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知识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声 音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科学探索 探索一:验证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是否有关
闹钟
抽气筒
玻璃罩
科学探索
实验过程
(1)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观 察能否听到闹钟的声音。 (2)用抽气筒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 出仔细倾听,观察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否 发生变化。 (3)将玻璃罩内抽至接近真空状态,观察 闹钟声音的变化。
水槽
音叉、小锤
水
科学探索
实验步骤
(1)在水槽里装一半的水,等待水面平静。 用小锤轻轻敲击音叉,慢慢将敲击后的音 叉接触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 (2)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一部分,让另 一名同学将耳朵贴在水槽边,观察是否能 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
科学探索
实验分析与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用敲击过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看到水面荡起水波,这个水 波是从音叉开始的,并且逐渐向四周扩散。 (2)将耳朵贴在水糟边时会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从水中传来。
(1)一名同学将耳朵贴 在桌面的一端,听一听同桌 在说面另一端抓挠桌面的 声音。
科学探索
探索二:比较耳朵贴在桌面 和不贴在桌面听到声音的不同
(2)坐直,将耳朵离开桌 面,同桌继续用手轻轻抓挠 桌面,比较这两种情况听到 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科学探索
实验分析与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耳朵贴在桌面听到的声音要比不贴在桌面听到的声音清晰 。
1.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科学科教版 四年级上册
科学聚焦
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
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 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声足够 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 都会听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实验,明白声音在空气中可以传播,但是在真空环境中不可以传播。
2.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明白,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4.通过做一个“土电话”,研究声音是怎样通过“土电话”传播的。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能够在空气中、水中和固体中传播,但是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能够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闹铃、玻璃罩、气筒、塑料薄膜、水槽、水、支架、小球、纸屏、耳朵结构示意图、一次性杯子、棉线、火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大自然中到处存在声音。
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声音的传播。
板书课题: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二、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课铃响了,为什么在校园不同地方的学生都能听到铃声呢?声音在空气中究竟是怎样传播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出示实验器材:玻璃罩一个、闹钟一个、抽气筒一个实验步骤:第1步:让铃声响起,听一听有没有发出声音。
第2步:盖上玻璃罩,并且用气筒抽去气罩内的空气,再听一听,是否有声音。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预设:当盖上玻璃罩,用气筒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时,闹铃发出的声音就会减小,甚至听不到。
全班交流: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预设: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在空气中可以传播,但是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
过渡:同学们,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那么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吗?下面我们继续实验。
三、探究声音能否在水中传播教师引导:同学们,要想知道声音在水中能否传播,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证明。
出示实验材料:手机、防水袋、支架、水槽、水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边做实验边讲解实验步骤:第1步:将手机音乐打开,然后用密封袋密封好,引导学生听一听,这时候手机有没有声音发出来。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声音归纳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声音》归纳整理《声音》单元·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音量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3-1《听听声音》·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声音有什么特点呢?声音会有大小(强弱):老师讲话一般比学生声音大,也就是强;声音会有高低:当音乐唱“1”、“2”、“3”时,“3”的音高一些。
综合总结:老师与学生同时唱“1”、“2”、“3”中的“3”时,发现老师的声音响,也就是说,在唱相同的音高时,老师的声音比较大比较强。
声音会有长短:当火车接近我们时,拉响的汽笛声会让人感到声音变短,当火车远离我们时,拉响的汽笛声会让人感到声音变长。
声音会有方向: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但是,当把声音对准一个方向时,声音将以那个方向为主进行传播,就象老师同样站在教室门口,脸向内说话与向外说话时,学生听到的声音大小会有很大差别。
我们可以用哪些常用自制工具来听出音高?1.敲击装不同水量的杯子(水高音低,水低音高)2.相同的力敲击两支大小不同的音叉(小的一般音高)3.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的钉子(短的音高)4.拨动紧绷程度不同的橡皮筋(绷得较紧的音高)几点补充:1.音的高低不随敲击或弹动的力量改变2.不同的力施加到物体上时,力量大的那次发出的声音较大3-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什么是振动?振动是物体围绕形变以前的原始点作左右周期性运动的过程,即物体在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让物体产生振动?敲锣打鼓、拨动钢尺与皮筋、空中挥舞长木棍、对着鼓面大喊、让水从高处流下等。
把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有什么现象?再把音叉插入水中,水又有什么现象?水面会有波纹产生,就象一粒小石子扔到水中产生涟漪一样;当音叉插入水中,会发现水面象沸腾一样,水珠向上跃起。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声音第一课《听听声音》1.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声音有(高低)、(强弱)等特点。
3.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悦耳、动听),比如(黄鹏乌叫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刺耳、难听),比如(汽车喇叭声)。
4.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嘈杂)的声音。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弹拨)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3.(拨动钢尺、击鼓、敲打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物体在(振动)。
