面积法分摊.对于纳税人能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单独签订合同并独立结算的成本,可按直接成本法归集.
计算不同用途房屋应分摊土地成本
1、住宅房应分摊土地成本=该类房屋售价×土地成本率。
建筑工程量指标
![建筑工程量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cc52e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c.png)
建筑工程量指标
在建筑工程中,有许多重要的量指标需要被准确测量和计量,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量指标:
1. 总建筑面积(Total Floor Area):衡量整个建筑物的总占地面积,包括所有楼层和附属建筑物。
2. 建筑物高度(Building Height):指建筑物的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3. 地基面积(Footprint Area):建筑物在地面上的实际占地面积。
4. 建筑物容积(Building Volume):建筑物的总体积,由各个楼层的面积乘以层高得出。
5. 建筑物材料消耗量(Material Consumption):指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总量。
6. 工程用地面积(Construction Site Area):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实际施工用地面积。
7. 施工设备数量(Construction Equipment Quantity):指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施工设备的数量。
8. 施工人员数量(Construction Personnel Quantity):指在建
筑工地上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总数。
9. 建筑工期(Construction Period):指完成整个建筑工程所需的时间。
10. 质量缺陷数量(Number of Defects):指建筑工程中出现的缺陷数量,包括结构质量、装修质量等方面。
这些量指标在建筑工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它们的准确测量和计量,可以更好地评估工程的进展和质量,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建筑面积 和占地面积的区别
![建筑面积 和占地面积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c3004806bb68a98270fefa0c.png)
占地面积是指项目的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是指:项目地块上所有建筑平面面积加起来的总和
建筑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的基地使用面积之和
项目占地面积叫基底面积,其实简单理解就是一张桌子上放一个本子,桌子属于项目占地面积,本子覆盖的面积就属于建筑占地面积(就是地基占地的面积)他们之间可以查出一个名词,叫建筑覆盖率(区别于容积率)公式为:建筑占地面积/项目占地面积,覆盖率越大则证明小区用于绿化的位置越少,容积率的话是项目总建筑面积/项目占地面积,也是容积率越大项目越拥挤,两者的区别在于,项目总建筑面积一般比项目占地面积大(别墅等特殊形态产品除外),二建筑占地面积永远比项目占地面积小。
经济技术指标表
![经济技术指标表](https://img.taocdn.com/s3/m/10c357f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3.png)
经济技术指标表
在建筑行业有一个经济技术指标这个名词,很多人对于这个名词不是很理解,那么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哪些内容呢?
1、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筑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2、总建筑面积
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3、建筑密度
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
4、绿化率
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5、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经济技术指标包括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绿化率、日照间距等内容。
用地面积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区别
![用地面积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4390c1b31b765ce0508148f.png)
用地面积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区别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用地面积、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区别用地面积是指经土地和规划许可并经红线圈定的可用于房屋建筑以及各类配套、道路、绿化等在内的全部建设用地面积。
占地面积是指经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的建筑物实际占用土地的面积。
建筑面积是指经规划和施工许可的各类建筑面积之和。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套内房屋使用面积,是指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1、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贮藏室和壁柜等空间面积的总和;2、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3、不包括在结构面积内的套内烟囱、通风道、管道井等;4、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是指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或其他承重支撑体所占的面积。
其中,各套之间的分隔墙和套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等共有墙,均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自有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是指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其中,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算建筑面积,未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共有建筑面积,是指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和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
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现在所说的购房面积都是建筑面积,它是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和共有建筑面积的总和。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72a73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a.png)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地面投影面积的总和,一般用于衡量建筑物的大小和容积。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特点和目的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1.建筑总面积(GFA):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楼层的地面投影面积之和,包括所有房间、走廊、楼梯和其他室内区域。
建筑总面积是用于衡量建筑物的整体尺寸和容积,通常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许可、建筑成本和租金等。
2.净建筑面积(NFA):净建筑面积是指在建筑总面积中扣除共用部分的面积。
共用部分包括走廊、楼梯、电梯井、管道和公共厕所等,净建筑面积专门用于计算各个房间或单元的大小,例如办公室、商店、酒店客房等。
净建筑面积通常用于确定每个单元的使用面积、租金和销售价格等。
3. 建筑占地面积(Site Area):建筑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占据的实际面积,通常用于测算建筑物对土地利用的密度和比例。
建筑占地面积可以影响建筑物的布局和风格,并且常常用于可持续建筑设计和土地规划。
4. 建筑物高度(Building Height):建筑物高度是指建筑物从地面到最高点的垂直距离,通常用于测算建筑物的视觉效果、景观影响和结构设计。
建筑物高度的计算通常包括屋顶和天花板的高度、楼层的高度和建筑物顶部的结构元素。
5.建筑物容积率(FAR):建筑物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总体体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用于衡量建筑物的密度和容量。
建筑物容积率的计算规则根据不同的城市和土地规划要求而有所不同,通常影响着建筑物的高度、楼层数和使用类型等。
在实际计算建筑面积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来确定每个房间或区域的尺寸,并按照相应的计算规则进行面积计算。
