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合集下载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二章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二章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进程:第5次课第2章第一节学时:2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按节):第2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植物病害概述一、植物病害的定义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到其他寄生物的侵染,植物的正常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影响其使用价值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结构的改变,最后发病植物外观表现出病态。

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判断植物病害的两个衡量标准(1)病害必须有病理程序;(2)病害必须造成损失。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症状: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包括病状与病征两个方面。

(一)病状类型植物发病后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病状。

大致可分为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五类。

1.变色指植物病部细胞内的叶绿素被破坏或形成受到抑制,以及其它色素形成过多而表现不正常的颜色。

2.斑点指植物病部局部细胞和组织坏死;但不解体,所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坏死斑。

3.腐烂指植物病部整个组织和细胞被破坏而消解。

4.萎蔫植物失水而使枝叶凋萎下垂的现象。

5.畸形植物发病后,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或毒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

(二)病征类型指病部所长出的病原物的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类:(1)霉状物;(2)粉状物;(3)颗粒状物;(4)线状物;(5)脓状物。

三、植物病害的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按其不同性质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是不能传染的,所以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该类病害的发生直接取决于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是指能够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传染性病害,也称侵染性病害。

林木病害识别—认识植物病害

林木病害识别—认识植物病害
光照过强:露地植物日灼病 光照不足:保护地植物徒长
• 五、通风不良 • 六、酸碱度不适宜
七、有毒物质
SO2、SO3、HCl、粉尘等引起叶缘,叶尖 枯死,叶脉间变褐—落叶,此外农药、 化肥使用不当,花木叶片常产生斑点和 枯焦脱落。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城镇注意选择抗 烟性较强的花木和树木进行绿化,改善 环境。
受病林木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原物在受病植物上表现出来的特征
所有病害都有病状
病症出现:真、细、寄生性种子植物,寄 生藻类
植物病害症状主要类型:
病症:病状和病症
病状
变色:黄化、花叶、褪绿、斑驳、明脉等 坏死:斑点、梢枯、疮痂、焦枯、穿孔、猝倒等 腐烂:干腐、湿腐 萎蔫:生理性萎蔫和病理性萎蔫 畸形:矮化、丛枝、皱缩、肿瘤、畸形等
病症:病状和病症
病状
变色:黄化、花叶、褪绿、斑驳、明脉等 坏死:斑点、梢枯、疮痂、焦枯、穿孔、猝倒等 腐烂:干腐、湿腐 萎蔫:生理性萎蔫和病理性萎蔫 畸形:矮化、丛枝、皱缩、肿瘤、畸形等
均匀变色(黄化) yellowing
长春花黄化病
不均匀变色(碎色)
郁金香碎色病
不均匀变色(mosaic)
烟草花叶病
病 征(症)
霉状物:霜霉、绵霉、灰霉、黑霉等 粉状物:黑粉、白粉、锈粉 粒状物: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等 蕈体(伞状物)担子果 脓状物:细菌所特有 外生植物:寄生性种子植物所特有 藻状物:寄生性藻类所特有
三、植物病害病原类型及其致病类型
引起林木发生病害的原因称病原;被寄生的林木称为寄主。
(一)侵染性病原和侵染性病害
缺素识别:
6)缺Zn:小叶症
症状在植株下部老叶出现
缺素识别:
7)缺B: 畸形果 症状在植株肉嫩组织出现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及所致病害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及所致病害