4.吹竖笛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5.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2.在(真空)的环境中,声音(不能)传播。
3.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的。
4.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轻),直至(听不见)。
5.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第四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依靠它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
2.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3.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强)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大)。
4.外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信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描述。
2.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拨动橡皮筋和敲击鼓面)等,都可以说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和声音强弱的关系。
第六课《声音的高与低》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描述,2.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四年级上册(年新编)声音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
2. 了解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情况。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
三、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究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四、教学准备:师备:漏斗、胶管每组一套,碰铃(石头)、水槽、玻璃钟罩、闹钟、两用气筒等。
生备:线、纸杯、勺子、筷子等。
学生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我们耳朵的呢?”(二)、探究内容:1.听听不同物体传播过来的声音。
师:“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1)听听写字的声音。
听听同学在桌面上写字的声音。
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经过什么途径传播过来的。
比较自己通过不同途径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听听纸杯传过来的声音。
像图上那样做个土“电话”。
听听纸杯中的声音。
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
比较不用纸杯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是怎样传播过来的? (3)听听听诊器里的声音。
把漏斗接上胶管,做成一个简易的“听诊器”。
用“听诊器”听听自己心脏的声音。
说说自己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说说为什么医生可以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
2.设计实验,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1)想一想,怎样设计实验一一让物体在水中发出声音,试试能不能听到。
(2)听一听,在水槽中碰响碰铃或石头,能不能听到声音。
(3)说一说,有没有听到声音,这说明什么?(4)交流,游泳时潜入水下听到过声音吗?这些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3. 了解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
(1)说一说,从资料中自己了解一些什么内容?(2)思考与交流:为什么可以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去判断远处是否有火车开过来?为什么狗总是把耳朵贴近地面休息(三)、课外拓展:搜集生活中各种利用声音、避免噪声的资料。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水面有波纹, 有水花溅出
音叉浸入水中, 能听到声音。
音叉接触水面,音叉振动 引起水的波动。水的波 动逐渐向四周散开,声音 就这样以声波的形式向 四面八方传播。
通过三个实验,我们猜测:声音的传播可能与固体、 液体、气体有关。
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只要敲鼓声击足鼓鼓够面声大时是,,怎鼓 我们面样在振传教动到室,你我的们的任就耳何听朵一到里个了位的鼓置?声都。会而听且到,。
鼓声是怎 样从一个地 方到达另一 个地方的?
探索一:闹钟声音传播实验
1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 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
实验 器材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 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这 样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 另外一个地方。
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 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
声音的传播需要一 定的介质。太空处于真 空状态,既没有气体,也 没有固体和液体,故声音 不能传播。所以宇航员 要进行对话需借助电子 通信设备。
抽出空气 闹钟发声
看见闹钟振动, 但听不到闹钟声音
探索一:闹钟声音传播实验
1 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 系吗?
空气可以 传播声音
探索二:敲击桌子的声音传播实验
2 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听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 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比较这样听到的声音与耳朵不贴 在桌面上有什么不同?
做个“土电话”,试一试声音能否通过线绳传播。
1.准备工具:两个纸杯或塑料杯、易拉罐等其他圆筒 状物,一条不限长度的棉线,两根小火柴或牙签和502 胶水。 2.在两个纸杯底部中央扎个小洞,方便穿线,把一条棉 线两端分别穿入纸杯中央的两个小洞内。
科学四年级上册(新教材)知识点整理
新版小学科学四上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P5)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报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
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1-4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知识点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声音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
而且,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变弱或者消失。
说明声音能在空气里传播。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会听到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
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会发生振动。
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说明声音能在水里传播。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6、玩“土电话”的时候,声音能够通过线绳传播。
“土电话”运用的是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7、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
8、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这是为什么?
