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文化论文
贵州省情论文(参考)
神奇多彩的贵州——是民族文化丰富,民族和谐团结的人间天堂【内容摘要】贵州是伟大祖国怀抱中的一块宝地,位于大西南的东南前沿,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当你看到侗族的鼓楼,唱过苗族的水酒,穿过布依族的土布,睡过水族的木屋后,你会发现这里是民族平等,互助、和谐的大家庭,又是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百花园,更是充满发展潜力的内陆山区省份;当你游过苍山幽深的原始森林,走过紫红色沉着艳丽的泥土,穿过万千多次的瀑布群,探过竭尽人类所有幻想溶洞时,你会发现,这里是自然资源的宝库,又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光独特的旅游地。
更是回归自然,避暑休闲,生活居住的人间天堂。
【关键词】悠久历史;和谐;民族文化;避暑之都;经济腾飞Magic colorful Guizhou-- Is a rich national culture, national harmony and unity of heaven on earth Zhang Chun Zhang Yao Zhang Xiang Zhang Yijun Zhang GuangyuanLuo Yi Li Peng Lin Long Yang Wuchao Chen Yinzhi Shi Chaokang (Bijie Institute of Mining Engineering, 09 grade 3 classes, Guizhou Bijie 551700)【Abstract】Guizhou is the great motherland in a treasure land, is located southwest of the south-eastern frontier, is a long history, multi-ethnic mixed, and some people staggered into a film populated province, is a higher elevation, latitude, Karst A typical development of mountainous topography. When you see Dong's Drum Tower, sing Miao through the Buyi's handwoven cloth, slept in wooden aquarium, you will find here is equality, mutual assistance and harmony of the family, but also national culture and history The 100 cultural echo the garden is full of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of inland mountainous provinces; when you swim Cangshan deep virgin forest, walked calmly bright purple soil, through the many thousands of waterfall group had to do all human exploration fantasy cave, you will find, here is the treasure ho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but also non-winter cold, summer without heat, scenery unique tourist destination. Is back to nature, summer leisure living is paradise on earth.【Key words】long history; harmony; culture; summer capital; economic take-off【内容】看不到大漠黄沙,听不到侬细雨,没有江南的秀丽玲珑或是塞北的豪气冲天,也没有青藏的明媚与神话,但贵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个拥有独特韵味的神秘之地。
贵州省情论文
贵州省情论文
贵州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美丽而丰富多彩的地方。
它被誉为“中国的喀斯特博物馆”,因其独特的地质和地貌特征而闻名于世。
首先,贵州省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喀斯特地貌是一种岩溶地貌,形成于长期的地质作用和化学风化过程。
在贵州,人们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喀斯特山脉、深邃的喀斯特洞穴和清澈的喀斯特泉水。
黄果树瀑布、龙宫、荔波德水洞等景点是贵州省的标志性喀斯特地貌景观之一。
其次,贵州省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
贵州是中国民族多元化的代表地区之一,其中包括苗族、侗族、瑶族、布依族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和舞蹈。
贵州的民族文化是该省的一大特色,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
此外,贵州还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这里有壮丽的山脉、清澈的河流和广袤的森林。
贵州的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非常适宜人们的生活和旅游。
梅花峰、贵阳花溪公园、黔西南都匀市等都是贵州的自然风光的代表。
最后,贵州省还注重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贵州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行动,以减少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
此外,贵州还推动了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例如水电和风电等。
这些举措为贵州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贵州省是一个拥有丰富喀斯特地貌、多元文化和壮
丽自然风光的地方。
贵州省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提供了学习和探索民族文化的机会。
同时,贵州也致力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贵州省将会成为更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我喜欢水族的民俗文化
课程:中国各名族的民俗文化论文题目:我喜欢水族的民俗文化院系: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09网络工程1班我喜欢水族的民俗文化摘要:水族的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水族”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
清代,多称其为“水苗家”、“水家”等。
新中国成立后,水族被正式定名。
现今,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此外,借端和过卯、古朴独特的服饰、婚俗礼仪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水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以象形字、会意字为主的水书,字形与甲骨文和金文极其相似,至今还在水族地区广泛运用。
水书不仅是水族人民珍贵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世界古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水族民俗文化水书一.水族发展历史水族的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
