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合集下载

1.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1.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皮内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疼痛 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避免药液浓度过高。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采用横次进针法,进针时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

局部组织反应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注射失败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4.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

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虚脱 1.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且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据注射药物的浓度、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

3.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过敏性休克1.皮内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青霉素、链霉素等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如有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

2.皮试观察期间,嘱病人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皮内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通常选择毛发、色素较少,皮肤较薄的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常用前臂中段内侧;预防接种可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

常用于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注射或为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风险,如疼痛、局部组织反应、注射失败、过敏性休克等,应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

(一)疼痛1.原因(1)注射前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置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的速度过快,或推注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

(4)注射针头过粗、不锐利或有倒钩,操作者手法不熟练。

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肤,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1)向患者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原则上选用等渗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患者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儿童患者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

‚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4.处理流程(1)患者诉疼痛→立即安抚患者→转移患者注意力。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一、疼痛(一)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二)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三)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备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儿童病人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 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

(2)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一)发生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多。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精】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精】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注射后,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疼痛的发生。

2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0.1m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置药液,推注药液计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映。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三、注射失败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婴幼儿可用前额皮肤上进行皮内注射)。

4、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

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四、虚脱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且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1.原因(1)病人精神紧张、恐惧。

(2)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大,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疼痛。

(3)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按压,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至局部直径约O.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亦能减轻疼痛。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O.1ml)。

(6)注射待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7)对剧烈疼痛者,给予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8)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二)局部组织反应1.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大。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有红肿、疼痛、瘙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等表现。

3.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皮内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精品推荐-doc】

皮内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精品推荐-doc】

皮内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精品推荐-doc】皮内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并发症1:疼痛预防与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液(通常是0.1ml)。

4(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5(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并发症2:局部组织反应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

预防与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0.5%碘伏棉签擦拭;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0.5%碘伏棉签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并发症3:虚脱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出汗、眼花、耳鸣、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严重者意识丧失。

多见于体质衰弱、饥饿和情绪高度紧张的病人。

预防与处理1(注射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冶疗。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做到二快一慢。

3(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做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

如病人发生虚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镇静,给病人及家属以安全感;将病人取平卧位,保暖,给予口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

皮内及静脉注射操作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皮内及静脉注射操作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直至脱离危险期, 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 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 平滑肌的作用 c.纠正缺氧改善呼吸给予氧气吸入, 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展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 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 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三、注射失败预防及处理
〔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获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求充分约束和固定。 〔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穿衣过多或袖口窄小者,可在 注射前协助病人将选择注射的一侧上肢衣袖脱出,婴幼 儿可选用前额皮肤上进展皮内注射。 〔4〕进步注射技能操作,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 〔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 位进展注射。
〔1〕药敏试验:取毛发、色素较少,且皮肤较薄的 部位. 〔2〕预防接种:常用三角肌下缘。 〔3〕部分麻醉的先驱步骤:相应的皮肤上进展。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1 疼痛 2 局部组织反应 3 注射失败 4 虚脱 5 过敏性休克 6 疾病传播
一 、疼痛预防及处理措施
〔1〕注意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 的获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 药物进展溶解,准确配制药液, 防止药液 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
静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的 预防与处理措施
概念 目的 常见操作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措施
静脉注射法
概念
将药液注入静脉的方法。
目的
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需迅速发生 药效时,可采用静脉注射法。 2.药物因浓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采取其 它注射方法。 3.作诊断、试验检查时,由静脉注入药物,如为 肝、肾、胆囊等X线摄片。 4.输液和输血。 5.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皮下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皮下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皮下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的准备:-充分洗净双手,并佩戴无菌手套,以确保注射环境的卫生。

-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药物或疫苗、酒精棉球和适当的容器用来处理废弃物。

2.注射部位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可以选择上臂三角肌、臀部上外侧等部位。

避免注射在有疮口、瘀血或皮疹处。

-不要在疼痛、红肿或受损的皮肤上进行注射。

3.皮肤准备:-清洁注射部位的皮肤,可以使用酒精棉球擦拭,从注射部位的中心向外擦拭,以确保皮肤清洁。

等待酒精完全干燥后进行注射。

4.注射角度和深度:-注射时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深度。

通常情况下,皮下注射要将针头完全插入皮下组织中。

5.针头位置:-确保针头进入皮下组织。

如果针头进入肌肉组织,可能会发生不适或疼痛。

如果注射的是疫苗,不正确注射可能会导致注射效果不佳。

6.缓慢注射:-在注射过程中要缓慢注射药物,以减少不适感和可能的局部反应。

7.技术培训:-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1.疼痛和刺痛:-操作时要注意缓慢注射,避免药物过快进入组织引起疼痛。

