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诗词10首

中国古典诗词10首

中国古典诗词10首(原创实用版)目录1.概述:中国古典诗词的概述和历史背景2.诗词选:精选 10 首中国古典诗词2.1《静夜思》- 李白2.2《登鹳雀楼》- 王之涣2.3《春晓》- 孟浩然2.4《悯农》- 李绅2.5《将进酒》- 李白2.6《咏鹅》- 骆宾王2.7《鹿柴》- 王维2.8《早发白帝城》- 杜甫2.9《赠刘景文》- 韩愈2.10《山行》- 杜牧3.结语:中国古典诗词的价值和影响正文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自古以来,诗词一直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描绘景物、抒发理想的重要载体。

如今,诗词仍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本篇文章将向大家介绍 10 首脍炙人口的中国古典诗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静夜思》。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表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心情。

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为了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诗句。

接下来是《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俯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壮志豪情、胸怀壮志的豪迈情怀。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绝。

诗人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然的赞美。

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五绝。

诗人通过描绘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敬意。

诗句“粒粒皆辛苦”教育人们要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辛勤付出。

《将进酒》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人通过豪饮壮志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和潇洒人生态度。

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绝。

诗人通过描绘鹅的美丽形态,表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成为了描绘鹅的经典诗句。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绝。

诗人通过描绘鹿柴傍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简介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简介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简介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简介在我们上学期间,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简介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介绍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其标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

《诗经》收诗305篇,分“风”、“雅”、“颂”3部分,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

《诗经》的篇章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楚辞(骚体)。

楚辞句式长短参差,以六言、七言为主,多用“兮”字。

楚辞的奠基人和主要作者屈原,运用这种形式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

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家。

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发展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

《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融会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垂范于后世。

汉代前期,文人诗坛相对寂寥,民间乐府颇为活跃。

“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所收集与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

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

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新发展。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篇一: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富有魅力和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意境和美感,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诗词的创作不断发展和完善。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和作品。

诸如杜甫、白居易、李白等大诗人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诵和欣赏。

宋代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另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词人和作品。

如苏轼、李清照等人的作品同样脍炙人口。

中国古典诗词的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自然、人生、爱情、友谊等方面。

诗人常常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思考。

诗词中所用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更是丰富多彩,诸如比喻、夸张、对仗、借代等等,使得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每一首诗词都是一段历史的记载和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本质。

同时,中国古典诗词还在于它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表达出人们共同的情感和追求,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艺术形式。

它的发展历程、题材选择、修辞手法、语言韵律等方面,都展示出独特的魅力和风采,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二: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其独特的韵律和格律上,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音韵美:中国古典诗词有其独特的音韵美,通过平仄、押韵、轻重等技巧,使得诗词的发音和谐优美,让人回味无穷。

2. 思想美:中国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丰富多彩,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对祖国的热爱等等,这些思想通过诗人的笔触表达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3. 情感美:中国古典诗词的情感表达非常直接和深刻,诗人常常通过描写情感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感受,如相思、怨恨、悲痛、欢快等等,这些情感表达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中国古典诗词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境深远、优美动人。

在这里,我为您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典诗词的三大意境:1.写景抒怀:这类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借景抒发诗人的情感。

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诗人在描绘秋夜美景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2.咏史抒怀:这类诗词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题材,抒发诗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或对现实的不满。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诗人在描绘古原草生命力顽强的同时,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3.言志抒怀:这类诗词以诗人的志向和抱负为主题,表达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

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通过黄河之水这一形象,抒发了自己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古典诗词意境丰富多样,既有写景抒怀、咏史抒怀,也有言志抒怀等。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事件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志向和哲理思考。

这些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希望这些介绍能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

古代诗歌格律简介

古代诗歌格律简介

古代诗歌格律简介【诗分古近体】:古体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包括杂言诗)近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律绝、七言律绝、五言排律、七言排律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自唐代起有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分。

一种格律严格的诗歌在初唐得以定型,为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唐人将之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主要指五律、七律和由五言、七言组成的长律。

符合格律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也包括在近体诗之中。

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它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唐以后凡不合近体诗格律的诗歌,都称为古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讲究格律,它在格律的作用下使古典诗歌整齐化、对称化、声律化,由此产生了多方面的美感作用,充分体现了古典诗歌的对称之美、音韵之美、修辞之美与变化之美,它是中国语言文字之美在古典诗歌中的综合体现。

