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管理制度(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管理制度(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管理制度(试行)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管理制度(试行)(1988年3月30日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货币发行集中统一原则,保证国家货币发行计划的组织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专业银行(包括其他金融机构,下同)与人民银行发生货币发行业务往来,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货币。

严禁任何其他部门发行任何货币、变相货币。

第四条货币发行管理是为调节货币流通,稳定货币,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

所有经办现金业务的专业银行,均应按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管理的要求提出报告和提供数据资料。

第二章基本任务第五条货币发行管理是人民银行的一个重要职责。

其基本任务是:(一)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货币发行计划,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研究货币发行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为调节货币流通和制订货币发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货币发行计划,编制货币需要量计划;(四)根据国务院的决定,组织办理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和旧版人民币的回收工作;(五)根据市场货币流通状况,编制、执行、调整发行基金调拨计划和损伤货币销毁计划,调节市场流通货币的面额结构,组织专业银行办理货币兑换和挑剔业务;(六)制定货币发行业务有关的规章规定;(七)宣传国家货币发行政策,组织反假人民币工作;(八)办理人民币发行基金的保管、调运、销毁及核算业务;(九)办理专业银行存取现金业务;(十)监督、检查、协调专业银行的现金出纳业务。

第六条为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或根据特殊需要,有选择、有控制地发行纪念币。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金融业务》课程第一次作业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金融业务》课程第一次作业

《现代金融业务》课程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金融工具2、货币市场3、资本市场4、外汇5、记账外汇6、汇率7、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8、再贴现9、同城票据清算10、联行往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资金融通是指以()调剂资金余缺的一种经济活动,资金融通具有()特征。

现代金融业务包括一切与()有关的活动。

2、在我国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阶段,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二是(),三是()。

3、1993年开始,我国先后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

4、信用是以()和()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又是()的特殊形式。

5、一笔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5%的10万元贷款,按单利法计算,到期的本利和应该是()元。

6、所谓升水表示期汇比现汇();贴水表示期汇比现汇()。

在直接标价法下,升水代表本币(),贴水表示本币()。

7、中央银行调节和干预经济的中介指标是(),基本目标是()、()。

8、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占特殊地位,其职能主要是()、()、()。

9、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将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由原来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提供金融服务”调整为(),同时还增加了()等条款内容。

10、中央银行货币发行,一般需要遵循三条原则:一是()的原则;二是要()的原则;三是()的原则。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在下列金融机构中,()属于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A 商业银行B 信用合作社C 储蓄银行D 投资银行2、(),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脱离具体的银行业务,成为独立的国家金融管理机关。

A 1979年10月B 1981年2月C 1983年9月份D 1994年3、2005年10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

A 工商银行B 建设银行C 中国银行D 农业银行4、()是指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并获得的资金投资于其他公司的股票和债券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形成性考核作业(1-4)答案+题目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形成性考核作业(1-4)答案+题目

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为其主要职责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

2、复合中央银行制:是在一个国家内,没有单独设立中央银行,而是把中央银行的业务和职能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职能集中于一家银行来执行。

3、跨国中央银行制:与一定的货币联盟相联系,使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的中央银行,而不是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

4、一元中央银行制:是一国只设立独家中央银行和众多的分支机构执行其职能,它是由总分行组成的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制。

5、二元中央银行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

6、中央银行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应商业银行、政府财政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要求,向其方法的、以缓解其暂时性流动资金紧张局面的贷款。

中央银行通过发放或收回贷款可以起到调节货币供给量,进而调控经济的目的。

7、备付金:即支付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保证存款支付和票据清算而保留的货币资金。

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清算户的存款。

8、比尔条例:1844年 7月29日,国会通过银行特许条例,通过特许条例,英格兰银行逐步垄断了全国货币发行权,于1928年成为英国惟一的发行银行。

因银行特许条例由英国首相比尔主持通过,也称《比尔条例》。

二、判断题1、世界上最早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

(√)2、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国的中央银行。

(√)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银行是设立于光绪三十年的户部银行。

该银行实际上并未真正起到中央银行的作用。

(×)4、联邦储备银行是联邦储备体系的业务机构,是区域性的中央银行,也是联邦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是我国的金融决策和执行机构。

(×)6、从广义上讲,再贴现属于中央银行贷款的范畴。

(√)7、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体现了货币发行的信用保证原则。

(×)8、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是指货币发行必须以黄金、外汇和实物为发行保证。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一、货币发行的含义、意义和原则1、货币发行的含义和意义:货币发行指中央银行发行库的资金进入商业银行业务库,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资金增加,并且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以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流出大于流入的量。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主要的负债业务,通过这项业务,中央银行既为商品流通和交换提供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相应筹集了社会资金。

2、货币发行的原则:垄断性原则:指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

有利于避免钞票发行分散的诸种弊端,有利于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的实力,有利于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有利于增加货币发行的收益。

信用保证原则:是指货币发行要有一定的黄金或有价证券证券作为保证,也就是说,通过建立一定的发行准备制度,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发行。

要坚持经济发行,法制财政发行。

弹性发行的原则:指货币发行要有一定的弹性,也就是货币发行要有高度的伸缩性和灵活性,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的需要,既要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因通货不足而导致经济萎缩,又要严格控制发行数量,避免因通货过量而引起通货膨胀,造成经济混乱。

3、货币发行的种类:货币发行业务一般是中央银行垄断的一项重要负债业务,按照性质,可以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两种,货币发行都有特定的渠道和程序。

货币发行的制度有百分比准备、两级约束、最高发行限额、双重限制、伸缩限制、外汇准备、有价证券保证、边际增量约束等。

人民币发行遵循垄断发行和经济发行原则,其业务主要包括制订执行发行基金计划、设立发行库和业务库并办理现金收付业务、运送发行基金、反假币和管理票样等内容,发行收益归国家所有。