还需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建筑法规和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数字化工具也提供了更精确和自动化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占地面积、用地面积
![占地面积、用地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d636a31c14791711cc79172b.png)
占地面积与用地面积
占地面积主要有两种意义:1、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
2、地块总面积。
可以分为两类理解:
一。
对于建筑物而言,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一般按底层建筑面积。
通常用于计划地块的建筑密度,计算公式是:建筑密度=占地面积/土地面积。
二。
可以指到手的空白地皮的平米面积,即地块总面积。
在最初进行报批立项时,会经常用到“占地面积”这个词,就是这个意思。
用地面积乘以容积率等于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是建设项目报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取得用地规划许可后,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测量确定的建设用地土地面积(准确界限由土地供应图标明)。
共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代征地面积(即由建设项目业主随同其他建设用地一起办理征地手续,并由业主承担一应费用,但建设项目业主必须无偿地交给城市公共建设行政主管机关,作为公共建设用地的那部分土地称为代征地。
对这部分土地,虽然是业主出资、业主征用,但是土地使用权不属于业主,业主的土地证上面也不体现,其财产权归城建部门即政府所有。
这部分土地的用途是规划已经确定的公共道路、活动场所、绿化及城市景观区的建设,紧邻项目建设用地。
)。
二、建设项目净用地面积(在这部分土地内才可以建设项目需要的工程内容)。
业主只对第二部分土地拥有财产权。
以上两部分其实是同一宗地不同用途的划分而已。
在建设项目确定以前,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确定(不然也无法办理用地规划许可),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项目业主清楚知道自己征用的土地含有多少代征地、什么用途等等。
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计算
![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084c32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7.png)
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计算
地面面积是指某一块土地的实际占地面积,而建筑面积是指在该土地上所建筑物的实际占地面积,包括建筑物的各个层面的占地面积总和。
一般来说,建筑面积会比地面面积要大一些,因为建筑物除了占地面积外,还有墙体、柱子、走廊等建筑物内部结构的占地面积。
计算地面面积和建筑面积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和工具。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 方形或矩形地块:
假设地块的长为L,宽为W,建筑物占地面积为A,则地面
面积为L*W,建筑面积为A。
2. 不规则形状的地块:
可以使用测量仪器或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来测量地块的
不规则形状。
将地块的形状分解为多边形、三角形等简单形状,然后计算每个简单形状的面积,最后将各个简单形状的面积求和,得到地面面积和建筑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地面面积和建筑面积的单位一般是平方米
(m²),在计算时应确保使用相同的单位进行计算。
此外,
计算建筑面积时还需要考虑是否包括了室内墙体、阳台、天井等空间的面积,因为这些空间也会占用一定的面积。
最后,如果是对已有建筑进行测量,可以直接参考建筑设计图纸或相关资料上的面积数据。
南京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南京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857f9c3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7.png)
南京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背景建筑工程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楼层平面内,所有房间、拐角、凸出物等贴墙体或贴柱子的面积之和,是一个反映建筑用地利用率的重要指标。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准确计算建筑面积,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功能完备、良好的使用体验以及符合规划法规的要求。
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城市,城市建设进程迅速,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南京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对建筑工程设计师和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帮助和参考。
南京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面积分类1.总建筑面积(GFA):指建筑物各楼层平面内体现建筑具体功能的部分面积总和,包括主要功能用房面积、附属用房面积和共用部分面积。
2.建筑占地面积(BDA):指建筑物各楼层占地面积之和。
建筑面积计算1.主要功能用房面积主要功能用房面积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面积指标,包括住宅用房、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工业用房、教育用房、医疗卫生用房、文化娱乐用房、公共设施用房等。
主要功能用房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主要功能用房面积= ∑(房间面积 - 拐角凸出物面积)2.附属用房面积附属用房包括走廊、楼梯、垃圾室、电梯间、机房、管道井、水池、水箱等,其面积应包括内部墙体面积和天花板面积,但不包括外立面面积。
附属用房面积的计算公式为:附属用房面积= ∑(房间面积 × 10%)3.共用部分面积共用部分面积是指建筑物内多个房间或多个居住单位共用的空间,包括楼梯间、电梯间、走廊、入户过道、公共厕所、储藏室、可供居民活动的平台、停车场等。
共用部分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共用部分面积= ∑(房间面积 × 15%)4.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是建筑物占用用地面积的总和,建筑占地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建筑占地面积= ∑(房间面积 + 拐角凸出物面积)以上便是南京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介绍,建筑工程建筑面积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需要设计师在设计前仔细思考,并遵循城市规划法规的要求进行计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地面积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建筑中的含义
规划用地面积一般包括地块边界的道路或者其它公用的,当你购买这一地块时就得顺便买上.
建筑用地面积:指建筑或建筑群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包括室外工程(如绿化、道路、停车场等)的面积,其形状和大小由建筑红线加以控制。
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你开发商可以用于建设的土地面积.你买一块地,但由于市政或其他原因,需要占用你一些土地,如市政道路,即常说的要扣路幅,还有如在土地边有高压线,国家规定就需退出多少米才能建房的.所以你土地证面积并不一定是你的建设用地面积,土地证面积减去你不能用的面积后就是你的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
“用地面积”:是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种建设用地的面积。
城市土地使用的。
主要性质可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等。
但各种性质用地的面积并不只单纯包括其本身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还包括一些直接为其服务的建设用地面积。
如城市的“居住用地面积”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面积;“工业用地面积”包括工矿
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就是这个项目的建筑总面积,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所有建筑的面积总数(每栋楼从一层到顶层的面积)
占地面积就是这个项目的建筑占用地面的面积,也就是说建筑一层的面积总数(每栋楼一层面积总数)
用地面积就是这个项目的地面(红线内的面积),跟建筑面积和建筑占地面积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