太空中没有空气等物质,是真空的,而声音需要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才能传播,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9、声音的传播记录表。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知识点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声音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
2、人的耳朵结构示意图人的耳朵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主三大部分。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
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比较清晰、响亮;拿掉纸喇叭,再听听,会发现听到的声音很微弱,很模糊,声音听不清楚。
这里“纸喇叭”模拟的是耳廓。
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4、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耳朵中鼓膜的振动。
5、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6、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胶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7、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人的耳朵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主三大部分。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
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8、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比较清晰、响亮;拿掉纸喇叭,再听听,会发现听到的声音很微弱,很模糊,声音听不清楚。
这里“纸喇叭”模拟的是耳廓。
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这一点与“纸喇叭”一样。
听诊器的头端有薄膜,贴在胸壁或者人体其他地方,可以感受振动。
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感知方式,它通过空气、水或其他媒介的震动来传播,让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
那么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呢?本文将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物理知识点。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它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也跟着振动,形成一系列的压缩和稀疏区域,即声波。
这些声波会在空气中传播,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以乐器演奏为例,当乐器的弦线、膜面或空气柱等振动时,就会产生声音。
不同乐器之间的声音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振动频率、振幅和波形等特征不同。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的震动传播的,常见的介质包括空气、水和固体等。
以空气为例来说明声音的传播过程。
1. 压缩和稀疏当声源振动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压缩和稀疏区域,即声波。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会使空气分子相互挤压和撞击,形成类似于波纹的传播形态。
这种由压缩和稀疏区域组成的波动称为纵波。
2. 声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有限的,称为声速。
在20摄氏度的室温下,声速约为每秒343米。
当声音遇到媒介变化时,如进入水中或固体中,其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
3. 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折射、反射和衍射等现象。
折射是指声波遇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发生方向改变,造成声音传播的路径弯曲。
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壁面时发生反射,使声音沿原来的方向返回。
衍射是指声波绕过障碍物传播,使声音能够进入遮挡区域。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1. 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波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音调;频率越低,声音就越低音调。
人类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赫兹到20千赫兹之间。
2. 声强声强是指声音的能量大小,也可以理解为声音的响度。
声强的单位是分贝(dB)。
声强越大,声音就越大;声强越小,声音就越小。
3. 波长声波的波长是指声波在媒介中传播一个完整的周期所需要的距离。
人教版四年级自然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小科背背(适合背诵的知识点)第1课听听声音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乐曲中音符“1“2”“3”按声音由高到低的排序是“3”“2“1”。
3.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4.我们常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难听、好听、嘈杂、动听等来描述声音。
5.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有的悦耳,有的刺耳。
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没有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钢尺、鼓面、音又等物体,会感觉到物体在振动。
4.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5.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逐渐减弱,最终听不到了。
这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的形式传播。
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4.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5.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 > 液体 >气体。
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
2.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
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3.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我们可以用纸喇叭模拟耳郭,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晰、响亮。
4.鼓膜的作用是产生振动。
它的特点是很薄而且有弹性,我们可以用气球皮模拟鼓膜。
5.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膜振动→听小骨将给大脑。
6.听诊器上的头可以感受振动;听诊器上的胶管相当于外耳道,可以更好地传递声音。
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声音的轻重不同称为声音的强弱。
四年级上册声音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声音科学知识点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声音传播需要媒介,如空气、水或固体。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媒介的密度和弹性。
4.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媒介中有所不同,如在空气中速度为343米/秒,在水中速度为1482米/秒。
5. 声音能被物体吸收、反射或传播。
6. 声音的强度与声音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
7. 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频率越低,声音越低沉。
8. 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约为20赫兹到20,000赫兹。
9. 声音可以通过利用共鸣效应来增强,如在乐器中。
10. 声音也可以通过调节声道长度和管道大小来改变其音色。
以上是关于声音科学的一些知识点,适合四年级上册学习。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声音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2、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震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3、耳的结构:外耳:耳郭和外耳道。
耳郭具有收集声音并将声音导入外耳道的作用,把手放到耳后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更大。
中耳:鼓膜和听小骨。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震动。
内耳:耳蜗等。
4、轻轻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强。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综合实验探究:1.实验一:探究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实验材料:橡皮筋、钢尺。
实验步骤:(1)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力揉搓橡皮筋,轻轻弹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是否发声,以及发声时的现象。