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度地增加货币发行量,货币的投放必须适应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增长的需要,既避免过多发行,又确保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

财政发行:指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发行的货币。

容易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4、货币发行渠道与程序货币发行渠道:央行通过再贴现、贷款、购买证券、收购金银和外汇等业务活动,将纸币注入流通,并通过同样渠道反向组织货币回笼。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学(2010-01-28 13:47:14)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国家建立单一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2、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国只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力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指责,中央银行机构自身上下是统一的,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逐级垂直隶属。

3、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体系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

地方级中央银行与中央级中央银行也不是总分行的关系,而是按法律规定分别行使其只能。

4、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5、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设通常完全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6、第一准备:银行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

一般称为“现金准备”或“主要准备”。

7、第二准备:银行容易变现而又不致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劵及其他流动性资产,也叫“保证准备”。

8、政府存款:政府存款中最主要的仍是中央政府存款。

中央政府存款一般包括国库持有的货币、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及外币存款等。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政府存款”是指各级财政在中国人民账户上预算收入与支出的余额。

9、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中央银行的这类存款业务有较大的波动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没有法定的存款缴存比例,通常他们将存款存入中央银行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清算,存多存少由其自主决定。

10、外国存款:这项存款的债权人或是属于外国中央银行或是属于外国政府,他们持有这些债券构成构成本国的外汇,随时可以用于贸易结算和清算债务,存款数量多少取决于它们的需要,这一点对于本国中央银行来说有较大的被动性。

