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运输中温度监控及温控效果比对
血站血液冷链物流管理规定及温控监测实务
血站血液冷链物流管理规定及温控监测实务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血站血液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血液是一种珍贵的医疗资源,良好的冷链物流管理对于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科学的血站血液冷链物流管理规定和有效的温控监测实务显得尤为重要。
二、冷链物流管理规定1. 血液储存要求血液在储存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一般要求在2-6摄氏度之间,避免血液变质。
此外,还需要注意避光、避震动等因素对血液的影响。
2. 运输规定在血液的运输过程中,应当采用专业的冷链运输工具,确保血液的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同时,运输途中还需定期对血液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 温度记录在血站和运输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温度记录制度,对血液的温度变化进行记录和保留。
这不仅有利于事后的追溯和分析,也是对血液质量的保证。
三、温控监测实务1. 温度监测设备血站和运输车辆应当配备专业的温度监测设备,保证对血液温度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这些设备应当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准确可靠。
2. 温度监测方案针对血液储存和运输环节,应当制定详细的温度监测方案,包括监测频率、监测点位、异常处理等内容。
监测数据应当及时上传到专业的监测系统,以便管理人员随时监控。
3. 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发现血液温度异常,应当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包括调整温度设备、移动储存位置等,以确保血液的安全和质量。
结语血站血液冷链物流管理规定和温控监测实务的建立,对于维护血液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实务操作,才能确保血液的及时供给和质量可控。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我国的血液冷链物流管理水平能够与国际接轨,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配送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监控效果观察
龙源期刊网 配送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监控效果观察作者:沈秀珍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配送血液运输中施予冷链温度监控的价值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血站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实施新版配送血液单位血液运输冷链温度监控以前的相关资料,并将其与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实施新版配送血液单位血液运输冷链温度监控后的相关资料加以对比,观察比较其结果。
结果: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中不良意外的发生总数好于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中,P【关键词】冷链温度监控;运输;配送血液;效果;血液【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2-0004-01【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value and effect of cold chain temperature monitoring in distribution of blood. Methods: The data of the new cold chain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for blood transport units in the center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compared with the new cold chain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for blood transport units 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7. Observe and compare its results. Results: The total number of adverse accidents between April 2016 and mid-April 2017 was better than the total number of bad accidents between March 2015 and mid-March 2016. Conclusion: enhancing the monitoring of the cold chain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blood transport in the blood distribution unit can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old chain transpor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kinds of adverse accidents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which is worth implementing and applying in all directions.【Key words】cold chain temperature monitoring; Transport; Distribution of blood;Effects; blood現阶段在我国,因为各个血站中的监管体制持续获得了健全,所以对血液运输的各类进程也给予了严格的规定,急需标准运输的进程[1]。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一、输血护理服务的规定1、血液必须保存在指定的血库冰箱内,温度应保持在4℃,保存温度不当可能导致血细胞破坏或细菌感染,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3、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
4、根据医嘱进行输血,应向患者解释输血的目的及过程,要求患者及时报告不良反应。
5、输注两人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间隔输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避免产生免疫反应。
6、输入血液中不可加入其它药品或高渗性或低渗性溶液,以防血液凝聚或溶血。
7、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尤其是输血开始15分钟,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皮肤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先兆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处理。
若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抢救处理,余血和输血器送血库,报输血管理委员会。
二、输血过程的质量监控1、责任护士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从抽血到输血完成的整个细节进行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
2、护士长或专业组长进行质量控制。
3、护理部督查输血病人的护理记录,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
三、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1、护理部每半年进行一次对全院所有输血病例质量的成效评价。
2、对每一例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持续改进。
输血过程中的质控评价流程1、《临床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生填写,主治医师核准后签字,交护士站采集受血者血样。
2、护士根据输血申请单资料,采集前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后,将标明患者完整信息的标签贴到紫色试管上,再采集受血者血液2毫升注入紫色试管内,上下混均,并填写抽血时间,在《临床科室输血单》上签署采血人姓名。