水族与古代“骆越”族有历史渊源,是其中一只发展起来的。
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了岭南,水族先民逐渐向北往黔桂边境迁移;隋唐时统称“溪峒蛮”;唐宋时与壮侗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獠”;宋代在该处设置“抚水州”,被通称“抚水蛮”;州这一地名暗示以“水”为自称的人群已经形成。
13世纪中期,有大规模的汉族人移到此处;13-17世纪,又有大量的汉族士兵被调到此处戍守,设屯安家,他们的后代也逐渐融合于水族。
“水族”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
清代,多称其为“水苗家”、“水家”等。
新中国成立后,水族被正式定名。
在中国近代史上,水族人民谱写了光辉篇章。
1855年10月,潘新简领导水族人民武装起义,提出“不缴粮,不纳税,打倒清朝享太平”的响亮口号,坚持斗争16年之久,配合了太平天国斗争。
1909年吴朝俊领导水、布依、苗等民族起义,提出“灭洋兴汉”,进行反洋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同志。
贵州省情论文范文
贵州省情论文1500字-搜狗问问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足以见得广阔的贵州土地上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资源富集、民族众多、人杰地灵,是贵州这片17.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了3900多万的人口。
我是一名贵州黔东南黎平侗族人,对贵州省情已初步了解。
例如: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赤水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遵义会址、红军四渡赤水遗迹、黎平会议会址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等等。
在学院的组织下全面系统的学习了贵州的省情,谈谈我对学习省情的几点收获: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一正视历史。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部分之一,简称“黔”和“贵。
贵州省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
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二知晓资源。
土地资源:由于构成土地的要素——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组织方式的多样性,造成了贵州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土地类型的数量多,分布具有多样性。
森林资源:素有“宜林山园”的美称,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发育了类型复杂的森林植被。
常绿落叶阔叶林、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润性的常绿林和半湿润的常绿林。
黔东南、遵义两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7.7%,而安顺、毕节、黔西南、六盘水、贵阳市5个地区的森林面积合计仅占24%。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年径流总量为1039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90毫米,但人均占有量约30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应该说贵州是一个贫水省份。
贵州省河网密度大,河流坡降陡,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有关文化担当的议论文作文5篇
有关文化担当的议论文作文5篇文化本身成为人类环境中的一种力量,它无论是范围上,影响上都变得和环境一样重要,而且自己也处于动态进化过程中。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有关文化担当的议论文作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文化担当的议论文作文1在这个时代里,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学习。
英语,这个简单的26个字母的排列,却成为中国升学考试的一把钥匙。
但是汉语,这个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语言,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消失了呢?国外传来的节日越来越占据着我们的生活:圣诞节、万盛节、愚人节……每次在这些节日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到了如此热烈的氛围。
而我们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你还记得几个呢?再过几十年,是否还有人记得哪天还有个中国节日?中国的中医,在外国受到很高的重视。
美国甚至有一个国际中医研究中心。
而在中国,这样的研究中心可谓是凤毛麟角。
这样下去,中国的医术是否会在几代人之后永远浸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呢?日本的空手道,柔道和相扑,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就风靡全球,而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国武术却没能走向世界。
对此,我们是否感到一丝愧疚?当这些外来的语言、节日、体育项目等冲击着我们的生活的同时,是否也应给我们的国粹留下一席之地呢?悠悠五千年,大浪淘沙,中华文明享誉海内外,可今天中国文化的一席之地不是不给你留,而是我们自己放弃了,有什么比坚持自己的文化更重要的呢?有哪个文明能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相提并论呢?诚然,今天不时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无可厚非,但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朋友,当你穿着西装,拿着刀叉,吃着西餐的时候;当你喝着咖啡用英文同别人交谈的时候;当你看着日本漫画,过着美国节日,练习着韩国跆拳道的时候,你是否能花点时间去感受我们传统的文化呢?中华文明不仅渊源于五千年的文明史,更是植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到那时,你会发现这些更需要你去学。
因为,这才是我们的根,我们自己的文化!有关文化担当的议论文作文2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或许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吧!我这样想。
贵州省情论文2500字
要谈论贵州文化状况,每一项都必须追溯的远古时代,特别是贵州文化、民族,要把这一一说完,就得一一证明。
贵州文化大致可分为解放前文化和解放至今文化和当代文化。首先,原始文化中,著名的黔西观音洞文化,他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贵州高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可把历史追溯的距今24万年以前,并用大量的材料揭示了贵州丰富的史前文化。文中在《贵州黔西观音洞数据报告》中指出:“观音的文化”是一种文化系统。其次,从水城硝灰洞和盘县大洞遗址的猫猫洞文化,再到新石器时代。再次,还有最有名的夜郎的遗址和遗物的文化,也对贵州文化作了史前论实。
