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体格检查 PPT课件
诊断学体格检查PPT课件
诊断学体格检查PPT课件•绪论•一般检查•头部检查•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四肢及脊柱检查01绪论诊断学概述诊断学的定义研究如何识别疾病的学科,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诊断学的发展从经验医学到实验医学,再到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
诊断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03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体格检查可以为实验室检查提供方向和依据,而实验室检查可以验证和补充体格检查的结果。
01体格检查的定义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方法,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检查。
02体格检查的意义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发现疾病的线索,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包括诊断学概述、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常见症状的体格检查、各个系统的体格检查等内容。
课件内容课件结构课件特点按照从总论到各论,从基本方法到具体应用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
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030201课件内容与结构02一般检查生命征观察测量身体温度,评估是否存在发热或低体温情况。
检查脉搏速率、节律和强度,反映心脏功能。
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评估呼吸系统状况。
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了解循环系统功能。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BMI 指数,评估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身高与体重观察皮肤色泽、弹性和毛发状况,反映营养和健康状况。
皮肤与毛发检查骨骼发育、肌肉力量和肌张力,评估运动系统状况。
骨骼与肌肉发育与营养评估评估患者是否清醒、嗜睡、昏睡或昏迷。
意识清晰度检查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观察患者情感反应、行为举止和言语表达,评估精神状况。
情感与行为意识状态与精神状况检查表情变化分析患者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等变化,反映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
面容特征观察面部轮廓、肤色和五官特征,了解患者基本面容。
眼神交流观察眼神交流是否自然、自信或躲闪不定,评估患者的社交能力和信任感。
(精品) 诊断学查体 PPT课件
基本检查方法
视诊(inspection) 触诊(palpation) 叩诊(percussion) 听诊(auscultation) 嗅诊(olfactory examination)
5
触诊
浅部触诊法(light palpation):1-2cm 深部触诊法(deep palpation) :4-5cm
26
强迫体位 -2
(5)强迫蹲位:患者在活动过程中,因呼吸困难和心悸而停 止活动并采用蹲踞位或膝胸位以缓解症状。见于先天性发 绀型心脏病。 (6)强迫停立位:在步行时心前区疼痛突然发作,患者常被 迫立刻站住,并以右手按抚心前部位,待症状稍缓解后, 才继续行走。见于心绞痛。 (7)辗转体位:患者辗转反侧,坐卧不安。见于胆石症、胆 道蛔虫症、肾绞痛等。 (8)角弓反张位:患者颈及脊背肌肉强直,出现头向后仰, 胸腹前凸,背过伸,躯干呈弓形。见于破伤风及小儿脑膜 炎。
24
体位 (position)
患者身体所处的状态。 1.自主体位(active position)身体活动自如,不受
限制。见于正常人、轻症和疾病早期患者。 2.被动体位(passive position)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
变换身体的位置。见于轻度衰竭或意识丧失者。 3.强迫体位(compulsive position)患者为减轻痛
30
颜色(skin color) (掌握)
皮肤的颜色与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的充盈度、色素量的多少、 皮下脂肪的厚薄有关。
1、苍白(pallor) 2、发红 (redness) 3、发绀 (cyanosis) 4、黄染 (stained yellow) (1)黄疽 (2)胡萝卜素增高 (3)长期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 5、色素沉着 (pigmentation) 6、色素脱失 (1)白癜 (vitiligo) (2)白斑 (leukoplakia) (3)白化症(albinismus)
《诊断学》一般检查 ppt课件
一般检查
2、呼吸 16-20次/分,呼吸均匀,节律规整,深浅适宜 3、脉搏 60-100次/分,节律整齐,强度适中。(老年人偏慢, 平均55-60次/分,婴幼儿偏快,可达130次/分) 4、血压:正常值:90-140/60-90mmHg 血压升高: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 血压降低: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 脉压增大或减小:脉压>40mmHg,脉压增大; 脉压<ppt 30mmHg ,脉压减小 5 课件
ppt课件
53
一般检查
第三节、浅表淋巴结 分布全身 1、正常:直径2-5mm, 圆形或椭圆形,柔软、 表面光滑无粘连、无 压痛。 2、表浅淋巴结呈组群 分布。
ppt课件
54
一般检查
