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
探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
1人 力资 源开发 方面 。 1 资低 , 益差 。2人 口增 长快 。 . l投 ) 收 ( ) () 济 的粗 放 型 发展 。 ) 人机 制不 健全 。5人 力资 源供 需 失 3经 (用 4 ()
衡。
2经济 持 续发 展 方面。 . 经济 可持 续 发展 的本 义是 指在 经 济 和社 会 发展 过程 中既 要考 虑 当前 发展 的需 要 ,又 要考 虑 未来
利 益。也 就 是既 要发展 经济 , 要保 护 人类 赖 以生存 的 自然 资 又
源 和 生态 环境 , 我们 的子孙 后代 能 够永 续 发展 和 安居 乐业 。 使
济发 展来选 择相应 的对 策。其 中 , 重要 的有 以下几个 方面 : 比较 1正确 确立 资 源价值 , . 防止 无偿 占用和 浪 费。 当前 , 国 还 我 不 同程 度地 存在 着 “ 源 无价 或低 价 ” 资 的价格 现 象 。这 种 现 象 就是 自然 资源 无价 或低 价 的经 济 学观 点 以及 由此产 生 的 不 合 理 的定 价 方法 。人们 长期 以来 认 为 自然资 源是 天赋 的 , 没有 通 过 劳动 没 有价值 , 这种 错 误 的观念 导 致 了资 源 无偿 使 用 、 发 开 和浪费 , 以致 造成 资源 损耗 , 态恶 化加 剧 , 经 济 持 续 增 长 生 给 造成 损失 。
4强化 竞争 激励 机制 。 . 尽管 人力 资源 的开 发 需要 外部 条件 的配 合 ,但 其 内部 因素 对人 力 资源 的开 发 具 有 不可 替 代 的 巨
从宏 观 的角 度讲 ,企业 的可 持续 发展 与 国 民经 济持 续 发
展 是 一致 的 。一 个 国家 经济 发展 的好坏 与 该 国企 业 发展 的水 平是 息 息相 关 的 。只有 企 业发 展 了 , 民经济 才 能 发展 , 为 国 因 企业 是 国 民经济 的细胞 。经 济 发展 的根 本 出发点 和 最 终 目的
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1 提 高对女性 人 力资 源开发 利用重 要性 的 . 认识
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 系统工 程, 需要全社
2 大力发展 妇女教育事业 .
妇女教育是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的形式 , 妇
缺, 成为了制约全 国经济发展 的主要 因素。仅 靠增加 资 现 、 日新月异的形势下 , 社会 如何提高女性劳动者的适应
本与劳动的“ 粗放 型” 增长方式不仅收益甚少 , 而且使稀 能力 , 是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任务。当前 , 要把帮助
缺资源大量浪费, 丧失 了经济效益。从 我国社会经济发 妇女再就业作 为重要任务 , 出计划和措施 , 制定 加快开发 展的现实来看 , 只有优先发展人力资源 , 使全国的发展步 女性劳动者的能力 ; 实施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要 入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发展轨道 , 才能逐 步克服社 尽快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 强调经济增长 中女性人 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病 , 才能使我国的经 济增长 力资源的重要 贡献 , , 同时 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
维普资讯
逝匿塾金壁兰
20 4 0 2.
一 …: ≯ 譬要 叠 × : 毒
_ 法 政 社会 l l √
女
翡 滚 与 源 凌剩厕
口唐娅辉
中国几十年来 的发展实践表 明, 人力资源存 量的稀 全面提高女 性劳动者 的能力 为重点。在新 知识不断涌
新发展理念, 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 划时, 改变过去“ 见 次、 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培育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女性
物不见人” 的做法 , 要把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列为国家发展 人才 , 全面提高女性劳动力素质。
试论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试论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人力资本目前已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特别是二战之后,经济学家更关注的是人力资本,不仅仅是它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比较优势的发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
文章最后提出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并采取相应的增强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影响;对策建议一、引言生产知识和人类技能的储备被称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人类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劳动质量。
其实,它在古典经济学中早已出现。
早些时候,工人的才能被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是资本的一部分,他把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归结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他认为推动和维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是个人的正当动机,让劳动者能够追求自身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之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分析了资本投资的长期意义和家庭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特殊作用,以及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区别。
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和贝克尔从人力资本理论中创立了人力资本。
它突破了资本的传统内涵,将资本从纯物质资本扩展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从而运用新的理论来研究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最大贡献在于他首次系统地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克服了许多障碍,使其成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
舒尔茨还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方法,对教育投资回报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研究。
因此,舒尔茨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
此后,众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研究,如从迁移、教育等方面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从不同国家的实践情况去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用教育经历测量人力资本等。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认为经济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应是人力资本,其是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总之,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已经形成并发展起来。
它能与现阶段的我国结合起来,我国现在是人口数量众多,资源短缺,人力资本理论对现代经济增长做出了新的解释,意味着我国不仅缺乏物质资本还有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的决定因素已经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