2.真菌的主要类群 (1)鞭毛菌亚门
营养体为较原始的原质团 到发达的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有1~2根鞭毛。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其中腐霉属、疫霉属、霜霉属与园林植物病害 关系密切。 腐霉属Pythium 孢子囊不规则形,孢囊梗丝 状。孢子囊产生泡囊后,在泡囊中形成并散发 出游动孢子。有性生殖在藏卵器中形成一个卵 孢子。大多在土壤中或水中营腐生生活,引起 苗木猝倒病或根腐、果腐等症状。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真菌的个体发育分为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即真菌
先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然后形成各种复杂的 繁殖结构,产生孢子。
1.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称为营养 体。典型的营养体为纤细多枝的丝状体。单根细丝 称为菌丝,菌丝可不断生长分枝,许多菌丝集聚在 一起,称为菌丝体。菌丝通常呈管状,直径5~6μm, 管壁无色透明。
真菌发育循环模式
(三)真菌的生理生态特性 1.真菌的生理特性 真菌是异养生物,必须从外界吸取现成的糖类
作为能源。真菌还需要氮及其他微量元素钾、 磷、硫、镁、锌、锰、硼、铁等。真菌与植物 的不同在于不需要钙。 真菌可以人工培养。真菌通过菌丝吸收营养物 质。有些真菌只能从寄主表皮组织获得养料, 如白粉菌,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收养 料。大多数真菌则从寄主内部组织吸收养料。 根据吸养方式,可将病原真菌分为以下三 种类型。
百 合 疫 病
百 合 疫 病 1. 症状 2. 病原菌
霜霉菌类 孢囊梗呈二叉或单轴分枝等,孢子囊卵形,
单生于孢囊梗顶端,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卵孢子 球形,表面光滑或有花纹。为害植物叶片,如葡萄霜 霉病菌、二月兰霜霉病。
霜霉菌类
葡萄霜霉病
(2)接合菌亚门

《植物病理学》章节笔记

《植物病理学》章节笔记

《植物病理学》章节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1. 定义: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的识别、发生、发展、流行规律、防治方法以及病害管理的一门科学。

它涉及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2. 研究对象:植物病原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和寄主植物。

3. 研究内容:- 植物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生活史、繁殖方式等。

- 植物病害的症状与诊断:研究植物病害在寄主上的外部表现(如斑点、腐烂、萎蔫等)和内部病理变化。

-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探讨病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传播和流行机制。

- 植物与病原生物的互作关系:研究植物与病原生物之间的识别、侵入、防御等相互作用。

- 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

二、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 植物病原生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通过对病原生物的形态、遗传特性等进行分类,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

- 植物病害的病理学:研究病害在植物体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机制。

- 植物抗病性及其遗传改良:研究植物对病原生物的抗性机制,并通过遗传育种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 植物病害的流行学:研究病害在田间种群中的传播、流行规律和控制策略。

- 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综合应用多种防治方法,实现病害的有效控制。

2. 研究方法:- 观察法:使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病原生物和植物病害的症状。

- 实验法:包括病原生物的分离、培养、接种实验,以及植物抗病性鉴定等。

- 调查法:通过田间调查、采样、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病害的分布和流行情况。

-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PCR、DNA测序、基因表达分析等技术,研究病原生物的遗传特性和植物与病原生物的互作。

- 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病原生物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大数据,揭示其生物学特性。

- 生态学方法:研究植物病害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病害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植物病理学:第三章 第四节 菌物所致植物病害的特点及其鉴定

植物病理学:第三章 第四节 菌物所致植物病害的特点及其鉴定

(三)子囊菌和无性态菌物所致植物病害的特点
病状 病征
种子、果实霉烂 苗木枯死 叶斑、炭疽、疮痂 枝条枯死、丛生 主干溃疡 根部腐烂 维管束阻塞、坏死,植株萎蔫(枯萎、黄萎)
霉状物、粉状物、刺状物、小黑点、菌核等
(四)担子菌所致植物病害特点
病害类型:黑粉病、锈病、立枯、纹枯、 根腐
病征:黑粉、黄锈、菌核、菌索
第三章 植物病原菌物
第四节 菌物所致植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害的特点及其鉴定
一. 菌物所致植物病害的特点
鞭毛类菌物 接合菌门 子囊菌门 无性态菌物 担子菌门
(一)鞭毛类菌物所致病害特点
对干旱特别敏感 症状多样: 膨肿、畸形、绵腐、霜霉、白锈、疫病 病征:典型
(二)接合菌所致植物病害特点
果实、花、块根、块茎 软腐、褐腐、根霉、黑霉病等 病征:霉状物,白色-小黑点
二.植物菌物病害诊断与鉴定
症状描述,发病流行特点 病原菌物的形态特征观察(显微) 接种验证 (新病害要遵循柯赫氏准则) 生理、生化、分子、超微结构等的分析:
--分子技术:rDNA、 ITS区序列的分析, DNA多态性等
小结
何谓菌物? 菌物的生物学:形态特征、系统发育、生态习性 菌物的主要类群,分类与鉴定,发育与演化 菌物所致的病害