-确保药物是在室温下,并且不要过冷或过热,以减少注射时的刺激感。

2.局部不适:-操作后可以用冰块或冷敷物缓解局部不适。

-避免在有皮肤感染的区域注射,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3.局部出血:-注射时要注意避开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避免局部出血。

-注射后用纱布或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止血。

4.局部感染:-注射时要确保注射器、药瓶、瓶塞等都是无菌的。

-在注射之前和之后要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

5.针头断裂:-使用质量可靠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过度使用力量。

-如果发现针头断裂,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将断针头取出。

总结起来,预防和处理皮下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准备工作、正确的注射技术和细心的操作。

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并时刻注意患者的反应和注射部位的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以确保注射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皮内注射是将药物注入表皮层下的浅层组织中,常用于一些需要快速吸收药物的治疗和预防性注射。

这种注射方法相对无痛,易于实施,同时减少了使用注射器的难度和危险。

虽然皮内注射是一种常见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并发症需要注意。

操作技术不当不正确的注射技术可能导致潜在的并发症。

例如:•深度太浅或太深:浅注可能导致漏出,而深注可能破坏注射针或穿透过多组织。

•位置不当:药物应注射到皮肤上平的部位,以确保药物能够正确吸收。

•皮肤准备不充分:如果皮肤没有被充分准备,可能导致感染或其他问题。

解决操作技术不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参加专业课程学习皮内注射技术。

•专业医护人员应根据百科全书上的指南和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在身体标记注射点的位置前,务必先确保该区域没有明显的皮炎、失血性出血或皮下硬结的情况。

•在注射前,将皮肤上的油脂和污垢洗净,消毒或者使用更加昂贵的单次使用注射器。

细胞毒性药物对注射点周围环境的细胞毒性可能是另一个问题。

毒性程度因药物而异,但常见的潜在问题包括:•神经性疼痛•局部水肿和红肿•出血或注射点进一步感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尽快就医,在遇到毒性高的药物时,应该特别警惕是否在使用正确的药量。

过敏反应一些人可能对某些皮内注射药物产生过敏反应。

一般而言,局部和轻微过敏反应可以通过加重或低剂量处理,不需要紧急治疗。

潜在的过敏症状包括:•喉部痉挛,导致呼吸困难•皮疹或荨麻疹•血管扩张、低血压和其他严重症状。

应慎重使用药物,听从医生的嘱咐,特别对于过敏体质者应加倍,密切监测。

皮内注射法是一种相对容易实施的并且安全的注射方式。

仔细地准备注射部位并发挥你的专业技能,可以最小化出现并发症的机率。

同时注意药物的毒性和过敏反应,随时调整药物的使用量和方式,尽可能切掉迟发性疼痛的症状。

最后,任何不适应该及时就医。

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注射给药法是将无菌药物注射人体内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不宜口服给药的病人。

但注射给药会造成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在工作中可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为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应急处理(一)疼痛1、临床表现:患者主诉疼痛。

2、预防措施(1)注重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2)正确选择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3)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4)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液。

(5)针头型号选择正确,检查针头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6)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3、处理措施(1)做好解释沟通工作,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2)疼痛剧烈者,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对症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1、临床表现: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

2、预防措施(1)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3、处理措施(1)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2)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0.5%碘伏棉签擦拭。

(3)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0.5%碘伏棉签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

(4)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虚脱1、临床表现: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出汗、眼花、耳鸣、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严重者意识丧失。

2、预防措施(1)注射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询问患者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冶疗。

(2)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患者,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3、处理措施(1)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

(2)立即做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

第三节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第三节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第三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1.原因(1)病人精神紧张、恐惧。

(2)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大,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疼痛。

(3)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痛觉。

(4)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按压,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至局部直径约O.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亦能减轻疼痛。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O.1ml)。

(6)注射待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7)对剧烈疼痛者,给予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1.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大。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有红肿、疼痛、瘙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等表现。