谈到民族,还要涉及到它的分布,元代可是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明清两代的民族分布格局,在元代的基础上形成。据相关资料记载:贵州古老的民族有仡佬族的先民。布依、侗、水等民族的先民“百越”和彝族的先民“叟”,从春秋来到元代以前多次人口迁徙进入贵州,元代以后,元明至清,随着屯田制的推行,大批的外省人口迁入并留居贵州,除汉族人口外,还有满、蒙、回瞪少数民族逐步成为贵州的长居民族。资料显示,目前除汉族外,贵州海居住着45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还有在诗歌
方面也得到体现,例如苗族的“古歌”就是从诗歌的形式来叙述神话故事,可吟可唱。布依族的诗歌:形式多样,佳作如林。如《月亮歌》和《金竹歌》。侗族诗歌情感真挚、优雅细腻、感染力强,以“大歌”为其特色。彝族的《戈阿楼》,具有演唱特色,以上这些证明了贵州在远古时文化就已经丰富多彩了。
总而言之,这里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壮观。旖旎风光魅力,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民族风情、民间艺术的百花园、团结和谐的大家庭。花的天堂,鸟的天堂,人类的天堂。
论文,文山苗族芦笙舞的保护和其传承研究
曲靖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文山苗族芦笙舞的保护和其传承研究作者:余举伟学号:2008151317学院:体育学院年级:2008级专业:体育教育指导教师:唐国梁职称:副教授完成日期:2012年5月22日曲靖师范学院教务处曲靖师范学院本论文(设计)经答辩小组全体成员审查,确认符合曲靖师范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要求。
答辩日期:2012.5.21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任何贡献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余举伟日期: 2012年5月25日论文(设计)使用授权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曲靖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学位)论文(设计)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及送交论文(设计)复印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签名:余举伟指导教师签名:唐过梁日期:2012年5月25日文山苗族芦笙舞的保护和传承研究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对文山苗族芦笙舞进行研究,苗族芦笙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蕴藏着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思想和情感;作为艺术,它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极强的感染力;作为体育,它具备了健体强身的功能。
苗族芦笙舞以其粗犷豪放的风格、高难惊险的动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成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享誉中外舞蹈体现出苗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中的纯朴、热情和雄浑遒劲的性格和气质,表达了他们心中的理想和希望。
这个舞种中蕴涵着的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和引导人们不断前进,永不为困难所压倒。
体现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它对提高各民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小论文(精选5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小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小论文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认识—谈谈湘西苗族鼓舞旅游管理与工程学院2009420106809级信管二班:李颖来到湘西,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湘西苗族鼓舞了。
它是在鼓中舞,舞中伴鼓。
形式之多样,内容之精巧。
鼓声响起,我也禁不住起舞了!通过查资料,我了解到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是湘西苗族独具魅力的重要文化形式。
它不但反映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习惯,还表达男女爱之情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湘西苗族鼓舞的丰富,神秘极大了引起了我对湘西兴趣。
湘西苗族鼓舞是一个了解并认识湘西苗族的重要窗口,我觉得它在湘西的民族旅游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来到湘西,我们不仅仅想看看湘西奇特的自然景观,我们也想融入湘西的民族风情。
鼓舞观赏性强,互动性高,花样多。
这自然吸引了大量游客。
而鼓舞在湘西地区也俨然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牌,这对大湘西的旅游业也产生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它成功的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所以我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很好的与旅游联系起来的。
同样成功的例子还有大湘西的苗族银饰锻造技术,桑植民歌等。
更多地区应大力宣传非遗项目,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也能使民俗文化得以更好地宣扬,传承。
所以我们应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联系,使独特的民俗文化更加源远流长!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受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
它见证了人类思想的进步,是人类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作品。
它土色土香,展示的是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属于活态的传承,不只是要物质实体的传承,更需要手艺,确切的说是需要人去传承。
没有了人这个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法传承。
在调研的这一路上,我见到了许多民间艺人的作品,每一件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十分精美,但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费时耗力而且没有对等的经济价值——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真正原因。
贵州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
贵州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摘要: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
本论文旨在探讨贵州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