检查顺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区、颏下 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 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检查时注意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 有无黏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 并应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灶。
一般检查
四、发育和体型 1、发育状态的判定
年龄
智力 体重
身高 第二 性征
6
ppt课件
一般检查
2、发育和种族、内分泌、营养、锻炼相关。 3、病态发育和内分泌改变密切相关。
侏儒症
ppt课件
呆小症
7
3、病态发育和内分泌改变密切相关。
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ppt课件
呆小病
8
一般检查
4、体型
ppt课件
9
一般检查
ppt课件 50
一般检查
ppt课件
51
一般检查
八、水肿
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 压后组织轻度下陷。 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可见性水肿,指压后组织明显下陷,平复 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低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 出。 全身性水肿:见于肾炎、肾病、心衰、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 不良等。 局限性水肿:见于局部炎症、外伤、过敏、血栓性静脉炎等。
诊断学-体格检查ppt课件
年龄age:
• 年龄机体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生长、发育、成熟、衰
老等一系列改变,年龄与疾病的发生、预后有密切关 系。
• 1 观察指标 • (1) 毛发的分布及色泽。 • (2) 皮肤弹性、光泽、皱纹存在与否。 • (3) 肌肉强健程度。 • (4) 牙齿情况。 • 2 与疾病的关系 • 儿童:易患发疹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等。 • 青少年:风湿热、结核病。 •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实体肿瘤。
– 深部滑行触诊法:该触诊法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 胃肠病变的检查。
– 双手触诊法: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 深压触诊法 – 冲击触诊法:一般用于大量腹水患者肝脾的触诊。
触诊2
• 注意事项: • 1、检查者应位于被检查者右侧,面向被检查
者,随时注意观察触时被检查者的表情,检查 者的态度必须稳重、端庄。
• 当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
时可获得浊音,如心脏或肝脏被肺段边 缘覆盖的部位。
实音(flatness)
• 实音:为音调较浊音更高、音响更弱、
振动持续时间更短的叩诊音。
• 见于叩击无肺组织覆盖区域的心脏或肝
脏。病理情况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和肺 实变等。
听诊
• 直接听诊法:是用耳直接贴于被检查者体表某部位,
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的患者。
• 恶臭痰见于:厌氧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肺脓肿。
第二章 一般检查
性别sex
• 性别的主要观察指标是性征。性征受性激素的影响。第二性征指
两性间皮肤、毛发、声音、脂肪分布等方面的差异。 1、某些疾病的发生率与性别有关 2、某些疾病对性征的影响 3、性染色体异常对性别和性征的影响
诊断学
Diagnostics
诊断学---体格检查基本方法PPT[1]
概述 (一)概念 (二)注意事项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
临床诊断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临床诊断
概述
(一)概念
1、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观或借助于传统的 检查工具来了解被检查者身体状况的一 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2、检体诊断——医生对病人经过细致的 观察和全面的体检后,根据结果提出对 健康或疾病的临床判断。
浅部触诊法(light palpation)
适用于:体表浅在部位的病变。 如:检查浅表淋巴结、软组织、关节、 血管、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感某些肿 块等。
特点:不产生紧张或痛苦;可触及深度为1cm。
图示
深部滑行触诊法 (deep slipping palpation)
适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 变的检查。
适用于: 确定心、肝相部位。 垂直叩击、定位准确。力量均匀适中。 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 每部位只需连续叩击2-3下。 注意对称部位叩诊音的比较。
(二)叩诊音 (percussion sound)
包括:清音 鼓音 浊音 实音 过清音
第一节 视诊(inspection)
方法
全身视诊: 如年龄、发育、营养、意识、面容、表 情、体型等。 局部视诊: 如皮肤、巩膜、胸廓、腹形等。
最好在自然光下进行,必要时从多角度观 察。 医生必须具备敏锐、系统的观察力,扎实 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避免:
“视而不见”。
第五节 嗅 诊
尿
1、带大蒜味:见于大量食蒜者。 2、带浓氨味:见于膀胱炎。
诊断学---体格检查基本方法PPT精编版62页PPT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
《体格检查》ppt课件完整版
