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转油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华将在内蒙古 自治区鄂尔多斯 市建设的直接液 化项目规划图 该项目总规模将 达到500万吨/年, 一期320万吨 /年 2007年建成
兖矿集团煤转油项目发展历程(上)
1998年2月,时为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制油项目的发起 单位)副院长的张玉卓挂职到兖矿集团担任副总经理。兖矿 的煤制油研究由此发轫。 2002年,兖矿集团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并成立了上海 兖矿能源科技研发公司 ,研究煤转油技术。 2002年6月 ,孙启文(时任南非萨索尔公司的副总工程师) 回国加盟兖矿。 2004年3月,在鲁南化工厂建成了煤炭液化的费托合成装置, 设计能力每年生产4500吨油品。 2004年3月31日,该装置 一次投料成功。总共运行6700个小时 。
Sasol间接液化工艺的流程图
南非Sasol工厂远景
南非SasolⅠ厂的 浆态床反应器
3. 我国的煤转油的研究现状
3.1 直接液化 3.2 间接液化
3.1 直接液化
二战期间,抚顺 50年代,中科院石油研究院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煤直接液化技术 的开发。 主要研究单位: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
正在建的示范厂:
1. 山西潞安,间接液化,16吨/年; 2. 徐矿(宝鸡),间接液化,48万吨/年。
百度文库正在建的商业化工厂:
1. 神华(鄂尔多斯),直接液化,320万吨/年; 2. 兖矿(榆林), 间接液化,100万吨/年。
建了基地的:
绿能委朔州能源化工基地(山阴县),间接液化, 140万/年(计划)。
想建但没钱的:
云南先锋和黑龙江依兰煤矿,引进技术。
神华煤液化项目的发展历程
1997年,国家计委决定同时与美国、日本、德国开展煤制油联合研 究; 1998年,国务院将大约110亿的煤代油基金划拨给神华集团; 2002年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原院长张玉卓加盟神华集团,全面负 责神华集团的煤制油战略 ; 2003年,神华在上海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中试工 厂 (千吨级); 2004年12月16日,神华日处理6吨煤的PDU装置在上海第一次投煤获得 成功,并成功制出了实验油品。 2004年8月神华集团煤变油生产线已率先在鄂尔多斯投建。一期总投资 245亿元,预计生产各种油品320万吨,2010年产能可达1000万吨。
中国石油进口路线
三、其他替代能源
根据中国国家能源综合战略和政策研究组的 分析:到2020年,我国其他替代能源(包括 天然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燃料电池、 电动车等)可实现替代份额约为3%,故发展 煤基替代能源是降低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的 最现实可行的方法。
四、我国煤炭的现状
标准煤热值2.9308×104KJ/Kg 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量1145 114.5 亿吨,资源保证年限114.5年。 新疆、内蒙古、陕西和山西四省的煤炭地质 储量占全国总量81.3%。
二、国家石油安全
2003年的进口中,中东占50%,非洲占25%,亚太 地区15%,中亚俄罗斯10%。其中,中国90%以上 的原油进口通过海上运输,海上运输中又有90%是 从国外租借和委托外轮承运的。 石油进口的重要航线——“太平洋航线”,即经马六 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将原油转运至湛江和宁波。 目前,中国的进口的石油约80%运送要通过马六甲 海峡。
什么是煤转油? 1. 什么是煤转油? 2. 煤转油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 我国的煤转油的研究现状 4. 我国煤转油的可行性研究
煤炭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 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 先进洁净煤技术。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加氢使煤中 复杂的有机化学结构直接转化成为液 体燃料的技术,又称加氢液化。
二、发展煤转油的风险分析
1、金融风险 、