【近体诗格律】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曾把律诗的特点概括为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四个方面,我们把它稍加解释,排列如下:1、字数、句数有限定。

律诗每首限定八句,五律为五言八句,共四十字;七律为七言八句,共五十六字。

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2、律诗押平声韵。

每首只能用一个韵,隔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在中间两联。

一、律诗的韵诗歌要押韵,这是诗歌与散文最大的区别。

中国诗歌的用韵经历了三个时期:1、唐以前为第一期:完全依照口语来押韵。

自《诗经》以来,古体诗皆自然押韵,一般按方言押,在用韵上也没有什么限制;2、唐以后至五四为第二期:韵文的押韵,必须依照韵书,不能专以口语为标准;3、五四以后为第三期,除旧体诗外,又以口语为标准。

【关于韵书】《唐韵》与《广韵》:近体诗的押韵是随着六朝声律学的兴起、律诗的逐渐定型而日趋严格的。

唐初诗人用韵与六朝一样,没有韵书的标准限制,但随着进士科试诗赋的统一要求,唐开元天宝以后要求士人依官方颁布的韵书押韵。

唐人在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基础上改成《唐韵》,共206个韵部,成为官方规定的押韵的标准。

中国古典诗词60首

中国古典诗词60首

中国古典诗词60首中国古典诗词(曲)100首排行榜《水调歌头·述怀》(大江来何处)——霍文渊大江来何处,西望五国城,唯见滔滔黄水,斜映夕阳红。

叹此行歌未断,谁念王孙落魄,流浪羁江城。

年华从容逝,洒泪恨何穷!追旅思,忆旅迹,空涕零。

万卷诗书事边,断送一世名。

恨无冲天之翼,南上玉霄金殿,慷慨啸长风,千古荤堂事,都在梦想中。

01.《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文曲星下凡”之称,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李太白集》傳世。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

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李白此诗是其代表作之一。

此诗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在广大群众中影响是非同凡响的。

此诗如银河从天而落,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纵横捭阖。

有诗以来,无此“惊天地、泣鬼神”之作,难怪后世评论家常常惊叹其海雨天风般的气势,称其“变幻神奇”,“空前绝后”,“太白所以为仙才也!”故此诗居本排行榜之首,为压卷之作。

】0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一、古典诗词的基本概念所谓中国古典诗词,是指汉语言所独有的、有韵的、最为凝练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这个定义包括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种凝练、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

我们知道,一般意义上认为,文学体裁有四种,诗词、散文、小说、戏剧。

诗词是其中之一。

诗词、散文都是直接抒发情感的文体,但诗词是最凝练最含蓄的。

这一点,就把散文(包括杂文类)与诗词区别开来。

所谓凝练,主要指诗词的篇幅字数而言;所谓含蓄,主要指诗词的各种表达技巧。

而最主要的技巧之一就是语言的运用,所谓遣词造句。

第二,它是有韵的文体。

因此,没有韵或者押韵不正确的,不能划归诗词范畴。

当然,在诗词产生的初期一些未成型的文字、现代的新诗(尤其某些探索中的东西)以及由外国文字翻译过来的作品,因为有着根本的文化差异,不能同日而语,可以不争不论。

有韵使诗词的独有性体现出来。

而有韵的最集中体现则是诗词的音乐美、节奏美即格律美。

因此,格律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因此,要读懂诗词、赏析诗词并最终创作诗词,就必须讲究章法、技巧和语言的优美和谐与统一。

二、阅读、赏析、创作古典诗词的三大门径第一,诗词是语言的艺术。

因此,诗词的语言不仅要优美、含蓄,还要凝练。

优美、含蓄、凝练,是诗词所独有的美,与一般的文学语言和口语有着很大的不同。

诗词的含蓄美,就是不能直说,要绕个弯子。

作者的想法和感受,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通过你“所造的景或借景所造的某个意象”这一特定的内容,让作者从中读出来、感受到的。

所谓凝练美,是指语言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

一首绝句二十几个字,一首律诗几十个字,就是一首长调的词也不过一两百字,要表达作者常年积累的情感,没有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是不能完成的。

还有一点,即诗词特有语言的音乐美。

含蓄的特点,散文可以具有;凝练的特点,其他文体如谚语、对联、超短散文等等也可以具有,可以这样说,这两点都不是诗词所固有的特点,惟独语言的音乐性,才是诗词作为语言的艺术所特有的。