3、由医务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及《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4 、送检人员在输血科填写送达时间、姓名性别、病案号、血型、输血前检查等内容,与输血科接收标本者两人共同核对后,双签名确认。
5 、取血时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一)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交叉配血结果;(二)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有效期、色泽。
配送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监控效果观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10月中第21卷第29期·医学综合论坛·作者简介:陈文丽(1981.05—),女,贵州安顺人,汉族,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血液中心。
配送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监控效果观察陈文丽(安顺市中心血站,贵州 安顺 561000)【摘要】目的:探讨配送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监控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血液样本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冷链管理,观察组采用冷链温度监控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运输员工的知识评分、设备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配送血液运输中应用冷链温度监控管理,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管理能力,管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冷链温度监控管理;血液;运输;冷链管理【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9-0176-03血液是当前无法替代的一种重要医疗资源,献血是公民自愿将自身血液捐献给单采血浆站,是献爱心救死扶生行为,具有重大意义,挽救无数人生命。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输血医学的发展,临床用血量不断增加,血液供需矛盾日益严峻,增加了血站的工作压力[1]。
血站承担各医疗机构血液供应的卫生机构,采血核心为保证医疗机构健康安全用血,保证血液质量[2]。
由于采供血过程中任一环节发生差错均会影响到血液质量,尤其是配送血液运输,如何提高血液运输管理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3]。
血液运输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通过实施冷链温度监控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血液质量。
本文将以200例血液样本为对象,探究配送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监控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血液样本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00例。
浅谈血液运输过程的冷链控制
oC,.,.,100c;血小板运输箱:22__2。C;冰冻血浆:一18。C以下剀。检测方法;将装有95%乙醇的塑料瓶(袋)
放置于血液运输箱中(与运输箱温度平衡),血液运输时与运送血液同时放入运输箱内,使用国家计量监督 部门标定的FLUKE
51
II温度测定仪测定开始放入运输箱时的乙醇温度,当运输箱到达目的地后,再次测定
血液被取出时乙醇温度,观察其温度变化是否符合标准并进行记录。通过温度监控,本站至今无1例因为 血液运输过程中的冷链温度控制不当导致影响血液质量的事故发生。
3仪器设备的管理 运输设备是保证血液运输冷链温度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对血液运输箱、血小板运输箱的生产厂家资
质进行评定,经站内药械小组审核通过后启用。对产品合格证、规格型号、使用说明书、购置日期、启用 日期、设备责任人等建立记录文件。对运输设备定期监控、维护、更换,保证了运输设备正常使用。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006,04,25. 肖星甫,输血技术手册[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200
203.
【作者±l!dJl:l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2l号,邮箱:limeilin08@163.com
269
4血液运输过程冷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的医疗用血主要通过血站由专车运送,由于本市机动车数量较多,交通经常出现拥堵现象, 导致血液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误点现象。工作人员采用绕路或使用应急车道等方式尽量缩短血液运输时间, 并未造成到达时血液温度超过规定温度范围,但在高温高寒天气的影响下,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为血液 运输过程的冷链控制提出了更严峻的问题。 5讨论 血液冷链是指血液和血液产品的贮存和运输的中心环节必须维持适宜的温度。加强血液运输过程的冷 链控制:(1)必须制定科学规范的标准操作规程;(2)应强化对运输人员的管理,强调冷链中最重要部分是‘‘人”; (3)需要专业化的冷链设备,如运血冷藏车,在运输不同保存温度的血液成分时应按温度要求进行分隔,可 使血液运输过程的冷链得到有力的保障;(4)血液产品处于正确温度以外的条件下的最长时间必须得到规定 和确认,须对血液产品在规定以外所采取的措施制定相应的程序;(5)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对运输条件、血 液质量需进行控制、监督和检查,保障血液运输的质量。 【参考文献l
血液运输箱储存血液运输过程温度变化情况的探讨
血液运输箱储存血液运输过程温度变化情况的探讨摘要】目的为了解冷藏血液放置于有冰源的血液运输箱(以下简称:运输箱)中,随时间延长血液及箱内温度变化情况,以确保运输环节的血液质量;方法使用ALT不合格报废的血液,在4℃冷藏24小时以上,取出置于放有冰源的运输箱中,将测温探头置于两袋血液之间,检测血液温度变化情况,另外一支温度计检测运输箱内空气温度变化情况;结果两袋血液之间温度从开始检测的5.2℃,5.5h后仍然能保持在4.9℃;而箱内空气温度从开始的8℃,5.5h小时后下降为3.1℃。
结论血液离开冷藏冰箱,将血液与冰源按一定比例放置于运输箱,长时间的运输过程,血液温度保持在要求范围以内,足以保证血液的质量。
【关键词】血液运输箱运输温度血液质量安全、有效的血液是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保证,在血液采集、制备、贮存、发放过程中,冷链保持是对血液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关键点之一,为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对血液运输过程的冷链变化情况进行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到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设备与材料 2~6℃冷藏冰箱,型号:MBR-506D(H),日本SANYO生产;数字显示测温仪,规格型号:FLuKE50S& 50DKJ,美国进口,每年进行校正;水银温度计一支,经过校正;颐创血液运输箱;科华专用冰源30块;ALT不合格血液30袋(400ml、300ml、200ml规格各10袋),本单位提供。
1.2 方法将ALT 不合格血液一起放置于有标识的2~6℃冷藏冰箱中,24小时后取出放置于有冰源的运输箱中,按照血液与冰源1:1比例储存。
使用水银温度计检测运输箱中空气的温度变化;同时使用数字显示测温仪温度探头放置于两袋血液之间检测血液的温度变化情况。
2 结果2.1血液放置于有冰源的血液运输箱中,5.5h后,运输箱内空气温度由8℃下降为3.1℃,两袋血液间的温度由开始的5.2℃下降到4.9℃,基本保持原来的状态。
见表1。
血液运输中温度监控及温控效果比对
[ ] Seu k a a oe cg i n n nt im nt[ ] 6 h zo i . t g r on i di a u e G . 免 A rp h n e t a n em o y 中国
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 论文集 . : 北京 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 免疫学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 ,0 0 8 2 1 :.
t届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 学 术大会学术委员会 ,0 0 2— 6 2 1 :5 2 .
