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1)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圆梦在今朝》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圆梦在今朝》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圆梦在今朝》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利用火箭上天的是中国人。

B.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C.在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科学家又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D.“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后,宣告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判断下列词语中下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火陷(yàn)()(2)不解(xiè)()(3)实践(qián)()(4)先躯(qū)()3.按要求完成练习。

(1)“千年梦圆在今朝”中“梦”的意思是,“圆“的意思是,“朝”读作。

(填序号)①做梦②愿望③使圆满④圆圈⑤zhāo ⑥ cháo(2)“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句话中“震耳欲聋”的意思是,我还能写出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

(3)“‘嫦娥四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在我国的航天史上,还有很多能被称为“里程碑”的事件,比如课文中提到的。

4.根据要求写句子。

(1)伟大的母鸡妈妈值得赞扬。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在打羽毛球。

(扩写一组连续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家高兴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改变语序,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桂花开了,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香味。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课件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课件
2019年1月3日,“嫦娥 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 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看到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这些成就,你想说些什么?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我要好好学习, 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 力量。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航天故事、航天成就吧!
神舟七号,实现了中国
天宫一号是中国
华民族很久以来的人飞上 天、车走空中的奇妙想象。 策马扬鞭再奋蹄
九天揽月:揽,采摘。 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 形容壮志豪情。本课指中 华民族很久以来的人飞上 天、车走空中的奇妙想象。
造句: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能够上九 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科技成就让我们叹为 观止。
先驱:指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在前端的 人。本课指为整个人类向未知世界探索的进 程作出了,在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 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炎黄子孙的激情和想象力,以及一代代人 的尝试。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 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数百年来,坚定而 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 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 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探索精神以及坚定而执着的追求。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 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 人航天工程……
领导人重视以及党中央的英明决策。
让我们一起来聆 听这穿越苍穹的 《东方红》乐曲!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 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 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神舟五号”飞 船被送上太空。
拓展延伸
月亮“别称”知多少 银钩 玉钩 琼钩 玉帘钩 玉弓 弓月 明弓 金轮 玉轮 银盘 玉盘 金镜 玉镜 冰镜 水镜

千年梦圆在今朝写篇作文600字

千年梦圆在今朝写篇作文600字

千年梦圆在今朝写篇作文600字《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一直有一个大大的梦想,那就是探索太空。

这个梦想已经有几千年啦,经过无数人的努力,终于在今天实现了!以前呀,人们只能望着天空,想象着月亮上到底有什么。

嫦娥奔月的故事,就是古人对太空的美好幻想。

后来,有很多勇敢的科学家不断努力。

杨利伟叔叔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那时候,全中国的人都特别激动。

他在太空里给我们传来消息,告诉我们太空的样子。

再后来,我们国家发射了越来越多的卫星和飞船。

宇航员们在太空里做实验、生活,还能和地球上的我们通话呢。

我们能看到太空里美丽的地球,蓝色的海洋、绿色的陆地,就像一个漂亮的大宝石。

这都是因为大家坚持梦想,努力实现,才让千年的梦想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有梦想,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呢!《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二嘿,小伙伴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咱们国家一个超级厉害的事情,那就是千年梦圆在今朝。

你们想啊,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想飞到天上去看看。

那时候,只能在故事里讲讲神仙在天上飞来飞去。

可是现在不一样啦!咱们国家有了自己的火箭,有了自己的宇宙飞船。

就像“神舟”系列飞船,一次又一次地把宇航员叔叔阿姨送到太空。

比如说王亚平阿姨,她在太空给我们讲课,让我们看到了在太空中有趣的现象。

还有景海鹏叔叔,多次去太空执行任务。

这些叔叔阿姨们可勇敢啦,他们不怕困难,努力训练,就是为了实现咱们国家的太空梦。

现在,咱们国家在太空探索方面越来越厉害,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小伙伴们,咱们也要好好学习,说不定以后也能为实现更大的梦想出一份力呢!。