中国古典诗词常识

中国古典诗词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常识一、诗(一)古体诗1.古体诗①四言古诗《诗经》最早;②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③七言诗:成熟于唐代2•乐府诗一一标题加上“歌”、“行”、“引”、“曲”、“吟”、“歌行”(二)近体诗(形成于唐代)1. ----------- 绝句①五言绝句;②七言绝句2•律诗一一①五言律诗;②七言律诗;③排律二、词1.最初成为“曲子”、“杂曲子”、“曲子词”,也称作“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词起源于隋唐,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盛行二衰。

原本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

2.词的分类①按字数分为:小令(W 58字)、中调(59-90字)、长调(》90字)②按风格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刘永、李清照)3.词牌一一也称词调,指写词一句的乐谱,决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及平仄声韵。

三、曲1•散曲一一①小令(短小的曲子);②套数(散套)2.戏剧一一①杂剧;②传奇(已供演出的剧本)▲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口头传唱的歌谣。

▲春秋《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周初到春秋305篇诗歌,又被成为"诗三百"。

汉代始被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多用赋、比、兴收发,四言为主,重叠反复、现实主义。

▲战国屈原(屈平),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开创楚辞新体诗,著有《离骚》(自述性质,古代最长抒情诗)。

西汉刘向所编《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主。

诗经中的“国风”与“离骚”合称“风骚”,称为文学的代名词。

▲两汉乐府民歌,又称“乐府诗”、“汉乐府”,是可以配乐的诗,叙事性强。

乐府是汉武帝时期建立的音乐机关,负责作乐、训练演员、采集民歌。

名篇有:《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R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三国三曹,建安风骨。

曹操(魏武帝),著有《魏武帝集》,代表作《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

中国古典诗词与酒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与酒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与酒文化1. 《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思想。

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豁达自信的人生态度。

2. 《月下独酌》- 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表达了他在孤独中的自我排遣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中以酒为媒介,将自己与明月、影子相对饮,体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3. 《凉州词》-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军中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将士们豁达豪放的情感。

诗中以酒为媒介,将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相融合,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战争的反思。

4. 《水调歌头》-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在中秋之夜饮酒赏月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词中以酒为媒介,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融合,体现了词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5.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酒后晨起的情景,表达了她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惜。

词中以酒为媒介,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融合,体现了词人细腻、敏感的情感世界。

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曲,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如张养浩 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套数又 称“套曲”或“散套”,是一组属 于同一宫调,一韵到底,最后有结 束曲的成套曲子组成。如雎景臣 的 《高祖还乡》。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
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 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其它韵,而且用韵不限于偶句;近体诗则只 能用一个韵,而且除第一句可用可不用韵之 外,其余句子都是偶数句用韵。 2、古体诗全首诗中每句都可用韵,而且用韵 的字可以重复,近体诗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 复。 3、古体诗还允许用不要押韵的散文化句子, 句数不限;近体诗则有严格的平仄讲究,还 要讲究对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萌芽
于南朝齐、梁,形成于唐初,到盛 唐才发展完备。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 律诗一般八句,八句以上的叫排律; 绝句又叫“截句”,共四句。绝句 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 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 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1、古体诗全首诗歌既可用一韵也可随意转换


(二)词
词又叫“诗余”诗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

中国古典诗歌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诗歌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诗歌诗词大全中国古典诗词大全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空一作:崩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一作:人间;尊同:樽)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

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

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

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中国古典诗词大全21岳阳楼记范仲淹〔宋代〕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中国古典诗词10首

中国古典诗词10首

中国古典诗词10首(原创实用版)目录1.概述:中国古典诗词的概述和历史2.诗词选:精选 10 首中国古典诗词2.1《静夜思》- 李白2.2《登鹳雀楼》- 王之涣2.3《春晓》- 孟浩然2.4《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2.5《悯农》- 李绅2.6《将进酒》- 李白2.7《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2.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2.9《江雪》- 柳宗元2.10《长恨歌》- 白居易3.结语:中国古典诗词的价值和影响正文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千年,凝聚了无数诗人的智慧与才情。

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既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又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在这里,我们选取了 10 首脍炙人口的中国古典诗词,以飨读者。

首先,《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夜思乡的情怀。

其次,《登鹳雀楼》是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色,并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时光流逝的哲理。

接着,《春晓》是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意境,勾画出春天早晨的美好景色。

再来,《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通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描绘,展现了离别之情和生命的无常。