真菌主要类群分类、所致病害及真菌病害查询表

真菌主要类群分类、所致病害及真菌病害查询表

真菌主要类群、个人分类、所致病害及真菌病害查询表真菌分类的基本规则(一)分类等级:真菌的分类等级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二)基本分类单位——种1、形态学种:根据形态特征的不连续性,对真菌个体进行分类而区分的类群。

2、生物学种:指原本可以相互交配繁殖,但由于地理隔离或生殖隔离,彼此没有机会交配的一个自然种群或个体种群3、系统发育种:经过系统发育分析而确定的具有同一个系谱关系的个体类群真菌分类系统的演变和比较(1)三纲一类的系统:①藻状菌纲③担子菌纲②子囊菌纲④半知菌类(2)Ainsworth(1973)的系统真菌(菌物)界包括粘菌门和真菌门,而真菌门包括5个亚门:①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②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③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④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⑤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3)Alexopoulus(1979)的系统:①裸菌门②鞭毛菌门③无鞭毛菌门真菌5个亚门的主要特征4、《真菌词典》第9版(2001)分类系统,真菌分属三个界:原生动物界:粘菌门、根肿菌门藻界:丝壶菌门、网粘菌门、卵菌门真菌界: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真菌的主要类群及所致病害1、鞭毛菌亚门及其所致主要病害: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引起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

腐霉属(Pythium) 引起植物幼苗的根腐、猝倒以及果腐等。

疫霉属(Phytophthora) 引起黄瓜疫病、番茄晚疫等。

霜霉菌类可引起多种植物的霜霉病。

鞭毛菌亚门所致病害特点:引起植物腐烂型症状,病部产生绵霉状物。

引起植株局部褪绿坏死或畸形肿大的症状,在病部产生霜霉状物、白锈状物等病征。

预防:百菌清、代森锰锌等。

治疗:乙磷铝、甲霜灵、恶霉灵、霜霉威、霜脲腈、烯酰吗啉、银法利等。

2、接合菌亚门及其所致主要病害:根霉属(Rhizopus)可引起瓜果软腐病,无臭味。

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六、半知菌类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六、半知菌类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玉米茎腐病病根
玉米纹枯病 (Maize Sheath Blight)
玉米纹枯病发病叶片
玉米纹枯病发病叶鞘
玉米纹枯病病 苞叶上的菌核
丝核菌属
水稻纹枯病菌
轮枝孢菌
作 业


1.绘制芹菜斑枯病菌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 2.绘制高梁炭疽病菌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和 刚毛; 3.绘柑桔青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Rhizoctonia cerealis
小麦纹枯病基部叶鞘症状
小麦纹枯病中上部叶鞘症状
小麦纹枯病病茎
小麦根腐病症状
镰刀菌属
水稻恶苗病
玉米镰刀菌穗粒腐病
玉米茎腐病 (Maize Stalk Rot)
禾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和瓜果 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混合侵染
三、实验内容


观察提供的半知菌病原玻片; 观察提供的半知菌所引起病害的挂图、散装标 本和盒装标本; 制作半知菌病原临时玻片,并观察病原形态特 点。
稻瘟病菌
番茄斑枯病
柑桔炭疽病菌
棉花炭疽病菌
棉花炭疽病菌
玉米小斑病 (Southern Leaf Blight of Maize)
实验六
半知菌类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一、实验目的


