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
千年梦圆在今朝反思(2篇)
![千年梦圆在今朝反思(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341c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2.png)
千年梦圆在今朝反思《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教学时以“神五”发射为突破口,通过课件、品读感受千年梦圆的激动、自豪,体会千年梦圆在于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1.我在课题上做一个铺垫,谈话揭题后,我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能解释课题的句子,交流时抓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引导学生交流,弄明白“千年梦”和“圆在今朝”各指什么。
在明白了课题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来读课题,营造了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
2.在研读了航天工作者圆梦的艰难历程和体会了航天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后,请学生观看“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学生内心自然而然地升华起了骄傲、自豪之情。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配乐朗诵课后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来加深感情。
千年梦圆在今朝反思(2)千年梦圆的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但它依然是一段经典的传说,常常被用来诠释着年轻人的追求和梦想。
然而,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禁要对千年梦圆进行一番反思。
我们需要问自己,千年梦圆的意义在哪里?它对我们的启示和警示是什么?在这里,我将以____字的篇幅,对千年梦圆进行一场深入的反思。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千年梦圆的故事情节。
故事中,一位年轻人名叫小明,有着追求上进和实现梦想的热情。
他渴望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让自己的作品传世千年,并为后人所赞美。
然而,小明在寻找自己的梦想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挫折和困难。
《千年梦圆在今朝》的教案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80824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0.png)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和主题。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析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2.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成语。
(2)体会作者的感情色彩和寓意。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学生交流阅读感悟,分享心得。
3.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3.4 朗读训练(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学生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3.5 教师讲解与示范(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成语。
(2)分析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3.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强调课后作业的要求。
四、课后作业4.1 作业内容:(1)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总结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成语,查字典弄懂意思。
4.2 作业要求:(1)按时完成作业,做到认真、细致。
(2)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3)作业批改后,及时反馈,纠正错误。
五、教学评价5.1 评价内容:(1)学生课堂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发言积极性等。
2023年《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10篇
![2023年《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308b4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b.png)
2023年《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10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篇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简要勾勒了中国航天的发展轨迹。
课文以时间为序,突出了航天发展史中的关键事件,展现了中国航天取得的伟大成就。
课文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开始,到明代万户进行的火箭飞行尝试,再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神舟五号”飞行成功、“探月工程”取得成功,展现了中华民族为了实现飞天梦,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不懈努力。
课文在客观讲述航天发展史的时候,又饱含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文中“古代就有”“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等句子读了让人振奋,让人为中国航天的巨大成就而感到骄傲。
【学情分析】学生对太空探索往往充满好奇,这篇介绍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想的__他们会有较强的阅读兴趣。
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航天发展史,脉络清楚,重点突出,学生阅读后基本能了解航天发展的历程,并感受文中洋溢的民族自豪感。
课文对航天发展的介绍相对简略,留下了一些空白,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些疑问,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航天发展知识。
【教学目标】1.认识“鹏、揽”等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并主动积累。
“嫦娥奔月”的“奔”读“bèn”。
2.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围绕“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这一问题展开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再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18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
![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18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5fe733581b6bd97f19eaea.png)
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 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 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 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 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
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 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 穿越苍穹(qióng)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 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 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 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 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 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 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 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 成功的那一天便猝(cù)然长逝……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xiè)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 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 “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 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 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 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 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 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 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c077d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0.png)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1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1、(“嫦娥一号”)导入:知道这是什么场景吗?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有关航天的资料。
2、(板书)一瞬间的飞跃,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飞天梦今天终于实现了。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了解。