首先,文章将介绍贵州少数民族的历史背景,包括其形成和演变过程。
接着,文章将探讨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包括语言、宗教、传统习俗等方面的特点。
最后,文章将分析贵州少数民族的发展现状,包括经济、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情况,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现状目录一、引言 (1)二、贵州少数民族的历史背景 (1)三、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1)四、贵州少数民族的发展现状 (2)五、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2)六、结论 (4)一、引言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
少数民族是中国特有的人文现象,其历史和文化对于理解中国的多民族国家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少数民族作为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贵州少数民族的历史背景贵州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其少数民族主要包括苗族、侗族、瑶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在贵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其形成和演变过程受到地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古代,贵州地处边疆,地形复杂多样,山高水深,交通不便,形成了多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各个少数民族在贵州地区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政治上,贵州地区历史上曾是多个古代国家的边疆,多次更替统治者,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
在经济上,贵州地区地理条件较差,农业生产相对困难,少数民族主要依靠山地农业、林业、矿业等方式谋生,形成了一系列特有的生产模式和经济活动。
随着历史的发展,贵州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其他民族进行交流、融合和互动,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特点。
贵州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战争、迁徙、文化传承等多个阶段,这些历史事件对贵州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专业]八篇论文分析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况[论文量化分析]
八篇论文分析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况姓名:何叶珂恩贵州北雅九音坊戏剧艺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原始论文:1.布依族题材电影与布依文化传承探析_郑淑玉2.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_精气神_文化建构_杨若飞3.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特质及传播策略_孙玮4.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民俗影像的文化阐释研究_以_云上太阳_为例_杨文超5.论_狼兵吼_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民族形象的构建_高文培6.浅谈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风格_廖璇7.土家族题材电影叙事模式略论_周云倩8.武陵山区土家族题材电影关键词解读_田秒一. 贵州少数民族电影的内容(一)《少年邓恩铭》:追求“爱国”与“富强”的理想精神。
(二)《云上太阳》:“友善”的符号“语言”体现“和谐”的生存“气场”。
(三)《水凤凰》:以“敬业”的励志精神推动乡间“文明”的进取历程。
(四)题材风格以“寻”为根。
(五)叙事风格以“实”为本。
(六)美学风格以“奇”为眼。
(七)民族形象凸显的民族意识。
(八)民族专属的文化符号。
(九)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十)人物传奇: 国家意识形态的始终在场。
(十一)文化碰撞: 现代化的焦虑。
(十二)爱情神话: 真善美的最佳诠释。
(十三)民俗展呈: 民族文化色彩的点染。
(十四)“英雄”叙事。
(十五)“原生态”追寻。
(十六)“拯救与反拯救”。
(十七)情感的“回归”。
二. 贵州少数民族电影的特点(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些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都很有励志的精神和气魄,但因故事简单、情节单一,拍摄的蒙太奇手段无法显示出其应有效果,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这些作品常常让观众感到遗憾。
提倡的“精气神”文化理念建构,是无论作为电影题材的选题,还是文学艺术创作中所应秉承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通过强烈的“在地性”文化建构传播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经验、文化冲突、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由此呈现出贵州少数民族电影特有的集温暖和煦的叙事风格与强悍固执的在地文化书写于一身的创作特色。
谈黔东南苗族文化中酒歌的特征
谈黔东南苗族文化中酒歌的特征 / 乔 红 潘俊月苗族酒歌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
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社会影响力和音乐感染力。
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是歌舞之乡、百节之州,每逢佳节、乔迁等重要日子,人们通过吟唱酒歌进行情感抒怀。
酒歌中朴实无华的语句表达出丰富多彩的古老故事,沁人心扉。
今天,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我们通过深入研究,提升苗族酒歌的内涵,凸显其艺术生命力,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音乐世界|Y I N Y U E S H I J I E50的劝酒要唱酒歌;敬酒要双手捧碗,主人将酒喂到客人嘴里,随后夹肉块喂给客人。
客人不接酒碗也不起身,否则“屁股一抬重新再来”。
苗家接待客人的酒多半是以自己酿造的苞谷酒和米酒为主,苗家人勤劳致富,做农活起早贪黑,习惯晚餐即使没有客人也适量喝上几口米酒养身安眠。
酒的酿造多为女人的活,她们边劳作嘴里不时唠叨“都为家里这个酒鬼”,这也是她们对丈夫爱的表达。
在苗族地区男人是顶梁柱,喝酒强身健体且舒筋活血化瘀,所以苗族家庭都有备酒的习惯。
苗族亲访友都会喝酒,无论什么场合,男人坐席女人下厨,待美味菜肴上席完毕后女主人方可入席,随后女人起身吟唱酒歌。
黔东南苗族酒歌文化底蕴厚重,它不仅是老百姓酒桌上的歌,闲时吟、节时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习惯。
酒歌多为无伴奏演形式,重大场合会有芦笙、木鼓、木叶、琵琶为伴奏乐器。
酒歌的取材多样、宽泛;主题突出,表现形式复杂。
例如迎接远方的客人要唱拦门酒歌,客人入席进餐要唱劝酒歌,送客要唱赞美酒歌、祝福酒歌等。
细节多样复杂,但整体突出民族的生活仪式感,具有传递相互敬重、加深亲情、缓解压力等功能。
