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学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的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课前准备学生:制作观虫器,并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搜集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等资料;教师:搜集有关陆地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准备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资料;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所实验。
四、课时分配三课时五、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二、蚯蚓实验:观察和饲养蚯蚓环节动物的主要持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兔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栖息地的保护1、观察并说出陆地各种环中的动物以及它乌的运动方式并进行想像。
2、观察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片,并进行描述。
3、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
4、观察分析课本上的图片资料,讨论交流,概括出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环境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1、各小组描述采集蚯蚓的环境,介绍并展示蚯蚓。
2、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外部形态。
3、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
4、归纳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并进一步概括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1、观察有关免的生活的录像片,描述免的外部特征。
2、观察兔的运动并测量其前后肢的长度。
3、观察比较兔和狼的牙齿。
4、观察兔的内部结构。
归纳出陆地动物适应环境的主要特点,并概括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各小组汇报调查和搜集的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等资料,结合课本大熊猫的有关资料分析出保护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人教版八上《陆地生活的动物》word学案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三学时)第一学时(陆生动物的特点)学习目标:1.说出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
2.通过比较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特征。
3.能够列举一些陆生动物类群、懂得一些简单的分类学知识。
学习过程:一.导入课题(知识链接)陆地生活的动物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在地下穴居的动物,也包括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
二.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本第12页“图Ⅴ—7”中的动物图片,试着描述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和栖息环境。
1.如:金丝猴——动物方式攀援,生活环境丛林中。
袋鼠——白熊——丹顶鹤——猎豹——蝴蝶——虎——蚯蚓——2.你还能举例说出陆生动物的其他运动方式吗?(二)请同学们接着阅读课本第13页内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陆生环境有什么特点?2.陆生动物具有哪些特点适应陆地生活?三.合作交流组长组织组员交流自主学习内容,重点解决有疑点的问题。
四.归纳提升,成果展示1.小组完成后,把所得结果归纳总结。
小组进行课堂展示。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五.达标检测(认真检测一下自己,要求不看课本哟!)1.下列属于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是()A.大鲵 B.蚯蚓 C.蝗虫D.壁虎2.昆虫的外骨骼的作用是()A.支撑身体B.适应陆地生活C.防止敌害捕杀D.有利于飞行3.陆生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包括()①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②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③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鳃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器官⑤靠贝壳来保护柔体的身体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4.下列选项中与防止体内水分散失无关的是()A.蛇的体表有鳞 B.龟的体表有坚硬的甲C.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 D.狮子的体表有毛5.生活在雪地里的野兔、北极熊等,它们的白色是白色的,这对它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附:本节知识小结(要求背诵哟!)陆生动物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1.体表被鳞、甲或体表有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2.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保温3.有发达的气管和肺——吸入气态氧4.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对刺激反应灵敏5.有发达的肌肉和四肢——支撑体重、迅速奔跑学后反思:第二学时(蚯蚓)学习目标:1.通过对蚯蚓的观察,能阐明蚯蚓适应陆生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14)
第二节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14)【教学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讲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要紧形状、结构和生理特点;2、通过实验和观看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3、强化〝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爱护。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实验、比较与摸索等学习活动来猎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课前预备】:教师:搜集有关陆地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预备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资料;进行〝饲养和观看蚯蚓〞的实验。
学生:制作观虫器,并饲养和观看蚯蚓;调查、搜集当地动物栖息地爱护的现状及措施等资料;【课时分配】:三课时【教学过程】:师:善于观看、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是我们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接下来请你们认真观看下面的录像(教师出示陆地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看到了哪些动物?描述一下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及运动方式。
生1:金丝猴攀援在树上,袋鼠在草原上跳跃,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白熊在雪地上行走。
生2:丹顸鹤在引吭高歌,猎豹在奔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老虎在行走……师:你们还能讲出陆地上其他动物及其生活环境吗?生1:两栖动物青蛙垢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成体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生2:沙漠中行走的骆驼;草原上的绵羊……师:由此我们能够看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地下穴居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它们差不多上陆地生活的动物,差不多上与各自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那么你们明白陆地环境与水环境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吗?(学生分组讨论质疑)生1:陆地环境比较干燥,湿度较小;生2:陆地环境的昼夜温差比较大;生3:缺少水中的浮力;生4:陆地环境中有气态的氧;生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师:那么陆地生活的动物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如此的环境相适应呢?(分小组观看讨论)生1:陆地动物一样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一样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等。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预学案陆地生活的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预学案