1、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请快速默读课文,了解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课件)2、交流。
指导学生理清行文线索。
(课件)三、细读,感受自豪之情。
1、千年的梦想,千年的期待,今天终于飞天成功。
当看到一次成功发射的壮观场面之后,你的心情怎样?请找出让你激动、自豪的地方,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感受,然后与同位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1)人造卫星。
读,放映。
看到这一幕,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对全世界说什么?再读。
(2)神舟五号。
读,放映。
与上一次不同的是什么?(卫星与载人的区别)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这成功靠的是什么?读。
(课件)大声读。
有怎样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
(3)神舟六号。
读,放映。
与上一次又有什么不同?(空间实验活动)标志着什么?“里程碑”是什么?“里程碑意义”是怎样的意义?再读。
四、精读,品味不易。
师:这一次一次的成功像里程碑一样,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梦想的实现容易吗?从哪儿能看出来?交流。
重点是:1、有没有放弃?从哪儿能看出来?因为我们?(勇于探索、锲而不舍)读。
在成功之后有没有止步不前?从哪看出来?你知道为什么还要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你发现了这两段话在文章当中有什么特殊作用?(过渡段)2、“载人航天工程……则多达三千多个。
”师:你看到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最需要什么精神?师:是呀!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个人努力,更是千万人勇于挑战、共同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586f7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b.png)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体会并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学生交流)我们中华民族更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梦,你们知道至今为止我们已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2.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跨越历史的长河,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补充课题)指名读,齐读。
3. “千年梦”指什么?“圆在今朝”又指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能解释课题的句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交流:(1)文中哪句话准确地表明了题目的意思?谁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指名读,齐读)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交流)(2)是啊,[出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齐读)数千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是何等的自豪与骄傲啊。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076a2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e.png)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精选5篇)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最终实现梦想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学生扮演老师听写第18课的个别词语。
二、激情导入1、学生朗读相关资料(神州发射材料)。
2、教师现场采访: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3、教师导读后出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三、小组合作,自读感悟教师展示教学目标,提出自读要求1、读通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作者介绍了哪几个代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事件?3、课文主要写什么?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实现靠的是什么?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四、集体反馈,品读感悟1、学生对词语相互质疑、解疑,教师点拨。
2、小组反馈教学目标2。
3、教师小结,并导读教学目标3。
4、学生说主要内容,划语句。
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6、教师小结并板书要害词语。
五、总结全文,畅谈体会1、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方法。
2、学生齐读“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
3、教师设问后学生谈体会。
4、教师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小练笔:接过航天事业的接力棒《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篇2教学目标1、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体会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一点是重点,第三点是难点。
情感基调敬意——激动——自豪总体思路寻梦——尝梦——追梦——圆梦教学流程格言导入,渗透说理利用麦克尤恩的一句格言“很多人从不失败,因为他们从不尝试”导入,让学生概括出粗浅的道理。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设计优秀5篇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4fc2b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d.png)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设计优秀5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在快速默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体会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明白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新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题目中的“梦”指的是什么?“圆”是什么意思?那整个题目的意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圆了,它体现在哪些事件上?(神五、神六、神七成功飞天)当你知道我们的飞天梦圆了,你什么心情?好,就让我们自豪的告诉全世界-----(再次齐读课题)(二)自读自悟:教师:飞天梦想的实现并不是仅仅经历了十年、几十年,而是历经了数千年之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种激动、自豪的感情走进炎黄子孙千年缘梦的历程,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更多的情感。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05页,在读文之前,我们先看看文前的阅读提示,谁愿意为大家读一遍。
这个阅读提示比较繁杂,老师整理了一下,谁愿意读一遍。
(出示幻灯片)阅读提示:(1)默读课文,想一想,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在炎黄子孙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边读边思考,画出让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悟。
教师:阅读要求读懂了吗?好,开始自己学习,如果有拿不准的地方,可以小组内研究研究。
(三)交流、感悟。
1、教师:看大家学得非常投入,谁愿意第一个说一说i,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教师相机板书)2、飞天的梦想从古到今历经了千年之久,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梦感悟到了什么呢?学生汇报读书感悟,教师相机点拨,提升感悟,指导朗读。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cc588ae8e9951e79a89278b.png)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今朝得以梦圆。
热情地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较为浅显。
六年级学生能够理清课文条理,抓住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作品时,要注意体会作品中所体会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学习本课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为此,我制定目标如下:三、教学目标1、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3、体会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
其中第一点是重点,第三点是难点。
四、教法学法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读课文后获得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
即“以读为经,以问为纬”,读、思、、想、展、理相结合,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教学氛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力求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五、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询问家人丰富背景知识,课中资料进入课堂,间以录像辅助教学,课后将其制成小报,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由于本课所处在第五单元,这部分内容尚未接触。
阅读单元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部分内容在课前已经解决。