《体格检查》ppt课件完整版目录•体格检查概述•体格检查方法与技巧•常见疾病体格检查要点•特殊人群体格检查注意事项•体格检查结果分析与解读•体格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01体格检查概述Part定义与目的定义体格检查是医生通过观察和检查患者身体各部位,评估其健康状况的一系列操作。
目的发现潜在疾病或健康问题,提供诊断依据,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迹象,避免病情恶化。
早期发现疾病全面了解健康状况及时纠正不良习惯体格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各系统的功能状态。
通过体格检查,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从而及时纠正。
030201体格检查的重要性适用范围及对象适用范围体格检查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
高危人群对于存在潜在健康风险的人群,如家族遗传病史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者等,体格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人群通过体格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
患病人群医生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02体格检查方法与技巧Part包括面色、表情、体型、姿势等,以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
观察患者整体状态重点观察病变部位的颜色、形态、大小等变化,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观察局部病变如使用手电筒、压舌板等辅助工具,以便更准确地观察病变情况。
借助工具进行检查用于检查体表浅在病变,通过轻触或滑动的方式,了解病变的轮廓、大小、硬度等。
浅部触诊法用于检查腹腔深部器官或组织,通过深压或冲击的方式,了解器官或组织的形态、质地、压痛等。
深部触诊法利用双手的协同作用,对病变部位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如检查肝脾大小、质地等。
双手触诊法直接叩诊法用右手中指的指端叩击腹部,了解脏器的大小、位置及密度等。
间接叩诊法将左手中指紧贴于腹部皮肤,右手中指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前端,通过听取叩诊音的变化来判断脏器情况。
听诊法直接听诊法将听诊器头紧贴于被检查部位,直接听取心音、呼吸音等生理或病理性声音。
诊断学--检体诊断(基本方法一般检查) ppt课件
5
体格检查时注意事项
以卧位患者为例: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颈部→前、 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 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 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以坐位患者为例: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颈部 →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患者取卧 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 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检查时嘱病人张口平静呼吸,或与病人谈话以 转移其注意力,尽量使腹肌松弛。 医师用右手并拢的二、三、四指平放在腹壁上, 以手指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在被 触及的包块上作上下左右滑动触摸,如为肠管 或索条状包块,应向与包块长轴相垂直的方向 进行滑动触诊。 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用一个或两个并拢的手指逐渐深压腹壁被检查 部位,用于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 腔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胆囊压痛点、输尿 管压痛点等。 反跳痛:在手指深压、暂停的基础上迅速将手 抬起,并询问病人是否感觉疼痛加重或察看面 部是否出现痛苦表情。
15
PPT课件
冲击触诊法(ballotteIhent)
检体诊断
1
PPT课件
概念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是指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检查 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 等客观地了解和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 检查方法。 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 指医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对病人健康状况和疾病状 态提出的临床判断
18
PPT课件
叩诊方法
根据叩诊的目的和叩诊的手法不同分为 直接叩诊法 间接叩诊法
体格检查(共111张PPT)
正常人右上肢血压较左上肢高,可相差5~10mmHg; 正常血压的高值是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 常见于造血系统疾病、重症感染、某些血管损害性疾病以及毒物或药物中毒等。
视诊必须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 和副伤寒的特征性皮疹。
第89页,共111页。
感觉 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眼球能转动。
面部瘦削,面色铅灰或苍白,表情淡漠,眼窝凹陷,目光无神,鼻骨峭耸。
第27页,共111页。
三、叩诊
叩诊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 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 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 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用手 或叩诊锤直接叩击被检查部位,诊察 反射情况和有无疼痛反应也属叩诊。
