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8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雷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刘根生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

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

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

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

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

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

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

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

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

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

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重庆一中高一下册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精选】.doc

重庆一中高一下册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精选】.doc

秘密★启用前重庆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语文试题卷共8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6题为选择题,共48分;第17至25题为非选择题,共102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6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有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7至25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毎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恓.(xī)惶冠冕汗涔涔前合后偃.(yǎn)B.罪愆.(qiān)蟊贼幺蛾子残羹冷灸C.孱.(chán)头壅塞吓马威盖棺定论D.籀.(liú)文通牒急救章恰如其分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吱.(zī)声孟浪莫需有鹬.(yú)蚌相争B.撺.(cuān)掇掳掠破天荒信而有征C.驽.(nǔ)钝橱柜吊书袋素车白马D.倒.(dǎo)数烦琐解语花水泻不通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变得杳无音信....。

B.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更不能要它按自己的意志来确定走向。

C.像这种靠着繁文缛节....支撑场面的做派,往往却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

D.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和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发展,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外交部发言人洪磊8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尊重苏丹南方公投结果,希望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继续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问题,维护苏丹的和平与稳定。

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C (A铮 zhēng 飘—漂,B 阑lán 娟—鹃,D煊xuān 喧—暄)2.答案:D 灭此朝食:消灭了敌人以后再吃早饭,指痛恨敌人,决心加以消灭。

与任正非说的不合。

A梦笔生花: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

B 民不聊生:人民没有办法生活。

C 羚羊挂角:传说羚羊夜里用角悬挂于树上睡眠,足不着地,无迹可寻,以防敌患。

后比喻诗文意象超脱,不着形迹。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3.答案:B (A 成分残缺,去掉“使” C不合逻辑,看的都是这世上有的奇迹 D 搭配不当加快速度,不能加快规模。

)4.答案:B 前后照应、逻辑顺序5.答案:A6.答案:D(嬉皮笑脸:形容嬉笑而不严肃的样子。

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搁在一旁,表示不拿它当回事。

人生世相:人生百态。

人生如梦:多形容人生中飘忽不定的东西。

坚贞不渝:节操坚定不会改变。

至性深情:最真的性情深厚的感情。

乖讹:差错,不正常。

乖戾:(性情、言语、行为)别扭,不合情理。

7.答案:C(狄德罗效应,也叫配套效应。

指人们在得到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之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的现象。

)8.答案:C 非独立引用,句号在引号外。

9.答案:C10.答案:C (A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B新乐府运动 D语录体,错)11.答案:C 适:出嫁12.答案:C 助词,的 A 在,比 B 作为,替 D 把他当作,把它做成13.答案:AA状语后置 B 定语后置 C 被动句D 宾语前置14.答案:C 作者评价高的往往不是名山大川而是些小地方。

15.答案:如果置你们于死地,我感情上不忍心,姑且宽限三日期限,赶快自己想办法,若迟了,我一定告你忤逆之罪。

(每句1分)参考译文:有个山西人租赁了房屋住在我的画铺旁边,主要以发放高利贷为业。

他经常请我作画,所以认识了。

重庆一中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答案

重庆一中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答案

重庆一中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答案摘要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重庆一中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答案”,供大家参考!1答案:A(B中“残羹冷炙”;C中“孱(can)头”“下马威”;D项“籀(zhou)文”“急就章”)2答案:B(A中“莫须有”“鹬(yu)蚌”;C中“驽(nu)钝”“掉书袋”;D中“倒(dao)数”“水泄不通”) 3答案:C(A项“杳无音信”指没有一点消息,此处应改为“无影无踪”。