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经济改革是我国农村面临的一项伟大的任务。
这项改革需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农村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
只有广大农民具备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农村的改革才能深入下去:农民有了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农村的许多落后和愚昧现象才能逐步消除,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才能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农村经济改革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才有充分发挥作用的载体,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任务。
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增加消费支出。
但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初的经济超常增长、农民收入超常增加的阶段已经过去,加上受传统农业结构的影响,农民的收入增加开始放慢,农村对工业品的有效需求有限。
所以。
如果仍按老思路去开拓农村市场,以期启动经济,不会有明显的成效。
但是。
农村和城市一样,农民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和社会的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工农业产品已处于供求平衡或已经形成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教育这一特殊的产品仍然供不应求,仍然是卖方市场。
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教育产业。
增加农村人口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选择继续消费教育产品的余地,大力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那么,教育产业不仅能够成为我国农村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而且能为农村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掌握专门技能的人才。
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开发
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开发一、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过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处于计划经济,企业也一直以来处于一个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垄断状态,因此,在企业内部的管理方面始终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存在许多先天不足。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人事管理阶段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员工的福利待遇完全依靠单位,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长期以来采用的是低投入,而我国教育投资的比重也严重不足,教育投入的不足使我国公民整体素质得不到综合提高。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在这一个阶段中,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上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员工无论是在工作就业方面,还是工资待遇方面都没有任何的自主权。
2.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人力资源开发上也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这一个阶段企业开始重视人的作用,虽然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依然处于优势地位,但至少在形式上,员工个人的意愿和选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在这个阶段,我国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加上我国大量的引入外资,从而把国外一些先进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带人国内,出现了许多新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知识,改革开放推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现代化进程,加快了企业管理工作的精确化、科学化。
3.人力资本管理阶段自我国加入wto,加快了我国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大量国外企业的不断涌入,无疑打破中国企业被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垄断的局面,加速了我国各行各业的改革步伐。
在这一个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人这个要素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才特别是核心人才的作用日益凸现,企业的强势开始下降,在这一阶段,我国企业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认识到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不但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各企业也加大了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的力度。
二、知识经济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分析随着义务教育的广泛普及,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2012年11月181试论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①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焦建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潘虎摘 要: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育,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中,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的失衡要求我们必须发展人力资源的教育。
本文从长春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中,分析我国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 区域经济发展 教育 问题 对策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1(b)-181-021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概述1.1 人力资源定义人力资源(简称HR)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之和,也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如果这种能力不能发挥出来,那就是潜在的生产力,如果它发挥出来,它就是现实的劳动生产力。
人力资源最主要的方面是能力、技能、教育和体力。
