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练习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比例教学说课复习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比例教学说课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6a331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9.png)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 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阅读与理解
问题是“原来5 天的用电量,现 在能用几天”。
总用电量是一定的, 也知道现在每天的 用电量,可以用除 法计算。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 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y k (一定) x
探究新知
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t 水,水费是28元。
我们家用了10t水。
张大妈
李奶奶
思考: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方法一: 先算出水的单价,再求总价。
张大妈 李奶奶
水量 8t 10t
水费 28元 ?元
28÷8×10 =3.5×10 =35(元)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
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
1. 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
要用多少钱?
规范解答:
每支圆珠笔的价钱一定
用 比 例 法 解 答
答:小刚要用4.5元钱。
2. 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长是2.4m,如果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
解这个问题的关键 是找到不变的量。
只要两个量的比值 一定,就可以用正 比例关系解答。
张大妈: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 李奶奶:我们家用了10t水。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回顾与反思 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用 比 例 法 解 答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4单元 第03课时 解比例|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4单元 第03课时 解比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4d122ad1f34693dbef3e26.png)
2∶x=3.2∶7.2 x=4.5
(2)两个外项分别是 12 和 0.5,两个内项分别是
x 和������。
������
12∶x=������∶0.5
������
x=18(比例不唯一)
4.迄今为止,全球倾斜度最大的人工建筑——凯 越首都门的高度是160 m,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 的高度比是32:11。意大利比萨斜塔的高度是 多少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4 单元 第03课时 解比例|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4 单元 第03课时 解比例|ppt课件
作业课件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人教版
课后练
第四单元 比例
第3课时 解比例 (教材P42例2~3 )
1.仔细想,认真填。 (1)������:������=( 4 ):3
������������+������������=������
������������+������������ ������
5(7x+35)=8(4x+35) x=35
甲降脂茶:7×35=245(元) 乙降脂茶:4×35=140(元)
解题指导:由题意可得,设这两种降脂茶的 价格原来分别是7x元和5x元,再根据上涨 之后的价格之比为8∶5,即可列比例求解。
x=54
������.������=������.������
������ ������
x=������������
������
������:������=x:������
������ ������
������
x=������
������
3.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一课一练4.1.3《解比例》习题2-人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一课一练4.1.3《解比例》习题2-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ba7c7c9b89680203d825bb.png)
4.1.3《解比例》习题2第一课时1.填空。
(1)如果a︰4=6︰b,那么ab的值是( )。
(2)把等式4×9=6×6改写成两个不同的比例是( )、( )。
(3)如果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且其中一个内项是34,那么另一个内项是( )。
2.选择。
(1)已知x的45等于y的12,则x︰y=( )。
①14:25②41:52③45④25(2)( )是根据9×10=15×6得到的。
①9︰10=15︰16 ②9︰6=10︰15 ③9︰15=6︰10(3)( )能组成比例。
①80︰4和60︰4 ②12︰14和13︰16 ③35︰7和10︰2(4)把5×6=3×10改写成比例是( )。
①5︰6=3︰10 ②5︰3=10︰6 ③6︰5=10︰3(5)已知x︰5=y︰7,那么( )。
①5x=7y ②5y=7x ③xy=5×7(6)54x=是比例( )的解。
①2.6︰x=9︰5 ②3︰6=x︰8 ③521::255x= 3.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两个内项是45和x,两个外项是24和32。
(2)一个数x与25的比等于12.5与20的比。
4.妈妈买3kg梨和5kg苹果,买两种水果所花的钱数相等。
(1)梨与苹果的单价之比是多少?(2)苹果的单价是6元,梨的单价是多少元?5.下图中右边的平行四边形是左边的平行四边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的,求未知数x。
6.一个比例,已知两个内项的和是28,差是12,且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
请写出这个比例。
第二课时1.解下面的比例。
x ︰14=6︰28 7163::597x = 311::886x = 330.416x =2.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分别是x 和0.6,两个外项分别是5.1和1.7。
(2)0.4与x 的比等于3与32的比。
(3)最小质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比等于14与x 的比。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练习题ppt优质课件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练习题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623c6bad02de80d4d84061.png)
C.
3:4
3.一题多变化,动脑解决它:
(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
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9)。
(2)如果5a=3b,那么,ab
=
(3) (5)
b a
=
(5) (3)
(3)a︰8=9︰b,那么,a×b=( 72 )
思考
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 写出来(能写几个写几个).