第19页,共111页。
浅部触诊法
• 以右手的平展部分或指腹,而不 用指尖施行,手指必须病拢,应 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 区域后,检查 者的手应提起并离 开腹壁,不能停留于整个腹壁上 移动。
• 弥漫性腹肌强直:弥漫性腹膜 炎;局限性腹肌强直:阑尾炎、 胆囊炎。
腹肌高度紧张呈板状腹。
第20页,共111页。
第二章 体格检查 Physical Examination
体格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 借助于传统的检查器具来了解机体健 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其 目的是收集患者有关健康的正确的资
料和实验室 检查的结果,可对大多数疾病作出临床 诊断。
4.冲击触诊法 (ballottement)
第17页,共111页。
1.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 的检查和评估。
第18页,共11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诊
7
触诊
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 进行判断的方法。 目的 :
了解体温、震颤、波动、压痛、摩 擦感。
了解包块的位置、大小、轮廓、表 面性质、硬度、压痛及移动度。
8
触诊
手法 :手指指腹对触觉敏感 掌指关节部掌面对皮肤震动敏感 手背皮肤对温度敏感
方法:浅部触诊法 深部触诊法
9
浅部触诊法
22
叩诊音
1、清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提示肺组织
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2、浊音 :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
脏器产生,如心脏、肝脏相对浊音界,病理情 况下见于肺炎病变处。
3、鼓音 :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脏器产
生,如胃泡区和腹部,病理下见于肺内空洞、 气胸
23
叩诊音
4、实音:叩击心和肝等实质脏器产生,病理
面情况,有无压痛及摩擦感,切迹等。
脾脏大小测量:
轻度肿大:肋下〈2cm,见于慢性肝炎,
伤寒,粟粒性结核,败血症等。
中度:肋下>2cm,但在脐水平以上,见于
肝硬化,虐疾后遗症,慢性溶血性黄疸。
高度: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见于慢性粒细
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
50
脾脏触诊及大小测量
51
触诊
⑶:胆囊触诊:
肠音消失:3-5分钟未听到一次肠鸣音,见于急
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等
63
听诊
2、血管杂音 主动脉杂音: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狭窄,肾动 脉狭窄等。 静脉杂音:见于肝癌,门静脉高压有侧支循环形 成时。
3、摩擦音 正常:无 异常:脾梗塞,脾周围炎,肝周围炎等,可于深 呼吸时在相应部位吸到。
4、搔弹音
64
43
㈡触诊方法 1、浅部触诊法
2、深部触诊法
触诊
深部滑行触诊 双手触诊 深压触诊 冲击触诊
44
触诊
45
触诊
㈢、触诊内容
1、 紧张度
正常时柔软。 增 加:因腹膜受刺激而痉挛。 板状腹:急性胃肠道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
膜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 甚至强直硬如木板。 柔面感:腹壁柔软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见于结核性 腹膜炎,癌性腹膜炎。 局部腹肌紧张: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 减低或消失: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量放腹水后,腹
38
视诊
二、呼吸运动
正常:腹壁吸气时上抬,呼气时下陷,即腹式呼吸,男 性及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异常:腹式呼吸减弱、增强。 腹式呼吸减弱见于腹膜炎症、腹水、急性腹痛、腹腔 巨大肿物。腹式呼吸消失常见于胃肠穿孔所致急性腹膜 炎或膈肌麻痹等。 腹式呼吸增强常为癔症或胸腔疾病(积液等)。
39
视诊
三、腹壁静脉
方法:用手将患者散发的气味扇向鼻部。
29
嗅诊
汗味 酸性汗味: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风湿热。 狐臭味:腋臭患者。
痰液 恶臭味:提示厌氧菌感染,肺脓肿、支气
管扩张者。 脓液
恶臭味:气性坏疽、厌氧菌感染。
30
嗅诊
呕吐物 酸臭味:幽门梗阻患者。 粪臭味:剧烈呕吐或肠梗阻患者。
大便 腐败性臭味:消化、胰腺功能不良。 腥臭味:细菌性痢疾。 肝腥味:阿米巴性痢疾。
肠胀气,腹壁肿块,疝等。 视诊时注意膨隆的部位、外形、是否随呼吸而移位或 随体位而改变,有无搏动等
36
蛙腹
37
视诊
腹部凹陷:仰卧位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肋缘与耻骨 联合的平面。 ① 全腹凹陷:见于消瘦和脱水,严重时呈舟状
腹,见于恶病质者,如结核、恶性肿瘤等慢 性消耗性疾病。 ② 局部凹陷:较少见,多见于手术后腹壁疤痕 收缩。
20
间接叩诊法
叩击痛: 医师将左手手掌平置于被检查部位(肝 区/肾区),右手握成拳状,并用尺侧叩 击左手手背,询问或观察病人有无疼痛 感。
21
叩诊音
叩诊时被叩击的部位产生的反响为叩诊 音。取决于被叩击部位组织或器官的致 密度、弹性、含气量以及与体表距离。
叩诊音临床上分为清音、浊音、实音、 过清音 、鼓音。
方法:单手滑行触诊法或钩指触诊法
肿大时见于急性胆囊炎,壶腹周围癌,胆囊结石,
胆囊癌。
Murphy征检查方法。
⑷:肾脏触诊:
方法:双手触诊法
正常肾一般不能触及,有时可触及右肾下
极,肾肿大见于肾积水或积脓,肾肿瘤,多囊肾。
(5):输尿管点压痛
52
Murphy征检查
53
输尿管压痛点
54
触诊