B项“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不能表示按规律办事。

D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和性格,此处用于建筑,不当。

)4答案:C(A项成分残缺,应在“互谅互让”后面加上“的原则”。

B项“一个人手中拿着一张报纸”歧义。

D项“实属”和“是”重复。

)5答案:A(B项“过程是时代”搭配不当。

C项“存在”加上宾语“的情况”,“上升到50%以上”也不对。

D项句式杂糅。

)6答案:D(A项括号里的“安排”改为书名号。

B项句号放在外面。

C项顿号改为逗号。

)7答案:C(⑤是中心句,引领下文,排除A、B;②讲保持打击的原因,故在⑥前,排除D项。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B11答案:C(侪:同类、同辈)12答案:C(排除②⑤即可)13答案:A(“怀着君子之德,坚守道义不与当代世俗苟合的”是儒生,不是侠士。

)14答案:A(易:轻视、看不起)15答案:A(排除③⑥)16答案:A(B中“很有礼貌的行礼”不对;C中“诗由此为人们知晓看重”中的“看重”不对;D“并不希望”说法不对。

)17答案:①这好像是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变得更大,只是风势激扬罢了。

②朱君已经死了,我因此特意为他的诗写一篇序言来使他的诗行之于世,希望不辜负他的心意。

18答案(1)对比、虚实结合、用典。

(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2)伤时感乱之痛(或“昔盛衰之感”或“亡国之悲”)、天涯羁旅之悲、对往昔繁华的追怀眷念。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全分)①菱歌泛夜②竟无语凝噎③樯橹灰飞烟灭④竹杖芒鞋轻胜马⑤赢得仓皇北顾⑥梧桐更兼细雨20答案:在文革那样特殊的历史时期,像门德尔松这样的浪漫主义的音乐是不被接受、不被允许的。

【百强校】2015-2016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带解析)

【百强校】2015-2016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5-2016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8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

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

B .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通过,表明我国执法规范化的整体布局已经明晰,同时也是对各地先前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升华和认可。

C .我们必须承认,从晚清到民国,很多人是抱着“教育救国”从事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

对他们来说,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更是理想。

D .成年以后的我们,远离游戏,以为那是幼稚可笑的玩闹;其实好的游戏,具有开启人的智慧、通达人的思维、启迪人的感悟、反省人的觉察力的力量。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古代的文人,一方面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想要匡扶社稷,建功立业;一方面又受道家出世思想的影响追求隐居山林,求田问舍。

试卷第2页,共11页②这种四平八稳、安于现状的表现,这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思维模式和陈规陋习,说到底还是“怕”字当头,怕担风险,怕犯错误,怕困难,怕艰苦。

③刚面世的《全宋诗》在“凡例”的第一条中即说明其宗旨在于“汇集有宋一代诗歌,长篇短制,细大不捐,断章残句,在所必录”。

④有人说,重庆火锅和成都火锅一个热闹、耿直,充满“豪气”,一个包容、细腻,有“婉约”之美,两者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⑤曹禺大学毕业后,在光怪陆离的大上海,目睹种种丑恶的现实,急需“宣泄一腔的愤懑”,热切渴望光明美好的明天,于是写出了剧本《日出》。

重庆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

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劍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 “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田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走丈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犹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重庆一中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

重庆一中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3题为选择题,39分;第14至23题非选择题,111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13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4至23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伛偻.(lǚ)孱.头(chàn)晕.车(yùn)雨后初霁.(jì)B.缫.丝(sāo)仓颉.(jié)寒砧.(zhān)载.舟覆舟(zài)C.剽.窃(piáo)醴.酪(lǐ)修禊.(qì)牛山濯濯.(zhuó)D.脑髓.(suǐ)札.记(zhá)啼啭.(zhuàn)畏葸.不前(xǐ)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自诩飘零尽态极妍普降甘霖B.国萃蹩进亡矢遗镞精美绝纶C.飘渺安祥游目骋怀哀声叹气D.付梓壅弊度长絜大毋庸赘言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________地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2)我们的售价是每吨十元,________不多呢!有没有货,我给您问问。

(3)回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________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4)我并不是想在这里玩弄________之说,我说的是我的实际感受。

