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镇江

合集下载

诗话镇江解说词

诗话镇江解说词

诗话镇江一:千古兴亡多少事1850年的香港,这一天,英国驻港总督文咸爵士沉思良久,终于提笔给英女王维多利亚写了一封信,把他长久以来无数次苦思冥想的结果,郑重地写在了信纸上。

信中写道:扬子江上的这座城市,每年开春都有大量的船舶将粮食和大量物品运到北京……因此我们只要派上一支小小的舰队,占领这座城市,远比占领中国边疆和沿海的若干城市更有价值。

英国人关注的这座城市,正是长江岸边的镇江。

镇江市位于长江三角洲,面积4838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

即使是今天,也仅仅是江苏省一个普通的地级城市。

当年船坚炮利的英国人,为什么处心积虑要占领镇江呢?给女王写信的驻港总督文咸并不知道,他对镇江重要性的判断和中国历史上很多帝王将相不谋而合。

1954年的一天,镇江丹徒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聂金海,和往常一样跟母亲一起到田里翻地,突然,他的铁锄下发出了异样的声响。

聂金海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果然是一个沉重的金属容器,但是,容器中并没有财宝。

他继续向周围挖掘,连续又挖出很多这样的东西。

在镇江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当年出土的青铜器,经过修复和整理,远古时期的光辉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件青铜器名为“宜侯夨簋”,它的底部刻有一百二十余字的铭文,正是这些铭文为人们揭开了这批青铜器身世的秘密。

当年,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和唐兰等人将这段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四月丁未这一天,周王察看了地图,向南方进行了占卜,对虞侯夨说,我派你到宜地去当诸侯,赏赐土地山川,人口和武器若干。

为了感谢王的恩赐,夨特意铸造了这只宝器,以为纪念。

簋是商周时期仅次于鼎的一种礼器。

在西周礼制中,这样的重器,只有诸侯才能够拥有。

那么,得到分封的这位宜侯,他的封地“宜”又位于何处呢?唐兰先生研究认定,宜便是今天的镇江丹徒一带,这里是西周时期先吴的政治中心。

这是镇江文字记载中最早建立的城市名称,距今三千年。

西周的王室在陕西,在遥远的古代,周人如何来到吴地,陕西人为何到长江下游去当诸侯呢?在距离镇江不远的无锡,我们找到了答案。

镇江特色介绍

镇江特色介绍

镇江香醋: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具 有独特的酸味和香气
镇江的土特产
镇江锅盖面:镇江特色小吃,面条 细滑,汤汁浓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镇江肴肉:江苏省传统名菜,肉质 鲜嫩,口感鲜美
镇江蟹黄汤包:江苏省传统小吃, 皮薄馅大,汤汁丰富
镇江的美食节庆
镇江美食节:每年举办,展示镇江特色美食 镇江锅盖面节:庆祝锅盖面的独特风味和制作工艺 镇江肴肉节:推广镇江肴肉的美味和制作方法 镇江香醋节:展示镇江香醋的酿造工艺和独特风味
市镇 第 五
建江 章 设的

镇江的城市规划
城市定位: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城市布局: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以历史文化保护为主,新城区 以现代城市建设为主
交通规划:构建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等
绿化规划: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建设公园、绿地等休闲场所
文化旅游规划: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镇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服务
社会救助: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 活需求
镇江的社区建设
社区设施:完善社 区配套设施,提供 便利服务
社区活动:举办各 类社区活动,增进 居民交流
社区管理:加强社 区管理,维护社区 秩序
社区服务:提供各 类社区服务,满足 居民需求
物流业:镇江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交通便利,物流业发展迅速。
信息服务业:镇江正在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包括软件开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
镇江的高新技术产业
镇江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江苏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

镇江市简介

镇江市简介

镇江市简介镇江是历史上有名的江南古城,地处江苏省南部的长江中下游南岸。

镇江下辖句容、丹阳、扬中3个县级市和京口、润州、丹阳、新区4个区。

历史上,镇江曾有朱方、谷阳、丹徒、京口、南徐、润州等称谓,早在秦始皇东巡江南时,始皇就被镇江雄伟的地理环境所震惊,为破其王气,发了300囚徒来此劈山断脉,镇江才有了丹徒之称,随着历史的变化,从隋代起镇江就被命名为润州。

后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变化,宋徽宗将润州升格为镇江府,镇江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镇江依山傍水,三面山峰含黛,逶迤起伏,一方江流如带,波光粼粼,自然景观十分秀丽壮观,名胜古迹甚多。

最著名的风景区是沿江夹峙的三山——北固山、金山、焦山和南郊风景区。

金山以绮丽著名,焦山以熊秀见长,北固山以险峻称雄,南郊则以幽静取胜。

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称其为“城市山林”。

如今,润扬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

镇江的市花和市树分别为广玉兰和杜鹃花。

镇江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

镇江古塔:铁塔、昭关石塔、僧迦砖塔铁塔位于北固山后峰东南面,昭关石塔坐落在云台山北麓,石塔不远处是有名的古渡——西津渡,它是古时去金山和江北瓜州的主要渡口。

僧伽砖塔坐落于南门鼎石山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所描述的地点是镇江一带镇江历史名人是祖冲之和沈括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和镇江有关丹阳有许多六朝陵墓石刻是因为其紧邻六朝古都南京,丹阳是南朝齐梁两帝的故里,中国人有叶落归根的传统。

佛教在中国的八大宗派:三论宗、瑜迦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斋宗镇江句容宝华山被誉为“天下律宗第一山”丹阳茅山镇江蒜山又名算山。

