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空间及建筑空间

合集下载

探讨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设计

探讨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设计

探讨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设计摘要:加强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设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设计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字]行为心理;建筑空间;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建筑空间设计与人们行为心理的相互渗透及作用关系开展人性化的建筑空间设计,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一个用来生活、工作、学习与休息的空间场所,还会对人们的生活与行为心里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与建筑空间之间存在一种多方位因素的综合相互影响关系,这种关系既开通过建筑空间及其环境的设计对人们某些行为产生诱导甚至是改变影响,又可依据人们特定行为心理及特征,科学引导建筑空间设计实践,从而令建筑空间环境更加符合与适应人们的行为心理特征。

丘吉尔的一句“我们塑造了建筑物,而建筑物又塑造了我们”便充分印证了这一道理。

由此可见,建筑空间设计是与人们的行为心理不可分割的。

通过深入探讨两者之间既定关系,才能充分强化与激发建筑师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规范作用,并合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设计原则。

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实践中需要我们经常与业主、使用者进行实时沟通及交流、组织会谈,尽可能充分全面的深入了解使用建筑人员的工作特征。

兴趣爱好及生活习惯综合需求等丰富行为心理数据资料,依据这些信息展开对建筑空间设计的适应性整改、调节以最大化满足建筑未来使用人员的行为特性及行为心理需求。

设计人员在清楚、深入、全面了解了使用人员希望得到何种建筑环境空间后,应再次身体力行、亲力亲为深入实地进行现场勘查、用事实说话,亲身感受建筑周围环境,从而进一步完善建筑设计效果。

从人体工程理论角度讲,当建筑空间设计尺度恰好与人们的生理结构趋于稳定及协调时,便会从心理上激发产生一种亲切之感,令整个人的身心放松,在精神饱满、良好的状态下切实提升工作服务效率。

同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人们之间倘若保持恰当适应的人际关系与距离,势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十分有益。

建筑与心理学建筑空间对人的影响

建筑与心理学建筑空间对人的影响

建筑与心理学建筑空间对人的影响建筑与心理学:建筑空间对人的影响建筑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它也是直接与人们接触最多的环境之一。

然而,我们是否曾思考过建筑对我们的心理和情感状态产生的影响呢?本文将探讨建筑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空间对人的影响。

I. 建筑与情感状态建筑空间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状态。

一个舒适、温馨的空间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进而提升心理健康。

相反,一个拥挤、喧闹或昏暗的空间可能会引起人们的不安和疲劳感。

1.1 颜色的影响颜色是建筑空间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状态。

不同的颜色传递不同的情感信号。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和力量,蓝色代表平静和冷静。

在设计建筑空间时,选择合适的颜色可以调整人们的情感状态。

1.2 声音的影响建筑空间中的声音也可以对人的情感状态产生影响。

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以让人更加放松,集中注意力。

相反,嘈杂的声音可能会引起焦虑和不适感。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噪音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II. 建筑与行为模式建筑空间的布局和设计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

一个合理、有序的空间可以促进人们的效率和秩序感,而一个混乱、拥挤的空间则可能导致人们的压力和混乱感。

2.1 空间布局与流线建筑空间的布局和流线对人们的行为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流畅的空间布局可以引导人们的移动路径,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相反,一个布局混乱的空间可能会导致人们走失或者产生焦虑感。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流线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需要被重视。

2.2 房间功能与设计每个房间的功能和设计也会对人们的行为模式产生影响。

一个设计合理的卧室可以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帮助人们入睡。

一个设计合理的办公室可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房间的功能和设计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考虑。

III. 建筑与情感表达建筑空间也可以通过形状、材料和装饰等元素来表达情感和理念。

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建筑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惊喜和好奇心,一个采用环保材料的建筑可能会传递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建筑与心理学如何创造舒适的空间

建筑与心理学如何创造舒适的空间

建筑与心理学如何创造舒适的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追求不断提升,建筑与心理学的结合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建筑既是一个实体的结构,也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因此,如何通过建筑设计和心理学原理共同创造出舒适的空间,成为了建筑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色彩和光线的运用色彩和光线是影响人们情绪和感觉的重要因素。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和光线可以营造出舒适的空间氛围。

比如,在家庭住宅中,选择柔和的暖色调,如米白色或浅黄色,可以给人以温馨与舒适的感觉;而在办公场所中,应选择明亮的冷色调,如蓝色或绿色,以提升工作效率和专注力。

二、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对于创造舒适的空间至关重要。

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身心需求。

因此,建筑设计师应该根据不同场所的使用目的和特点,合理划分空间并设置相应的功能区域。

比如,在公共场所中,将休息区与活动区相分离,以满足人们不同的活动需求,提供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三、自然元素的引入自然元素(如绿植、流水等)的引入对于创造舒适的空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研究表明,接触自然环境可以提升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减轻紧张和压力。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地运用自然元素,比如设置花园、阳台或者绿化景观,可以为居住者创造出更加宜人的环境。