:8 3 = 4:0 15 8:40 = 3:15 15:3 = 40:8 15:40 = 8:3
(2)2.5×0.4 = 0.5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
()
1、 ( ) = 8
5×8 = ( ) ×( )
2、0.63:( )=( ):10
0.63×10= ( ) ×( )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米,那么电线杆的实际长度是多少米?
育新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是 35m,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是 500:1。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 x
和
3 4
1 的比等于 5和
2 5
的比。
x:
3 4=
1 :2
55
x (2)等号左端的比是1.5 : ,等号右端比的
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轿车模型长24.92cm, 公共汽车长11.76m,模型车 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的长度是多少?
人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习题课___用1
![人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习题课___用1](https://img.taocdn.com/s3/m/6f09cbf258f5f61fb636661d.png)
①10×2.4=5×1.2
②5×10=2.4×1.2
③10×1.2=2.4×5
④2.4÷5=10÷1.2
3、如果X=
3 4
Y,那么X:Y=(
①
)
①3:4 ②4:3
③1:
3 4Biblioteka ④4 3:
3 4
4、下面第( ③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①7:8和14:16 ③2:3和12:13
②0.6:0.2和3:1
边高120厘米的樟树影子长75厘米。写出旗杆和 樟树与各自影子的比;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 比例?指出各部分名称。
二、课堂练习
1.填空。
(1)从18的因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2各比例是(
)和
(
)。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最先的合
数,另一个外项是(
)。
2.选择题。
(1)根据6a=7b写出下面的比例,不正确( ).
(
)
4、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分别是1.8和5,其 中的一个内项是1.5,另一个内项是( )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 外项是1.2,另一个外项是( )
(二)、选择
1、能与
1 5
:
1 3
组成比例的比是( ③ )
①1:3 ②5:3 35③
51④ 115:
2、因为10:5=2.4:1.2,所③以( )
(3)从18的因数中,写出4个数组成两个比例是
( 1:2=3:6 )和( 1:3=2:6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最小的
合数,另一个外项是( 0.25 )
基本练习
2 .选择
(1)根据6A=7B写成下面三个比例,不正确的是( C )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及练习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1fd2d4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1.png)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及练习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2. 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2. 解比例的方法3. 比例的应用题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比例关系。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比例关系,教师总结并引入比例的概念。
二、比例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1. 教师讲解比例的定义,解释比例的意义和组成。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解比例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解方程的方法,如交叉相乘法。
2. 教师讲解解比例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步骤。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解比例的题目。
四、比例的应用题(10分钟)1. 教师给出比例的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五、总结和复习(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比例的概念和解比例的方法。
2. 学生复习比例的性质和应用题,进行巩固练习。
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解比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通过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展示对比例概念和解比例方法的掌握。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比例关系的例子。
2. 练习题和应用题的题目资源。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比例的复合应用题和解题策略。
2. 组织学生进行比例相关的数学活动,如制作比例尺模型等。
六、比例问题的变形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例问题的变形,如比例的倒数、比例的乘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决变形比例问题,并总结解题规律。
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给出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2. 学生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答案,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八、比例综合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综合性的比例练习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比例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课后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课后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4f79a4b8f67c1cfad6b8f4.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课后练习(共十练附答案)4.1 比例的意义1.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不能的说出理由。