陆地生活的动物(2)
一、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我们:通过观察家兔的外部形态,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本节课我们要做到:家兔适于陆上食草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家兔的生殖发育特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过程:
【我预习我会学】
1、兔的体表被有保温作用,用呼吸。
2、兔的心脏分成腔,血液循环包括和
两条路线,输送的能力强,有利于的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
体温。
3、兔的牙齿分化为○1和○2:消化道上有发达的
与草食性相适应。
○1的功能是,○2的功能
是。
4、狼等动物与兔的牙齿不同的是还有,它的功能
是。
5、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基本的环境条件有
【我疑惑我求解】
【我探究我敢试】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6—17页的的讨论题1、2、3、4。
【我归纳我明了】
【我自测我提高】
1、水中的氧进入鲫鱼体内的途径是()
A. 门齿和臼齿
B. 门齿和犬齿
C. 门齿、犬齿和臼齿
D. 犬齿和臼齿
2、有家兔的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器官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盲肠
3、哺乳动物能保持体温恒定的主要原因是()
A.身体表面有毛,能保持体温
B.适应环境能力强
C.大脑发达,能主动脱离过冷
D.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生理功能
4、下列各项与家兔适应草食性生活无关的是()A.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B.体腔内有膈
C.盲肠特别发达 D.消化管长
【我反思我颖悟】。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上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学教案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学教案滦南县宋道口初级中学执笔:毕芳芳课时: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2)说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验后要把蚯蚓放归到适合生存的环境中,养成关爱小动物的情感二、学习重点、难点:(1)描述蚯蚓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2)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3)观察蚯蚓三、预习导航:1.蚯蚓生活在富含的的土壤中,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2.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构成,这样的动物称为动物。
常见的环节动物还有、等。
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若使其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的时间过长,它的活动能力就会下降,甚至死亡。
其原因是()A.离开了穴居生活 B.没有食物,所以没有能量C.体表逐渐干燥,无法呼吸 D.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4.蚯蚓是陆地穴居生活的动物,它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小组在进行实验、观察、讨论交流时严格按设计好的实验步骤操作,随时作好记录。
)讨论:①蚯蚓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②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③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④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2.师生总结:蚯蚓有哪些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拓展:蚯蚓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学习任务三:了解其他环节动物,归纳环节动物的特征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其它环节动物2.总结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三)系统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小组内交流。
突出学生主体,提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学会总结1.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1)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
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
叫,它们与蚯蚓的有关。
(2)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节 陆地上生活的动物1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陆地上生活的动物1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如看待动物具有角质或;昆虫具有。
2、由于陆地环境复杂多变,所以陆地生活的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于和。
3、陆地生活的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1)有防止散失的结构;(2)有支持和的器官;(3)有能在中呼吸的,位于身体的呼吸器官;(4)有发达的器官和系统。
4、蚯蚓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是:蚯蚓体表有黏液,身体由许多组成,靠近身体端有环带;蚯蚓腹部有刚毛,刚毛在蚯蚓运动中起作用;蚯蚓靠进行呼吸。
学习过程设计:(一)陆生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观察图8,总结陆生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特征:(1)陆地环境没有了水中的溶解氧,氧气以气体状态存在于中,出现了用呼吸或用呼吸。
(2)陆地环境没有了水的,出现了四肢发达的肌肉,这是支撑体重和奔跑运动的结构。
(3)陆地环境没有了水,变得,出现了、角质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4)陆地环境复杂、危险四伏,出现了非常发达的和灵敏的以对外界刺激做出灵敏、迅速的。
(5)陆地环境没有了水的温和,昼夜温差,出现了温动物。
(二)蚯蚓:1、蚯蚓的生活习性:在富含的土壤。
以和和为食。
2、形态结构:蚯蚓身体由许多的构成。
靠近前部有一个特别大,颜色较浅且光滑,称为环带。
3、运动:(1)运动方式是。
(2)参与运动的结构:、体节、刚毛。
其中刚毛有运动的作用。
4、呼吸:(1)蚯蚓靠的体壁进行呼吸。
(2)空气中的氧必须先溶解在它体壁的里,渗入体壁,再进入随运输到全身各处,体内产生的也由血液运输到体表再排出体外。
(3)体表有,所以摸蚯蚓的背面有黏滑的感觉。
(4)蚯蚓生活在干燥的环境里,在观察实验中要经常用棉花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条件限定的。
5、饲养和观察蚯蚓:(三)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构成;都有发达的,能运动;体表可以呼吸。
检测: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包括()①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②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③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鳃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⑤靠贝壳来保护身体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2、为了适应陆地干燥的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 )A、蚯蚓的刚毛B、蛇的鳞C、蝗虫的外骨骼D、蜥蜴的细鳞3、蚯蚓的前端区别于后端的标志是()A、吸盘B、小钩C、刚毛D、环带4、蚯蚓体节的作用是( )。