A.放肆赢利搜集标新立异 B.放纵赢利收集独树一帜C.放纵营利收集标新立异 D.放肆营利搜集独树一帜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学期】重庆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学期】重庆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关键字】学期秘密★启用前注意事项:2017 年重庆一中高2019 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2017.6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河图洛书是贯通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桥梁”,所以,河图、洛书又被人视为中华文明之源。

西方人认为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本质的东西。

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有洛书的一席之地。

前苏联D·J·斯特洛伊克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写的《数学简史》,称洛书纵横数字图是“最著名的数学贡献”。

据《尚书·顾命篇》记载,周康王即位,从周成王那里继承了八件国宝:“越玉五重陈宝: 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这里首次提到“河图”。

《尚书中候》说“元龟负书出”,则与“洛书”有关。

从古代的文献记载中人们发现,上自伏羲、黄帝、尧、舜、禹,下至商汤、周公、成王都与河图、洛书有联系。

这反映出河图洛书在古人心目的重要位置。

但它们的具体内容,却始终是一个迷。

《系辞传·上》说:“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孔子把河图洛书并列一起,作为圣人作易的四个方面的依据之一。

从天生万物、四时阴阳变化、历象日月星辰三个方面而言,河图洛书显然是古人已经取得的认识成果。

宋代传出河图、洛书和太极图,不但没有消除环绕在河图洛书上的重重迷雾,反而又引发了古代学术界对河图、洛书的真伪的争议。

随后形成的“图书”学派,尽管作出种种解释,除了借助河图洛书阐述自己的学术思想之外,却始终没有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直到西汉太乙九宫式盘的考古发现,对宋传洛书的真伪问题,才算有了结果。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命题学校: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

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

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和现实更能够引起社会共鸣。

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底层文学,都因为切中了人民现实经验的敏感点而广为传播,广受好评。

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

很多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

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

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逻辑。

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壳着床,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助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

可见,超逻辑的现代作品内在也借重于现实逻辑来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

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爱。

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创造了作品跟现实、时代产生更血肉相连的纽带。

重庆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

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甲午战败后转学制度;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困境,这便使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于是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30年间集中体现。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

所以,这次危机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

它们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即中庸、和谐、包容。

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

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根源于此。

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

需要特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夫之等,他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

认为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

重庆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含情脉脉(mò)梵语(fán)大笔如椽(chuán)自怨自艾(yì)B.弦外之音(xián)辟邪(bì)久假不归(jiǎ)皮肤瘙痒(sāo)C.长歌当哭(dàng)惩罚(chéng)模棱两可(léng)慷慨激昂(kǎi)D.孜孜不倦(zī)下载(zài)浅尝辄止(zhé)翘首(qiào)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翻样子吧。

B.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C.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D.于是我尽可能地轻轻静静,泛舟湖上,而船尾击起的微弱水波还一直延伸到我的视野之外,湖上的倒影也就曲折不已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巴黎卢浮宫,领队周安萍如数家珍般介绍了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

B.参观展览犹如给这些发行员的心灵放了个假,每个从展厅出来的人心情都豁然开朗。

C.虽然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核心都是一种大爱,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是今天的许多人,似乎对他们的观点只能敬谢不敏了。

D.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火爆源于人们长期对在“女主内、男主外”文化中存在的“父亲角色失位”现象的重新审视。

B.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

重庆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7题;共23分)1. (2分)下列各项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叱(chì)骂瞋chēn目寥廓轻歌慢舞B . 创伤(chuāng)勾(gòu)当惆怅偃旗息鼓C . 装载(zǎi)箕踞(jù)缘分题要钩玄D . 隽永(juàn)琐屑(xuè)扫描剑拔弩张2. (2分) (2015高一上·安徽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斑斓荆棘徘徊短小精悍B . 万户候惆怅奖掖中流砥柱C . 雕琢斐然携手耳孺目染D . 遏制彷徨谦逊英雄气慨3.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传说中曹操有72疑冢,因为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权当故事去听,但河南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却使这个故事扑朔迷离起来。