(1)0.9︰1.2和8︰6(2) 0.22.5 和 450(3)6︰45和0.8︰6 (4)12︰1.2和1︰1102.写出比值是14的两个比: 和 ,组成的比例是 。
3.连一连。
(将两个能组成比例的比连起来)2︰3 0.5︰0.20.6︰0.8 13︰1103︰1.2 4︰623︰15 35︰454.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3︰( )= ( )︰12(2)24︰9 = 8︰( )(3)( )︰3 = 8︰( )填完之后,将各组比例中的第一项与第四项相乘,第二项与第三项相乘,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4.2 比例的基本性质1.填一填。
(1)如果a ︰b =c ︰d ,那么,( )×( )=( )×( )。
(b 、d 都不为0)(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a ,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23 ︰ 14 和 45 ︰310(2)34 ︰1.2和 54︰1.63.根据等式,改写成比例式。
(1)14×12=21×8 (2)A ×B=C ×D4、用8,40,32再找上一个数组成比例,可以找哪些数?请写出组成的比例。
1.解比例。
(1)34 ︰56 =X ︰23 (2)1.5X =612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8与X 的比等于13 与 56的比。
(2)什么数与314 的比值等于 79与1.2的比值?3.轮船模型是按照与实物大小1︰400的比例做成的,它的长是20.5cm ,这艘轮船的实际长多少米?4.下图是一个山坡的示意图,如果A 点的高度是40米,B 点的高度应是多少米?1.上表中,路程是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的, 和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也就是 和 成正比例关系,和 是成 的量。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4.1.3解比例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4.1.3解比例课时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8c41b2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e.png)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4.1.3解比例课时练习选择题80:2=200:x ,那()A.800B.5C.80D.0.5【答案】B【解析】80:2=200:x 80x=2×20080x÷80=400÷80x=5选择题如果a÷=b×(a、b都不等于零),那么()A.a>bB.a=bC.a<b【答案】C【解析】解:令a÷=b×=1 ,则a= ,b= ,则a<b。
选择题在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两个内项()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答案】B【解析】因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所以两个内项的积=1,所以两个内项成反比例。
选择题当x=()时,:x的比值恰好是最小的质数.A.B.C.【答案】C【解析】解答:解;:x =2x= ÷2,x= ,答:当x= 时,:x的比值恰好是最小的质数.分析:最小的质数是2,所以可得的一个等式::x =2,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即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除数,比值相当于除法的商,然后再进行计算得到答案。
故选:C选择题:=x:9的正确的解是()A.x=15B.x=C.x=【答案】A【解析】解::=x:9×9= xx=3x=3x=15选择题在2、3、这三个数中插入第四个数X,使得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那么X最小是()A.B.C.D.【答案】C【解析】由解析可得:2×=3X ,所以X=.故选:C.选择题当:4=x:5时,x的值是()A.B.C.D.?【答案】B【解析】:4=x:5 ,4x= ×5 ,4x=3 ,x= 。
选择题x=4是比例()的解.A. 2.6:x=1:8B.3:6=x:8C.2.5:x=0.4:0.2【答案】B【解析】2.6:4≠1:8,x=4不是比例的解;3:6=4:8,x=4是比例的解;2.5:4≠0.4:0.2,x=4不是比例的解;选择题如果3:5=x:2 ,那么x应该是()A.B.C.D.【答案】A【解析】解:3:5=x:2 ,5x=3×2 ,5x÷5=6÷5 ,x=.故选:A选择题用4,0.8,5和x组成比例,并解比例,x有()种不同的解.A.1B.2C.3D.4【答案】C【解析】根据解析知,4,0.8,5和x组成比例的情况有12种:(1)5:0.8=x:4 ,0.8:5=4:x ,4:0.8=x:5 ,它们变形后都能写成0.8x=5×4 ,解相同.同理也有四个比例式变形后写成5x=4×0.8,和4x=5×0.8。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1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1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186fa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d.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第13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知道比例的定义,能够用比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2.掌握比例的性质,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的性质计算。
3.能够灵活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比例的性质。
2.灵活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复习与引入(10分钟)进行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引入比例的概念,向学生说明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讲解比例的性质(20分钟)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性质,例如相似三角形的比例、比例的乘法运算规律等。
3.练习比例计算(30分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比例计算练习,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
4.讲解实际问题(20分钟)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讲解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5.课堂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做简要总结,并展示正确的解题方法,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重要性。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巩固比例计算能力。