掌握半知菌中主要病原菌丛根孢菌、球壳孢菌、 盘梗孢菌和丝核孢菌(芽孢纲、丝孢纲、腔孢 纲)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所致主要病害的症状 特点。 熟悉和掌握切片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半知菌病原玻片及其所致植物病害标本;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切片用刀片、挑针、 擦镜纸、吸水纸、蒸馏水等。

植物病害的病原

植物病害的病原

子囊孢子(ascospore)的形成
子囊壳和子囊孢子
子实体
4、担孢子:
担子菌产生的有性孢子。
菌丝经过特殊分化和有性结合形成担子,在担子上形成有性孢子
1.?
2.?
菌物的有性孢子 3.? 4.?
5.?
菌物的有性孢子细胞壁较厚或有休眠期,有助于植 物病原菌度过不良环境,往往成为植物病害的初侵 染源。
3)附着枝:若干寄生真菌由菌丝细胞生出1—2个细胞的短
枝,将菌丝附着于宿主体上。
菌丝组织
菌丝组织:菌丝体一般是分散的,菌丝有时可以疏 松或密集地纠结在一起形成组织化的菌丝组织。 菌丝组织可分为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两种。 菌丝组织可以形成菌核、子座和菌索等特殊结构
菌核(sclerotium)
由菌丝组成的紧密的 耐久体。 形状大小各异,质地 坚实。 菌核外部为拟薄壁组 织,内部为疏丝组织。 有抵抗不良环境的作 用。
3)重要属
寄生植物并引起严重病害的主要有腐霉目(Pythiales)中 的腐霉属(Pythium)以及霜霉目(Peronosporales)中的霜 霉属(Plasmopara)和疫霉属(Phytophthora)
1、腐霉(Pythium)

菌丝无隔。 产生游动孢子和卵孢子。 孢子囊长形。 喜欢潮湿环境。 能引起苗木猝倒病等。
3.菌物的生活史 菌物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
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菌物生活史。
菌物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
菌丝体
产生无 性孢子
萌发
产生有 性孢子
生活史
形成新的 菌丝体
分生孢子
子囊孢子
正青霉Eupenicillium

植物病害及病原分类(按科属系统分类)

植物病害及病原分类(按科属系统分类)
泛生菌属
Pantoea stewartii
玉米枯萎病
三、致病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
病毒是一种由核酸和蛋白质两种主要成分组成的极微小颗粒,比细菌还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高度放大后才能看到。能通过昆虫、植物的各种繁殖方式进行传染。得病后,叶子或花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斑驳、皱缩、黄化、局部坏死、叶子皱缩、节间变短、植物矮小、丛生、生长畸形等。植物病毒共分为9个科(或亚科),47个病毒属,729个种或可能种。其中DNA病毒只有1个科,5个属;RNA病毒有8个科,42个属,624种,占病毒总数的85.60%。根据核酸的类型和链数,可将植物病毒分为五大类群:第一类群是双链DNA病毒,有2个病毒属,31个种;第二类群为单链DNA病毒,1个科,3个病毒亚组,74个种;第三类群为双链RNA病毒,2个科,5个病毒属,41个种;第四类群为负单链RNA病毒,包括2个科,4个病毒属,25个种。第五类群为正单链RNA病毒,涉达5个科,33个病毒属,558种。
密执棒形杆菌种
马铃薯环腐亚种
侵染为害五种茄属植物,马铃薯环腐病
诡谲亚种
花叶亚种
内布拉斯加亚种
密执安亚种
韧皮部杆菌属(2个种)
柑橘黄龙病菌
柑橘黄龙病(类菌质体引起)
柑橘青果病菌
柑橘青果病(黄枯病、黄少病)
链霉菌属
马铃薯接产疥疮病菌
马铃薯疥疮病、马铃薯疮痂病
劳尔氏菌属(Ralstonia)
劳尔氏菌
可危害30余科100多种植物,特别是茄科植物,能引起多种作物青枯病
座囊菌目
球腔菌属
引起山茶、月季等多种花木叶斑病
伯克利球腔菌:花生黑斑病
落花生球腔菌:花生褐斑病
球座菌属
浆果球座菌
葡萄房枯病
葡萄球座菌