1.2 区域经济定义区域经济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每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要 受到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活动的能力等因素的制约。
1.3 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人力资源的缺乏,社会和经济活动都不能保证,经济的发展也会滞后,据世界银行估计,这取决于教育、知识、技术和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人力资源对形成这种生产要素的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占有一般的比例,而发展中国家占三分之一。
因此,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的贡献是可见的,只有对人力资源采取有效的管制,才能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2 分析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长春为例2.1 长春区域经济和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长春是东北地区的工业重点区域,工业的发展给长春的经济带来迅速的发展,长春从自然条件来看,东部低山,西部是台地平原的过渡区。
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及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 、完善 人 力资源 的措 施 1 . 促 进 人 力 资本 积 累。2 0 0 0 年 ,在 全 国范 围 内进 行 全 面 的 推
行助学贷款制度。各高校2 0 %的贫困学生都可以有权 申请 国家提
供 的救 济 和贷 款 ,政 策 规 定最 高 贷 款额 是 每 人 每年 6 0 0 0 元 ,且 贷 款期 限 为8 年 。如 贷款 的 贫 困学 生 考上 了研 究生 ,则还 贷 期 延 长 。
人才 结构 的开 发 和调 整是 经济 优化 的前 提 ,也 是社 会进 步 的关键 ,
资源 ,在经 济 活 动 中的 作用 日益 明 显 。国家 把 人 力资 源 建设 作 为
重 要 的 战 略来 抓 ,先 后 制定 了一 系列 的政 策 和规 范 , 围绕 企业 中 心 ,不断 改变 发展 观念 ,促 进经 济 的快速 平稳 发 展 。
的 经济 局 势 ,提 出了一 系 列 的分 配措 施 。 关键词 : 人 力资 源 经济 发 展 二 十一 世 纪是 信 息 和 网络不 断 发展 的时代 ,随着 各 种知 识 革 命 的扩 大 ,我 国 的经 济也 在 飞 速 的发 展 ,人 们对 于生 活 质量 的要 求 越 来 越 高 。在 现代 知 识体 系 的形 势 下 ,过 去 传 统 的工 作 和生 活
一
是推 动 整 个产 业 升级 的动 力 , 因此 ,在 人 力资 源 开发 过 程 中 ,需
要充 分 考虑 到各 个地 区经 济 的发 展趋 势 ,不断 开拓 经 济发展 模 式 , 合理 利用 人力 资源 ,促 进经 济有 效发 展 。 3 . 人才 竞 争 是企 业 进 步 的关 键 。 企业 的竞 争 归根 到 底 是 人 才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关系研究
0 00 ) 3 0 0
【 摘 要】 中部六省是我国重要 的工业、 农业和能源基地 , 但近年 来“ 中部塌陷” 给宏观 经济运行 带来隐患。本文结合“ 中部崛起” 战略构想 , 从 区域 经 济 的 角度 出发 , 用 新增 长模 型 , 析 中部地 区经 济发 展 与 人 力 资 源 的 相 互 关 系 , 给 出 中部 崛起 战略 下人 力资 源 开 发 的 对 策 。 运 分 并 【 关键词 】 中部崛起 ; 人力资源; 经济增长
维普资讯
科技信息
S IN E&T C N O Y F R T O CE C E H OL G O MA I N
20 0 7年
第2 8期
中 地 经 展 人力 源 发 研 部 区 济发 与 资 开 关系 究
曹 阳 程 雪 芹 梁 英 ( 原理 工大 学经 济管理 学 院 山西 太 原 太
人 力 资 本是 影 响经 济 增 长 的 决 定 性 因 素 , 经 济 增 长 又 在 很 大 程 国平 均 水 平 。 而 ( ) 部地 区人 力 资 源 状 况 二 中 度 上 促 进 了中 高 等 教育 事 业 的发 展 。 中部 六 省作 为 内陆 经 济 欠 发 达 地 区 , 全 国 的 人 力 资 源 竞争 中 面 在 在 西 方 的 新 增 长理 论 发 展 过 程 中 , 早 研 究 人 力 资 本 与 经 济 增 长 最 中部 地 区人 力 资 本 密 集 的几 大 行 业 人 才 外 流 现 之 间 的关 系 是 美 国 经济 学 家 舒 尔 茨 。 他 通过 实 证 分 析 认 为 , 力 资 本 临 越 来 越 严 峻 的挑 战 。 人
b o g th d e e i t h u n n f r u h i d n p r l o t e r n i g o Ma r e o o .I t g a i g wi he sr t g c c n e t “ d l s ’ a d r s a hi g fo t e a p c fa a c o c n my n e r tn t t tae i o c p h Mi d e Rie ’ n e e r n r m h s e t o r e e eo o c n my ,t i e s y n l s s h i t re a in e we n t c n mi d v l p n o d l a e a d t e u n e o r e ,t e i e t e h s s a a a y e t e n e r lto s b t e he e o o c e e o me t f Mi d e r a n h h ma r s u c h n gv s h c u t r a u n d v l p n h u n r s u c t h ta e i o c p Mi d e Rie . o n e me s r o e e o i g t e h ma e o r e wi t e sr t g c c n e t“ d l s ” e h
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
教 育 产 品 的余 地 ,大 力 开 发 农 村 的 人 力 资 源 , 加 农 村 人 力 资 本 的 积 累 , 么, 增 那 教
育 产 业 不 仅 能 够 成 为 我 国农 村 新 的 消 费 热 点 和 经 济增 长 点 。而 且 能 为 农 村 培 养
一
现 代 化 要 求 相 距 甚 远 。 业 、 村 和 农 民 农 农 问 题 是 关 系到 改 革 开放 和 现 代 化 建 设 全
民经 济 中 的 基 础 地 位 和实 现 农 业 现代 化
能 的 人 才, 带 动 相关 产 业 的发 展 。 并
人 力 资 源 投 资 所 必 须 的 物 质 条 件 。 人 力 资 源供 给 量过 大 与 我 国农 村 耕 地 等 自然 资源 不 足 形 成 了强 烈 的 反 差 。
2农 村住 户 从 业 人 员 的 受教 育 程 度 .
的 必 备 条 件
2 开 发 农 村 人 力 资 源是 深 化 农 村 经 .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需要
农村 潜在 的人 力 资 源
教 育是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的 核 心 和 根 本 途 径 , 开 发 农 村 人 力 资 源 , 必 须 改 革 要 就 和 完 善 农 村 现 有 的 教 育 体 制 ,建 立 一 个
偏低, 动力素质 整体低 下, 缚 着我 国 劳 束
农 村 生 产 力 水 平 的 提 高 和 农 村 经 济 的进
一
经 济 改 革 是 我 国农 村 面 临 的 一项 伟 大 的 任 务 。 这 项 改 革 需 要 农 村 人 力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人 力 资 本 的 积 累 , 要 农 村 人 需 口素 质 的 普 遍 提 高 。 只有 广 大农 民具 备
人力资源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力资源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作用。
我觉得人力资源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就类似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会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正是这一点不同,使得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人类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说明人对世界的作用,同样说明人在人类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部门,能够通过劳动创造社会价值,而国民经济是指一个现代国家范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总体,它们的组成部分就是人,在企业的可支配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具能动性的,也是最具能量爆发力的。