此外,《悯农》是李绅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和悯农情怀。

同样,《将进酒》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境,展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美好人生的热爱。

还有,《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词中描绘了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并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另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词中通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面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中国最美的10首古典爱情诗词

中国最美的10首古典爱情诗词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我住长江上游,你住长江下游。天天思念你而见不到你,却共饮着同一条江河水。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但愿你的心同我的心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一番相思情意。
【译文】春风轻轻地吹,那样温柔。含着愁意,我向远望,空旷的原野无边际。油然而生春怨千丝万缕,夕阳斜照碧色的草地,朦朦胧胧,那景致更是伤感迷离。我久久地无言站立,谁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本打算狂饮大醉一场,消我心中愁闷。可是对着美酒歌舞,虽然强装寻欢求乐,却感到索然无味。因为相思,可我为了你,我宁可忍受一切,日日消瘦,一再憔悴。
这首诗是感叹两人相爱却不能长相守的无奈辛酸。我觉得诗中的无奈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差距,还有距离的远近,此诗和流传于网络的《最远的距离》有异曲同工之妙。《最远的距离》全诗如下: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出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做毫不在意。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息,却还装做毫不在意,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在你和爱你的人之间,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瞬间无处寻觅。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无法相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简史

词在唐代已经出现,是随燕乐而兴起
的新诗体,起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是 现存最早的民间词。唐末的温庭筠第一 个专力作词,他的词词藻华丽,被后人 称为“花间派”。五代时,中国第一部 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于西蜀。这 个时期的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后主 李煜,其名篇有《虞美人》(“春花秋月 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等。
进入南宋,词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
期,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当推辛弃疾。他 继承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并加以发展,把 词的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其名篇 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 遇乐》(千古江山)、《摸鱼儿》(“更 能消几番风雨”)等。南宋后期最著名的 词人是姜夔,他继承周邦彦,走上了尚 风雅、主格律的创作道路,其名篇有 《长亭怨慢》。
七、元明清

到了元代,散曲流行,诗词乃退居其后。曲可以说是词的另
一体,但它跟词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也更
加接近口语,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 这个时期著名的人
物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世称“元曲四大家”。

明代诗歌是在拟古与反拟古的反反复复中前行的,没有杰出
的作品和诗人出现。清代诗词流派众多,如娄东诗派的吴伟业,
其《圆圆曲》成为了“梅村体”的代表作;虞山诗派的钱谦益,
学得杜甫神髓,风格沉郁悲凉。但大多数诗人均未摆脱拟古主义
和形式主义的套子,难有超出前人之处。
清代最著名的词人当属纳兰性德,他的词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 遗风,王国维评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其名篇有《木兰 花令》(拟古决绝词)、《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等。 清末的龚自珍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后一位伟人,他的诗直接描写心 灵,表现物我冲突,代表作有《秋心》《己亥杂诗》等。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巅峰艺术。

它们以精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吸引着无数读者。

通过鉴赏古典诗词,我们能够领略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

本文将重点介绍古诗鉴赏和古词鉴赏两个方面。

一、古诗鉴赏古诗是以表达抒情、咏史、写景、写情感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形式化文学。

唐诗、宋词是古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古诗流派。

如《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通过对长城的描述,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伟大的历史人文。

另外,还有以纯粹抒情为主的唐代杜牧的《秋夕》一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鉴赏古诗时,我们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意境。

通过注重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和意象的运用,我们能更好地领略到古诗的内涵。

比如,唐代杜甫的《登高》一诗,通过对登高时的感受和眺望的景色描写,表达了在政治动乱时期的无奈和悲凉。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古诗中的典故和历史背景的了解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

其次,古诗的韵律和押韵也是我们鉴赏的重要部分。

韵律是指古诗在音调上的规则和节奏,押韵是指诗句末尾的韵脚。

比如,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通过运用平仄抑扬的韵律和工整的押韵,给人以忧伤的感觉。

通过欣赏古诗的韵律和押韵,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其音韵之美。

二、古词鉴赏古词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用于抒发个人感情和表达社会风貌的重要方式。

宋代的词人苏轼、辛弃疾等被誉为古词的巅峰代表。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则以婉约的笔触,展现了对离散爱情的痴迷和思念之情。

在鉴赏古词时,我们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古词常常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通过精确的描述和细腻的感受,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比如,苏轼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通过对春风、花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对悲壮爱情的思念和哀伤,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短暂的感慨。

