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及防治

合集下载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成因分析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成因分析
痛明显 , 出现局部凹凸不平 , 可 x光除有骨膜 反应外 尚有骨皮
质增厚。 14 治 疗 .
例, 二年级 2例 ; 操项 目受伤 6例 , 年级 2例 , 年级 4 体 一 二 例 ; 栏项 目中 2 跨 4例受伤 , 一年级 7例, 二年级 1 ; 能项 7例 全 目6例 , 一年级 1例 , 二年 级 5例 ; 类项 目 4例 , 球 一年 级 3 例, 二年级 1 ; 例 中小学及其他非体育专业学生受伤 1 , 8例 年 龄最小 1 , 4岁 最大 2 3岁 , 体育专业 一年级学生胫 腓骨疲劳性
生和中学生 1 例 。胫骨 患病 7 8 8例 , 骨患病 2 腓 0例 , 腓骨 胫 同时受 累 6例。受伤的运动项 目以跑跳为主 , 中跨栏为 2 其 4
例, 跑 1 。 短 6例
9 中跨栏项 目发病最高 ,4例 , 4 5 , 8例 2 占2 . % 短跑 1 , 6例 占 1. % , 6 3 跳跃 9例 , 8 1 , 占 . % 长跑 8例 , 8 , 占 % 中长跑 7 例, 71 , 占 . % 其他 1 占 1 .% 。中长 跑项 目中受伤 的 7 8例 83 例 , 中胫骨受伤 4例 , 其 腓骨受伤 3例 。短跑项 目 1 , 6例 胫骨 受伤 l 例 , 骨受 伤 5例 。长跑项 目受 伤 8例 , 骨受 伤 7 l 腓 胫

年级学生 4 例 , 3 二年级 3 6例 , 三年级 1 , 例 非体 育专业学
例 ,. :. 。跳跃项 目 9例 , 9406 女子 1 , 例 比例 9 1 中学生及其 :; 它非 体育专业 1 例 中, 8 女性 仅有 1 , 例 性别 比9 4 :.5 .5 0 5 。
22 受伤部位及项 目颁布 .

浅析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对胫骨骨膜炎的认识及其防治

浅析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对胫骨骨膜炎的认识及其防治

浅析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对胫骨骨膜炎的认识及其防治胫骨骨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其病因主要是由运动中的反复磨损、过度使用以及异常的生物力学因素引起的。

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由于长时间的体育训练和比赛,其发生胫骨骨膜炎的风险较高。

因此,加强对胫骨骨膜炎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对于保障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识、防治两方面对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胫骨骨膜炎进行浅析。

一、认识1.病因分析胫骨骨膜炎主要是由于运动中的反复磨损、过度使用以及异常的生物力学因素引起的。

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和比赛,尤其是重复性冲击、跳跃和急剧转弯等动作,容易导致腿部疲劳和肌肉痉挛,从而诱发胫骨骨膜炎。

2.症状表现胫骨骨膜炎的主要症状是疼痛,主要集中在胫骨和胫前肌肉区域。

初期疼痛轻微,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最终疼痛不易缓解。

同时,还会出现胫骨骨膜区域肿胀、触痛等症状。

3.诊断方法一般通过体格检查、X线拍片等方法进行诊断。

如果胫骨骨膜炎发展较严重,可能需要进行MRI等进一步检查。

二、防治1.预防措施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要避免过度训练和比赛,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进行同一种运动任务。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腿部肌肉和韧带的锻炼,增强骨骼和肌肉的稳定性,减少胫骨骨膜炎的发生。

2.治疗方法在治疗胫骨骨膜炎时,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包括:局部按摩、冷敷疗法、理疗、药物治疗等。

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运动方式、减少训练强度等方法进行治疗。

如果病情较严重,可能需要行手术治疗。

总之,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必须加强对胫骨骨膜炎的认识,注意运动卫生,加强锻炼和训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还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诊疗建议,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健康。

胫骨骨膜炎原因、症状及治疗

胫骨骨膜炎原因、症状及治疗

胫骨骨膜炎原因、症状及治疗
1.常见原因
胫骨骨膜炎和内侧胫骨应力综合征(一种更严重的胫骨骨膜炎)是胫骨周围组织的骨膜袖发炎引起的。

这种类型的损伤经常发生在跑步或其他重复性心肺活动中,在运动员突然增加距离、持续时间或训练频率时发生。

胫骨前肌、胫骨后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肉附着处经常受到影响。

2.识别方法
在比赛结束后,腿部或胫骨内侧(靠近身体中线)的症状通常包括烧灼感或疼痛。

进行马拉松训练的跑步运动员或在新赛季之初进行适应性训练的年轻运动员最常反映这种疼痛。

疼痛和压痛的部位通常分布在胫骨前侧或后侧边缘沿线三指宽处。

在X线片中通常显示正常,但是骨扫描显示,胫骨边缘沿线有局部吸收。

3.治疗方法
胫骨骨膜炎的治疗涉及改变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例如,减少里程、频率或运动强度)。