由于社会变迁,苗族酒歌日渐汉化,传承人日渐稀少,黔东南酒歌的研究初衷在于:从近年来的权威网站显示,对黔东南酒歌的研究太少,查阅近五年的相关酒歌的文章不足10篇。
面临民族音乐的失传状况,笔者倍感危机,为传承黔东南的地方文化,选择对黔东南苗族酒歌为研究主题,它博大精深,历史久远。
生态环境下贵州蜡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生态环境下贵州蜡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摘要】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极大丰富物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环保”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在的人们开始深刻的反思自己利用自然资源改造世界的同时,给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怎样严重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回归自然生态的理念已渐渐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
人们对一些无害于生态环境的、天然健康可持续的纺织产品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也为蜡染文化的重现创造了无限可能。
【关键词】生态环境;贵州蜡染;传承;发展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理念,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意识、一种文化形态。
早在老子的思想言论里就已经提到“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已经提出“物无废物”的概念,与现在各业界提倡的“重视环保、重视生态、回归自然”的主题相切合。
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体现了社会对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决心,而贵州蜡染应用的核心价值便是它的生态性和保健性。
一、生态的释义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οικοs,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 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当时认为它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另一种解释是: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
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
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诠释生态,其实都是将人类的社会、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提到解决问题和改善问题的日程上,就我省蜡染文化、设计应用与开发的理念上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下的设计、生态环境下生活的探索,以生态环境下生活为理念的设计转型势在必行。
黔东南舟溪镇苗族文化内部差异比较
黔东南舟溪镇苗族文化内部差异比较苗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区域内的苗族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论文以分布在贵州黔东南的一个苗族村镇舟溪镇为个案,从语言、民族节日、民间文学及生产生活习俗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标签:苗族文化;内部差异;黔东南;语言差异;民俗差异舟溪镇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南16公里,是凯里最大的城镇之一,有“百节之乡”、“歌舞之乡”、“省级民族文化之乡”的美誉,聚居着苗、汉、仡佬等民族,苗族人口占93.5%。
一、语言差异与变化舟溪镇整体呈东西走向,所辖19个行政村,77个自然寨,沿河流分布于两岸,这中间的跨度达20多公里。
语言的差异以甘囊香为界限展现出来,如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差异——甘囊香以东声音皆趋平舌音,以西则趋翘舌。
舟溪境内,各村之间的日常生活用语也具有明显的差别,如口头语中语气词的不同。
最西边的情郎村,人们在语句交流最后都会加入“ong”,而且有拖音;情郎村东面的枫香村则不带任何语气词,无拖音;与枫香村相邻的青杠村,又带有语气词“nong”,其与情郎明显的区别主要在平、翘舌的分别。
再如个别动词上的区别,如大唐村表示“到达”的动词则是“suo”,临近的青曼村则是“lei”。
在形容词的使用上也有差别,形容“漂亮”枫香村用“exi”,在其他的村子则用“nuo”。
此外,在个别的名词、代词等生活用语的使用上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区域内不同村寨间在语音语言的差别,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语言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苗族在迁徙过程中形成的聚居形式和村落间的相对布局相关。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村落间的无交流,久而久之造成其语言、语音在区域内的差异。
当然这只是在同一区域的苗语比较,细微的差别并不会带来交流的障碍,随着研究半径的不断扩大,这种差别也就更为明显。
如今区域内的语言差异比较研究就显得比较困难的,主要是随着现代社会交通变得越来越来便利,这种细微语言的差别的逐渐消失。
围绕贵州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文
围绕贵州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文
贵州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省份,这里有着众多悠久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贵州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对于贵州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更是如此。
民间歌舞、手工艺、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等,都是贵州宝贵的传统文化。
在当今社会, 一方面要保证传统文化不被遗忘、不断传承, 另一方面也要让传统文化更符合时代特点,更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生活需求。
在传承方面,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展览等形式来弘扬贵州文化传统。
在创新方面,可以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技术手段,开发更多适应现代文化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如将原有的民间手工艺制品加入便捷性和实用性等新特点。
同时,贵州也正在积极探索前进的道路,在文化方面也不断创新。