电大《金融基础知识》考试必备

电大《金融基础知识》考试必备

一、名词解释1、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货币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既具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如果货币失去了商品的基本属性;它就失去了与其他商品交换的基础;也就不可能在交换中被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2、价格标准: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单位货币的价值就是确定单位货币所包含的货币金属;成色极其等分;称为货币的价格标准;在金属货币制度下;价格标准及货币含金属量;而在纸币制度下;价格标准主要通过货币的购买力来表现..3、存款货币:是指不用提出现金就能媒介商品交换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银行活期存款..存款货币包括支票、本票和汇票..4、商业信用:就是企业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相互之间以赊购商品和预付货款的方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提供商品的商业信用;如企业间的商品赊购、分期付款等;二是提供货币的商业信用;如在商品交易基础上发生的预付定金;预付货款等;5、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提供的信用;是信用的基本形式..这种信用是银行通过信用方式;将在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以及社会上的其它游离资金集中起来;以货币形式贷给需要补充资金的企业;以保证社会在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形式;他和商业信用一起成为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成分..二、填空题1、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2、信用的特征有信用的偿还性、付息性、时间的间隔性..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规模小、期限短、范围窄、自发性、分散性..4、银行票据包括银行本票、银行汇票、银行支票..5、股票的特点具有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永久性、参与性..6、自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所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职能移交新设立的中国工商银行..7、世界银行通过决议;1960年9月24日国际开发协会正式成立;同年11月正式营业;总部设在华盛顿..8、按照金融机构融资机制的不同;分为间接融资机构和直接融资机构..9、我国从1994年开始先后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已经于2008年改制为商业银行..10、亚洲开发银行的业务有三个方面:贷款、股本投资、技术援助..三、问答题1、为什么说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以表现和衡量商品劳务的价值..货币执行价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是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商品价值要表现出来;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价值尺度;商品要实际转化为与自己价值相等的另一种商品;则需要有一个社会所公认的媒介..当两个要求由某种商品来满足时;该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所以;马克思说“价值手段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2、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怎样的答: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较为特殊..由于我国目前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从而形成了“一国多币”的特殊货币制度..不同地区各有自己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是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港元是香港地区的法定货币;澳门元是澳门地区的法定货币;新台币是台湾地区的法定货币;;各种货币各限于本地区流通;人民币与港元、澳门元之间安逸市场供求为基础决定的汇价进行兑换;澳门元与港元直接挂钩;新台币主要与美元挂钩..3、什么是利率市场化包括哪些内容答:利率市场化是指由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水平和结构的机制..包括的内容有:1、市场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2、利率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由市场选择..3、同业拆借利率和短期国债利率是市场的基准利率..4、中央银行通过间接手段影响金融资产利率..4、试析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及其职能;我国政策性银行为什么要商业化改革答: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出资组建的按照政府的意图与计划从事政策性业务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的自有资本都过国家所有;银行的资金来源也主要由国家共给;具有有严格业务经营范围;不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具有官办性、专业性和政策性..我国政策性银行为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所以要进行商业改革..一、名词解释1、金融市场:是指货币市场的供求双方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以市场方式进行金融资产交易或提供金融服务;而实现资金融通的场所或空间;或者简单的说是资金供求双方以市场方式买卖金融工具的场所..包含了三层含义..1、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一个有形和无形的场所..2、金融市场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所形成的供求关系;解释了资金从集中到传递的过程..3、金融市场包含了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运行机制;其中最主要的价格包括利率、汇率及各种证券的价格机制;揭示了金融资产的定价过程;说明了如何通过这些定价过程在市场的各个参与者之间合理地分配风险和收益..2、货币市场:市1年期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供求关系机器运行机制的总和;货币市场的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以便随时可以获得实现的货币;在货币市场上交易的短期金融工具;一般期限较短;最短的只有1天;最长的也不超过1年;较为普遍的是3-6个月;货币市场就其结构而言;可分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证券回购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国库券市场等若干个子市场..3、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为主营业务;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综合性服务;具有多功能的金融企业;它是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具有派生存款创造能力的特殊金融企业..4、经营管理理论:经营管理理论大致分为:1资产管理理论;在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这个发展阶段..2、负债管理理论..3、资产负债管理论它具有规模对称原理;结构对称原理;速度对称原理;目标互补原理这些普遍意义的原理..4、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这四个理论..5、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是要以某种贵金属或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货币发行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量与某种贵金属或某种其他资产的数量之间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的制度..二、填空题1、按融资期限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 ..2、按所交易金融产品的交割时间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3、英国于18世纪首先制定存款准备金制;美国于1913年在联邦储备法中正式加以规定;多数国家则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开始实行..4、股票发行价格的种类有平价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5、1694;在政府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6、商业银行的业务一般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三大类..7、中央银行自有资本的形成主要有三条途径:中央政府出资、地方政府或国有机构、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8、金融统计的原则有客观性、科学性、统一性、及时性和保密性..9、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他货币政策性工具三大类..10、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原因和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三、问答题1.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交易过程有何不同1.基金规模的可变性不同..开放式基金发行的基金单位是可赎回的;而且投资者可随时申购基金单位;所以基金的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规模是固定不变的..2、基金单位的交易价格不同..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单位的买卖价格是以基金单位对应的资产净值为基础;不会出现折价现象..封闭式基金单位的价格更多地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3、基金单位的买卖途径不同..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可随时直接向基金管理公司购买或赎回基金;手续费较低..封闭式基金的买卖类似于股票交易;可在证券市场买卖;需要缴手续费和证券交易税..一般而言;费用高于开放式基金..4、投资策略不同..开放式基金必须保留一部分基金;以便应付投资者随时赎回;进行长期投资会受到一定限制..而封闭式基金不可赎回;无须提取准备金;能够充分运用资金;进行长期投资;取得长期经营绩效..5、所要求的市场条件不同..开放式基金的灵活性较大;资金规模伸缩比较容易;所以适用于开放程度较高、规模较大的金融市场;而封闭式基金正好相反;适用于金融制度尚不完善、开放程度较低且规模较小的金融市场..2.简述股票的交易流程..开户、委托、竞价成交、清算交割、过户等步骤..投资者在买卖证券之前;要到证券经纪人处开立户头;开户之后;才有资格委托经纪人代为买卖证券..投资者买卖证券必需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进行..经纪人在接受投资者委托后;即按投资者指令进行申报竞价;然后拍板成交..委托的方式由柜台委托、电话委托、自助委托和网上委托;一般投资者都可以到开户的证券营业部通过电脑自助委托;只需利用股东账户卡;在自助委托终端机上输入交易密码即可进行委托;投资者在电脑上输入要买进或卖出股票的简称;证券的清算与交割是一笔证券交易达成后的后续处理;是价款结算和证券交收的过程..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已实行所谓的“无纸化交易”;对于交易过户而言;结算的完成即实现了过户;所有的过户手续都由交易所的电脑自动过户系统一次完成;无须投资者另外办理过户手续..3、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有哪些答:商业银行的主要有四个基本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是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与惜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来实现资本的融通、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差额中;获取利益收入;形成银行利润..商业银行成为买卖“资本商品”的“大商人”..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的职能实现资本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2支付中介职能..商业银行除了作为信用中介;融通货币资本以外;还执行着货币经营业的职能..通过存款在帐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形成经济过程中无始无终的支付链条和债权债务关系..3信用创造功能..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各种金融机构中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帐户的机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转帐和支票流通;商业银行..以通过自己的信贷活动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而活期存款是构成贷市供给量的主要剖;分;因玫:商业银行就可以把自己的负债作为货币来流通;具有了信用仓1造功能..4金融服务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企业的业务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银行间的业务竞争也日益剧烈化;银行由于联系面广;信息比较灵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l一泛应用;使其具备了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条件;咨询服务;对企业“决策支援”等服务应运而生;工商企业生产和流通专业化的发展;又要求把许多原来的属于企业自身的货币业务转交给银行代为办理;如发放工资;代理支付其他费用等..个人消费也由原来的单纯钱物交易;发展为转帐结算..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己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4.比较单一制与分支行制的优缺点..答:单一制的优点:1能够防止银行业的垄断与集中;鼓励银行间公平竞争;2、单一制银行与当地经济联系密切;能更好地为本州经济服务;3、单一制银行的营业成本比较低;管理层次少;经营效率比较高..缺点:不利于银行的发展;在采用最新的技术和设备是单位成本较高;不易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2、单一银行制资金实力较弱;抵抗风险能力较弱;3、单一银行制本身与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存在矛盾;会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削弱银行的竞争力..分支行制的优点:1、有利于银行扩大经营规模;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便于银行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设备;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2、有利于银行广泛吸收存款、调剂资金、转移信用、分散和缓解多重风险;3、总行家数少;有利于国家的控制和管理;4、由于资金来源广泛;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竞争力..缺点:1、这种制度容易形成金融垄断;大银行往往具有操纵市场的能力和影响;是中小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利于充分竞争;2、该银行制度要求总行对分支机构具备较强的控制能力;同时要求总行具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和严密的成本控制手段..5.中央银行业务经营中程中应坚持哪些原则答:中央银行最基本的业务活动原则是必须服从于履行职责的需要;因为中央银行的全部业务活动都是为其履行职责服务的;是其行使特定职权的必要手段..所以中央银行的各种业务活动必须围绕各项法定职责展开;必须以有利于履行职责为最高原则;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奉行非营利性、流动性、主动性、公开性四个原则..一、名词解释1、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量又称货币必要量;是指在特点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既定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社会主体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和个人对货币客观需要持有量的总和;或者说;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生产和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2、投机动机:是指人们除去为了交易需要和应付意外支出外;还为储存价值或财富而持有货币的动机..3、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位数..用公式表示为m=Ms/B式中;Ms为货币供给量;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4、外汇:外汇指的是国家之间、企业之间以及居民之间实现各种交往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外国的货币就是外汇..5、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用一定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如:1、100、1000等来计算可折合成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二、填空题1、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是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有提高法定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出售证劵..3、根据资金偿付的时间;外汇可以分为即期外汇、远期外汇..4、按照能否自由兑换;外汇可分为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5、按国家汇率制度的不同;可分为固定汇率、浮动汇率..三、问答题1、试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有关人们持有货币动机的内容..答: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有关人们持有货币动机可分为三点:1、交易动机;即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的顺利进行而必须保留货币的动机;包括所得动机和营业动机;所得动机是指主体个人及家庭在未获得下期收入之前;用于交易支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营业动机是指企业在未获得营业收益之前;为支付营业费用需持有货币的动机..2、预防动机;是指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3、投机动机;是指人们除去为了交易需要和应付意外支出外;还为储存价值或财富而持有货币的动机..2、试述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答: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通常;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派生乘数越小;反之货币派生乘数越大..2、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3、商业银行库存现金比率;商业银行为保持正常的经营运转;要保存一定数量现金;商业银行保存的现金越多;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余额越少..派生存款越少;这个比率也与派生存款成反比..4、现金漏损比率;指的是从银行体系进入流通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漏损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现金漏损比率越高;说明现金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制约了存款派生能力;货币乘数就越少..5、商业银行的货款规模;商业银行的货款规模与派生存款的创造规模正相关..6、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中央银行一般对这两种存款分别规定不同的准备金比率;通常;定期存款的准备金比率比活期存款的要低;因而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越高;商业银行能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就越多;创造的派生存款就越多;反之则相反..3、简述国际储备的构成..答:国际储备主要有黄金储备、外汇储备、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尚未动用的特别提款权四个部分构成..4、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汇率变动又对经济产生哪些影响答: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可以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在经济因素中对汇率的影响又分为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影响汇率变动的经济因素有这几个方面:1、国际收支状况;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是;就会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和国外对该国货币的需求;进而导致顺差国货币升值;外汇贬值;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就会增加该国的外汇需求和本国货币的供给;进而导致外汇的上升或逆差国货币的贬值..2、通货膨胀因素;通货膨胀率相对高的国家;该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是货币对内贬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3、利率水平;一国利率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借贷资本供求状况的主要标志..4、经济增长率差异..影响汇率变动的非经济因素:1、政治局势..2、市场信息..3、人们的心理预期因素..4、市场投机行为..5、中央银行干预..以上这些就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汇率变动无论是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国内经济、还是对国际资本移动、国际经济关系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一对国内经济的影响:1、影响一国物价水平..2、影响国内收入和就业..二对一国外贸的影响:1、对一国资本流动..2、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3、对一国旅游业的影响..三汇率变动一国外汇储备的影响:1、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储备的实际价值提高;反之则降低..2、本国货币汇率变动;通过资本转移和进口贸易的增减;直接影响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3、汇率变动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四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1、汇率不稳;加剧有关国家争夺销售市场的斗争;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2、汇率不稳;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形成..3、汇率不稳;加剧了国际投机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又促进了国际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一、名词解释1、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它要求人们研究风险发生和变化的规律;估算风险对社会经济生活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并选择有效的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处理风险;以期用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2、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3、最大诚信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是指保险双方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时必须诚实守信;以最大的诚意格守信用;如实告知重要情况;互不欺。