生物:《陆地生活的动物》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生物:《陆地生活的动物》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认识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2、通过比较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3、通过对蚯蚓的饲养与观察,使学生能阐明蚯蚓适应陆生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4、使学生能够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5、通过对兔的观察,阐明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6、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水、陆环境的不同,培养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饲养蚯蚓、兔使学生模仿蚯蚓、兔饲养方法养殖其他小动物,具有一定实验操作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饲养蚯蚓使学生认识到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提高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2、通过对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二、学习重难点重、难点:1、使学生说出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2、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3、阐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5、观察兔的形态结构,总结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6、、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三、课前准备1、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或;昆虫具有。
2、由于陆地环境复杂多变,所以陆地生活的动物具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于和。
3、陆地生活的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1)有防止散失的结构;(2)有支持和的器官;(3)有能在中呼吸的,位于身体的呼吸器官;(4)有发达的器官和系统。
4、蚯蚓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特征是:蚯蚓体表有黏液,身体由许多组成,靠近身体端有环带;蚯蚓腹部有刚毛,刚毛在蚯蚓运动中起作用;蚯蚓靠进行呼吸。
四、合作探究1、蚯蚓适于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它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2、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3、蚯蚓的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4、为什么蚯蚓要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五、课堂检测1、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完成氧和二氧化碳交换的是()A、湿润的体表B、口C、肺D、环带2、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能迅速前进,而在光滑的玻璃上几乎不能前进,其原因()A、蚯蚓不能在土壤以外的地方爬行B、玻璃板上摩擦力大C、玻璃板不能黏住蚯蚓的身体D、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3、蚯蚓能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是 ( )A、蚯蚓能吃腐烂的有机物B、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蛋白质C、蚯蚓能使土壤通气D、蚯蚓粪便中含有大量的N、P、K六、我的收获。
八年级生物上册学案——陆地生活的动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学案(三)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第1课时)班别:学号:姓名: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及其运动方式2、概述陆地生活的动物类群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3、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陆生动物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水生动物的不同二、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阅读课本P12—13页1.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
为适应陆地生活,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一般都有的结构,一般都具有的器官,一般都有能在空气中,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还普遍具有发达的和,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下列哪种结构不是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呼吸器官?()A.肺B.气管C.支气管D.鳃(二)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说出常见动物的生存环境及运动方式1、观察P12页图片,描述这些动物的栖息环境,并将下列动物与它的运动方式连接起来。
①丹顶鹤②蚯蚓a、攀援③袋鼠b、跳跃④白熊c、行走和奔跑⑤蝴蝶d、行走和飞翔⑥虎e、飞行⑦猎豹f、蠕动⑧金丝猴2、假设水中生活的动物如鱼到陆地生活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学习任务二:比较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不同点对比分析教材P13页中的图片,讨论总结填表。
学习任务三:举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学生自学教材P13结合图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特点,并在课本中划出来。
2.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表格三、诊断评价:1、下列不属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 .蛇的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B .猎豹在陆地上奔跑速度很快,很容易抓到猎物C .狼会发出凄厉的嚎叫D .兔子身体表面有毛,用肺呼吸2、陆生动物的下列身体结构与防止水分蒸发没有关系的是( )A .蜥蜴的鳞B .乌龟的盔甲C .蚯蚓的刚毛D .蝗虫的外骨骼3、蝗虫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它的呼吸器官是 ( )A .肺B .气管C .气囊D .外骨骼4、蛇是爬行动物,它的体表覆盖角质细鳞的作用是 ( )A .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B .可减少敌害的攻击C .形成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D .保持恒定的体温5、判断:(1)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都有发达的运动器官、良好的视觉和嗅觉。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13)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13)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讲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要紧形状、
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通过实验和观看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
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
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爱护。
二、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实验、比较与摸索等的学习活动来猎取知识,培养总
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课前预备
学生:制作观虫器,并饲养和观看蚯蚓;调查、搜集当地动物栖息地爱护的现
状及措施等资料;
教师:搜集有关陆地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预备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
录像资料;进行〝饲养和观看蚯蚓〞所实验。