四、声音和噪音的控制声音和噪音是影响空间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噪音会对人们的睡眠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控制和减少噪音成为了建筑设计的重要任务。

采用隔音材料和隔音技术,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的干扰,提供一个更加宁静和舒适的环境。

五、人性化的设计细节人性化的设计细节是创造舒适空间的关键之一。

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需求是多元的,因此,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点,提供适应性更强的设计解决方案。

比如,在公共建筑中设置无障碍通道,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在家庭住宅中设置儿童活动区域,考虑到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等。

建筑心理学:空间设计对人的心理影响模板

建筑心理学:空间设计对人的心理影响模板

空间尺度与比例的设计策略
• 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行为来设计空间尺度和比例 • 采用层次和穿插的手法,使空间更具变化和趣味
空间布局与流线对心理的影响
空间布局与流线对心理的影响
• 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空间布局容易让人感到混乱,合理 的空间布局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 流线设计:不清晰的流线设计容易让人感到困惑,清晰 的流线设计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安全感
谢谢观看
Docs
建筑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通过空间尺度、布局、色彩等因素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 • 设计具有舒适度、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建筑空间
02
空间设计对心理的影响因素
空间尺度与比例对心理的影响
空间尺度与比例对心理的影响
• 空间大小:过小的空间容易让人感到压抑,过大的空间 容易让人感到空旷 • 空间比例:不协调的空间比例容易让人感到不舒服,如 过高或过低的门窗
• 分析不同空间设计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 研究如何通过空间设计满足人们的心 理需求
建筑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性
建筑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 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兴起为建筑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 20世纪中期,行为建筑学的兴起将建筑心理学纳入建筑设计领域 •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使建筑心理学得到更多关放式的空间布局,提高空间的灵活性和 可扩展性 • 设计明确和简洁的流线,避免空间中的交通拥堵和交叉 干扰
空间色彩与照明对心理的影响
空间色彩与照明对心理的影响
• 色彩:色彩对人的心理有很大影响,如温暖的色彩能让人感到舒适,冷色的色彩 能让人感到清爽 • 照明:照明对人的心理也有很大影响,如柔和的照明能让人感到轻松,明亮的照 明能让人感到精神焕发
建筑心理学:空间设计对人的心理影响

浅析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感受

浅析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感受

建筑空间艺术心理(2010-07—02 19:12:05)转载标签:宗教空间艺术虚空间罗马万神庙心理感受房产分类:设计元素摘要:建筑形体的产生和存在诠释着室内外空间。

然而,室内外空间又左右着人们的心理感受。

人们在把握建筑空间的同时,融合着自身的各种空间心理需求:美与丑的形态、狭隘与豁达的对比、安全与暴露的挣扎、隐私与开敞的交流……使建筑空间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又负载着丰富的内涵:艺术感、时空感、心理意识感知。

关键词:建筑空间空间艺术艺术心理一、空间空间艺术一词源于德语Raumkunst,德国文艺理论家G.E。

莱辛最早使用了这一概念.造型是空间艺术的必要手段和必备条件,造型艺术总是存在于一定空间中,空间艺术必然首先是造型艺术。

因此,空间艺术在本质上是对造型艺术存在方式的把握。

但是,在造型艺术中,因其种类不同,空间性质亦不尽相同.一般说来,空间意识产生于视觉、触觉、运动感觉和心理感觉中。

这些意识感知的空间,其性质是不同的,可依次称为视觉空间、触觉空间、运动空间及心理空间。

而“艺术”一词指审美方面的需求,指在使用基础上的精神心理的审美需要,当然包括各种审美的形式:优美的、悲伤的、和谐的。

那么,在营造生活空间的同时观注这些审美心理,营造各式各样的精神氛围,即空间艺术,这样的空间也就是艺术的空间。

以空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一般包括建筑艺术、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种类,也通称美术。

所谓这些空间,即物质的广延性,最终根据人的心理感受被区分为实空间和虚空间,或者私密空间、公共空间等类型。

因而,建筑艺术这种最狭义的空间种类是为满足人类各种生理心理的需求而营造的空间典型代表。

建筑可以在现实中利用不同性质的空间来驾驭人的心理。

与此同时,根据人的不同心理需要也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的室内外建筑空间。

建筑空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需求之一,无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里,建筑艺术的审美都是在虚虚实实的世界里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居住建筑的空间满足安全、温暖的心理需求;宗教空间满足心灵祈祷、净化的需求;公共建筑空间满足人们的工作、交流、娱乐需求等。

建筑与心理学空间对人的影响

建筑与心理学空间对人的影响

建筑与心理学空间对人的影响建筑作为人类创造的空间环境,不仅仅是功能的体现,更是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与启发。

心理学空间是指建筑及其环境对于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它能够通过设计和布局来达到各种目标,包括提供舒适感、促进交流、改善生活品质等。