位于云台山上,因云台山上多产山蒜,故名为蒜山。

而算山是由于周瑜和武侯议拒曹操谋算与此,故而得名。

长江三大名楼为: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苏多景楼(坐落于北固山甘露寺后面)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北固甘露寺冠山。

金山寺庙规模宏大,建筑依山就势,层层楼台自山脚直至山顶,似乎把整个山林严严实实包裹起来,无论远瞻近瞩,只见寺塔不见山林。

关于镇江的诗

关于镇江的诗

关于镇江的诗中国是诗的国度,素有诗国之美誉。

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

镇江有着三千多年历史,是吴文化的摇篮和宋、齐、梁三朝帝王故乡。

她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向以“城市山林”和“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

镇江山川锦绣,人文荟萃。

丰厚的人文资源和旖旎的自然风光,孕育出了灿若星河的名流大家,创造出了史称“京口文化”的辉煌篇章。

昨天――历代诗家辈出,名流名篇灿若星河早在1800年前的六朝时期,镇江的本土文化与南下的中原文化相融汇,开创田园山水诗派的陶渊明和被称为“元嘉三大家”的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以及“山中宰相”陶弘景、梁武帝萧衍等,就在这里写下了吟咏镇江的第一批诗作。

此时,歌咏华山女子凄婉爱情的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也在镇江大地上诞生。

何逊、徐陵、刘勰等诗人才士亦继先哲之余韵而尽显六朝之流风。

隋唐时期,漕运移于京口,南来北往,皆以京口通津。

举凡仕宦、商贾、应举游幕,经过此地者,无不登山临水,吟咏留连。

而如李德裕任润州刺史前后十年,许浑隐居丁卯山庄数载,都留有不少旧址遗踪。

骆宾王、宋之问、孟浩然、王湾、吴均、王昌龄、王维、李白、晁衡、刘禹锡、白居易、杜牧、韦庄等都曾来这里漫游、生活或做官。

郡内名士戴叔伦、储光羲、许浑、张祜等亦留有千古不朽之名篇。

北宋初年,江南繁富,时赋升平,许多达官贵人,文化巨匠都来此宴集行吟。

士大夫亦多于此筑室置园,娱亲逸老,一时京口境内,名园星布,甲第云屯,衣冠萃止,文士荟集。

刁约的藏春坞、沈括的梦溪园、米芾的宝晋斋等都名噪一时,其遗址至今依稀可寻。

范仲淹、曾公亮、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曾巩、蔡肇、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岳飞、张孝祥、陈亮、释仲殊等名公大佬,都曾在此流连并写有名篇巨著。

南宋与金对峙、京口成为军事要地,守土之官如陆游、文天祥、辛弃疾、岳珂、方岳等,皆为一时英隽。

他们登高望远,吊古伤今,写下了不朽之作。

元明清时期,除汉族著名诗人赵天锡、刘基、高启、赵孟�、文徵明、唐寅、王守仁、吴承恩、吴伟业、王世贞、袁宏道、笪重光、王士�、查慎行、沈德潜、袁枚、洪�、孔尚任、郑燮、姚鼐、洪亮吉、王景仁、龚自珍外,还有契丹的耶律楚材、蒙族的萨都刺,满族的玄烨、纳兰性德、弘历;还有高丽的李齐贤、日本的策彦固良、森槐南等。

镇江介绍-镇江简介PPT(经典版)

镇江介绍-镇江简介PPT(经典版)

3、旅游景点
镇江博物馆
创建于1958年,现在的馆舍落成于1890年, 占地70余亩。她西依云台山麓,北邻浩荡长江, 东毗西津渡古街,是英国在中国沿海沿江建造 的最早的领事馆之一。
3、旅游景点
宝华山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西北部, 与南京接壤,在312国道南侧、沪宁高速公路 以北,距句容、南京、镇江各30公里。 距离句容市下蜀镇10公里路程。宝华山原名花 山,因春天黄花漫山而得名,后因南北朝梁代 高僧宝志来此结庵讲经,遂易名宝华山。
4
美食文化
水晶肴肉
水晶肴肉,又名水晶肴蹄、镇江肴肉,是江苏 镇江市一道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
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 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食用时,具有瘦肉 香酥、肥肉不腻。
茅山老鹅
镇江茅山老鹅是江苏著名的特色小吃,以茅山 而得名,茅山地处句容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圣 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和旅游环境,自古以来就 以养鹅腌制而闻名。
3、旅游景点
焦山
焦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镇江 三山”(另两个是金山和北固山)名胜之一, 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 焦山是长江中四面环水的岛屿,山高70.7米, 周长2000余米,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
3、旅游景点
云台山
云台山风景区是江苏镇江市风景区。云台山, 实即古蒜山,又名算山。 山巅原有云台院,故又名云台山。元代山上建 银山寺,因与金山对峙又名银山。自三国至民 国,云台山为军事要地。
百花酒焖肉
百花酒焖肉是江苏地区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 味甜而香,醇浓质厚,富有营养。用以焖烧猪 肉,风味极佳。
选用百花酒为镇江名酒,猪肉五花中肋,先经 烘烤,后放入砂锅加百花酒焖炖。

我的家乡镇江作文(通用10篇)

我的家乡镇江作文(通用10篇)

我的家乡镇江作文(通用10篇)我的家乡镇江作文(通用10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家乡镇江作文(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家乡镇江作文篇1在那滔滔东流的扬子江南岸,有一座风光秀丽的城市,她,就是我的家乡——镇江。