金融知识专题二:货币银行学复习

金融知识专题二:货币银行学复习

I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一、货币的产生1、货币产生的几种理论观点这些观点主要是:(1)货币是国家规定或创造的。

(2)货币是人们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协商出来的。

(3)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自发产物。

2、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1)简单价值形式在原始社会后期,剩余产品开始出现,各部落在交换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这种价值表现是不完善的、不成熟的,也是不充分的。

(2)扩大的价值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表现在一系列的商品上,各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关系和它们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关系更加接近。

但其弱点很明显:①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仍不完整,作为等价物的商品的链条可以无限延伸;②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也不统一;③位于等价物地位的不同商品之间相互排斥,交换的效率十分低下。

(3)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的价值集中地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这便出现了一般等价物。

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实际上起着货币的作用,它使商品的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使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使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但这种商品不是固定的。

(4)货币形式从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众多商品中最终分离出来一种经常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成为表现、衡量和实现价值的一种工具,这便是货币。

货币是商品生产者自发的共同交往行为的结果,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它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但又使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使得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

二、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本质定义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

它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其根源在于商品本身,也是价值形式发展和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发展的必然产物。

2、货币的本质特征(1)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它不是普通的商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①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中央银行学 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学 名词解释
5 平减指数 平减指数=名义值/实际值,平减指数衡量了物价波动的综合情况。
6 国际收支账户 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内容:①经常账户余额:反映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商品、服务、收益及无偿转移的交易记录。②资本与金融帐户余额:反映本国居民的国外净资产变化及其他资本流动。③官方净储备:与国际储备和账户清算有关的官方储备账户的净额。④净误差和遗漏:为平衡国际收支账户的借方和贷方而单独设立的。
5 政府的银行 是指:1)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指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2)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议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3)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多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6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分为两种情况: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10 总差额 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国际收支差额,除官方储备资产外,其他项目的交易均划在线上。它亦称为“官方结算差额”。
11 财政账户 财政账户体现着政府预算总量、预算资金的来源及去向。具体内容如下:
①收入账户。财政收入包括所有的非偿还收入,分为经常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经常性收入又分为有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3 央行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
是指央行在货币发行时以某种贵金属或某几类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发行量与该种贵金属或这些资产的数量之间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的制度。
4 特种存款 指央行根据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营运情况,根据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需要,要求这些金融机构以存款方式向其交存一定数量的存款,它是央行的一种直接信用控制方式。
4 支付(清算)系统 是在既定的规则框架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亦称清算系统。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资料八带答案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资料八带答案

货币发行的原则:(1)垄断发行原则只有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才能统一国内货币的形式、避免多头发行造成的混乱、便于中央银行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灵活有效调节流通中的货币。