四、课时分配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设计理念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因此我在设计时考虑到对比水中生物的特点,并通过相关内容课件的形式和学生已有经验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与水域环境进行对比,引出陆地上的动物对于环境的适应。
然后以人类的好朋友蚯蚓为例分析它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还有从兔入手认识哺乳动物及特征。
强调通过比较、实验、观察与思考等方式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十分充实,既有对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的概述和特征的总结,又有适应陆地的特点以及身体恒定的重要意义等的阐述,又有对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的深入剖析和绝决问题的根本出路的研究探讨。
生物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因此本节课内容同学对动物在陆地生活特点的分析与发现中的作用都有过或多或少的怀疑,这是教师要适时引导点拨,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这样的疑惑存在,是学生对动物生存环境没有全面理解。
本节课在介绍陆地生活的动物时,先从学生容易接受的各种陆生动物和他们的运动方式入手。
在解决学生疑惑的过程中,联系自然界存在而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的现象,剖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顺理成章,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本节课的落脚点仍然是提高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意识,以及具体行为的落实,本节课最后也有适当地引导。
三、设计意图本节课从同学们熟悉的陆地动物,分析了陆地生活的动物对于环境的适应和结构特点,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挖掘课程资源,延伸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探究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丰富知识含量,体现人文关怀。
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观察,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训练科学探究技能和研究方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繁为简,生动的小动物引人入胜,使课堂充满自然的气息。
让同学体会到:我们是自然界的一分子。
应该爱护生态环境。
知识在课堂活动中生成,在交流中明朗,在共享中升华。
【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教学案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一.学习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二.课前准备学生: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调查、搜集当地陆生动物的种类、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并了解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等资料;教师:搜集有关陆地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
三.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1、观察P14页图片描述这些动物的栖息环境和运动方式。
2、假设水中生活的动物如鱼到陆地生活需要克服哪些困难?(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举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学生自学教材P15结合图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表格习内容归纳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特点:学习任务二: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学生默读p16-17实验:饲养和观察蚯蚓,然后借助下面的提示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观察实验。
小组在进行实验、观察、讨论交流时严格按设计好的实验步骤操作,随时作好记录。
探究活动:观察和实验(指导观察方法:先整体后局部,做好学生思想动员,消除部分学生恐惧心理)1、各小组描述采集蚯蚓的环境。
蚯蚓生活在富含的土壤中。
2、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外部形态(身体的分节情况、触摸感觉其腹面的刚毛及体表是否有黏液、如何区别身体的前后端等)。
体形:蚯蚓的身体呈__色、_____形,由许多____状的体节组成。
有肉质唇的一端为身体__端,另一端为__端。
体表:蚯蚓的体表(干燥、湿润),感觉(光滑、粗糙);腹面感觉(光滑、粗糙),原因是有(刚毛、纤毛)的存在。
环带:环带位于身体的(前、后)部,颜色较(深、浅),质地(光滑、粗糙)。
从蚯蚓的前端到环带有__节体节。
3、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分别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对比观察其运动情况及身体的变化)。
人教版生物八上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word学案
人教版生物八上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word学案
教学过程2.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是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哺乳的,因此它应该
属于()
A.鱼类
B.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类
3、牙齿对动物的生存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生活在南极的海豹在冰下游泳时,隔一段时刻就要用牙齿咬破坚冰,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海豹牙齿的损坏即意味着死亡的来临。
人的牙齿损坏以后,不仅阻碍食物的消化,而且会引起疾病,给人带来极大的痛楚。
下图是某动物上、下颌骨及牙齿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与牙齿有关的问题。
(1)与该动物牙齿相比较,人的牙齿多了哪一种?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照该动物牙齿的分化情形能够推断:该动物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食性动物,推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图能够推断该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的特点
是。
4、家兔用呼吸,心脏腔,血液循环包括
和,家兔的体温,消化道中有发达的,有发达的及遍部全身的,因此对外界变化敏锐。
5、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
6.下图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八上5.1.2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学设计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进行的是《陆地生活的动物》这一节的第三课时的讲授,在前两节探究了陆地环境和水生环境的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到的内容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再加上本节课的实验动物是学生身边经常见到的家兔,因此教学过程的组织比较容易。
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学习需要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中的辅导,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对哺乳动物的内部结构,以及哺乳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有充分的准备。