本文就建筑与心理学空间对人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色彩与情绪建筑的色彩搭配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

例如,温暖的色调如橘红色、黄色可以营造出欢快、活跃的氛围,适合用于咖啡厅、餐厅等场所;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则能够带来宁静、放松的感觉,适合用于图书馆、瑜伽馆等场所。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考虑选择合适的色彩方案,可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情绪空间。

二、光线与舒适感充足的自然光线是营造舒适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良好的自然光照明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增强身心健康,并有利于睡眠质量的改善。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光线的透入和利用,尽可能增加室内的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以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空间环境。

三、空间布局与社交性建筑的空间布局对人们的社交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办公室设计中,开放式的办公区域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团队的凝聚力;而独立的办公间则可以提供更好的私密性和专注度,适合需要独立思考和工作的人。

因此,建筑的空间布局应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设计,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社交环境。

四、自然元素与心理健康自然元素是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例如,在公共建筑中设置绿色植物、庭院和室外休闲区,可以提供一个与自然亲近的空间,缓解压力和疲劳,促进身心的放松。

在住宅设计中,引入自然元素如阳台花园和景观视野,可以改善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五、音频环境与思维能力建筑的音频环境对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噪音水平会干扰人们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噪音的传播,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建筑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研究

建筑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研究

建筑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研究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处的建筑环境可以显著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因此,对建筑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联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首先,建筑环境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影响。

例如,一个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房间能够给人一种愉悦和舒适的感觉,有助于释放压力,提升心情。

相反,一个狭小、阴暗潮湿的房间则容易给人一种压抑和不适的感觉,增加焦虑和抑郁的可能性。

此外,建筑的色彩、材质、家具摆设等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体验。

研究表明,柔和的自然光线和温暖的色调有助于缓解压力、增加幸福感。

其次,建筑环境对人们的行为表现有影响。

建筑环境的布局和设计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

例如,一个开放式的公共空间可以促进社交互动和合作,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独立的私人空间则更适合提供安静和独处的机会,有助于个人思考和专注。

此外,建筑环境的功能性对人们的行为也有影响。

例如,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情感交流,而一间适合学习和工作的办公室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建筑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联还体现在建筑设计的人性化方面。

一个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建筑环境能够减少人们的体力劳动和不适感,并提供舒适的空间。

例如,合理的楼梯设计和无障碍通道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运动和意外伤害;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家具和设备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保护人们的健康。

此外,合理的声学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过大的噪音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合适的隔音设计和噪声控制措施可以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使人们更加舒适和专注。

除了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建筑环境还对集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可以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交互动。

例如,合理的街区规划可以为居民提供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邻里关系的建立和交流。

同时,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也能够提供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人们的各种心理和社交需求,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幸福感。

室内设计空间的十四种类型

室内设计空间的十四种类型

室内设计空间的十四种类型室内空间的多种类型,是基于人们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日益发展的科技水平和人们不断追求新的开拓意识,必然还会孕育出更多样的室内空间,下面介绍十四种常见的室内空间类型.一、结构空间:通过对结构外露部分的观赏,来领悟结构构思及营造技艺所形成的空间美的环境,可称为结构空间。

人们对结构的精巧构思和高超技艺有所了解,引起赞赏,从而更加增强室内空间艺术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这已成为现代空间艺术审美中极为重要的倾向.室内设计师应充分利用合理的结构本身为视觉空间艺术创造所提供的明显的或潜在的条件。

结构的现代感、力度感、科技感和安全感,是真、善、美的体现,比之繁琐和虚假的装饰,更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二、开敞空间:开敞的程度取决于有无侧界面,侧界面的围合程度,开洞的大小及启闭的控制能力等。

开敞空间是外向性的,限定度和私密性较小,强调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渗透,讲究对景、借景,与大自然或周围空间的融合。

和同样面积的封闭空间相比,更显得大些.心理效果表现为开朗、活跃,性格是接纳性的.开敞空间经常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很高的趣味性,是开放心理在环境中的反映.三、封闭空间:用限定性比较高的围护实体(承重墙、轻体隔墙等)包围起来的、无论是视觉、听觉、小气候等都有很强隔离性的空间称为封闭空间.其性格是内向的、拒绝性.与周围环境的流动性较差。

随着围护实体限定性的降低,封闭性也会相应减弱,而与周围环境的渗透性相对增加,但与虚拟空间相比,仍然是以封闭为特色。

在不影响特定的封闭机能的原则下,为了打破封闭的沉闷感,经常采用灯窗、人造景窗、镜面等来扩大空间感和增加空间的层次。

四、动态空间:动态空间引导人们从“动"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把人们带到一个由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第四空间"动态空间有以下特色:1. 利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设施如电梯、自动扶梯、旋转地面、可调节的围护面、各种管线、活动雕塑以及各种信息展示等,2。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建筑空间设计的研究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建筑空间设计的研究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建筑空间设计的研究2、青岛海智伟创置业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在建筑行业当中,一些专业的设计师一直在追求建筑与空间功能互相适用的一种设计。