1.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
毛主席曾经指出“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开发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前提。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发展首先与人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各方面人才不断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经济社会发展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2。
人力资源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的统一。
三者能否统一,取决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态度.因此,提高人的须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特色的增长方式,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有效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宏观上以发展适合国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把人力资源的利用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发挥人力与技术的作用,更好地利用人力和技术替代无知生产要素,更好地节约利用资源,这样既有利于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又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基于河南、河北、上海的实证
行异质性分析 ; 其 次, 以拓展 的柯布一 道格拉 斯 函数 为基础 对三省 市人 力 资源开发 与经 济增 长的 关联 性进行 计量 对
1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异 质 性 分 析
1 . 1 河南 省人 力资源 开 发分析
由于我国自 1 9 9 6年以后 ( 包括 1 9 9 6年 ) 才正 式开
始提 供 分 省 ( 市、 自治 区 ) 人 力 资 源 开 发数 据 , 所 以, 本 研
例在逐年上升 , 初 中、 高 中和大专及 以上文化 程度 的人
此法处理 , 不再赘述) , 具体展现结果见 图 1 。 从 图 1中可 以看 出: 河南省具有小学及 以下文化程
度的人群 比例在逐年下降, 已经从 1 9 9 6年的 4 6 . 4 2 %下 降到 2 0 1 1 年的 2 7 . 9 7 %, 其下 降幅度为 1 8 . 4 5 %。而在 1 9 9 6 —2 0 1 1 年期 间 , 具有初中及 以上文化程度 的人群 比
+ 初中
4O
3 0 20
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 , 助推 中原经济区建设?针对这 些疑问, 从人力资源开发 、 资本投入 等角度 出发 , 以上海 市为基准对象 , 基于 自主拓展的柯 布一 道格拉斯 函数进 行计量分析 , 并 结合几何 学 中相关理论 , 对计量 分析结
果 进行 深 度 关联 分 析 , 找 到 了河 南 省在 人 力 资源 开发 和
10 0
蓦。 曼墨虽虽量量量量量蕊蚕量蚕蚕 b ' - 器害8宕 害 吕兽宕雹8 2
试论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人力资源开发
家 科 研 机构 在 计划 经 济 下长 期 按 国 家指 令 性计 划 生 产 或 研究 ,过 去 不 面对 市 场 ,今 天 的 市 场 仍 然 十 分 陌生 。 科 技 与经 济严 重 脱 节 ,一方 面 是企 业 技术 落 后 ,需 要 科学 技 术 ;另 一 方 面 是不 适 合 市 场 的科 研 成 果大 量 闲置 ,很少 能 转 变 为现 实 的 、影 响 全 局 的生 产力 。
一
技产业 。 3 、建 立 有 效 的 激 励 机 制 ,实 现 人 力 资 源 管理 机制 创新 。提
高人 力 资源 管 理 水平 的关键 是 建 立 、健 全 员工 的激励 机 制 ,充 分 调 动 员工 的积 极 性和 创 造 性 。建立 有 效 的 激励 机 制 ,重 点应 考 虑
要 表现为 : 1 、科 技 与 经 济 脱 节 ,创 新 动 力 不 足 。我 国 的 国 有 企 业 和 国
进步 ,就是 要 促 进科 技 与 经济 的密 切 结合 ,实 现科 研 成果 的 产业 化 。允许 一 些 科研 机 构 打 破所 有 制 界 限 ,进入 民营 科技 企 业 ,进 步放 开 搞 活小 型 科 研机 构 ,对 国有 中 小企 业 进 行兼 并 及其 他 开 工 的联 合 ,形 成 一批 新 的 高新 技术 企 业 ,在 市 场上 实 现创 新 与 发 展 。 同时 ,建立 激 励 制度 ,提 高知 识 分 子待 遇 ,充分 调 动知 识 分 子 的积 极 性 ,集 中力 量 发展 高 新 技术 产 业 ,使 科 学技 术 真 正成 为 第一 生 产 力 。 2 、加 强 对 知 识 产 权 的 保 护 ,解 除 知识 分 子 的后 顾 之 忧 。知 识经 济 中 包括 信 息 产业 、网络 与 数 字化 产 业 和 电子 软 件 产业 等 高 科技 产 业 。这 些 产业 的科技 知 识 含量 大 ,经 济价 值 高 ,具有 极 大 的市 场 价 值 。这些 看 得 见 ,但 摸不 着 的 信 息产 品极 容 易 被 复 制和 大量 销 售 ,必 须 加 以特 殊 的法 律 保 护 。我 国 现 阶段 应该 注 意 两个 层次 的 法 律制 度 的建 设 :第 一 ,发 展 知识 经 济 需要 司法 机关 对 知 识洋 权 法 律的 有 效执 行 。第 二 ,保 护 知 识 产权 法 律 应该 成 为我 国 公 民的 法 律意 识 之一 。这 两个 层 次构 成 我 国发 展 知 识经 济 的 法律 环境 。没 有 这 样 的法 律 环境 ,就无 法 发展 我 国的 知识 经 济 和 高科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劳动力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对于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举措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一、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人力资源是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基本要素之一。
首先,人力资源是创新的源泉。
优秀的人力资源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能力。
其次,人力资源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特别是在现代经济中,人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再次,人力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个国家拥有充足的、具备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和举措。
首先,加强教育培训。
投资于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使其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
其次,改善就业环境。
为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增加经济的劳动力供给。
再次,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和集聚。
鼓励人才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人才浪费和资源闲置。
最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公平竞争,激励人才的创新和创业。
三、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
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
中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提升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此外,中国还积极引进并吸收国外的人才,鼓励人才流动,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挑战与对策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需要面对。