2.思考并总结比例的性质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针对课堂中讲解的实际问题,尝试寻找更多类似问题并解决。
教学反思与展望这堂课上,学生对比例的理解程度较好,但在实际问题的运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下节课继续加强实际问题的讲解和练习。
希望通过更多的实际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比例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围绕比例展开,深入探讨比例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灵活运用比例。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实际案例的训练,更加熟练地运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课一练】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第3课时解比例-附答案
![【一课一练】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第3课时解比例-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f3542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4.png)
第3课时解比例◆基础知识达标1.解比例x∶6.5=4∶3.25x=()A .110B.8C.15D.10 2.求未知数x.1.2∶x=6 x=()A.16B.0.2C.114D.5 3.13:15=x:9的正确的解是()A.x=15B.x=115C.x=3154.x=4是比例()的解.A.2.6:x=1:8B.3:6=x:8C.2.5:x=0.4:0.2 5.已知a:7=9:b,下面的式子中不一定能成立的是()。
A.a:b=7:9B.7:b=a:9C.ab=63D.7:a=b:96.(X﹣0.1):0.4=0.6:1.2则X=()A.X =0.3B.X=0.9C.X=0.87.1.5:0.9=x:18,x等于()A.40B.30C.20D.3 8.用a、3、8和12这四个数组成比例,a可能是()A.1B.2C.3D.4◆课后能力提升9.8:20与18:x成比例,则x为()。
A.25B.35C.45D.55 10.解比例.6 x=2 0.75x=()A.10B.8C.2.25D.40 11.340=12x x=()A.1.5B.2C.160D.14000 12.用4,0.8,5和x组成比例,并解比例,x有()种不同的解.A.1B.2C.3D.4 13.8:5=20:x中,x的值是()。
A.4B.8.5C.12.514.x= 54是比例()的解.A.2.6:x =1:8B.3:6= x:8C.52:x = 25:1515.求未知数x.x∶ 17=12x=()A.16B.0.2C.114D.5 16.如果3:5=x:2,那么x应该是()A.65B.56C.103D.31017.依据条件列出比例,解比例.等号右面的比是9∶x,等号左面的比是420∶168∶= ∶x=18.解比例x:14=2.75:0.2则x=(用小数表示)第3课时解比例◆基础知识达标1.解比例x∶6.5=4∶3.25x=()A .110B.8C.15D.10【答案】B2.求未知数x.1.2∶x=6:1 x=()A.16B.0.2C.114D.5【答案】B3.13:15=x:9的正确的解是()A.x=15B.x=115C.x=315【答案】A4.x=4是比例()的解.A.2.6:x=1:8B.3:6=x:8C.2.5:x=0.4:0.2【答案】B5.已知a:7=9:b,下面的式子中不一定能成立的是()。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680c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1.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教科书P59—60的例5、例6,以及P60页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九3—7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材通过例5和例6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正、反比例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或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用比例解答。
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
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意义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应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
在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时,与学习正比例的方法相似,也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实际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作较好的准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含答案)--第四单元 第2课时 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含答案)--第四单元 第2课时 解比例](https://img.taocdn.com/s3/m/2435a95110a6f524cdbf852c.png)
第2课时 解比例一、填空。
1. (),叫做解比例。
2. 17÷20==( )=( ):( )3.5)。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7.59,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
5.如果12a =43,那么a =( )。
二、选择题。
1.因为3m =4n ,所以( )。
A.m:n =3:4B.3:4=m:nC.n:3=m:4D.3:m =4:n 2.能与41:51组成的比例的比是( )。
A.5:4B.4:5C.21:31D. 31:21 3.X 的54等于y 的21,则X:y =( )。
A.21:54B.54:21C.54D.58三、解比例。
1. 2.4:1.6=12:x 2. x:10=12:15 3. 25.025.1=6.1x4.450x =0.8:21 5.x:4.5=54:3.2 6. 49:(10-x)=14:2 四、有大小两个圆,大圆直径是6cm ,大圆周长与小圆周长之比是2:1,求小圆直径。
五、一辆汽车3小时行15km,几小时行400km?(用比例解)六、王阿姨买了6kg荔枝和4kg樱桃,买两种水果所花的钱数同样多。
1.荔枝和樱桃的单价之比是多少?2.荔枝的单价是24元,樱桃的单价是多少元?参考答案一、填空。
1.(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 ),叫做解比例。
2. 17÷20=( 1720 )=( 0.85 )=( 34 ):( 40 )3.甲数是乙数的54,甲、乙两数的比是( 4:5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7.59,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2.3 )。
5.如果12a =43,那么a =( 9 )。
二、选择题。
1.因为3m =4n ,所以( C )。
A.m:n =3:4B.3:4=m:nC.n:3=m:4D.3:m =4:n 2.能与41:51组成的比例的比是( A )。