(2)信用保证原则因为在现代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发行并不需要十足的贵金属或某些资产作保证,使得货币发行的弹性很大。

(3)弹性原则即货币发行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灵活性,以适应经济状况变化的需要。

所谓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就是货币当局(通常是中央银行)在发行货币时,须以某种贵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的规定,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贵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的关系。

人民币发行的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货币的基本原则是按照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发行权高度集中统一,对货币发行实行计划管理;坚持经济发行,保持币值稳定;独立自主发行,不依附外币。

发行基金:所谓发行基金就是各级发行库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

其来源有两个: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所属印钞企业按计划印制解缴发行库的新人民币;开户的金融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业务库缴存发行库的回笼款。

货币发行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就是人民币从发行库进入业务库的过程。

发行库是为国家保管待发行的货币的金库。

其职能是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办理其出入库以及金融机构的现金存取业务、负责回笼现金的整理清点。

而业务库则是商业银行为了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建立的金库,保留的现金是商业银行业务活动中现金收付的周转金和营运资金的组成部分,经常处于有收有付的状态。

发行库和业务库的区别:(1)在机构设置上,发行库是各级中国人民银行的组成部分,业务库是商业银行根据基层行对外营业需要而设立的。

(2)在保管的货币性质上,发行库保管的是发行基金,业务库保管的是现金。

(3)在业务对象上,发行库的对象是金融机构,业务库的对象是全社会。

(4)在收付款项的起点上,发行库出入库有起点金额的规定,而业务库则没有。

准备金存款业务准备金存款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内容,与存款准备金制度直接有关。

中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中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1 现金准备发行制:货币的发行100%以黄金和外汇等现金做准备
2 证券保证准备制:货币发行以短期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和政府公债做准备
3 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制:货币发行数量超过规定的现金准备比例时,国家对超过部分的发行征收超额发行税
4 证券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在规定的发行限额内,可全部用规定证券作发行准备,超过限额的发行必须以十足的现金作为发行准备
5 比例准备制:规定货币发行准备中现金与其他有价证券所占的比例,但各种准备资产的比例难以确定
6 无准备制度: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并不要求特有一定的准备资产,即国家以行政法规形式规定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最高限额。

中央银行学复习题汇总

中央银行学复习题汇总

中央银行学复习题汇总(终稿一)1.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取决于央行的法律地位。

2.①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关系;②中央银行资本的构成;③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④中央银行存款的构成①(1)资产=负债+自有资本(2)负债=资产-自有资本(3)自有资本=资产-负债②中央银行的资本主要由法定资本、留存收益、损失准备、重估储备组成。

法定资本通常在一国中央银行法中有规定,留存收益是中央银行业务盈利扣除利息和损失准备、重估准备拨划后的部分,损失准备包括一般损失准备和特殊损失准备,重估储备是为未实现的资产和负债重估后可能损失的拨备。

③④准备金存款;其他存款:政府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外国存款、特定机构和私人部门存款、特种存款3.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以及主要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①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券等等。

②弹性比例制度保证准备制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现金准备发行制比例准备制4.四大宏观经济账户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账户的共同特征四大宏观经济账户:国民账户、国际收支账户、财政账户、货币账户就广义而言,宏观经济的每一个账户的基本概念都相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

(一)宏观经济账户的共同特征四大宏观经济账户在确立两个分析要素,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1.确定经济主体:主要是关于居民和非居民的划分。

(认识经济行为的主体。

四大宏观经济账户都涉及由其全体居民组成的经济体。

)2.记录经济交易。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流动;转移支付和单方面转移。

在国民帐户中还包括了某些同一经济单位内部的交易)(二)国民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的关系国民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的联系,较集中地反映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储蓄与投资的均衡关系。

货币金融学复习资料

货币金融学复习资料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定义: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体或东西。

通货:流通中的现实货币(纸币、硬币)财富: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股票、国库券等)收入:某一时间单位的货币额2.货币材料的必要条件:1、价值稳定性2、普遍接受性3、可分割性4、易于辨认与携带5、供给富有弹性3.流动性(货币性):一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变现能力)。

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常用流动性来代替货币。

流动性过剩:货币发行量过多,居民储蓄增加。

4.a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小的工具流通手段(同时发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

b派生职能:价值储藏(可以是任何资产):暂时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保存收藏。

支付手段(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货币不是流通的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环节。

商业信用是支付手段的前提。

大宗交易,财政收支,银行信贷,工资,佣金,房租等。

5.货币支付体系的演变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称量货币、铸币:金属硬币称为辅币)——纸币(兑现纸币:代用货币(银行券)、不兑现纸币: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类型)——支票货币:活期存款——电子货币:“卡基”货币是目前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支票货币的优点:避免丢失和损坏;运送便利,减少运输成本;实收实支,免找零钱;收款人收讫后可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不兑换纸币、辅币、和支票货币统称为信用货币6.货币层次按资产的流动性划分✧第一层次:狭义货币(现实购买力)M1=C(流通中的货币)+D(活期存款)反映了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流动性最强M0称为流通中现金✧第二层次:广义货币(现实购买力+潜在购买力)M2=M1+S(银行储蓄存款)+T(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称为准货币,M2和M1的差额是准货币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为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流动性偏弱✧第三层次:M3=M2+Dn(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机构等)不能接受活期存款,流动性更差些✧第四层次:M4=M3+L(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信用工具)短期信用工具: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承兑票据等7.货币制度构成要素(货币本位制度):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本位货币(主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纸币制度下,由国家垄断发行;金属货币流通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一带答案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一带答案

概念解释1、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参加货币联盟的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银行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一定的独立权力。

这是一种带有联邦式特点的中央银行制度。

3、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5、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