首先,教育与培训不平衡。
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互动关系。
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包括各个方面的人才和劳动力。
经济发展则是指国家、地区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活动,以提高国民经济总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经济发展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一个拥有丰富人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能够依靠其劳动力规模和技能水平的优势快速推动经济发展。
例如,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劳动力资源和良好的教育体系,这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会促进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更多的需求将集中在高技能和高素质人才上。
这将进一步推动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改善和完善,鼓励个人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
同时,经济发展也会激励个人主动参与就业创业,从而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活跃度和劳动力的竞争力。
同时,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也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分配,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可以避免劳动力过剩或不足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而在国家层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也有助于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
此外,人力资源的质量和能力也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一个拥有高素质人才的国家或地区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
这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与互动关系。
浅谈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
一
中在 大城 市 ,各 省 的省 会 城市 基 本上 集 中 了专业技 术 人 员的 60 。在全 国县 以上政 % 府 所属 的 5354 个独立 科学 研究 与技术 开 发机构 中 ,有科 学家 、工程 师 3 7万 人 , 7. 而在 2 9 6 7个县一级机 构中 ,科学 家、工程 师尚不到 9 0 0 ;从 部门行业分布 看 ,中 0人 央 和 国务 院各 部 门专 业 人 员 占全 国专 业 人 员的 31. %,拥有 7 7 的毕业研究生和 3 2. % 6 8 的高级专 业技术人 员。集体 所有制 4. % 单 位 的 工 业产 值 相 当于 全 民所 有 制 工业 产 值的 一 半 ,而 专 业技 术 人 员 却 比全 民所 有 制企 业 少 得 多 。在 工业 、卫 生 、教 育等 部 门 和 国 家 机 关 , 集 中 了全 国 专 业 人 员 的 65% ,而 目前急 需发 展的金 融 、建筑 、交 通 、 邮 电 、房地 产 等部 门专 业技 术 人 员仅 占 2 %,8亿 农 民中专 业技 术人 员仅 有 4. 0 3 ,平 均每万 名农业 劳动 力 中只有 2 名 % 2 专业 技 术 人 员 ,这 是 中 国农 业 落后 的 重要
圜匮旦Βιβλιοθήκη 文 0 李 爱香 ( 胜利 油 田现 河 采 油厂 )
蠢 矗
浅谈人力资 源开发与社 会经济发展
一
、
人 力 资 源开 发 在经 济 发 展 中 的意
义
人 力 资源 开 发是 指 对 国 家 、地 区 或企 业 没有 丧 失 劳动 能 力 的所 有 人 员进 行 正规 教 育 以提 高 素 质 ,充 分发 挥 潜 在能 力 ,优 化 配 置和 使 用人 力 资源 ,促 进 人 力资 源 的 群 体效 应 ,使人 力资源 在 现 代化 建 设 的进 程 中 发 挥 更 大的 经 济 效 益 和社 会 效 益 。 人 力 资 源开 发对 社 会 经 济发 展 有 以下 几种 推 动 效 应 : l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是 促 进 一 国 经 济 迅 、 速 增 长 的 源 泉 通 过 技 能 、新 知识 、新 业 务 的教 育培 训 等 人 力资 源开 发 活 动 ,一 方 面 可以 提 高 劳动 者 的技 术 熟练 程 度和 综 合 素 质 , 使同 劳 动者 在 其 他生 产 条件 不 变 的 情况 下 不 断提 高 劳动 生 产率 ; 另一 方面 可 以 使劳 动 者在 实 践 中以 所学 的 理论 知 识 为 指导 ,不 断创 造 出更 多的技 术 发 明 ,促 进 生 产 的技 原 因 之 一 。 术 进 步 , 带 来 更 大 的 企 业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3 现 有 专 业技 术 人 员的 利 用 率不 高 。 、 益 。 国家 科委 的一 份抽 样调 查表 明 ,约有 40 % 2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是 产 业 结 构 变 化 的 的 专业 技 术 人 员工 作 任务 不 饱 和 ,而 且 经 、 “ 动器 ” 推 济 不 发达 地 区专 业 技 术 人 员 浪 费严 重 。 人 力资 源开 发 是 向新 的 或 发展 扩 大 中 4、 着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的 来 临 ,我 国 随 的产 业 源源 不 断地 输 送 不 同文 化 层次 的 人 的 高新 技 术 产业 飞 速发 展 ,对 人才 需 求 量 才 ,使 产 业 结 构 不断 演 进 的 重 要 条 件 。 越 来越 大 ,特 别是 与知 识 、信 息相 关 专 业 3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是 社 会 进 步 、 人 民 的 人 才更 加 缺 乏 ,无 法 支持 用 高新 技 术 改 、 生 活水 平 不 断 提 高 的 前提 条 件 造 传统 产 业 ,无法 满 足进 一 步 提高 企 业 经 我 国人 力 资源 较 为丰 富 ,但 建设 资 金 济 效 率 的 要 求 ,无 法 与 世 界 经 济 强 国 竞 严重 缺 乏 ,物 质 资源 相 对 不足 。 面 对这 样 争 。 的 资源 赋 存格 局 ,我 国经 济 发展 唯 有 走强 我 国人 力 资源 开 民的 现 状 在很 大程 度 化 人 力资 源开 发 利 用之 路 ,把人 力 资 源的 上 制 约 了我 国 的经 济 发 展 。其 中 ,最突 出 开 发 利 用 作 为 一 项 基 本 国 策 , 才 是 最 现 的 是 阻碍 了先 进 技术 的 引进 、消化 、吸收 、 实 、最 科 学 的选 择 。 对我 国 的经 济 建 设才 创 新 ,削弱 了我 国经 济 的 国际 竞 争 力。 如 具 有 现 实意 义 。 果 经 济失 去 了增长 势 头 ,潜 在 失 业和 就 业 二 、我 国 当前 人 力 资 源开 发 中存 在 的 不 足 就成 为 一 个 巨大 的 危险 源 ,有 可能 在 问题 及对 经济 发 展 的影 响 定经济社会条件下演变成规模性失业 , 1 中 国的 基 本 国 情 和 历 史 原 因 ,使 其 造 成的 经 济 损失 和 社 会动 荡 后果 难 以 估 、 人 力 资源 开 发 工 作 仍 面临 严 峻 的 形 势 。 量 。 因此 ,我 国必 须 进一 步 强 化 人 力资 源 联 合 国一 份研 究 报 告把 中国 的基 本 国 开 发 ,大 力培 训 多层 次 的人 力 资源 ,满 足 情 概括 为 :人 口太 多 ,人 才 太少 。 中 国人 各 行 各业 的 人 力资 源 开 发 ,从 而达 到充 分 V数 量 过 于庞 大 ,人 口和 劳动 力长 期过 量 就 业 ,大 力提 高劳 动 生 产率 是 我 国经 济 发 I
论人力资源开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促 进 我 国经 济 社 会 发 展 , 摆 在 我 们 面 前 的 重 要 课 是 题 。人 力 资 源 是 第 一 资 。 实 现 科 技 进 步 , 现 经 济 实 和社 会 发 展 , 键 都 在 人 。 人 力 资 源 在 社 会 经 济 发 关 展 中的基础 性 、 略 性 、 定 性 作用 , 我们 正 确 应 战 决 对 对 和把握 经 济全 球 化 的机 遇 与 挑 战 , 动我 国经 济 推 和社 会 的转 型 与可 持续发 展 , 有 极其 重要 的意 义 。 具 1 人 力 资 源 在 国 际 竞 争 中 的 作 用 人 力 资 源 是 目前 社 会 经 济 中 的第 一 资 源 , 自 在