镇江市北边是扬州,西边是南京,东南是常州。

公元1113年开始便叫做“镇江”,因为此地位置优越,背山面江,形势雄险,为镇守江防之地,故名“镇江”。

镇江人爱美食,更爱享受生活。

镇江名城出名食,“三怪”便是不可抹去的一笔——“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

第一怪是镇江香醋,传说是杜康的儿子黑塔造出来的。

在杜康发明酒的那一年,发现长江中下游水质好,就全家来到了镇江。

一天,黑塔挑了两担龙窝水倒入酒槽,过了二十一日,竟满屋飘香,就这样做成了醋。

镇江香醋其色、香、酸、醇、浓俱全。

尝一口,酸而味鲜,香而微甜,不涩,存放愈久愈香,而且不会变质。

它以独特的口味誉满中外。

第二怪是肴肉。

传说三百多年前,一家酒店买了四斤肉,准备用盐来腌制,却误把做鞭炮的硝当做了精盐,后来为了去味,经过漂洗,加入佐料焖煮,却散发出意想不到的香味,恰巧八仙中的张果老路过此地,被香气所吸引,竟忘记去参加蟠桃大会。

以前,镇江人吃肴肉有个习惯,清早上馆子,泡壶茶,放碟姜丝,将肴肉蘸着香醋吃。

所以有“不当菜”之说。

据说镇江以前煮面是不用锅盖的,一次一家小面店的张嫂不小心把汤锅盖放入面锅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的面不硬又不软,后来沿用至今。

这就是第三怪——“锅盖面”。

镇江风景首推“三山”。

位于城市西部的金山,是家喻户晓、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金山寺里面有雄伟的宝塔——“慈寿塔”以及传说中法海参禅打坐的“法海洞”,还有光绪皇帝登临过的“御码头”。

与金山遥相呼应的是焦山,仿佛是一块碧绿的浮玉漂在大江中间。

镇江城市介绍PPT

镇江城市介绍PPT

四 民俗文化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
镇江恒顺香醋创始于1840年,为中国四大名 醋之一。据《中国医药大典》称:“醋产浙江 杭绍为最佳,实则以江苏镇江为最。”如今这 一产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 检产品、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绿色食品等众多 荣誉,成为镇江市的城市名片。镇江恒顺香醋 具有独特的酿造技艺,使用固态分层发酵方法, 由此酿造出“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 愈存愈醇”的独特风味。
四 民俗文化
四月初八赶天狗
农历四月初八,是江苏省丹徒县宝埝一带的“赶狗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捏两种狗:一 种是拌泥捏泥狗,一种是揉面捏面狗。待晚上月亮出来时,农妇们将泥狗倒下河塘,放一阵 鞭炮,然后回家将面狗蒸了吃。据传说,古时候这一带出现了成群成队的天狗,这些天狗不 但偷吃农家的食物,而且还糟塌田里的庄稼。
丁庄葡萄
丁庄葡萄是句容著名特产之一,产地为句容市茅 山镇丁庄村。丁庄葡萄甜味浓、味道鲜、不涩、 不酸,丁庄的招牌,曾送北京参加宴会。丁庄葡 萄产于革命老区、国家4A级风景区、道教圣地----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茅山山脉横亘在脚下。丁 庄葡萄之所以品质超群,还拥有别人不可复制的 得天独厚,那就是产地的气候与土壤。句容茅山 风景宜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年降水量适 中,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养生福地。
西津渡古街
西津渡古街是镇江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游客来到镇江必去的景点之一。这里保存了大量的 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镇江历史文化的厚重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在 西津渡古街上,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镇江小吃,如锅盖面、肴肉等,还可以购买到各种特色 手工艺品和纪念品。
二 特色景点
葛仙湖公园
葛仙湖公园位于镇江市句容市华阳西路,是一个 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公园。这里有着优美的湖泊和 绿树成荫的小道,是一个很好的休闲散步的好去 处。在葛仙湖公园内,你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湖泊 景色和小桥流水的景致,还可以在公园内的茶室 品尝到地道的镇江茶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 大自然的魅力和宁静祥和的氛围。

镇江的由来

镇江的由来

镇江的由来1、镇江是有三千年文明史的古城。

可见诸史籍记载或文物证明,镇江最早的地名称作“宜”。

1954年,在丹徒县大港烟墩山发掘的西周初期宜侯夨墓,得到一件铜器“夨簋”,铭文有一句话“王令虔侯夨曰:繇,侯于宜。

”据郭沫若、唐兰等学者考证,这个“虔侯”原本是虞侯,周良王改封他为宜侯。

2、到了春秋中叶,镇江有了“朱方”之名。

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冬,齐相庆封在贵族政治斗争中失败后,举族“奔吴,吴句余予之朱方,聚其族居之,富于其旧”。

这是朱方之名首见诸史籍。

后来越灭吴,楚又灭越,于是改朱方为“谷阳”。

3、秦始皇灭六国后,巡游天下,到了谷阳,听信方士之言此地有“王者之气”,就近调来“劳改营”的三千红衣囚徒,凿通京砚山,改谷阳为“丹徒”以污之,看你还出皇帝不!4、汉朝时,在丹徒筑京口埭,故又有“京口”之称。