煤制油项目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的项目,就其项目投资内容 而言,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设备的引进占了绝大部分份额 (以直接液化项目为例,总投资中,液化约占40%,油品 加工占25%,制氢占20%,总体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将近 90%),这就意味着,只有通过提高投资规模,以减少基 础设施类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才能提高项 目的收益回报率,即项目规模越大,收益率越高。 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煤液化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要达到 比较好的收益,至少要年规模产量达到100万吨油品,这大 约需要100个亿的投资额,启动资金约为30亿人民币。 云南先锋和黑龙江依兰项目招商受阻。
目前典型的煤直接液化工艺
德国IGOR工艺(装置规模200吨/天)--德国鲁尔 煤炭公司 ; 美国H-Coal液化工艺(装置规模600吨/天)-- 美国HTI技术公司; 日本NEDOL工艺(装置规模150吨/天)。
德国IGOR液化工艺
H-Coal液化工艺的流程简图
日本NEDOL液化工艺
2.2 间接液化的起源与发展
3.2 间接液化
1937年与日本合资在锦州石油六厂引进德国钴催化 剂为核心的F-T合成技术建设煤制油厂,1943年投 运并生产原油约100吨/年; 新中国成立后,该厂重整恢复,1951年生产出油 (以水煤气炉为气头),产量最高4.7万吨/年; 中国科学院原大连石油研究所1953年曾进行了 4500t/a的铁催化剂流化床合成油中试装置。
山西煤化所浆态床 煤基合成油装置
国际交流:德国大众公司来考察
首席科学家 李永旺
总工程师 曹立任 山西 煤化所合成油 三巨头 法人代表 孙予罕
山西煤化所所长孙予罕向某位领导介绍合成油品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在煤间接转化方面的研究 (工业示范)
2006年2月22日上午,国内首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2006年 22日上午, 日上午 煤变油工厂——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厂隆重奠基;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厂隆重奠基 煤变油工厂——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厂隆重奠基;该 煤基合成油示范厂规模为16万吨/ 16万吨 2008年建成 年建成; 煤基合成油示范厂规模为16万吨/年,2008年建成;之后 产业化分二期建设,最终规模达到520万吨/ 520万吨 产业化分二期建设,最终规模达到520万吨/年。主要产品 为柴油、石脑油、LPG及少量混合醇燃料 及少量混合醇燃料, 为柴油、石脑油、LPG及少量混合醇燃料,项目预计总投 资400多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多亿元。 400多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多亿元。 多亿元 200多亿元 2006年4月17日,宝鸡48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开始实施(徐 2006年 17日 宝鸡 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开始实施( 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开始实施 矿集团); 矿集团);
国家部署间接液化的主要原则是: ①引进与自主开发并举,立足于自主技 术; ②首先引进两套成熟的间接液化线进行 商业示范,同时加快自主技术开发,稳步 形成产业,实现通过煤炭液化缓解石油供 需矛盾。
目前国内煤转油项目一览表
已经建中试工厂的:
1. 山西煤化所(太原),间接液化,千吨级; 2. 兖矿(山东鲁南),间接液化,万吨级; 3. 神华(上海),直接液化,千吨级。
1923年,德国人Fischer和Tropsch用Fe催化 剂进行CO加氢反应得到烃类液体产品,简称 F-T合成。
间接合成的发展历程
1934年,第一个F-T合成油工厂在德国诞生(鲁尔公司), 1936年投产,7万吨/年。1935-1936年间先后建了9个合成 油厂,总产量57万吨/年。 1955年,Sasol-Ⅰ厂(南非)30万吨/年; 1980年,Sasol-Ⅱ厂(南非); 1982年,Sasol-Ⅲ厂(南非),目前三个厂总产量达760万吨 /年; 1993年,荷兰Shell在马来西亚建成50万吨/年GTL商业装置 (以天然气为原料)。
2. 煤转油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1 直接液化的起源与发展 2.2 间接液化的起源与发展
2.1 直接液化的起源与发展
1869年,Berthelot HI+煤 烃类+沥青
1913年,F.Bergius发明了高温高压下将煤加 氢液化生产液体燃料。
1927年,在德国Leuna建成世界上第一个10万 吨/年直接液化厂。 1936~1943年间,德国 先后建成11套直接液化装置,1944年总生产 能力达到400万吨/年,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提供了近三分之二的航空燃料和50% 的汽车及装甲车用油。 英国,15万吨/年 前苏联,110万吨/年
4.