六、教学流程第一部分整体感知,读中悟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文章开篇我让学生自己总结观点,然后全班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284f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a.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四班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飞离地球、游览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幻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奇,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异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妙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第一个试验乘上天的人。
他用四十七支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放射。
随着一声巨响,他消逝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尽管人类首次飞行尝试没有胜利,但万户仍旧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究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究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
数百年来,坚决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患病了很多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气。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其次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孤独而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兴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放射卫星的国家。
在预备放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盼望地开头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究。
1992年9月21日,*中心打算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担当了研制、建设和放射任务。
经过广阔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2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宛如一条曲折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逝在了苍穹之中。
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胜利返回着陆场。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5篇)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c1681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5.png)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整编的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5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主要篇一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
热情的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1、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以便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概况,并且丰富了背景知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这些搜集到的资料引入到课堂中,补充、丰富和拓展了课程内容。
2、我先出示课题,并让学生说说课题字面的意思,特别理解“圆”的意思。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进行归类梳理:(1)千年的“梦”是指什么?(2)千年“梦”是怎么圆的?(3)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并把这些问题作为研读课文的主线。
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默读后,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课文。
3、其次,研读的重点是:一是千年寻梦的过程中,体会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是探索过程中,表现了中国的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收获:这梦是美丽的,辉煌的,谁又想到这美丽的背后,辉煌的背后又蕴藏着多少辛酸。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主要篇二成功之处《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略读课文,介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新课导入首先播放了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的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学生内心自然而然地升华起了骄傲、自豪之情。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91e22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d.png)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二、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三、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四、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出课题1、播放歌曲《追梦》。
2、同学们,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板书——梦!梦是什么?古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梦,也曾圆梦。
板书——圆。
3、放眼四望,我们中华民族都圆了那些梦?(课件出示四组图)4、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板书——千年在今朝5、学生读课题。
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6、今天就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飞天梦吧!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
![《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deaae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a.png)
四年级下语文第八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相关资料神舟五号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
神舟五号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时间,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成果。
杨利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二、多音字奔bēn (奔跑)bèn (投奔)数shù (数学)shǔ (数数)三、词语招揽火焰先驱实践党员实施懈怠口碑四、词语解释遨游: 漫游。
鲲鹏: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也指鲲化成的大鹏鸟。
九月揽天: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形容壮志豪情。
勃勃生机:充满活力的生命。
震耳欲聋:耳朵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五、教材解读:1.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实现的?(1)明代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2)1970 年 4 月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3)2003 年10 月15 日早晨9 时,“神舟五号”飞天,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4)2007 年10 月24 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5)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2.自由地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千年梦”指什么?万户首次尝试乘火箭上天有什么意义?千年梦:飞离地球、遨游太空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cbd0bc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c.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归纳一、多音字。
传:chuán传奇zhuàn传记转:zhuǎn流转zhuàn转圈着:zhuó着陆zháo着火zhāo高着儿zhe看着二、近义词。
遨游—漫游梦想—理想奇妙—美妙探索—摸索鼓舞—鼓励庄重—庄严寂寞—孤独辽阔—广阔振奋—激动希望—期望骄傲—自豪宣告—宣布三、反义词。
成功—失败放弃—坚持崭新—陈旧辽阔—狭窄蜿蜒—笔直清晰—模糊四、理解词语。
九天揽月: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亮。
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也指鲲化成的大鹏鸟。
先驱: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
实践:人们有意识地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震撼:震动;摇撼。
代价: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苍穹:天空。
庄重:(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绚丽:灿烂美丽。
着陆:(飞机等)从空中到达陆地。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五、句子解析。