运动后冰敷受影响的部位在短期内有帮助。

如果在降低活动水平的情况下疼痛持续存在或变得更糟,运动员应该寻求专业治疗,以排除更严重的损伤,比如应力性骨折(p.227)或疲劳性筋膜室综合征(p.226)。

检查运动员的鞋和脚是否有其他问题。

检查跑步鞋鞋底是否有过度和不均匀磨损,这可能暗示着生物力学缺陷。

此外,如果运动员的脚过度内旋(在负重时双脚着地足弓变平),可能需要矫正。

4.重返体育运动
通常情况下,运动员暂停冲击性训练1~2周后可以快速重返体育运动。

建议运动员在可以舒适地训练和无疼痛剧烈运动之后再重返体育运动。

对于胫骨骨膜炎,使用绷带一般对恢复没有多大帮助。

浅谈体育高考生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对策建议

浅谈体育高考生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对策建议

浅谈体育高考生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对策建议作者:林静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5期摘要: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是运动损伤中常见的一种,也是体育高考生在运动训练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当体育高考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大多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骨膜炎。

本文对体育高考生骨膜炎损伤原理、原因、症状、处理和伤后训练及预防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治疗方法。

关键词:体育高考生胫骨疲劳性骨膜炎预防措施一、引言各种运动损伤,特别是体育高考生在田径训练、体操训练等项目中,时常有小腿骨、前臂尺骨疼痛,这种现象叫疲劳性骨膜炎。

刚开始训练后,小腿出现疼痛,当继续运动及训练时疼痛加剧,甚至行走都感觉困难。

如果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当,就会引起骨膜增生,甚至会引起应力性骨折。

骨膜炎的出现直接影响教练训练计划的实施,也影响考生的训练。

所以,有效地预防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二、训练过程中引起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主要原因1.训练方法不当在训练运动过程中,由于肌肉进行不同力度的反复收缩,使肌肉附着部位的骨膜受到牵扯,张力增大,导致骨膜与骨质之间的正常联系改变,肌肉附着的部位骨膜出现水肿、淤血、松弛甚至骨膜下出血。

特别在跑跳运动时,体育高考生在训练初期过多地用前脚掌(足尖)和全脚掌进行跨步跳、后蹬跑、高抬腿或跳跃练习,迫使足屈趾肌群不断强力收缩,局部胫骨负担过重,导致胫骨骨膜过度疲劳。

特别是短距离加速跑、上坡跑等动作,都会引起所附着部位的小腿骨膜受到牵扯,骨膜持续性紧张。

当运动量突然加大,如果不及时放松以解除小腿肌肉的疲劳性,都会使小腿部位骨膜水肿、松弛、出血,从而产生小腿疲劳性骨膜炎。

2.训练地过硬且不平整在训练过程中,特别是跑、跳项目,当身体的重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反复作用于胫骨,胫骨前凸部的骨膜甚至骨质就会受到一种应力性的冲击,假如训练场地面过硬,在反复进行跑、跳练习和支撑动作时,当落地的缓冲动作掌握不好,身体重心与地面或支撑的反作用力对骨的凸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就会使胫骨前凸部的骨膜甚至骨质内部受到损伤,导致骨膜松弛或水肿、淤血、分离等病理改变,甚至可能发生局部骨质脱钙或断裂。

浅析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对胫骨骨膜炎的认识及其防治

浅析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对胫骨骨膜炎的认识及其防治

浅析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对胫骨骨膜炎的认识及其防治胫骨骨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身上,尤其是体育特长生更容易受到影响。

胫骨骨膜炎是由于长期受力和过度使用造成的,运动员们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时容易受到该疾病的侵扰。

对于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来说,了解胫骨骨膜炎的认识及其防治至关重要。

第一、胫骨骨膜炎的认识1. 胫骨骨膜炎的病因胫骨骨膜炎是一种慢性的运动损伤,主要是因为过度使用和长期受力导致了胫骨前侧的骨膜和筋膜组织发炎。

这与运动员们经常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和比赛密不可分,长时间的跑步、跳跃和扭动等运动容易导致胫骨前侧的骨膜和筋膜受到损伤。

2. 胫骨骨膜炎的症状胫骨骨膜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胫骨前侧疼痛、僵硬、肿胀和局部触痛等。

当运动员们进行运动时,疼痛会加重,影响正常的运动能力,甚至导致无法继续进行训练和比赛。

长期忽视胫骨骨膜炎的症状,容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发生骨质增生和骨折等严重后果。

3. 胫骨骨膜炎的诊断一旦出现胫骨骨膜炎的症状,运动员们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通常医生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来诊断胫骨骨膜炎,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第二、胫骨骨膜炎的防治1. 适当的休息一旦出现胫骨骨膜炎的症状,运动员们应及时停止相关运动,进行充分的休息。

避免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对胫骨前侧的压力,有助于炎症的缓解和愈合。

2. 合理的训练为了避免胫骨骨膜炎的发生,运动员们应进行合理的训练,避免过度使用和长时间的受力。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包括适当的休息时间和不同强度的运动,有助于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 加强肌肉的力量训练通过加强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和韧带的稳定性,减少对胫骨前侧的压力,从而减少胫骨骨膜炎的发生。

4. 使用适合的运动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鞋对于预防胫骨骨膜炎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适的运动鞋不仅可以减轻对腿部肌肉和韧带的压力,还能提高足部的稳定性,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体育考生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及其防治