随着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空间的设计也为人们的心理感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所以是建筑设计师们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本文就是通过对环境心理学和建筑空间设计之间的联系,从各个角度对建筑空间进行研究。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建筑设计;探究与应用前言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建筑空间设计的要求,和感受。

所以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建筑功能以外,还要重视建筑空间带给人们的感受,对建筑进行更高层次的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环境的心理要求也更加严格。

所以,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其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会使我国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科学迅速。

1、环境心理学与建筑空间的意义与联系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虽然他作为近些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但是所涉及了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门学科[1]。

是为了使城市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和进步的一门新兴学科。

通过研究城市,建筑,人与自然的互相关联而将存在的关系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这样既可以解决建筑空间所带给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的问题,还会提高人们的居住的舒适程度。

如果将环境心理学正确的应用在建筑行业当中,则会对人们的居住体验带来更好的帮助。

要想最大程度的对环境心理学进行利用,就必须对环境心理学的含义进行充分的了解,所谓的“环境”就是指的在把某一考察对象作为中心的基准上,对其周围事物或者背景相互关系的一种描述。

换而言之环境就是围绕一个主体并对主体行为有所影响的外部世界,像时间、空间等都是其主要要素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是一系列元素和人关系的一种综合,环境的运行有一套相对较为严格的秩序、模式和结构。

空间的相关概念

空间的相关概念

空间的相关概念空间是人类认知的三个基本维度之一,包含了人们所处的物理环境的各种特征和属性。

在日常生活中,空间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我们需要对不同的空间有所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活动。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空间的相关概念进行探讨。

一、物理空间物理空间是指物体存在、运动和发生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三维性、具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特征。

在这个空间中,我们可以通过感官的接收和处理,获取物体的位置、方向和距离等信息,形成自我和物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活动和运动。

物理空间可以分为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两种。

自然空间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空间,包括陆地、海洋、大气等,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这个空间中,由于其特殊的自然条件,人类往往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适应和利用这个空间。

比如,在山区地带,人们常常修建梯田、悬挂墙等,利用不同的高度来种植作物;在沙漠地区,人们需要挖井、建水渠等来获取水源。

这些措施既是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改造,又是对自然空间的有效利用,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工空间是指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和技术创造出来的空间,包括城市、建筑、交通等。

这个空间的形态和规模是受人类意志的支配的,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在这个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往往更加自由和多样化,但也需要考虑到空间的利用效率和人类的生活品质。

比如,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到交通、居住、商业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协调。

二、心理空间心理空间是指人类心理上所构建的空间,包括个人空间和集体空间两种。

个人空间是指每个人在认知和情感上所构建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们通过记忆、想象、情感等方式形成一种自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比如,在家庭中的个人空间包括卧室、书房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规划和布置,这也体现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

集体空间是指人与人之间共享的心理空间,包括家庭、社区、民族等,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可以通过共同的历史、文化、信仰等来建立一种联系和归属感,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建筑设计中的心理空间感知

建筑设计中的心理空间感知

建筑设计中的心理空间感知在建筑设计中,心理空间感知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建筑环境中产生的情感和体验。

建筑师通过巧妙地运用设计元素和布局来创造舒适、愉悦的心理空间感知,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心理空间感知,并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建筑的形状和布局对于心理空间感知起着关键作用。

当建筑师设计一个建筑物时,他们通常会考虑到人的视觉感知。

例如,建筑的外观形状、立面的设计、窗户的位置和大小等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一个流线型的建筑外观可能会给人一种动感和现代感,而一个方正的建筑可能会给人一种稳重和庄重的感觉。

此外,建筑内部的布局和空间划分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空间感知。

例如,一个开放式的大厅可能会让人感到宽敞和自由,而一个狭小的走廊可能会给人一种压抑和拘束的感觉。

其次,颜色和材质在建筑设计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颜色在心理学中被认为是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表达。

在建筑设计中,颜色的选择可以通过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和体验来影响他们的心理空间感知。

比如,明亮的色彩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兴奋,而柔和的色调则可以让人感到放松和安静。

此外,材质的选择也会对心理空间感知产生影响。

例如,光滑的大理石地板可以给人一种高贵和奢华的感觉,而木质地板则可以给人一种温暖和自然的感觉。

建筑师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颜色和材质,来营造出与建筑的功能和氛围相匹配的心理空间感知。

除了形状、布局、颜色和材质,光线也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不同的光线条件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

例如,柔和的自然光可以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而刺眼的阳光则可能让人感到不舒适。