然 经 济 当 中 自然 条 件 是 第 一 资 源 , 农 业 经 济 时 代 即 土 地 是 第 一 资 源 。在 工 业 经 济 中技 术 资 本 是 第 一 资 源 , 知 识 经 济 的 今 天 人 力 资 源 成 为 第 一 资 源 。 不 在 同 国家 和 地 区 发 展 的 实 践 经 验 告 诉 我 们 , 多 的 社 众 会 经济 资 源发 展 当 中 , 力 资源具 有 优先 战略 地位 。 人 美 国实 现 现 代 化 超 级 大 国依 靠 的 是 人 力 资 源 优 先 发 展 战略 , 日本 追 赶 美 国 实 现 的 是 人 力 资 源 优 先 发 展
过劳动 年 亿 人 口是 是沉重 的 怎样把 我 龄 实 际 参 加 社 会 劳 动 的 人 口 。 中 国 有 1 3 我 国 的基 本 国 情 就 是 巨大 的人 力 资 源 。 素 国 巨 大 的 人 口压 力 转 换 为 人 力 资 源 优 势 ,
论人力资源开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王
摘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 ) ) 【摘 ) 要】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 资源管理已成为社会管理的核心部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 理处理的是社会劳动生产过程中有关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问 题,也就是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谋求人 与事之间的相互适应,使事得其人,人适其事。在管理过 程中,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人往往处于一种被 动的地位。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以人为中心,人处于一 种主动的地位,要尽可能的开发人的潜力,人力资源管理 的内容和方法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对传统的人力 资源管理提出了挑战,也对它的发展趋势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 ) 【关键词】 :知识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 ) 【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 在工作岗位上,有人是“ 有心无力” ,有人是“ 有力 无心” . 有心 无力,就是有 动机 工作,但却 没有 工作能 力。如此,就必须培养能力,这是属于人才培训的范畴。 另外,有力无心,则是有能力工作,却不想工作。如此, 就必须在管理与辅导上,做改变或努力。这是属于人力资 源管理的问题。 在辅导层面上,就是要改变员工的工作价值,让员工 “工作中找兴趣” 而非“ 兴趣中找工作” ,唯有建立工作 中找兴趣,才能接受工作挑战,从工作挑战中成长。感受 喜悦,才会乐在工作。而非兴趣中找工作,在工作中一旦 有挫折,就觉得没有兴趣,而再三的换工作。因而人力资 源的发展与规划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正如 /01 公司创办人毕生所说: “就算你没收我的工 厂,烧毁我的建筑物,但留给我员工,我 将重建我的王 国。 ”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因为员工毕竟是任何企业最珍 贵的资产!基于此,人力管理— — —是员工的培育、借重与 维护— — —乃成为企业经营者必须全力以赴的要务。 !# !" 人力资源的内涵及规定性 人力资源一词由“ 人力” 与“ 资源” 组合而成。在 《辞源》 中,人力被解释为“ 人的能力” ,它是人类所具 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在《 辞海》 中,资源被解释 为 “资财之源” ,从目前流行的一些说法看,资源有广义和 狭义之别。对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我们不仅应考虑它的人 力和资源特点,而且也应考虑它的可开发利用性和时空性 特征,鉴于此,人力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人力资 源是就根本不具 有先天 失去和 已失 去时“ 后天 因疾病、 重残或年老等原因失去”劳动能力人口外的所有 其他人 口而言的,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人口所具有的现实和潜 在“这里指经过教育、训 练等即可开发 出、供社会利 用 的”体力、智力、知识和 技能的总和,是一种存在 于人 体中的现实的和经过开发即可获得的劳动能力。狭义人力 资源则是针对劳动力人口而言的,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劳 动力人口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的 总和,亦即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人力资源表现为某一 特征范围内的人口:在质量上,人力资源表现为某一范围 内人口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体力、智力、知识、技能和劳 动态度等,将其投入到生产中,它就成了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规定性是就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言的, 它由人口的规定性所决定。人力资源数量可以用绝对量和 相对量两类指标表示,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绝对量 虽与该范围内人口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二者却并不一定 相等,一般情况下,前者要小于后者,单从量的方面看, 一国或区域内劳动力资源是否丰富,不仅应看该国或区域 内的总人口,而且还应看其人力资源率和现实劳动力人口 率。 !# $" 人力资源的特性 人力资源的运用与发挥可达无限的境界; 人力资源无法储存; 人力资源必须不断维持或提升,才能保持其价值; 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收具高度不确定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是将组织内的所有人力资源作适 当的获取、维护、激励以及活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 活动。换言之,即以科学方法使企业的人与事作适当的配 合,发挥最有效的人 力运用,促进企业 的发展;简单 地 说。即为“人与事配合,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 物质性,以人为载体。 ! "内涵结构特性。 #功能意义:价值特性。 $时效特性。 %整合性,即人力资源是一个统合的概念。一方面,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备的所有素质、知识、技能的综合体 现,而不是限定于局部的特征;另一方面,它既是存在于 具体的个体,也会体现出由个体组成的群体而产生的整体 资源价值。 (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宏观管理:指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对人力资 源的计划、组织、控制,目的在于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 (!
试论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发挥的作用
试论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发挥的作用[摘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的优势,在竞争中就处于主动地位。
[关键词]人才;科技;创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劳动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新的经济增长理论越来越看重劳动力的作用。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创造者和驾驭者的人才,其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