A.5:4B.4:5C.21:31D. 31:21 3.X 的54等于y 的21,则X:y =( A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比例练习及答案二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比例练习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5d2bd2a5ccbff121dc36830b.png)
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1.算一算下面哪两幅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是相同的。
2.下面各组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如果能,在括号里画“ ”。
6∶8和9∶12( ) 1.2∶0.6和38∶34( ) 56∶57和7∶6( ) 3.用右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答案:1.2.4∶1.8=2∶1.5 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是相同的。
2.( )( )( )3.解答:一共可以组成8个比例,分别是6∶3=8∶4 3∶6=4∶8 6∶8=3∶4 8∶6=4∶3 8∶4=6∶3 4∶8=3∶63∶4=6∶84∶3=8∶6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1.在比例9∶6=12∶8中,两个内项分别是( )和( ),两个外项分别是( )和( )。
把这个比例写成乘法等式为( )。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67=2.4∶( ) 58=( )243∶9=( )∶1514( )=73 ( )∶3=4∶( )0.5∶( )=( )∶123.判断:12∶13=64是比,而不是比例。
答案:1.6 12 9 8 6×12=9×82.127 15 5 6 后两题答案不唯一,如:2 6 2 33.错解分析:错误解答错在只把64看作了比值,没有理解比例的含义。
64既可以看作比值,也可以看作6与4的比。
如果64看作6与4的比,那么12∶13与6∶4能组成比例,因此,12∶13=64可以看作是比,也可以看作是比例。
正确解答:✕第3课时解比例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2=24∶( )( )15=451.5∶3=( )∶34 48∶( )=3.6∶92.解比例。
0.7∶x =48∶4858∶5=24∶x67∶56=65∶x 56∶14=x ∶23 3.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然后解比例。
(1)6与5的比等于30与x 的比。
(2)等号左边的比是2∶1.5,等号右边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6和x 。
答案:1.6 12 17 1202.x=750 x=15 x=76 x=2093.(1)6∶5=30∶x x=25(2)2∶1.5=6∶x x=4.5第4课时练习课1.照这样计算,小雪15分钟行多少米?2.某美术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6∶7,男生有12人,女生有多少人?3.一幅画,长与宽的比是3∶2,已知这幅画的宽是80厘米,这幅画的长是多少厘米?答案:1.解:设小雪15分钟行x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bf412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f.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
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比例的概念,能够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
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比例的性质。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比例。
三、教学准备
1.所有学生的作业本和文具。
2.教师准备比例相关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好教学板书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引出比例的概念。
2. 梳理基础知识
教师将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并解释应用比例的常见
情况。
3. 练习演练
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包括计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4. 拓展应用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5. 小结与作业布置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比例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可以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比例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置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们有所帮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及解方程练习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及解方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6334e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f.png)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及解方程练习题解比例:1.求解 x:10 = 1:4/3解法:交叉相乘得到 3x = 40,因此 x = 40/32.求解 0.4:x = 1.2:2解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得到 0.4:x = 0.6:2,交叉相乘得到 0.4 × 2 = 0.6x,因此 x = 0.4 × 2 ÷ 0.6 = 1.333.求解 123:2.4x = 1:1解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得到 123:2.4x = 1:1,因此2.4x = 123,解得 x = 51.254.求解 1:524/3 = 3:12解法:交叉相乘得到 3 × 524/3 = 12,因此 x = 5245.求解 4:x0.8:4 = x:8解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得到 4:x0.8 = x:8,交叉相乘得到 4 × 8 = 0.8x × 4,因此 x = 166.求解:9xx = 4.解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得到:9xx = 4.,因此 xx = ÷9 ÷ 4. = 6910.077.求解 25x:2.23 = 111:2.8解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得到25x:2.23 = 39.64:2.8,交叉相乘得到 2.23 × 39.64 = 2.8x × 25,因此 x = 21.978.求解 4.2:x = 9.6:x = 2.8:4.2解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得到 4.2:x = 9.6:x = 0.67:1,因此 x = 4.2 × 1 ÷ 0.67 = 6.279.