第一章中国诗词简介 优质课件

第一章中国诗词简介 优质课件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渡玉关
• 此诗何止赞左文襄公一人哉!
• 杨昌浚(1826-1897)字石泉,号镜涵,别 号壶天老人,以错判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 和替左宗棠办理收复新疆的后勤闻名。官 至浙江巡抚、陕甘总督,闽浙总督。去世 后,清政府诰赠其为太子太傅.。《清史 稿·杨昌浚传》评价其为“性和撰,而务为 姑息”。

临江仙 苏轼
•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 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 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定风波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灵隐寺
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 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借指飞来峰。
• 岧峣,山势高峻貌;冠一“郁”字,见其高耸而 又俱有葱茏之美。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
形米聚,襟喉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 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
兜零夕解,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闲。且宴陪珠履,歌
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 《望海潮》,词牌名。柳永在杭州创制。始见《乐章集》,入“仙吕调”。一百零七 字,双调,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一韵到底。亦有于过片二字增一韵者。
• 龙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里借指灵 隐寺。寂寥,佛家以“清静”为本,冠一“锁” 字,更见佛殿的肃穆空寂。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赏析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赏析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赏析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

它们以优美的词藻、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形式,让人们陶醉其中。

本文将带您一起走进中国古典诗词的世界,分享鉴赏和赏析的技巧,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经典之作。

1. 赏析杜甫《登高》杜甫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其豪放的情感和激昂的词句而闻名。

《登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登高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以形象的描写打开了全诗的序幕。

诗人通过运用“风急天高”这样富有气势的词语,使人们感受到登高时的崇山峻岭和广阔天空。

而“猿啸哀”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山色、云霞等景物,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登高场景。

他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登高者的心情,以及对离乡别井之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细腻的描写,杜甫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种情感。

杜甫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使《登高》成为一首受人喜爱的诗歌。

通过赏析杜甫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2. 鉴赏李白《静夜思》李白是古代诗坛的巨匠,他的诗作充满豪情与浪漫。

而《静夜思》这首简短而又优美的诗歌,成为了他最为人们喜爱和传诵的作品之一。

《静夜思》以一种简约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心情。

通过字里行间的细腻描写,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思念的凝重。

诗中的第一句“床前明月光”,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投射在床前,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觉。

而接下来的句子“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则展现了诗人在月光的映照下,思念故乡和远方亲人的心情。

通过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李白巧妙地传达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通过鉴赏李白的《静夜思》,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其简洁而优美的词藻,还能够领略到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理解。

这也使得李白成为了古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古诗词发展史简介

古诗词发展史简介

古诗词发展史简介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学宝库中珍贵的财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诗词以其鲜明的个性,古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古诗词是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它们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

早在西周时期,已有《诗经》《尚书》的出现,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早期出现,它们的语言比较简单,属于古典诗歌的初级阶段。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代诗歌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始出现五言四句的长短句,其中的神态和气氛丰富多彩。

随后还出现了《楚辞》和《汉乐府》等诗歌集,这些诗歌更加富于哲理。

唐代古典诗歌一举成名,开创了其独特的文风,发展出唐诗四大家,其中代表性的诗人包括白居易、李白、杜甫和王维。

这丛诗歌以其精致的文字和绚丽的画面深深打动了当时的社会。

接下去的宋代也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他们的诗歌更加贴近现实,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至明清时期,古典诗歌已逐渐衰落,但仍有一批新诗作家努力将古典诗歌发扬光大,如吴文英、苏辙等,他们继承以往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并巧妙地将新时代的生活气息注入其中,撰写出许多新的诗歌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令古典文学得以延续。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多有共通之处,但其发展史也有较大的差异。

古典诗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有所不同,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形式上也有所差异。

古代诗歌的发展史,也反应了当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诗人的特点。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深深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也被影响着社会文化。

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深深影响着当时社会的文化传播,也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诗词介绍

中国古典诗词介绍

中国古典诗词介绍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些让人心驰神往的中国古典诗词,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千年古韵的窗,每一首都藏着故事,每一句都透着情感,美得让人心醉。

想象一下,你站在那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手里拿着一把油纸伞,耳边轻轻响起:“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哎呀,这不就是说的咱现在嘛?春天一来,人就懒洋洋的,早上都不想醒,但一睁开眼,嘿,到处都是鸟儿在欢唱,那声音清脆悦耳,直往你心窝里钻。