比如,贵州在推广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战略,例如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推行芦笙乡村特色旅游,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形式相结合,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共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各个地方也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图像技术来便利化数字化文化资源,备案发展本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贵州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不仅需要坚守传统文化之本,更需要在创新方面不断跑在前列。
在不断传承中不断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我们相信,有着这样一个能力的地方一定会在未来的文化交流中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并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贵州苗族服饰研究性学习论文
贵州苗族服饰研究性学习论文基于现代工艺市场的苗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苗族服饰色彩鲜艳,做工复杂,工艺精湛,被人们视为最美丽的彩虹。
只不过,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下,在人们审美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苗族文化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作出改变,这样对提高我国的审美价值,提高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以及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苗族服饰文化的特色1.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现在的互联网比较发达,人们由此可以得知苗族服饰的图案比较多彩多样,色泽也比较鲜艳,它不仅仅只是服饰的一种流派,还承载了整个民族的信仰以及对生活的领悟。
苗族服饰文化将苗族特别的精神文化展现在我们面前,是苗族文化的经典代表。
我们通过了解苗族服饰文化能够深刻理解苗族人民的文化特点,也能够使苗族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很多人只追求服饰的款式、材质,却忘却了藏在服饰背后的力量。
苗族服饰之所以让世界惊叹,得到很多人的喜欢,这与深藏在苗族服饰背后的民族文化的魅力是分不开的,所以苗族服饰文化不只代表苗族文化,更是苗族文化促进苗族服饰文化发展的动力。
在某种意义上,苗族服饰文化代表了苗族文化的价值及水平。
2.民族服饰艺术的唯一性苗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相比,拥有浓厚的特色,这种特色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其民族特色受到各个民族的喜欢。
而且苗族服饰的制作必须由精湛的手工技艺完成。
现在工业突飞猛进,很多服装厂制作衣服的机器都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出现,但这改变不了苗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方向。
苗族服饰必须通过手工制作,其精美细腻才能体现出来。
另外,苗族服饰的样式图案纷繁复杂、色彩鲜艳,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方向,苗族服饰文化是苗族人民对审美价值的总结,它更能代表苗族文化,更能代表时代。
精湛的手工艺术、苗族服饰独具审美的样式图案和民族特色,让苗族服饰文化更加突出地体现出来了。
3.过往文化传统的延续性苗族文化的特色除了璀璨,还拥有绵延的特点。
在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中,苗族的发展一直很稳定,不管是战乱时期还是文化交流比较和善的时期。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论文2500字
贵州少数民族⽂化论⽂2500字贵州少数民族⽂化论⽂2500字 贵州地处边远⼭区,⾃古以来多元化的民族格局为这⽚绿⾊的⼤地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化。
以下是⼩编给⼤家整理的贵州少数民族⽂化论⽂的内容,欢迎⼤家查看。
《浅谈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化》 摘要:贵州作为民族地区的代表省份,其民族特⾊体现在当地居民⽣活的⽅⽅⾯⾯,⽽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民族⽂化是其民族特⾊的集中体现。
本⽂主要从贵州的概况出发,对其⾃然地理、民族格局和传统建筑情况进⾏介绍,并尝试归纳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化的内涵,即建筑样式⽂化、因地制宜的和谐思想以及祖宗崇拜的核⼼思想。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建筑样式⽂化因地制宜祖宗崇拜 贵州地处边远⼭区,⾃古以来多元化的民族格局为这⽚绿⾊的⼤地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化。
其中,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就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化,是⽣活在贵州的少数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建筑布局的.科学化、建筑效果的实⽤化都是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这些建筑所体现的少数民族建筑⽂化、宗教信仰和习俗、朴素的思想观念更是清晰可见。
⼀、贵州省概况 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个⼤省,所在之地以⼭地、⾼原、盆地等地形为主,在⼀定程度上决定了省内具备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资源,这就为当地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然环境。
此外,冬暖夏凉的⽓候更是让贵州成为全国知名的避暑胜地,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天然的资源优势。
除了这些⾃然资源外,不得不提的是贵州境内居住着的49个少数民族和16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族资源。
少数民族在贵州地区的⼴泛分布为这⽚⾃然风光秀美多姿的⼟地增添了更多的民族特⾊的历史⼈⽂⽂化⽓息。
但是,不可忽视的⼀点是,喀斯特地貌等复杂的地质条件为当地居民的⽣产⽣活带来诸多不便,其中⼀个重要的⽅⾯就体现在传统建筑的建设上;此外,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改⾰开放政策的深⼊落实,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汉⽂化和外来⽂化的不断冲击,都对具有浓郁民族特⾊的传统建筑及其⽂化的⽣存和发展带来了巨⼤挑战。
贵州的风俗作文450字
贵州的风俗作文450字Guizhou is a province in southwestern China known for it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unique folk customs. 贵州是中国西南部一个以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风俗而闻名的省份。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aspects of Guizhou's folk customs is the traditional clothing worn by th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the region. 贵州的风俗中最显著的一个方面就是该地区不同民族穿着的传统服饰。