体育考生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及其防治

体育考生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及其防治
康占瑛
【期刊名称】《甘肃教育》
【年(卷),期】2010(000)018
【摘要】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损伤。

主要是运动员和学生过多的跑跳练习使屈拇趾肌群、胫后肌等小腿屈肌反复收缩,小腿肌肉附着处的骨膜长期受到牵拉,造成该部骨膜松弛或分离,骨膜充血、肿胀、骨膜下出血,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性改变。

笔者在对本校2002年至2009年的185名体育考生的调查中发现,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患病人数有48人次,患病率为26%。

【总页数】1页(P64-64)
【作者】康占瑛
【作者单位】渭源县北寨中学,甘肃渭源7482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6
【相关文献】
1.普通高校学生田径训练中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预防
2.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成因分析
3.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141例防治体会
4.运动性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防治
5.72例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治疗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及防治

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及防治

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及防治作者:陈曹一谭威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15期【摘要】目的:分析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临床特征,总结防治经验。

方法:2018年1月~10月,医院共收治了76例腔骨疲劳性骨膜炎,均暂停训练,进行充分的休息,推拿+TDP灯照射治疗。

结果:1周后治疗前后达到痊愈11例(14.9%)、显效40例(54.1%)、有效21例(28.4%)、无效2例(2.7%),未见骨折对象。

达到痊愈时间(3.1±1.6)周。

4例对象,参加拉练训练的时间(3.4±1.1)周,病程(11.1±4.1)日。

结论: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均与参加拉练训练有关,许多患者在就医前,病程已较长;因此需要动态的了解训练过程中的不适症状,从而调整训练策略,分阶段训练;推拿、物理照射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作为首选。

【关键词】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新兵;治疗;流行病学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2018年1月~10月,医院共收治了76例腔骨疲劳性骨膜炎,均为男性,年龄18~22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胫骨疼痛、肿胀等症状表现,X线检查有明显的估摸增生14例。

1.2方法均暂停训练,进行充分的休息,推拿+TDP灯照射治疗。

坐位,自然放松肌肉,进行初诊,寻找痛点、皮下肌肉结节,揉搓胫骨上端至踝部3~5min,使局部产生热感,掌推法、指压点按昆仑、足三里、阳陵泉、太溪等穴位,特别重视小腿的揉捏、点按,最后进行膝、踝的上下拉伸按摩。

推拿结束后,使用TDP灯照射痛点周围,距离20-30min,持续时间20min,温度以感受到灼热但无不适为宜。

若出现骨折,则按照骨折处理。

若TDP照射时间过长,导致烫伤,则需要局部涂抹红花油止痛。

1.3观察指标描述性统计患者基本情况,开展拉练训练的时间,在出现下肢不适症状后是否进行处理的,病程。

1周后的疗效。

1.4临床疗效痊愈:患者小腿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行走、活动正常,使用患侧脚尖部分用力跳跃或蹬地无痛,可以正常进行训练。

浅谈如何有效防治疲劳性胫骨骨膜炎

浅谈如何有效防治疲劳性胫骨骨膜炎

浅谈如何有效防治疲劳性胫骨骨膜炎作者:孙超冯文龙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10期摘要:本文对疲劳性胫骨骨膜炎的症状、成因、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

通过本文的撰写为中小学体育训练和竞赛中如何避免和预防疲劳性胫骨骨膜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有效防治疲劳性胫骨骨膜炎1.前言笔者在2014年春天带领本校足球队参加了滨州市小学生足球联赛,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发现有些队员小腿有明显疼痛症状,影响了正常的奔跑和控球,从而影响了比赛成绩。

经过和博兴一中冯文龙老师交流得知,高中体育特长生在初期训练时也会出现相同的症状,起因是疲劳积累导致胫骨骨膜发生病变,进而和冯老师一起对疲劳性胫骨骨膜炎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分析。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山东省博兴县纯化镇窝刘完小五、六年级校足球队的学生。

2.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疲劳性胫骨骨膜炎的症状、成因、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3.结果与分析3.1疲劳性胫骨骨膜炎的症状疲劳性胫骨骨膜炎初期疼痛程度小,疼痛范围大;后期疼痛范围变小,集中于一段或一点,但疼痛程度明显加重,尤其局部压痛明显。

3.2疲劳性胫骨骨膜炎的成因3.2.1训练方面3.2.1.1训练量和强度过大由于初次参加市级比赛,对比赛的准备缺乏经验,训练量和强度过大导致学生身体疲劳程度明显,而紧迫的时间、急切的心情往往使疲劳和损伤得不到恢复。

3.2.1.2跑跳技术不合理学生们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训练,在无球跑动中脚的着地技术不合理、争抢头球时起跳和落地缓冲不好、在拼抢中出现的“对脚”动作都会对身体产生损伤。

3.2.1.3局部力量不足参赛队员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小腿和踝关节肌肉韧带力量较弱,身体局部承受能力与训练负荷不相匹配,很难承受大量的跑跳动作的刺激。

3.2.1.4场地因素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乡镇小学,体育设施配备尚不完善,训练场地就是一个自制的土质操场,对学生身体的保护自然无法和优质足球场地相比。