求解 8410:xxxxxxx = x:24 = 8:x解法:交叉相乘得到 8410 × x = xxxxxxx × 24,因此 x =10.求解 110.6:1.5 = 6:4解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得到 110.6:1.5 = 73.73:1,交叉相乘得到 73.73 × 4 = 6x,因此 x = 492.8711.求解 0.6:4 = 2.4:x解法:交叉相乘得到 0.6x = 9.6,因此 x = 1612.求解 1.25:0.25 = x:1.6解法:交叉相乘得到 1.25 × 1.6 = 0.25x,因此 x = 813.求解 31:41.1 = x:5解法:交叉相乘得到 31 × 5 = 41.1x,因此 x = 1.5解方程:1.求解 223/3x - x = 2x + 70%x + 20%x = 3.6解法:移项得到 223/3x - 3x = 90%x - 20%x - 3.6,合并同类项得到 -5/3x = 70%x - 3.6,移项得到 x = (70%x - 3.6) ÷ (-5/3),因此 x = -122.求解 x + x = 121解法:合并同类项得到 2x = 121,因此 x = 60.53.求解 5x - 3×(x ÷ 4) = x ÷ 12解法:化简得到 17x ÷ 12 = 3x ÷ 4,移项得到 17x - 9x = 0,因此 x = 04.求解 6x + 5 = 13.4解法:移项得到 6x = 8.4,因此 x = 1.45.求解 x + x = 4x - 6×2解法:化简得到 2x = 4x - 12,移项得到 2x = 12,因此 x = 66.求解 x × 0.25 + 10x = x - 15%x = 68解法:移项得到 0.25x = -0.15x + 68,合并同类项得到0.4x = 68,因此 x = 1707.求解 x - 0.375x = x × 0.4 + 4×(x - 5)解法:化简得到 0.625x = 4x - 20,移项得到 3.375x = 20,因此 x = 5.938.求解 0.36×5 - x = x - 4.5 + 0.25x解法:移项得到 0.61x = 14.5,因此 x = 23.77 9.求解 0.2x - 0.8x = 16 + 6解法:化简得到 -0.6x = 22,因此 x = -36.67 10.求解 x + 25%x = 90解法:移项得到 1.25x = 90,因此 x = 72 11.求解 5x = 102解法:解得 x = 20.412.求解 x + x = 42解法:化简得到 2x = 42,因此 x = 2113.求解 2x + x = 105解法:化简得到 3x = 105,因此 x = 35 14.求解 x - 0.125x = 8解法:化简得到 0.875x = 8,因此 x = 9.14 15.求解 3x = x ÷ 2解法:化简得到 6x = x,因此 x = 016.求解 x - 0.375x = 4×x - x × 0.2解法:化简得到 0.625x = 3×x,因此 x = 0 17.求解 20x - 8.5 = 1.5解法:移项得到 20x = 10,因此 x = 0.518.求解 x - x - 4 = 21解法:化简得到 -4 = 21,因此无解19.求解 x + 25%x = 2x + 70%x解法:移项得到 0.75x = 0.45x,因此 x = 070% of X plus 20% of X equals 3.6.Simplifyi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解比例(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解比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efc192a216147916112854.png)
一.填空。
(1)17÷20= =( )填小数=( ):( )=( )% (2)( ),叫作解比例。
(3)甲数是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比是(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项外的积是7.59,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
(5)如果=,那么a =( )。
(6)如果7a =9b ,那么a:b =( ):( )(7)用3,4,0.6和0.8组成一个比例( )。
(8)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两位奇数的比是( )(9)a:b =c:d(a,b,c,d 均不等于零),那么( )×( )=( )×( )。
二.解比例。
(1) 2.4:1.6=12:x (2)x:10=15:12 (3)= (4)0.3:2x =1:6三.解比例我进步了。
:=:x :=: = =x:4.5=:3.2 x:1.6=1.25:0.25 49:(10-x)=14:2 =0.8:5412a 4325.025.16.1x 21514115151X 131178X 63.05X 2554450x 21( )( )(1)与的比等于X 比,求X 。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8和X ,两个外项分别是.4和16,求X 。
(3)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1.8和3,其中一个外项是2.7,另一个外项是多少?(4)一个数与的比等于的倒数,求这个数。
5、有大小两个圆,大圆直径是6cm ,大圆周长与小圆周之比是2:1,求小圆直径。
6、一辆汽车3小时行15km ,几小时行400km ?(用比例解)五、智力大比拼(1)+++++++(2)若干个7×7×7×7×……×7除以5的余数可能是?10754314385211⨯321⨯431⨯541⨯651⨯761⨯871⨯981⨯一.填空。
(1)17÷20= =(0.85)填小数=( 17 ):( 20 )=( 85 )% (10)(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 ),叫作解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比例练习课
明德小学杜建霞教学内容: 完成练习八的11、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实际应用。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中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正确解比例
难点:通过练习,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什么叫解比例。
2.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的复习。
二.课堂练习。
逐题完成练习八11、14题。
汽车厂按1:20的比生产了一批汽车模型。
(1)轿车模型长24.3cm,轿车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2)公共汽车长11.76m,模型车的长度是多少?
1、指名学生黑板板演。
2、老师巡视,有疑问相机指导。
第一小题,24.3的单位是厘米,解设未知数的时候单位也是厘米,实际长度的单位不应该是厘米,应该是米,所以需要变换单位后,再写答。
第二小题,11.76的单位是米,解设未知数的单位也是米,根据实际情况,模型的长度应该是厘米,所以需要变换单位。
这个问题也可以先变单位,后列比例式解决问题。
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2.5 X 0.4 = 0.5 X 2
注意根据我们学习新课的时候,这个的等式能够写出八个比例。
1、说说你是怎么写出八个比例的?
2、说说你的经验,怎么写才不会漏掉,不会丢呢?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没有完成第二道练习题的同学,下课继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