与其他的考古发掘不同,“曹操墓”被发现一经公布,便被广泛质疑,并立即在学术界形成了“挺曹”和“反曹”两派,双方引经据典,针锋相对。

这是曹操做梦也想不到的,他死后1 800多年,居然成了珍贵的“资源”被争夺;也想不到,生性讳莫如深的他,在死后1 800多年,又制造了一起引发公众关注的疑案。

A . 扑朔迷离B . 引经据典C . 针锋相对D . 讳莫如深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我读过因为一个父亲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

B . 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不能否定这类教诲呢?C . 当我们从经典中获得教益的时候,需要注意到它们表达思想的方法。

D . 落日和日出一样是大自然的杰作,而且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

5. (2分) (2016高一上·大连期末)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立春这天,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又称“啃春”。

2018-2019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9年7月2日15:00—17:30】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部分(本题共十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原创)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铮.铮(zhēn)监.生(jiàn) 饿莩飘沦憔悴百无聊赖B.阑.干(nán)模.样(mú)须臾少不更事望帝啼娟C.惘.然(wǎng)驽.马(nú)跬步顾盼神飞雕梁画栋D.煊.赫(xuǎn)朱拓.(tà)寒喧锲而舍之漫不经心(原创)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果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司马迁是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曹雪芹是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家,那鲁迅则是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

他们都是文学史上梦笔生花....的大手笔。

B.针对民不聊生....的现实,孟子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指出梁惠王治国存在的问题。

孟子的惊天宏论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绝无仅有,就是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也是寥若晨星。

C.李商隐的《锦瑟》,历来争议最大,有人认为锦瑟是个丫鬟名字,有人认为是咏瑟声,有人认为是悼亡,有人认为是回首平生自伤身世。

《锦瑟》的朦胧给人羚羊挂角....的感觉。

D.任正非说“总有一天两军会爬到山顶,这时我们绝不会和美国人拼刺刀,我们会去拥抱,我们欢呼,为人类数字化信息化服务胜利大会师”。

这表明了任正非灭此朝食....的决心。

(原创)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到央视专访任正非的内容后,使我明白了任正非“爱国,爱这个国家,希望这个国家繁荣富强,不要再让人欺负了”的赤子心。

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否认这学期校园里发生的巨大变化:道路旁绿树成荫,校园里花果飘香,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健儿如飞。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什么今天仍然要提倡阅读鲁迅著作?根本原因就在于鲁迅作品不但已成为时代文学经典,而且在同时代为数不多的经典读物中又占据了一个制高点。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语言。

在中国语文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变革过程中,鲁迅的文学语言起到了桥梁和示范作用,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意义与文体创新意义。

他字斟句酌,炉火纯青,把文字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他还是文体创造的先锋:不仅创造了杂文这种新型的散文体裁,而且他的小说几乎每篇都有新的形式和格局,从不重复自己。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史诗性的叙事文学作品,以及作为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杂文,对于社会历史生活都会有广泛的反映。

鲁迅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幅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长卷,从中可以领悟到中国革命的合理性、正义性和迫切性,对于当代读者无疑是--种生动而形象的教科书。

经典作品的审美意义和认识意义是恒定的,而其现实意义却是流动的。

重读鲁迅文本,应该回应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迫切问题,使其在时代发展和民族复兴过程中不断彰显出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只有这样做,才能使鲁迅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鲁迅在广泛剖析中国国民性负面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最需要灌输的道德观念是“诚与爱”。

这不仅具有普适意义,而且同样切中当今时弊。

因为如果缺少了“诚”与“爱”,市场经济就必须导致信用污染,而这种污染比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对于塑造新型的民族性格,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三点:一、耐劳作的体力;二、纯洁高尚的道德;三、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

解析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解析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秘密★启用前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2016.7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