植物病原真菌生物学及其对作物的危害和防治

植物病原真菌生物学及其对作物的危害和防治

植物病原真菌生物学及其对作物的危害和防治植物病原真菌是造成植物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类微生物专门寄生于植物体内,破坏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经济作物减产、死亡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从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病害种类和防治策略三个方面入手,探究植物病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思路。

一、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病原真菌通常是由黏液菌门(Myxomycetes)、鞭毛菌门(Chytridiomycetes)、子囊菌门(Ascomycetes)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中的某些类群所组成。

这些类群的代表物种多样,因此致病菌种也千差万别。

然而,这些代表物种在生活特征方面却有一定的相似性,总结起来大概包括以下几点:1. 寄生性病原真菌的生活史中必须与某些宿主植物相互作用,才能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

有些真菌是全寄生,在植物体内进行吸收营养和生殖;有些则是半寄生,既能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又能通过侵染植物体表部位或进入植物体内进行生殖。

2. 细胞壁成分真菌细胞壁是其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通常由纤维素、壳聚糖、蛋白质等多种生物大分子构成。

病原真菌的细胞壁在结构、成分上与普通真菌有所不同,其表面上可能附着有特殊的分泌物或蛋白质,有利于感染宿主,或者在宿主体内构建保护屏障,防止被宿主防御系统攻击。

3. 营养特点病原真菌通常采取寄生与异养相结合的营养方式,利用宿主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生长繁殖。

根据其不同的营养需求,病原真菌可分为黏液型、根型、腐生型、病斑型、腐烂型等多个类群。

以上三个方面是病原真菌生物学特征的大致概括,但实际上这个领域的研究还非常复杂。

因为病原真菌的进化历史、抗逆机制、遗传变异等都可能影响它的致病效能和治疗效果,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深化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了解。

二、病害种类病原真菌具有多种引起植物病害的形式,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1. 根肤病害根肤病害是由不同的真菌和杆菌引起的,它们能够扰乱植物的根系形态、结构和功能,甚至染色体分裂和细胞分裂等关键生理过程。

【管理资料】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四、担子菌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汇编

【管理资料】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四、担子菌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汇编

(3)局部侵染型:侵染寄主体内的菌丝 不作系统扩展,局限于侵染点周围表现 症状。如玉米黑粉病。
(4)幼茎侵染型:病菌从植株上根冠上 发育的幼芽出侵入,菌丝在寄主体内系 统扩展,最后在雄花的花粉粒内形成冬 孢子。
(2)层锈属( Phakopsora)
冬孢子单胞,无柄,不整齐地 排列成数层;夏孢子表面有刺。 枣层锈菌(P. ziziphivulgaris ) 引起枣树锈病。
黑粉菌与锈菌的主要区别是,它的 冬孢子是从双核菌丝体的中间细胞形成 的,担孢子直接着生在先菌丝(没有小 梗)的侧面或顶部,成熟后也不能弹出。 此外,黑粉菌不是专性寄生的。黑粉菌 大多为兼性寄生的,寄生性较强。
小麦秆锈病(wheat stem rust)
小麦秆锈病叶鞘(左)和叶片(右)上夏孢子堆
Puccinia graminis var. tritici
多型现象
0.性孢子(pycniospore):性孢子单细胞,单核,产生在性孢子器内,其作用 是与受精丝进行交配。性孢子器(pycnium)是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体侵 染寄主形成的一种有孔口、近球形的结构,性孢子器中产生性孢子和受精丝。
Ⅲ.冬孢子(teliospore):冬孢子是双核菌丝体产生的厚壁双核孢子,一般是 在生长后期形成的休眠孢子。冬孢子是锈菌双核进行核配的场所。许多冬孢子 聚生在一起形成冬孢子堆(telium)。
Ⅳ.担孢子:冬孢子萌发形成先菌丝,先菌丝转化为有隔担子,担子的小梗上 产生担孢子。冬孢子是原担子,先菌丝是后担子。锈菌的担孢子一般称作小孢 子,是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核孢子。
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四、担子菌 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1.锈菌病原玻片及其所致病害症状标本。 2.黑粉菌病原玻片及其所致病害症状标本。 3.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切片用刀片、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题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题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昆虫的外生殖器:昆虫用以交配与产卵的器官,雌性外生殖器称产卵器,雄性外生殖器称交配器。