此外,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意义,还应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新闻报道等资料。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兔的观察,阐明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1.通过对兔的观察与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的学习,提倡学生向身边的人群宣传“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观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三、重点难点重点:1.观察兔的形态结构,总结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总结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明确保护动物栖息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具有“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难点:1.观察兔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观察兔的形态结构并总结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的组织教学。
3.能使学生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方法谈话式、分组实验式、演示式、启发式、归纳总结式五、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家兔内部构造的教学软件。
(2)多种哺乳动物生活习性等的教学软件或录像剪辑。
(3)动物栖息环境、哺乳动物自然保护区的教学软件或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体温表1只。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分组观察,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如下:首先要求学生给自己小组的成员量体温,测量体温时间约需15分钟。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11)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11)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明白陆地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初步学会做"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3.培养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教学重点:陆地生活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难点:1.陆地环境的特点2.观看蚯蚓的运动课前预备:蚯蚓,课本第12页图片资料等.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咨询:我们在上节课里差不多学习了专门多水生动物的知识.讲一讲,你还认识了哪些动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陆地生活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看图:课本第12页插图.提咨询:⑴ 图中有什么动物⑵ 蝴蝶生活在什么地点⑶ 蛾生活在什么地点它多在什么时刻活动⑷ 丹顶鹤生活在什么地点⑸ 骆驼生活在什么地点⑹ 金丝猴生活在什么地点⑺ 白熊生活在什么地点讨论: 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蛾子多在夜间活动;白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骆驼能够生活在洪涝的沙漠里……这些事实讲明了什么呢讲解:以上事实讲明,这些动物都必须生活在陆地环境里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复杂多)⑴ 出示图片:蛇,乌龟,甲鱼(有甲板或鳞)昆虫(外骨骼)目的:防止水分蒸发⑵ 出示第13页骆驼图片:放大足用途:支撑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驰,攀缘等方式.觅食,避敌.⑶ 出示第13页气管,肺图片:用途:陆地生活的呼吸器官⑷ 出示狼捕食鹿的图片:讲明:对复杂的环境作出反应.3.认识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讲述:下面,我们就研究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讨论:依照你以往的观看讲一讲,蚯蚓需要什么样的环境讲解: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研究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实验一: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讲解: 实验的方法.小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实验二: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讨论:如何样实验才能达到实验目的讲解: 实验的方法.小结: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潮湿体壁来完成)提咨询: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明白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总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实验三用放大镜观看蚯蚓的躯体结果: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称环节动物举例:沙蚕,水蛭三、总结:环节动物的要紧特点:躯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
陆地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知道陆地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初步学会做"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3.培养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教学重点:陆地生活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难点:1.陆地环境的特点2.观察蚯蚓的运动课前准备:蚯蚓,课本第12页图片资料等.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我们在上节课里已经学习了很多水生动物的知识.说一说,你还认识了哪些动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陆地生活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看图:课本第12页插图.提问:⑴ 图中有什么动物⑵ 蝴蝶生活在什么地方⑶ 蛾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多在什么时间活动⑷ 丹顶鹤生活在什么地方⑸ 骆驼生活在什么地方⑹ 金丝猴生活在什么地方⑺ 白熊生活在什么地方讨论: 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蛾子多在夜间活动;白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骆驼可以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呢讲解:以上事实说明,这些动物都必须生活在陆地环境里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复杂多)⑴ 出示图片:蛇,乌龟,甲鱼(有甲板或鳞)昆虫(外骨骼)目的:防止水分蒸发⑵ 出示第13页骆驼图片:放大足用途:支撑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缘等方式.觅食,避敌.⑶ 出示第13页气管,肺图片:用途:陆地生活的呼吸器官⑷ 出示狼捕食鹿的图片:说明:对复杂的环境作出反应.3.认识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讲述:下面,我们就研究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讨论:根据你以往的观察说一说,蚯蚓需要什么样的环境讲解: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研究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实验一: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讲解: 实验的方法.小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实验二: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讨论:怎样实验才能达到实验目的讲解: 实验的方法.小结: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体壁来完成)提问: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知道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总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实验三用放大镜观看蚯蚓的身体结果: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称环节动物举例:沙蚕,水蛭三、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导学案