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江苏昆山一带产生。

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

当时,江苏的昆山(辖今昆山、太仓两处)地区经济繁荣,贸易兴盛,黎民富庶,城乡各个阶层群众对文化娱乐有所追求,当时流行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叫昆山腔。

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

而对昆山腔的诞生有直接影响的人物是顾阿瑛的座上客顾坚,他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一种受当地人欢迎的曲调,到明初正式被称为“昆山腔”。

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

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江苏昆山一带产生。

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

当时,江苏的昆山(辖今昆山、太仓两处)地区经济繁荣,贸易兴盛,黎民富庶,城乡各个阶层群众对文化娱乐有所追求,当时流行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叫昆山腔。

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

而对昆山腔的诞生有直接影响的人物是顾阿瑛的座上客顾坚,他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一种受当地人欢迎的曲调,到明初正式被称为“昆山腔”。

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

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

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这种“小集南唱”、“清柔婉折”的昆山腔,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变革发展,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

经过改造后的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被称为“水磨腔”,就是说音调极其细腻柔婉。

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

新昆曲博得了众口一词的称赞。

改革后的昆山腔,大大发展了南曲的演唱艺术,而且在曲调运用上,也吸收北曲结构谨严的长处,但它还只是清唱曲,尚未走上戏曲舞台。

将昆山腔推上戏曲舞台,成为戏剧,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

梁辰鱼是一个著名的戏曲作家,精诗词,通音律。

他觉得这样的新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与他人合作,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以及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

昆山腔在剧曲中的首次运用,引起了轰动,并很快压倒了其它一切声腔,一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戏曲,并流传南北各地,这就是昆剧。

1.下列对昆曲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原名叫“昆山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B.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同属南戏系统,它们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C.它是改进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之后,形成的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

D.它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中国戏曲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下列有关昆曲特色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改造后的昆山腔结构谨严,把传奇文学以及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同时借助配乐与舞台设置,才形成了真正的戏曲。

B.昆曲集我国民族文化中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的最高成就于一体,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C.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人们用加水能磨出滑润米粉的“水磨”过程来形容昆山腔的改造过程。

D.昆山腔是在融合了方言和民间清曲、小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士大夫创作出来的。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昆曲历经元明清三朝不断地发展完善,成为明清时期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B.使昆山腔变为真正的戏曲,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是文人顾坚,另一个是著名的戏曲作家梁辰鱼。

C.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变革发展,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于是改革后的昆山腔兼有北曲之长,不再是清唱曲了。

D.昆剧之所以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主要是获益于中国古诗词创作的丰硕成果。

【答案】1.D2.A3.B【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项,“中国戏曲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法不准确,原文是“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昆曲集……最高成就于一体”说法不当,原文是“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C项,“形容昆山腔的改造过程”说法错误,原文是“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D项,“昆山腔是由文人、士大夫创作出来的”说法错误,原文是“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有很大的关系,并不代表就是文人等直接创作出来的。

3.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项,“成为明清时期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说法时间点错误,原文是“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C项,“不再是清唱曲了”说法有误,原文是“但它还只是清唱曲”;D项,“主要是获益于中国古诗词创作的丰硕成果”,分析错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换心记徐芳万历中,徽州进士某太翁,性卞急,家故饶赀,而不谐于族。

