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暨南大学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暨南大学·2019年384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暨南大学·2019年384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2019年暨南大学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
文博综合科目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对考古学、博物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分析理解能力。

Ⅱ.考查范围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古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博物馆理论与实务、文博考古工作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等。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考古学(50%左右)
2、博物馆学(50%左右)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3、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Ⅳ.试题示例
一、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放射性碳素断代
2.金石学
3.殷墟
4.五铢钱
5.基本陈列
6.博物馆
7.张謇
8.藏品编目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1.隋唐长安城的布局。

2.当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3.博物馆陈列展厅布局的种类。

4.博物馆藏品征集的主要途径。

三、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1.试论考古学的“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2.试论隋唐五代的制瓷业。

3.结合你参观过的某个陈列,谈一谈博物馆策展过程中应怎么样兼顾教育与娱乐。

Ⅴ.参考书目
1.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48文博综合

348文博综合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8科目名称:文博综合
满分:300分
考核目标
1掌握文物博物馆学基本理论
2掌握文物博物馆学发展趋势
3了解相关的文物博物馆常识
4文字表达能力及逻辑性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考查范围
一、文物学基础
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与方法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4、文物学的发展简史
5、文物的性质
6、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
7、文物管理与保护
二、博物馆学基础
1、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3、博物馆发展史与博物馆学简史
4、博物馆功能与类型
5、博物馆藏品的搜集和鉴定
6、博物馆藏品管理
7、博物馆陈列与展览
8、博物馆观众
9、博物馆经营管理
10、博物馆环境与文物保护
11、博物馆环境学的任务
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光照度、光源的紫外线比例和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等基本概念。

相对湿度、光照度、光源的紫外线比例的测量仪器。

12、博物馆环境对于文物损坏的影响
13、国际通用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原则。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一、文物学概论文物学的对象、任务。

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文物学的发展简史。

文物的性质。

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

文物管理的内容、文物保护管理措施、文物管理机构、文物的管理。

文物保护技术。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

文物工作人员的管理。

文物保护的科研与文物保护科技的应用。

文物保护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二、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

博物馆学简史。

博物馆的概念、特征、功能、类型。

博物馆发展史。

博物馆藏品的定义、搜集、鉴定的主要任务。

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目的、要求。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意义。

博物馆陈列与展览的定义与区别。

陈列的基本原则。

陈列工作的基本程序。

博物馆观众。

“目标观众群”。

观众调查研究方法。

博物馆之友。

博物馆的科学研究。

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

博物馆人事管理和博物馆经费管理。

数字博物馆的概念、功能、意义、要素、分类和特点。

三、考古学概论考古学的对象和任务。

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

考古学分支与种类。

考古的年代学。

考古发掘。

遗址的类型。

考古材料的整理。

考古学的阐释。

中国考古学知识: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文化,各时期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早、中晚期代表性文化。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时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范围、地理分布,主要的文化特征如陶器、石器、玉器、经济形态、聚落分布和葬俗等。

夏商周三代主要考古学文化及其时空框架,主要文化的特点如陶器、铜器、玉器,主要城址和墓葬。

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城址和重要墓葬特点,玉器、铁器、金银器,陶瓷考古,佛教考古,建筑考古等。

打制石器的技术和主要类型,旧石器技术的发展。

磨制石器的发展和主要类型及功能。

两种石器技术原料、加工、和分析研究的特点。

陶器加工的特点,技术的变迁,原料处理、形制特征、加工技术与用途的关系,手工、慢轮和快轮的区别与意义。

铜器和铁器的生产、种类、用途。

北京科技大学-348-文博考试大纲

北京科技大学-348-文博考试大纲

348-文博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范围《文博综合》(代码348)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课程,旨在反映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本课程重点考察考生对博文物与物馆学、考古学、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本课程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闭卷笔试。

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形式。

采用任选答题的形式,兼顾各校专业方向的差异。

三、考试形式与分值1、名词解释,15道备选题,任选10题作答,每题10分,共100分;2、简答题,7道备选题,任选4题作答,每题25分,共100分;3、论述题,4道备选题,任选2题作答,每题50分,共100分。