3.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或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虚脱预防:1、注射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消除紧张心理,询问病人进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据药物的浓度、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

3、对以往晕针、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处理:1、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注射,正确判断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

2、如发生虚脱现象,将病人平卧,保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静脉推注50%葡萄糖等措施,症状可逐渐缓解。

(二)过敏性休克预防:1、皮内注射前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如有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

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在皮试观察期间,瞩病人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结果为阳性者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

3、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注射液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器等。

处理:1、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通知医生,协助病人平卧。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

3、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人工辅助呼吸,按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

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4、按医嘱将地塞米松5-10mg等药物,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

5、扩充血容量。

6、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7、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病人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处理规定及流程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处理规定及流程

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第一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疼痛(一)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二)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三)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①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儿童病人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 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

②采用横刺迸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 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一)发生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多。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注射后,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疼痛的发生。

2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0。

1m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置药液,推注药液计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映。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三、注射失败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婴幼儿可用前额皮肤上进行皮内注射).4、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四、虚脱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且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疼痛预防与处理规范1. 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 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刺激。

3. 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液。

4. 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5. 注射在待皮肤消毒剂干燥后方可进行。

(二)局部组织反应预防与处理规范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嘱患者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可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2467.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避免抓、挠,用皮肤消毒液棉签擦拭。

8.局部皮肤有水疱者,用皮肤消毒液棉签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

9.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应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三)虚脱预防与处理规范1.注射前做好有效沟通,消除紧张心理。

2.询问患者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3.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做到二快一慢。

4.对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5.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并做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

如虚脱,将病人取平卧位,保暖,给予口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

少数病人通过给氧或呼吸新鲜空气,症状可逐渐缓解。

(四)过敏性休克预防与处理规范1.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如有则停止该项试验。

2.皮试观察期间,嘱患者不可随意离开。

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正确判断皮试结果,阴性者可使用该药,若为阳性结果则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

3.备好 0.1%盐酸肾上腺素、氧气、吸引器等急救药品及器材。

4.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按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进行抢救。

皮内注射技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内注射技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内注射技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预防:(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入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一般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液(通常是0.1ml)。

(4)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5)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二)局部组织反应预防:(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2)正确制药液、推注药液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面增加局部组织反应;(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做好解释工作,不可随意播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5)详细询间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处理:(1)局部瘙痒者,勿挠抓;(2)局部水疱者,先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3)注射部位溃烂、破损,按外科换药;(4)局部组织反应者,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三)虚脱预防:(1)注射前向忠者做好解释工作,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思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间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做到二快一慢。

(3)对以往有绿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做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放还是虚脱如病人发生虛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镇静,给病人及家属以安全感;将病人取平卧位,保暖,给予口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少数病人通过给氧或呼吸新年空气,症状可逐渐解。

(四)过敏性休克预防及处理:(1)皮内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散史,尤其是青霉素等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如有过敏者则停止该项试验。

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皮试观察期间病人不可随意开,注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阴性者可使用该药,若为阳性结果则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注射盘内备抢救盒。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八、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一)目的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实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二)准备1、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自我介绍。

2、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宽敞。

3、用物准备:皮肤消毒液、棉签、弯盘、砂轮、1毫升注射器1具、5毫升注射器2具、4号与7号针头、注射药物(80万单位的青霉素)、0.9%生理盐水、盐酸肾上腺素1毫克、注射卡、潮湿小毛巾、手消毒剂、开瓶器、污物缸、必要时准备氧气等急救药品。

(三)操作评估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和心理状态。

2、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和用药史,对药物的作用、治疗情况的认知程度及合作程度。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

(四)操作步骤(以青霉素皮试配置为例)转抄核对医嘱→解释、核对床头卡、腕带→评估全身及局部→询问有无过敏史、饮食等→再次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备物、检查青霉素、生理盐水(口述所备物品并检查质量药名、剂量、效期、质量)→启青霉素针剂盖→启生理盐水盖→注明开瓶时间、用途→分别消毒两瓶塞→用5ml注射器向液体瓶内注4毫升空气→抽4毫升生理盐水→注青霉素瓶内→充分溶解→1毫升注射器抽取青霉素溶液0.1毫升→抽取生理盐水0.9毫升→混匀→弃去0.9毫升→再抽取0.9毫升生理盐水→混匀→弃去0.9毫升→再抽取0.9毫升生理盐水→混匀→单手将保护帽套针头上(反穿入袋)→置治疗盘内→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取舒适位→选择注射部位→手前臂掌下1∕3尺侧→核对医嘱→酒精消毒皮肤→取1ML注射器换4号针头→排气→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10°角进针注入皮内→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药液0.1毫升→拔针→看时间→查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位→告知注意事项→消毒手→记录皮试时间→医疗、生活垃圾分开处置→洗手→取口罩→15-20分钟后两名护士观察结果→记录双签名。