7、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从而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8、再贴现: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央行申请转让,央行据此以贴现的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9、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

这类业务都直接与货币资金相关,都将引起货币资金的运动或数量变化,具体分为2种:1、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资产负债业务,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行业务。

10、管理性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

这类业务主要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

管理性业务主要有金融调查统计业务,对金融机构的稽核、检查、审计业务等。

11、货币发行:从过程看,是货币从央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的过程。

从结果看,是货币从央行流出的数量与回笼的货币量之间存在的差额,且该差额为正值。

12、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从银行所有存款中抽取的,放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14、适应性预期:在经济学中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

15、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货币金融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重点

货币金融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重点

Dn 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不能接受活期存款,但能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这些金融机构的存款 与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没有本质区别,经过一定过程也可以转换成现实购买力。 (4)第四层次 M4=M3+L= C+D+S+T+Dn+L L 指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信用工具(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承兑票据等在金融市场上铁线和变现的机会很多,都具有相当 程度的流动性,因此也应纳入货币供应量中。 简述货币的基本职能及特点。(货币在执行该职能时的特点) 货币的四大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支付手段; 1. 价值尺度(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小的工具。 (2)特点: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具有完全的排他性,货币自身的量必须能够计量,在技术 上规定了固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即:价格标准); (3)作用:减少了商品交换中的价格数目,提高了交换的效率;
不需要是足值的货币,可以是货币符号; (3)作用:克服了物物交换下的“需求的双重巧合”难题,提高了经济效率;使简单的物物交 换发展为商品交换;隐含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3. 价值储藏 (1)价值储藏,是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被人们用作财富或者购 买力储藏的工具; (2)特点: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价值稳定的信用货币,保管成本低,流动性高; (3)作用:储存财富、储存购买力。 4. 支付手段(基本职能) (1)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时,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 时所执行的职能; (2)特点:一般发生在赊买赊卖的商品交易中;使买卖关系发展为信用关系,即债权债务 关系,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 (3)作用:使商品交换的时空范围扩大;潜藏着使社会在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 为什么说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反映了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 (1)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时,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 时所执行的职能;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开始是由商品的赊购、预付引起的,后来才慢慢扩展到商品流通 领域之外。在商品交换和信用事业发达的经济社会里,货币充当价值的独立存在形式日益成 为普遍的交易方式,如财政收支、银行信贷、工资、佣金,房租、地租、水电费等领域。 (3)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交易双方从简单的买卖关系发展为复杂的信用关系。这是因为,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不是简单的交换媒介,它虽然仍反映交易双方的买卖关系,但更多地反映 他们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在这里,债权人提供一定的有价物给债务人,并约 定在将来某一时间,债务人将有价物归还并支付一定利息,有价物可以是商品、劳务、货币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一、货币发行的涵义、种类、渠道与程序(一)货币发行业务的涵义货币发行具有两重涵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货币发行是央行的主要负债业务,也是基础货币的主要构成部分。

央行通过货币发行业务,在满足商品流通扩大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还有利于其履行各项职能。

集中货币发行是央行制度形成的经济根源之一,当今各国央行均享有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

(二)货币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1、货币经济发行指央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货币(传统看法为现金,当前则还包括存款货币)流通量;2、货币财政发行是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导致的货币发行。

包括两种情况:政府通过发行纸币直接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公债,迫使银行额外增加纸币发行。

(三)货币发行渠道与程序货币发行渠道:央行通过再贴现、贷款、购买证券、收购金银和外汇等业务活动,将纸币注入流通,并通过同样渠道反向组织货币回笼。

美国联邦储备券的发行与回笼:通过联邦储备银行发行,但要求以商业票据或其他债券作发行抵押。

各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为联储委员会的货币发行代理人,其在货币发行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二、央行货币发行的原则(一)垄断发行的原则1、便于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调节货币流通2、有利于加强央行实力,有利于政府完全的得到发行收益。

(二)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用黄金或有价证券作保证,保证央行独立性。

(三)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发行量要适度,不能过多或过少,但具有一定的弹性区间。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三、央行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是指央行在货币发行时以某种贵金属或某几类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发行量与该种贵金属或这些资产的数量之间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的制度。

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规定以金、银等贵金属作为准备。

它经历了全额金属准备、部分金属准备和金属货币制度崩溃三个阶段。

中央银行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名词解释

第二章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资助程度。

第三章1.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利: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利。

2.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变:中央银行展开货币发行业务和货币政策业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

3.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4.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5.第一存款准备金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6.第二准备金:银行最容易变现而又不至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资产,也叫“保证准备”。

7.货币发行: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8.货币的经济发行: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肌货币发行。

9.货币的财政发行: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10.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中央银行在货币发型师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量与发行准备的数量之间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的制度。

11.发行基金: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代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来源:新发货币和回笼款)12.中央银行债券:为了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

13.中央银行的资本业务:中央银行筹集、维持和补充自有资本的业务。

第五章1.再贴现业务: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商业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人民币的发行制度

人民币的发行制度

人民币的发行制度一、人民币的发行机构人民币是中国唯一的官方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发行和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管理国家的外汇储备等重要职能。

二、人民币的发行历史人民币的发行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

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人民币,以取代旧的中国货币。

从那时起,人民币的发行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

1955年,中国政府发行了新的人民币,以取代旧的人民币。

此后,人民币的发行又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

三、人民币的发行制度人民币的发行制度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在中国,人民币的发行主要通过贷款和购买外汇等方式来进行。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四、人民币的流通和管理人民币在中国的全境都可以通用。

中国政府对人民币的流通和管理实行严格的监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伪造或变造的人民币,否则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也负责维护人民币的信誉和币值的稳定。

五、人民币国际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人民币逐渐走向国际化。

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之一。

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例如通过推出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计价等措施来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六、未来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的发行制度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对人民币发行和流通的管理,同时也将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未来的人民币发行制度将更加市场化、灵活和透明,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全球经济的变化。