2.两性生殖:通过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与雌性产生的卵结合后产生的受靖卵,发育成新个体。

3.孤雌生殖:昆虫卵不经过受精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4.多胚生殖:昆虫一个卵发育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胚胎的生殖方式。

5.卵胎生:昆虫卵就在母体内孵化直接产出幼体的生殖方式。

6.幼体生殖:昆虫还在幼体阶段就能生殖产生后代生殖方式。

7.昆虫的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

8.孵化:昆虫胚胎发育完成后脱卵壳而出的过程。

9.蜕皮:昆虫从卵中孵出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在旧表皮下形成新表皮,蜕掉旧表皮的现象。

10.龄期:相邻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11.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不完全变态的末龄若虫或稚虫、完全变态的蛹)脱皮而出的过程。

12.性二型:同种昆虫的雌雄两性个体,除产生性细胞的生殖腺和实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外生殖器构造不同外,在个体大小和体型、体色、外部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3.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在大小、体型、颜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4.世代:昆虫一个新个体(卵或幼虫)从离开母体到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15.生活史: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更确切的说是从当年的越冬虫态活动开始,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过程,称为生活年史简称生活史。

16.休眠:通常是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可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

休眠分为越冬与越夏。

17.滞育:由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但不是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长期的历史性反映。

当不良环境条件远未到来前,昆虫已经进入滞育。

一进入滞育,解除需要条件。

具有滞育现象的昆虫都有固定的滞育虫态。

18.趋性:昆虫对某些刺激的趋向或背向性活动。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1)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1)
有性阶段不明的真菌类群 以分生孢子进行繁殖或不产生任何孢子。
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梗上。 由于依据无性型分类,难以正确反映彼此
之间的亲缘关系。其分类单位一般称之为 形式纲、目、科、属、种等。
丛梗孢目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林木病理学的任务
研究森林生态系中乔、灌木树种生病的 原因,森林环境对病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以及森林病害防治的理论和方法。除森 林外,森林苗圃、行道和庭园绿化树木 的病害,木材腐朽的防治也属林木病理 学的研究范畴。
我国森林病害防治研究的现状
我国约有森林病害1000多种,目前在林业生产上 危害较严重的约60 多种,对所有这些危害较重的 病害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具体研究,基本上掌握了
油 茶 炭 疽 病
苹 果 炭 疽 病
月 季 黑 斑 病
杨 树 褐 斑 病
杨 树 大 斑 病
杨树斑枯病
月 季 花 叶 病
牡 丹 病 毒 病


核桃楸枝枯病(Melanconium juglandis
松树枝枯病 (Cenangium
ferruginosu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杨 树 溃 疡 病
杨 树 溃 疡 病
(一)鞭毛菌亚门 (Mastigomycotina)
菌丝体无隔,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有 性生殖产生合子或卵孢子.
常引起根部病害,如腐霉属(Pythium) 和疫霉属(Phytophthora).
腐霉属 1.孢囊梗和孢子囊 2. 泄孢 3. 藏卵器和雄精器
(二)结合菌亚门 (Zygomycotina)
立木腐朽病
立 木 腐 朽 病
立木腐朽病
伐桩腐朽
立 木 腐 朽

植物保护基础课程标准

植物保护基础课程标准

《植物保护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植物保护基础》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奠定基础。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昆虫学和病理学基本知识,掌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
(1


(4)具备熟知植物病害病原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症状表现的能力。

(5)具备能够识别和防除田间杂草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四)教学实施
1.