[ ] 张毓. 8 寻求肿瘤疫苗 的新靶点 [ 冲 国免疫学会 第七届免疫学学 G]
术大会论文集 . 北京: 中国免疫学会第七 届免疫学学术大会学术 委 员会,0 02 . 21: 6 [ ] 尹芝南. T细胞亚群在肿瘤免疫 和炎 症反应 中的调 节作用 [ . 9 6 G] 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论 文集 . : 北京 中国免疫学 会 第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 ,0 0 2 — 7 2 1 :6 2 .
量 , 隔离层 上 按 照血液 、 源质 量 51 1l比例平 放 于 冰 :— :
1 材料 . 1
模拟 C D 一 保养液采集、 PA 1 制备的全血或
红细胞及病 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或病毒灭活冰冻血 浆成分血液 ,使用 O %的 N C 溶液在相同储存条件 . 9 a1 下贮存作为实验温度测试对象。山东威高生产 的型号
节 ; 计 在 0 1℃、0 3 c 、3  ̄ 设 ~ 0 1~ 0I > 0C的环 境 中 , 察 血 C 观 液 冰源质 量 比例 不 同情 况下 实验 对象 的温 度变化 。 1 . 温 度监 测 时间 的设定 。监测 和收集 实验 对象 在 .2 2
温度数据 。②运输过程中不允许打开储存容器箱盖 , 以保证监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③运输完成后 , 读取、
温度控制在成分血储存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血液从冰箱 中取 出后 , 从一个地方运送 到另~个地方 的过 程, 温度 必须始 终保 持 在 一 2 - + 6 %的范 围内 , 血 小板 在 ( 2 2±
2 ) ℃振荡保存 。 目前血站都配备有各种成 分血 的运 输装 备 , 如
全血 、 红细胞运输血箱 , 血小板运输箱 , 血浆运输 以冰块保存为
一
1 8℃以下保存 1年 ; 血小板 ( 2 2±2 ) ℃, 振动保存 , 振幅 5 c m,
6 0次 / r a i n 5 d ; 冰冻红细胞含 2 0 %甘油 一 1 2 0℃、 4 0 %甘油 一 6 5℃ 以下保存( 5 年) 。只有按照相应 的温度要求保存 血液成分 , 使
的贮血冰箱较多 , 血库血液成 分制备科 、 检验科 、 质量监控科等 都有冰箱 , 2 4 h不停机运转 , 非2 4 h 值 班科室尤 为重要 。每 台
贮血冰箱装 有电子温度显示 , 监 控报警系统 , 一旦温度不 在有 效的范围内立 刻报 警 , 而得到 随时处理 , 转移血液修复冰箱 , 保
度 的变化情况 , 如果在正常范 围内血液是安全的。
2 . 3 血 液的储存必须使 用一套温度监测报 警系统 ,血站
成分血 的保存是科学 的 , 就其生物活性而设定 的。从全血 采集离体后 即刻保存 , 分离的过程 、 运输 的过程都有温度要 求 , 根据血液 成分的不 同, 其保存 温度各不 相同 , 只有尽 快就其成 分分类保存 于不 同的温度 中, 在有效的时间 内应用 以达到更好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 1 9 )
1 2 . 6 %; 3级高血压 比例 由 2 0 . 6 %下降至 8 . 4 0 %。
配送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监控观察
配送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监控观察目的探讨配送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监控的应用效果。
方法广州血液中心自2014年1月开始实施新版配送医疗用血单位血液运输过程冷链温度监控模式,期间严密监测运输中途误点或误车、血液包装不正确、监控仪探头放置不正确、送达血液质量不合格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统计2014年1—12月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并与2013年同期进行比较,探讨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监控的应用价值。
结果2014年实施新版配送医疗用血单位血液运输冷链温度监控模式后,运输中途误点或误车、运输中血液处置不当、血液包装不正确、监控仪探头放置不正确、血液温度超标、送达血液质量不合格等不良事件发生次数较2013年均显著降低,差异P<0.05。
结论加强对配送医疗用血单位血液运输冷链温度监控提升了血液冷链运输水平,同时保证了血液质量,应推广使用。
标签:血液运输;冷链;温度监控[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ld chain temperature monitoring in the process of delivery of blood transportation. Methods Guangzhou Blood Center from 1 January 2014 began implementation version of the delivery of the medical units of blood blood transport of cold chain temperature monitoring mode. During the close monitoring of transit delays or car,blood packaging is not correct,monitor probe placed incorrect,service substandard blood adverse events such as the occurrence,statistics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period a number of adverse event,and with the same period in 2013 were compare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blood transport in cold chain temperature monitoring. Results The 2014 implementation version of the delivery of the medical unit blood transport of blood cold chain temperature monitoring mode,midway transport delayed or missed the train,transport in the improper disposal of blood,blood packaging is not correct,monitor probe placed incorrectly,excessive temperature of the blood,served blood quality of sub lattice adverse events such as frequency compared to 2013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cold chain temperature monitoring of the blood transport of the medical treatment unit increases the blood cold chain transportation level,and the blood quality should be promoted.[Key words] Blood transportation;Cold chain;Temperature monitoring随着我国血站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对血液运输过程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迫切需要规范运输过程。
温控与运输条件对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温控与运输条件对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娄 卫平① 吴雪丹② .