关于货币发行制度重要性有多大

关于货币发行制度重要性有多大

关于货币发行制度重要性有多大关于货币发行制度重要性有多大货币发行制度是指一国对该国货币发行的有关规范,包含发行机构、发行限额、保证制度以及批准程序等。

一般由该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决定。

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货币发行制度重要性有多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各国货币发行制度的比较(一)美国的货币发行制度美国货币发行制度的独立性极强,各联邦储备银行需要领取现钞,都要经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各地联邦储备委员会代表机构,每天都要向委员会报告发行和回笼的状况。

其发行实行“发行抵押”制度,规范各联邦储备银行的货币发行必须提给100%合格抵押品,以及附加担保品。

可充作抵押品的有:金证券;政府债券;合格的商业票据、抵押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合格的州和地方政府的债券。

这种发行抵押,使得联邦储备券成为具备充分担保的经济发行,没有规范的限额,具备相当的弹性。

(二)英国的货币发行制度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最早集中全国货币发行业务的中央银行。

1844年的银行条例规范,英格兰银行发行银行券必须有十足的黄金准备,以政府证券作准备的信用发行量不能超过1400万英镑。

1847年、1857年、1866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打破了这种货币发行制度,国会不得不批准英格兰银行的信用发行量突破1400万英镑的限制。

1939年公布的货币法改革了英国的货币发行制度,将英格兰银行发行部保有的黄金大部分转人“外汇平衡账户”。

同时规范了货币的发行总额最高限,限额内100%的以政府债券或其他证券作为发行准备。

但英格兰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特有的黄金数量超额发行,这是英国货币发行制度的一个特点。

英格兰银行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享有货币发行权,但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两地,一般商业银行发行货币都要以英格兰银行发行的货币作准备。

因此,英格兰银行也是苏格兰、北爱尔兰两地事实上的发行银行。

这是英国货币发行制度的另一个特点。

英格兰银行通过自己的分支机构向商业银行供应货币,但不是直接贷款给商业银行,而是贷款给贴现所、承兑所。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指国家央行在进行货币发行之前采取的一系列准备措施和程序。

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货币的稳定流通、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背景、内容、实施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建立是在金融市场发展和货币经济体制形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的供应量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迫在眉睫。

这一制度的目标在于确保货币供应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匹配,避免货币过度发行引起通货膨胀,同时也要防止货币供应过少造成流动性风险和经济停滞。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货币供给量的估计、货币发行计划的制定、金融市场监测与分析、货币流通的管理等。

其中,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是整个制度的核心,它需要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评估来确定货币供应的合理范围和速度。

货币供给量的估计是为了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来预测未来的货币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发行计划。

此外,货币发行准备制度还要关注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及时分析市场需求和供应状况,以便进行监管和调控。

实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需要央行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央行应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货币发行准备工作,通过与各类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完善和调整相关政策。

同时,央行要积极开展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的支持度和遵从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对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可以有效平衡货币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的关系,避免货币泛滥和通胀的产生,保障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

同时,货币发行准备制度还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增强市场信心,促进投资和消费的稳定增长。

综上所述,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在维护经济金融秩序、保障货币稳定流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演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 人民币的发行,是以国家掌握的能按照稳定价格投入市 场的商品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资产,同时,人民银行集中 掌握黄金和外汇储备,用于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国际货币 清算。中国人民银行为人民币的唯一货币发行机关,发行 数额须报经国务院批准,任何部门和单位都无权对市场增 加货币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经济发行原则,根据国民 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来发 行货币;人民币的发行以十足的商品物资价值为基础,即 “钱出去、物回来,物出去、钱回来”,以保证币值的稳 定;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专库管理,无出库命令,任何 人无权将发行基金的现钞转为银行业务库的待支付现金, 保证国家对纸币生产和供应的绝对控制权;人民币限于境 内流通。
发行额直接限定制、最高 保证准备制。部分准备制 最先在英国出现,其要点 是由国家规定银行券信用 发行的最高限额,超过部 分须有百分之百的现金准 备。随着发行权的集中, 这种限额可以在一定限度 内增加。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类型
• 发行额间接限制制 • 包括: • ①证券托存制,即以国家有价证
• 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制度
• 1928年2月海陆丰苏维埃劳动银行发行银票,各革命根据地 都曾发行过自己的货币。各根据地工农银行发行的货币有 银元、银角、铜元、铜币、布钞和纸币,以纸币为最多。 发行前都筹集了一定数额的基金作准备,主辅币可以兑现。 坚持有多少财力就发行多少票子,财力包括银行基金、缴 获的金银、征收的公粮,折价后发行相应数量的纸币;坚 持按经济发展的需要发行货币;保证铸币的成色和重量, 保证纸币同银元自由兑换。根据地以及后来的抗日战争时 期边区的纸币发行是以物资作保证的发行。 • 1948年12月 1日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以及人民币开始投入 流通,标志着中国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制度逐步成熟和巩 固。
货币发行准备率
• 货币发行准备金的比率
• 1、是指一国货币发行准备中现金准备与证券准备占货币 发行量的比率以及在发行准备中现金准备与证券准备各占 的比例。现金准备缺乏弹性,证券准备不易控制,因而世 界各国往往二者兼用。 • 2、由于固定比率不能适应经济状况的变化,有些国家实 行弹性比例制,即当增发钞票使得现金准备金率低于法定 水平时,对超过法定现金准备金率部分的发行课征发行税 ,以此作为顾及弹性和安全两方面的控制方法。央行操作 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则实行100%的证券准备。 • 3、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国家的货币发行现金准备率 都较低,主要以证券准备作为发行的基础。
种基本类型。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类型
• 十足现金准备制 • 又称单纯准备制,即
发行的兑换券、银行券要 有十足的现金准备,发行 的纸质货币面值要同金银 等现金的价值等值,实际 上这种纸质货币只是金属 货币的直接代用品,只是 为了便于流通。这种制度 仅在金属货币时代适用。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类型
• 部分准备制 • 又称部分信用发行制、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小组成员:朱力 张磊 刘晋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 定义 - 概述
•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类型
• 中国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演变
• 货币发行准备率
定义-概述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 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
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从演进轨迹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是金银准备阶段,第二是保证准备阶段,第三是管理
中国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演变
• 中华民国时期
• 1912年,北洋政府的国家银行──中国银行被授予兑换券发行权,但 各省纸币发行过滥,币制未能统一。 • 1913年春,北洋政府筹划币制改革,于1914年2月颁布《国币条例》, 决定采用银本位制,因币制问题争论未能实现。 • 1918年又公布《金券条例》,预备实行金本位制,因无发行准备,筹 划落空。 •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办中央银行。 • 1927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央银行条例》,1928年10月公布 《中央银行章程》,11月1日中央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 • 1935年9月又公布《中央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享有发 行兑换券的特权。
准备阶段。其中金银准备阶段是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实行的,
后两个阶段是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实行的,这些阶段的演 化与交替的经济根源是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客观需要。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类型