建筑师可以通过精确地控制光线的进入和处理,来创造出理想的心理空间感知。

他们可以通过设置透明玻璃窗、运用遮阳设施和灯光设计等手段,来调节光线的亮度和色温,以营造出令人愉悦和舒适的心理空间感知。

此外,声音和气味也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感知因素。

建筑师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声音和气味环境,来创造出特定的心理空间感知。

基于人本心理作用的建筑空间设计思路漫谈

基于人本心理作用的建筑空间设计思路漫谈

基于人本心理作用的建筑空间设计思路漫谈摘要:在现在社会,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建筑的各项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和完整。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来说,已经不只是关注建筑的各项功能,对于建筑物空间上的美观性也比较重视。

因此,在建筑学上又融入了心理学,形成并发展了建筑心理学,并且在建筑的空间设计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心理学;空间设计;应用在现在生活中,对于建筑产品,人们不但要求其有较好的使用功能,对于建筑所带来的心理感受也有了较高的要求。

建筑心理学在现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使建筑空间设计更够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使建筑产品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要对建筑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有一个较好的认识,才能将其很好地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运用。

一.建筑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建筑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有比较强的综合性,它所涉及的领域特别广泛,不但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生态学,并且和建筑学、环境学以及园艺学之间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建筑心理学它主要研究的是人的行为与经验之间的星湖关系和作用,它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一个优化理想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是以人为中心的。

比较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它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和建筑学之间的关系具体的体现就是在建筑师创造的环境理念含有十分广泛的心理学概念,比如说在空间和视觉方面的心理特征。

二.有关建筑空间和建筑心理的内容对于建筑空间,主张建筑功能的人是这样提的:建筑的空间形式要和其功能要求相符合,也就是说空间的大小和容量是由功能来决定的。

它将空间的形状规定下来,甚至是还对空间的质量进行了规定。

这样说虽然没有错,但是它将人的因素忽略了,是人将空间和功能联系起来,建筑功能所拥有的所有特征,反映的都是人对空间的要求,并且它所满足的也仅仅是人的一个方面的要求。

建筑空间不是由建筑功能所确定的,它是独立存在的事物。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建筑空间设计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建筑空间设计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建筑空间设计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建筑空间,而环境心理学为我们理解建筑空间对人们的影响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建筑空间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光线利用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行为和认知。

本文将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和一些常见的设计原则。

首先,建筑空间设计对人们的情绪产生显著影响。

一个人进入一个明亮、通风、整洁的空间时,会感到愉悦和放松。

相反,一个狭小、拥挤、杂乱的空间会让人感到压抑和焦虑。

这是因为环境对人们的情绪状态具有直接的影响。

研究表明,自然光线和自然景观可以提升人们的心情,促进身心健康。

可见,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考虑充足的采光和引入自然元素,如绿植和水景,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建筑空间设计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设计师可以通过空间布局和家具摆放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

例如,在办公空间中,合理的空间划分可以促进员工的交流和合作。

而在住宅设计中,厨房和起居室的相对布置可以影响家庭成员的互动频率。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通过设置隔断或开放式设计来创建私密感或开放感,以满足人们对不同空间功能的需求。

建筑空间设计也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研究发现,空间的结构和布局对人们的认知过程有直接影响。

例如,开放式的公共建筑设计可以提供更大的交流空间,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

此外,色彩的运用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思维。

暖色调可以营造温馨和舒适的氛围,而冷色调则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思考效率。

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色彩的选择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空间的功能来进行合理搭配。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建筑空间设计还需要考虑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业也要积极回应。

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注重节能、节水、材料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考虑,以达到生态平衡和减少环境负荷的目标。

设计师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应尽量选择环保材料,并设计出高效的能源利用模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简而言之,建筑空间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到心理学、行为学和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

现代建筑理论——建筑心理学

现代建筑理论——建筑心理学

外部空间明确合理集散空间宽敞平坦简洁, 休憩空间尺度适宜,景观良好。
目的:用建筑心理学来引导建筑设计
讲到这里,我们对心理学也有一定了解了,就 是人的内心情绪跟随着外界信息变化从而产生了 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科学就叫心理学。建筑心理 学是就是心理学与建筑学相交叉而产生的一个新 的学科,它既要求对人类意识形态可以渗入建筑 形成的各个环节的认识及内容,同时也探求建筑 形式、空间、色彩等量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变化可 产生影响力的分析。
空间形式的力感与动感
例如——点,人们凝视的注视点,根据点的位置,或产生安定感,或产生浮游感。 通常,点的形状是圆形,有时也用正方形、三角形等表示点。在同质的形中,适 当地加上不同质的形,就造成了强调的效果,同时给人们带来紧张感。
• 埃及神庙的空间序 列均沿着一条纵长 的轴线展开,进入 神庙之后,天花一 进比一进低,地面 一进比一进高,光 线一进比一进暗, 空间一进比一进紧 张。由于空间尺度、 明暗、开闭的渐变, 从而使这一空间序 列表现出强烈的紧 张感和力感。
光线与心理
按照光线与照射物之间的关系,光源可分为直射光源、反射光源以及 透射光源三种。
如果直射和反射光源设计的角度不合适,都会产生眩光来刺激眼睛, 导致眼疲劳。
昏暗的房间容易使人产生疲倦感,造成精神萎靡。如果居室内有合理 的采光和照明,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过强的光线还容易令 人疲劳、烦躁,具挑衅性和攻击性。
色彩存在于周围环境和几乎一切事物之中,作为物质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 色彩,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客观依据。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亮度产生 的。一切色彩感觉都是客观物质,包括光和物,与人的视觉器官交相作用 的结果。
色彩是诉诸于感觉的,色彩构织的情感内涵十分丰富,色彩给人的感受,直接影 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各种色彩在这方而的表现性各不相同。