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讲义-8《千年梦圆在今朝》-部编版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讲义-8《千年梦圆在今朝》-部编版含答案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入: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民族,很早很早以前就曾有过飞天的梦想。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美丽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第一个想到用火箭上天的中国人—明代万户……无不寄托着中国人飞天的美好愿望。

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千年的飞天梦想,无数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

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吧!学习重点: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学习难点:查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整体感知1. 理解课题:千年梦指的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圆”指实现了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千年梦圆在今朝指千年的梦想现在实现了。

2. 课文分为几部分呢?每一部分都是讲的什么内容呢?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炎黄子孙千百年来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新中国成立后,人造卫星发射升空,“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返回,中国航天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国正式实施自主创新的月球探测工程,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教师:从古到今,数千年来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呢?一起走进课文吧!一、品悟句子。

1. 古人想象默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是什么。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明确:“鲲鹏展翅”源自《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意思是说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

鲲鹏展翅现在是指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

在这里是作为体现古人奇妙想象的例子出现的。

关于《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

关于《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千年梦”指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在无数航天人的努力下,现在终于实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篇1飞离地球、遨(áo)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kūn)鹏(péng)展翅”“九天揽(lǎn)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qióng)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件(1)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件(1)

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 行的成功的伟大意义,是几千年的梦想变成 现实,是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和奋斗 的结果,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
“神州五号”能顺利升天,你认为应该 归功于谁?
广大的科技人员和武警官兵 杨利伟
“神州六号” 发射──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 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 纪重点工程。
三个“最”字,充分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面临 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决定实施载 人航天工程 显示出的巨大的勇气和决心, 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航天工作者将为此付出巨 大的努力和艰辛的劳动。
自读课文
(1)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从古到今,数千年 来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 变为现实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 句。
瑰丽 尝试 惨重 穿越 精细 宛若 嫦娥奔月 积劳成疾 震耳欲聋 坚持不懈
火箭 捆绑 探索 振奋 规模 协作 概括 评价 魄力 炎黄子孙 风华正茂 猝然长逝 锲而不舍
• • • • • • • • • • • • • • • • • •
教你一写法:
.首尾呼应的用法
所谓首尾呼应,就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互相照应、互 相呼应,前面讲的内容,后面要做出相应的交代。这篇课文就采 用了这样的方法:开头写“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 以来的梦想”引起下文,结尾处又写“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 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又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 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呼应开头,深化主题。 这样既强调了主题,加深了印象,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千年梦圆在今朝阅读答案

千年梦圆在今朝阅读答案

千年梦圆在今朝阅读答案飞离地球、遨(áo)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kūn)鹏(péng)展翅”“九天揽(l ǎn)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qióng)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千年梦”指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飞离地球、漫游太空的企图。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企图在无数航天人的努力下,现在终于实现。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飞离地球、漫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企图。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豪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当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

随着一声巨响,他消逝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尽管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但万户仍旧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动和鼓励着人们。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进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舍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出现出勃勃生气。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孤寂而广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期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行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当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清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是语文六年级下册书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

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丽的飞天之梦,他们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只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的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四年级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四年级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教材分析:《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多音字:传chuán传奇:zhuàn传记转zhuǎn流转zhuàn转圈着zhuó着陆zháo着火zhāo高着儿zhe看着近义词:遨游——漫游??梦想——理想奇妙——美妙??探索——摸索鼓舞——鼓励?庄重——庄严寂寞——孤独?辽阔——广阔振奋——激动?希望——期望骄傲——自豪?宣告——宣布反义词:成功——失败??放弃——坚持崭新——陈旧?辽阔——狭窄蜿蜒——笔直?清晰——模糊理解词语:【九天揽月】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亮。

【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也指鲲化成的大鹏鸟。

【先驱】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

也指先驱者。

【实践】人们有意识地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震撼】震动;摇撼。

【代价】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苍穹】天空【庄重】(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绚丽】灿烂美丽。