部队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的病理分析与防治

部队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的病理分析与防治

部队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的病理分析与防治摘要:部队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是运动训练中的常见和多发病。

本文对此病症的特点、病因、病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胫骨的疲劳性骨膜炎与骨折临床常见运动损伤病症,部队战士、运动员以及舞蹈人员为其主要发病群体[1]。

其中疲劳性的骨膜炎多由于局部的胫骨组织长期处于过度负荷状态损伤到骨膜造成,若该病症无法得到及时妥当地处理与治疗,则会为疲劳性骨折的发生埋下触发机制[2]。

而疲劳性的骨折又被称作应力性骨折,胫骨为其最为常见的部位,胫骨部位的骨折约占据疲劳性骨折总量的39%到72%,常体现为隐形的骨裂[3],为了解决患者的痛苦,本文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两种胫骨疾病的病理以及防治进行了探究与整合,下文为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1 损伤特点与病因1.1损伤特点1.1.1疲劳性骨膜炎作为部队战士尤其是新战士常见的训练损伤,其损伤的临床特点体现为患者没有明显胫骨受伤史,而是在训练中疲劳或者训练后过度疲劳无法得到及时地恢复所造成。

具体损伤特点如下:1)患者在发生此疾病之初,多感觉到其小腿部位肌肉的酸胀疼痛感,然后便是胫骨下部约1/3段的骨面或者是内缘的疼痛。

2)战士在做初始准备活动或开始训练时,这种疼痛感较为明显,而在完成准备活动或者训练开始数分钟之后,这种疼痛感又会由于血液循环地加剧、小腿部位肌肉兴奋感的提升,而呈现出消失或部分减轻的现象。

3)在运动即将之前与运动结束后,这种疼痛感又重新发生且逐步加剧,最终导致战上在做下蹲或上下楼梯等动作时,发生剧烈的疼痛感。

1.1.2疲劳性骨折从该病症的别称行军骨折、应力性骨折可知,该病症在战士中的发病率也较高,它的发生多缘起于疲劳性的骨膜炎。

战士在发生并且长期处于疲劳性的骨膜炎状态时,其胫骨的骨质会逐渐变得疏松,骨骼的脆性也会明显地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战士遭受到轻微的外力碰撞,便可出现骨折。

1.2 发病原因运动员或部队战士胫骨易发的疲劳性骨膜炎病症,多在运动员或部队训练任务强度过高,以及运动员或战士给自身压力过重,这一机理的出发下发生;或者战士在面对突增运动量或者某些不可信训练时,对胫骨的骨膜以及肌腱两者的连接点造成突发性的隐形损害;又或者战士在训练中对肌腱的伸拉产出可允许限度,使得胫骨骨膜断裂,这些原因都会使战士胫骨的局部组织发生炎症。

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的病理分析与防治

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的病理分析与防治
运动过程中发生创伤和劳损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果实施科学的防伤措施和训练手段,会大大减少重伤和慢性损伤。预防损伤要提高防范意识,做好准备活动,掌握正确的方法,增强专项身体素质,正确安排负荷,增强医务监督等。
(1)容易受伤部位的肌肉以及关节需要更多的训练。得出肌肉训练和损伤之间的关系,力量的训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双腿胫骨的位置,会达到满意的效果。学会自我保护和使用防护器材,训练者自我保护的方法已成为一种对抗性技术内容,必须认真掌握。大量运动后,一定要对胫骨等易伤部位加以保护,例如,按摩、做放松运动等,千万不能轻视,存在侥幸心理。
后期由于疲劳造成的骨折,因为没有控制好在患骨膜炎的时间段里的运动量,来回多次增加下肢的承受量造成的。因此,治疗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应尽量用保守疗法,一边训练、一边治疗,控制下肢负荷,从不适应到适应,训练时用弹性绷带或护腿包扎,比赛考核时用胶布固定作为支持带加以保护。
5训练者日常活动中疲劳性骨折的有效预防
早期及症状较轻者,用弹性绷带包扎,控制下肢训练。局部作轻度按摩(以推滚小腿诸肌为主,并取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诸穴),促进血液循环及渗出液的吸收。口服可使用舒筋活血及消炎止痛药物,外敷可使用红花油、云南白药等活血药物,而且还可以进行理疗,例如红外线照射,感应电疗,直流电疗和离子透入,音频电疗,短波、超短波电疗,氦氖型激光等都可用来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但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且疗程较长。
(2)就实症而言,可用针刺疗法:在患肢找出压痛最明显点,每侧小腿1-3个点,在上述点进行针刺,用平补平泻的弱刺激手法;然后按患处所在经脉循行线,循经取临近经穴针刺,如:胫骨内缘痛者取足太阴脾经阴陵泉穴;在胫骨前缘痛者针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上述穴位进针后均用强刺激手法(泻法)留针15-20分钟。多数患者在针刺后患部疼痛可减轻,一般每隔日针一次,经1-5次,可痊愈。

疲劳性骨膜炎(小腿骨疼痛)产生原因处理措施及预防

疲劳性骨膜炎(小腿骨疼痛)产生原因处理措施及预防

疲劳性骨膜炎(小腿骨疼痛)产生原因处理措施及预防一、说教材1.教材简介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它不是教学的产物,本节课选自中学教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第二章第3节。