基于心理需求的小型建筑空间舒适性探讨

基于心理需求的小型建筑空间舒适性探讨

2 基 于心理 需求 的建筑 空 间舒 适性 研究
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 人与 人之间 的交往 , 根 据调查 显示 , 在
午休时 间人们的交往活动最为频繁 , 其 次是晚餐 时间。再其次是 下午 3点左右 , 通 常在那个 时 间人 会 比较 疲惫 , 那 么除去 晚上 睡
觉 的时间 , 人们通 常在上 午 的工 作效率 较高 , 因此 在这期 间个 人
第4 0卷 第 5期 2 0 1 4年 2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CTURE
Vo 1 . 4 0 No. 5
F e b . 2 01 4
・1.

规 划
・建 筑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4 ) 0 5 — 0 0 0 1 — 0 3
图 1 行 为 活 动 的 时 间划 分
2 . 1 个人 活动 空间的舒 适性
处 的空 间。在空 间中人的心理是受到环境 的影响 , 从而左 右人 的
. 2 公 共 交往 空 间的舒 适性 个人空 间是指每个 人在不 同环境 下独 自完成 一系 列活动 所 2
行 为, 环境的刺激程度 与舒适 度之 间的关 系成二元 曲线 , 刺 激处 两个空 间的重要 元素 , 是从 公共领 域切换 到私有 领域 的界 限 , 也
于一个范围内 , 舒适体验为最佳( 见图2 , 图3 ) 。
/ — — 、


最 佳 程 度 、

感 觉被剥夺
感觉过敏 \
刺激量
于空间舒适性的研究要追溯至 2 0世纪 5 0年代末 期 , 美 国建筑师

(仅供参考)“人”在“空间”中——建筑设计心理学

(仅供参考)“人”在“空间”中——建筑设计心理学

“人”在“空间”中——建筑设计心理学张朝河北拓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河北 050051摘要:建筑设计心理学是建筑设计以人为本重要体现,本文主要阐述以人的心理需要进行建筑设计。

突出人是我们最终的服务对象。

本文通过对心理需要层次论、气泡学原理、造型元素及其心理影响、好奇心理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的论述进行建筑设计心理学分层论述。

阐明人是生活在我们创造的环境中。

其中心理需要层次大体上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与保障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我尊重与他人尊重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

气泡学原理概括了4种人际距离即密切距离、个体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

好奇心理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主要以布局的不规则、材料数目的增多、成分多样性、新奇之物方面来体现的。

材料选择及其心理感受主要有空间形式及其心理感受、色彩选择及其心理感受、材料选择及其心理感受。

关键词:心理需要、心理感受、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据考古研究,我国殷商甲骨文就有“中商”、“东土”、“南土”、“西土”、“北图”、之说,可见当时殷人是以字我本土为“中土”,然后再确定东、南、西、北诸方向。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然后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的思想,充分显示出人对自我力量的崇信,象征着人的尊严,正所谓:“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由于人们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大脑,所以“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向·宝命全形》)“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可见古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人”也无疑是我们这个空间的主体,这个空间的一切活动也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围绕着人类为人类服务着。

包括:太阳、地球……我们,一个服务于人的建筑环境营造着,也在不停的满足人的心理需要,而人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空间?或者什么样的空间更合理?一、心理需要层次论人的心理需要层次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ham H.Maslom)提出的,它把人的需要大体上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与保障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我尊重与他人尊重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来源于:设计英才网心理空间与建筑空间1. 格式塔心理学从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基本观点通过韦特曼的《似动视觉的实验研究》一文发表开始,完形论就开始在心理学领域中建立它的框架。

大致于上个世纪中叶,建筑学开始与心理学形成交叉学科,建筑师们将“人——环境——建筑”统一起来进行研究,格式塔完形论的框架也就正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步深入到建筑设计的研究中。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机体的生理过程是心理过程的基础,是行为环境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媒介物。

同时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里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意识经验中显现的结构性和整体性。

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存在的,它具有的形式和性质不是决定于其中的部分,而是决定于作为一个整体的情景。