1、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这段话承上启下,一方面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2、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火箭比作巨龙,写出了火箭升空的雄伟、壮观场面。
3、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
我自我感觉良好。
我为祖国骄傲。
”这三句话是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
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b5fdfef5335a8103d22036.png)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千年梦圆在今朝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 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 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 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 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 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 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 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9 年10月15 日有了结果。
关于《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的教案
![关于《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294d2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a.png)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自豪感。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解读:(1)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2. 语言学习:(1)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
(2)关键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3)朗读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
2.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航天事业的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 语言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关键词汇和句型。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4. 课堂练习:(1)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精美课件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e5d4ac5acfa1c7ab00cc7a.png)
词语解释
【先驱】 在前面开路引导,也指引导的人。 【宛如】 好像,仿佛。 【绚丽】 耀眼而华丽。 【振奋不已】 精神十分振作兴奋,已经不能控制自己。 【勃勃生机】 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想一想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拓展发散
拓展一
拓展二
课堂练习
一、划去括号中加色字错误的读音。
九天揽月(lǎn là\nɡ) 实践(jiàn j\ìn) 实施(s\ī shī)
火焰(y\ìn yàn) 党中央(d\ǎn dǎnɡ) 不懈(j\iě xiè)
二、按要求写句子。
1.火箭宛若一条巨龙。(仿写比喻句) 这支箭仿佛一颗快速飞过的流星,扎进了敌人胸膛。
大胆尝试——万户的火箭飞行
品读课文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 震撼和鼓舞着人们。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 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 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 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中华民族面对挫折,永不放弃,勇于尝试。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 人们。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 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 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 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 天梦。
教学目标
认识“鹏、揽”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 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相关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 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cd699d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3.png)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文化自信:了解中国航天事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华民族飞天梦想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3.思维能力:抓住“时间、人物、事件”梳理课文内容。
4.审美创造: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并以新闻的形式说给大家听。
教学目标: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华民族飞天梦想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3.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华民族飞天梦想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题目是《千年梦圆在今朝》。
(二)播放“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视频。
教师引导:同学们有没有为视频中我国的航天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如今的航天成就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发展历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一)听课文范读。
(二)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和词语,读通句子。
说一说:课题中的“梦”指的是什么?生1:飞离地球、遨游太空(三)会认字1.出示生字词“鲲鹏揽月先驱实践执着党中央实施不懈宛如里程碑”指名读词语,教师提示注意读准红色字体的字。
2.多音字“着”:着:zhuó(执着)(着手)zhe(走着)(想着)zhāo(高着儿)(没着儿)zháo(着急)(着火)3.识字游戏,火箭发射,学生认读词语“九天揽月鲲鹏先驱实践实施里程碑宛如”(四)词语解释:出示图片理解,鲲鹏展翅:指鲲鱼化为大鹏鸟,一飞数万里。
比喻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
出示图片理解,九天揽月:揽,采摘。
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
常形容壮志豪情。
先驱:指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在前端的人。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
广兴学区中心学校刘杰
一、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
1.我以“梦”为引子激发学生感情,导入课题。
交流时抓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引导学生交流,弄明白“千年梦”和“圆在今朝”各指什么。
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来读课题,营造了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在研读了航天工作者圆梦的艰难历程和体会了航天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后,请学生观看“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让学生内心自然而然地升华起了骄傲、自豪之情。
二、阅读感悟,培养语感
在研读航天工作者圆梦的艰难历程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航天工作者付出辛勤努力的句子,和同桌讨论自己的感想,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读读、找找、议议,抓住“一百一十多个”、“三千多个”……等词语来体会到参与完成这项工程的单位非常多,工作人员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抓住一组带有四个“有的人”的排比句,感受到工作人员的忘我工作、不懈努力、默默奉献的精神,在语言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不仅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且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不足之处:
1、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课文篇幅略长,一课时的时间要完成教学,任务很紧张,留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少,不够充分,如果时间允许,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反复朗读。
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2.教学内容和学生有一定的距离,虽然课堂上我运用了多种方法,但农村学生对科技的领悟不多,因此留存在学生心中的感动还不多,好多学生可能没感受到千年飞天梦实现时的那种激动之情,学习的热情不够,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还应多做点文章。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摆正,课堂上我的话说的过多,学生还有很多想说的想谈的,没有做够的时间给学生畅所欲言。
总之,教学的道路漫长而曲折,吾将潜心修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