这节课分为两个部分:疲劳性骨膜炎产生的原因、治疗与预防的方法。

我结合学生的特征将其改为产生原因、早期治疗方法、中后期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四个部分。

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疲劳性骨膜炎的产生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预防疲劳性骨膜炎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对疲劳性骨膜炎的判断及处理方法二、说学生和学法1.说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敢于尝试的,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品质且该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易受伤,在遇到损伤时急需一些处理损伤的知识。

而本节课所介绍的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需求。

2.说学法1.知识掌握上:运动损伤的急救知识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未进行详细的介绍。

学生对该部分知识了解甚少。

所以应全面系统的讲述。

2.心理上:学生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产生很浓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处理知识是在一定的医学基础之上,学好这些知识有利于以后的身体健康发展及提高遭遇突发事件的处理的能力。

3.生理上:青少年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地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本节课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胫、腓骨,骨膜病变等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说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本节课我将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教学重点。

因此我将采用创设情境、自主与合作探究、自我发现等方法进行教学1.创设情境根据青少年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特点,用亲身体会再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唤起学生对获取知识的渴望,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使他们身临其境,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以至其能联系生活,入情入境,尽情发挥想象,发表自我的看法。

军事训练中骨膜炎的预防与治疗

军事训练中骨膜炎的预防与治疗

军事训练中骨膜炎的预防与治疗摘要:骨膜炎是广大军人在日常训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该病不仅会妨碍军事训练,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的正常生活。

本文对军人骨膜炎的症状、发生机制、病因、病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军人的训练特点提出一些合理的防治措施,以期为骨膜炎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军事训练;骨膜炎;预防;治疗由于训练强度大、训练内容多、训练频率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军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胫骨骨膜炎。

患上胫骨骨膜炎,几乎对于每个军人来说都是一种十分烦人又频频出现的运动损伤。

军人一旦出现症状,训练则无法正常进行,进而影响到军人的运动水平和作战技能的提高,严重时甚至会因疼痛影响到正常的日常生活。

因此,深入了解认识此种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并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对于广大军人来说,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胫腓骨骨膜炎在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尤其在身体素质较差的军人中较为常见。

是一种由于强度过大的跑跳练习,使身体重力以及支撑反作用力反复作用于下肢,使小腿肌肉附着骨膜处长期受到牵拉、摩擦,导致胫腓骨骨膜出现炎症并疼痛的闭合性损伤[1]。

1骨膜炎的症状骨膜炎通常发病比较缓慢,症状早期疼痛不明显,只是运动后小腿中下段疼痛并且逐渐加重,小腿胫骨内侧缘下1/3处疼痛最为明显是本病的主要自诉症状。

损伤初期多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小腿骨疼痛,休息后常可消失,再参加运动时又出现疼痛,若继续参加负荷较大的运动,疼痛会加重,部分患者伴有夜间阵痛,但现代医学用X线摄片检查,发现小腿骨却大多数无明显异常或仅显示骨膜增厚。

因运动量过大的急性损伤者,小腿胫骨皮下多有轻度凹性水肿,尤其以下段较为明显。

重者小腿内侧或踝关节上方有局限性肿胀,皮肤有灼热感,触摸时会感到痛处高突不平,用足尖起跳或下蹲起立时疼痛难忍,后蹬时动作乏力且疼痛剧烈,行走跛行甚至正常行走困难。

轻压胫骨内侧面、内后缘或腓骨下端痛感明显,但压痛点一般与肌肉附着处却无明显关联。

疼痛时间及症状长期不见好转、局限性压痛显著者,在胫骨内侧面上常能触摸到小结节或肿块,如压之锐痛,应X线拍片检查以排除疲劳性骨折[2]。

浅谈高中初参加训练队员发生疲劳性骨膜炎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浅谈高中初参加训练队员发生疲劳性骨膜炎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浅谈高中初参加训练队员发生疲劳性骨膜炎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摘要】本文结合疲劳性骨膜炎发病的机理、原因、积极预防和处理几个方面作以说明,以其对以后的安排训练内容时加以帮助。

【关键词】疲劳性骨膜炎训练内容预防笔者作为体育教师十余年来,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因为除了要训练出成绩,还要防止出现一些意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本文四个方面专门针对疲劳性骨膜炎发病的机理、原因、积极预防和处理几个方面作以说明,以其对以后的安排训练内容时加以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丰南二中短跨组初参加训练队员27人、平均年龄18岁。

训练时间四个半月。

1.2 实验法和调查问卷法。

初参加训练队员训练方法、训练内容、训练损伤。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各个训练阶段的训练内容、各个阶段的训练损伤(如表一)2 结果与分析2.1 疲劳性骨膜炎易发于初参加训练或训练量突然猛增的人,多发生在胫骨、腓骨。

2.1.1 原因和原理。

有上面的表我们可以看出四到六月份的训练,在这段时间内跑跳练习过多,过多的采用了跳跃的练习方法(如跨步跳、单组跳、蛙跳和肩负重的半蹲跳等)。

加上初参加训练者跑跳动作的不正确、落地是不会缓冲(有的跑甚至还用脚后跟着地),使屈肌群过度疲劳;另外还有学校的塑胶场地修的不标准场地过硬,使小腿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就会使胫骨、腓骨发生疲劳性骨膜炎。