三国时代,孙吴曾在此筑城,名之“京城”,又称“铁瓮”,因为城像一个坛子。

嘉禾三年孙权为了励其与中原曹魏争霸之志,又改为“武进”。

5、东晋初,丹徒县治始迁京口。

当时正当五胡乱华之际,北方人民大量涌入此地,朝廷在此专门安置北方“流民”和“衣冠之族”,京口也就大有名气,以致刘裕称之“京口兵可用,酒可饮”。

6、京口是刘裕的出生地,也是他长期经营并最后禅晋建宋的基地。

所以他做了皇帝后予以特殊地位。

他的三子义隆于元嘉二十六年下诏书说:“朕违北京,二十余载;虽云密迩,瞻涂莫从。

”由于京口在首都建业的东北,故称“北京”,这是知者甚少的异名。

7、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丹徒与延陵两县合并而称“延陵”县。

开皇十五年置“注州”,这是镇江又一异名。

又安史之乱后,注州又是权力很大的镇海军节度使的驻地,因此又有“镇江”的异名。

8、直到宋政和三年(公元1139年),才正式称“镇江”,一直沿用至今,它最确切地标示其地理特征。

9、此外,还有“徐陵”、“晋陵”、“蒋州”等异名。

成语故事话镇江

成语故事话镇江

成语故事话镇江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基本都有出处,一般源自古代经典著作、著名历史故事或者人们的口口相传,最终约定俗成.在中国浩繁的成语典故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镇江当有一席之地.现有《汉语成语字典》(全新版)不过收录8000余条(含谚语、俗语和常用熟语),人们常用的、严格意义上的成语也不过3000左右,但出自镇江或者与镇江有关的可考证的成语典故,据不完全统计,竟有290余条之多。

从众多的成语典故里,可以触摸到作为吴文化重要发源地和承接中原文化与吴文化交汇融合的这个城市的深厚文化沉淀和历史底蔻,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水漫金山",这是妇播皆知的成语典故,出自神话故事《白蛇传》.喷眉蛇仙白娘子水漫金山的神话故事,情节动人,历久不衰.白娘子为救出许仙,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镇江地名人成语也屈指可数,此为一例。

"季II J挂剑,叹观止矣,秋风过耳,泱泱大风,自郃以下,一见如故"・这是已知的出自镇江最早的成语典故。

吴君寿梦四个儿子中,以小儿子李U最贤,目博学多才.延陵为李^封地,故号延陵季子."季⅛挂剑"典故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故事说的是,季U有次出使晋国,路过徐国,去拜会徐君。

徐君对季的剑很喜欢,李札明白徐君的心思,但因为要出使晋国,必须佩剑前往,就没有把剑送给徐君.等出使晋国回头再经徐国,徐君已死,季U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后来就把“季寺口圭剑”形容守诺重信,也表示挂念亡友。

"秋风过耳”说的是李U"三让王位"的故事,在第三次坚辞王位的时候,他对吴王余昧说:荣华富贵,不过像过耳的秋风一样."赔了夫人又折兵”也是人们常用的一句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瑜为索回被刘备"借去"的荆州,假意以孙权妹妹招夫婿为名,笫得刘备来吴.不料假戏成真,刘备带着新成婚的夫人按照诸总亮的"锦囊妙计"安然离开了镇江.发生在镇江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还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的是诸葛亮和周瑜商议用火攻破曹军的故事。

镇江:一个满载着历史故事的古城。

镇江:一个满载着历史故事的古城。

镇江:一个满载着历史故事的古城。

镇江的岀名,不只于他的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

在醋香四溢的背后,镇江更是一座满载着历史故事的地方。

“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焦山炮台炮轰八国联军”的故事流传至今,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今天,当你走近这些故事的发生地,在饱览这历史遗存的同时,带给你更多的是历史回味。

春风又绿江南岸:西津渡公元1608年春(宋熙宁元年),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舟至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中的“京口”就是今天的镇江。

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

古时候,这里临江断矶绝壁,是个岸线稳定的天然港湾。

六朝时期,这里的渡江航线就已固定,宋代,这里是抗金前线,韩世忠曾驻兵蒜山抗御金兵南侵。

千百年来,发生在这里的重要战事有数百次之多。

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西津渡古街全长约1000 米,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

西津渡还是宗教与世俗、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本身就是一部令人玩味无穷的历史长卷。

古街上由东向西的四道券门石额上分别题刻:“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峦耸翠”。

↓救生会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事实上,救生会的创设应追溯到宋代。

救生会,顾名思义就是济渡救生的意思,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

这是一座元代建造的过街石塔。

据专家考证,为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刘高主持建造。

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都刻有“昭关”两个字,故称“昭关石塔”。

待渡亭:顾名思义,待渡亭就是古人迎来送往或者小憩避雨等待摆渡的场所。

江苏镇江历史沿革建置列表

江苏镇江历史沿革建置列表

丹徒镇

51年-129年
东汉
吴郡丹徒县
丹徒镇

129年-220年

毗陵典农校尉武进 县
234年-282年
丹徒镇

毗陵郡丹徒县
西晋
282年-311年
丹徒镇

晋陵郡丹徒县
晋陵郡丹徒县
318年-345年
东晋
晋陵郡郯县/朐县/利 城县
356年-431年
京口镇/利城县
431年-479年
1983年-今
丹徒县 丹徒县 丹徒县 不详
丹徒县,丹阳县, 金坛县
丹徒县,丹阳县, 金坛县,溧阳县,
太平厅 丹徒县,丹阳县,
金坛县,溧阳县

城区,京口区
丹徒县等
江南道润州

江南道丹阳郡 620年-742年758年 -902年
丹徒县
丹徒县等
江南东道润州

润州
902年-937年
丹徒县
丹徒县,丹阳县, 金坛县,延陵县
南唐
润州
937年-975年
丹徒县
丹徒县,丹阳县, 金坛县,延陵县
北宋
两浙路润州 两浙西路镇江府
975年-1113年
丹徒县
丹徒县,丹阳县, 金坛县,延陵县
南宋
两浙西路镇江府 1127年-1276年
丹徒县
丹徒县,丹阳县, 金坛县
江浙行省镇江路 1276年-1356年