三、考试内容1. 文物学与博物馆学1.1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对象和任务1.2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发展(各阶段具代表性的理论、方法、学术著作、重要实践等)1.3 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1.4 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5 文物的性质、定名原则与方法1.6 博物馆的定义、功能与类型;博物馆藏品征集、鉴定、管理、陈列与展览;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2、考古学2.1考古学的定义、对象、任务和主要分支2.2 考古遗址的类型、材料整理与阐释方法2.3 中国考古学知识旧石器时代: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文化,各时期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早、中晚期代表性文化。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西地区各时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掌握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范围、地理分布,主要的文化特征。

青铜时代:夏商周三代主要考古学文化及其时空框架,主要文化的特点如陶器、铜器、玉器,主要城址和墓葬。

铁器时代:了解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城址和重要墓葬特点。

3. 科技考古3.1 科技考古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研究领域3.2 考古年代学(测年方法及特点)。

《文博学概论》考试大纲

《文博学概论》考试大纲

《文博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07122880课程名称:文博学概论/I ntrodu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Museum Studies课程总学时/学分: 32/2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学一、考试对象修完该课程所规定内容的设计艺术学专业本科学生。

二、考试目的《文博学概论》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文博学概论这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要求学生了解文物的概念、基本属性、文物的价值与作用,树立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观念;了解文物和博物馆工作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文博工作的规律、性质及原则,掌握文博工作的基本技能;了解文博事业及其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必要的行政、法律、政策及管理理论。

促使学生了解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上的理论与实践,为从事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打下一个较扎实的基础。

三、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型多样化,题目数量多、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4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4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

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即使大题目也不应占分太多,应适当压缩大题目在总的考分中所占的比例。

考查学生运用原理的题目占适当份量。

四、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1讲文物学的性质及研究理论与方法1、了解《文博学概论》课程的性质。

2、掌握课程的构架。

3、熟练掌握文物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2讲文物学的发展简史及文物的性质1、文物学的萌芽、产生、发展。

2、文物的定义、内涵、时限。

第3讲文物的定名、分类与文物的价值1、了解文物的定名、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2.、掌握文物的客观性及其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纪念性。

第4讲文物的作用和文物管理与保护1、了解文物的史料作用、教育作用、借鉴作用。

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文博综合》科目大纲(科目代码:348)学院名称(盖章):文史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11年3月18日《文博综合》科目大纲(科目代码:348)一、考核要求《文博综合》是历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3部分。

本科目要求考生对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技能。

例如,有关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历代著名文物收藏家、考古学家,法律法规,重要文物遗存及其保护,博物馆的现状,不同时期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状况,国外文博、考古的状况,有关的理论方法等等。

同时,特别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文博、考古的发掘、鉴定、修复、保护等。

重视实际操作技能是本课程的特点。

二、考核评价目标《文博综合》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的程度。

要求掌握基本概念、理论、法规,不同文物的特点,博物馆的功能,不同时代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状况,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重大考古发现的价值等等,以便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本科目的考试命题,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来组配试卷,掌握好试题的重点、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阅读理解等,可酌情组合,以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考核评价目标。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题量以中等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限度。

三、考核内容(一)文物绪论文物的定义;文物的价值和作用;文物保护与研究的历史发展概况;文物的科学研究;文物保护和管理。

第一章文物概论文物价值;文物作用;文物鉴定;文物分类;文物管理。

第二章文物保护史中国古代的文物保护;近现代的文物保护;历代文物研究;历代文物收藏家;文物管理;中国文物法规;文物管理机构;文物保护管理;文物出版机构;文物图书出版;学术团体;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暨南大学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
348文博综合科目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对考古学、博物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分析理解能力。

Ⅱ.考查范围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古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博物馆理论与实务、文博考古工作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等。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考古学(50%左右)
2、博物馆学(50%左右)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3、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Ⅳ.试题示例
一、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放射性碳素断代
2.金石学
3.殷墟
4.五铢钱
5.基本陈列
6.博物馆
7.张謇
8.藏品编目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1.隋唐长安城的布局。

2.当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3.博物馆陈列展厅布局的种类。

4.博物馆藏品征集的主要途径。

三、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1.试论考古学的“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2.试论隋唐五代的制瓷业。

3.结合你参观过的某个陈列,谈一谈博物馆策展过程中应怎么样兼顾教育与娱乐。

Ⅴ.参考书目
1.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