The Miao people, for example, are known for their intricate silver jewelry and colorful embroidered clothing, which they wear during festivals and special occasions. 比如,苗族人民以其复杂的银饰和色彩斑斓的刺绣服装而闻名,他们在节日和特殊场合穿着这种服饰。
In addition to clothing, Guizhou's folk customs also include uniqu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rituals that ar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除了服饰,贵州的风俗还包括独特的传统节日和仪式,这些节日和仪式代代相传。
The Sisters' Meal Festival, celebrated by the Miao people, is a prime example of Guizhou's colorful and vibrant folk customs, featuring the exchange of embroidered silk scarves as a form of courtship and love confession. 苗族人民庆祝的“姊妹节”是贵州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风俗的一个典型例子,其中包括以刺绣丝巾作为求爱和表白的交流方式。
贵州风俗作文450字以上
贵州风俗作文450字以上Guizhou, a land rich in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customs, offers a unique glimpse into the lives and beliefs of its people.贵州,这片土地孕育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一瞥,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信仰。
One such custom is the grand Dragon Dance, which is performed during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其中一个风俗是盛大的舞龙表演,通常在节日和庆典期间进行。
The vibrant dragons, often made of papier-mâché and brightly colored, are manipulated by a team of dancers, each representing a different part of the dragon's body.这些充满活力的龙通常由纸浆和鲜艳的色彩制成,由一队舞者操纵,每个人代表龙身体的不同部分。
As the drumbeat pounds and the cymbals clang, the dragon dances through the streets, bringing joy and prosperity to all who witness it.随着鼓声隆隆、铙钹铿锵,龙在街道上舞动,为所有见证者带来欢乐和繁荣。
Another fascinating custom is the Miao tribe's Goat Dance.另一个引人入胜的风俗是苗族的跳羊舞。
This dance, which tells a story through movements and gestures, is both a form of entertainment and a way for the Miao people to passdown their history and traditions.这种舞蹈通过动作和手势讲述故事,既是娱乐形式,也是苗族人民传承历史和传统的方式。
贵州文化论文
贵州文化论文引言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因其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享有盛名。
本文主要探讨贵州的文化特点,包括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民族艺术等方面,旨在全面了解贵州的独特文化魅力。
通过对贵州文化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促进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传统文化贵州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黔剧是贵州的代表性戏曲艺术形式之一。
黔剧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而闻名。
它融合了黔东南山地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和戏曲元素,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另外,贵州的传统音乐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民间音乐主要表现为丰富多样的民歌和乐器演奏。
这些音乐形式传承了贵州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反映了贵州人民的生活和民族精神。
民俗风情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众多的民族风情。
毕节黔西南的苗族文化、凯里黔东南的侗族文化、六盘水黔西南的水族文化等都是贵州的独特之处。
在贵州的农村地区,许多地方民俗活动依然保留着很高程度的原汁原味。
比如,苗族的“大歌”和侗族的“马球”等民俗活动,展示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此外,贵州的民居建筑也具有独特的风格。
侗族的“吊脚楼”和苗族的“木楼”是两种典型的建筑形式,它们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民族特色而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民族艺术贵州的多民族特点也为它的民族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苗族的刺绣、侗族的鼓舞、布依族的银饰等民族艺术形式都是贵州的瑰宝。
苗族刺绣是贵州的传统手工艺之一。
它以其精致的刺绣和丰富的图案而著称。
苗族妇女把自然界的花鸟、动物和民族传说等元素融入到刺绣中,使其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侗族鼓舞是一种集舞蹈、歌唱和乐器演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它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欢快的音乐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侗族鼓舞展现了贵州人民的勤劳、开朗和乐观的品质。
布依族的银饰制作也是贵州的民族艺术之一。
布依族人民把银饰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制作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银饰品。
这些银饰不仅是装饰品,更是布依族文化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
学生:XXX
学院班级,学号:*********