初中生物学导学案8上02编制人:江红审核人:祝中华使用人:日期:2021-02-08A.感觉光线B.感觉声音C.协助运动D.运动器官6.环节动物是指·············································································()DA.具有一个粗大的环带的动物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动物C.蚯蚓和沙蚕等多体节、无足的低等动物D.身体具明显环状体节的动物7.家兔体温能保持恒定,这与下列哪项叙述无关 ··································()A.动、静脉血不混合,运输氧气能力强B.体内具有调节体温的结构C.体表被毛,且随季节换毛D.盲肠发达具消化能力8.下列哪项不是草食性哺乳动物所具有的特征? ··································()AA.犬齿发达B.消化道长C.盲肠发达D.臼齿发达9.家兔门齿的主要功能是·································································()A.撕裂食物B.切断和撕裂食物C.切断食物D.磨碎食物10.关于家免内部结构的观察叙述中,错误的是 ····································()DA.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B.在腹腔中有胃、肝脏、肾脏、膀胱、小肠等器官C.盲肠发达,粗大明显,小肠又细又长D.在胸腔中有心脏、肺、胃、肝脏等器官11.家兔体循环的起止点是 ·······························································()BA.起于右心室,止于左心房B.起于左心室,止于右心房C.起于右心室,止于右心房D.起于左心室,止于左心房12.下列哺乳动物的特征中,与其后代的成活率高有直接关系的是············()CA.大脑发达B.心脏四腔C.胎生哺乳D.用肺呼吸13.【2009·苏州】分类学上,将抹香鲸归类为哺乳动物的主要原因是······()DA.用肺呼吸B.体温恒定C.心脏四腔D.胎生哺乳14.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DA.猫B.麻雀C.金丝猴D.沙蚕15.家兔神经系统的组成,正确的是 ···················································()CA.大脑、中脑、小脑B.大脑、小脑、脊髓C.脑、脊髓、神经D.大脑、小脑、神经16.右图表示的是两类动物的牙齿类型,请根据图形回答下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认识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
2、通过比较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3、通过对蚯蚓的饲养与观察,使学生能阐明蚯蚓适应陆生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4、使学生能够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5、通过对兔的观察,阐明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6、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水、陆环境的不同,培养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饲养蚯蚓、兔使学生模仿蚯蚓、兔饲养方法养殖其他小动物,具有一定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饲养蚯蚓使学生认识到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提高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2、通过对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
1、使学生说出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
2、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3、阐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5、观察兔的形态结构,总结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6、、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课前准备
1、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
或;昆虫具有。
2、由于陆地环境复杂多变,所以陆地生活的动物具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于
和。
3、陆地生活的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1)有防止散失的结构;(2)有支持和
的器官;(3)有能在中呼吸的,位于身体的呼吸器官;(4)有发达的
器官和系统。
4、蚯蚓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特征是:蚯蚓体表有黏液,身体由许多组成,靠近身体
端有环带;蚯蚓腹部有刚毛,刚毛在蚯蚓运动中起作用;蚯蚓靠进行呼吸。
四、合作探究
1、蚯蚓适于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它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2、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
3、蚯蚓的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4、为什么蚯蚓要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五、课堂检测
1、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完成氧和二氧化碳交换的是()
A、湿润的体表
B、口
C、肺
D、环带
2、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能迅速前进,而在光滑的玻璃上几乎不能前进,其原因()
A、蚯蚓不能在土壤以外的地方爬行
B、玻璃板上摩擦力大
C、玻璃板不能黏住蚯蚓的身体
D、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
3、蚯蚓能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是( )
A、蚯蚓能吃腐烂的有机物
B、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蛋白质
C、蚯蚓能使土壤通气
D、蚯蚓粪便中含有大量的N、P、K
六、我的收获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认识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
2、通过比较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3、通过对蚯蚓的饲养与观察,使学生能阐明蚯蚓适应陆生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4、使学生能够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5、通过对兔的观察,阐明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6、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水、陆环境的不同,培养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饲养蚯蚓、兔使学生模仿蚯蚓、兔饲养方法养殖其他小动物,具有一定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饲养蚯蚓使学生认识到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提高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2、通过对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
1、使学生说出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
2、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3、阐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5、观察兔的形态结构,总结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6、、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课前准备
1、家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家兔体表被毛,有作用,具有四肢,前
肢,后肢,适于,家兔用呼吸;血液循环包括
和两条途径;家兔的牙齿分化为和;家兔是温动物。
2、陆地生活的动物的生存条件是、和。
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动物的受到了极大威胁。
所以保护动物,重要的是保护它们的。
3、体温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可以通过自身的而维持体温的恒定,这样的动物称为动物。
4、兔的体毛,有作用。
四、合作探究
1、比较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二者不同说明了什么?门齿、臼齿、犬齿各有什么作用?
2、兔子的消化道与人体有什么差异,这说明了什么?
3、兔子是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环境的?
4、体温恒定对于动物适应陆地环境有什么意义?
5、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五、课堂检测
同步训练
六、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