江浙行省江淮府 1356年-1368年
丹徒县
丹徒县,丹阳县, 金坛县
江浙行省镇江府

中书省镇江府 南直隶镇江府
1368年-1644年
丹徒县
丹徒县,丹阳县, 金坛县

说说镇江的来历

说说镇江的来历

说说镇江的来历
镇江古称“宜”“朱方”“丹徒”、“京口”、“润州”、“南徐州”。

为什么叫镇江呢?有两种说法:一是因镇江北部沿江岸—带地势比较低洼,在古代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祥词,以示祈望而得名。

二是在公元1113年宋代(宋徽宗改和三年)改润州为镇江府时才有的。

据说,当时统治者认为镇江的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江,形势雄险,为镇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镇江。

镇江之名至今已沿用了800多年。

镇江名称的演变反映了镇江一直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

自l985年以来,镇江已被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

镇江是一座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

镇江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不仅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等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生地。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历代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镇江的古称

镇江的古称

镇江的古称
【镇江】(北宋时期,当时的统治者认为镇江的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江,形势雄险,为镇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镇江。

沿用至今已有800年)
【润州】(隋文帝开皇十五年,于延陵县境内设置润州,是以城东润浦(河名,巳淹没)而命名的)
【南徐】(东晋时期,因为北方战乱,许多北方人便渡江南迁,当局在江南侨置“南徐州和东南海郡”。

后来宋武帝刘裕将京口设置了南徐州,所以有了南徐这叫法)
【京口】(公元209年,孙权建铁瓮城。

古义“绝高为京”,故名京城。

此地原名京口里,又叫徐陵)
【武进】(三国时,东吴的叫法,意思是想要北拒曹操,必以武力进取,感觉相当有霸气)
【丹徒】(这名字可是典故的,相传秦始皇见镇江有帝王之气,便令3000赭衣囚徒凿断京岘山以破王者之气,后便以丹徒代称谷阳)
【谷阳】(楚灭吴后,将朱方改称为谷阳,所谓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这是根据地理位置所命名的)
【朱方】(春秋时期吴国的叫法,相传是有虞氏国封尧的儿子丹朱于此而得名)
【宜】(镇江最早的名字,3000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时的称呼,算是镇江的乳名吧)。

介绍镇江历史上的十一部名著

介绍镇江历史上的十一部名著

介绍镇江历史上的十一部名著镇江,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

其祖籍京口或旅居润州之文人学士,历代著述,汗流充栋。

本文仅就镇江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并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的一定影响和地位的十一部著作作一简介。

(一)我国笔记小说的先驱——《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403-444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儿,因被其叔临川王刘道规立为嗣子,故袭封临川王,后来还做过荆州刺史。

刘氏的祖籍是彭城(今江苏徐州),随晋室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而南渡京口(今江苏镇江)定居。

据史书记载,刘义庆性情简素,别无嗜好,唯喜文义。

在鲍照等文士的协助下,他编著出了这部集大成的“志人事”的笔记小说。

记人间事的并非从《世说新语》开始,列御寇、韩非子都有过记载,但他们录载的目的,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列在用以喻道,韩在储以论政。

”而作为文学创作,“则实萌于魏而大盛于晋”。

晋哀帝隆和元年(362年)裴启写的《语林》,郭澄子所作《郭子》等等,就是文学创作著作,但这些著作都早已亡佚了,《世说新语》便成为最早的传世佳作。

《世说新语》的出现,标志着“志人”小说已达到成熟的地步,成为和“志怪”小说相并行的另一重要流派,对后世笔记文学有重大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世说新语》分上、中、下之卷,三十六门。

主要内容在于品藻人物,记载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从东汉到东晋逐渐形成的士族阶层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在这书中得到较多的反映,故而成为了解和研治其时士人生活、思想的珍贵史料。

作者在揭露统冶阶级人物颓废、堕落、荒淫、暴虐等方面,可谓入木三分。

如《贤媛》篇记曹丕取其父生前宠妃为妾,连他母亲卞太后都骂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汰侈》篇记石崇妄杀侍女,其凶残狠毒和在场的王敦的冷酸无情简直令人发指。

与这类描写相对照,作者对不肯移祸他人的庾亮、重义轻生的荀巨伯、勇于改过的周处、不计私怨的郗超、清廉自守的王恭却极力加以颂扬。

据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世说新语》所记述的当时人物的品藻带有明显的审美性质,而其内容则包括有下列几个方面:(一)重才情,即把与主体个性相关的多方面的才能和情感的种种表现放到首要地位,如《方正》篇说: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

镇江历史概况

镇江历史概况

镇江历史概况考古的历史:1980年春,镇江高资因修筑路道从山间取土,泥土中发现两支人骨化石,随即邀请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古人类专家来镇江实地考察鉴定,后又带回上海,作进一步科学鉴定,其鉴定的结果是:这两支骨化石为人骨化石,属两个不同人体。

其中,一支石化程度高,距今约20万年左右;另一支石化程度较低,距今约4万年左右。

上海《文汇报》于同年的6月19日,还特地报道了镇江发现古人骨化石的新闻。

古人骨化石证实了,远在20万年前,镇江的高资一带就有了人类活动,是镇江原住民的一支始祖,过着上山打猎,下水捕鱼,平地耕种,居于洞穴的原始生活。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见于三千多年前的一件西周青铜器物,它历史地、真实地再现了镇江的历史。

翻开古城镇江的历史,最早称"宜",是西周朝宜侯的封地。

上个世纪的1954年6月,镇江大港的烟墩山,出土了一件稀世国宝--西周初期的青铜器物"宜侯夨簋"(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簋",是一种盛饭的器物,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