【着陆】(飞机等)从空中到达陆地。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词语扩展:AABC式:勃勃生机??滔滔不绝??欣欣向荣??耿耿于怀??历历在目??循循善诱??亭亭玉立句子解析:1、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千年梦圆在今朝写作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写作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写作文“千年梦圆在今朝”,这几个字听起来就让人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与梦想实现的辉煌。

咱今儿不说那些遥远的、摸不着边的千年大梦,就说说我身边实实在在的“小梦圆”。

我家住在一个老旧小区,小区里有个小小的花园。

这花园啊,曾经就是一块荒地,杂草丛生,垃圾遍地。

小时候的我,每次路过那里,都梦想着有一天它能变成一个真正的美丽花园,有花有草,有可以让我们玩耍的地方。

那时候,小区的大人们总是忙忙碌碌,似乎没人在意这个角落。

我呢,就只能在心里头偷偷盼着。

直到有一天,小区里来了一群热心肠的爷爷奶奶。

他们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大家对这个荒地的想法,决定要一起把这里改造一番。

刚开始的时候,那场面可热闹啦!爷爷奶奶们拿着铁锹、锄头,在荒地上挥汗如雨。

他们弯着腰,一点点地清理杂草,把那些硬邦邦的土块敲碎。

我放学回来,总会好奇地跑过去看,还时不时地给他们递递水,帮帮忙。

有个爷爷特别有意思,他戴着一顶旧草帽,脸上的皱纹就像那干裂的土地。

可他的眼睛里却闪着光,一边干活一边笑着说:“等咱们这花园弄好了,娃娃们就有地方撒欢儿咯!”慢慢地,荒地有了变化。

杂草没了,土地变得松软平整。

接着,爷爷奶奶们开始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

什么月季啊,牡丹啊,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小花。

他们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地给这些花草浇水、施肥。

我记得有一次,下了一场大雨。

我心里头直犯嘀咕,担心那些刚种下的花草会被雨水冲坏。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花园看。

没想到,那些花草在雨水的滋润下,反而更加精神了!花瓣上挂着水珠,晶莹剔透的,好看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园越来越美。

不仅有了花花草草,还多了几条石子小路,路边摆上了木椅子。

一到夏天的傍晚,大家就会来到花园里,乘凉、聊天。

孩子们在花丛间跑来跑去,笑声回荡在整个小区。

如今,那个曾经的荒地已经成为了小区里最热闹、最美丽的地方。

而我,也从一个小毛孩长成了大孩子。

每次走进这个花园,我都会想起当初爷爷奶奶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想起大家一起为了这个小小的梦想努力的日子。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千年梦圆在今朝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9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

《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

《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下语文第八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相关资料神舟五号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

神舟五号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时间,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成果。

杨利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二、多音字奔bēn (奔跑)bèn (投奔)数shù (数学)shǔ (数数)三、词语招揽火焰先驱实践党员实施懈怠口碑四、词语解释遨游: 漫游。

鲲鹏: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也指鲲化成的大鹏鸟。

九月揽天: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形容壮志豪情。

勃勃生机:充满活力的生命。

震耳欲聋:耳朵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五、教材解读:1.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实现的?(1)明代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2)1970 年 4 月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3)2003 年10 月15 日早晨9 时,“神舟五号”飞天,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4)2007 年10 月24 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5)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2.自由地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千年梦”指什么?万户首次尝试乘火箭上天有什么意义?千年梦:飞离地球、遨游太空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600字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600字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600字《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国家一直有一个大大的梦想,那就是探索太空。