追溯有关人才作用的主要理论的演变过程,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人类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
那么,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究竟如何呢?1 经济理论的演变凸显经济发展中人才发挥的作用经济学界通常认为,经济增长理论由三条主线构成:资本决定论、技术进步论和人力资本论。
从发展趋势看,最早形成的资本决定论解释力正在日趋下降,而人力资本论正在成为占主流地位的理论。
对应的事实是:人类自身的智能已成为日益重要的新经济增长源。
资本决定论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但成熟于哈罗德与多马,该理论的典型形式是哈罗德—多马模型。
资本决定论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投资的规模和资本产出率的大小,而投资来源于储蓄,所以经济增长最终是由一国的储蓄率和资本的投资效率决定的。
资本决定论是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经济增长理论。
但是,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的投资效率不变”的假设已经受到技术进步日益加速趋势的严重挑战,变得不再令人信服,它逐步被索洛等人的技术进步论所取代。
技术进步论对资本决定论的替代,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次重大革命。
对技术进步论的理解可以具体化为对生产工具演变过程的考察。
人类所经历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机械电气时代、计算机时代、网络时代,就代表了生产工具的革新。
“人力资本”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是基于对技术进步论的缺陷的弥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杨相等发展是当代的主题。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的最强者之一。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做的工作太多太多。
其中人力资源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具有长远和综合效应的一项基础工作。
本文拟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是1980年国际自然保障联盟组织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提出的。
在1981年该组织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纲领性文件——《保护地球》中,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定义是“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1992年,一百八十三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会议厅通过了地球各国、各民族,各种肤色人群的目标——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保护,“全球变化问题”一起被列为当代生态和环境科学的三大前沿领域。
不同学科的学者从本学科出发,提出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可是其基本思想上是一致的,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经济必须发展;第二,发展应该稳定持久;第三,经济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应该协调发展。
人口数量的庞大,自然资源的短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加剧,都说明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八十年代起,国家将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和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在健全法规方面,现在已经有五部环境保护法,八部资源去,三百多项环境标准:1992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环境发展的十大对策,将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列在首位;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级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1996年初,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的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建设蓝图的关键措施。
二、人力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必要性人力资源是人在劳动过程中支付的体力的脑力的总和,即在人的劳动能力。
它是表现在劳动力身上的自由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
人力资源是一种资源中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积累物质资本都离不开人力资源。
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经济就不能发展。
开发人力资源会推动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几十年来,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已经控制人力资源数量,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并且形成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机制。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仍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人力资源开发存在主要问题是:(一)人力资源总量丰富而质量低下我国现有人力资源存量是:农民2亿左右,国有企业下岗人员1000万人,城镇失业人口552万人。
这样,我国劳动力将呈现无限供给的态势。
人力资源总量长期供大于求。
就业问题是未来半个世纪摆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沉重难题。
人力资源中的文盲,半文盲多。
劳动技能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也很突出。
尤其严重的是:在科技管理专业人员奇缺的情况下,还面临着外流,改行及英年早逝等三大漏洞造成流失。
人力资源的精神素质存在问题较多:劳动积极性不高,职业道德较差,工作不负责任,缺乏起码的行为规范,甚至利用职业岗位营私舞弊,弁取不正当利益;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相当多数人消极、保守、缺乏竟争,开拓精神,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开发经费不足我国教育投资强度低,投资结构不合理。
联合国科教文统计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世界平均水平5.7%,发达国家6.1%,发展中国家为4%,而我国多年以来徘徊在3%以下;人均教育经费相当于日本的一百五十分之一,印度的三分之二。
不但教育投资额少,而且投资结构不合理,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初等教育发展落后。
(三)人力资源开发部门脱离生产,脱离经济,自我服务教育培训结构脱离教育经济结构,使教育培训工作始终不能引起社会经济部门有重视和兴趣。
提倡多年的“教育兴国”得不到真正落实。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不利,人力资源质量不高,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瓶颈,如果不加强投入,采取措施,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的途径(一)转变观念,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当代世界经济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对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和经济资源的竞争,实际上是对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和知识技术的竞争。