关键词 血 液 质 量 ;温控 ;运 输 条 件 ;保 存
[ 图分 类 号】R 5 . 4 【 献 标 识 码】B 【 章 编 号】10 - 6 X(0 2 0 — 16 0 中 4 71 文 + 文 0 15 8 2 1 )1 00 - 2
例 ,静 脉 血 栓 2例 ,关 节 僵 硬 2 ,褥 疮 1 ,并 发 症 发 生 例 例 率 为 2 . 1/7。两 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45 ,< 34 4 ) %(1 x= . P 5 0 5。 . ) o
3 讨 论
中 国医学电 新 ,2 1 4 0 0,72 :9— 8 () 6 9 .
得 临床 推 广 应用 。
表 1 两 组膝 关 节 功 能 比 较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O 5 <. 。 0
参 考文 献
【】 刘 刚 ,任 先 军 ,蔡 荣 林 , 等 . 腓 骨 骨 折 治 疗 回 顾 与 分 析 [J 1 胫 J.
率 为 8  ̄(/7。对照 组 出现切 口感 染 3例 ,肺部 感染 3 . 44 ) 5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对 血 液 质量 的影 响 。
l2 方 法 I
温 控 :将 A 组 4 0个 样 本 分 为 8个 小 组 ,分 别 在 4℃ 、 l 6℃ 、2 4℃和 3 0℃的 环 境 中保 存 2 4小 时 .然 后 再 转 入 4 ~ ℃的 环 境 中 ,并 分 别 于 0天 、4天 、8天 、 l 2天 、l 6天 和
医院血液运输箱使用规定制度
医院血液运输箱使用规定制度一、目的与依据为加强医院血液运输箱的管理,确保血液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医院内用于运输血液及相关血制品的运输箱。
三、血液运输箱的使用1.医院内所有运输血液的运输箱必须符合血液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2.运输箱必须规范化使用,经过检查和维护后方可投入使用。
3.每个运输箱应当明确标识,包括箱体编号、使用单位、保养单位等信息。
四、运输箱的存放和保管1.运输箱应当存放在指定区域,禁止存放于非指定区域。
2.运输箱应当储存在通风、干燥、清洁的场所,远离直射阳光和污染源。
3.运输箱在存放过程中,应当与其他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碰撞和损坏。
五、运输箱的清洁与消毒1.运输箱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污染或受到外部影响应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2.清洁过程中,应使用指定的清洁剂,并按照正确的清洁方法清洁运输箱内外表面。
3.消毒过程中,应选用安全有效的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4.清洁和消毒过程中,应做好相关记录,包括清洁和消毒的日期、方法及操作人员信息。
六、运输箱的维护与检查1.运输箱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定期检查运输箱的密封性能,确保密封效果良好,防止血液泄漏。
3.定期检查运输箱的温控装置,确保温度调节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定期检查运输箱的电源电池,确保其电量充足,能够满足运输需求。
5.维修和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维修和检查的日期、内容、修复情况等。
七、检测与验证1.运输箱应定期进行检测和验证,确保其性能和功能符合相关标准。
2.运输箱的检测和验证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进行相关记录。
3.检测和验证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加以及时处理。
八、违规处理1.违反本规定的,将按照医院有关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扣发奖金、禁止使用运输箱等。
2.对于故意污损、破坏运输箱等违规行为,将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探讨配送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监控的应用效果
龙源期刊网 探讨配送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监控的应用效果作者:王丽军李洁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摘 ;要】目的:探究配送血液中冷链温度监控管理的实际效果。
方法:我院血液配送运输工作自2018年1月起加强对冷链温度的监控管理,自管理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各随机抽取3000例血液制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对比两组血液制品品质检验合格情况以及血液制品配送过程中温度控制、设备管理、运输记录以及风险排查的评分情况。
结果:;研究组血液制品检查中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液制品配送中温度控制、设备管理、运输记录以及风险排查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配送血液运输过程中加强对冷链温度的监控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血液制品的合格率,提升血液制品的质量,确保血液制品管理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配送血液;血液运输;冷链温度;监控管理【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291-02冷链是血液、血浆储存及运输的主要系统,提升血液制品的运输质量需要从运输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运输设备两方面进行优化管理,随着相关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储存温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优化管理措施也在不断更新[1]。