可贵的是,出土于镇江大港烟墩山的这件"宜侯夨簋",上面铸有126个字的铭文,记载着西周天子东征的史实,铭文的字里行间还传递出西周初年的井田制和奴隶制的历史信息。

宜侯夨簋的主人是宜侯,那么,宜侯这位远去的古人是何许人呢?历史上有记载,这位宜侯,是西周朝周康王周钊册封的侯。

"宜",即现在的镇江、丹阳一带,乃宜侯的封地。

"夨",即宜侯之名,叫周夨,系仲雍的第四代孙,亦名周章,所以,又称"宜侯夨"。

根据历史记载,宜侯夨死后,葬于宜。

"宜侯夨簋"这件西周青铜器物,之所以是国家级的文物,因为它极具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当年,在镇江大港烟墩山出土后,曾引起轰动,震惊世人,郭沫若等著名历史学家、考古专家,对此专门作出了考证,西周朝的这位周康王周钊,在位时为公元前1020-公元前996年,于公元前1010年册封周夨为宜侯,从此,镇江便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行政建制,也有了以历史为依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按公元前1010年起镇江开始有行政建制计算,镇江的历史至今已有3018年。

中国城池史——江苏镇江篇

中国城池史——江苏镇江篇

中国城池史——江苏镇江篇镇江最早为周康王所封宜侯之领地。

公元前589年,宜国为吴王寿梦所灭,其地改为宜邑,后改为朱方邑。

越灭吴后,为谷阳邑,楚国沿之。

西周时期宜国镇江境内出土的西周宜侯夨簋,内有铭文记载宜侯受封的经过秦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改谷阳邑为谷阳县,后又更名为丹徒县,两汉沿用如故。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用“以武进取”之意,改丹徒县为武进县。

并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在临江的北固山,居高临下建造了一座坚固的军事堡垒“京城”,俗称铁瓮城,作为新都建业的东方屏障,从此镇江有“京口”之称(“京”字说文解字中释义为“人所为绝高丘也”,即人工筑造的高丘,如古代战争中常有用敌人首级筑京观,亦是此意)。

铁瓮城是中国目前确认最早的包砖城墙。

铁瓮城沙盘展示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晋武帝恢复丹徒旧称。

东晋及南北朝期间,朝廷在镇江地界大量安置北方移民并侨设南徐州、南东海郡,著名的北府军常驻于此。

军事上此地长期为南方政权的江防重镇及北伐基地。

因此,小小的铁瓮城已经不够用了,于是东晋后期,王恭筑京口大城,大城西北和铁瓮城相连并向东扩展,利用自然土岗修筑,城墙与山势合为一体,完全继承了铁瓮城依山成垒的建城思路。

隋开皇九年(589年),撤南徐州改为润州,以城东润浦命名,润州和丹徒县,仍然以京口镇为中心。

唐文宗大和年间,润州刺史王蟠筑东西夹城(以东西相夹铁瓮城得名),其中东夹城基本沿用东晋京口大城轮廓。

唐代润州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将润州升级为镇江府。

此后南宋、元、明、清镇江府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太平天国期间短暂改为镇江郡),其府治长期在丹徒县。

南宋时,南北对峙加剧,镇江的军事地位再次被重视。

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史弥坚利用唐代城址再筑罗城,筑好的罗城在唐夹城的基础上向北延伸至江边。

南宋时期镇江府元末时,宋代罗城逐渐倾颓。

明洪武元年(1368年),镇江卫指挥宋礼在罗城的基础上重建镇江府城,周长两千一百八十四丈,高二丈六尺。

介绍镇江的导游词

介绍镇江的导游词

介绍镇江的导游词介绍镇江的导游词导语:镇江是一座干净安宁,平和静谧的城市,是一座美丽大气,具有悠久文化的城市。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介绍镇江的导游词,希望对你有帮助!各位游客: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闪耀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就是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

镇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南岸,雄踞在祖国两大黄金水道的十字交汇处,京沪铁路横贯东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古以来,是长江下游的重要商埠和兵家必争之地。

宋时以气概之雄,形势之险,足以控制大江南北镇守江防而得名“镇江”。

自1985年以后,镇江已被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要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987年,镇江港为全国十大港之一,是长江第三大港,正式向外国船舶开放。

镇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据史籍考证,已有3000多年历史。

西周时为宜侯封地,春秋时名朱方,战国时称谷阳,秦改为丹徒,三国时又称京口,南朝时称南徐州,隋改延陵县,置润州。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为镇江府,镇江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镇江地理位置独特,深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终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4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年平均日照率为47%,全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

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季风和日丽,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稍冷;全年降水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这种典型的江南气候对农业生产及旅游事业非常有利。

镇江枕山濒江,东、西、南三面山峰起伏,北面大江如画,是一座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著名古城。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素有“城市山林”之称。

镇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旅游城市之一。

全市有焦山碑林和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区“三山”风景区、南郊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区;市区附近还有茅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宝华山省级山林自然资源保护区。

镇江风景名胜绔丽多姿,具有真山真水、雄伟峻秀的独特风貌,山、水、古、洞、港、泉等各具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淡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镇江镇江是有三千年文明史的古城。

可见诸史籍记载或文物证明,镇江最早的地名称作“宜”。

到了春秋时改称为“朱方”,战国时改称“谷阳”,秦朝时称“丹徒”,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