经过无数人的努力,这个梦想终于在今朝实现啦!
以前,人们只能看着天空,想象着那里有什么。

可咱们中国人不服输,努力钻研,终于造出了火箭。

还记得杨利伟叔叔吗?他勇敢地坐上火箭,飞到了太空。

那一刻,全中国都沸腾了!
还有嫦娥一号,它像一个勇敢的小使者,飞到了月球,去探索那里的秘密。

这让全世界都知道,咱们中国厉害着呢!
如今,咱们国家的航天技术越来越棒。

有好多好多的卫星在天上为我们服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

这都是因为大家的努力和坚持。

我想,等我们长大了,也要为实现更多的梦想而努力,让咱们国家变得更强大!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二
小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咱们国家特别了不起的事儿——千年梦圆在今朝!
你们看,以前的人们望着天空,特别想知道月亮上到底有啥。

他们只能编出好多好多美丽的神话故事。

但是现在不一样啦!科学家们可厉害啦,他们造出了厉害的火箭和飞船。

就像神舟五号,杨利伟叔叔坐着它去了太空,那感觉一定特别神奇!
还有那些在背后默默工作的叔叔阿姨们,他们不停地研究、试验,克服了好多好多的困难。

比如说,有时候机器会出问题,可他们不放弃,一直修一直改,成功啦!
现在,咱们国家在太空探索方面越来越棒,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我觉得特别自豪,你们呢?
咱们也要好好学习,说不定以后也能为实现更大的梦想出一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精美PPT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精美PPT课件

多音字
jǐn(尽管) 尽
jìn(尽力 )
造句
尽(jǐn)管他知道自己错了,但始终不肯承认错误。 凡事尽(jìn)力而为,即便是不成功也了无遗憾。
多音字
chéng(乘车) 乘
shèng(千乘之国 )
造句
我幻想有一天乘(chéng)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遨游

古中山国史称“千乘(shèng)之国”。
词语解释
“嫦娥一号”——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 月球探测卫星陈宫发射,世界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 术的国家。
“嫦娥四号”——2019年1月3日,实现人类首次 月球背面软着陆。
课文品读
梦的起源
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
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
揽月的奇妙想象。
嫦娥奔月
人飞上天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
按照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 步来实施。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 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 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 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 舱的交会对接。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 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 空间站,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试验。
千年梦圆在今朝
载人航天简介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 、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的目的在于突破地球 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 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认 知整个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从事各种试验和 研究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载人航天系统由载人航天器、 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设施、航天测控网等组成,有时还包括其 他地面保障系统,如地面模拟设备和航天员训练设施。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600字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600字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600字《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 600 字》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国家一直有一个大大的梦想,那就是能飞到太空去看一看。

这个梦想已经有好几千年啦,到了今天,终于实现了!
以前,人们只能看着天空,想象着那里有什么。

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牛郎织女的传说,可那都只是想象。

但是,咱们中国人可不会只是想想就算了。

很多科学家努力地研究,不怕困难。

比如钱学森爷爷,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为航天事业做贡献。

经过不断地努力,咱们终于成功啦!杨利伟叔叔乘坐着神舟五号飞船进入了太空,那一刻,全国人民都欢呼起来。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宇航员登上了太空,还在太空里做实验呢。

我们的梦想实现了,这是多么了不起呀!我也要好好学习,以后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 600 字》二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为什么月亮有时候圆有时候弯?其实呀,很久很久以前,咱们的祖先就开始好奇天空的秘密啦。

他们想象着能飞到天上去,看看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

为了这个梦想,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努力着。

还记得万户吗?他为了能飞上天,自己坐在绑着火箭的椅子上,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勇气可嘉。

后来,科学家们可厉害啦!他们不停地做实验,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终于,咱们国家的火箭能飞上天啦,还能把卫星送上天呢。

直到杨利伟叔叔乘坐着飞船进入太空,咱们千年的梦想真的实现啦!这就像我们一直想要的一个超级大礼物,终于得到了。

我觉得特别骄傲,我也要像那些科学家们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说不定哪天我也能为祖国做出大贡献呢!。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通用7篇)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通用7篇)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通用7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篇1[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着”。