我院血液配送运输工作自2018年1月起加强对冷链温度的监控管理,自管理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各随机抽取3000例血液制品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配送血液中冷链温度监控管理的实际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血液配送运输工作自2018年1月起加强对冷链温度的监控管理,自管理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各随机抽取3000例血液制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对照组3000例血液制品中红细胞样品1663例,血浆样品490。
血液运输过程的冷链控制分析
血液运输过程的冷链控制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运输过程中的冷链控制方式。
方法:将红细胞成分血分为三组,分别以无冰块保温箱(A组)、血液量:冰块量=6:1的冰块保温箱(B组)、血液量:冰块量=3:1的冰块保温箱(C组)保存运输,对三组血液标本进行运输,记录运输途中实时测量标本温度,对比三种血液标本包装方式的最长运输时间。
结果:A组的标本最长保存时间为(1.23±0.19)h,B组为(3.51±0.36)h,C组为(9.20±0.63)h。
C组的保存时间明显比A、B 两组长(P<0.05),A组的保存时间最短,明显比B、C两组更短,P<0.05。
结论:血液运输过程中要保证冷链的有效性,需要根据血液的运输距离选择不同的温度控制方式,长距离运输需放置冷源,以延长血液的保存时间。
【关键词】冷链;控制;血液运输;包装方式冷链,指的是用于血液及其制品存储、运输的温度控制系统,也可简单理解为从采血到用血全过程的温度控制[1]。
从血液的采集、包装、储存到运输、输注,冷链都贯穿始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冷链控制不当,都可能对血液质量直接影响。
在采-供血冷链控制中,血液运输是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的温度控制尤为关键。
本研究旨在寻找血液运输过程中最佳的温度控制方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上海颐创专用血液运输箱;杭州微松公司生产的T11PRO型可录式电子温度记录仪(已校准)及配套的分析软件(用以绘制温度曲线);冰块。
1.2 方法选取血库同一天采集到的红细胞成分血,将其随机分为三组:A组的血液运输箱中不放置冰块,B组按照血液量:冰块量=6:1的比例,放置冰块和血袋,C组按照血液量:冰块量=3:1的比例,放置冰袋和血袋。
在血液运输箱中放置温度记录仪,并在血袋表面粘贴温度记录芯片。
三组标本均每隔1分钟测量、记录1次温度,记录标本从采血点到标本温度>6℃的时间差,每组监测20次,最终取平均值。
青藏高原地区长途运输对血液质量安全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区长途运输对血液质量安全的影响葛旭辉【摘要】目的通过将格尔木采集的血液运往西宁全过程的血液质量分析,探讨青海高原地区影响血液运输的因素.方法格尔木地区驻军部队集中采集的血液运输至西宁后,部分血液出现了轻微溶血,针对造成溶血的原因通过排除法进行分析.结果高海拔地区献血者红细胞代偿性增高会使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加之大气压强的迅速改变,造成运输过程中发生溶血.结论通过对高海拔地区采集的血液因客观原因在长途运输时部分血液易发生溶血的分析,增加了对高原地区血液运输的认识,希望得到更多高原地区血站高海拔血液运输的重视.【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8(020)006【总页数】2页(P623-624)【关键词】高原地区;血液运输;气压;红细胞代偿性增高;溶血【作者】葛旭辉【作者单位】810000 西宁,青海省血液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1+2近年来随着血源供给不足,全国各地血液需求频频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
青海西宁地区同样存在此现象,因为青海高原地区人口基数小,地广人稀,加之青海省输血事业起步较晚,广大市民对无偿献血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从而导致青海省采供血工作开展困难,尤其当遇到偏型或天气连续下雨等情况时,难以及时补充血液库存。
2015年8月本中心血液库存下降后,为确保临床用血的及时供应,前往格尔木地区驻军部队集中采集血液,采集的血液被运送到西宁后发现部分血液存在轻微溶血现象,本文就造成溶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1 材料采集格尔木地区驻军部队战士共800人份,当日采集的血液暂存于格尔木市中心血站的储血专用冰箱内,该冰箱为该血站正常使用,温度稳定,性能良好,储存血液后有专人按要求观察并记录温度,温度监控使用两套监控系统,即专用冰箱显示屏所显示的温度及内置水银温度计手工记录温度,按照《血液储存要求》每3小时记录1次。
2 方法2.1 提前按照《血液运输要求》中血液运输箱保温性能的验证方法,对当次使用的全部运输箱进行测定。
血液运输冷链标准
血液运输冷链标准血液运输要求一:方式采用冷藏运输车或盛装于血液运输箱内借助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实施的运输。
二:运输箱(一)外观和内壁要求如下:1.箱体在盖合后应整体密闭,能防尘、防雨、防滑;2.箱体外观和内壁的表面光洁平整无裂痕,能防止液体渗漏;3.箱体在装入血液之前应保持清洁状态,应易于消毒和清洗。
4 箱体材料: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箱体不变形,内部材料不自发产生有害气体。
(二)保温性能如下:装载4℃~20℃物件时运输箱外表面不应出现明显的凝露现象;(三)控温类型:固定冰点材料控温:在运输过程中,应能维持适宜的温度,并应注意以下事项:1.运输全血及红细胞类血液成分时,不得使用-65℃或以下温度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冰点材料或干冰。
固定冰点材料应放臵在血液的最上层,并且不得与血液直接接触。
2.运输血小板时,需特殊固定冰点材料;或用20℃~24℃盛装液体的密闭容器代替。
3.运输冰冻血浆、冷沉淀时,使用-18℃或以下温度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冰点材料或干冰。
4.运输冰冻红细胞时,使用-65℃或以下温度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冰点材料或干冰。