而每一次城市名称的变化毫无例外地都打上了那个时代特定文化气息,也伴生了精彩的故事或传说。

在这漫长的3000多年历史中,六朝时代是古镇江最为辉煌时期,三国时,东吴孙权看中镇江地势险要,迁都此地,筑城池铁瓮城,谓之京城,那时的镇江,江面宽阔,地处长江入海口,又是南北交通重要渡口,故称镇江为京口。

西晋永嘉年间北方战乱,晋室南迁建邺,东晋王朝南迁后,北方许多士绅家族和百姓人口追随晋室,纷纷南迁,他们从广陵—京口这条航线南渡,看中地处建邺之侧的京口,这里江河交汇、交通便利,成为北方流民定居的首选之地。

时为晋室权臣的徐州刺史郗鉴寄治于京口,在花山湾筑晋陵郡城,并辖17郡63县,安置侨民22万人,成为一时大州。

北方先进的经济文化传播到了镇江,同时许多有影响的文化名人、各朝大批军政重臣都选择在京口居住,东晋时期就有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祖逖以及徐邈、郗鉴等名臣大将居住在京口,书圣王羲之在此成了郗鉴的东床快婿,还有像刘裕、檀道济、祖冲之、萧衍、刘勰、宝志、王恭、徐广、刘牢之等一大批著名人物的家族祖辈也从北方迁居落户于京口。

接下来值得称道的是,南朝宋开国之君武帝刘裕、其子文帝刘义隆及后来的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等出自平民或寒门的帝王们,在其执政的一个多世纪里,较为昌明的政治和颇为强盛的国力有力地推动了镇江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社会发展。

正是这个时期,镇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城演变成具有全国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的大都会。

到了南朝(公元420-589年),古镇江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政治上,南朝四个朝代中,有宋、齐、梁三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出自镇江地区,陈朝皇帝也与镇江有亲,在此期间,镇江一共出了20位皇帝,京口成为皇亲国戚、朝中大臣聚居的地方,享有种种特殊待遇。

在军事上,这里“因山为垒,望海临江,缘江为镜,似河内郡,内镇优重。

”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京口有坚不可摧的铁瓮城,有战无不胜的北府军,还有一大批智勇双全的北府将领,使镇江成为稳定朝政的中流砥柱。

在经济上,虽然在南朝之前,镇江即已是江南大运河的出江通道,但真正确立镇江水运交通枢纽地位是在南朝,南朝时期镇江港口型经济基本成形并已经相当发达,隋唐以后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镇江成为漕运主要起始地,进一步凸现了镇江作为江、海、河运输枢纽的地位,成为沟通富庶发达的江南地区和北方朝廷的咽喉要地。

南宋的刘裕父子都注重经济发展,刘裕在位时即已出现了“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的局面。

到了宋文帝刘义隆时生产更是空前发展,“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这里“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经过南朝几代帝王的悉心呵护和开发建设,镇江的军事、政治、经济地位空前提高,特别是它与首都建康近在咫尺,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山水壮美,社会安定,成为天下文人工作、生活的理想之地。

在南朝的100多年间,镇江文人巨擘云集,是汉文化的研究创作中心,诞生了一批影响中国甚至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著作、辉煌成果。

祖冲之的圆周率领先世界1000多年。

祖冲之出生在镇江并在年轻时任南徐州从事史(公元461年,其时32岁),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在前辈数学家刘徽割圆术的基础上,算的圆周率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是8位有效数字,领先世界1000多年。

祖冲之还把数学方面的成就应用到历法研究上,制订出新的历法《大明历》。

葛洪的炼丹术是现代火药的原始配方。

葛洪是句容人,他在医学、天文、军事兵法方面也有许多创见,形成了大量著述。

流传下来的主要有《抱朴子》70卷,《金匮药方》100卷,《肘后备急方》4卷。

鲁迅将《抱朴子》列为中国文学的12部入门书之一。

葛洪在《抱朴子》中记录了他用硝石、玄胴肠(即猪大肠)、松子与雄黄合炼“饵雄黄”之方的过程,这个配方与现代黑火药配方几乎完全相当。

这一配方的长期实践,诱发了火药的发明。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开山鼻祖。

刘勰出身并成长于镇江,他创作的《文心雕龙》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标志着文学理论这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文心雕龙》还是中国第一部最具系统性的美学专著。

《昭明文选》是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

《昭明文选》时间跨度有七八百年,收集有129位著名文人的诗歌与文章。

编者萧统(501-531)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两岁时被立为太子。

《昭明文选》和《文心雕龙》的编撰,是西周以来文学的大总结,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唐、宋时期,这两部著作一直是科举考试必读必学必考的主要教材。

《世说新语》是现存最早的笔记小说。

作者刘义庆的父亲是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的二弟。

他从小受到刘裕的赏识,袭封临川工,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参与朝政。

他会同门生编纂的《世说新语》对后世影响很大,模仿者层出不穷,为后世戏曲、小说创作提供了不少素材,如元代关汉卿的《玉镜台》、《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和七步诗等,都取材于《世说新语》。

《玉台新咏》是中国第一部艳歌总集。

徐陵先后在梁、陈两朝做官,以诗文享有盛名,入陈以后,被称为“一代文宗”。

《玉台新咏》共十卷,收录了从东周到南朝梁代专咏妇女的诗769篇,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出现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总集,语言通俗明白,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学资料,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陌上桑》和曹植的《弃妇诗》、庾信的《七夕诗》等等。

《三十六计》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军事谋略书,作者是出生在镇江的著名南宋将领檀道济。

他在书中不仅大量引述了春秋战国、楚汉相争及三国群雄割据的典型战例,而且,还结合自已身经百战,运用谋略的实践经验,浸润于书中。

镇江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英勇善战的名将,改蛋山为檀山,并在檀山脚下建“檀王庙”,以此作为纪念。