2.默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千年梦想的历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3.通过搜索信息了解中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出课题1.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2.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它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呢?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1.学习新单词,掌握多音字。

(1)指导识字正音。

强调“载人航天”中的“载”读“zài”,“着陆”中的“着”读“zhuó”。

(2)理解单词。

(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单词)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试着自己提几个问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提了哪些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3.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刚刚的阅读,大家提了哪些问题呢?预设1:文章写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展,为什么第1自然段要列举很多的神话传说?(这是根据文章的写法提问)预设2:通过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的了解,你有什么启示?(对阅读启示进行提问)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一)整体把握,读懂文章主要内容1.默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描述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了千百年来流传的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是人们对月球,对太空的美好想象,也正是这些美好的想象激发人类不断去尝试、探索。

)2.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万户实验成功了吗?(没有)既然万虎的实验没有成功,为什么要在这篇文章中称他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因为千千万万敢于探索的家庭的付出,激励着后人不断尝试。

语文四下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

语文四下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

语文四下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千年梦圆在今朝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四十七支火箭安装在椅子背后,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

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尽管他的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但万户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及思路(1)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及思路(1)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实录像、航天烈士墓群课件、嫦娥一号撞月课件、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二、是揭示课题,学生质疑
作业22表单旗县名称宁城县网络班级小学语文一班任职学校天义实验小学姓名李淑杰作业要求根据现代教学设计要素按分层要求完成下一教学单元中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填写作业表单
作业2-表单
旗县名称
宁城县
网络班级
小学语文一班
任职学校
天义实验小学
姓名
李淑杰
作业要求
根据现代教学设计要素,按分层要求完成下一教学单元中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填写作业表单。
3、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 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交流问题,师板书
师: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七十年代人造卫星上天、世纪初神州飞船飞天,历时数千年,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实现的,真可谓千年梦圆在今朝呀!
3、浏览板书,把板书中的话连起来就是文章主要内容,谁来试试?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4、交流感悟学生汇报,师适时点拨。
5、小结:是啊,正是中华儿女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才使得中华飞天梦从古到今一刻也没有停歇过;正是中国航天工作人员有着团结协作默默奉献的精神,使的几千年的飞天梦在今朝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飞船 无人飞船 无人飞船 无人飞船 杨利伟 费俊龙、聂海胜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无人飞船 景海鹏、刘旺、刘洋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景海鹏、陈冬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 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标志着中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迈出具有重 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象征着伟大中华民族复兴 进程跃上一个新的起点。
通读课文,思考载人航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①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 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 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神州飞船发射历程
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神舟三号 神舟 Nhomakorabea号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 神舟七号 神舟八号 神舟九号 神舟十号 神州十一
1999年11月20日 2001年1月10日 2002年3月25日 2002年12月30日 2003年10月15日 2005年10月12日 2008年9月25日 2011年11月1日 2012年6月16日 2013年6月11日 2016年10月17日
九天揽月: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形容壮志豪情。 绚烂:形容光彩炫目。 先驱:在前方开路引导,指引导的人。
积劳成疾: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 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风华正茂:茂:旺盛。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 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 面貌。 猝然长逝:猝然:出乎意料。突然间离世。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极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坚持不懈:表示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2003年10月15日上午 9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 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 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 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 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 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 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 飞天梦想。
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的 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想。
是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里程碑,中国由 此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之列, 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
预示着明天的强国梦圆。极大地鼓舞着全 世界的炎黄子孙,增强了中华儿女的认同感、 自豪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将以更加自信的姿 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 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 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 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 飞行的成功的伟大意义,是几千年的梦想 变成现实,是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 和奋斗的结果,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
这句话一方面承接上文,用万户的火箭飞 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太空梦想的过程中 遭遇了多次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开启下文, 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 而是始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②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 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 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句子中的三个“最”字,充分说明载 人航天工程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也 充分说明国家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显示 出的巨大的勇气和决心,更充分说明中国 航天工作者将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 的劳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