总的来说,格式塔强调一个整体的概念,从整体来考虑和分析事物,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正是需要建筑师时时从整体回顾方案所需涵盖的信息,从宏观的角度来对场地中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建立起从“人——环境——建筑”综合考虑的框架,从而做出一个更完整的判断来回应各个因素。

可以说一个方案对场地信息(包含地理环境信息和人文环境信息等)回应程度的完整性,就是建筑设计方案的格式塔性。

2. 建筑设计与心理学的关系2.1建筑的强迫性建筑是一种带有强迫性的艺术,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品只在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让人视觉可达。

建筑存在于人生活的任意范围之中,在城市乡镇村落等,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有建筑的存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建筑,而正是因为建筑的这一特性,建筑师才不同于艺术家,任何一个建成的建筑都会带有强迫性,强迫使用它的人去接受这个建筑。

因此,建筑(包括建筑空间)给人以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建筑设计中需要细心考虑的问题。

建筑师有必要对心理学有足够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在建筑设计中对人的心理反应做出一种接近真实情况的预计。

2.2建筑空间对心理知觉的影响要在设计时对人的心理做出接近真实的判断,首先应该从整体的思路即完形论的理论来考虑,正如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指出的一样:假使有一种经验的现象,它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而每一成分之所以有特性,即因为它和其他成分具有关系……行为产生于行为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

建筑空间(包括城市空间等对建筑空间的延伸概念)正是这里所谓的行为环境和物理场,是人们心理感觉的背景。

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就是通过刺激产生的,是感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建筑空间对人的主要刺激来自于视觉刺激,人们对建筑的认识首先是从建筑的形态特征和空间特性等方面得到感性认识,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而对建筑空间形成个人的知觉。

知觉过程是一种主动的感知活动,是将自我经验及欲望结合在一起的心理活动。

正如通常人们习惯2.4-3.3米左右的室内空间,如果突然遇到2.1米高度的室内空间,即便正常人身高通常不足这个高度,但人们总会下意识的低头,这就是一种对空间认知经验导致的心理反应。

空间尺度并不仅仅取决于人们的生理概念,更多的时候它取决于一种人们所习惯的心理尺度,在空间问题上,生理和心理应该从一种整体的角度来定义,不能孤立起来考虑。

正如舒尔茨在《建筑中的意向》中所强调的一样:“我们所能觉察到的是自己的经验之和,要依赖概念,而且对象也不是孤立的,绝对的,只是相对的整体。

觉察是有意向的。

我们通过知觉直接意识现象世界,它并不能表达客观的和简单的世界。

”正是因为人们对客体的知觉过程是一个整体的感受,所以才要求建筑师要将空间尺度的定量问题放在一个整体空间背景中的角度来考虑,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为人们生理和心理都乐意接受的空间环境。

同时,建筑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尺度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空间中的色彩、物体形态、空间中的各种声响等都是建筑空间这个整体中的构成元素,它们同样对处于空间中的人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

比如这2张卧室图片,同样的角度和物体大小,但由于颜色和视觉清晰程度的不同颜色的卧室不同给人心里完全迥异的感受,一种给人温馨的感觉,一种给人鬼魅的感觉,而这些感受对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建筑形态方面,尖锐的形态给人以一种冲击感,而缓和平滑的形态则给人一种亲切感,因为人们在心理上会有一种回避冲击的本能,因此在公共建筑中如果不是有目的性的给人冲击感,应尽量避免尖锐形态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建筑师以创造一个宜人的空间而存在,他是为人类的乌托邦城市而创造一个个可能性的,正如阿尔瓦·阿尔托所说的那样:“建筑师所创造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和尝试用线把生活的过去和将来编织在一起的世界。

而用来编制的最基本的经纬就是人们纷繁的情感之线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之线。

”2.3心理知觉对建筑空间的营造正如芦原义信所说:“空间基本上是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形成的”。

如果说知觉强调的是一种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建筑)的接受程度,那么人的主观能动性则表现出心理知觉对客观事物的影响和改造。

建筑空间与心理需求存在着辩证关系,空间是建筑师限定出来的区域,但它不一定完整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即便在最初建成市能够满足,随着时间的累积,建筑功能也有可能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无法满足其需求。

可以说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建筑空间只能在一定时间程度内满足其空间需求。

当需求无法满足时,人的内心理就会因不满现状而出现一种张力系统,正如勒文所阐述的一样,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动机或需要的时候,在他的体内必然会出现一个张力系统,这个系统随着需要的满足和动机的实现而趋于松弛;反之,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动机受到阻碍,那么这个张力系统就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在当建筑空间形态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时,使用者所产生的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从而促进使用者去改造建筑空间,这种改变空间的做法就是一种对张力系统进行松弛的反应。

特别的,对于私人拥有的场所而言,使用者总会自发的去将空间改造为自己所熟悉和希望的那种面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者会不断的改变空间形态以适应当即的心理需求,而这些适应需求的改造过程正是伴随着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的。