2.1.2 多数学者认为,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生,是由于肌肉附着部的骨膜长期受牵拉,肌张力过强,使该部骨膜组织松弛或分离,骨膜淤血、水肿,血管扩张,血球溢出,造成骨膜下出血,成为骨膜炎。

2.1.3 还有的学者认为,在跑跳或支撑动作时,身体的重力与地面或支撑面的作用力焦点主要集中在骨弯曲部的凸面(如胫骨前面),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反复作用,引起凸面的应力性损伤。

2.2 疲劳性骨膜炎的象征(如表二)2.3 处理。

早期或症状轻者,局部可用弹性绷带包扎,适当减小局部负荷,继续从事训练,随着负荷能力的提高,经2~3周后症状消失;症状严重的队员,减少局部负荷外,还要外敷新伤药或用温水浸浴,配合按摩。

运动性胫腓骨膜炎的预防与处理

运动性胫腓骨膜炎的预防与处理

龙源期刊网
运动性胫腓骨膜炎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龚英文
来源:《体育师友》2011年第06期
锻炼时出现的小腿骨疼痛在生理学上一般叫做运动性胫腓骨膜炎,也叫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学生们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尤其是刚开始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常常会在运动中或运动后感觉小腿骨膜疼痛,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了。

特别是在硬水泥地上练习跑跳练习时,疼痛会加重,部分学生出现夜间疼痛,个别严重的走起路来甚至出现破行,这时会发现,在小腿下段有明显的凹性水肿。

这种病理现象在我们体育锻炼中比较常见。

1.运动性胫腓骨膜炎的产生原因
引起运动性胫腓骨膜炎的原因是局部骨组织过度负荷。

如运动时前脚掌用力跑跳过多,场地太硬,动作不正确,落地缓冲不够等,造成肌肉不断牵拉骨膜,骨膜与骨质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引起疼痛;另外,运动时身体重心和支撑面反作用力相互作用于小腿骨,使小腿骨产生应力性改变而受损。

2.运动性胫腓骨膜炎的治疗方法
小腿骨疼痛较轻的同学,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只要适当减少下肢的跑跳练习,选择松软的场地,经过2~3周调整,一般就可以使疼痛消除。

经常疼痛或运动后疼痛较重的同学,则应停止运动,并用弹性绷带裹扎小腿,抬高患肢,或者热敷疼痛部位,或者用手按摩,用这些方法来处理一般都能奏效。

伤愈后再参加体育锻炼时,运动量必须逐渐增加,避免复发。

3.运动性胫腓骨膜炎的预防
运动性胫腓骨膜炎是可以预防的:合理安排运动量,以免造成小腿局部负荷过重;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注意动作的放松和落地缓冲,避免在过硬场地上进行跑跳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及时用按摩法消除小腿肌肉的疲劳。

(安徽省全椒县慈济中学体育组)。

武警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武警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武警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吕尚军;李京京;吴炜
【期刊名称】《武警医学》
【年(卷),期】2007(18)1
【摘要】目的了解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危险因素,为部队选兵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武警某部2003年男性新兵519人,随访1年;对其体质进行测量和评价,检出其中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71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所有参数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武警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累积发生率为13.6人次/100(人·年).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病与吸烟史、下肢损伤史、跑步姿势呈正相关,与营养状况、身体协调性呈负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兵时应选择营养状况和身体协调性较好的,剔除有下肢损伤史者.在训练中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吕尚军;李京京;吴炜
【作者单位】武警陕西总队第二支队卫生队,西安,710024;武警江苏总队南京医院,南京,210024;解放军71375部队医院外科,潍坊,261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疗效观察 [J], 程小皙
2.盐水足浴在防治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中的应用 [J], 李兴
3.高原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37例分析 [J], 章宗亮;杨林;张华;李龙;刘媛
4.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及防治 [J], 汪波;黄玉明;李莉;王志国;于娟
5.武警某部新兵新训期间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发病情况的调查 [J], 于向丽; 刘辉; 叶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应如何治疗.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应如何治疗.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应如何治疗?引子:最近打球多了一点,导致两个小腿前侧疼痛。

在网上检索了一下,现将检索到的文章转贴如下,供大家参考。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及其治疗此病多发生于初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跑步或打球,或突然增加跑、跳练习的锻炼者在进行跑跳等项练习时,由于过多地采用足尖跑等一类的练习,使小腿屈肌群不断收缩而过度牵扯其在胫腓骨的附着部分,致使骨膜松弛,骨膜下出血,产生肿胀、疼痛等炎症反应,容易发生小腿胫骨骨膜炎,亦称胫腓骨疲劳性肌膜炎。

此外,由于场地过硬、落地动作不正确而缺乏缓冲,都可使小腿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也是引起此病发生的常见原因。