摘要: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主要分布在贵州的黔东南,并且它有着丰富文化,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的美誉,但由于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和时代的变迁,侗族的传统文化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传统文化迅速消失。
关键词:侗族、传统文化、变迁
(一)侗族
侗族自称Gaeml(发音近似于汉语的“干”、“佄”或“更”字),依据联合
国倡导的“名从主人”原则,国际标准译名为“Kam”、“Kam People”。
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
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
民间多称“侗家”。
其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贵州省和湖南省交界处的地方,而在贵州则主要分布在黔东南的锦屏、天柱等地。
(二)侗族文化变迁的原因
90年代以来,侗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冲击,许多传统文化迅速消失,状
况令人担忧。
如何从传承弘扬的高度来充分认识侗族的民族文化,对于贵州各级政府至关重要。
因为,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化,民族文化将随着村落的消失而灭亡。
因此,保护侗族传统文化对于传承世界文明有着积极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影响侗族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物质文化的传播,它是文化传播的先导,不受国家民族的限制,直接进入人民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例如有了汽车就不再骑马坐轿,有了电灯就不再用菜油灯,煤油灯。
其次是现代传媒,移动通讯,电话普及城市乡村,电视广播进入千家万户,网络覆盖全国,而且“三网融合”一切都信息化、数字化,不但传统文化收到冲击,就连近代传入的电报、话剧、电影都逐渐消失、衰落。
其三是近代教育,改变了整个知识体系,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传统文化日益减少,在这
种情况下,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提上了日程。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众多,同时又是汉族移民较多的省份,汉族占65%,少数民族占35%,文化系统及其复杂,汉族化来自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分属濮人、百越、氐羌、苗瑶几大系统,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
由季羡林为总顾问的《中华地域文化大系》,按文化类型分为燕赵、三晋、三秦、齐鲁、中州、荆楚、吴越、巴蜀、安徽、江西、松迈、闽台、岭南、滇云、贵州、塞北、甘宁、西域、青藏等19种地域文化,其中就有贵州,与其他地域文化有别。
据贵州著名历史、民族学家史继忠介绍,贵州从历史上来看是一个移民省,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是不同时期从不同地区迁来。
贵州的汉族来自全国各地,汉代开始移民,明清大盛,近代又有新的移民,可谓“五六杂处”。
贵州是南方四大族系交会的地方,少数民族分属濮人、百越、氐羌、苗瑶几大族系,与他们的语言系属有明显对应关系,百越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氐羌属藏缅语族,苗族属苗瑶语族,濮人初步定为仡基语族。
从总体上看,汉族主要从黔北,黔东北,黔东方向移入,氐羌自西而东,苗瑶自东而西,百越由南向北。
在长期迁徙之中,相对对流,互相穿插,形成“大分散,小聚居”,“又杂居,又聚居”的分布状况。
黔北和黔东北汉族移民较多,黔东南是苗族侗族交错,黔南和黔西南是苗族和布依族分布较多的地区,黔西北是彝族、白族、回族与仡佬、苗族等民族错杂,黔中则是汉族与其他民族共处。
正是因为贵州各民族由于杂居又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使得侗族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又保留得有原本的文化特征。
(三)侗族文化
贵州地形复杂,山重水复,客观上使某种民族文化局限在一定区域,形成“十里不同风”的格局。
在贵州少数民族中,普遍信仰的是“自然宗教”,主要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农业祭祀,都发端于原始的信仰,现在统称为“民间宗教”。
侗族大歌是“山与水”的和声,傩戏、地戏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追求。
许多节日都与祭祀活动有关,保护自然创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载歌载舞使生活快乐,社会和谐。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
侗族诗歌的
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
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
;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法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
侗族大歌、侗族刺绣、鼓楼、风雨桥等成为展示侗族民族文化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全省侗族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载体,成为创新民族文艺品牌的重要途径。
(四)侗族文化的现状及未来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目前,侗族传统文化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
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一些民族歌师一个个离世。
非物质文化“人死艺绝”、“人死歌亡”的状况有增无减。
在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和国家及社会各种力量自觉保护的双重作用下,当前侗族传统文化呈现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现象。
如果说,由于发展的局限,贵州省相当一部分侗族地区至今还相当封闭,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还很低,保持传统文化的完整性还有着适宜条件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重心的西移,这种状况将迅速改变,但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更严重的威胁。
21世纪是信息社会,面对随现代传媒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如何
应对立足,是一个严峻考验。
如何利用外来力量又能将当地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组织起来,使其成为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及进行这方面教育的骨干力量至关重要。
我们更希望培育新的“文化积淀场”;如定期举办民间文艺调演,聘请民间老艺人培养民族文艺新人等等都是对保护的一种具体的“接地气”,坚持贵州的侗族文化保护中发展创新,才能真正促进侗族传统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瑶佰村史》
《中华地域文化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