注:全血及红细胞类血液成分不包括冰冻红细胞。
(四)运输温度1.运输全血及红细胞类血液成分(不包括冰冻红细胞):应维持在2℃~8℃。
2.运输冰冻血浆、冷沉淀:应维持在冰冻状态。
3.运输血小板:尽可能维持在20℃~24℃,轻轻震摇,防止剧烈震荡。
4.运输冰冻红细胞:应维持在-65℃或以下温度。
在运输不同保存温度的血液成分时,应按温度要求进行分隔。
采用血液运输箱运输血液应按血液成分运输的温度要求分箱装载,并不得在同一运输箱内混装其他任何物品。
运输过程中血液与冷源的比例为:短程运输5:1、远程运输2:1、远程高温运输1:1,注意观察取血箱送血前、中、后温度,并做好温度记录;确保血液运输箱密封无缝,在运输途中不得开启血液运输箱,防止震荡以及冷气流失。
(五)血液运输箱应有相应的标识,标示的内容应完整、清晰,标识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采供血机构名称; b)最大承重量; c)放臵方向、防摔、防晒、防雨; d)最多叠放层数; e)血液的品名、血液运输的起始地和目的地、血液保存的温度。
核酸血筛标本冷链运输保存的方法和效果分析
核酸血筛标本冷链运输保存的方法和效果分析目的探讨血站的核酸标本冷链运输保存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中标本运输的要求,模拟在车辆运输的条件下,使用不同的保存方法,测试运输箱内标本的保温时间(即标本运输温度保持在2~10℃的时间)。
研究共分3组,第1组:标本运输箱底部放置一块4℃冷源板;第2组:标本运输箱底部放置一块冷源板,四周随机选取两面各放一块冷源板,共三块冷源板;第3组:标本运输箱底部放一块冷源板,四周各放一块冷源板,共五块冷源板。
结果模拟车内开空调环境,调节实验室内温度为23~27℃,湿度为30%~70%,第1、2、3组运输箱保温时间分别为:(0.16±0.02)h、(6.16±0.37)h和(13.78±0.71)h,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97.474,P<0.05)。
结论一块冷源不能满足核酸标本运输的要求,摆放3块冷源和5块冷源,可以确保核酸标本运输保存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为输血安全提供保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ways and effects of blood sample cold chain transportation preservation in the blood center.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Blood Stations Technology Operation Procedures (2015 edition),the holding time of the samples in the transport cases (the time of samples transport temperature holding between 2 to 10℃)were tested by different preservation methods,simulated the condition of transportation by vehicles. The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first group were used one piece of cold source pl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transport cases .The second groups were used three pieces of cold source plate,one piece were placed at the bottom,and the others were placed at two sides selected randomly. The third groups were used five pieces,one placed at the bottom,and the others were placed at each side. Results To simulate the condition in vehicles with air condition to regulate the temperature of a laboratory to 23-27℃,humidity to 30%-70%,the holding time in the first,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groups were (0.16±0.02)h、(6.16±0.37)h and (13.78±0.71)h,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2197.474,P<0.05). Conclusion One piece of cold source cannot reach the requirement of nucleic acid samples transportation. Three and five pieces can ensure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ransportation of nucleic acid samples is within the appropriate range,which can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Key words] Blood center;Nucleic acid samples;Transportation and preservation;Cold source.目前我國血站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血液筛查普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虽然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但由于方法学本身的局限性,感染者“窗口期”献血、病毒变异、隐匿性感染及其他因素仍然可能引起输血后HBV、HCV和HIV等病原微生物感染[1]。
血液运输物流服务方案 (3)
血液运输物流服务方案引言血液是人类重要的生命物质,也是医院等医疗机构必须的资源之一。
在医疗流程中,血液的运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为了确保血液能够快速、安全地到达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物流服务方案。