而对于在建筑生命周期中只能对开端做出限定的建筑师来说,在设计时就应该留出能够灵活改变的可能性,做到“形成空间,留出空间”,正如赫曼·赫茨伯格所说的一样:“做出选择的先决条件不仅在于可能性的范围必须能被控制(因而应该是有限的),而且还在于选择者用他自己的思维方式,使这些供选择的可能性看得见,他必须能用自己的经验来构想他们……选择者能将它们(指现有建筑空间)与自己意识到的或从自己下意识经验中产生的主张相比较,通过比较新的激发所产生的形象和以往的经验所储存的印象,它的潜力可以得到评价,并随之成为选择者所熟悉世界的延伸,而形成自己的个性。

”2.4交往活动与空间建筑空间的优劣不仅仅取决于尺度、色彩等与人感官直接接触的范畴,在满足这些基本生理和心理的基础上,建筑空间应该在更高的程度上——意识形态方面满足人们对联想空间的需求。

建筑本身就如同一个玻璃杯,它的实际意义并不是玻璃杯本身,而是玻璃杯所围合的“空间”,这个“空间”不仅仅是从人体工程学上的一种尺度上的限定,它还包含了在空间中人们的心理活动、经验、记忆、文化等多方面信息,建筑设计也只有从整体上综合了这些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形成真正宜人的空间。

人体工程学只从生理和心理的最基本程度对空间尺度的取值提供了参考,对意识形态的空间并未涉足,但意识形态的空间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建筑师在空间设计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人们对这种空间的需求。

人是社会中的人,处于群体中的人都有渴望交往的心理,而建筑师的任务则是提供这种空间——一种能刺激“人看人”的心理需求的环境。

正如扬盖尔所说“只要有人存在,无论是在建筑物内,在居住小区,在城市中心,还是在娱乐场所,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

人们为另一些人所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周围,寻找最靠近的位置。

新的活动便在进行中的事件附近萌发了。

”处于环境中的人对他人的活动总具有好奇心,而视觉或听觉可达则是促发这种好奇心的必要条件,建筑师可以通过场所的视听可达性,对空间的交往程度进行控制。

但在决定这个场所的交往程度之前,建筑师必须对场所进行预期的判断。

约翰·赖勒对哥本哈根铁凤里游乐场的调查就很清晰的表达了这种预判的重要性:沿着游乐场道路布置的座椅中,座椅大多是背靠背安放的,其中面对道路的椅子总是受到青睐,而背对道路的椅子则很少有人问津。

而与之相对应的例子,置于开敞空间中央的坐凳,尽管在视觉上能更大程度的观察到周围人的活动,但现实中人们却更多的去选择在开敞空间边缘安置的小凳。

同样的例子还有一项对餐厅座椅使用频率的调查:靠近入口的座椅使用频率最低,位于餐厅中央的座位使用频率居中,而靠窗和位于角落的座椅使用频率最高。

人们对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建筑师在关注建筑本身的同时对建筑空间中人的活动进行更细致的考虑:是巧妙的利用人的“领域感”(在此不详述)来限制人们的交往活动从而提供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还是刺激人们交往的兴趣提供一个相对开敞的交往空间。

2.5场所感在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建筑空间满足人们精神意义空间的需求,而人们精神意义的空间中,对记忆、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也是作为衡量一个空间是否具有精神意义的重要元素,而这些精神意义就是我们所要谈到的场所精神。

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存在空间’和‘定居’是同义语……‘定居’包含着比‘遮蔽所’更多的东西,它包含了有生活呈现的空间就是在词句的真正意义上的场所。

场所是有明确特征的空间。

……而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各种有意义的场所。

”场所精神包含着建筑空间中人的生活习俗、情感、记忆、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心理因素,也正是如此,每一个建筑空间都是一个在时间上延续的、传承的、具有特征的空间,新建空间必须继承原有空间的重要元素,才能给人们以归宿感。

人的知觉是一种主动感知活动,它带有个人的以往经验与欲望,而这种经验与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经验中的具象信息——即个人印象中的建筑空间。

而建筑空间的营造也必须是带有原居民记忆和地区特点的,以一种原有建筑在时间和空间上延续的姿态而进入原居民的生活,这样的空间才能称为具备归属感的空间。

“城市特色是方方面面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都可能成为城市特色。

不能忘记的是:有形遗产是无形文化的载体,展示的场所,发展的工具”。

也正如林奇在《城市形象》中所提到的环境形象可以成为人们信念、信息和行动的指导者。

对于处在空间中的人而言,会对空间产生一定的联想,广场中的一个雕塑,路边的某种植物,都会成为个人对场所归属感的承载物。

而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就应该对该地区人们的习俗、生活状态、文化特征等要素进行深入了解,营造出一个具有可识别性的空间,从而给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以一种“归属感”与“领域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