(2)轻轻拨动钢尺,使钢尺发出声音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拨动橡皮筋可以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发出声音时可以观察到橡皮筋和钢尺在震动。
实验结论:物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2.实验二: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步骤:(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听闹钟的声音。
(2)请同学在桌子的一端轻轻抓挠,比较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和不贴在桌子上时听到的声音。
(3)将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
在将音叉浸入水中,听听音叉的声音。
实验现象:(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后,听不见闹钟的声音。
(2)把耳朵贴在桌面上比不贴在桌面上听声音更清晰。
(3)将击打后的音叉触及水面,观察到水面有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实验结论: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实验三:模拟鼓膜的震动实验材料:音叉、口杯、气球皮或薄橡胶、橡皮筋、细沙或碎纸屑等。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声音第3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三、选择题。 1.把三枚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如 果想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些,我们可以采取下面的( C )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裹起来 B.把整个罐子用棉花包裹起来 C.A和B两个方法都可以
2.琳琳和强强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如
右图),声音从话筒传到听筒主要是通过( B )
第一单元 声音
第3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一、知识速记 1.声音可以在 气体 、 液体 、 固体 中传播,声音的传播 离不开 物质 。 2.在 真空 的环境中,声音不能传播。 3.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线绳 传播的。
4.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 轻 ,直至 听不见 。 5.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1.以上实验 能”) 2.以上实验
能 证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空气。(填“能”或“不 能 证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填“能”或“不能”)
二 、重点实验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
一、填空题。 1.“隔墙有耳”是因为 固体 能传播声音。古时候,人们常 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 固体 能传
播声音。
2.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固体 , 最慢的是 气体 。
3.奥运会上花样游泳选手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 这说明 液体 能传播声音。
A.空气
B.棉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纸杯
3.2021年12月9日下午,我国三位宇航员在“天宫”授课。他
们在空间站内彼此交流时听到的声音是由( A )
A.空气传播
B.电话线传播
C.信号器传播
4.在矿井事故中,埋在井下最有效的自救方式是( C )
A.挖通道
B.拨打120 C.敲击金属管道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时听听声音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鸟语花香。
2.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口然界的芦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岀的声音。
3.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4.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
(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
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肓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5.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6.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7.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抽岀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没有空气,闹钟振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而,水而上会产生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而且引起它周围的水也在振动。
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样的。
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 气体传声的木领最弱。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电子通信设备。
7.“土电话“是通过拉紧的棉线传播声音的。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知识点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声音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
而且,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变弱或者消失。
说明声音能在空气里传播。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会听到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
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会发生振动。
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说明声音能在水里传播。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6、玩“土电话”的时候,声音能够通过线绳传播。
“土电话”运用的是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7、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经由过程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流传到另外一个地方。
声音在流传的过程中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
8、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这是为什么?太空中没有空气等物质,是真空的,而声音需要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才能传播,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9、声音的传播记录表听到的声音鼓声抓挠桌面的声音土电话的声音水中发声物体的声音传播声音的物质氛围(气体)桌面(固体)线绳(固体)。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
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1-4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1-6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
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1-7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
音越低。
1-8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1-8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1-6越短、越小、越少、越细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越长、越大、越多、越粗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1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
1-2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一一声带。
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2吹奏竖笛发出声音,是竖笛里的空气在振动。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 液体> 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3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的。
1-3慢慢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我们听到的闹铃声会越来越轻直至听不见。
1-5用不同力度敲打音叉,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弱,大力一点敲击发出的声音强。
1-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