各国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因国情不同而内容各异,最 核心的是设置发行准备金原则的区别。发行准备一般分为 两种。一种是现金准备,包括有十足货币价值的金银条块、 金银币和可直接用于对国外进行货币清算的外汇结存。另 一种是证券准备(又称信用担保),即以政府债券、财政 短期库券、短期商业票据及其他有高度变现能力的资产作 为发行担保。从历史上看,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有过以下五
中国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演变
• 中国纸币产生于宋代,而法定纸币的发行起于清末。
中国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演变
• 清代
• 1897年5月27日成立中国通商银行,清政府授予发行纸币特权。 • 1904年3月14日清政府开始计议设立大清户部银行,1905年8月在北京 成立户部银行,制订章程32条,授予户部银行铸造货币、代理国库、 发行纸币之特权。这是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实为银两兑 换券。 • 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大清银行,发行的纸币同户部银行相差无几。清 末钱庄、银钱店、官银局都发行纸币,有银两票、银元票、钱票等三 种。都以当时银价定值,缴纳钱粮赋税均可通用,谁家发行由谁家负 责兑现。既未规定发行限额,也未建立发行准备制度。 • 1909年6月清政府颁布《兑换纸币则例》19条,明确规定纸币发行权 属于清政府,一切发行兑换事务统归大清银行办理,所有官商钱行号, 一概不准擅自发行纸币。但当时币制混乱,银、钱、纸币混合流通, 未能形成真正的纸币发行制度。
制度下,国家公债是银行券发行的保证,如1863年美国的 《国民银行条例》;
• ②伸缩限制制,即国家规定信用发行限额,经政府批准的
超额发行须缴纳一定的发行税,1875年德国曾采用此制;
• ③比例准备制,即规定纸币发行额须有一定比例的现金准
备,如1913年美国的《联邦储备法》。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类型
• •
• 商品足值保证制 • 即以计划价格投入流通的大量商品作为纸币发行的保证。
在中国则表述为"百物本位制"。80年代末以前,苏联以及 东欧各国大都采用过这一制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类型

各种货币发行准备制度都曾以某种方式规定了中央银行的黄金准 备数量,但由于经济制度中的矛盾,经济活动规模的迅猛扩张,黄金 准备占银行券发行总额的比例普遍锐减。货币发行制度过于依赖黄金 准备,银行券的稳定只有依靠与黄金兑现来保障,必然导致货币流通 数量不足,中央银行集中的黄金准备也无法应付剧烈波动的经济货币 需求。因此,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各国普遍实行不兑 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这种信用货币形式上仍是银行券,但其实质已接 近纸币,黄金已退出流通,信用货币不仅不能与黄金兑换,而且已不 用黄金作为发行准备。法国于1939年取消了银行券的黄金保证制度; 英国于1939年 9月颁布法令将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全部移交国库; 美国于1968年1月取消了银行券的黄金保证。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货 币发行,主要以国家证券作保证,黄金实际上已作为一种普通商品在 市场上流通,成为一种取得外汇的最简便的手段。世界货币发行制度 的总趋势是发行银行券由可兑现金银向不兑现金银、由现金准备向保 证准备、由保证准备发行向货币供应量的管理与控制逐渐过渡。在这 一转变过程中,中央银行的纸币发行中隐含着政府的纸币发行因素, 为稳定通货带来了一个复杂的问题。
法 金 的 以 国 准 最 法 自 备 高 律 比 限 规 率 额 定 年 由 , 或 起 中 实 调 采 央 际 整 用 银 发 银 这 行 行 行 一 掌 额 券 制 握 和 发 度 。 现 行 。 又 称 法 定 最 高 限 额 发 行 制 , 即
最 高 限 额 发 行 制
1870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类型
中国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演变
• 中华民国时期
• 1935年11月2日,以财政部布告和宣言的形式公布了《法 币政策实施办法》,主要内容是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 央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1936 年2月,又规定中国农民银行发行之钞票亦视同法币),一 切公私款项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银币、生银、 银锭、银块等现金。法币的价值基础不再是银本位,没有 规定含金量,以对英镑的汇率来表示法币的价值,规定法 币1元等于英镑1先令匧便士,以白银运到伦敦换成英镑存 在英国作为发行准备,以维持法币的稳定。 • 1936年5月,国民政府与美国财政部签订《中美白银协定》, 确定法币与美元汇率挂钩,法币100元等于美元30元,美 国向中国续购白银5000万盎司,换成美元存入纽约的美国 银行作为法币发行准备,以维持法币汇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