(五)并发症及处理1、疼痛:预防:⑴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一)目的
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实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二)准备
1、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自我介绍。

2、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宽敞。

3、用物准备:皮肤消毒液、棉签、弯盘、砂轮、1毫升注射器1具、5毫升注射器2具、4号与7号针头、注射药物(80万单位的青霉素)、0.9%生理盐水、盐酸肾上腺素1毫克、注射卡、潮湿小毛巾、手消毒剂、开瓶器、污物缸、必要时准备氧气等急救药品。

(三)操作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和心理状态。

2、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和用药史,对药物的作用、治疗情况的认知程度及合作程度。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

(四)操作步骤(以青霉素皮试配置为例)
转抄核对医嘱→解释、核对床头卡、腕带→评估全身及局部→询问有无过敏史、饮食等→再次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备物、检查青霉素、生理盐水(口述所备物品并检查质量药名、剂量、效期、质量)→启青霉素针剂盖→启生理盐水盖→注明开瓶时间、用途→分别消毒两瓶塞→用5ml注射器向液体瓶内注4毫升空气→抽4毫升生理盐水→注青霉素瓶内→充分溶解→1毫升注射器抽取青霉素溶液0.1毫升→抽取生理盐水0.9毫升→混匀→弃去0.9毫升→再抽取0.9毫升生理盐水→混匀→弃去0.9毫升→再抽取0.9毫升生理盐水→混匀→单手将保护帽套针头上(反穿入袋)→置治疗盘内→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取舒适位→选择注射部位→手前臂掌下1∕3尺侧→核对医嘱→酒精消毒皮肤→取1ML注射器换4号针头→排气→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10°角进针注入皮内→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药液0.1毫升→拔针→看时间→查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位→告知注意事项→消毒手→记录皮试时间→医疗、生活垃圾分开处置→洗手→取口罩→15-20分钟后两名护士观察结果→记录双签名。

(五)并发症及处理
1、疼痛:
预防:
⑴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⑵采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酶对药液进行溶解。

⑶应选择4至4号半锐利皮试针头进行注射。

⑷待皮肤消毒剂干燥后方可进针注射。

⑸熟练掌握注射技巧,做到准而快地进针,缩短刺皮时疼痛的持续时间。

处理流程:安慰患者→分散注意力→进行熟练的注射
2、局部组织反应
预防:
⑴熟练掌握皮内注射技术,准备掌握配置浓度,准确注入药液剂量。

⑵对皮肤刺激性强的药物在注射前履行告知义务。

⑶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选择合适的针头。

(4)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及随意搔抓、揉按局部皮丘。

处理流程:局部皮肤瘙痒→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健康宣教→观察局部皮肤→记录
3、注射失败
预防:
⑴对不合作的患者肢体给予约束和固定,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⑵提高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力度及药量,以避免因进针过深过浅导致针头
注射部位不在表皮、真皮之间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皮内,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针头贯穿皮肤。

⑶注射完毕拔针时,勿用棉签按压、按揉,覆盖局部注射部位。

处理流程:拔针更换针头→向患者说明原因并致歉→重新选择注射部位→另行注射
4、过敏性休克
预防:
⑴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青霉素等已引起过敏的药物,如有停止该项试验。

⑵皮试观察期间,嘱患者不能随意离开。

⑶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在注射间备有氧气和吸痰设备。

⑷严格无菌操作,注意配置药液有无外观变化、沉淀、破损,检查药物的有效期。

处理流程:立即停止给药→通知医生→平卧→就地抢救→畅通气道→做好气管切开术前准备→遵医嘱用药→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记录
注意事项
1、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

2、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3、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予注明。

4、不易空腹进行皮肤试验或药物注射:晕针、疼痛刺激等,产生头晕眼花、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等,易与过敏相混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