其足两腓,瘦削无肉,或笑之曰:“此相当乞。

”翁心恨之。

生一子,即进士公,教之读书,性奇僿①,咿唔②十数载寻常书卷,都不能辨句读。

或益嘲笑之曰:“是儿富贵,行当逼人。

”翁闻益恚,有远族侄某,负文名,翁厚币延致,使师之。

曰:“此子可教则教,必不可,当质语予,无为久羁。

”侄受命,训牖百方,而懵如故。

岁暮辞去,曰:“某力竭矣。

且叔产固丰,而弟即鲁,不失田舍翁,奈何以此相强?”翁曰:“然。

”退而嗔语妇曰:“生不肖子,乃翁真乞矣。

”趣.治具饯师,而私觅大梃,靠壁间,若有所待。

盖公恨进士辱己,意且扑杀之,而以产施僧寺,作终老计。

母知翁方怒,未可返,呼进士窃语,使他避。

进士甫新娶,是夜合户筹议:欲留,恐祸不测;欲去,无所之。

则夫妇相持大哭,不觉夜半,倦极假寐。

见有金甲神拥巨斧,排闼.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别取一心纳之,大惊而寤。

次日,翁延侄饮为别。

翁先返,进士前送,至数里,最后,牵衣流涕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师何忍某之归而就死?”师矍然曰:“安得此达者言?”进士曰:“此自某意。

且某此时颇觉胸次开朗,愿更从师卒.业。

”因述夜来梦,师叩.以所授书,辄能记诵,乃大骇,亟与俱返。

翁闻剥啄声,掣梃门俟,已闻师返,则延入。

师具以途中所闻告,翁以为谬。

试之良然,乃大喜。

自是敏颖大著,不数岁,补邑诸生;又数岁,联捷成进士。

报至之日,翁坐胡床,大笑曰:“乃公自是免于乞矣。

”因张口哑哑而逝。

族子某为郡从事庚辰与予遇山左道中缕述之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

进士之奇颖,进士之奇愚,逼而出也,所谓德慧存乎疢疾者也。

或曰:今天下之心,可换者多矣,安得一一捽其胸剖之,易其残者而使仁,易其污者而使廉,易其奸回邪佞者而使忠厚正直。

愚山子曰:若是,神之斧日不暇给矣。

且今天下之心皆是矣,又安所得仁者、廉者、忠若直者而纳之,而因易之哉?【选自(清)张潮辑、王根林校点《虞初新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1】【注释】①僿:闭塞。

②咿唔:指读书声。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趣.治具饯师催促B.排闼.入门C.愿更从师卒.业终于D.师叩.以所授书询问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族子/某为郡从事/庚辰与予遇山左道中/缕述之/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B.族子某为郡从事/庚辰与予遇山左道中/缕述之/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C.族子某为郡/从事庚辰/与予遇山左道中缕述之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D.族子某/为郡从事庚辰/与予遇山左/道中缕述之/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朝万历年间,徽州某进士的父亲,是个性子很急躁的人。

有人嘲笑他以后应当要行乞,因为他的脚和两个腿肚子干巴巴的一点肉也没有。

B.古语有云虎毒不食子。

本文中进士公的父亲嫌自己的儿子太愚笨,他不仅责怪妻子生了一个不孝顺的儿子,还准备杀死自己的儿子,他的妻子知道他的计划后悄悄告诉了儿子。

C.进士公的父亲最终是笑死的,因为他的儿子中了进士,喜报到的那天他坐在太师椅上乐得哈哈大笑,一口气接不上来就死了。

D.愚山子认为现在天下的人心都有问题,没有地方可以找到仁义的人心、廉洁的人心、正直的人心,由此可以看出愚山子对他所处的时代人心的失望与批判。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翁闻益恚,有远族侄某,负文名,翁厚币延致,使师之。

(2)且叔产固丰,而弟即鲁,不失田舍翁,奈何以此相强?【答案】4.C5.B6.B7.(1)老头子听了越发愤恨,他有个远房侄子,享有文名。

老头子用很多的钱聘请他到家里来,让儿子拜他为师。

(2)况且伯伯家产本来就丰厚,既然弟弟就是愚笨,做个庄稼汉也称得上好,何必拿读书这件事来勉强他呢?【解析】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C项,卒:完成,结束。

5.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根据上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言标志,如:虚词、对话标志、对偶、排比、特殊句式等来断句,最后运用排除法,针对选项中不同的断句点分析、排除。

“族子某”的意思是“亲戚中的某一个人”,所以不能断开,排除A;“为郡从事”意思是“在郡府当差”,“从事”是官职名称,不能断开,排除C;“庚辰”是时间状语,与“从事”官职名无关,排除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