刘涓子(约370~450年),南北朝时江苏京口(今镇江京口区)人,善医学,尤精外科方术。

晋义熙六年(410年),随刘裕北征,专治被创者。

宋元嘉十九年(442年),撰成《刘涓子鬼遗方》,原10卷,今存5卷。

述其平生治病经验,分述痈疽病因及鉴别。

内容重于“金创”外伤疗法及痈疽发背,疥癣及发秃等治方。

使用炙法,薄贴法,针烙纸捻引流内外并治等疗法,均为当时突出医学成就。

元嘉二十年(443年),居秣陵(今南京》,另有《神仙遗论》等著作。

[《刘涓子鬼遗方》据说是晋末的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专著,南朝石刻是我国雕刻史上的瑰宝。

镇江境内的陵墓石刻是南朝石刻的精华,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

这些石兽个个昂首挺胸,趾高气扬,造型矫健灵动,精美动人,在中国和世界雕塑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南朝,梁武帝萧衍不仅能文能武,留下许多文学书画作品,还大力弘扬宗教事业,佛教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当时情景可谓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此影响下,一代高僧宝志,佛教律宗祖先“南山大师”释道宣相继在镇江涌现。

建于两晋时代的金山江天寺(即泽心寺),在梁武帝亲自主持下,首创的水陆道场,名闻全国及东南亚。

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的甘露寺,位于长江边的北固山峰,被梁武帝称为“天下第一江山”,因三国孙、刘联姻的故事而闻名天下。

创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的鹤林寺,位于黄鹤山麓,相传南朝宋武帝刘裕幼年家贫,青少年时代到黄鹤山砍柴时,头顶常有黄鹤翩翩飞舞。

称帝后,遂改寺名为鹤林寺。

始建于西晋永熙元年的净因寺位于五州山风景区,始创于东晋时法安禅师之手的竹林寺,原名夹山禅院,位于南山风景区,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的招隐寺,原为隐士戴顒私宅,戴公仙逝后,其女矢志不嫁,舍宅为寺,遂名招隐寺。

还有与昭明太子萧统有关的平等寺,位于南山八公洞附近,原有翠云、深云、大林、紫竹、半壑、化城、潮音、远尘等寺庙统称南山八庵,现均已早废圮。

焦山的定慧寺创建于东汉兴平年(194年)间,到南朝已有200多年历史。

可见南朝时期,镇江的宗教事业盛行,规模庞大,景观众多。

刘裕年表公元 363年4月16日 0岁,刘裕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因生母赵安宗难产死,为生父刘翘抛弃,后由姨母赵氏收养,得小名“寄奴”。

公元364年 1岁,寄奴在刘万家里生活,赵氏断表兄刘怀敬奶喂养寄奴。

公元367年 4岁,刘翘续娶兰陵人萧文寿,后把寄奴接回家,改名为刘裕。

公元368年 5岁,刘裕二弟刘道怜诞生,生母为刘裕继母萧文寿。

公元370年 7岁,刘裕三弟刘道规诞生,生母萧文寿。

公元371年 8岁,刘翘病故,萧文寿带着三个小孩艰难生活,刘裕卖履、伐柴、农耢、捕鱼,为生活所迫什么活都干。

公元377年 14岁,谢玄创建北府军。

公元381年 18岁,谢玄率一万北府兵在边疆打败前秦军,刘裕有打架、赌博晋习。

公元382年 19岁,寄奴娶妻臧爱亲。

公元383年 20岁,谢安领导的淝水之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东晋以十万军队战胜前秦九十万大军。

刘裕长女刘兴弟出生。

公元384年 21岁,后燕、后秦相继建国,刘裕参军。

公元385年,受司马道之的排挤,谢安到广陵筑新城,郁忧而病,不久回建康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公元386年 23岁,正月,北魏建国。

公元387年 24岁,谢玄病故。

公元390年27岁,王恭授命为都督兖青冀幽并徐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接替谢玄任北府军首领。

公元393年 30岁,东晋立司马德宗为太子,后秦姚兴即位。

公元396年 33岁,后燕主慕容垂死,东晋孝武帝因酒后乱言,被张贵人所杀,弱智皇帝安帝司马德宗继位,实权为孝武帝弟司马道子掌握。

公元397年 34岁,王国宝、司马道子乱政,第一次昌道内战,王恭逼宫,司马道子被迫向昌明党首领王恭屈服,杀心腹王国宝。

公元398年 35岁,慕容德建南燕。

东晋发生第二次昌道内战,司马道子儿子司马元显设计,使北府军主将刘牢之叛杀王恭,昌道内战失败。

公元399年 36岁,司马元显夺父司马道子权,成为东晋朝廷实际第一人。

十月,司马元显征发江东免奴为客者从军,号称“乐属”,大失人心。

随后孙恩起义,席卷江东八郡,东晋以谢琰、刘牢之统军讨伐。

十二月,刘裕在吴郡郊外“以一击千”,一举成名,孙恩败逃舟山群岛。

江州刺史桓玄击破老盟友荆州刺史殷仲堪和雍州刺史杨佺期,成为东晋最强大的地方实力派。

公元400年 37岁,五月,孙恩再次登陆,于会稽大败晋军,斩名将谢琰。

十一月,再败晋军高雅之部于余姚,安帝诏命刘牢之出兵讨伐,孙恩撤回舟山群岛。

刘牢之遂命刘裕驻防句章,袁崧驻防沪渎,自已守上虞,防备孙恩。

公元401年 38岁,二月,孙恩第三次登陆,在句章被刘裕击败,逃回海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