这种病通常会锻炼后一侧或双侧小腿前面或侧右疼痛。

重者一运动就痛,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不痛。

在急性期,小腿中段常出现凹隐性水肿。

检查时,在胫骨内侧前面的下1/3或腓骨下端有明显的锐压痛。

严重的,并可在压痛处扪得小结节及肿块。

后蹬痛系此病特有症状,即令患者用脚尖力作后蹬动作时,胫骨内侧即感疼痛。

出现该症状时的处理方法包括:(1)适当控制下肢运动量:主要是控制用足尖跑或跳的动作,但不应停止练习,使下肢在不加重症状的情况下,逐步适应过来。

同时,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加强局部按摩。

(2)温热敷:早期可于训练后用温热水(约50度)浸浴小腿,每次约半小时,对减轻炎症反应有良好效果。

(3)疼痛较重,且局部摸到有小结节或肿块者,可用桂黄散敷患处,或半下方泡成药酒,在局部渗透,处方如下:玉桂、大黄各4钱;甘草、白芍、没药、防已、红花、苏木各3钱;元胡、牛膝各2钱;山甲、海藻各1钱。

如作渗透剂,取上述药用70%酒精500毫升浸泡2周后,用棉花蘸药水敷局部,外用塑料薄膜包扎。

当天锻炼后敷上,次晨取下。

为了防止骨膜炎的发生,尽量不要在硬水泥地上跑步,动作要放松,带有弹性,落地要注意缓冲;合理安排锻炼,在一次运动中不要过多地采用足尖跑等的一类练习,避免下肢屈肌过度疲劳;正确地掌握跑跳技术,注意动作中的放松阶段和落地时的缓冲动作;对初从事锻炼者,要注意逐步加大运动量,并采用合理的专门练习,加强小腿肌群的力量,提高其适应能力;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要注意放松肌肉,并加强局部按摩。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
李建恒
【期刊名称】《体育科技》
【年(卷),期】2006(027)004
【摘要】从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对胫骨疲劳性骨膜炎进行分析和探讨,阐述了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病机制,认为主要是外伤、劳损及风寒湿侵入足三阴经,致使脉络受损,气滞血瘀所致,提出了梅花针扣刺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李建恒
【作者单位】广西体育运动学校,南宁,5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防治 [J], 段军安
2.速滑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防治 [J], 高文岳;臧克成;尹炳南;宋克宁
3.盐水足浴在防治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中的应用 [J], 李兴
4.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及防治 [J], 汪波;黄玉明;李莉;王志国;于娟
5.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的病理分析与防治 [J], 施娅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得了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怎么办

得了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怎么办

得了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怎么办胫骨疲惫性骨膜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对于胫骨疲惫性骨膜炎患者来说,了解这种疾病的相关学问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得了胫骨疲惫性骨膜炎怎么办呢?接下来,本文就从胫骨疲惫性骨膜炎的症状、缘由及治疗方法三个方面做详细的介绍,想要了解相关学问的伴侣可以来看看。

一、胫腓骨疲惫性骨膜炎的症状1、小腿胫腓骨痛苦,大运动量后痛苦加剧,手触、走路支撑时均有痛苦感,个别患者夜间痛,多为隐痛、牵扯痛,严峻的有刺痛和烧灼痛。

2、压疼,在骨面上能摸到压痛点,有的较局限,有的较分散。

3、肿胀,局部软组织有轻度凹陷性水肿。

二、造成胫腓骨骨膜炎的缘由1、由于长时间在水泥地上或其它较硬的场地上运动,地面弹性差而造成的。

2、运动中落地缓冲技术把握的不好或使屈肌群过度疲惫所导致的。

3、运动量猛增,跑跳练习过于集中,运动时间过长,使小腿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出汗过多。

三、消退和预防胫腓骨疲惫性骨膜炎的方法1、克服恐惊心理。

胫腓骨骨膜炎是一种常见病,稍加治疗即可恢复。

2、穴位按摩。

取坐位姿态,由下至上、由轻至重两腿交替进行。

每天20分钟。

选取承山、昆仑、足三里、阳陵泉、太溪等穴位。

重点在小腿部承山、阳陵泉、足三里穴进行揉捏、按压、点穴。

用温水浸浴协作按摩治疗,痛苦猛烈者在休息时要抬高患肢,缓解症状。

3、训练前应充分做好预备活动。

提高身体应激状态,使身体发热,削减肌肉沾滞性,克服惰性,对易损伤的小腿胫腓骨进行重点搓揉活动。

4、把握好各种运动姿态,做好放松活动。

削减在弹性差、较硬地面上活动;加强在缓冲动作上的自我爱护和做好课后的放松活动,增加运动后的养分,多饮开水。

5、要穿着弹性较好的鞋子,以削减因身体重力落下而造成的震惊。

6、炎症早期要调整运动量,减小局部负荷运动时间,减小运动强度,防止突然加大运动量,避开长时间过分集中的跑、跳、后蹬、支撑练习。

以上就是关于得了胫骨疲惫性骨膜炎怎么办的相关介绍,信任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胫骨疲惫性骨膜炎的相关学问已经了解的比较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及防治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已经成为部队新兵训练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因:训练场地过硬、运动量猛增、跑跳练习过于集中、训练时间过长、落地的缓冲动作掌握不好等。

预防:加强思想教育;训练前后充分放松;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科学合理组织训练;防止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

治疗:采用推拿按摩配合TDP照射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取得满意疗效。

标签: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病因及防治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训练和运动损伤,是胫骨骨膜对运动负荷过大的一种炎性反应[1],国外又把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称为Shin Splint[2]。