2.教材编写建议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编写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突出可操作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指导性,
以实践性、实用性内容为主,尽量做到文字描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寓教于乐。

(3)教材编写应立足于当地本行业的发展现状,将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等及时纳人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行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五)考核与评价
1.改革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侧重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引导学生具有
2.学生作
3.
4.。

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研究

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研究

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研究植物病原真菌是造成植物病害的重要病原体。

它们通过吸收植物的营养物质和产生毒素来侵害植物,导致枯萎、变黄、腐烂等症状。

了解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对于防治植物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菌丝侵染植物病原真菌通过菌丝侵染植物。

菌丝在植物表面形成菌丝垫,通过吸附作用粘附在植物表面,利用产生的酶分解植物细胞壁组分,侵入植物内部。

植物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外围的主要结构,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成。

植物病原真菌产生的酶可以分解这些组分,降低植物细胞壁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侵入植物内部。

二、毒素产生植物病原真菌产生多种毒素,对宿主植物产生多种影响。

这些毒素包括生长抑制素、生长激素和抗生素等。

其中一些毒素通过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来抑制植物生长。

一些毒素也可以破坏植物细胞膜和细胞壁,导致细胞死亡。

此外,还有一些毒素可以直接损伤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破坏植物的基础生理功能。

三、生长调控植物病原真菌可以通过调控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代谢,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一些菌株可以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使植物发生生理变化,促进植物生长;另外一些菌株可以产生植物分泌素,抑制植物生长和发育。

四、诱导氧化压力反应植物病原真菌可以诱导根系和叶片中的氧化压力反应。

氧化压力反应在植物体内是一个重要的代谢通路,它涉及到植物对环境刺激的响应和适应。

真菌感染植物后,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化物(ROS),使植物体内的氧化压力升高。

ROS可以引起细胞内酶、蛋白质和脂类的氧化损伤,对植物体内分子结构和功能造成直接影响。

在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时,生物学家们还采用了许多方法,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

通过这些手段,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真菌侵染过程中的基因、蛋白质表达和代谢过程,从而揭示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

总之,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需要从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角度进行探讨和研究。