我国煤转油的可行性研究
4.1、发展煤转油的必要性
4.2、发展煤转油的风险分析 、
4.1、 4.1、发展煤转油的必要性
一、进口依存度
2005年我国石油消费量约31767万吨 ,石油净 进口13617万吨 ,石油进口依存度约43%。 根据中国国家能源综合战略和政策研究组的预 测(2004):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4.5亿 ~6.1亿吨,生产量1.8亿~2.0亿吨,石油进口依 存度约55%~60%。 国际公认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安全警戒线30%。
直接液化 煤液化 间接液化
先将煤全部气化成合成气,然后以煤 基合成气(CO/H2)为原料,在一定 温度和压力下,将其催化合成为烃类 燃料油及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工艺 。
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图
煤间接液化工艺流程图
煤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合成油比较
项目 煤种适应性 反应及操作条 件 热效率 油品特点 油收率 设备材料要求 技术成熟程度 工业化情况 直接液化 适应性差 温度:435~445℃ 压力:150~300个大气压 反应条件苛刻 较高 杂链烃为主 较高 材料要求进口 小规模试验比较成熟 只进行了小规模的试验性工作 间接液化 适应性强 温度:250~350℃ 压力:25~30个大气压 反应条件温和 较低 直链烃为主 一般 材料要求低,设备可国产化 工业性试验比较成 我国已完成固定床2000吨/年工业 性试验;浆态床1000吨/年中试 试验。国外已有大型工业生产 装置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在煤间接转化方面的研究 (中试研究)
2000年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开始筹划建设千吨级浆态床 合成油中试装置;2001年6月完成中试装置设计,7月开始施工; 2002年4月建成千吨级浆态床工业中试装置,同时生产出数吨 ICC—型铁催化剂; 2002年9月浆态床合成油中试装置已完成首次顺利试车,并打 通了整个工艺流程。 2003年8月至11月,三次中试运转累计2 000 h ,获得了高质量 柴油产品。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在煤间接转化方面的研究 (基础研究)
1983年~1986年开发出固定床两段法合成油工艺 ; 1987年~1989年在山西代县化肥厂完成100 t/a中试; 1993年~1994年在山西晋城第二化肥厂进行了2 000 t/a工业试验,生 产出90#号合格汽油; 1996年~1997年进一步对后续开发的超细铁催化剂进行了3 000 h的固 定床工业单管试验; 1999年在浆态床搅拌釜反应器中完成了近600 h的稳定性实验 ; 1999年-2001年开发出适合浆态床反应器使用的ICC—IA、ICC—IB、 ICC—IIA等系列廉价高效铁催化剂。
20多年来,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对我国上百个煤种进 行了直接液化试验研究,并开发出高活性煤直接液 化催化剂,同时也进行了煤油品的提质加工研究。 1997~2000年,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分别同德国、日 本及美国有关部门及企业合作,完成了神华煤、云 南先锋煤及黑龙江依兰煤在国外中试装置上的放大 试验研究。 目前,我国神华集团250万吨/年煤直接液化项目 的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
兖矿集团煤转油项目发展历程(下)
2004年1月29日,孙启文承担的“863”项目“煤间 接液化催化剂与工艺技术”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化工 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参加鉴定的有国家发改委、 科技部、中国煤炭协会的专家,有6位中国工程院 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们的评价是,兖矿集团的 低温费托合成煤间接液化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水平”。 2006年4月21日 ,年产100万吨油品的煤制油生产线 在素有“中国科威特”之称的陕西榆林奠基,投资 120亿元 。采用的是"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低 温费托工艺为主间接液化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