再往前走走,看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岸边柳树依依,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起那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看,那柳树就像是精心打扮过的姑娘,穿着翠绿的衣裳,长长的枝条随风摆动,就像是她轻柔的发丝,美极了!说到诗词,怎能不提那些豪情万丈的边塞诗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读着这样的诗句,你仿佛能看到那些英勇的将士们,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身披重甲,手持利刃,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

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高大、坚毅。

当然了,诗词里也有温柔如水的爱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词,简直就是那些痴情男女的真实写照啊!为了心爱的人,哪怕衣带渐宽、面容憔悴,也绝不后悔。

这种深情厚意,让人动容。

还有啊,诗词里还有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句诗,就像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森林之中。

月光透过松树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潺潺流过,发出悦耳的声响。

这样的场景,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呢?古典诗词啊,它就像是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

每一首诗、每一句词,都蕴含着作者深深的情感和无尽的智慧。

它们穿越时空的界限,与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

当我们用心去品读这些诗词的时候,就像是在跟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那种感觉啊,真的是妙不可言!所以啊,朋友们,不妨在忙碌的生活之余,抽出一点时间来品读一下中国古典诗词吧!让那些优美的诗句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去感受那些千年前就存在的美好与智慧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國古典詩詞簡介
1.北方(中原)的詩經
a. 西周初至春秋中(約11B.C.—6B.C.)收集的305篇詩,分風(民歌)、雅(士大夫作品)及頌(祭祀廟堂之作)三類。

賦、比、興三種手法。

2.南方的楚辭—與詩經之不同
a.屈原(340-278B. C.): 楚懷王時之大夫,主張聯齊抗秦,但因讒言,而被流放江南,
後投江自殺。

中國第一位偉大民族詩人。

b.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等,以離騷(373句)為代表作。

3.漢代的樂府(民間詩歌,其中孔雀東南飛為長篇名作)及古詩十九首(有表現人生無
常,亂世中時行樂的,如「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畫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有表現離恨鄉愁者,如「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眠,攬衣起徘徊。

」)
東晉:陶淵明(365—427)的田園詩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固園。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歸田園居)
結盧在人境,不聞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
4.唐詩宋詞
5. 元曲: 分散曲=元代新詩(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及雜劇(如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紀君祥,趙氏孤兒等)
6.一些特徵:
內容: 自然的抒情言志、四季偶感思鄉、送友、傷逝等,長於短篇,較少深刻哲理。

手法: 簡明及靈活的語言特色,現象描述,情景、事理交融,
詩畫關係: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蘇軾讚王維),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宋,郭熙,林泉高致)
思想: 虛實相生,留白與想像,以無我境為高,詩與解脫
a.文學藝術只是最便於觀察的面相,未必即為文化精神所在….中國文學與藝術的內
容本質上受哲學思想的決定….我們…不能從文學與藝術中找出某種中國文化的特色,為不出於哲學思想者。

這或許也算作中國文化的特點之一。

勞,232
b.中國哲學就其本身之性質言即特近於文學。

蓋所謂文學無不重想像直覺重體會,
而中國哲人所論宇宙人生之理時處處待人之直覺體會而後能識其意味,此亦即賴一種想像力….因此,欲了解中國哲學最須持一種文學的態度。

如純以讀西哲書之態度讀中國哲人之書必不得其門而入。

唐,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集,198。

中國古典詩詞選讀
壹. 四季
一. 王昌齡(727進士,約卒於756),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粧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二. 杜甫(712-770),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三. 蘇軾(1036-1102),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台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沈沈。

四. 晏殊(991-1055),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五. 宋祁,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六. 高駢,山居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八. 王維(699-759),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九. 杜牧(803-852),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十. 杜牧,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十一. 李白(701-762),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十二. 柳宗元(773-819),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貳. 鄉情、友情、愛情
一.賀知章(659-744),回鄉偶書(比較李頻,渡漢江—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二.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四. 元稹(779-831),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五. 崔護,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六. 陳陶,隴西行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七.李商隱(813-858),巴山夜雨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翦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八.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參. 悟道
一. 王之渙(約742前後在世),登鸛鵲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二. 王維,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笑談無還期。

三.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曰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唯餘鐘磬音。

四、李商隱,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五、朱熹,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六、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永遇樂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

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國心眼。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歎。

九.楊慎,三國演義題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