人力资源开发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开发采取不同的战略,其结果各异。
战后的西德和日本,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在一片废越上建成世界经济强国,其主要原因是:充足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是它们经济腾飞有前提。
这两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把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放在首要地位。
西德的教育经费投入始终居于欧洲之首,发达的教育经费为该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的人力资源。
日本首相曾说:战后日本经济复兴是依靠人的头脑、进取心、纪律性和不屈的精神——这些无形的资源发展起来的,受过高等教育并精通业务的有高度敬业精神的国民是日本最有价值的资源。
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也是由于它们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新加坡的教育经费投入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发达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保证了劳动者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中的失误,深刻的教训发人深省。
在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经济理论:物质资本是最稀缺的要素,劳动力是过剩的要素,经济发展主要总是物质资本的形成。
只有提高国内资本的储蓄率,引进外资,大规模地进行物质资本投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一系列对外开发,引进外资和技术,以及物质资本优先投资的战略。
然而,引进的先进技术和物质资本都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熟练操作而大大降低效益,因而接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非预想顺利。
这使得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重新考虑十分重要而不被忽视的问题——人力资源开发。
尽管发展中国家普通存在着人口增长太快,劳动力相对过剩的问题。
可是决不能得出发展中国家不再需要人力资源开发的结论。
恰恰相反,由于劳动者缺乏现代化生产所必需的技术的知识。
不能有效地利用外资、外援,吸取先进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更大的阴碍作用,因此,为了有效地利用可以得到的资本和技术,必须充分注意对具有决定意义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
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多,而物质资源,资本资源相对缺乏,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发展,都只能走开发人力资源的道路。
人口众多并不意味着落后,人口素质低下才是落后的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地区恰恰是人口密度最高,人口素质最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
正视人口压力的现实,开发人力资源,真正树立人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全面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将人口、劳动力变为社会的宝贵财富,才能实现我我国经济的科持续发展。
(二)继续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优化人口素质。
人力资源质量和总人口数量成正比,该规律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
世界人口现在为56亿,在过去的25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50%.繁重的人口压力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沉重负担。
我国在人口数量控制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斐然成绩,为全球做出了贡献。
可是“控制人口、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任然是未来半个世纪的艰巨而繁重的战略任务。
我国在“六五”、“九五”计划期间,一直没有完成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1990年计划人口为11.13亿人,1990年7月1日,实际人口就达到了11.34亿人。
究其原因,一是育龄妇女人数增加:1962—1972年第二次高峰出生的人口在“七五”期间进入婚育年龄而形成第三次生育高峰。
二是国家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允许农村独女户,贫困地区独生子户生第二胎;三是计划生育的工作发展不平衡。
我国人口计划战略应该是:“稳定政策、加强治理、增加投入、控制增长、优生优育”,树立战略眼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即抓思想教育、更要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综合治理。
加强人口资源开发,提高文化素质。
资料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生育孩子越少。
要积极办好养老保险,改变养儿防老的观念,将促进优生优育,优化人口素质目标的实现。
(三)优化人口资源的投资结构优化人力资源的投资结构,要解决人力资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问题。
改善教育培训工作的应变能力,实现职业培训社会化和市场化。
社会上的各种职业培训实体的活动都以求职者的就业前景为目标,都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转移。
强化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反馈作用。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预警系统,以改变由于信息不灵而造成的一方面人才奇缺,另一方面人才严重过剩的不正常现象。
纠正社会各阶层片面追求学历文凭的倾向。
引导劳动者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职业领域全面发展。
改变人力资源不合理的结构,改变教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现象。
(四)注重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克服贫困的有力手段。
除老弱病残外,使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教育程度低。
在泰国,贫困人口的99%以上是没有受过教育或受教育低于中学水平的,在巴基斯坦,几乎所有贫困人口都是文盲。
我国现有文盲1.8亿,每年至少增加文盲200人,有7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500万学龄儿童因为贫困不能入学。
在校学生每年有400万小学流失,300万儿童没有读完小学便离开学校。
要特别注重解决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在制定扶贫战略时,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地区的面貌。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教育。
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水平,才能提高科技运用率,提高生产力由潜在向现实转化率,使经济飞速发展,并实现经济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