未来,我们可以基于转化生物学的思路,尝试研发新型药物和治疗策略,为植物病害的防治和生态平衡的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器(haustorium ):由菌丝长出的伸入寄主细胞内高效吸 收营养的小突起。有球状、指状、掌状和丝状等类型。
白粉菌
霜霉菌
绣菌
白绣菌
附着胞(appressorium) :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 顶端的膨大部分。功能是牢固地附着在寄主体表。
假根(rhizoid ):自菌体上形成外表象根的 根状菌丝(黑根 霉)。作用是使真菌牢固附着在基质和寄主表面以吸取水分 和养分。
食用菌:香菇、草菇、羊肚菌、口蘑、木耳、银耳、猴头菌等
2、引真起菌植有物害病的害 方面:
引起人和家畜的病害 损害各种生活用品和生产器材
引起人的头癣、脚癣;牛、羊、狗的山谷热等
毒蘑菇80余种,呕吐、幻觉、狂笑、精神错乱等
黄曲霉毒素-致癌
第二节 真菌的基本形态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ungi
二、真菌的种类
? 真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极广,种类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海水、淡 水、土壤以及地面的各种物体都有真菌存在。
? 1974年Ainsworth 估计,全世界真菌约10万种。
三、真菌和人类的关系
1、真菌的有益方面
农业益菌:生防菌,植物共生菌,分解病残体 工业益菌:发酵、制酒 医药益菌:抗生素、保健菌 食用菌:木耳、各种菇类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The fungi infected plant and its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第一部分 真菌概论
第一节、真菌一般介绍 第二节、真菌的基本形态 第三节、植物病原真菌的生活史 第四节、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
第一节 真菌一般介绍
一、真菌的主要特征(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ungi )
The growth of fungal hyphae ( Neurospora crassa )
(二)菌丝的变态
(metamorphosis of hypha )
1、菌丝变态的原因 真菌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产生一些特殊 的的变态结构,以适应生活的需要。
2、菌丝的变态类型: A. 吸器(haustorium ) B. 假根(rhizoid ) C. 附着胞(appressorium) 和附着枝(hyphopodium) D. 菌环(snare)和菌网(networks loop ) :
功能:形成产孢机构(子实体);度过不良环境
1、为真核生物(eukaryotic ),有固定的细胞核. 2、营养体简单,大多为分枝繁茂的 菌丝体 ,细胞壁主要成
分为几丁质(chitin), 有的为纤维素(cellulose)。 3、营养方式为 异养型 ,没有叶绿体或其他可以进行光合作
用的色素,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 . 4、 典型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spores)。
? 单根的丝状体称为菌丝 (hypha)。通常呈圆管状, 有细胞壁 ,多数直径在 5—6um,大多数管壁无色透明 ,但有些真菌的细胞质中有各种色素,菌丝体就表现 不同的颜色,但这些色素不能进行光和作用。
? 菌丝的每一部分都有潜在的生长能力,每一断裂的小 段菌丝均可继续生长。
Penecillium
(1) 菌核(Sclerotium ):由两种菌组织形成的坚硬的休眠体
(2)子座(Stroma ) 特点:内部——疏松组织,外部——拟薄壁组织。
(3形)状菌:索大(小rh不izo一m,orp小h 的)如菜籽状、鼠粪状、角状,大的如 拳头状
颜色:初白色或浅色,成熟后呈褐色或黑色,, 作用:菌核中储藏有较丰富的养分,对高湿、低湿和干燥
的抵抗力较强,它是真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 体,环境适应,萌发产生菌丝体和产孢组织。
菌核
番茄灰霉病
黄萎病菌 Verticillium 微菌核(microsclerotia)
(2)子座(Stroma):菌丝在寄主表面或表皮下交织形成的 垫状结构 ,有时与寄主组织结合而成。子座是由拟薄壁组 织和疏丝组织形成。
捕食真菌(predatory fungi )的菌环(snare )
(三)菌丝的组织体
1、菌组织 (Fungal tissues ) 1)菌组织定义: 高等真菌的有隔菌丝体可以密集地纠结
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菌组织。菌组织的 作用是形成产孢机构和一些特殊结构。
2)菌组织类型:
a 疏松组织(Prosenchyma) :菌丝平行排列或纠结在一起 的组织,可看到 菌丝体的长形细胞。(用机械的方法它 们分开)。
b 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ma) :菌丝间结合紧密, 在组织外层是近圆形、多角形细胞,与高度植物的薄壁 细胞相似(一般用碱溶液才能使它们分开)。
寄生在植物表面的菌丝体
菌组织
疏丝组织 (Prosenchyma)
拟薄壁组织 (Pseudoparenchyma)
2、真菌的组织体:菌组织形成的特殊结构
殖体或营养不足时,也产生隔膜,但这种隔 膜是封闭的。
菌丝体( mycelium )
Hyphae of Rhizoctonia
germ tube (young hyphae) tips of Puccinia graminis
Appressorium Septum
玉米小斑病菌
Germ tube
。 两型菌丝(amphoteric) :外囊菌、黑粉菌在寄主上为菌丝
体,在人工培养基上为酵母状菌体。 菌丝体(mycelium ):真菌典型的营养体,细小和多分枝的
丝状体构成,常交织成团。
fungal hyphae
菌丝体类型和特点
有隔菌丝:高等真菌,多细胞,有隔膜,膜上有微孔。 无隔菌丝:低等真菌,菌丝多核大细胞,受伤或形成繁
一、真菌的营养体 (soma)
概念:真菌的营养体是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用来 吸收水分和养料,进行营养增殖的菌体。
(一)营mo养rph体olo的gic类al c型haracteristics of
fungi
原生质团(plasmodium): 粘菌、根肿菌。 单细胞(unicell ):椭圆形至球形,如酵母菌、壶菌。 假菌丝 (pseudomycelium ) :酵母菌芽殖产生的芽孢子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