本文将介绍血液运输物流服务方案,包括运输方式、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包装材料选择以及血液运输的安全管理等方面。
运输方式血液的运输方式可以分为陆运、航空和铁路运输。
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陆运:陆运是血液运输中最常见的方式。
主要适用于城市间或地区之间的运输。
陆运的特点是运输周期相对较长,但运费相对较低。
在陆运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当的保温措施,保证血液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
•航空:航空运输是血液运输中最快速的方式。
主要适用于急需血液的紧急情况,如手术、事故等。
航空运输的优势在于速度快、范围广,但是运输成本相对较高。
在航空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血液的温度控制和航空安全等问题。
•铁路:铁路运输适用于陆运距离较远,但不需要特别紧急的情况。
铁路运输相比陆运来说运输周期更长,但相对较稳定,也比航空运输成本更低。
在铁路运输中,同样需要保证血液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
根据具体的需求,可以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
温度控制血液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生命物质,温度是血液保持正常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血液的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血液质量的影响。
在不同的运输方式中,温度控制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陆运:在陆运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和使用温控设备来控制温度。
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泡沫箱、保温袋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监控温度,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持血液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航空:航空运输中,由于速度较快,温度的控制更加关键。
可以采用专门的航空保温箱或冷藏设备,确保血液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
同时,可以与航空公司合作,要求他们在操作中遵守相关的温度控制规定,确保血液的安全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血浆类血液模拟温度监测数据 血浆类血液在 0~10℃、10~30℃、>30℃的运输环境中,血液冰源质量 比例 2∶1~1∶2 均能够保证运输时间 12h 以内血浆类血 液保持在<0℃冰冻状态。见表 1。
表 1 血浆类血液模拟温度监测数据
血液品种 血液冰源质量比例 环境温度(℃) 血液品种 血液冰源质量比例 环境温度(℃)
5.0
4.5
4.5
5.0
5.5
6.5
7.5
8.5
注:灰色底纹区域数值表示为超过运输血液储存温度范围
2.3 运输血液在不同环境温度及时间段所确定的投 放冰源比例 环境温度和运输距离(时间)是直接影 响血液运输温度控制最主要因素,而消除其不利影 响,寻求并确定与之对应的血液和冰源质量比例尤为 关键。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将三者之间存在的一般性 规律,见表 3。
以内血浆类血液保持在<0℃冰冻状态;全血及红细胞类血液在 0~10℃、10~30℃的运输环境中,血液冰源质量比例 5∶1~1∶1 均能够保证
运输时间 6h 以内全血及红细胞类血液符合 1~10℃血液运输温度要求。结论:通过血液冰源质量比例的控制,能有效保证运输血液在
正常环境气温条件下和 500 公里运输距离(或 6h 运输时间)内的质量与安全。
-13.5 -10.0 -8.5 -18.0 -13.5 -9.5 -18.5 -17.5 -13.5
-10.0 -6.0 -5.5 -13.5 -10.5 -6.5 -16.5 -13.5 -8.5
-8.0 -4.0 -3.0 -11.0 -8.0 -4.0 -14.0 -10.0 -6.0
10h
运输过程开始后 1h、2h、4h、6h、8h、10h、12h 的温度。 1.2.3 血液运输装置要求。①全血或红细胞类血液置 于运血箱内侧竖垂直于箱底面码放,覆盖厚度为 3cm 的海绵或孔状物作为隔离层,考虑季节温度、血液数 量 、运 输 距 离 、运 输 时 间 等 因 素 ,依 据 运 输 血 液 总 质 量,于隔离层上按照血液、冰源质量 5∶1~1∶1 比例平放 生物冰袋。②血浆类血液运输装置时也应考虑上述影 响因素,依据运输血浆总质量,按血浆、冰源质量 1∶1~ 1∶2 比例上层、上下两层或四周与血浆直接接触放置 生物冰袋。实际应用时,为减轻运输过程中不可消除 的晃动使冰源与血浆产生的直接碰撞,建议运输血浆 使用外包装盒,或者使用冰源上下两层或四周放置方 法以减轻对血浆的挤压。 1.2.4 血液运输温度监测。①将激活的温度记录芯片 紧贴待测血液血袋及运血箱外侧箱体,监测和收集运 输血液及环境的温度变化。设置每 10 分钟采集 1 次 温度数据。②运输过程中不允许打开储存容器箱盖, 以保证监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③运输完成后,读取、 整理记录芯片中温度监测数据。
1h
不同时间血液温度监测数值(℃)
2h
4h
6h
8h
2∶1 血
浆 1∶1
类
血 1∶2
液
0~10 10~30 >30 0~10 10~30 >30 0~10 10~30 >30
-20.5 -19.5 -19.0 -22.5 -20.0 -20.5 -22.5 -22.5 -23
-19.5 -17.0 -16.0 -20.0 -17.5 -16.5 -20.5 -20.5 -20
[3] 曹雪涛.免疫识别与免疫调节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G].中 国免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免疫学会第 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2010:23.