4、 腹部包块:
目的: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的检查和评估,如 关节、软组织、浅表淋巴结、浅部动静脉、甲 状腺等。 浅部触诊一般不引起病人痛苦,因此 适用于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感、包块和某 些肿大脏器等。 方法:一手放在被检查部位,用掌指关节和腕 关节的协同动作以旋转或滑动方式轻压触诊。
10
深部触诊法
目的: 主要用于检查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 手法 : 以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 压达深部。触及深度常在2cm以上。 方法:深部滑行触诊法
手法:压痛--用一个或两个并拢的手指逐 渐深压腹壁被检查部位。 反跳痛--在深压的基础上迅速将手 抬起,并询问患者是否瞬时感觉 疼痛加重或查看是否有痛苦表情
13
双手触诊法
目的:肝、脾、肾和腹腔肿物。
手法: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 背后部,向右手方向托起,使被检查的 脏器或包块位于双手之间,更接近体表, 有利于右手的触诊。
16
叩诊
用途: 肺尖宽度和肺下缘定位; 胸腔积液或积气有无; 肺部病变大小与性质; 纵隔宽度; 心界大小与形状; 肝脾边界; 腹水有无; 子宫、卵巢、膀胱有无胀大; 肝区、脾区、肾区有无叩击痛。
17
叩诊
体位:胸部--坐位或卧位; 腹部--卧位。
方法:直接叩诊法 间接叩诊法
18
直接叩诊法
1、直接叩诊法 右手中间三手指并拢,用掌面直接拍击 被检查的部位,借助于拍击的反响和指 下的震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的方法。 用途:胸、腹部病变面积广泛或胸壁较 厚的患者。胸膜增厚、粘连、大量胸水、 腹水及气胸。
体格检查
王艺
1
体格检查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 或简便的检查工具,来客观了解和评 估病人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检查 方法。
2
基本方法
➢ 视诊 ➢ 触诊 ➢ 叩诊 ➢ 听诊 ➢ 嗅诊
3
视诊
4
视诊
医师用眼睛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 诊断方法 。 视诊分为:全身视诊、局部视诊
5
视诊
全身视诊:主要用于一般状态,如发育 、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 等。 局部视诊:了解身体各部位改变,如皮 肤、粘膜、眼、耳、鼻、口、舌、胸廓 、腹形、关节外形等。
14
冲击触诊法
手法:以示、中、环三个手指取70。-90。 角,置于腹壁拟检查的相应部位 作数次急速而有力的冲击动作, 指端会有腹腔脏器或包块浮沉的 感觉。
用途:大量腹水患者肝脾的触诊和腹腔 包块。
15
叩诊
用手指叩击或手掌拍击身体表面某一部 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 声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 状态有无异常 的一种方法。
19
间接叩诊法
方法:检查者以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
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 右手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 指关节处或第二指骨的远端,叩击方向应与叩 诊部位的体表垂直。 叩诊时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 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运动。 一个叩诊部位,每次只连续叩击2-3下。
音。
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后仍有振水音则提示幽门
梗阻或胃扩张。
56
液波震颤
57
叩诊
㈠方法: 常用间接叩诊法 ㈡正常: 鼓音(除肝、脾等所在位置外) ㈢肝上界: 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矮胖者可高1肋
间,瘦长型可低1肋间。 肝下界:不易叩准。多以触诊确定 肝浊音界:扩大—肝癌,肝脓肿,肝炎,多囊肝。 缩小:暴发性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胃肠 胀气等。 消失:急性胃肠穿孔。 ㈣:胃泡鼓音区
㈡、视诊内容:
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
35
视诊
一、腹部外形
正常: 对称、 平坦,可表现为低平、饱满。 异常:腹部膨隆、腹部凹陷 腹部膨隆: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与耻骨联合平面 ①全腹膨隆:可见于腹腔积液,胃肠积气,腹腔内巨大
包块等。 ②局部膨隆:可见脏器肿大,腹内肿瘤,炎性肿块,胃
双手触诊法 深压触诊法 冲击触诊法
11
深部滑行触诊法
目的:腹部深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手法:右手二、三、四指平放腹壁上,
以手指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在被 触及的包块上做上下左右滑动触摸。 如为肠管或条索状包块,应与包块长轴 相垂直方向进行滑动触诊。
12
深压触诊法
目的:了解阑尾点、胆囊点及输尿管压 痛点有无压痛及有无反跳痛。
正常时看不出,胃肠梗阻时可见梗阻近段的胃或肠段 饱满,可显出各自的轮廓,伴有该部位的蠕动加强,即 胃肠型和蠕动波。
五、腹壁其他情况:
皮疹、色素腹纹斑痕、疝、脐部、腹部体毛,上腹部 搏动情况
42
触诊
㈠、触诊注意事项 1、低枕,两腿屈曲,张口作腹式呼吸。 2、医师立于患者右侧,两手温暧,动作轻柔。 3、转移注意力,减少腹肌紧张。 4、检查顺序:健侧→患侧、左→右、下→上、浅→深 5、触诊可在听诊后进行。
59
移动性浊音检查
60
肋脊角叩诊
61
卵巢囊肿与腹水叩诊音鉴别示意图
62
听诊
1、 肠鸣音
正常:4-5次/分
肠鸣音活跃:>10次/分,见于急性胃肠炎,胃
肠道大出血。
肠鸣音亢进:次数多且响亮、高亢或金属音,见于 机械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