随着近年来训练强度增加、兵源素质变化、卫生防护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已经成为部队新兵训练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笔者在对我部2013年400名新兵的调查中发现,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患病人数有47人,发病率为11.75%。

现对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患病病因及其防治分析汇报如下。

1病因
軍事训练中的正步训练、5000 m跑、400 m障碍、蛙跳等科目时,须多次反复地做高抬腿、后蹬跑、跨步跑、变速跑等动作,胫骨作为支撑负重骨,身体的重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反复作用于胫骨,积累性劳损时肌肉收缩不协调,力学分布不合理[3],使胫骨前凸部的骨膜甚至骨质受到一种应力性的冲击。

此时如果场地过硬、运动量猛增、跑跳练习过于集中、训练时间过长、落地的缓冲动作掌握不好,都会使胫骨前凸部的骨膜,甚至骨质内部受到破坏,引起胫骨疲劳性骨膜炎。

2预防
2.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防伤意识大部份新兵入伍前没有或很少参加高强度运动和训练,突然参训极易出现损伤。

因此,医务人员要向新兵介绍有关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病机理,以及有关发病的起因和危害程度,树立防伤观念。

2.2训练前后充分放松各项体能训练前后应做好相应的放松活动,人体从相对静止状态进入剧烈运动状态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均需要一个适应期。

训练前充分热身,放松思想,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组织黏滞性,增加肌腱的伸展性和弹性的作用;训练后积极进行腿部的放松活动,可配以按摩、理疗、针灸等各种手段,使身体各部位尽快从剧烈运动状态恢复到相对平静状态,肌肉就会从紧张收缩状态中放松下来,可以及时消除小腿肌肉的疲劳,有效预防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生。

2.3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科学合理组织训练组训人员和新兵要熟练掌握运动相关知识,在安排训练内容、训练强度时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
运动量,防止下肢局部负荷量过重,训练时要注意上下肢交替活动,每项练习之间间隔放松的形式及时间安排要合理。

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可以使骨膜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得到改善,骨膜和骨质增厚并加固,对力和应力的负荷能力提高,形成良好的适应性变化。

尤其是对于没有训练基础的新战士,在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量时要充分考虑新兵的承受能力,区别对待,克服”一刀切”的训练方法,组织训练的人员要将动作要领讲细、讲全、讲实。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动作要领再加上合理的训练安排才能减少局部疲劳。

2.4防止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训练场地、气候不良等因素也可以引起致伤,要注意训练场地的硬度,避免在过硬的场地上进行跑跳训练;要注意气候、温度的变化,防止受寒。

3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宜活血化瘀,温经散寒[4]。

发现越早,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治疗主要是消除病因,有关文献上对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治疗均要减小运动量或暂时改变运动项目,治疗手段包括[4-7]等等。

笔者采用推拿按摩配合TDP照射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取得满意疗效。

3.1早期症状较轻病例可用弹力绷带包扎小腿,并调整训练计划,适当减少小腿运动量,多能自愈。

3.2疼痛明显或症状较重病例应暂时停止训练或改变运动项目,采用推拿按摩配合TDP照射治疗,推拿按摩能去瘀消肿,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患部的营养供给,有利于恢复功能。

TDP照射具有温通经络,使气血流畅,经络舒展作用;TDP辐射板释放出多种微量元素,可激发体内酶原活性,促进机体自身调节机制,具有抗感染、镇痛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二者合用,疗效确切满意。

推拿按摩方法分四步:①让患者坐在椅子上,伤腿平放在另一把椅子上或搭在治疗人的大腿上,治疗人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沿着患者胫骨内侧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平滑解压,找出痛点。

②在患者小腿胫骨处垫上毛巾并绷紧,治疗人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或掌根沿患者小腿胫骨内侧来回搓压,搓压的力量以让患者感到有些疼痛即可,搓压时间为20~30 s,主要是使患者小腿胫骨内侧表皮发热,也让患者为下一步治疗时出现的疼痛做好思想准备。

③治疗人用拇指指端抠刮的指法,沿着患者小腿胫骨内侧以密集的指法自上而下地移动抠刮,抠刮时在患者不痛点处移动稍快,在患者痛点处移动稍慢,在患者最痛点处要稍停顿一下,连续抠刮几下后再向前移动。

做完一遍抠刮后,治疗人要用手指或掌根在抠刮部位来回轻柔几次,然后再进行下次抠刮。

治疗次数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而定,轻者5~10次,重者10~15次为宜。

④治疗后,治疗人可用双手拍打患者小腿后群肌肉,并对患者患处进行轻度按摩,进行小腿放松处理,这时患者应该感觉到小腿胫腓骨疼痛明显减轻,有轻快感。

参考文献:
[1]黄利山,等.运动员伤病防护与体能训练科学保障应用指南[J].安徽文化音
像出版社,2003:819-821.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76.
[3]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6:877-890.
[4]李建恒,梅花针叩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29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3):55-56.
[5]王禾,推拿刮法对56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疗效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2):44-45
[6]张昊,朱青峰.等.小针刀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47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4,33(3):376-377.
[7]邹复馨.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外治方法[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