[4] Hye-Jung Kim,Linrong Lu,Harvey Cantor.regulation of autoimmunity by CD8+ regulatory T cells[G].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术 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学术委员
会,2010:7. [5] 何维.人类 T 细胞与肿瘤免疫的基础和临床[G].中国免疫学会第
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 术大会学术委员会,2010:23. [6] Shezuo Akira.pathogen recognition and innate immunety[G].中国免 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 免疫学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2010:8. [7] 蒋争凡.固有免疫及其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G].中国免疫学会第 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 术大会学术委员会,2010:25-26. [8] 张毓.寻求肿瘤疫苗的新靶点[G].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 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学术委 员会,2010:26. [9] 尹芝南.γδT 细胞亚群在肿瘤免疫和炎症反应中的调节作用[G]. 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免疫学会 第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2010:26-27. [10] 程京.生物芯片与转化医学[G].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术
4.5
4.5
5.0
5.0
5.0
5.5
5.5
5.5
6.0
7.0
7.55
7.5
10.0
12.5
14.5
16.5
5.0
4.5
4.5
4.5
4.5
4.5
4.5
5.0
5.5
7.0
7.5
8.0
8.5
8.5
6.0
6.5
7.5
8.5
10.0
11.5
13.5
4.0
4.0
4.5
4.5
4.5
4.5
甘肃医药 2011 年第 30 卷第 12 期 Gansu Medical Joumal,2011,Vol.30,No.12
·729·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模拟 CPDA-1 保养液采集、制备的全血或 红细胞及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或病毒灭活冰冻血 浆成分血液,使用 0.9%的 NaCl 溶液在相同储存条件 下贮存作为实验温度测试对象。山东威高生产的型号 为 WG-BWX 的 9L、17L 运血箱。血液运输箱内外包装 全塑结构,内外壁间存在 3cm 厚度的聚氨酯材料作为 保温层。保冷材料质量为 150g、200g、250g、300g、450g 生物冰袋,在-30~40℃超低温环境冻结 12h 以上使用。 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温度记录芯片:温 度采集精度:±0.5℃;温度采集误差:±1℃;时间采集误 差:±2 分钟/月;传感器测试温度范围-40℃~+85℃。运 输工具为专用送血车、客运巴士。 1.2 方法 1.2.1 血液运输环境温度。我市属半沙漠干旱性气 候,常年高温达 33℃左右,低温在-32℃左右,年均温 7.9℃,日气温变化最大特点是温差较大。由于实际运 输血液均要求放置于车厢内的可调节温度环境下,一 般处于 0~40℃范围内,因此运输全血、各类红细胞及 血浆血液时多考虑冰源更好保冷的因素,对于季节性 温度变化以运输血液与冰源的质量比例多少进行调 节;设计在 0~10℃、10~30℃、>30℃的环境中,观察血 液冰源质量比例不同情况下实验对象的温度变化。 1.2.2 温度监测时间的设定。监测和收集实验对象在
作者单位:735000 甘肃 酒泉,酒泉市中心血站发血室
围内调配血液运输的意义,设计监控 12h 内血液在运 输过程中的储存温度。我市辖区内送血单次运输距离 长的特点在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也是比较突出的,因 而,依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7.3 条款要求[1],控制血 液全程运输温度达到储存要求范围内以保障血液质量 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针对本地气候特点,我站多年来 策划并组织人员开展相关试验,制定控制手段,并且从 实际的血液运输过程中获取大量的监测数据,以期符 合血液运输温度控制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免疫学会. 中国免疫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免疫学 会第七届全国学术大会[G/OL].北京:2010,[2010-10-26].http:// www.csi-.
[2] William E Paul.CD4 T CELLS - FATES AND FUNCTIONS [G].中 国免疫学会第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免疫学会第 七届免疫学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2010:9-10.
表 2 全血及红细胞类血液模拟温度监测数据
血液品种 血液冰源质量比例 环境温度(℃) 血液品种 血液冰源质量比例 环境温度(℃)
1h
不同时间血液温度监测数值(℃)
2h
4h
6h
8h
10h
12h
5∶1 全
血
及
4∶1
红
细 3∶1
胞
类
血
2∶1
液
1∶1
0~10 10~30 >30 0~10 10~30 >30 0~10 10~30 >30 0~10 10~30 >30 0~10 10~30 >30
4.5
4.0
4.0
4.5
5.5
6.0
6.5
7.0
4.5
4.5
6.5
8.5
9.5
11.0
12.5
4.0
4.0
4.0
4.0
4.0
4.0
4.0
3.5
3.5
4.0
4.5
5.0
5.0
5.5
4.5
4.5
6.0
7.5
8.5
10.0
11.0
3.5
3.5
2.5
1.5
1.0
1.0
1.0
3.0
3.5
3.5
4.0
4.0
4.5
·728·
甘肃医药 2011 年第 30 卷第 12 期 Gansu Medical Joumal,2011,Vol.30,N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